易学基础知识
周易基础知识.PPT

.
7
2、太极的两仪——阴阳学说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 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 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 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
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
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 易经六十四卦,是以六个一组的“—”与“- -”构成 的。“—”象征阳、刚;“- -”象征阴、柔。因此, “—”称作“阳爻”,“- -”称作“阴爻”。
• “—”用奇数一、三、五、七、九中最大的数九表 示,又称为“九”。
• “- -”用偶数二、四、六、八、十中的六表示,又 称作“六”。
• “卦”由下而上构成,最下方的称为“初”,依次 而上,称为“二”“三”“四”“五”,最上面的 称为“上”。
将才为帅,往往断而不谋,盲目蛮干;
智囊为帅,常常谋而不断,贻误战机;
庸才为帅,那更会损兵折将,误国误民。
.
29
乾卦的时位观
1、初爻曰,“潜龙勿用”,代表刚刚就业,属于事业的起步阶 段;
2、二爻曰:“见龙在田”,代表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华初显, 得
到领导的赏识,并得到一定升迁;
3、三爻曰:“夕惕若厉”,代表地位提升后,需刻苦努力,勤 勉
.
2
二、周易的基本概念
无极:虚空状态。 太极:混沌初开的状态。 两仪:由阴爻阳爻组成。 三才:天地人 上中下。 四象:少阴 少阳 太阴 太阳。 五行:五行相生相克。 七星:生气贪狼木星,天医巨门土星,延年武曲金星,
祸害禄存土星,六煞文曲水星,绝命破军金星,五鬼廉 贞火星。
.
3
易学基础知识

央土。
五、十天于与人体的关系
甲头、乙项、丙肩、丁胸、戊肚、己脐、庚腰、辛肋、壬股、癸四肢。
歌诀:
甲头乙项丙肩求
金:从革;主义。
木:曲直;主仁。
水:润下;主智。
火:炎上;主礼。
土:稼樯;主信。
四、五行的旺、相、死、囚、休
其规律是:当今我行旺(如春天木,旺),我生行为相(火相),我克行死(土死),克我为囚(金囚),生我为休(水休)。
天干部分
一、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二、所属五行、阴阳
甲乙同属木, 甲为阳, 乙为阴
丙丁同属火, 丙为阳, 丁为阴
戊己同属土, 戊为阳, 己为阴
庚辛同属金, 庚为阳, 辛为阴
庚金,属纯阳之金,名为剑戴之金,有刚健肃杀之力,其性刚质硬,故为阳金:
辛金,为纯阴之金,名为饰金,有增艳人间之美,其性软洁静,故为阴金。
壬水,属纯阳之水,名为江河海洋大水。随地球运转周流不息,故为阳水。
癸水,属纯阴之水,名为雨露坑涧之水,气化而得,其性静弱,资生万物, 故为阴水。其水有形,无体,随变而变,一生飘流。
斗的把柄指向寅位。古人是以斗柄所指来分十二个月份。因此斗星的斗柄年年正月
指向寅位。
古人把寅做为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巳为四月,午为五月,未为六月,申为
七月,酉为八月,戌为九月,亥为十月,子为十一月,丑为十二月。
例:正月见寅,寅是月建。必须在立春之后到惊蛰之间,均以十二节为准,余仿此。
丁火,属纯阴之火,名为灯烛之火,有照亮万户之功,性柔质弱,故为阴火。
(第一节)易经基础知识(八卦篇),图解八卦是怎么生成的

(第⼀节)易经基础知识(⼋卦篇),图解⼋卦是怎么⽣成的08:04(第⼋节)易经基础知识(⼋卦篇),⾉卦的秘密尽在其中⽂⼈⼩哥 2.2万次播放
03:09《易经》⼊门——基础知识篇(上)龙门⼩道⼀永源 3.3万次播放
01:38易经浅解-⼋卦是如何⽣成的bdl018 3264次播放
14:51⽇⼲⽀的简便找法凤姐易学讲堂 4.2万次播放
27:0330这样讲解易经的卦⽘辞,实在太清楚了,离卦详解⽂⼈⼩哥 1266次播放
03:53坎卦的寓意?易经秘术⼋卦之坎卦的定吉凶?⼋卦寓意?风⽔寓意?张述任 3229次播放
07:14记住这8个字,就掌握了周易六⽘断卦的核⼼,赛过“活神仙”易⾏说易 2.4万次播放
04:56学习易经智慧、改变⾃⼰⼈⽣(论地⽀相刑⼆)泓⼀居⼠ 4.3万次播放
04:32学习易经智慧、改变⾃⼰⼈⽣(⼗⼆长⽣)泓⼀居⼠ 21万次播放
01:27易经⼋卦怎么记?教你⼀分钟记住⼋卦卦象,⾮常⽅便⼀学就会飞翔影⾳ 1.9万次播放。
周易入门50个基础知识点

周易入门50个基础知识点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典籍,被认为是预测和解读人类命运的工具。
它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史、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周易入门的50个基础知识点。
1.周易的全名是《易经》,也被称为《周易》或《易》。
3.周易的核心思想是宇宙万物的变化和发展,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类命运的影响。
4.周易中最基础的概念是“阴”和“阳”,它们代表了宇宙的两种基本力量或能量。
5.“阴”和“阳”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它们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和演化。
6.周易认为阴阳的变化可以通过八卦来描述和预测。
7.八卦是由三个阴阳线组成的符号,共有八个不同的组合。
8.八卦中的每个符号代表着不同的自然和人类现象。
9.八卦的排列顺序称为“先天八卦”,是固定不变的。
10.先天八卦可以通过组合形成“后天八卦”,它们可以用来解读特定问题或情境。
11.阴阳和八卦的理论被应用于许多不同领域,如天文学、医学、建筑和军事等。
12.周易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易者,道也”,意思是易经是一种表达道德和道义的方式。
13.周易的基本思想是要根据阴阳变化的规律来顺应天地之道,以求得和谐和平衡。
14.周易强调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15.易经中的一个核心原则是“中庸”,意思是保持平衡和中庸的状态。
16.周易中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卦象”、“用六爻卦”、“象辞”和“彖象”等。
17.周易可以用来预测未来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
18.周易的解读方法有很多种,如六爻卦、洛书等。
19.六爻卦是一种常用的解读方法,它通过六个爻的阴阳变化来分析和解读问题。
20.六爻卦可以通过投掷硬币或竹签来得到。
21.周易的解读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2.周易的学习需要长期的修炼和实践。
23.周易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一直备受争议,但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无可否认。
24.周易对中国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古代文人和艺术家都研究过易经。
易学基础知识

易学基础知识1. 什么是易经易经,单从名字来看,变动不居为易,圣哲彝训为经。
易经的英文名,既是Book Of Change。
依据传统的说法,易字有三层含义,即变易、不易、简易。
世间一切现象都在变化中,是为变易;变动中存在永恒的真理,是为不易;而掌握规律,以简御繁,是为简易。
若从文字结构的角度来看,易字上日下月,象征了阴阳的交替变化。
易经,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2.周易跟易经的区别老实说,这两个概念在平常经常会被混用,不过我们还是稍微做一些区别吧。
古人云,古有三易,曰连山,曰归藏,曰周易。
古人又云,易更三圣。
一般来说,我们把孔子之前的,不包括易传的易,叫做周易,而把孔子之后的,加上了易传的易,叫做易经,是比较准确的。
毕竟按照从唐代开始的书籍四分法,易经是归于经部的嘛。
(经为儒家经典)。
3.易经的体例每一卦都有三部分组成,卦画、卦辞、爻辞。
首先,卦画。
每一卦都有自己独特的卦画,这些图案被易学家看做比卦辞、爻辞更有象征意义和表现力的部分,是每一卦的核心。
这就好比一幅画和一段文字给人的感觉,就算都是描述同一种东西,画也会常常给人更多的遐想和发挥。
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下面三爻组成下卦,又称内卦,上三爻组成上卦,称为外卦。
其次,卦辞。
每一卦也有自己独特的卦辞,就是卦画下面的那句话。
如果把卦比作一种药,那么卦辞就是其独有的“说明书” 。
后世学者没有三圣作易演易的大德,靠的就是卦辞爻辞来理解易经这部天书。
最后,爻辞。
每一卦都由六个爻组成,自下而上分别称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同时由于偶数属阴,奇数属阳,易经在称呼每一爻的时候以“九”表示阳爻,“六”表示阴爻。
这样,如果初爻为阳爻,那么就是“初九” ,为阴爻就是“初六” ;同理,五爻为阳爻,称“九五” (所谓九五之尊),为阴爻,称为“六五” 。
紧跟在“初六” 、“上九”这些东西后面的那句话,就是爻辞。
每一爻都有自己的爻辞,可以说是这种药的成分指南,正是每个爻本身和相互作用,组成了一卦的丰富内容。
国学易经知识大全

国学易经知识大全一、易经简介《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典籍,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阴阳五行为基础,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现象的观察和总结,阐述了一种独特的宇宙观和道德观。
同时,《易经》还具有占卜和预测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易经的起源与发展《易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占卜活动。
在殷商时期,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卜筮等手段来预测吉凶祸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占卜的理解逐渐深化,开始从哲学角度思考宇宙和人类的关系,从而形成了最初的易学思想。
周朝时期,易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易学家,如孔子、老子等。
他们的思想和理论为易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易经的体例与构成《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经》是全书的主体,由六十四卦组成,每卦包括卦辞、爻辞和象辞。
《传》是对《经》的解释和发挥,包括《彖传》、《象传》、《系辞传》等。
其中,《彖传》解释六十四卦的卦辞,《象传》解释六十四卦的象辞,《系辞传》则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四、易经的宇宙观《易经》认为宇宙是由阴阳两个对立面构成的,万物皆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变化。
它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人与宇宙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同时,《易经》还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的,强调在时间和空间中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
五、易经的道德观《易经》注重人类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
它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主张人们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标准。
同时,《易经》还提倡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对社会和谐和人性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易经的占卜与预测《易经》具有占卜和预测的功能。
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卜筮来预测吉凶祸福。
《易经》通过阴阳五行、八卦等原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现象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占卜和预测体系。
同时,《易经》还强调了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规律的相互关系,认为占卜只是一种参考,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选择。
国学易经知识

国学易经知识概览1. 易经概述《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它不仅是一部占卜之书,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
易经通过六十四卦象的变化,阐述了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之道。
其历史悠久,据传由伏羲创制八卦,后经周文王、孔子等先贤的整理与阐释,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2.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易经及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概念。
阴阳,代表宇宙间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力量,阴为柔、为暗、为静,阳为刚、为明、为动。
五行则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形态及其相互滋生、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世界万物的基础和变化规律。
易经中的卦象、爻变均离不开阴阳五行的理论框架。
3. 八卦基础八卦是易经的核心符号系统,由三条爻(阳爻“—”和阴爻“--”)组合而成,共八种基本图形,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及其所蕴含的哲理。
八卦之间相互结合、重叠,又形成了六十四卦,用以更细致地描述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变化与规律。
4. 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易经的主要内容,每一卦由六个爻组成,分为上卦(外卦)和下卦(内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卦象。
每个卦象都有其特定的名称、象征意义以及相应的卦辞和爻辞,用于解释卦象的吉凶祸福、变化规律及应对之策。
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遵循着特定的逻辑和宇宙运行规律,展现了万物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的全过程。
5. 卦爻辞解卦爻辞是易经中解释卦象和爻变的重要文字,包含了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卦辞通常是对整个卦象的总体描述和判断,而爻辞则针对具体爻位的变化进行细致分析。
通过对卦爻辞的解读,可以深入理解易经的哲学思想,把握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决策。
6. 易学思想易学思想涵盖了阴阳平衡、天人合一、变易不息等核心理念。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倡导顺应自然规律、遵循道德准则的生活方式。
同时,易学也注重内在修养和心灵成长,通过反思自身、认识自我来实现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00周易全书解读之易学基础知识

易学基础知识一、《周易》简介《周易》是先秦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关于人类思想和宇宙本质规律的学问,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是中华文化之根,对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医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周易》作者相传上古时代,黄河上通天界,河中出现一条龙马,背上布满神奇图案,伏羲氏见状为之惊奇,临摹下来作成“八卦”。
商末周伯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被囚期间,结合自身坎坷遭遇,推究八卦之理,将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并撰卦辞、爻辞附于诸卦、诸爻之下,借以表达对宇宙万物发展变化、吉凶祸福的看法。
孔子喜《易》,作《易传》十篇。
(二)《周易》内容《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易经》由六四卦组成,每卦里有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四部分。
它讲占筮、预见吉凶,还涉及古代的历史、战争、生产、婚俗、宗教等。
最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种特殊图形符号系统和文学解释系统表达独特的辩证思维方法——阴阳互补方法。
《易传》阐发了《易经》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提示六十四卦的内在根据和联系,包括《彖传》、《象传》、《系辞》、《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我们研究《周易》,应本着继承和创新的精神和态度。
继承《周易》丰富的文化遗产,把它与现代社会新的东西融合,赋予它原本没有的新的东西。
二、易学基础知识(一)象与数1、象:亦称“易象”,含义包括:1)、指易中的八卦、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的形状,即卦象、爻象;2)、指八卦所象征的事物,如: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兑卦象征泽、震卦象征雷等;3)、指卦辞、爻辞中提到的具体事物,如:乾卦卦辞提到的龙、坤卦卦辞中提到的牝马等。
2、数:含义包括:1)、一卦中各爻属性的数,共有六、七、八、九四个数,阳爻为奇数,阴爻为偶,大数为老,小数为少,四数分别表示:少阳七、老阳九、少阴六、老阴八;2)、爻位顺序的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学基础知识1.什么是易经易经,单从名字来看,变动不居为易,圣哲彝训为经。
易经的英文名,既是Book Of Change。
依据传统的说法,易字有三层含义,即变易、不易、简易。
世间一切现象都在变化中,是为变易;变动中存在永恒的真理,是为不易;而掌握规律,以简御繁,是为简易。
若从文字结构的角度来看,易字上日下月,象征了阴阳的交替变化。
易经,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2.周易跟易经的区别老实说,这两个概念在平常经常会被混用,不过我们还是稍微做一些区别吧。
古人云,古有三易,曰连山,曰归藏,曰周易。
古人又云,易更三圣。
一般来说,我们把孔子之前的,不包括易传的易,叫做周易,而把孔子之后的,加上了易传的易,叫做易经,是比较准确的。
毕竟按照从唐代开始的书籍四分法,易经是归于经部的嘛。
(经为儒家经典)。
3.易经的体例每一卦都有三部分组成,卦画、卦辞、爻辞。
首先,卦画。
每一卦都有自己独特的卦画,这些图案被易学家看做比卦辞、爻辞更有象征意义和表现力的部分,是每一卦的核心。
这就好比一幅画和一段文字给人的感觉,就算都是描述同一种东西,画也会常常给人更多的遐想和发挥。
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下面三爻组成下卦,又称内卦,上三爻组成上卦,称为外卦。
其次,卦辞。
每一卦也有自己独特的卦辞,就是卦画下面的那句话。
如果把卦比作一种药,那么卦辞就是其独有的“说明书”。
后世学者没有三圣作易演易的大德,靠的就是卦辞爻辞来理解易经这部天书。
最后,爻辞。
每一卦都由六个爻组成,自下而上分别称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同时由于偶数属阴,奇数属阳,易经在称呼每一爻的时候以“九”表示阳爻,“六”表示阴爻。
这样,如果初爻为阳爻,那么就是“初九”,为阴爻就是“初六”;同理,五爻为阳爻,称“九五”(所谓九五之尊),为阴爻,称为“六五”。
紧跟在“初六”、“上九”这些东西后面的那句话,就是爻辞。
每一爻都有自己的爻辞,可以说是这种药的成分指南,正是每个爻本身和相互作用,组成了一卦的丰富内容。
举个例子来说,水火既济卦是由上卦“坎”卦、下卦“离”卦组成,自下而上为初九、六二、九三、**、九五、上六。
“《既济》:亨,小利贞。
初吉终乱。
”就是本卦卦辞;“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就是初九的爻辞。
4.卦序歌(熟悉易经的好方法)新人或许会对如何记住这么多生僻拗口的卦名卦序而烦恼,不要担心,其实古人早就帮我们想到这个问题了,这就是卦序歌。
作为易学入门的基础,如果你记不住卦名卦序,最好就背下这些东西吧~《八卦取象歌》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上下经卦名次序歌》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遯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分宫卦象次序歌》乾为天,天风垢,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暌,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莘,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5.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区别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是一个基础性的课题,大概可以写一本书或者毕业论文,我也不在这凑热闹了。
传说中先天八卦是伏羲作的,故称伏羲八卦;后天八卦是文王作的,故称文王八卦。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实用的莫过于八卦方位了。
如图。
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6.爻与位的简单关系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一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处处相通的。
单就一爻来看,根据该爻所处的位置,有当位和得中两个重要的观念。
所谓当位,又称得正,是指爻所处的位置与自己的爻性相匹配。
古人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所以初、三、五位为阳,二、四、上位为阴。
当阳爻居阳位或阴爻居阴位时,即是当位。
例如初九,上六。
而如果反过来,就称为不当位,如初六,上九。
所谓得中,是指爻居二、五之位,因为二五分别居下卦与上卦的中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所以一般得中的爻,爻辞都很好,这也告诉了我们一种做事的态度。
7.爻与爻的简单关系说完了爻与位的关系,再来说说爻与爻的关系。
在一卦中,爻与爻的关系大概可以分为两类,即承乘和应与。
所谓承乘,是指相邻两爻的关系。
下承上,上乘下,这是种类似于直接领导与直接下属的关系。
所谓相应,是指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之间的关系。
由于他们在下卦与上卦中所处的位置相同,所以他们虽然并不相邻,却仍有感应。
当相应的两爻为一阴一阳时,由于异性相吸,他们会发生强烈的感应,这就称为相与了。
8.卦与卦的简单关系下面来讲一下卦与卦的简单关系,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词“错综复杂”,但在你学习易经前,你一定不知道这个词是从易经来的。
错卦,又称正对卦,是指将一个卦的六个爻全部变为相反的爻所形成的卦。
例如乾变坤,革变蒙。
综卦,又称反对卦、覆卦,是指将一个卦整个翻过来所形成的卦,如屯变蒙,剥变复。
互卦,是指将一卦的三四五爻所组成的卦作为上卦,二三四爻所组成的卦作为下卦,所形成的卦。
例如否卦三四五爻为巽卦,二三四爻为艮卦,他的互卦就是风山渐卦了。
9.与易经相关的易学门类我们知道,研究红楼梦叫“红学”,研究浮士德叫“浮学”,研究易经的就是易学。
狭义上的易学,就是关于易经这部书的学问。
比如对卦爻辞的训诂、音义考证;比如卦辞的来历、爻位、卦序的研究等等。
可以说,十翼就是最早的对周易的研究成果。
另外,人们口中的易学还包括其他一些门类。
比如“梅花易数”、“六壬”、“奇门遁甲”、“太乙”、“纳甲(六爻)”、“四柱八字”,其实这些都应该包含在“术数”一类的,并不是直接跟易经相关,只是他们有一些相同的根基,比如五行生克、阴阳学等,而这些通常被认为起源于易经。
10.占卜方法现存易经最古老的方法是“揲蓍法”。
这种方法是周朝至东汉人常用的方法,由于程序相对繁琐,后被京房的纳甲取代,成为主流。
揲蓍法,“揲”,就是数数的意思;“蓍”就是“蓍草”的意思。
所用到的工具是五十根“蓍草”,(蓍草和龟被认为是有灵性的),现在蓍草已经不常见了,人们多用五十根竹签代替,甚至牙签、围棋子、筷子都能用来占卜。
首先,在开始之前前,对着蓍草提出自己的问题,可以在心里默念,也可以说出来,都随意。
重要的是心绪平静,心诚则灵,所以最好不要被打断。
在默想问题后:第一步,把五十根蓍草取出一根放在一旁,自始至终这根蓍草都是不用的,只是放在那里,象征不变的太极。
第二步,把剩下的四十九根蓍草握在手中,一分为二,左手、右手各拿一部分。
这个动作不需要什么讲究,强调的就是随心。
只有下意识的分开49根蓍草才有效。
第三步,放下左手的蓍草,从右手的蓍草中抽出一根(方便起见,称作A),放在面前桌子上;然后将右手中剩下的蓍草四个四个数,直到剩下四根或者不足四根为止,把手中剩下的这几根(称作B)和刚刚抽出的那一根(A)放在一起;最后拿起左手的那部分蓍草,不用抽出一根,直接四个四个数,也把剩下的4个或者不足4个(称作C)和A、B放在一起。
第四步,把49根蓍草数出ABC之后数剩下的部分合起来拿在手中。
重复上面的第二步和第三步,一分为二,先数抽出一根右手的,四个四个数;再数左手的,这样又得出一堆蓍草。
然后再把第二次数剩下的蓍草合起来,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得出一小堆蓍草。
现在总共得到三堆蓍草,把它们(就是数出来的三组ABC)放在一边不管,数剩下的那些蓍草,得到一个数字,比如24,记下这个数字。
这个数字将会转换为一爻,下面会讲转换方法。
得到一爻之后,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用49根蓍草,重复揲蓍,共得出六次数字,就是得到六个爻,比如它们依次是:24、28、32、32、28、28。
怎么用数字变成卦象呢?就是用这些数字都分别除以4,得到6、7、8、8、7、7。
我们知道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所以把奇数用阳爻表示,偶数用阴爻表示,自下而上分别装上初爻到上爻,一个卦就出来了。
按照这个例子为:风水涣卦。
这个卦称为本卦。
风水涣卦:通过实践我们会发现,每一次得到的数字除以4之后,只有6、7、8、9四种可能。
规定6为老阴,7为少阳,8为少阴,9为老阳。
卦中少阴少阳是不会变的,而老阴、老阳则是会变的,就是通常说的动爻、变爻。
我们把动爻变一下(阴变阳、阳变阴),得到的另一个卦,称为变卦,或之卦。
上例中,只有初爻为变爻(6为老阴),可以变为阳爻,于是变卦为:风泽中孚。
合起来,本次占卦得到的卦象为,涣之中孚谍蓍法的解卦方法:如果一个爻动就按照动爻的爻辞占(我通常还参考本卦卦辞)如果是两个爻动就按照两个动爻的爻辞和卦辞合占通常两个动爻之间会有一些联系比如阴和阳的互动承乘和应与的关系内卦外卦的不同位置这种联系往往给我灵感很大如果是三个爻动称为之悔相争按照本卦和变卦的卦辞合占当然动爻前后往往能够体现占者心理的微妙变化和心中的真正倾向尤其是你遇见一个超犹豫或者特纠结的事情时特容易出现这种卦象如果四爻动、五爻动的话我就没有遇到过了这些都是众说纷纭的有人按照不动的爻占有人按照动的占有的按照变卦爻辞占但是一个原则爻动必有因····以上是我自己的经验最终一句话:卦爻辞的本身条件和时位通常是决定因素爻之间的互动和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爻动之前和之后的形式变化也会给人启发断卦是要把事情和卦结合起来看而不是单单说卦如果你脑子突然灵光一现觉得开窍了一样得到的答案一般最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