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汉字在韩国的地位汉字对韩国的影响

汉字在韩国的地位汉字对韩国的影响

汉字在韩国的地位汉字对韩国的影响汉字“国”,在过去一直被镶嵌在韩国国会的会徽中,但最近一次韩国国会的决议里,它被改成韩文的“国会”。

而在此前的2月份,一份针对国会议员进行的问卷调查中,72.4%议员赞成用韩文取代汉字。

这被认为是近年来韩国最高级别的“去汉字化”风潮。

早在2003年,就有114名国会议员将自己的名牌由汉字改成韩文;更早前,国会大礼堂的议长名牌也已被修改。

而这一次,随着国会标志的更改,韩国媒体预测,今后国会各种场合的国会标志、车辆标牌等一切用品,汉字都将被韩文取代。

只是,此次“去汉字化”运动成功与否,仍未能成定数——前两次更大强度的类似运动的结果,都以令人意外的结局告终。

汉字在韩国的地位如何,它对韩国有哪些影响,看给大家的介绍。

为了扫盲,朝鲜废除汉字中国曾以汉字“统治”了亚洲多个国家——曾经的汉字文化圈,包括了越南、日本、朝鲜和韩国。

这些国家中,最早传入汉字的是越南。

因为历史渊源,越南有许多重要的史书、公文都是采用中国文言文。

比如《大越史记全书》,它是研究越南早期历史最重要的史书之一,由文言汉文编撰而成。

不过,去汉字化程度最高的也是越南。

19世纪末,来自法国的殖民者在越南强行推行拉丁字母拼写的表音文字,并根据一位法国传教士的标记方法,创立了一套文字,越南人称之为“国语字”。

自此,越南退出汉字圈。

而日本则早在汉字刚传入时就改造了汉字。

1000多年前,日本用简化的汉字创造音节字母,这套字母体系渐趋成熟后,被称为“假名”,被夹在汉语中间应用。

现在,汉字在日本随处可见,但这些中国人能看懂的汉字并不是“中国汉字”,而是“日本汉字”。

所谓日本汉字,就是在中国汉字的基础上,由日本人进行重新构词,赋予新意而产生的汉字。

现行的日本汉字有2136个,它们也不一定全部保有中国汉字原形,有300余个被进行了简化,譬如“附近”就简化为了“付近”。

韩国的汉字有两个来源:中国和日本。

在15世纪中叶之前,汉字一直是朝鲜半岛唯一的书写系统,之后虽然本地文字“谚文”被发明出来,但在官方文件和出版物中,汉字仍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汉字传入古代韩国的时期和古代韩汉音的特征

汉字传入古代韩国的时期和古代韩汉音的特征
佛教信仰
汉字也使得佛教信仰在韩国得以传播,对韩国的宗教文化产生了深 远影响。
风俗习惯
通过汉字,中国的风俗习惯也开始影响韩国,例如春节、中秋节等传 统节日,以及在这些节日中的各种习俗。
教育制度的影响
贵族教育
在韩国,汉字最初是被上层阶级用于书写和阅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教育逐渐普及,成为韩国 贵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开始使用汉字
02
韩国的统治阶级发现汉字可以用于管理和记录,开始使用汉字
进行行政管理。
汉字在韩国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03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在韩国社会逐渐普及,成为官方文字。
秦汉时期
秦朝统一中国后,汉字在韩国得到进一步推广
秦朝统一中国后,汉字作为一种标准文字被推广到全国各地,包括韩国。
汉朝继续推广汉字
声母腭化现象
古代韩语中的一些声母在发音时会 出现腭化现象,例如“이-”、“애 -”、“의-”等。
韵母特征
01
02
03
韵尾多样
古代韩语的韵尾比较多样 ,包括鼻音、塞音、擦音 等多种类型,例如“만-” 、“정-”、“법-”等。
元音和谐律
古代韩语中存在元音和谐 律现象,即同一词根或词 缀中的元音发音趋于一致 。
词序
古代韩汉音和现代韩语的词序大致相同,都 采用SOV(主语-宾语-谓语)结构。
形态变化
古代韩汉音中有一些现代韩语中已经消失的 形态变化,如使动、被动等。同时,现代韩 语中有些形态变化是古代韩汉音中所没有的 ,如复合动词和时态标记等。
05
汉字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语言习惯的影响
汉字的引入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其独特的形态使得韩国人民在表达思 想和情感时,除了使用韩语,也开始使用汉字作为补充。

汉字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汉字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汉字对朝鲜半岛的影响汉字,作为中华⽂明的特有产物,曾在东亚各国历史上扮演过重要⾓⾊。

近代以来,随着东亚地区的历史变迁,汉字在各国的历史地位也发⽣了变化,特别是在朝鲜半岛的韩国,这⼀历史变化显得尤为复杂。

“训民正⾳”难撼汉字地位朝鲜半岛很早就诞⽣了⾼度的⽂明,却长期没有⾃⼰的⽂字。

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朝鲜半岛,此后的1000多年,汉字⼀直是朝鲜半岛唯⼀的书写⽂字。

后来,朝鲜民族采⽤汉字的⾳和意来记录⾃⼰的语⾔,称“吏读⽂字”。

然⽽在封建社会中,汉字作为⼀种特权只有⼠⼤夫和贵族才能学习,⾄于普通民众,则⼤多沦为⽂盲。

15世纪,这⼀情形终于有所改变。

公元1446年,经过⼏年的努⼒,李⽒王朝的第四代君主世宗终于颁布了朝鲜半岛最早的表⾳⽂字——“训民正⾳”。

世宗是⼀位⾮常杰出的君王,也是⼀位成就颇⾼的学者。

在其执政期间,这位君主发现,⾃⼰治下的普通民众既⽆法读写复杂的汉字,更⽆法⽤⽂字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进⾏对话。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世宗召集⼀些著名学者,经过⼏年的努⼒,终于创制出由28个字母组成的新⽂字。

其间,他还派遣⼀些学者前往中国明朝,专门进⾏⾳律学的研究。

1446年,李⽒王朝正式公布新创制的⽂字,称为“训民正⾳”,意即教百姓以正确字⾳。

新⽂字发明后,世宗提倡在公⽂和个⼈书信中使⽤“训民正⾳”。

他还将“训民正⾳”作为录⽤官吏的科举考试的必考科⽬,并在钱币上刻印了“训民正⾳”。

正是由于世宗所作出的这些贡献,他⼜被后世史学家尊称为世宗⼤王。

不过由于当时中国⽂化的绝对优势以及在朝鲜半岛的深远影响,作为新⽂字的“训民正⾳”并没有得到及时推⼴。

据史料记载,就在“训民正⾳”颁布后不久,⼀些⼠⼤夫们便上书反对。

他们认为,汉字不仅是世界上最⾼雅的⽂字,⽽且也是世界上最普遍使⽤的⽂字,⽽朝鲜民族仰慕和追随汉⽂化,⾃当完全使⽤汉字,⽽不应创制⾃⼰的⽂字,否则就等于背离了优秀的汉⽂化,⽆异于⾃⽢堕落。

他们甚⾄偏激地把“训民正⾳”贬斥为“螳螂之丸”,⽽把汉字誉为“苏合之⾹”。

汉字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汉字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汉字对韩国文化的影响学生:黄祎,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人文学部07汉语指导老师:万志勇,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摘要汉字词在韩国语言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韩语汉字词出现的原因,汉字词的来源入手,了解韩文化的去汉字化的弊端,并分析汉字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希望可以加强对汉字和韩国文化之间的认识。

关键词汉字;韩国文化;去汉字化目录绪论 (1)一、韩语汉字词的出现原因和来源 (1)(一)韩语汉字词的出现原因 (1)(二)韩语汉字词的来源 (1)二、韩国的去汉字化 (1)三、韩国“去汉字化”的弊端 (2)四、韩国文化难以脱离汉字的原因 (2)(一)谚文自身的缺陷 (2)(二)外界压力 (2)结论 (3)绪论文化无国界,它可以超越时空,永久存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静水流深,对于韩国的影响即是明证。

汉字是韩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由于地理交通的便利,与周边其他国家比较,韩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最为悠久,韩国的语言也一直受到汉语的巨大影响。

汉字词是借用汉字的含义组合成词汇,然后再用韩语来念汉字写成的词,这类词汇在韩语中占的比例很大,也很重要。

无论对于中国还是韩国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

一、韩语汉字词的出现原因和来源(一)韩语汉字词的出现原因古代韩民族长期没有本民族的书写文字,使用汉字的原因是长期和中国的语言接触缘故。

由于长期和中国文化的接触,现代韩语中有6O%左右的词汇来自汉语。

在初期主要是单词的借用,后来中国的影响扩大,引入了整个汉字体系。

一般认为是在公元4~6世纪左右韩语中开始大量使用汉字。

从古代起,汉字就在韩国的文字生活中起到了支配地位,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

(二)韩语汉字词的来源韩国语,韩国的官方语言,而在朝鲜称为朝鲜语,二者本质相同。

韩语的标记方法分为汉字和韩文,汉字是表意文字,而韩文是音素文字,混用2种不同体系的文字。

韩语中汉字词并非全部是中原汉字词,韩语中的汉字词包括三部分。

1.中原汉字词,在汉字引入半岛以后,主要是单词的借用,在公元4~6世纪左右,中国的影响扩大,引入了大量古汉字词。

汉字 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

汉字 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

《汉字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引言汉字作为中国古代的文字符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不仅在中国大地上发扬光大,同时也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汉字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进行探讨,探寻其在东亚各国和地区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及演变过程。

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传承与影响日本作为邻国,长期受到汉字文化的影响。

汉字通过古代的书法、文学及哲学等领域传入日本,深刻影响了日本的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等方面。

例如,日文中许多汉字词汇被直接借用或改编自汉字,书法艺术也受到中国书法的启发而发展出独特的风格,展现出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独特魅力。

汉字在韩国文化中的演变与创新韩国自古以来与中国有着密切文化交流,汉字也随之传入韩国。

在韩国的演变过程中,汉字逐渐结合了当地语言和文化特色,形成了独具韩国精神的汉字书写系统——汉字表音文字。

这一独特的文字系统既传承了中国汉字的文化底蕴,又展现出韩国人民对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汉字在越南文化中的独特应用与表现越南古代文化亦深受汉字文化的影响。

汉字在越南文化中不仅作为文字符号被广泛应用,还对越南语言、文学、宗教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越南,汉字书写形式经过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越南汉字,并成为越南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汉字在越南文化中的独特应用与表现。

结语通过对汉字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进行综合探讨,我们不难发现汉字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字符号,在东亚各国和地区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文化间的交流与互鉴,为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今后的文化交流中,汉字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传承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东方文明的瑰丽光辉。

汉字在韩语中的重要性

汉字在韩语中的重要性

汉字在韩语中的重要性韩语单词中有70%由汉字词组成。

因此韩国人学习汉语和中国人学习韩语比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人要容易得多。

另外,韩语的汉字发音和汉语发音非常接近,所以感觉很亲切。

中国和韩国在地理位置上比较接近,交流也很频繁。

学生可以比较自由地来往交流,语言学习的机会也比较多,学得自然就快。

韩国历史上一直使用汉字。

直到15世纪中叶,朝鲜才发明了表音文字,当时被称为“训民正音”,但当时统治阶级仍然使用汉字。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韩国从专门使用汉字过渡到汉字与表音文字结合使用。

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后,使用自己的表音文字成了朝鲜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弘扬民族精神的象征。

韩国政府成立以后,制定了《表音文字专用法》,规定政府公文全部使用表音字。

但公文的附加条款中允许使汉字与表音字并用。

1968年,韩国总统朴正熙下令禁止公文中使用汉字,教科书中也不再使用汉字。

近几年,随着中韩关系的发展,特别是两国经贸关系的高速增长,韩国掀起“汉风”,学习汉语和使用汉字成为时尚。

2000年,韩国政府宣布恢复汉字教育和使用汉字。

主要内容是:在公务文件和城市路表中恢复使用已经消失多年的汉字;在中小学推行“1800个常用汉字必修教育”。

许多韩国人对去除汉字表示担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容易造成理解混乱。

由于历史原因,韩语词汇约70%来自汉语,同音异议的词很多,而韩文是表音文字,没有汉字很容易出现歧义。

如在韩国语中,“故事”、“古寺”、“古瓷”、“枯死”等词同音,韩文的书写是一样的。

单凭一个韩文字,人们根本不明白它具体指什么。

韩国学者朴忠培认为:“韩国和中国是两千多年来一直保持友好文化交往关系的近邻,中国的先进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发展曾产生过极大影响……”许多韩国专家甚至表示,抛弃汉字是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

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大韩商会、韩国贸易协会等经济团体更是要求政府推动使用汉字。

他们一致认为,随着韩中日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增加,汉字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

汉文化对韩国的影响

汉文化对韩国的影响

汉文化对韩国的影响汉文化对韩国的影响,那可就像一场绵延千年的文化“恋爱”,在韩国的大街小巷、生活点滴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我有一次去韩国旅游,那可真是一场充满“汉文化惊喜” 的旅程。

刚到首尔,走在热闹的明洞街头,我就发现好多店铺的招牌上都有汉字。

有的是直接用汉字书写店名,像“中华料理”“书法教室” 之类的,一目了然。

还有一些韩国本土的品牌,名字里也巧妙地融入了汉字元素。

我走进一家传统的韩服店,店里的阿姨热情地招呼我。

我看到墙上挂着的韩服介绍,里面有不少汉字词汇来描述韩服的款式、颜色和制作工艺。

阿姨在给我介绍一款韩服时说:“这一款是用传统的丝绸制作的,颜色很鲜艳,上面的刺绣花纹都是我们韩国传统的图案,就像你们中国古代的刺绣一样精美。

” 我一边听,一边点头,心里想着这汉文化的影子还真是无处不在。

在韩国的景福宫游览时,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

景福宫的建筑风格和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有很多相似之处。

那朱红色的柱子,金黄色的琉璃瓦,还有宫殿的布局,都有着浓浓的汉文化韵味。

我看到一群韩国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景福宫参观学习。

老师指着宫殿的建筑结构,用韩语给孩子们讲解着,我虽然听不懂韩语,但能听到一些熟悉的汉字发音,像“宫殿”“建筑”“皇帝” 之类的。

我猜老师肯定是在讲述这些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而这些故事很大程度上都和汉文化的传播息息相关。

在饮食方面,也能发现汉文化的影响。

我去一家韩国传统餐馆吃饭,点了一份大酱汤。

这大酱汤的做法和中国的一些汤品制作有相似之处,都是用各种食材和酱料熬制而成。

而且,韩国的餐桌礼仪中,也有一些和中国传统礼仪相似的地方,比如坐姿端正、长辈先动筷等等。

我和旁边的韩国食客聊天,他告诉我,他们从小就学习这些礼仪,这些礼仪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而古代韩国很多文化礼仪都是学习自中国。

从街头招牌到宫殿建筑,从饮食文化到礼仪规范,汉文化就像一位亲切的老朋友,在韩国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数不清的脚印。

它见证了两国之间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让韩国的文化更加多元丰富,也让我们在异国他乡能感受到一种熟悉的文化温暖,仿佛是文化交融的美丽画卷,在岁月的长河中绚丽展开,连接着两国人民的情感与记忆,永远闪耀着独特的魅力。

韩国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与交流

韩国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与交流

韩国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与交流在东亚地区,韩国和中国一直以来保持着紧密的文化联系和交流。

这种交流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中国是东亚地区的文化中心。

韩国汲取了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化,同时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和发展。

首先,韩国在汉字的传入和使用方面深受中国影响。

在公元前4世纪,韩国半岛上的三国时代,韩国的贵族阶层开始使用汉字。

这些汉字主要用于书写官方文件和记录历史事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渗透到韩国的社会生活中,成为一种重要的书写工具。

其次,韩国古代文学也受到了中国文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东亚地区的瑰宝,对韩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韩国的古代文学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学的影子。

例如,《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在韩国的文学作品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韩国的古代小说《西京杂记》就是受到《三国演义》的启发而创作的。

此外,韩国的传统艺术也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在韩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例如,中国的山水画在韩国也有一定的影响,韩国艺术家在创作山水画时常常借鉴中国的技巧和风格。

此外,中国的传统音乐和舞蹈也在韩国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成为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然而,韩国并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接受者,他们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和创新。

韩国在传统音乐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韩国传统舞蹈中的韩舞和传统音乐中的箫等乐器,都是韩国文化中独有的元素。

韩国的传统绘画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朝鲜时期的屏风绘画和宫廷画等。

此外,韩国的传统建筑也有自己的特点。

韩国的传统建筑在设计和结构上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但也加入了一些韩国独有的元素。

例如,韩国的传统宫殿建筑中常常使用独特的屋顶瓦片和彩绘装饰,这些都是韩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之一。

总的来说,韩国与中国古代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是双向的。

中国文化对韩国的影响不可忽视,但韩国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这种交流和影响不仅在古代存在,而且在现代也依然持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学生:黄祎,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人文学部07汉语
指导老师:万志勇,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摘要
汉字词在韩国语言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韩语汉字词出现的原因,汉字词的来源入手,了解韩文化的去汉字化的弊端,并分析汉字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希望可以加强对汉字和韩国文化之间的认识。

关键词
汉字;韩国文化;去汉字化
目录
绪论 (1)
一、韩语汉字词的出现原因和来源 (1)
(一)韩语汉字词的出现原因 (1)
(二)韩语汉字词的来源 (1)
二、韩国的去汉字化 (1)
三、韩国“去汉字化”的弊端 (2)
四、韩国文化难以脱离汉字的原因 (2)
(一)谚文自身的缺陷 (2)
(二)外界压力 (2)
结论 (3)
绪论
文化无国界,它可以超越时空,永久存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静水流深,对于韩国的影响即是明证。

汉字是韩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由于地理交通的便利,与周边其他国家比较,韩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最为悠久,韩国的语言也一直受到汉语的巨大影响。

汉字词是借用汉字的含义组合成词汇,然后再用韩语来念汉字写成的词,这类词汇在韩语中占的比例很大,也很重要。

无论对于中国还是韩国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

一、韩语汉字词的出现原因和来源
(一)韩语汉字词的出现原因
古代韩民族长期没有本民族的书写文字,使用汉字的原因是长期和中国的语言接触缘故。

由于长期和中国文化的接触,现代韩语中有6O%左右的词汇来自汉语。

在初期主要是单词的借用,后来中国的影响扩大,引入了整个汉字体系。

一般认为是在公元4~6世纪左右韩语中开始大量使用汉字。

从古代起,汉字就在韩国的文字生活中起到了支配地位,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

(二)韩语汉字词的来源
韩国语,韩国的官方语言,而在朝鲜称为朝鲜语,二者本质相同。

韩语的标记方法分为汉字和韩文,汉字是表意文字,而韩文是音素文字,混用2种不同体系的文字。

韩语中汉字词并非全部是中原汉字词,韩语中的汉字词包括三部分。

1.中原汉字词,在汉字引入半岛以后,主要是单词的借用,在公元4~6世纪左右,中国的影响扩大,引入了大量古汉字词。

虽然近代以来韩文:逐渐取代了汉字,但是朝鲜语中的汉字词大部分来自古汉语,因此,朝鲜语中的汉字词却无法被取代。

2.日源汉字词,近代东业日本开化最早。

日本人组合新造了不少新汉字词,这些新生的汉字词同时传到中国和朝鲜半岛。

3.是韩国人在长期使用汉字过程中也自己音注或组合了一些汉字词,这些汉字词在中国日本都没有使用。

二、韩国的去汉字化
“汉字”始终是韩国的敏感话题。

早在1443年朝鲜李氏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时为了力图摆脱汉文的束缚,建立自主的语文体系就下令学者们创造了由11个元音和14个子音组成的表音文字。

然而,这种文字在当时主要是给庶民以及
妇女儿童使用的,统治阶级自己仍然只限使用汉字,到19世纪末叶为止,朝鲜王朝还是使用汉字撰写官方文件和历史著作。

”当时的主流意见认为,朝鲜民族一直仰慕和追随汉文化,当然应完全使用汉字,否则就等于背离了优秀的汉文化,无异于自甘堕落。

朝鲜上层社会后将其鄙称为“谚文”,意即同“谚语”一样是民间文字。

甲午战争后,随着中国的惨败,中国国势衰落到谷底,中国对朝韩的向心力减弱,又加上韩朝本身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情绪高涨,朝韩于是开始去“汉字化”。

三、韩国“去汉字化”的弊端
真正领会韩国的文化传统,首要门槛便是汉字——韩国的历史典籍几乎均以汉字书写。

要将古代官方文件、历史著作、文学作品中的汉字完全抹去,简直是置历史于文化的真空。

弃汉从谚活生生地把现在的韩国和历史一刀切断。

“去汉字化”过程的矫枉过正,不仅产生了文化断层,也带来了严重的民族文化危机。

韩国的“去汉字化”问题遂再度成为举国重新检讨的国家课题之一。

首先,年轻人普遍不懂汉字,越来越多国民成了“汉字盲”;其次,国民语文程度越来越低,即使图书馆有丰富的藏书,有网罗8万5000个汉字词汇的《大辞典》,一般人望“字”生畏而不敢问津。

而人名、地名没有了汉字支撑更搞不清谁是谁,图书馆里即使有汗牛充栋的文献也顿时成为一堆废纸;再次、韩国的两个邻国中国与日本都是汉字大国,有15亿人在使用汉字。

韩国远离汉字,虽然可独树一帜,却又陷入了自我隔离的孤立状态。

四、韩国文化难以脱离汉字的原因
(一)谚文自身的缺陷
韩国的表音字由10个元音和14个子音组成。

全部使用拼音文字的朝鲜表音字存在严重弊端。

它们归根到底是汉语的拼音化文字--除了语法结构不同之外,无论韩文的词汇如何变形,它们的发音却接近于它们曾经的母体--汉语。

(二)外界压力
1980年以来,韩国加速“去汉字化”,一是民族自卑感的反应;二是过去中国没落带来的反应;三则是电脑普及,语言书写一窝蜂倒向拼音主义。

但中国的重新崛起,东亚的复兴在望,特别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使韩国有识之士意识到即将被孤立、不知何去何从的危机感。

专家认为,韩文教育与汉字教育并无根本的冲突,因为51万个韩文单词中,70%原本是汉字词,学会汉字就能更精准掌握韩文。

相反,缺乏对汉字的准确理解,反而无法完全掌握韩国自己的民族语言,
看历史典籍更会如同看天书。

强调全面废除汉字给社会带来困惑的人们认为,最近政治混乱和经济危机是因为"表音字一代"人文知识欠缺所致,造成伦理、哲学、思想、道德上的混乱。

在迎接亚洲太平洋时代,在中国、日本、台湾、新加坡、香港的汉字文化圈中,只有韩国使用表音字特别孤立,妨碍文化交流,阻碍经济发展。

在当今计算机时代,韩国难以回避汉字问题。

计算机汉字转换功能的发明出现划时代的飞跃,汉字书写复杂问题得到解决。

而韩国表音字最大弊端是文字字数过多。

韩国在表音字专用思想指导下,计算机组件汉字转换功能落后,不具备汉字单词直接转换功能,再加上组件需求量少,如若普及表音字与汉字混用的计算机,开发出来尚需时日。

关于是否恢复汉字教育,不光是部分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事,更事关韩国整个国家大计、文化根基问题。

结论
中国人几千年的文明是韩国的母体文明,他们传播融合以后成为东亚的亚文明,子体的亚文明必然与母体形似,但是文化上的'废除'行为,却使他们逐渐失去了母体文明的灵魂!如果不与中国母体文明再次联接,韩文、日本文、甚至越南文,都将成为风干的、没有灵魂的文化'木乃伊',所以韩国政府全面恢复使用中国汉字是必然和明智的历史抉择!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 (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承诺书
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无抄袭、剽窃现象。

本人熟知学校对毕业论文(设计)抄袭、剽窃现象按作弊处理,对已毕业的学生,学校将追回毕业证和学位证书。

如本人毕业论文(设计)有以上违纪现象,所造成的知识产权等纠纷,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