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汉字词语的语义变迁

合集下载

关于韩汉汉字词的研究

关于韩汉汉字词的研究

关于韩汉汉字词的研究摘要:随着“韩流”和“汉流”在两国的出现,使得两国人开始注重语言学习。

作为朝鲜族的我在研究生期间学习时发现有很多的汉语词汇和对应的韩语有着很大的联系,有些读音相同,意义相同,有些读音相同,意义不同,因此想通过自己学习汉字词的经历来对留学生教材《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中的汉字词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韩语汉字词;对比研究第一章韩语汉字词与汉语词汇对比1.1汉字词的历史与由来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学习汉字词的情况,作者对留学生教材《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一和《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二中汉字词进行整理。

经整理发现:《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中汉字词共有167个,其中同形同义汉字词有98个,同形异义汉字词有18个,异形同义汉字词有51个。

韩语汉字词共占全书的百分之十一左右。

1.2同形同义汉字词“同形同义汉字词”就是韩语汉字词与汉语词汇在形式上,含义上,都存在相对应的关系,且两者发音也十分相近。

因此无论是汉语学习者还是韩语学习者都很容易掌握,理解,在运用上都比较顺利,出现的错误也相对较少。

例如:人民-??(含义:泛指人)祖国-??(含义:自己的国家。

)1.3同形异义汉字词同形异义词是指完全或者部分意义不同的同形汉字词。

例如:??-(韩语中表示:父亲,家长,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汉语中表示:家父)1.4异形同义汉字词所谓异形同义汉字词是指词语形态不同,但是意义与汉语词汇相同的韩语汉字词。

例如:“??”一词含义为“称号”,而韩语发音为“号称”。

“??”一词含义为“痛苦”,而韩语发音为“苦痛”。

第二章汉字词习得偏误分析2.1受母语正迁移影响由于汉字词在韩语中的比重较大,同形词较多。

两者在词形,词义,发音等方面有很多共同点,因此为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在韩国留学生习得同形同义汉字词时,就出现了正迁移情况。

例如:??-公园,??-教授,??-教室,??-交通,??-空气,??-美国,?-山。

公园:我周末去公园踢足球。

韩语汉字词的正负迁移影响研究

韩语汉字词的正负迁移影响研究

韩语汉字词的正负迁移影响研究【摘要】通过韩语汉字词的正负迁移影响研究,促使韩国学生趋利去弊地学好汉语。

【关键词】汉韩对比汉字词中介语正迁移负迁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母语背景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因素,因为它对学习者的汉语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孤立语;韩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是黏着语,两者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

但韩国与中国同属东南亚“汉字文化圈”和“儒家文化圈”,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关系。

韩语的词汇包括本国语词汇和外来词。

外来词基本上是来自汉语里的词汇,并且汉字词汇所占的比例相当高,韩语词汇系统中,源于汉语的汉字词至今仍占一半以上的比例。

一方面,由于韩语词汇中很多汉字词和汉语词汇在用法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韩国学生一开始学习汉语是比较容易的。

但另一方面,韩语中大量的汉字词有时反而会绘韩国学生学习汉语带来障碍。

韩语汉字词中的“同”是韩国人在学习汉语词汇时的先天优势,在学习中起到正迁移作用。

“异”则起到负迁移作用,是韩国人学习汉语词汇时的困难所在。

本文拟研究韩语汉字词正负迁移的影响,以更好地为韩国学生制定中文学习策略。

一、韩语汉字词正迁移的影响研究韩语所有早期的基本词和大部分常用词都是从汉语中无条件地吸收过去的,数量极多,范围极广,这些词潜移默化地在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这些词一般归作汉韩“同形同义词”,在讲授时教师不需花太多精力,只要合理点拨,利用正迁移的影响,学生就可以自己通过母语知识很快地掌握。

这类“同形同义词”主要有:(1)有关自然现象的名称:风、雨、雪、云、露、水、火、天、地、土、日、月、星、石;(2)颜色之类:青、蓝、褐、黄、赤、白、黑、朱、红、绿、丹、紫、色;(3)有关动植物的名称:牛、马、羊、犬、鸟、鱼、虎、豹、虫、贝、象、鸡、草、花、木、叶、松、竹、菊、梅;(4)有关方位和时令:东、西、南、北、上、下、年、月、日、时、分、春、夏、秋、冬、前、后、左、右、中、间、面、位;(5)有关亲属方面的名称:父、母、子、女、祖、孙、伯、叔、兄、弟、姐、妹、侄、姓:(6)有关器物的名称:门、户、弓、刀、车、船、家、衣、服、屋;(7)数量词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里、尺、寸、次、回、斗、升、片、个、匹、枚、两、名、位、人、栋、株、匹、辆、台、盏、牧、张、斤、两、种、幅;等等。

韩语汉字词的探究及其对中国韩语学习者的影响

韩语汉字词的探究及其对中国韩语学习者的影响

韩语汉字词的探究及其对中国韩语学习者的影响
韩国使用的汉字,又称为“汉字词”,与中国使用的汉字有所不同。

虽然大部分汉字在两国间的使用方式和含义相同,但有些汉字在韩国使用时有不同的含义或用法,这对于学习韩语的中国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挑战。

首先,韩国对于一些常用的汉字的读音与中国不同。

例如,汉字“面”在中国的读音是“miàn”,而在韩国的读音是“myeon”。

因此,在学习韩语时,中国学习者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掌握这些汉字的正确读音和用法。

其次,韩国在使用汉字时也有一些特殊的用法。

例如,韩国的“生日”在汉字中用“生辰”表示,而中国的“生辰”则表示生肖的生日。

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学习者混淆,因此在学习韩语时,需要特别注意不同汉字的用法和含义。

总之,韩语汉字词对于中国学习者的学习来说,是一项需要特别注意和小心的挑战。

学习者需要了解这些汉字的正确用法和含义,以避免对韩语理解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学习者应该注重对这些汉字的细节研究,并积极向韩语母语者请教和学习,以提高韩语水平。

朝鲜语汉字词对汉语词汇习得的影响及建议

朝鲜语汉字词对汉语词汇习得的影响及建议

朝鲜语汉字词对汉语词汇习得的影响及建议作者:刘旭婷来源:《文学教育》 2021年第18期刘旭婷内容摘要:本文将以世界范围内汉语学习者所占比例最高的朝鲜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为例,对在当今国际汉语教育中以母语为朝鲜语为代表的汉字文化圈的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词汇情况进行研究探索,通过整理分析朝鲜语中汉字词对于以该语言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影响的相关资料及实验结果,分析提出国别化汉语教学策略。

关键词:朝鲜语汉字词词汇习得汉字文化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语言作为文化载体和交流沟通的手段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广泛重视。

朝鲜语作为汉字文化圈语言中的一部分,既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之一同时也是朝鲜、韩国使用的通用语,在国际汉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在当今的国际汉语教学中,针对不同母语语境背景的语言学习者应采用适用于该母语语言特点的国别化语言教学策略。

一.汉字文化圈与汉字词1.1汉字文化圈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历史文明影响着地缘环境接近、具有文化输出传统的亚洲诸国,除中国大陆外,这一概念在东亚的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体现的尤为明显。

所谓“汉字文化圈”,顾名思义,就是指使用汉字的文化区域。

“汉字文化圈”包括现在使用汉字、曾经使用汉字并依此将汉字文化承袭而来的民族与国家。

法国汉学家汪德迈在他的著作《新汉文化圈》中对“汉字文化圈”给出以下定义:“所谓‘汉文化圈’,实际就是汉字的区域。

汉文化圈的同一,即‘汉字’的同一。

这个‘符号’的亚洲便是区别于亚洲其他文明区域最显著的特点。

”1988年,日本语言学家野村雅昭定义汉字文化圈为:“在东亚位置上,由于中国的政治文化影响,形成过去使用汉字,或现在仍然使用汉字的地域,总称为‘汉字文化圈’。

”1.2朝鲜语中的汉字词在中国东北部的朝鲜半岛,由于“国之语音。

异乎中国。

与文字不相流通。

故愚民。

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情者。

多矣。

予为此悯然。

”(《训民正音》)李朝时期世宗大王根据天、地、人的思想,创制朝鲜语,新制二十八字,使人人易习,便于日用。

韩国语汉字词研究

韩国语汉字词研究

韩国语汉字词研究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始终贯串于语言学习全过程的重要的语言要素。

在语言学习中语音和语法具有阶段性,但是词语学习没有阶段性,需要始终学习的要素。

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词语不断地产生,旧的词语不断地消失,这一变化要求人们不断地学习新词。

每种语言的词汇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一般由民族语(本民族语)和外来语构成,但是属于汉字圈的韩国语、日本语、越南语由固有词、汉字词、外来词构成,这里的固有词就是民族语,汉字词是从汉语中借用的词。

一、汉字词汉字词,又叫汉源词,是在汉字文化圈内的韩国/朝鲜、日本、越南等语言中存在的,从古汉语中派生出的词语。

但是这几个国家的名称不一样,韩国/朝鲜称为汉字词,日本称为汉语,越南称为汉越词。

与当地的固有词相反,汉字词都可以用汉字表记,而固有词只能用本民族文字表记。

汉字词虽然源自古代中国,但由于传入时间很久,已经充分融入当地语言中,所以在日本语、韩国/朝鲜语和越南语中一般不将汉字词看作外来语。

二、汉字词的形成1.汉字汉字是目前在世界上使用的文字中唯一的最古老的自源文字,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

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几千年汉字的字形没有变,但是它的读音,随着语言的变化产生变化,有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现代音。

汉字的优缺点:优点:信息量大、构词能力强、超越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右脑的开发缺点:字数多、结构复杂、字音难读、字义复杂2. 汉字的传播朝鲜半岛从公元前开始受中国文化影响,长期借用汉字,韩国语/朝鲜语中存在大量的汉字词,汉字词占60%以上。

日本的汉字是经过朝鲜半岛传到日本,据资料公元285年,朝鲜半岛百济的王仁把汉字传给日本,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的语言受印度文化影响较大,而越南语却与朝鲜语、日语一样自古受到汉字文化的深远影响。

在中国自公元一世纪至十世纪的统治下,越南语引入庞大的汉字词汇,其发音(汉越音)类似古汉语中古音。

韩国语汉字词和汉语词汇词义对比

韩国语汉字词和汉语词汇词义对比

2013.12学教育77韩国语汉字词和汉语词汇词义对比陈洪涓(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吉林长春130000)[摘要]中韩在长期的发展历程当中,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来讲,都具有一定共性。

这些共性表现于多方面,而语言则是其中较为明显的一个构成部分。

对于韩国语与汉语词汇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名词、动词之上,而对其它如形容词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本文将对韩国汉字词与汉语词义对比这个角度出发,分析存在于两者之前所不同的词义,旨在更好了解韩国汉字的同时,也加深对我国传统汉字的了解。

[关键词]韩国语汉字词;汉语词汇词义;对比中韩一衣带水,长久以来,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有广泛交流与合作,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汉字是维系两国关系发展的非常重要的纽带之一。

从现存史料发现,在西汉时期,汉字就已开始在朝鲜半岛应用,在韩国人民没有创造韩文之前,由于无自身文字,因而长期是借用我国汉字的。

与此同时,在韩文创投之后,借用汉字的现象也并未完全中断,在韩国语汇系统当中,汉字仍占据了绝对的数量优势。

然而,由于受到韩国本土化的口语以及其它历史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汉语同韩国语当中虽形式一样,但含义却不尽相同,本文将对韩国汉字词与汉语词义对比这个角度出发,分析存在于两者之前所不同的词义,旨在更好了解韩国汉字的同时,也加深对我国传统汉字的了解。

一、关于同形同义词每个词实际上都是由单形以及义三者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体,对于语言而言,这都是共同的。

盛炎曾经在其“语言教学与原理”当中这样讲:学生在进行第二种语言学习的过程当中,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点往往是学生产生语言迁移的根源所在。

如果两种语言具有一定相似性,那么就相应产生正迁移;如果存在区别,那么就可能会产生相应的负迁移,通常也叫干扰。

在学习韩国的过程当中,由于其同汉语存在紧密联系,因此,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虽可能学得较快,但掌握往往不够精确,这是由于负迁移造成的。

然而,那些二者具有相同意义的字词,则会产生正迁移现象,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性的记忆。

韩国语汉字词与对应汉语词语的比较分析

韩国语汉字词与对应汉语词语的比较分析

用法却不完全相同。因此深入研究汉字词和与之对应 的汉语 肯定 , 或表示鄙视 、 批评 、 否定 。这些具有 明显感 情色彩的词语 词语之间 的异 同点 , 无论对学 习中国语 的韩 国留学生 , 还是对 能帮助人们表达鲜 明的爱 憎和评价态度 。汉字词和与之对应 学习韩国语 的中国留学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互 爱恋 的感 情 , 汉语 里至今一直 沿用这种意义 , 可以说 “ 长 招做事 , 以说“ 在 可 不要耍要领 , 要踏踏实实地做 。” 可见 , 有些汉
期 的交往 中 , 他们 之间产生 了爱情。” 而在韩 国语 里则指 “ 爱 字词和与之对应 的汉语词语词性 、 词义相 同, 而感情色彩并非 情、 爱心” 即超 出男女相爱 的感情范 围, , 也指人与人之 间或人
中国学生在学 习词汇方面有一定 的便利条件。不过 , 韩国语 中 今沿 用这个词义; 而在汉语里其意义已转移为妻子 。 的汉字词和与之对应 的汉语词语并非是对应关系 , 也就是说 , 二、 汉字词和与之对 词汇 中有 一些词语是 有感情 色彩 的 , 或表 示尊敬 、 表扬 、
虽然是 由同样的汉字按同样的顺 序构成 , 但其 意义 、 词性 以及
的汉语词语也是如此 , 尤其是那些 词义基本相 同而感情 色彩 .
通常人们把韩国语中的汉字词和与之对应 的汉语 词语 之 不一样的汉字词 和汉语词语 , 更应该仔细辨析其感情色彩 。因
间的关系归纳为同形同义、 同形异义和异形 同义这 三种类型 。 为有 的词语在韩 国语里是褒义词 , 而在汉语里却用作 贬义词 ;
昆明市的民办教育在2006年以前并未获得突破性发展2007年以来昆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民办教育工作的政策文件从党委和政府的高度以战略和全局的眼光看待民办教育并且组建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以纪委宣传教育人事财政民政卫生工商税务环保城建国土资源行政执法等多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昆明市民办教育发展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研究协调解决全市民办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考核相关各项政策和工作的落实情况

中韩汉字词对比研究

中韩汉字词对比研究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中韩汉字词对比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汉语言文字学指导教师:***20100501摘要韩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历史十分悠久,随着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频繁交流,中国的汉字也被韩国语所吸纳。

因此,韩国语的常用词汇大部分都源于汉语,已经融进韩国语词汇系统里,成为韩国语词汇系统的主干。

但是在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韩国语的汉字词和对应的汉语词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研究这些汉字词发生的变异,已成为学术界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两国语言的汉字词的异同点。

经对将中韩两国语言的汉字词作对比研究后发现,它们有很多差异,大致可分成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同素逆序词、近形同义词、异形同义词等五类。

笔者采用对比语言学的方法,就上述五种类型从就词义、语用方面发生的变异进行了比较研究。

另外,韩国语汉字词的形成背景,此部分的研究主要采用了描写语言学的方法,对韩国语汉字词的传入历史与分类进行了具体描写与分析,然后分析汉韩汉字词的同形异义词产生的原因。

这种比较研究不仅对中韩两国的词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中韩两国之间的语言障碍,进而增进两国的语言、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了解。

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章,介绍了中韩汉字词对比的关系及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关于韩国汉字词的特征的形成背景与韩国汉字词的分类。

第三章,着重进行韩国汉字词与中国汉字词的对比,是本文的重点。

在中韩两国语言对比研究上它们可分类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同素逆序词、近形同义词、异形同义词等。

第四章,简述了两国汉字词产生差异的原因,包括语言、社会、政治、文化、心理等因素。

第五章是结论。

通过对中韩汉字词的对比分析,了解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及渊源关系,希望能为中韩两国的汉语和韩国语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汉字词韩国语比较同形同义同形异义IIABSTRACTneculturalexchangebetweenChinaandKoreahasalonghistory.、矾thexchangeinpolitics,economy,cultureandmanyotheraspects,ChinesecharactershavealSObeenadoptedbytheKoreanlanguage.Therefor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 : 一 是 语 素 义 不 对 称。汉字词语大都是双音节的合成词 , 由两个单 音节词构成 , 而单音节词则具有多义的特征。因 此 , 同一个双音节词 , 由于在汉语和韩 国 语 中 的 语素义取向不同而造成了同 形 异 义 。 例 如 “过 年” , 在汉语中表示 “过春节” , 而在韩国语中则表 示 用的是 “超过婚龄” 。这是因为汉语中的 “过 ” 义 ,“ 年” 用的是 义 ; 而韩国语中的 “度过” “年节” 用的是 义, 用的是 义。又 “过” “超过” “ 年” “年龄” 如 用的是 “病故” , 汉语表示 “因病去世” , “ 故” “故 去” 义 ; 而韩国语则表示 用的是 “因为生病” , “ 故” 义。二是构词理据不同。虽然中国人和韩 “原故” 国人对标记语素的汉字有着共同的理解 , 但由于 造词理据不同而可能产生理 解 上 的 差 异 。 例 如 “药水” “液态的药剂” , 汉语表示 , 而韩 国 语 则 表 示 “矿泉水” , 这是因为韩国人认为矿泉水也有药 效 ; 再如 “汽车” , 汉语和韩国语都指一种机动车 , 文部和庚青部有 2 例通押 , 晚唐有 4 例通押。这 充分体现了 与 在韵方面相通的可能。关 “真” “贞” 于两字的声母在中古时虽有较大区别 , 但也并不 是毫无联系。两字的上古声母都是舌音 , 一个是 章母 , 一个是端母 , 发音部位相近。所以两字读音 还是很相近的 , 提供了讹传的可能。再者 , 繁 “贞” 体作 极似 , 这也为别人提供了讹抄 “貞” ,与 “真” 的可能。综上所述我们认为 乃 的讹字。 “贞” “真” 以上 是 我 们 从 诗 律 和 用 韵 方 面 对 徐 寅 诗 赋 的校正。其实 , 从韵律的角度来校正古代文献 ( 韵 文 ) , 既是音韵学现实功用的体现 , 也为我们在音 韵学和校勘学方面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
国语都表示 “很早以前发生的事情” , 此外汉语还 指 “文艺作品中的情节” , 这是韩国语所没 有 的 , 这说明 一词在汉语中发生了转移; 又如 “故 事 ” “阶段” , 汉语和韩国语都用来表示 “事物 发 展 过 程中的段落” 的意 , 而韩国语还有 “楼梯” “ 台阶” 思 , 说明 在韩国语中发生了转移。语用上 “阶段” 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一 是 词 性 上 的 差 异 , 例如 “经济” , 在韩国语中只能用为名词 , 而汉 语还可以用为形容词 , 表示 “用较少的人力、 物 力、 时间获得较大的成果” ; 又如 “关心” , 韩国语 只能用作名词 , 而汉语还可以用作动词。二是感 情色彩上的差异 , 即汉语中一些含有褒义的词语 在韩国语中变成了贬义。例如 “欢乐” , 韩国语常 用来表示 “拈花惹草” “ 寻欢作乐” , 含有贬斥的感 情色彩 ; 而汉语中一些含有贬义的词语在韩国语 中则变成了褒义或中性 , 例如 “自负” , 汉语表示 “自以为了不起” , 含有贬义 , 而韩国语则表示 “有 自信” “感到荣耀” , 带有自豪的感情色彩。以下再 略举数例。 放学 : 在现代汉语 中 既 指 “学 生 下 课 回 家 ” , 又指 “学校放假” ; 而韩国语只指 “学校放 假 ” ,这 是汉语所没有的。 对象 : 汉语和韩国 语 都 表 示 “行 动 或 思 考 时 作为目标的人或事物” 或 , 但汉语还可指 “恋 人 ” “配偶” , 这是韩国语所没有的。 讨论 : 汉语和韩国 语 都 表 示 “就 某 一 问 题 交 换意见” 的意思 , 这是汉语 , 但韩国语还有 “发言” 所没有的。 的意 世代 : 汉语和韩国语都有 “(很多 )年代” 思 , 但韩国语还用来表示 或 “住户” “家庭人口” , 这是汉语所没有的。 黄色 : 汉语和韩国 语 都 指 “黄 的 颜 色 ” , 但汉 语还指“含有色情的东西” , 这是韩国语所没有 的 , 这一义项通常使用 等汉字词。 “颓败” “猥琐” 工作 : 汉语和韩国 语 都 表 示 “从 事 某 一 职 业 或某一任务” , 但在韩国语中含有贬义 , 特指北方 对南方的宣传工作或情报工作。 技巧 : 汉语指 “巧妙的技能” , 是一个中性词 ; 而在韩国语中则含有 的意思 , 带有贬斥的 “骗术” 感情色彩。 过分 : 汉语中表示 “超过一定的限度或究
韩国汉字词语的语义变迁

韩国语中的汉字词语约占词汇总数的 60% , 而在历史上所占的比例更大。在长期使用汉字词 语的过程中 , 其中有近半数的词语发生了语义变 迁。也就是说 , 这些词语虽然仍保持着原形 , 而语 义却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也即 , 它们 在 “能 指” 方面虽然仍保持着与汉语的对应关系 , 但 在 方面却发生了错位。在比较语言学中 , 这 “所指” 类词语称为 “非完全对应性词语” , 孟柱亿称之为 “蝙蝠词” 。汉字词语本来为韩国人学习汉语或中 国人学习韩国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 但其中的非 完全对应性词语却制造了潜在的障碍 , 从而导致 了母语的负迁移现象。本文针对这类非对应性的 汉字词语进行简要描述 , 并试图分析其发生的原 因。 汉字词语的非对应性表现为两种情况 : 一是 同形异义 , 二是同形歧义。所谓 “同形异义” , 是指 词形与汉语相同 , 而语义却完全不同。这一现象 此 ,“ 真” 字作为限韵字 , 出现的可能性也是很大 的。从赋的用韵上明显发现 , 都 “ 贞” 、 “ 亲” 、 “ 麟” 是韵脚 , 限韵根据要求押真韵。 在 “亲” 、 “ 麟” 《广 韵》 中都是真韵 , 而 在 中是清韵。这既 “贞” 《广韵》 不符合官韵规定 , 徐寅的实际语音中也不存在这 种现象。 相反 , 字却能使这问题迎刃而解。 至 “真” 于 为何写成了 “真” “贞” , 我们认为是字音相近 , 字形相似 , 讹传讹抄使然。 中古音乃庄母真 “真” 韵, 中古音乃知母清韵。从韵上体现出二者 “ 贞” 的相近。在徐寅的诗赋中虽然没有体现出臻摄和 梗摄的通押 , 但两摄通押现象在唐代是极其普遍 的。据储泰松 对关 《唐五代关中文人的用韵研究》 中文人用韵的统计 , 初唐臻梗深三摄通押 19 例 , 中唐 8 例 , 敦煌变文 9 例 , 曲子词 7 例。此外 , 据 尉迟治平对中唐及晚唐诗人用韵的统计 , 中唐真 ( 通讯地址 : 250014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44
2006 年第 3 期 ( 总 第 71 期 )
汉字文化 !"#$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但汉语的造词理据是 “以汽油为燃料的四轮机动 车” , 而韩国语的造词理据是 “以蒸汽为动力的机 动车” ; 又如 “亡羊补牢” , 汉语用来比喻受到损失 之后 , 再采取补救措施还来得及 , 可以避 免 以 后 再受损失 , 而韩国语则用来比喻受到损失之后 , 再采取补救措施已经来不及了 , 汉语的理据着眼 于事后的弥补 , 而韩国语的理据则着眼于损失的 既成。三是语义根据不同。这类同形词大都来源 于中国古代或近代 , 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却发生了 不同的变化。有的是汉语沿用了古义 , 而韩国语 产生了新义 , 例如 一词 , 汉语表示 “总角” “未成年 的孩童” , 而韩国语则表示 “小伙子” “青年人” 。有 的是韩国语沿用了古义 , 而汉语则产生了新义 , 例如 一词 , 在韩国语中表示 “馒头” “饺子类带馅 的面食” , 而汉语则表示 “不带馅的蒸制面食” 。还 有的双方都发生了变化, 但却不同步, 例如 “功 夫” 一词 , 原指 闲暇” “本领” “ 素养” , 也指’ , 但在 汉语中还可以表示 “时间” , 而在韩国语中则表示 “学习” 。四是文化背景不同。汉字词语在不同的 生存环境中必然带有不同的文化因子 , 在使用过 程中反映出不同的认知。例如 一词在汉 “有权者” 语中指 “手中掌握权力的人” , 一般指 “官 员 ” ,而 韩国语则指 “拥有选举权的人” ,即 “选民 ” ; 又如 “高 等 学 校 ” , 汉语指 “大 学 ” , 而韩国语则指 “高 中” 中等、 高等三级学 校 分 类 , 这是因为在初等、 中 , 中国的 是包括初、 高中在内的 , 而 “中等学校” 韩国的 则只指初中。以下再举数例。 “中等学校” 人事 : 最初指人世间的万事 , 例 如 《史 记・太 史公自序》 : “夫 《春秋》 , 上明三王之道 , 下辨人事 之际。” 后引申有 之义 , 运用于人际 “说情” “请托” 交往。在现代汉语中 , 主要表示对工作人 “ 人事” 员的管理工作 , 而在韩国语中的意思则是 “打 招 呼” “问候” 。 召唤 : 亦有 义, “ 召” “唤” 《 诗经・小雅・出车》 : 在现代汉语中 表 “召彼仆夫 , 谓之载矣。” “召唤” 示 义, “呼唤” “ 号召” ; 而在韩国语中则为 “传讯” 为法律用语。 人间: 原指 “人世” “世间” ,如 《 韩 非 子・解 老》 现代汉语仍沿 : “狂则不能免人间法令之祸。” 用此义 ; 而韩国语则引申指 “人” “人类” 。 足球 : 现代汉语指用脚踢的一种球类运动 , 来。 一词 , 则是指 “足球” “网式足球” 。
!" #$
即古代的 “蹴鞠” ; 这个意思在韩国语中用 “蹴球” 复写 : 原指 “ 写” “仿照” “ 移置” 。现代汉语表 示 或 “誊录” “用复写纸手写” ; 而在韩国语中则表 示 “用复印机复印” 。 文章 : 现代汉语主要指 “独 立 成 篇 的 文 ” ;而 韩国语则表示 类化而 “句 子 ” , 大约是由 “章 句 ” 新闻 : 在现代汉 语 中 , 指 媒 体 对 当 前 社 会 发 生的重大事件的报道 ; 而韩国语则表示 “报纸” 。 野菜 : 现 代 汉 语 指 “可 以 做 蔬 菜 的 野 生 植 物” , 即非人工栽培的食用植物 ; 而韩国语则指 “一般的蔬菜” 。 散心 : 出自佛经 , 本指 “散 乱 之 心 ” ,如 《楞 严 经》 : “ 若在道场及余经行 , 乃至散心游戏聚落。” 后指 “排遣烦闷” , 如关汉卿 《鲁斋郎》 : “ 今日我去 云台观散心咱。” 现代汉语仍沿用这一义项 , 而韩 国语则沿用了前一义项 , 即 “放纵之心” 。 程度: 本指 知识、 技能所达到的标 “道 德 、 准” , 如韩愈 《答崔立之书》 : “ 乃复自疑 , 以为所试 与得之者 , 不同其程度。” 在现代汉语中仍保留此 义 , 但在韩国语中则用来表示限度、 约数 , 相当于 “左右” 。 所谓 “同形歧义” , 是指某些汉字词语在汉语 和韩国语中所表达的意义既有相同的部分 , 又有 不同的部分。也就是说 , 这些汉字词语在不同的 生存环境中 , 或者表达的意义有同有异 , 或 者 使 用的范围有广有狭 , 或者感情色彩有褒有贬。造 成部分异义的原因主要是词 义 在 演 变 的 过 程 当 中 , 或扩大 , 或缩小 , 或转移 , 或发生了语用上的 差异。语义扩大的用例 , 如 “独身” , 汉语和韩国语 均表示 “没有配偶的人” , 但韩国语还表 示 “没 有 兄弟姊妹的人” ; 又如 “内外” , 汉语和韩国语都表 示 “内部和外部” , 但韩国语还表示 “夫 妻 ” , 这是 汉语所没有的。语义缩小的用例 , 如 “作业” , 汉语 和韩国语都表示 “有计划的劳动和工作” , 但汉语 还表示 “老师布置的课外练习” , 这一义项韩国语 使用 一词 ; 又如 “宿题” “翻译” , 汉语和韩国语都 指 “书面翻译或文字翻译” ,即 “笔译” , 而汉语还 可以表示 “口头翻译” , 这一义项韩国语 使 用 “通 译” 一词。语义转移的用例 , 如 “故事” , 汉语和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