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汇(词汇变化、词汇规范、词义演变)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汇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汇

孑——孑孓 孓——孑孓 § 注意三点:
×孓 孑×
(1)分割后各部分无意义。葡萄、琵琶。
(2)分割后只有一部分有意义。蝴蝶、骆驼、蘑菇。
(3)分割后的意义和作为整体时的意义毫无联系。
马虎、沙发。
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不能分割的语素。
3、语素的分类
(1)自由语素。 词根 词缀
(2)粘着语素。a、不定位粘着语素。
所:从斤,户声。本义是伐树的声音。
(2)基本义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词的义项)
多义词的几个义项,有一个是在现代最基本、最 常用的意义,这就是该词的基本义。如:年、军。 本义与基本义一致:割、口、老、见。 本义与基本义不一致:兵、汤、走、浪潮、刻板、
酝酿。
(3)转义(派生义) 词义派生的方式:引申、比喻,还有夸张、象征。 •引申义:通过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派生出来的新意。 笔杆子:①指笔的手拿部分。
地震、面熟(主谓)
冰箱、雪亮(偏正)
2、构词成分上的联系。
同族词:红色、红茶、红颜、红晕、红旗; 朱红、通红、血红、鲜红、映山红。 3、词义关系上的联系。 同义、反义、上下位关系
二、词汇单位 (一)语素 1、语素? 最小的,“伟大”,“芙蓉” 音义结合体,“芙”、“蓉”、“玻”、 “璃” 2、语素的辨别——替代法 驼——驼绒 绒——驼绒 鸭绒 驼峰 鹅绒 驼色 灯心绒 驼员
要准确、协调。
(三)词义的性质
1、客观性
词义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客观存在
是词义形成的基础,所以词义具有客观性。
即使是一些以虚幻的事物、现象为基础形成的
词义依然有其客观性。
2、概括性
3、模糊性
4、民族性
二、词义的构成
理性义 色彩义 词法意义 句法意义 改革:

现代汉语中的词汇新造与词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的词汇新造与词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的词汇新造与词义演变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之一,它们不仅仅是为了表达思想而存在,还承载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社会的发展。

在现代汉语中,词汇的新造和词义的演变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现代汉语中的词汇新造和词义演变,以及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一、词汇新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现代汉语中不断产生新的词汇。

这些新造词的形成多由社会需求、科技创新或文化变迁引起。

首先是社会需求带来的词汇新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特定事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这些新事物,人们创造了一批新的词汇。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许多新词汇,如微信、博客、朋友圈等,这些词汇既表达了社交网络的特性,也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和交流。

其次是科技创新带来的词汇新造。

科技的不断进步,催生了大量新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名词。

例如,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词汇成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词汇。

这些新词汇反映了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科技的探索。

最后是文化变迁带来的词汇新造。

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词汇的新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本土文化的传承,促使新的词汇不断产生。

例如,韩流文化的传播使得许多与韩国文化相关的词汇进入了现代汉语中,如“韩剧狂热”、“韩妆”等。

这些词汇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并反映了文化的多元性。

二、词义演变词义演变是指词汇在长时间使用中产生的意义转变。

由于社会语境的改变、人们的主观认知或语言交流的需要,一些词汇的意义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首先是词义的拓展。

词义的拓展是指原本狭义的词汇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范围。

例如,“舞蹈”原本指的是一种艺术形式,但现代汉语中也用于形容某些动作和姿势,如“机器人跳舞”、“花草舞蹈”的说法。

其次是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原本广义的词汇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缩小到特定范围。

例如,“剧团”原本指的是戏剧演出的组织单位,但现代汉语中也用于指代其他演出团体,如“曲艺剧团”、“杂技团”等,词义逐渐缩小为特定类型的演出团体。

现代汉语第六讲——词汇系统的构成及发展变化

现代汉语第六讲——词汇系统的构成及发展变化

一、词汇系统的构成


(二)一般词汇
1、性质:基本词汇是词汇的核心,基本词汇以 外的词语,基本都是一般词汇,数量较多。 2、类别:主要有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 业语等



(三)熟语
1、性质:熟语又叫习用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 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 2、熟语的特点:结构的定型性、语义的融合性、 功能的整体性、风格的民族性。 3、类别:主要有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谚语。
第六讲 词汇系统的构成及发展变化



一、词汇系统的构成 (一)基本词汇 (二)一般词汇 (三)熟语 二、词汇系统的发展变化 (一)新词的产生 (二)旧词的退隐和复出 (三)词义的演变
一、词汇系统的构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基本词汇 1、性质: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它和语法一 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本词大都是实词,也有一部分虚 词。 2、特点: (1)稳固性:指基本词汇在使用上较为稳定,一般不会 轻易变动,因为基本词汇所指的事物和概念和在社会生 活中使用较为稳固。如 ,水、走、跑、鸡、 (2)能产性:是指构词能力强,在其基础上创制新词更 有利于接受。 如:天——天空、天气、天晴、蓝天、天梯、天色 (3)全民常用性:基本词的流行度广,使用频率高。


二、词汇系统的发展变化






(一)新词产生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科技日新月异,新词新 语异常活跃。 如:空嫂、黑车、Iphone、二维码、暖男、失联 (二)旧词的退隐和复出 标志旧事物、旧观念的词语,逐渐在语言中消失 了或缩小使用范围。 如:富农、大串联、忠字舞、红卫兵、文攻武卫、赤 脚医生 但是有些消失了词语因为某种原因又复活。 如:太太、掌柜、小二、唐装

词汇的发展变化

词汇的发展变化

(2)词义的缩小 就是缩小词所概括的对象的范围。 就是缩小词所概括的对象的范围。 例如: 例如: “批判”,原义含有评论优点、指出错误两个方面,现在只 批判” 原义含有评论优点、指出错误两个方面, 剩下“分析、批驳错误”这一个方面。 批判他的错误思想” 剩下“分析、批驳错误”这一个方面。如“批判他的错误思想”。 (3)词义的转移 表示甲类对象的词转用指称与之有关 的乙类对象。 的乙类对象。 如:“行李”,原义指两国往来的使者,现在转移指出门时 行李” 原义指两国往来的使者, 所带的提包、箱子等。 所带的提包、箱子等。
第八节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一、词汇的发展变化
现代汉语词汇是古代、近代汉语词汇的继续和发展。 现代汉语词汇是古代、近代汉语词汇的继续和发展。随着社 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随着人们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展, 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随着人们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展,词在不断 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新词不断地产生,旧词逐渐地消亡;同时, 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新词不断地产生,旧词逐渐地消亡;同时, 词的语义内容和词的语音形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词的语义内容和词的语音形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d、词语的简称得到了空前发展。 词语的简称得到了空前发展。 如:空调(空气调节器) 空调(空气调节器) 电教(电化教育) 电教(电化教育) 彩电(彩色电视机) 彩电(彩色电视机)
2、旧词的逐渐消失和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一些标志旧事物、旧观念的词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一些标志旧事物、旧观念的词语, 有的逐渐在语言中消失了,有的逐渐缩小使用范围。 有的逐渐在语言中消失了,有的逐渐缩小使用范围。 如:丫环、童养媳、变工队、堡垒户、堡垒村。 丫环、童养媳、变工队、堡垒户、堡垒村。 旧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刚开始产生时是新词, 旧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刚开始产生时是新词,随着社会的 发展,有的很快变成旧词。 发展,有的很快变成旧词。 比如, 大跃进” 比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一些词语: 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一些词语: “土高炉、文斗、武斗、红卫兵、黑五类、忠字舞”。 土高炉、文斗、武斗、红卫兵、黑五类、忠字舞”

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演变现象及其原因

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演变现象及其原因

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演变现象及其原因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词义演变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现代汉语中也存在着许多词义演变的现象,这些演变不仅影响了词语的含义,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

本文将探讨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演变现象及其原因。

一、字义扩展与收窄字义扩展是指某个字的原始含义扩展到其他相关领域,而字义收窄则是指原本广泛的字义逐渐限制在特定领域内。

这种演变现象主要受到社会文化背景和语境的影响。

举个例子,现代汉语中的“笔”原本指的是写字或绘画工具,但在现代,它的词义扩展到了其他领域,如“铅笔”、“水笔”等。

而字义收窄的例子可以是“车”,原本指的是四轮交通工具,但现代汉语中“车”也逐渐具有私家车的含义。

这种词义演变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变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也在不断改变,对于这些新兴事物,人们需要用已有的词汇进行描述,从而导致了字义的扩展或收窄。

二、义项新生与消亡义项新生是指在现代语境下,某个字的词义产生了新的含义,而义项消亡则是原本存在的词义逐渐失去了使用。

这是由于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所导致的。

举个例子,现代汉语中的“网络”一词,原本指的是用网线进行连接的系统,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它的义项也新生了,指代了互联网这个虚拟的世界。

与此相反,现代人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的概念逐渐陌生,导致一些相关的词义消亡,如“草木”一词。

造成义项新生和消亡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新兴事物不断涌现,需要创造新的词汇来描述。

同时,一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失去了原本的影响力,导致一些相关的词义逐渐消亡。

三、音义转换和形义转换音义转换是指一个字的读音产生了变化,导致其词义也随之改变,而形义转换则是字形的变化导致其词义的演变。

这种演变现象主要是由于语音和视觉上的感知与认知的变化所引起的。

举个例子,现代汉语中的“鼠”一词原本指的是老鼠,但在某些方言中,读音发生了转变,指的是鸡。

现代汉语的变化与演变

现代汉语的变化与演变

现代汉语的变化与演变现代汉语作为汉语语系中最主要的语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多次变化和演变。

本文将从语法、词汇和语用等方面对现代汉语的变化和演变进行探讨。

一、语法的变化与演变语法是语言的基础,也是语言变化的重要方面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在语法上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

首先,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变得更加简洁明了。

与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追求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减少了冗余的成分。

例如,在动词谓语中,现代汉语更倾向于使用单音节动词,而古代汉语中往往使用双音节或多音节的动词形式。

其次,现代汉语的语序发生了一些变化。

古代汉语以主谓宾的语序为主,而现代汉语则更加注重主谓宾的顺序变化。

例如,“我吃饭”在古代汉语中可能是“吾食饭”,语序比现代汉语更加灵活。

再次,现代汉语的时态和语态系统相比古代汉语也有所演变。

现代汉语的时态和语态系统更加完善,增加了一些新的时态和语态形式。

例如,现代汉语中引入了表示现在进行时的“正在”、“在……中”等表达方式。

二、词汇的变化与演变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也是体现语言变化的重要方面之一。

现代汉语的词汇经历了词义扩展、词义变化和新词的生成等过程。

词义扩展是词汇变化的一种常见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一些词汇的词义得到了扩展。

例如,“手机”原本指的是可以随身携带的电话,现在也可以指代可以上网、安装应用程序等功能的智能设备。

词义变化是词汇演变的另一种方式。

在不同的语境中,一些词汇的词义可能会发生变化。

例如,“酷”原本指的是温暖的、寒冷的,后来演变为形容时髦、时尚的意义。

此外,现代汉语也产生了大量新词。

新词的生成涉及到社会、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

例如,“微信”、“支付宝”等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而出现的新词,它们代表了新的概念和技术。

三、语用的变化与演变语用是语言实际运用中的一种变化和演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现代汉语的语用也出现了一些显著的变化。

首先,现代汉语中逐渐出现了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词汇发展及规范

词汇发展及规范

对方言词的吸收和规范应坚持 必要性原则。如果现代汉语词汇 中已有相应的词语,就没有必要 再从方言中吸收同样意思的词。 例如表示“今天”意义的“今儿 个、今朝”等方言说法,就没有 必要被吸收到普通话当中来。

对方言词的吸收还应该坚持 普遍性原则。在北方方言区内,“ 蚜虫、腻虫、蚁虫、蜜虫、油虫 、旱虫”等说法并存,从普遍性看 ,应该选用“蚜虫”。

关于商业广告套用成语的问题—— “咳”不容缓 “骑”乐无穷 “鳖”来无恙 默默无“蚊” 一“网”情深 “琴”有独钟 随心所“浴” 终生无“汗” “烧”胜一筹 以“帽”取人 好“色”之涂 “快治”人口、 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之乎者也”之类,在现代汉语 书面语中因为颇有修辞效果,使用频 率不低。例如:
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 于人的可谓少矣!(陶铸《松树的风格 》)

恰当地运用古语词,可以使语言 简洁、凝炼、匀称。例如: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 ,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

2.不随意改变原型。成语具有结 构的凝固性特点,一般不能任意改变 或增减其构成成分。例如“胸有成竹” 不能说作“胸有毛竹”,“老马识途”不 能讲成“老马识路”,“画蛇添足”不能 变为“画蛇添脚”,“吐故纳新”不能改 作“吐旧纳新”,等等。

当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 增强修辞效果,成语也可以活用。例如 :

2.统一书写形式。采用通 用式,淘汰其它形式。如用“托 拉斯”不用“托拉思”,用“迪 斯科”不用“的士高”,用“巧 克力”不用“朱古力”,用“高 尔基”不用“戈里基”,用“ 尼龙 ”不用“呢隆”,等等。

3.尽量采用意译词。除了人 名、地名、国名要用音译方式, 以及不用音译就不能准确地表达 原外来事物意义的以外,应尽量 采用意译,以贴近本民族具象造 词的习惯,便于理解和记忆。如 用“青霉素”不用“盘尼西林” ,用“电话”不用“德律风”, 用“科学”不用“赛因斯”,用 “民主”不用“德谟克拉西”, 等等。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一、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与现实中出现新的事物有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为表达这些新事物的需要而产生新词。

例如:卡车、轿车、赛车、越野车、面包车等等都是语言中出现的新词。

旧词消亡的一个原因是旧事物的消亡。

例如:甲长(若干户编作一甲,甲设甲长)、保长(若干甲编作一保,保设保长)。

旧词消亡的另一个原因是词汇系统的变动和人们认识的变化。

在上古,汉族人对某些现象的划分很细,同类的事物稍有不同就给以不同的名称。

例如马这种牲畜,只要肤色不同就有不同的名称:前右脚白的马叫“启”,前左脚白的马叫“踦”(qī),后右脚白的马叫“骧”,后左脚白的马叫“馵”(zhù),前两脚白的马叫“騱”(xī),后两脚白的马叫“翑”(qú),四只蹄子都白的叫“騚”,身子黑而胯下白的叫“驈”(yù),白毛黑鬃的叫“骆”(luò),纯黑色的叫“骊”(lí),黄白相间的叫“皇”,红黄色的叫“騂”(xīng)等等。

“马”作了这样的区分,猪、羊、牛等也有类似的区分。

表示行走的意义,只要走的场合和方式稍有不同,也各有不同的说法:在室中漫步走叫“跱”,在堂上小步走叫“行”,在堂下举步徐行叫“步”,在中庭快步走叫“走”,在门外快步走叫“趋”,在大路上疾行叫“奔”,在草丛、山林中走叫“跋”,在水中走叫“涉”。

表示事物性质的词语也是如此。

例如表示白的颜色也是因所表示的事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日白为“晓”,月白为“皎”,霜雪白为“皑”(ái),草花白为“皅(pā)”,玉石白为“皦”(jiǎo),人白为“皙”,鸟白为“”(hé)。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现象越来越多,如果继续给每一类新事物、新现象起一个单音节的名称,这必然增加人们记忆的负担,不便于语言的学习和使用。

后来,人们把事物的小类归成大类:不同颜色的马都归为马,不同场合和方式的走都是走,不同事物的白都是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对生造词的规范 ❖ 新词适应交际需要,表义明确,其构造符
合现代汉语构造规律,是现代汉语词汇中 的重要成员。 ❖ 如果已有的词,可以表达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可以完成或能够基本完成有关交际任 务,就不必另造新词,因为另造的所谓词, 貌似新生词,其实它的表义不明确,不符 合词汇内部结构规律,是生造词。
如:搞 弄 “搞”可以用于表示与工作有关的比
较正式的重要的事情, 如:“搞建设 ”、 “搞思想工作 ”、 “搞改革”等
“弄”经常用于日常生活小事, 表示 轻松、随便的色彩, 不能用于表示与工 作、事业有关的事情。

第二、外来词的规范 1.不要滥用外来词。能用汉语固
有的语素组成词并把意思表达准确、 清楚的,就不用外来词。如:用“连 衣裙”不用“布拉吉”,用“发动机” 不用“马达”等。
❖ 如:空调(空气调节器)空姐(空中小姐) 房改(住房改革)电教(电化教育) 影视(电影电视)节能(节约能源)
(二)旧词的退隐与复出 ❖ 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认识改变,交
际的需求,使得指称旧事物、旧观念的 词逐渐在语言生活中不见了。 ❖ 有的是因为词所指称的旧事物消失了。 如:丫环、童养媳、长工、牙婆等。 ❖ 有的是反映对职业的歧视的旧词被新词 代替。如:戏子(演员)、跑堂(服务 员)、厨子(厨师)。
2.词义的缩小---即缩小词所概括的
对象的范围,反映的事物的范围比以前缩
小了,或者原来的某些意义消失了。
虫 大虫 长虫
所有动物
昆虫 臭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各种气味
气味难闻 汤 扬汤止沸 赴汤蹈火
泛指热水
煮东西的汁液
3.词义的转移---表示甲类对象的 词转用指称与之有关的乙类对象。如: “爱人”原指恋爱中的女性一方,后转 移指夫妻的任意一方。 安利 美国一所公司的名称。
❖ (二)维护现有词语使用的规范 维护词语既有的规范,避免用错已有
的词语。它涉及词汇各个方面,本章前面 各节中提到的词义误解误用、同义词选用 不当、成语误用等都是词汇规范的重点。
(三)吸收的方言词、外来词、古语词的规范
❖ 规范时应考虑三个主要原则: 第一是必要性; 第二是普遍性; 第三是明确性。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 按时 复习 喜悦
3.语言既有的构词材料和构词方 式,是生产新词的语言基础。如:电脑、 电扇、电影、电笔等都是用旧有的构词 材料电、脑、扇、笔等,按偏正关系组 织起来的。
新词的构成方式
❖新词大多是复合式的。主要为偏正型、 联合型和动宾型。 如:电商、电脑、短信、软件(偏正)
(三)词义的演变
1.词义的扩大----扩大旧词所概括的
对象和范围。有的词,其意义所反映的事
物的范围比以前扩大了,或者在原义的基
础上又引申发展出新的意义。
老司机 有多年经验的驾驶员 对某一领域经验丰富、技术娴 熟的人。
高光 高光是一种美术用语,指物体上最 亮的那个点就是高光。
人或事物最精彩的部分或瞬间。
2.统一外来词的汉字书写形式。 如:用“高尔基”不用“戈里基”, 用“尼龙”不用“呢隆”等。
3.吸收外来词,应尽量采用意译 方式。意译更接近民族语言习惯,便 于理解和记忆。如 盘尼西林—青霉素 马杀鸡—按摩 开麦拉—照相机
第三、古语词的规范吸收
❖ 古语词也是丰富现代汉语词汇的一个重
要途径。但是应该吸收那些有表现力或
(三)吸收的方言词、外来词、古语词的规范
第一、方言词的规范 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然而基础
方言中的词不能够全部进入普通话,需要 对词语进行选择和规范。 玉米:苞米、苞谷、棒子、玉米棒子、苞 米棒子、黄麦等 蚜虫:腻虫、蚁虫、蜜虫、油虫等
有些产生于或常用于某些方言地区的 词,由于它们具有某种特殊的表现力或特 殊表现范围,已经或将会成为普通话中某 同义词群中的有用的一员。这类词无论是 在词的义项和义素方面,还是在色彩义或 搭配范围方面都是有差别的,不应看作 “规范对象”。
第八节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一、词汇的发展变化
新词不断地产生,旧词逐渐地消亡;词 的语义内容和词的语音形式也不断地发生变 化。 二、词汇的规范化
词汇规范化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维护词 语的既有规范;二是对普通话从方言词、古语 词或其他语言新吸取进来的成分进行规范。
一、词汇的发展变化
(一)新词的产生
❖ 吟出靛出的情歌仿佛阒合你的每个夜晚 为我在南山织。(《诗刊》)
❖阒:(1)空旷;(2) 寂静;(3)断绝 ❖ 不过,他是跟踪着鲁迅的脚步,向往着鲁
迅那高大的形象,痴痴地睇望着含笑而 走的。(《文汇报》) ❖ “睇”是“斜着眼看”。
适应特殊场合需要的古语词,必须反对
那些丧失了生命力的词语。
❖ 僵死的、生僻的、完全可以用现代词代
替的古代词,就应废弃不用。
❖ 迎迓——迎接
迢递——遥远
❖ 朋俦、朋僚——朋友
第三、古语词的规范吸收 ❖ 使用古语词要考虑到文章风格色采以及
表达上的需要。需要庄严色采的文章、 再现历史情况以及体现讽刺意味,应当 选用古语词。 ❖ 昨天小组会上,大家对小王进行了批评 教育,没料到他竟衔泣起来。 ❖ 这第三个战役,有个好的滥觞,健康地 向前发展。
A 蔬菜-菜蔬 介绍-绍介 健康-康健 士兵-兵士 寻找-找寻 直率-率直
B 讲演-演讲 力气-气力 山河-河山 离别-别离 忌妒-妒忌 伤感-感伤
A组异序词经过交际活动实践考验,前者 通用,后者淘汰;B组异序词并行使用。 这类词也是词汇规范的对象。
有一些异序词虽然意义相同,但用法上却 略有差异,需要我们注意。 例如:粮食-食粮 词义:供食用的人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食粮具有抽象的比喻义。 精神食粮 煤是工业的食粮
真诚推荐。源于安利公司称自己 的销售特点为真诚推荐,故称。 柠檬 一种水果。
酸、因嫉妒而心酸。
吹哨 吹口哨或吹哨子。 提出警告。
词义的转移还包括词的感情色彩的转移, 褒义转为贬义或贬义转为褒义,或转移为 原义的反面。 奇葩奇特而美丽的花朵。(褒)
奇特的、令人讶异的人或事物。(贬)
绿茶一种茶叶。(中)
套路 武术运动的一种形式,应当属于" 演法"。旧时称"套子"或"套"。 泛指是成套的技巧、程式、方法 等。现多指预设的圈套,含有诡 计、门道、陷阱的意思。
下线 离开互联网 各种形式的离开(人物、智商等 离场)
逆袭 原用于动漫,指一反常态的攻击 行为。 泛指对通常发展趋势的逆转。
美女 美丽的女性 泛指女性
团伙、评估、开放、信息(联合) 抢手、盗版、上网、提成(动宾)
❖附加式的新词也明显地增多了,产生了 一批新的词缀或类词缀。 ❖词缀:虚化程度较高,只表示语法意义 的语素,如:子、儿、头、阿等。 ❖类词缀:功能与词缀相似,具有很强的 构词能力,但是意义并未完全虚化的语 素,如:热、度、多、零等。
❖ 后缀: 热 旅游热 族 月光族 门 艳照门 癌 直男癌
1.社会不断发展,新事物不断地涌 现,人们需要认识、指称这些新事物, 就要给它命名,以满足交际需要,于是 产生新词;社会发展提高了人们认识能 力,发现了前任所未知的新特点,为了 记录或指称,创造了新词,如:火箭、 卫星、电视机、计算机等。
方舱医院
2.在现代汉语中,由于词的双音化 的发展趋势的要求,有些单音节词或多音 节短语在交际中取得了新的双音节形式。 如:乘-乘坐、安-安装、人民警察-民警、 衣服架子-衣架、家庭暴力-家暴。
外表清纯无害,实际攻于心计。(贬)
二、词汇的规范化
❖ 词汇规范化要有一定标准。对待词汇 规范化的标准,既要看到它的共时固 定性,又要注意到它的历时变动性。
❖ 词汇规范化工作有四个方面: ❖ 一是调整词汇系统内历史传承下来的不
规范现象,主要是对异形词、异序词的 整理; ❖ 二是维护现有词语的使用规范; ❖ 三是对吸收的方言词、古语词、外来词 的规范; ❖ 四是对生造词的规范。
足球热 啃老族 诈捐门 直女癌
汉语热 上班族 夜宿门 尴尬癌
健身热 熬夜族 邮件门 圣母癌
懒癌
❖ 前缀: 零 零距离 零就业 零伤亡 裸 裸婚 裸辞 裸考 裸捐 神 神回复 神预测 神转折 神对话 神逻辑 神点评
零风险
裸妆 裸机
神吐槽 神翻译
❖ 语言的简称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社 会的加速发展,时代的大变革,都要求语 言的信息量增大而传达快速,要求词语经 济而简练地指称客观事物。
(二)旧词的退隐与复出
❖ 旧词是一个历史性和相对性的概念。由 于社会变革迅速,因政治经济文化形势 的临时需要而产生的一些新词,很快就 变成旧词。
❖ 例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粮票、红 卫兵、黑五类、大哥大、BB机。
❖ 另一方面,一些曾退出人们日常交际过 程的词语,又重新出现。如:公主、店小 二、状元、当铺、交易所、股票、经纪 人、破产、拍卖、小费
❖ (一)异形词、异序词的规范 1.异形词是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并存并用的音同、义同、书写形 式不同的词语。 按语-案语 保姆-保母、褓母 补丁-补钉 笔画-笔划 参与-参预 成分-成份 异形词在词汇中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2.异序词是语素相同、次序相反、意义相 同的一组词。 对于语素相同、次序相反而意义不同的词 不是异序词的范畴,例如: 儿女-女儿 饭盒-盒饭 房客-客房 后事-事后 科学-学科 奖金-金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