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传输仪 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合集下载

数采仪验收标准

数采仪验收标准

数采仪验收标准
数采仪的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各类监测数据的采集、存储以及上传时间的延迟应小于1分钟(以数采仪
本地时间为准)。

这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数采仪监测数据应严格按照相关传输协议进行处理,保持与监测仪表发送
数据的逻辑一致性。

这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避免在传输过
程中出现数据丢失或错误。

3.数采仪应能够处理数字、模拟信号等输入方式,并兼容常见污染源在线监
测仪器。

这是为了确保数采仪能够适应不同现场环境的数据采集工作,具
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请注意,以上只是通常的验收标准,具体的验收要求可能会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数采仪的规格型号以及相关的法规标准进行调整。

因此,在进行数采仪验收时,应参考具体项目的验收文档和相关标准,以确保验收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数采仪验收标准

数采仪验收标准

数采仪验收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数采仪是指一种用于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数据的仪器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数据采集工作中。

数采仪验收标准是指在采购、安装和启用数采仪时所需要遵循的标准和程序,其目的是确保数采仪的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以及符合用户需求。

一、数采仪验收标准的重要性1. 保证数采仪的性能稳定:数采仪是用来收集和处理数据的重要设备,其稳定性对数据采集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的验收标准,可以确保数采仪的性能达到预期要求,从而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确保数采仪的安全可靠:数采仪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接触到各种信号和电源,如果安装不当或者零部件存在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数据丢失甚至安全事故。

通过严格的验收标准,可以确保数采仪的安全可靠性,保障用户和设备的安全。

3. 满足用户需求:每个用户对数采仪的需求可能有所不同,有些用户要求高性能、高精度的数采仪,有些用户则更注重稳定性和易操作性。

通过制定合理的验收标准,可以确保数采仪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1. 外观检查:包括外壳表面是否有划痕、变形、变色等缺陷,显示屏是否清晰、灯光是否正常等外观问题。

2. 功能测试:包括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响应速度是否符合要求、运行稳定性如何等功能问题。

3. 数据采集准确性测试:对数采仪在不同条件下的数据采集准确性进行测试,确认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信号输入输出测试:测试数采仪的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是否正常、接地是否良好等问题,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

5. 安全性检查:检查数采仪的接地情况、防雷防静电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安全问题。

6. 用户操作测试:测试数采仪的操作界面是否友好、易上手,用户是否能够顺利操作并熟练使用。

7. 防护性能测试:对数采仪的防护性能进行测试,包括防水、防尘、防震等性能,确保设备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8. 运行稳定性测试:对数采仪在长时间连续工作下的稳定性进行测试,确认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出现问题。

数采仪国家制造标准

数采仪国家制造标准

数采仪国家制造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数采仪是一种用于采集、处理和传输数据的电子仪器。

它们在工业监控、环境监测、实验室研究以及其他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数采仪的质量和性能,各国制定了相应的国家制造标准。

本文将介绍数采仪国家制造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数采仪国家制造标准的背景数采仪国家制造标准是为了规范数采仪的制造过程和产品质量而设立的。

采样仪器在现代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其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国家制造标准,可以确保数采仪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

数采仪国家制造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产品技术要求:包括数采仪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结构设计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可以确保数采仪的基本功能和性能符合用户的需求。

2. 制造工艺要求:包括数采仪的生产工艺、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可以确保数采仪的制造过程符合标准要求,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4. 标识和包装要求:包括数采仪的标识要求、包装要求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可以确保数采仪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标识和包装,便于产品识别和运输。

制造标准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化生产过程,可以激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数采仪国家制造标准是由相关国家标准化机构或行业协会制定和发布的。

企业在生产数采仪时应当遵循国家制造标准的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强对数采仪产品的检测和监管,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应当依法予以处罚,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数采仪国家制造标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应当严格遵循国家制造标准的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数采仪产品的监管和检测,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数采仪国家制造标准】是推动数采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仪技术规范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仪技术规范
3 数据采集传输仪的现状..........................................................................................4 4 技术要求的制定......................................................................................................6
户 可 以 根 据 自 身 的 需 求 进 行 选 通讯接口:八路 RS232,RJ45, 择。引用美国 ZWORD 公司的嵌入 系统技术,具备自动采集数据、 无线 GPRS,SMS 通讯接口
完善的查询统计功能,具备报警 电源:220V±10%,50Hz 功能。数据采集器具备保密功能, 能设置密码,通过密码才能调取 功率损耗:<30W
2.2 制定的方法
2.2.1 按照标准编制程序进行; 2.2.2 在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3
2.2.3 对依据不强或把握不太准的指标进行必要的调查与测试验证。
2.3 技术依据和相关资料
2.3.1 污 染 源 在 线 自 动 监 控 ( 监 测 ) 系 统 数 据 传 输 标 准 (HJ/T212-2005); 2.3.2 有关数据采集传输仪的研究成果与研制技术; 2.3.3 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0)。
目前,国内生产数据采集传输仪的厂家有几十家,由于在此之前 没有相关标准,各厂家的产品规格、技术指标和通讯协议都不相同, 处于各自为战的混乱状态,导致如果在同一地区安装了不同厂家的数 据采集传输仪,就需要在上位机安装不同的监控软件,给自动监测系 统的安装、管理和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规范污染源自动监控 系统数据传输协议和上位机监控平台,2005 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 《HJ/T212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为全 国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数据传输标 准。

数据采集传输仪说明书

数据采集传输仪说明书
2 产品外观
3 产品参数
机箱设计:符合EN60529/10.91标准。 外形尺寸:340×255×120 mm 重量:5.7 Kg 安装方式:壁挂 设备运行温度:-20℃~+60℃ 相对湿度:5%~95% 无凝结 工作电源:AC220V±15%(50HZ) 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25000小时 功耗:最大功耗为2.7W;正常情况下功耗为2.1W。 MCU :ARM7 SEP4020。 10M/100M 自适应以太网 32M SDRAM 64M NandFlash RTC 日历时钟,纽扣电池持续供电 TFT LCD:
数据采集传输仪
用 研究院电子信息中心
目录
目录 ........................................................................................................................................................................... 2 术语与定义 ............................................................................................................................................................... 3 1 产品介绍 ........................................................................................................................................................... 4 2 产品外观 ........................................................................................................................................................... 4 3 产品参数 ........................................................................................................................................................... 5 4 功能特点 ........................................................................................................................................................... 6 5 人机交互部分说明 ........................................................................................................................................... 7 5.1 LED 灯 ........................................................................................................................................................ 7 5.2 按键 ........................................................................................................................................................... 8 5.3 液晶屏 ....................................................................................................................................................... 8 5.3.1 液晶屏首页 ............................................................................................................................................... 8 5.3.2 菜单 ........................................................................................................................................................... 9 5.3.2.1 菜单结构 ............................................................................................................................................... 9 5.3.2.2 菜单说明 ............................................................................................................................................. 12 6 接口说明 ......................................................................................................................................................... 12 6.1 主板接口说明 ......................................................................................................................................... 12 6.2 端子接口说明 ......................................................................................................................................... 13 附录 1. 历史数据的查看与导出 ..................................................................................................................... 13 附录 2. 系统升级 ............................................................................................................................................. 15 附录 4. 按键板的基本操作 ............................................................................................................................. 25 附录 5. 安装场所选择注意事项 ..................................................................................................................... 27 附录 6. 迅腾 DTU 的安装与设置 ..................................................................................................................... 27 附录 7. 宏电模块配置 ..................................................................................................................................... 33 附录 8. 典型应用 ............................................................................................................................................. 34

CRCC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一览表(1)

CRCC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一览表(1)

1 8
l 9
C C 1W一 0 RC 一 2 0 9:2 1 ( r C产品认证实施 规则 特定要求一列车 无线调度通信 系统 02 (  ̄ CC 中铁认 函 [0 2 l 2 2 1 ] 8 号 车次号校核车站接收解码器 、车次号校核机车数据采集编码器 、调度命令传输车站转接 2 1 - 8 0 020-2 器 》( .) v1 0 中铁认 函 [0 2 8 2 1 ]12号 C C 1W一 1 :2 1 < r c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特定要求—铁路无线通信系统漏泄 同 2 l RC 一 2 0 0 0 2<  ̄ cc 02 轴电缆》( 0 V1 ) 0-2 80
器 》( V1 O )
. -
0- 2 80
中铁认函 [0 2 8 2 1 ]12号 C C 一 I 0 1 0 2( R C产品认让实施规则 特定 要求一道 岔转辙机 ( 密贴检查 2 1 R C 1 W一 2 :2 1 ( C C 含 0 2 器) V 》( 1 0- 2 80
- .
0 )
— .
0 )
中铁认 函 [0 2 1 2号 C C 一 2 0 7 0 2《 R c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特定要求一机车 电台天线》( . 2 1] 8 R C 1W一 0 :2 1 c c V1 o)
2 l- 8 0 O 0 - 2 2

1 7
中铁认 函 [O 2 12 2 l ] 8 号 C ̄ C 1w- o :2 1 《 R c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特 定要求一列车无线 调度通信 系统 2 1 l 一2 o8 o2 c c C 0 2 调度总机 0-2 8 0 固定电台或车站 电台 、手持电台 ( 对讲机 ) 、车载 ( 机车) 电台》 V .) (1 0

数据采集传输仪企业标准

数据采集传输仪企业标准

N56江苏天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DBR××数据采集传输仪江苏天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前言TINZ-DAP-200型数据采集传输仪是我公司研制的新产品,本标准技术指标体系参照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9年发布的HJ477-2009《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标准。

为提供指导、组织生产、交货验收和监督检查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编写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

本标准由江苏天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宏飞。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010年7月。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有效期为3年。

数据采集传输仪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TINZ-DAP-200型数据采集传输仪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广泛适用于环保、石油、化工、交通、电力等领域的监测监控用排数据采集传输仪(简称采集仪)。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 6587.4 电子测量仪器 振动试验GB/T 17214.1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 工作条件 第1部分:气候条件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HJ/T 212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 477-2009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 3 术语与定义GB 477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浅谈污水处理厂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适应新国标要求的对策

浅谈污水处理厂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适应新国标要求的对策

浅谈污水处理厂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适应新国标要求的对策摘要:针对国家生态环境部发表的《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 等)运行技术规范(HJ 355-2019代替HJ-T 355-2007)》对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的改动和新要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在线监测系统;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设备更新0 引言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运行技术规范(HJ 355-2019代替HJ-T 355-2007)》(以下简称新国标)于2020年3月24日开始实施。

新国标新增和调整了的部分技术规范,对污水处理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全更细更精的要求,对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能尽快适应和达到新国标的要求是污水处理面临新的挑战和使命。

1 新国标对污水处理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的影响新国标调整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

旧国标中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仅包括在线监测站房和在线监测仪器,新国标中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则细分为流量监测单元、水质自动采样单元、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数据控制单元和建筑设施。

新增了流量监测单元、自动采样单元、数据控制单元的概念。

下面主要探讨新增和变化大的要求。

1.1 增加了对在线监测设备参数配置的要求新国标第5.1.1条要求:在线监测仪器量程上限应合理设置,上限应设置为现场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的2~3倍。

但是目前部分通过中国环境保护协会认证与计量器具认证的在线监测设备量程并不能完全符合规范要求。

如被国内污水处理厂广泛使用,检测稳定度好、数据置信度高的哈希CODMAXII重铬酸钾法在线COD监测仪量程为10-5000mg/l自适应,并不符合固定量程要求。

1.2 新增了采样方式和数据上报的要求P H、水温、流量监测仪器均为瞬时取样,连续排放时仍旧规定至少每10min获得一个监测数据。

因PH、水温和流量一般都是使用传感器进行连续监测,满足此项要求并无技术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C CAEPI-RG-Y-017-2013环保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数据采集传输仪
2013-12-1发布 2013-12-1实施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发布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认证模式 (1)
3 认证的基本环节 (1)
4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1)
4.1认证申请 (1)
4.2产品检验 (2)
4.3工厂质量体系检查/应用现场检查或调查 (2)
4.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3)
4.5认证后监督 (3)
5认证证书 (4)
5.1认证证书的保持 (4)
5.2认证证书覆盖产品的扩展 (4)
5.3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销 (4)
6产品认证标志的使用 (4)
6.1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 (5)
6.2加施方式 (5)
6.3标志的位置 (5)
7收费 (5)
1适用范围
本实施规则规定了数据采集传输仪认证的模式、基本环节、基本要求、认证证书、标志及收费等内容。

本规则主要适用于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中数据采集传输仪;
2认证模式
产品检验(型式检验/验收检测)+工厂质量体系检查/应用现场检查或调查+认证后监督。

3认证的基本环节
认证的基本环节包括:认证申请;产品检验;工厂质量体系检查/应用现场检查或调查;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认证后监督。

4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4.1认证申请
4.1.1申请单元划分
原则上按产品型号来划分申请单元。

4.1.2申请文件
申请认证应提交正式申请书,并随附以下文件:
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营业执照复印件;
2)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已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登记的申请认证产品的企业标准;
4)申请认证产品工厂质量保证管理文件;
5)申请产品两个以上的用户意见及一个工程验收报告;
6)产品说明书、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说明、同一申请单元内各个型号产品之间的
一致性说明及其差异说明等;
7)抗电磁干扰能力,适应温度、湿度能力,抗振动性能的检验报告(需有CMA
章);
8)其他需要的文件。

4.2产品检验
4.2.1产品检验的抽样原则
同一申请单元的产品,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3台进行型式检验。

抽样基数不少于30台。

4.2.2产品检验的方式
依据产品型式,采取实验室检验与相关质量证明文件审查相结合的方式,辅以审查工程验收报告的方式。

4.2.3产品检验依据的标准
HJ/T 212-2005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T477-2009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
GB/T17626.2-2006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2008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2008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6587-2012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4.2.4检验方法、项目及相应技术要求
依据4.2.3所列标准进行。

4.3工厂质量体系检查/应用现场检查或调查
4.3.1检查/调查内容
工厂质量体系检查的内容为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主要依据CCAEPI-GK-305《环保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进行检查,范围覆盖申请认证产品的所有加工场所和所涉及的活动。

包括与制造该产品有关的质量体系所涉及的部门、岗位、设施相关的质量活动。

在不适宜实施工厂质量体系检查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应用现场检查或调查的形式,主要针对产品质量控制、运行情况和售后服务进行现场检查或调查。

4.3.2检查/调查时间
一般情况下,产品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工厂质量体系检查/应用现场检查或调查。

产品检验和工厂质量体系检查/应用现场检查或调查也可以同时进行。

工厂质量体系检查/应用现场检查或调查时间,根据所申请认证产品的单元数量和工厂的生产规模确定,一般每个生产厂为3至6个人日。

4.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4.4.1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由认证机构负责对产品检验、工厂质量体系检查/应用现场检查或调查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合格后,由认证机构颁发认证证书(每个申请单元颁发一张认证证书)。

4.4.2认证时限
认证时限是指自受理申请之日起至颁发认证证书止所实际发生的工作日,包括产品检验时间、工厂质量体系检查/应用现场检查或调查后提交报告时间、认证结论评定和批准时间,以及证书的制作时间。

产品检验时间根据产品和相关标准确定(因检验项目不合格,进行整改和复试的时间不计算在内),从收到样品和检测费用起计算。

检验完成后,提交报告的时间一般为5个工作日。

工厂质量体系检查/应用现场检查或调查后提交报告时间为5个工作日,以检查员完成现场检查、收到生产厂提交的不符合项纠正措施报告之日起计算。

认证结果评定、批准时间及证书制作时间一般不超过7个工作日。

4.5认证后监督
4.5.1监督的内容和方式
一般情况下,在获证后三年有效期内,进行两次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的重点是认证后工厂是否持续符合环保产品认证的能力要求,以及产品一致性检查。

监督检查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a)工厂质量体系检查;
b)产品性能抽检;
c)用户调查。

4.5.2增加监督频次的条件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
a)获证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严重投诉并经查实为持证人责任时;
b)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
c)有足够的信息表明生产者、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4.5.3监督结果的评价
监督检查合格后,可以继续保持认证资格使用认证标志。

监督检查时发现的不合
格之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不超过3个月)进行整改。

逾期将撤消认证证书、停止使用认证标志,并对外公告。

5认证证书
5.1认证证书的保持
5.1.1认证证书的有效性和使用
本规则覆盖产品的认证证书有效期为3年。

在规定的有效期内,证书有效性的保持依赖于认证机构定期的监督获得。

证书的使用应符合认证机构的有关规定。

5.1.2认证产品的变更
5.1.2.1 变更的申请
认证后的产品,如果涉及主要设计参数、产品结构、关键材料和元器件发生变更时,或证书持有者法人名称发生变更时,应向认证机构提出变更申请。

5.1.2.2 变更评价和批准
认证机构根据变更的内容和提供的资料进行评价,确定是否可以变更或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如需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变更。

5.2认证证书覆盖产品的扩展
5.2.1扩展程序
认证证书持有者需要增加与已经获得认证产品为同一认证单元内的产品认证范围时,应从认证申请开始办理手续,认证机构应核查扩展产品与原认证产品的一致性,确认原认证结果对扩展产品的有效性,针对差异确定是否做补充检验或检查,并根据认证证书持有者的要求单独颁发认证证书或换发认证证书。

5.2.2相关要求
证书持有者应先提供扩展产品的有关技术资料,需要对扩展产品检验时,检验项目由认证机构决定。

5.3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销
按照认证机构的有关规定执行。

6产品认证标志的使用
证书持有者必须遵守认证机构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的规定。

6.1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
6.2加施方式
采用认证机构允许的加施方式。

6.3标志的位置
应在产品本体明显位置上加施认证标志。

7收费
认证费用由认证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