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十大语文热词盘点
2017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有哪些

2017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有哪些眼看着2017马上就要结束了,网络用语也是一年比一年新颖。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及解释大盘点,一起来看看吧。
2017年网络流行语及解释大盘点2017年即将结束,人民日报微博发起小调查,近3万网友参与,票选出心中的十大网络流行语。
依次是“你有freestyle吗”“扎心了,老铁”“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网友心中的2017十大网络流行语新鲜出炉↓↓你收藏的表情包,一定有一句!2017上半年十大最新网络流行语大盘点No.1我可能复习了假书该词是今年1月开始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来源于最近微博上流行的吐槽期末复习状态的一个梗的,原梗如下:我可能是复习了假书:翻书:马冬梅。
合书:马什么梅?翻书:马冬梅。
合书:什么冬梅?翻书:马冬梅。
合书:马冬什么?完美的诠释了自己背书时的状态,引发期末复习学子共鸣,而后该词被网友们制作成表情包,甚至制作成了“我可能复习了假书”表情包系列,受到了广泛的转载和使用,使得该词迅速走红网络。
No.2皮皮虾我们走该词是今年2月初开始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
出处是源自于一位游戏主播非常喜欢说“皮皮虾”,由于这位主播人气很旺,导致很多粉丝也跟着说皮皮虾。
而“XXX我们走”起源于“源龙星我们走”,也是一个游戏相关的梗,网友们将二者结合在了一起,衍生出了如今的新的一种说法。
走红原因也是由于被网友们制作成了相关的魔性表情包。
No.3人家拿小拳拳捶你胸口该词是2017新年过后的首个流行语,这个梗来自贴吧里一个情侣间秀恩爱的帖子,女朋友为了逗男朋友恶意卖萌,于是发一个“人家拿小拳拳捶你胸口”加上一系列颜文字表情包,完整的说法为“( ??︵?` ) 哼人家拿小拳拳捶你胸口(??ˇ?ˇ??)哼!都怪你 (`??) 也不哄哄人家(〃′o`)人家超想哭的,捶你胸口,老公!大坏蛋( ̄^ ̄)ゞ咩QAQ 捶你胸口你好讨厌!(=?ω?)?要抱抱嘤嘤嘤哼,人家拿小拳拳捶烂你脑袋(?? ︿)大坏蛋(??ˇ?ˇ??)哼!打死你(つд?)”。
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精制课件)

• 六、可能XXX假XXX
• 2017年1月,网络上出现一组调侃 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表情包。此 表情包由“我可能复习了假书”“ 我可能拿到了假试卷”“老师可能 划了假重点”等句子配上各种苦恼 表情符号组成,迅速在大学生群体 中传播开来。“可能XXX假XXX”的 句式便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快速传 遍朋友圈和微博。“假”本指不真 实的、伪造的等义,是一种客观存 在;但在这个句式中,“假”却不 是这个意思,而是指使用效果不佳 、违反常理、不合预期,是一种主 观感受。人们用对“假”的埋怨、 指责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 一、不忘初心
• 不忘初心,即不忘本意、 不忘初衷。2016年7月1日,在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 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 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 为大会主题的关键词。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中 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 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 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不忘初心 ”由此迅速流行开来,广泛用于各行各业中。
• 十、打call
• “打call”一词源自外语, call在英文中是“喊、叫” 的意思。“打call”最开始的 意思是演唱会现场观众疯狂 喊叫,后指跟随音乐的节奏 ,用挥动荧光棒等方式与台 上的表演者互动。进入我国 后,其适用范围逐步扩大开 来,也用来表达对某人、某 事、某物的支持和赞成。
• • • • • • • • • • •
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
《咬文嚼字》
12月12日下午,《咬文嚼字》评出了2017 年度十大流行语,在这个榜单中,既有“不忘初 心”和“砥砺奋进”,也有网友几乎每天都在使 用的“打call”;既有互联网经济的两大关键词 “共享”和“流量”,也有 引发网络车祸的 一 个词——油腻。关于这十个年度流行语,你想知 道的都在这里了。
2017高考必考成语_2017高考语文常考成语

2017高考必考成语推荐1)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冲,要冲。
2) 韬(tāo)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韬,弓或剑的套子,比喻隐藏。
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ī):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蹊,路。
4) 天网恢恢:天道像一个广阔的大网,作恶者逃不出这个网,也就是逃不出天道的惩罚。
恢恢,形容非常广大。
5) 投鼠忌器:想扔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东西。
比喻欲除恶而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6) 玩物丧志:只顾玩赏所喜好的东西,因而消磨掉志气。
7)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8) 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9) 为虎傅翼:替老虎加上翅膀。
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势力。
傅,添加。
10)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水獭想捉鱼吃,却把鱼赶到深渊去了;鹞鹰想捉麻雀吃,却把麻雀赶到丛林中去了。
后来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11) 未雨绸缪:天还没下雨,就先修好门窗。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12) 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
多指文物等。
13) 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
形容风调雨顺。
14) 喜结金兰:高兴地成为结拜兄弟姐妹。
15)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16) 宵衣旰(gàn)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
形容勤于政务。
17) 胸无城府:比喻襟怀坦白,没有什么隐藏。
城府,城市和官府,比喻令人难于揣测的深远谋算。
18) 烜(xuǎn)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烜赫,气势很盛。
含贬义。
19) 虚与委蛇(wēi yí):对人虚情假义,敷衍应酬。
虚,假意;委蛇,敷衍20) 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1) 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22)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
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高考风向标,2017年度热词雀屏中选有哪些

写好高考作文关注“新课标作文”微信公众号《高考风向标,2017年度热词雀屏中选有哪些?》作文头条第di期qi五wu新时代、新四大发明、新高考、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力波、精准扶贫、初心、中国智慧、共享、怼......岁末年初,回顾难忘的2017,展望2018,我们一定有所感有所悟。
请选择你心中的年度热词,结合你的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细读观点汇聚1.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正在重新崛起的大国。
到中流击水,做时代大潮中的弄潮儿。
2.创新引领未来。
3.新时代,我们不忘初心,精准扶贫。
4.走进新时代。
5.人类,要在历练中不断升华。
6.人工智能将影响高考的顶层设计。
7.新时代催生热词新语。
观点汇聚8.新时代、新四大发明和新高考,展望未来,一切都是新的,让我们从“新”开始。
9.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必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shuo ming shi zhong名师众说想学作文立意小技巧?请关注“新课标作文”微信公众号——作文头条张俊杰:新时代呼吁新高考。
名师众说(1/2)选择热词:新时代、新高考、中国智慧不管你是否承认,自从绘出“中国梦”的蓝图后,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在人工智能逐渐普及的今天,要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在强国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运用中国智慧,打造好顶层设计。
在1988年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一批国际著名学者和诺贝尔奖得主深入探讨了21世纪科学的发展与人类面临的问题。
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说到底就是“中国智慧”。
这一言论再次证明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名师众说(2/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源泉就是人才。
新时代的新发展呼吁既具有中国智慧,又紧跟时代步伐的高科技人才。
最新2017高考语文常考词语复习资料

最新2017高考语文常考词语复习资料高考语文常考成语汇总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 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2017中考语文必备成语

希望能帮助到您
2017中考语文必备成语
本文是关于2017中考语文必备成语,感谢您的阅读!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中考语文必备成语,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1.不可名状:不能用语言形容。
名:说出。
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3.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毛:指草木。
4.改邪归正:不再做坏事,走向正路。
5.气势恢宏:形容气势极其雄伟。
恢宏:广大,宽广。
6.心腹之患:比喻致命的祸害。
心腹:喻要害。
7.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涂:泥沼;炭:炭火。
8.放荡不羁:行动随便,不受约束。
放荡不受拘束;羁:约束。
9.安然无恙:平安无事,没有遭到损害。
恙:病。
10.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旷:空阔;怡:和悦愉快。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中考语文必备成语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2017年中考语文考点词语大全

中考考点词语大全I. 1 •爱戴(a id d):(动词)敬爱并且拥护。
2. 2.爱慕(d m u)(动词)①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②因喜爱而向往。
3. 3.安抚(u nft):(动词)安顿抚慰。
4. 安排(u np d):(动词)有条理、分先后地处理(事物);安置(人员)。
4. 4.安适(u nsh i)(形容词)安静而舒适。
5. 5.安慰(u nwai):①(形容词)心情安适。
②(动词)使心情安适。
6. 6.安稳(u nwtn):(形容词)①稳当;平稳。
②平静;安定。
③(举止)沉稳;稳重。
7. 7.安详(u nxi m g):从容不迫;稳重。
(形容词)9. 安置(u nzh i)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
(动词)10. 暗礁(d nji u o)(名词)①海洋、江河中不露出水面的礁石,是航行的障碍。
②比喻事情在进行中遇到潜伏的障碍。
II. 暗示(d nshi)(动词)①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
②一种心理影响,用言语、手势、表情等使人不加考虑地接受某种意见或做某件事,如催眠就是暗示作用。
12. 遨游(m oy?u):(动词)漫游;游历。
13. 熬夜(m oya):(动词)通夜或深夜不睡觉。
14. 傲骨(d og t)(名词)比喻高傲不屈的性格。
15. 傲慢(d ome):(形容词)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16. 傲然(d or m):(形容词)坚强不屈的样子。
17. 奥妙(d omi d):(形容词)(道理、内容)深奥微妙。
18. 懊悔(d ohu 1)(动词)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19. 把柄(b出1g):(名词)①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
②比喻可以被人用来进行要挟或攻击的过失或错误等。
20. 败笔(b d b 1)(名)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21. 【摆渡】:bcid u。
①动词,用船把人或物载过河;②动词,乘船过河;③名词,摆渡用的船。
语文 热词

语文热词
1.文言文:古代汉语书面语,是中国传统的文学体裁之一,有着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
2.现代汉语:指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是中国当代人所使用的语言。
3.修辞手法:用来增强文学作品感染力、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一种语言技巧,如比喻、夸张、反问等。
4.写景:描写自然景观的一种文学创作手法,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
5.古文观止:明代著名文学家刘克庄编撰的一本初级古代文言文读本,其中收录了许多古代文学名篇。
6.文言文阅读:研究和理解古代汉语书面语的阅读技巧,对于学习古代文学和文化有重要意义。
7.诗词:古代文学流派之一,是用特定的节奏和韵律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文学形式。
8.作文: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一种写作活动。
9.批判性阅读:通过评估文章的论据、证据和逻辑等来评判文本的有效性和可信度的阅读方法。
10.文化交流: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通过语言交流来推动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十大语文热词盘点
在经过读者征集、网友投票、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程序后,评选出了“2017年十大流行语”。
1.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即不忘本意、不忘初衷。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大会主题的关键词。
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不忘初心”由此迅速流行开来,广泛用于各行各业中。
2.砥砺奋进
砥砺,本义为磨刀石,引申指磨炼。
砥砺奋进,即在磨炼中奋勇前进。
自2017年6月起,为了迎接十九大召开,各地响应中央号召,开展了以“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用各种形式展现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我国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生态文明、科技进步、文化教育、区域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砥砺奋进”准确地概括了以往五年的成就,生动地描绘了中华民族的形象,迅速流行于各类媒体上。
3.共享
共享,义为共同享有、共同享用。
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人们从住宅到公交站台、地铁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共享”是互联网技术、移动支付技术日益成熟条件下的新的经济模式。
“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等等一系列与“共享”有关的产物纷纷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有报告显示,至2020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将占GDP的10%以上。
“共享”一词的流行,体现了社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了社会管理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
4.有温度
2017年5月8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大会报告中指出,上海未来五年要成为人文之城: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有温度”这个有着细腻感觉的词语,此后逐渐流行开来。
它的意思是让人感受到热度、暖意,含义由物理层面扩展到了人文层面,和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度契合。
“有温度”的流行反映了人们对城市化建设中的人性化要求。
5.流量
流量”本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渠或管道某一横截面的流体的量,或是通过道路的车辆、人员等的数量。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也指在一定时间内网站的访问量,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所耗费的字节数。
明星大腕显然能让网站访问流量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流量暴增。
从2016年年底、2017年年初开始,娱乐圈频频用“流量”来形容那些粉丝多、人气高、影响广、商业价值大的明星。
这里面既有市场层面的客观描述,又隐含着公众的文化评价,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词语。
6.可能XXX假XXX
2017年1月,网络上出现一组调侃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表情包。
此表情包由“我可能复习了假书”“我可能拿到了假试卷”“老师可能划了假重点”等句子配上各种苦恼表情符号组成,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开来。
“可能XXX假XXX”的句式便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快速传遍朋友圈和微博。
“假”本指不真实的、伪造的等义,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在这个句式中,“假”却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使用效果不佳、违反常理、不合预期,是一种主观感受。
人们用对“假”的埋怨、指责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7.油腻
“油腻”本指“含油过多”。
2017年10月24日,有网友发了一条微博谈“中年男性去油腻步骤”,立即引起网友热议,“油腻”因此引爆网络。
随后,冯唐、高晓松等在各自的微博上发布博文,谈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
“油腻”的走红,反射出人们在物质生活条件提高后,对如何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反思。
现在“油腻”的含义进一步扩大,油腔滑调、世故圆滑、不修边幅、邋遢不堪等等,都可称“油腻”。
8.尬
“尬”常用在双声联绵词“尴尬”中,一般不单用。
“尴尬”指处境困难,不易处理,或行为、态度不正常、不自然。
台湾有“尬舞”等词,“尬”作“比、斗”解,“尬舞”的意思是斗舞、比舞。
“尬舞”等传入大陆后,人们接受了这种词语形式,却仍把“尬”理解成“尴尬”,“尬舞”便成为“尴尬地舞蹈”的意思。
由此“尬”独立使用,成为新的流行用法,如“尬聊”“尬唱”“尬煮”“尬谈”等等,其中的“尬”均是“尴尬”的意思。
9.怼
怼,读作duì,义为怨恨,引申指凶狠。
在河南方言中,“怼”音duǐ,表示收拾、冲撞。
作为网络流行词的“怼”源自综艺节目《真正男子汉》。
在该节目的第二季中,某嘉宾被“收拾”了一顿,满怀委屈地问教官:“这就叫被怼吗?”教官便探讨了一番“小怼小进步,大怼大进步,不怼不进步”的“理论”。
“怼”因此渐渐流行起来,人们用它来表示故意找茬、反抗、反对等意思。
后来其义扩大,进一步衍生出“比拼”“竞争”等含义。
10.打call
“打call”一词源自外语,call在英文中是“喊、叫”的意思。
“打call”最开始的意思是演唱会现场观众疯狂喊叫,后指跟随音乐的节奏,用挥动荧光棒等方式与台上的表演者互动。
进入我国后,其适用范围逐步扩大开来,也用来表达对某人、某事、某物的支持和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