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技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超声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PPT课件

超声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PPT课件
3. 焦点的调节
选择适宜的焦点数,并调节聚焦深度,使聚焦深度与目标结 构深度一致。
4. 合理使用多普勒功能
5. 利用多普勒效应帮助鉴别血管及药物扩散方向。

9
探头的选择和准备
探头既是超声波的发出装置,也是超声波的接收装置。探头内 的压电晶体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物体后反射回来,由探头接 收并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转换成电压信号,通过超声仪处理后 形成影像。
根据探头内压电晶体的排列方式,探头可分为线阵探头,凸阵探 头,扇形探头等,线阵探头获取的超声影像为方形,而凸阵探头 和扇形探头获取的超声影像为扇形。根据探头发出的超声波 频率,可分为低频探头与高频探头,低频探头穿透性好,分辨率 低,而高频探头穿透性差,但分辨率高。
推荐: ①目标结构较表浅,选择高频线阵探头; ②目标结构位置较深时,选择低频凸阵探头。
(二)探头的选择
(五)导管技术,适应 证和禁忌证,无菌技

(四)进针技术
8
(一)超声仪器常用
的参数设置
1. 图像深度的调节
选择适宜的深度可更好地显示目标结构。适宜的深度是指 将目标结构置于超声图像的正中或使深度比目标结构深 1cm。
2. 增益的调节
即时间/距离补偿增益。超声在穿过组织时会发生衰减,调 节增益补偿衰减,能够使组织结构内部与表面的回声一致。
目前 麻醉 动态
3
5 精准化医疗
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 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 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 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 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 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

超声引导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ppt课件

超声引导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ppt课件

A=动脉 LA=局麻药 M=正中神经 MC=肌皮神经 R=桡神经 U=尺神经 V=静脉 白箭头所指为穿刺针
U 穿刺时
U 穿刺后
操作声像图--T
A=动脉 LA=局麻药 M=正中神经 MC=肌皮神经 R=桡神经 U=尺神经 V=静脉
颈丛神经阻滞
C1C2间椎动脉 彩色超声声 像图
C2横突
C2C3间椎动脉 彩色超声声像图
三、波长
声波在完成一次完全振动的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也就是一个 波周期在空间里的长度。声速=频率X波长。
声速基本确定,频率与波长的关系为: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频率越低则波长越长。
四、声阻抗
用来表示传播超声波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声阻抗= 介质的密度X声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超声波的特性
一、反射 二、折射
3 = 探头位于旁矢状平 面,锁骨下径路
4 = 探头位于横断面, 腋窝径路
5 = 探头位于横断面, 肱骨中段径路
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径路
C7
胸锁乳突肌
CA IJ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穿刺技术
平面内技术
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径路
BP SA
RIB
BP—锁骨上臂丛神经 SA—锁骨下动脉 RIB—第一肋
C3横突
C3C4间椎动脉 彩色超声声像图
C4横突
表1 超声定位与传统手法定位正确率的比较(单位:%)
组别 U组
*P <0.05 T 组
C2 100 46.7*
C3 100 66.7*
C4 100 86.7
CF SCM
LCM
超声使用体会
超声对麻醉科而言是一种革命,使麻醉操作由黑暗
BP
头端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麻醉中的应用 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麻醉中的应用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ppt课件
1、股二头肌 2、大收肌 3、坐骨神经 4、股后皮神经
30
ppt课件
病例四
• 女性,89岁,右股骨粗隆骨折,拟行髓内钉固 定术
• 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放置临时滤 网(抗凝治疗)
• 胸部CT:轻度肺挫伤
• 血气:PaO256mmHg • 头颅CT:两侧额顶叶、侧脑室、基底节多发腔
博极医源 精勤不倦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麻醉中的应用
ppt课件
1
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相比之优势
• 尿潴留 • 头痛、腰痛 • 硬膜外血肿 • 平面过高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片面过高导致呼吸困难 • 早期下床活动 • 术后镇痛
2
ppt课件
神经阻滞与插管全麻相比之优势
• 血流动力学波动 • 麻醉管理方便 • 肺不张 • 咽喉疼痛 • 术后镇痛 • 术后恢复快、早期下床活动
21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3
ppt课件
需要阻滞的神经
• 0.5%罗哌卡因(极量220mg,可用 40ml)——
• 股神经(10ml) • 股外侧皮神经(3ml) • 闭孔神经(5ml) • 坐骨神经(15ml) • 股后皮神经(5ml)
24
ppt课件
25
ppt课件
26
ppt课件
27
ppt课件
定位
• 神经、穿刺针直视可见 • 有助于神经定位的周围结构直接可视 • 直接可见局麻药注射时的扩散
安全性 • 减少局麻药剂量
• 避免血管内或神经内注射
阻滞效果 • 神经阻滞起效更快
• 提高阻滞效果
6
ppt课件

《超声在麻醉科应用》课件

《超声在麻醉科应用》课件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 作,共同推进超声技 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和发展。
加强科研和临床研究 ,探索超声在麻醉科 应用的更多可能性。
05
结论
超声在麻醉科应用的意义
提高麻醉效果
通过实时监测,超声可以精确指 导麻醉药物的注射,确保药物准 确到达作用部位,提高麻醉效果

降低并发症风险
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和周围组 织的结构,有助于避免麻醉过程中 的血管损伤和神经阻滞,降低并发 症风险。
超声在麻醉科应用的前景
超声在麻醉科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不仅限于诊断,还将用于指导 治疗和监测。
超声将与麻醉技术结合,实现精准的麻醉和疼痛管理,提高手术效果和 患者舒适度。
超声将为麻醉科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患者信息,有助于医生做出更准确的 诊断和治疗方案。
如何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
加强超声技术培训, 提高医生操作技能和 诊断水平。
优化手术流程
通过超声引导,麻醉科医生可以更 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为手 术提供更为精准的麻醉管理,优化 手术流程。
对临床麻醉工作的启示和建议
01
02
03
加强培训与教育
对于临床麻醉医生,应加 强超声技术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医生对超声引导麻 醉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和完善超声在麻醉科 应用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确保技术的安全有效应用 。
多学科合作
加强与其他相关科室的合 作,如影像科、外科等, 共同推进超声技术在临床 麻醉中的应用。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技术优化与改进
针对超声技术的局限性, 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技术, 提高其在复杂病例和特殊 情况下的应用效果。
临床实践与验证
开展更多的临床实践和对 照研究,验证超声在麻醉 科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阻滞在临床应用PPT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阻滞在临床应用PPT
有效镇痛,减少药物用量
VS
详细描述
术后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超声引导下竖 脊肌阻滞能够准确地将药物注射到镇痛区 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同时减少镇痛药 物的用量,降低药物副作用。
慢性疼痛治疗案例
总结词
改善生活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
详细描述
对于慢性疼痛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效 果不佳且副作用较多。超声引导下竖脊肌阻 滞能够精确地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同时减少药物副作用和对身体的伤害。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阻滞在临床 应用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阻滞技术 • 临床应用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CHAPTER
引言
背景介绍
竖脊肌阻滞是一种局部麻醉技术,通 过将麻醉药注射到竖脊肌周围,达到 镇痛效果。
超声引导技术能够实时显示肌肉、血 管和神经等结构,提高注射准确性, 减少并发症。
THANKS
谢谢
术后镇痛
竖脊肌阻滞可用于术后镇痛,通过在手术部位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阻滞能够精确控制镇痛药物的剂量和范围,提高镇痛效果,减少副作用和成瘾性。
慢性疼痛治疗
竖脊肌阻滞可用于慢性疼痛治疗,如腰痛、坐骨神经痛等。通过在疼痛部位周围注射药物,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达到缓解 疼痛的目的。
超声引导技术操作简便,无需使用放 射线,对医生和患者均无辐射危害。
超声引导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肌肉、 神经、血管等软组织结构,有助于提 高穿刺精度和成功率。
竖脊肌阻滞技术介绍
竖脊肌阻滞是一种区域阻滞技 术,通过将局麻药注射到竖脊 肌周围,达到镇痛效果。

超声在麻醉中的应用课件

超声在麻醉中的应用课件

超声在监测麻醉深度中的应用
超声技术可以通过监测脑电活动、血流 动力学状态等参数,评估患者的麻醉深 度,为麻醉医生调整麻醉药物剂量和麻
醉深度提供根据。
超声在监测麻醉深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 麻醉医生更好地控制患者的麻醉状态, 减少因麻醉过深或过浅引起的各种并发
症。
超声在监测麻醉深度中的应用还可以用 于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如呼吸频率、 潮气量等指标,为麻醉医生及时发现并
2023 WORK SUMMARY
超声在麻醉中的应用 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超声技术概述 • 超声在麻醉中的应用 • 超声在麻醉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 超声在麻醉中的实践案例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PART 01
超声技术概述
超声技术的定义与原理
超声技术定义
超声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进行 信息传递和能量传递的高科技技 术。
超声与新型镇痛药物的研究
探索超声技术与新型镇痛药物的结合,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减少镇痛药的副作用。
提高深声技术在麻醉中的精准度与可靠性
超声设备的改进与升级
研发更高分辨率和更智能化的超声设备,提高图像质量和诊断准 确性。
标准化操作流程和培训
建立超声技术在麻醉中的操作规范和培训体系,确保技术的正确应 用和结果的可靠性。
超声在评估患者容量状态中的应用
超声技术可以通过测量血管腔径、血流速度和血管壁弹性等参数,评估患者的容量 状态,为麻醉医生制定公道的补液方案提供根据。
超声在评估患者容量状态中的应用可以帮助麻醉医生及时发现并纠正患者的血容量 不足或过多,预防因容量状态特殊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超声在评估患者容量状态中的应用还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如血压 、心率等指标,为麻醉医生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补液方案提供帮助。

麻醉超声ppt精选课件

麻醉超声ppt精选课件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硕士课题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优点
在锁骨上的位置,高频超声技术可清楚地显示:臂丛 神经图像为三干或五、六股。 与其它的径路相比,锁骨上臂丛神经的走行更为集中 ,有利于局麻药的包绕阻滞。 实时监控,避开血管、胸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可观察局麻药的扩散情况,可置入导管行术后镇痛。
How about the peripheral nerve block?
“Peripheral nerve block is an economical
techniques that can be used not only for
intraoperative anesthesia but also for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硕士课题
腋 路 臂 滞丛 神 经 阻
LA
V
M
MC
A
U
V R
桡神经一般其位置固定于肱动脉的4点或6点方向 A-动脉,V-静脉,M-正中神经,R-桡神经,U-尺神经, MC-肌皮神经,LA-局麻药
M 型超声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 对膈肌运动的影响
硕士课题
臂丛神经阻滞对膈肌运动的影响
锁骨上臂丛神经浅表且位置固定。采用线阵式探头,以锁骨上锁骨中点为中心 放置超声探头,超声探头长轴与锁骨平行,方向对准第一肋骨,在超声图像上找到 锁骨下动脉,在动脉外上方可见臂丛神经图像。
在超声图像上找到锁骨下动脉,在动脉外上方可见臂丛神经图像,此处神经呈 圆形或椭圆形、影像深浅不一如蜂窝状或筛底状。
液性物质。
声像图分析
神经及周围结构的回声表现
组织
静脉 动脉 脂肪 筋膜 肌肉 肌腱 神经 神经内、外膜 局麻药
超声成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限性
❖ 需患者合作程度小
❖ 周围神经病变
❖ 患者不舒适感减轻
❖ 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 (异感→不舒适)
❖ 费用
❖ 不受沟通障碍影响
❖ 肌群收缩致患者不
❖ 可能缩短操作时间
适和疼痛
Advantages
18
Disadvantages
编辑课件
超声引导局部麻醉
Ultrasound-guided regional anesthesia (UGRA)
11 编辑课件
12 编辑课件
13 编辑课件
2、超声引导股静脉穿刺
14 编辑课件
15 编辑课件
3、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
❖ 首次神经阻滞 the first nerve block
William Burke (the end of Nov. 1884) William Halsted and Richard Hall (the end of 1885)
超声技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编辑课件
1
麻醉与超声 Anaesthesia and ultrasound
❖ 传统麻醉 → 现代麻醉
traditional anaesthesia → modern anaesthesia
药物 : 单一,不良反应多 → 选择↑,安全性↑,可控性↑
技术 : 盲探操作 → 可视操作
❖ 神经定位方法的发展 development for nerve location超声引导定位
神经刺激器 nerve stimulator 17
超声引导定位 ultrasound guidance
编辑课件
周围神经电刺激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PNS)
优点
解剖定位
解剖定位 anatomical landmarks
操作难度高 difficult to perform 成功率低 low success rates
异e inh神ere经损伤 nerve damage
神经刺激器
成功率 → 90% success rates
❖ 至1900年, 大部分现今局部麻醉技术已用于临床
most currently used techniques of RA were devised by 1900
臂丛阻滞(腋、锁骨上) brachial plexus block
腹腔神经丛阻滞 celiac plexus block
头、颈部神经阻滞 nerve block about the head and neck
“hyperechoic” structures - “bright” on screen (e.g. bone, tendons)
“低回声”结构-“暗”图像(如:脂肪、血管)
“ hypoechoic” tissues - “dark” on screen (e.g. fat, vessels)
Vivid 7
SonoSite
Vivid 7 快捷操作手册
iLook 25
GE超声应用部
因仪器版本不同版面可能会有少许差异具体应以随机操作手册为准,本手册仅供参考
编辑课件
3
超声探头
4 编辑课件
超声成像优缺点
声像图的优点 ❖ 便携、经济、无辐
射 ❖ 比MRI 或者 CAT
更高的分辨率 ❖ 多角度 ❖ 可以显示神经所有
理论 : 麻醉基础和临床理论日益丰富
❖ 超声技术与麻醉 ultrasound technique and anaesthesia
以其独特优点成为近年热点, 方兴未艾
喻为现代麻醉医生的“第三只眼睛”
麻2 醉各领域广泛应用
“The third eye ” for anaesthetist
编辑课件
的成分 声像图的缺点 ❖ 需要解剖学和病理
学的细节知识 5 ❖ 有伪差
❖ 高度操作者依赖
编辑课件
不同组织超声成像特点
动脉 无回声,有搏动
静脉 无回声,可压缩
肌肉 筋膜高回声,肌肉低回升
肌腱 管状高回声线条(纤维状)
神经 骨骼
横向-高回声晕包绕的多个园或椭圆低回声区 纵向-管状非连续低回声线条,高回声线条分隔 明亮高回声骨膜,后方有黑色阴影
便携式 portable 更精确 more refined 价19格合理 affordable
编辑课件
超声技术原理 principles of ultrasound technology
❖ 组织回声 different type of ultrasound “高回声”结构-“亮”图像(如:骨、腱)
6 编辑课件
7 编辑课件
8 编辑课件
9 编辑课件
1、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穿刺
❖ 盲穿法:主要依靠体表的解剖标志,通常取胸锁 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与锁骨围成的三角顶点为 穿刺点!或取胸锁乳突肌内缘与喉结水平线交点 作穿刺点!扪及动脉搏动后向外侧约0.5cm处进 针,针尖指向外下方呈30-45度抽得暗红静脉 血后证实穿刺成功。
静脉内局部麻醉 bier block
脊麻
spinal block
16硬膜外阻滞
epidural block
编辑课件
神经定位方法 methodology for nerve location
❖ 传统神经定位方法 conventional methodology for nerve location
❖ 由于颈内静脉在解剖上变异较大,进行盲穿操作 可能误入动脉或导致血胸、气胸、血肿等一系列 并发症而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显像实时 直观、无创伤、可重复等优点。超声引导下颈内 静脉穿刺,可清楚区分颈动脉及颈内静脉
10 编辑课件
❖ 超声引导下的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比传统 上体表定位的方法有较高的穿刺成功率, 穿刺所用的时间明显缩短,明视下操作, 一次成功率高,穿刺所致的并发症明显 减少。推荐用于静脉穿刺困难或易于产 生穿刺并发症的病人。
❖ 1978年La Grange最早报道 → 超声下锁骨 上臂丛阻滞 UGRA was first described by La Grande et al. in 1978 Br J Anesth, 1978, 50:965-967
❖ 近十年来UGRA得到长足发展 UGRA developed become a more significant area of interest to anesthesiologis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