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等古诗词五首

合集下载

描写春天的古诗文原文五首:伤春丨春别曲丨折杨柳丨望江南·三月暮丨点绛唇·红杏飘香

描写春天的古诗文原文五首:伤春丨春别曲丨折杨柳丨望江南·三月暮丨点绛唇·红杏飘香

描写春天的古诗文原文五首:目录:
《伤春》(杨万里)
《春别曲》(张籍)
《折杨柳》(李白)
《望江南·三月暮》(吴文英)
《点绛唇·红杏飘香》(苏轼)
第一首:《伤春》
杨万里〔宋代〕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第二首:《春别曲》
张籍〔唐代〕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第三首:《折杨柳》
李白〔唐代〕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第四首:《望江南·三月暮》
吴文英〔宋代〕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

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

堤畔画船空。

恹恹醉,长日小帘栊。

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

无处觅残红。

第五首:《点绛唇·红杏飘香》
苏轼〔宋代〕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

水边朱户。

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

归不去。

凤楼何处。

芳草迷归路。

白居易《忆江南》古诗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古诗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古诗赏析《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现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⑵;日出江花红胜火⑶,春来江水绿如蓝⑷。

能不忆江南?注释⑴忆江南: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诃体之一。

⑵谙:熟悉。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诗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赏析: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三首《忆江南》。

作者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白居易用的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一幅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

这首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

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人民日报整理了30首望月怀远的古诗词

人民日报整理了30首望月怀远的古诗词

望月怀远,是古代文人墨客最为喜爱的题材之一。

古诗词中留存了大量关于望月怀远的优美作品,其中不乏经典之作。

这些诗词以婉约、凄婉的文字描绘了诗人在远方仰望月亮时内心的浪漫情怀和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

这些诗词既具有浓厚的文学意蕴,也反映出了古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切追忆。

以下是人民日报整理的30首望月怀远的古诗词:1.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清平调·村居》辛弃疾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 《八六子·倚危亭》辛弃疾雨过山村,暮色鸦啼愁。

已觉千重愁,更似我的愁。

4. 《清平乐·离骚》刘禹锡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5. 《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6. 《望江南》白居易九月九日望江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7.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宿王昌龄隐居》杜甫远山如隐如现,仙翁逸兴长滞。

石室无人出入,时闻鹤鸣灯影。

9.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 《别董大》李白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星稀鸳鸯一双舞,风急翘棹酒旗摇。

12. 《赠王十一南丰》杜甫兰芷城南贾岛楼,歌舞相随翠幕愁。

舞声歇处莺犹绕,琴调遥弹凤凰楼。

13. 《宫中词》唐婉云明明何处,月朗朗如喜。

是夜山河静,犹梦似颠倒。

14. 《满江红·写怀》辛弃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5. 《望岳》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千里万里走,不到终须到。

16. 《望洞庭》杜审言湖光秋月两相和,潭影直如横玉沙。

天波不动影沉静,碧色全无风波澜。

17. 《悯农·江南有丹橘》李绅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初中必背古诗词40首

初中必背古诗词40首

初中必背古诗词40首版本1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 《望江南》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烟村半隐半现。

4 《凉州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5 《虞美人》紫藤花开无声息,红梅花香到远方。

见花开淡如云无限,不见花落心有伤。

6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8 《踏莎行》咸阳楼台月色清,长安霓旌雪初融。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0 《江城子》宣纸满御床,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消愁愁。

11 《菩萨蛮》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12 《渔家傲》渔家傲,唱双簧。

一双红袖拂春光。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3 《离情》离情何日归,故山改堪笑。

多情且思量,恨恨别离肠。

14 《蝶恋花》深深深几许,陌上花如锦。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5 《芙蓉楼送辛渐》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6 《答韦春秋》桂魄初生秀如梅,池塘明月夜,菡萏芳草香。

绿杨风雨里,春潮带雨来,燕子双双飞。

17 《西江月》西江月,夜照两岸稻色黄,千里孤城遥相望。

渔舟逐渔火,两岸乡笛凄凉。

18 《胡笳十八拍》千古江山,苍茫大地,落霞与孤鹜齐飞。

百战疮痍,杀气盈野,今夕复何夕,元辰东升。

19 《滁州西涧》滁州西涧,凉月无声寒潭清。

夜深千帐灯,商量衣裳无寻处。

2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1 《虞美人·摘花》摘花有意无人懂,疏影落照春池中。

翠帘影低春愁断,断别他乡远行客。

22 《游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燕山月似钩,寒江星如针。

三月下江南诗句

三月下江南诗句

三月下江南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三月下江南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 江南3月的诗句写江南3月的诗句:1、《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的风景多美妙,风景如画久已熟识。

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绿得赛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2、《望江南·3月暮》宋:吴文英3月暮,花落更情浓。

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

堤畔画船空。

恹恹醉,尽日小帘栊。

宿燕夜归银烛外,流莺声在绿阴中。

无处觅残红。

译文:3月暮春季节,花儿凋落后,情意反而更为深厚。

人离开后秋千在月光中地悬挂着,拴在杨柳树下的马儿疲乏得都不想迎风嘶叫。

停驻在堤边的画船上空无1人。

小帘栊中的人整日感到浑身无力,昏昏欲睡。

归家的燕子由于银烛正亮着,不敢飞回巢中。

绿树荫内,流浪的黄莺不停地啼叫。

春光消逝了,连那凋萎的花也无处可寻。

3、《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4百810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千里江南,处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1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处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处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耸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4、《江南春·波渺渺》宋:寇准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译文:烟波渺渺,垂柳依依,芳草萋萋扩散至天际,远处斜横着几间茅屋,在夕阳余辉的映照中又飘舞着片片杏花。

江南的春天已经过去,离人愁思萦绕;汀州长满了苹花,心上人还未回还。

5、《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移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艳丽而饱满。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

2.描写春天的古诗文原文五首《咏柳》《蝶恋花·春景》《江南春》《鸟鸣涧》《望江南·超然台作》

2.描写春天的古诗文原文五首《咏柳》《蝶恋花·春景》《江南春》《鸟鸣涧》《望江南·超然台作》

2.描写春天的古诗文原文五首:
目录:
《咏柳》柳枝词(贺知章)
《蝶恋花·春景》(苏轼)
《江南春》(杜牧)
《鸟鸣涧》(王维)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
第一首:《咏柳》柳枝词
贺知章〔唐代〕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二首:《蝶恋花·春景》
苏轼〔宋代〕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第三首:《江南春》
杜牧〔唐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第四首:《鸟鸣涧》
王维〔唐代〕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第五首:《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宋代〕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
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5 词五首《武陵春》《望江南》课标分析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5 词五首《武陵春》《望江南》课标分析 新人教版

《武陵春》、《望江南》
教学课标分析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于七—九年级的古诗词的阅读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而新课标给出的阅读建议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因此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侧重于学生的阅读和感悟教学,让学生在古诗词的阅读中领悟词中的意境和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从而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十首关于乡愁古诗词,看看哪一首最能够打动你

十首关于乡愁古诗词,看看哪一首最能够打动你

关于乡愁,古代诗人们写下了许多动人心弦的诗句,它们以其深沉的情感、细腻的表达方式,打动着人们的心灵。

以下是十首关于乡愁的古诗词,或许其中的某一首能够触动您的心弦。

1. 李白《望江南》2.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3. 陆游《钗头凤》4. 孟郊《游子吟》5. 王安石《泊船瓜洲》6. 杜甫《登高》7. 王之涣《登鹳雀楼》8. 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9.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0. 范仲淹《岳阳楼记》这些诗词多有情怀深沉的诗意,通过对家乡、离别、乡愁的描写,传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有的诗人在离家的异乡,对故乡的人文景观和生活气息感慨万分;有的诗人在战乱年代,对家国的沦陷和离散感到悲愤;有的诗人则在岁月的流逝中,对家乡的变迁和记忆的淡化深感忧虑。

每一首诗词都带有诗人的一片深情,让人在读之时仿佛能够感同身受,感受到与诗人相似的心情和感慨。

这些古诗词细腻地刻画了乡愁的情感,触动着读者心中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在这十首乡愁古诗词中,也许有一首能够最能够打动您的心灵。

或许是对故乡的眷恋,或许是对离别的悲伤,或许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这些情感都是人们对于乡愁的真实写照,值得我们用心体会和珍惜。

希望您能够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感受到诗人们对乡愁的深情描绘,也能够找到最能够打动自己心灵的那一首,让乡愁的情感在心灵深处得到宣泄和升华。

愿乡愁之情,成为心灵深处永远的温暖和力量。

在这十首乡愁古诗词中,每一首都展现了诗人们对乡愁的深沉情感和美妙的艺术表达。

这些诗句如同远古星辰,将乡愁的情感点缀其中,让人流连忘返。

或许,正因为每一首古诗词都如此动人,使得其中哪一首最能够打动人心成为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

让我们仔细品味每一首古诗词,试图找出其中最能够打动自己心灵的那一首。

李白《望江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里,李白流露了对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的留恋和向往,表现出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阙的表达方式是描写: 上阕侧重于外形,“日晚倦梳头”、“欲语 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这 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 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 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 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 无穷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 “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这里 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 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 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 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望江南》的表达方式是描写。 描写的作用: 《望江南》主要是景物描写,以此借景抒情, 通过环境景物和人物动作的描绘去暗示人物的 内心世界,从而使温庭筠的词形成了耐人寻味的 特点。 与事的关系: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营造凄凉 黯然伤怀氛围; 与情的关系:渲染/营造凄美悲伤愁苦气氛;以 烘托/表现望夫盼归、凝愁含恨情绪;为抒发情 感做铺垫。
•聊:姑且,暂且。狂:狂妄。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起苍鹰,形容围猎时用 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千骑(jì ):形容从骑之多。 •为报:为了报答。 •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尽情畅饮,胸怀开阔,胆气豪壮。 •霜:白。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 罪呢?典出《史记· 冯唐列传》。 •节:兵符,带着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会:定将。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引指西夏。词中以之 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修辞手法: 用拟人手法写夕晖、流水,是借以暗示思妇 因失望而凝愁含恨.斜阳欲落未落,对失望女 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 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这 “斜晖”、“江水”正传达出这位女子爱 与恨、相思与失望、切盼与哀怨情绪的复 杂相织.这以景物描写衬托心理的手法,可谓 绝妙
下阙的表达方式是抒情: 下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她首先连用了“闻说”、 “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 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 春尚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 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遂起出 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 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 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泛轻舟”之前着 “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 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 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 以下二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 感情显得无比深沉。这里,上阕所说的“日晚倦 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 的揭示。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1.借代:左牵黄,右擎苍 1、衬托,“鬓微霜,又何妨!” “黄”和“苍”用了借代的 以“老”衬“狂”,更表现出 手法,用色彩来借代“犬”和 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鹰”(注:借代是一种说话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 2、用典,“持节云中,何日遣 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 冯唐?” 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 3、比喻,“天狼”,即喻指辽 辞方法.) 和西夏. (2)夸张:千骑卷平岗 解:一个“卷”字,夸张生动地 4、卒章显志,“会挽雕弓如满 表现了大批人马呼啸着席卷而 月,西北望,射天狼.” 5、寓情于景,写出猎的景来 来的热烈场面. 抒情. (3)用典:亲射虎,看孙郎 【以孙权自比】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比】 (4)反问:鬓微霜,又何妨 何日遣冯唐? (5)比喻:“鬓微霜”中的“霜”比喻鬓角像霜一样白了。
上阙的表达方式是描写: 上片着重写景。“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 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 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 恋之意。“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 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 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 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 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下阕的表达方式是抒情: 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端着一杯浑浊的酒,想起远在万里之外 的家乡,可是边患没有平息,那能谈得到归去?再加上满眼的白霜遍地 、盈耳的羌笛声碎,又叫人如何能够入睡?将士们只能是愁白了乌发, 流下了浊泪.在这里,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 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 吹雨打 、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 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 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 味无穷尽。“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 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 ”作为铺垫,然后 让泪夺眶 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 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 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 , 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 许多愁。”“愁”与“恨”,原是 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词人 采取夸张性的比喻,说“愁”不仅可以舟载船装,而且一叶 轻舟难载山重之愁。从而突出了自己愁苦之深重。
一就时间而言,容纳了很多内容.从清晨写到黄昏;就 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苹洲; 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愁肠寸断.景 物层出,情感起伏. 二是白描、直叙的手法,融情于景,表达出含蓄、细腻 的感情.作者以白描手法直叙她极目远眺所见之景,千帆过 尽,不见归舟.这时的女子,感情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情绪是变化的.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还有 对往日的深沉追怀……对思妇的感情变化作者刻画得细腻 而绵密,但却并未明白道出,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述让读者 自去体会感悟.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 边疆。 2.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 、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3.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 峻岭。 4.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5.不寐:睡不着。
1.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 妇女的生活内容。 2.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 名,因临江而得名。 3.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 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4.皆:副词,都。 5.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 脉脉: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 这里形容阳光微弱。 6.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 7.白蘋(pí n):水中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 采蘋花赠别。洲:水中的陆地。
主要是借景抒情,以哀景写哀情.这种 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 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 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 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 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 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 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 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 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主旨:本词描写了一个思妇准备迎接久 别的爱人归来,喜悦和激动的心情,情调积 极、健康、朴素,体现作者深藏内心的感情 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词语言简洁,情意深远,寥寥几笔就勾勒出 一个倚楼等待离人归来、却一再失望的思妇 的形象.在以浓艳香软为特色的温词中,它算 是一首较为清新的作品
主旨:这首词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借春花凋落说自己青春不再,丈夫去世,又借 “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表带自己内心万 念俱灰的惆怅与悲愤之情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 香气 2.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 3.拟:准备、打算。“也拟”,也想、也 打算 4.舴艋:小舟
“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 的所在区域。 “秋来”点明了季节。 “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 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作者用一个 “异”字概括南北季节变换之不同,这中间 含有惊异之意。“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上句写 延州周围环境。 下句牵挽到对西夏的军事斗争。“长烟落 日”,颇得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 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 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 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这“一杯”与“ 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 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 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
下阙的表达方式是抒情: 下阕由实入虚,就个人情绪,抒发感怀.痛痛快喝了 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 斑白,"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的万丈雄心从未 消失的英雄本色,种雄心壮志背后的,是苏轼对自 己怀才不遇,年华老去的慨叹.,国力不振,不禁以西 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 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能够"会挽雕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喻指辽和西夏. 此处用典,在做到言简意赅的同时,更能把读者的视 野无限地扩展,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生动形象,使 文章更有张力.
修辞手法: 运用了是“互文”修辞手法 如: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寐,是休息的意思,不寐,就是无法入睡,这里不是仅仅 说,是将军白了头发,服役士兵泪洒衣襟。 而是总的说无论将军还是士兵们都白了 鬓发,泪满衣襟。表达作者的无限 悲凉与惆怅,着重抒情,描写战士 们因 强敌未灭,家在万里之 外,守边战士心中萦挂的仍 是刻石勒功。 词风沉郁悲壮,表现 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