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

(3)低、低、低阶段(低出生 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由 于各种原因,欧美发达国家中人 口的自然增长率呈现了下降的趋 势,有些国家出现了人口零增长 甚至负增长现象,但发展中国家 的人口依然继续增长从全球来看 ,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减缓,但全 世界每年仍能增加近1亿人。
3、人口的环境容量
人口环境容量:也称为地球环境对人口 的承载能力,指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 地球对人口的最大抚养能力或负荷能力 。
二、人口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 、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 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 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 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口发展作为社会过程与环境
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的,它们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保持适度人口(数量适度、素质 较高)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 护生态环境。然而,若人口增长失 控,作为社会消费主体、人口过多 ,对环境构成巨大压力,将会造成 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合上述各个专题研究成果得出一个结论 ,百年后我国理想的人口数量应在6.5-7 亿之间。
我国人口数量大,这是一个 既成的事实,现实的问题就 是,在人口多的基础上如何 发展经济。
人口数量过大对环境是一种压力,不利
于经济的发展,但人口数量大不是环境问题 的唯一根源。如日本可算是人口众多,人口 密度高的国家,且境内多山地,但日本的自然 保护相当好。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的生产力发 展水平高,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人口的环境素质高。
我国人口与环境的矛盾相当尖锐。
国家把控制人口和保护环境作为两项基
本国策。许多专家学者也作了大量系统
研究。以我国生态系统稳定的支付能力 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容量进 行测算:从淡水供应看,我国不宜超过4.5 亿;从土地资源看,不宜超过10亿,从粮食 产量看,不宜超过12.6亿;从蛋白质供应 看,我国人口不宜超过6.8亿。等等。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形象化表达,这两者绝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清晰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经济发展不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但绝不能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绝不能一味索取资源。

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

”巍巍高山、茫茫草原、茂密森林、碧海蓝天、洁净沙滩、湖泊湿地、冰天雪地等都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也是人类永续发展的最大本钱。

绿水青山还是更加基础性和本源性的财富,离开了绿水青山,人类社会的一切财富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绿水青山本身蕴含无穷的经济价值,还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资源作为劳动资料,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在社会生产中,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就什么也不能创造。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时至今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绿色生态已经成为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

“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

”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人们都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投资、发展、工作、生活和旅游。

河北塞罕坝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沙地变绿洲、青山变金山的人间奇迹,吉林查干湖渔场实现了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陕西安康的茶农们因茶致富、因茶兴业,都印证了“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的道理。

马克思主义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摘要:马克思哲学自然观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它内在要求人类实现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其唯物辩证法中涉及的本质和现象的范畴促使人类对自然环境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也向人们证实了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无所不在,要求人们坚持不断创新的精神,在新的时期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它关于物质世界辩证联系和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唤起人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视时,时刻提醒人们对次要矛盾的兼顾和解决。

因此,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提供了哲学的指导依据。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矛盾,关系引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两者间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影响。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两者相互制约,经济的发展要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同时环境也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如果是掠夺资源式的经济发展,必然要遭到自然的报复。

另一方面,两者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经济发展都是以一定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自然禀赋的高低直接影响地域经济发展的快慢。

因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

一、人类与自然关系马克思主义也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人类在与自然界的争斗中,决不是可以无所不为的。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的各种生产资料是由自然资本的物流、人流和信息流、制造业资本及人力资本结合在一起产生的,而自然资源对人类产生的生产资料是效率最高、消耗最少的。

大自然的资源的总优越性对人类生产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了自然资源就等于意味着人类失去了生产生存的资本。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讲实话,一直都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很多人脑袋里可能立刻就蹦出一个问题——到底是经济发展重要,还是生态保护更重要呢?其实啊,别急,咱们慢慢聊。

按理说,生态和经济看起来是两条并行的线,各自有各自的路。

可实际上,这两者的关系,没那么简单。

它们既有时是“亲兄弟”,互相扶持;有时也像“冤家”,彼此矛盾。

你看,经济发展要依赖资源消耗,要大量用地,要搞建设,搞生产,结果环境就“受伤”了。

而环境好不容易修复一下,经济发展又会遭遇瓶颈,好像永远都找不到平衡点。

可是咱们说白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谁不希望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呢?为了这个目标,经济发展就成了必经之路。

要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很多事情都没法做。

比如说,你想要环保,首先得有钱,相关部门才能出台,企业才能投入研发。

想一想,如果我们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谁还关心空气好不好,水清不清?你看,现在很多国家,尤其是那些经济快速增长的地方,生态环境确实受到了不少影响,空气质量变差了,水源污染了。

嗯,说白了,光靠大口吃肉、满桌美食的日子是好,但一不小心,就会肚子疼。

可话说回来,如果经济发展一直是“野蛮生长”,就算你吃得再好,生活再美,最后环境会把你“吃”回来,怎么说呢?你把资源榨干了,大气污染严重了,土地也不行了,空气中的雾霾都让你透不过气。

到经济再强,也会被环境给“拖后腿”。

就像那些发达国家,经过几轮“疯狂开发”,结果反倒开始重视环保了。

这种反思,大家不陌生吧?早在几十年前,很多经济高度发展的国家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

你看,比如说美国,最开始工业化推进得非常快,但最后他们不得不开始控制碳排放,实施环保,因为不控制,未来的日子会更难过。

生态文明建设,简单来说,就是把环境保护放到与经济发展一样重要的位置。

它强调的是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也要保持大自然的活力。

要知道,地球妈妈可不像超市里的塑料袋,随便你用随便丢。

大自然的资源是有限的,它的承载力也有限。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班级:建筑0902 姓名:杨雨薇学号:30903400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列宁曾经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一季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

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否定之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那什么事矛盾分析法呢,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

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

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否能协调发展或是怎样协调发展一直是人们的讨论热题。

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就如同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这看似对立的两者之间同样存在着统一性。

对立与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要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正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矛盾是无时无刻穿插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是否能正确认识并处理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这就要从事物的矛盾出发,经过第一次否定、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逐步地解决。

良好的环境不仅仅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我们所谓的环境问题就是指由于人为或是自然原因引起的一系列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问题,从而对人们生活带来不利一面,甚至更进一步对人本身的健康造成损害的一种表现。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一个复杂的辩证关系,两者之间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但也会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而生态保护则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相互促进经济发展可以促进生态保护,通过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可以提高环境保护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例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企业也开始注重环保,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推广清洁能源等,这些都有利于生态保护。

同时,生态保护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提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促进旅游业、生态农业等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例如,中国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与冲突经济发展也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城市化进程会导致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

而生态保护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例如,限制开发建设、限制资源利用等,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其次,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和规划,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最后,需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和管理,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环保机制,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总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一个复杂的辩证关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申论范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申论范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申论范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首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互相对立的。

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而环境保护则是为了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只要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兼顾的。

其次,经济发展有助于环境保护。

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其对环境保护问题更加关注,从而推动环境保护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经济发展还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例如投资于环保工程、研发环保技术等,促进环境保护的进步。

然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确实存在矛盾。

一方面,过于追求经济发展可能会忽视环境保护。

例如在工业化进程中,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企业可能会采取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另一方面,过度关注环境保护可能会抑制经济发展。

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可能会加重企业的负担,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影响经济的增长。

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促进绿色发展。

其次,要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企业严格遵守环保规定。

同时,政府要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于环保领域,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此外,还需要加强公众对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从而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总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

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后代留下一个洁净、美丽的环境。

每个人都应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努力,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例子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例子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例子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是指保护环境与追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绿水青山代表着美丽的自然环境,金山银山则代表着经济的繁荣。

两者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统一发展的关系。

下面列举了10个例子,来说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

1. 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旅游业是支撑当地经济的重要产业,但过度开发可能会破坏自然环境。

因此,为了保护绿水青山,旅游业需要在发展中注重环保,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例如推广低碳旅游、限制游客数量等。

2. 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可能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为了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农业应该注重生态农业的发展,采用有机农业技术,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

3. 工业化与环境治理工业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过度工业化可能会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为了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工业企业应加强环境治理,采取减排措施,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4. 城市化与生态建设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但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会破坏自然生态。

为了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城市规划应注重生态建设,保护城市绿地、湿地、水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5. 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过度利用和污染可能会导致水资源紧缺和生态破坏。

为了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应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水污染治理技术,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 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但能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为了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应加强能源开发的环境管理,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保护环境。

7. 生态补偿与经济发展生态补偿是一种通过经济手段来促进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环境不仅仅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我们所谓的环境问题就是指由于人为或是自然原因引起的一系列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问题,从而对人们生活带来不利一面,甚至更进一步对人本身的健康造成损害的一种表现。

最主要的体现是人们的一些日常活动,例如经济活动。

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当代社会,还关系到未来人们的生存环境。

回首过去,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的威胁与日俱增。

虽说人类创造了不可计数的物质上财富,但在此同时也付出了以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代价的更为无价的财富。

所以解决污染问题,加强力度保护环境,维护自然界的平衡已成为当今社会首当其冲的要事。

要时刻提醒自己要有环境保护意识,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快速、急剧发展。

因此,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不能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对经济发展有阻碍或促进的效果。

主要有几个观点:第一,认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所以首先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等到生活富裕了,再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也不迟。

但国外许多沉痛的经验教训已经告诉我们,这条路是绝对行不通的,牺牲环境成全经济带来的后果将是难以估计的惨痛。

第二,过分强调环境保护,为了保护环境,不惜排斥甚至拒绝经济的发展,典型表现就是西方国家流行的“经济零增长理论。

这两种观点虽然大相径庭,但都是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完全忽略了它们之间相互的联系、依存、促进、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都是非正确的观念。

只有当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才能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环境质量才能改善。

事实上,通过实践的证明,当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在于不可再生资源的锐减和环境介质的污染。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它在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想要解决这些矛盾,首先要依靠科学技术从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方面做起。

这是因为,要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就意味着需要我们降低成本和减轻环境污染,而降低成本和减轻环境污染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科学技术。

依靠科学技术,既可以不断扩大可利用资源的范围来弥补资源的短缺,又可以将废弃物资源化,进而更好更彻底地消除环境污染。

通过科学技术,使资源的一再循环成为可能,实现物质、能量最大化利用和废物最小化排放,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健康、低污染、低耗能的生态产业链,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环境的污染,将对立面转化为统一面,实现矛盾的统一。

就如同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环境问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环境与发展是矛盾统一体,“发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环境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而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我们应遵循客观规律,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实施与发展,树立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着实把握发展机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全面统一。

姓名:陈全
学号:2009115134
日期:2011-1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