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高产种植技术

合集下载

芍药药材的种植方法

芍药药材的种植方法

芍药药材的种植方法芍药药材是中药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芍药药材主要包括赤芍药和白芍药两种,栽培方法相对较为相似,但因为两者有一些差异,所以在具体的种植方法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芍药药材的种植方法。

一、赤芍药的种植方法1. 土壤要求赤芍药喜欢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适宜栽植在疏松、肥沃、酸性土壤中。

2. 繁殖方式赤芍药可以通过四种繁殖方式进行种植,包括种子繁殖、插条繁殖、分株繁殖和离体培养。

其中,种子繁殖是种植赤芍药的主要方法。

- 种子繁殖:在早春或秋季,选择健康的种子进行播种。

首先,将种子浸泡于温水中,泡发4-6小时。

然后,选取育苗盘或育苗盆,播种前先在基质上均匀撒上种子。

种子表面洒薄一层覆土,保持适宜湿度,大约7-10天种子将开始发芽。

待其苗高4-5厘米时,可移植到田间生长。

3. 种植和管理- 种植:苗期的赤芍药需在合适的季节移栽到田间,每株之间的间距保持20-30厘米。

深度调查土壤湿度,根据土壤湿度而定。

避免水湿过度,以免花期延迟。

- 管理:赤芍药需保持适宜湿润的土壤状态,避免过湿或过干。

在干旱期间要适量浇水,但不要过量,以免造成根部腐烂。

同时,注意除草、松土等措施,保证充足的氧气供给。

4. 收获和储存- 收获:一般来说,赤芍药在生长期经历苗期、芽期、菌丝期和成熟期,最佳的收获时间是在花期以后,花期过后的地下鳞茎生长期是芍药的最佳收获期。

待嫩枝抽长6-8厘米时,展叶化尖,苞片刚刚展开,将枝叶和地下鳞茎分离,收获鳞茎。

- 储存:可以将鲜芍药鳞茎清洗后晾晒阴干,再置于通风干燥处储存,或将其制成粉末、煎剂等加工品进行储存和使用。

二、白芍药的种植方法白芍药的种植方法与赤芍药类似,但在一些细节上有所不同。

1. 土壤要求白芍药对土壤的要求更为严苛,喜欢肥沃、疏松的土壤,但对酸性土壤的要求比赤芍药更高。

2. 繁殖方式白芍药的繁殖方式与赤芍药相同,包括种子繁殖、插条繁殖、分株繁殖和离体培养。

赤芍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赤芍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赤芍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养殖方法•注意事项•病虫害防治目录•采收与加工种子繁殖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进行种子采集,确保种子的质量和数量。

种子采集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将种子浸泡在水中,每天换水,直到种子裂口露白,即可进行播种。

选择肥沃的土壤,整地做畦,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畦面上,覆盖一层薄土,然后浇水保湿。

及时除草、浇水、施肥,确保幼苗生长健壮。

选择春季或秋季进行分株繁殖,此时植株生命力旺盛,成活率高。

分株时间分株方法栽后管理将赤芍植株分成若干小株,每株带有一定数量的芽和根系,将其分别栽种在肥沃的土壤中。

栽后及时浇水、除草、施肥,促进新株生长。

03分株繁殖0201赤芍需要充足的光照,每天至少需要六个小时的直射阳光。

在光照不足的地区,可以使用人工光源来提供光照。

夏季高温时,赤芍需要适当遮阴,以防止过度暴晒对植株造成伤害。

赤芍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5℃。

在寒冷的冬季,需要注意采取保暖措施,以防止植株受冻害。

在炎热的夏季,需要注意通风降温,以防止高温对植株造成伤害。

赤芍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以防止根部长时间浸泡导致腐烂。

在干燥的季节,需要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以保持土壤湿度。

同时,可以使用喷水等方式增加空气湿度,以利于赤芍的生长。

赤芍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养分补充。

可以使用有机肥料或化学肥料来满足赤芍的营养需求。

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肥料的用量和浓度,以防止过度施肥对植株造成伤害。

同时,也要注意不同肥料之间的搭配使用,以充分发挥养分的功效。

VS常见病虫害种类及症状红蜘蛛吸食叶片汁液,造成失绿、黄化、脱落。

介壳虫虫体吸附在枝条上,吸取汁液,影响植株生长。

芍药红斑病叶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红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叶片枯死。

根腐病根系逐渐腐烂,叶片逐渐发黄,植株生长不良。

灰霉病叶面出现灰色霉层,叶柄和茎上也有,导致叶片枯萎。

芍药红斑病及时清除落叶,减少病源。

使用药剂可选择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赤芍栽培技术

赤芍栽培技术

赤芍栽培技术赤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宁神等,可用于治疗热病、痈肿、跌打损伤、痛经等多种疾病,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本文主要介绍赤芍的栽培技术,帮助农民朋友了解如何科学地种植赤芍,提高赤芍种植的产量和品质。

一、选址赤芍宜选择生长环境温和、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日照充足的地方进行栽培。

建议选择海拔在500-1500米之间、年平均温度在10-18℃、年降水量在800-1200mm之间的地区进行种植,可获得更好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赤芍不耐水湿,不能在容易积水的地方进行种植。

二、土壤赤芍喜欢有机质丰富、疏松透气、保水性好的土壤,最适宜的土壤pH在6.0-7.5之间。

由于赤芍根系较浅,因此土层不宜太深,以防止水分下渗,导致土壤过于干燥或过湿。

在种植前应该对土壤进行改良,加入适量的有机肥和石灰等改善土壤酸碱度。

三、繁殖赤芍主要通过分株和播种进行繁殖。

分株在赤芍的生长期间进行。

将母株抠出土壤后,用刀将根系分为若干份然后进行分株。

每份应含有2-3个枝叶,并在接口处涂擦一些菌剂,然后直接种植到事先准备好的花坛或田里。

播种期为每年的4月至6月,选取在阳光充足、土壤湿润的地方,将赤芍种子播到土里,表面略微拍实,然后覆盖一层细沙,浇透水后即可。

播种后每天保持地表湿润。

四、灌溉赤芍较为耐旱,但在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

依据当地的降雨情况,灌溉量一般控制在20-25mm左右,每次灌溉时间应适当延长,减少频率。

另外,应注意控制过度灌溉,以免积水过多,导致赤芍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五、施肥赤芍生长速度极快,生命力强,对土壤的营养需求较高。

在生长期间适时施肥,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长势头和产量。

建议在每年春季进行基肥施用,每亩施上40-60公斤腐熟有机肥,同时还应该适量施入磷、钾、氮等元素以促进赤芍的生长和发育。

六、病虫害防治赤芍如同其他农作物一样,也会遭受各种害虫和疾病的侵袭。

针对常见的赤芍病虫害,可采取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化学药物和生物防治等综合方式进行防治。

赤芍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赤芍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赤芍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种植赤芍,可真是门大学问,朋友们!听我说,赤芍这小家伙不仅好看,还是个“养生高手”,所以种起来可别马虎。

选地儿吧,赤芍可是喜欢阳光的,找个光照充足的地方,别让它躲在阴影里。

土壤方面,尽量选择排水好的肥沃土壤,像是在种菜一样,保持土壤的松散度,给它个舒适的环境。

水分嘛,干了就浇,但也别让它泡在水里,太潮湿它可受不了,根部容易烂掉,真是叫人心疼。

说到播种,春天可是最佳时机,温暖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最能激发赤芍的生长潜力。

把种子撒在土里,别忘了覆上一层薄薄的土,像是在给小种子盖个小被子,暖和又安心。

之后,耐心等待吧,这过程可不是急得了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才是正道。

通常一两周,种子就会破土而出,嫩嫩的小芽儿像个小精灵,跃跃欲试呢。

在成长过程中,朋友们可得留意一下,定期松土,给小芽儿呼吸的空间,土壤松软了,水分和养分都能更好地渗透下去。

说到养分,施肥可别忘了,春天施点氮肥,秋天再来点磷钾肥,这样它长得才会又快又壮。

不过,别贪心,肥料用多了可不好,适量就行,得讲究个“量入为出”。

遇到虫子可就麻烦了,常见的虫子像小甲虫、蚜虫,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

要是发现它们,赶紧用肥皂水喷一喷,虽然没啥杀伤力,但能把虫子吓跑。

保持植株的清洁,定期检查,做个“勤快的园丁”,这样赤芍才能健康成长。

天气太热的时候,记得给它们遮个阴,夏天阳光太毒,容易晒伤,给它们点“保护伞”吧。

浇水也得讲究时机,天热的时候多浇,天冷的时候就少来点,让土壤保持湿润,但别让水滞留在地面。

赤芍可喜欢适中的湿度,水太多会让它不高兴,反而影响生长。

听我说,控制好水分,赤芍才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真是看了让人心情大好的景象。

采收的时候就有意思了,赤芍的花期通常在夏末秋初,花儿一开,那可真是美不胜收!这个时候,赶紧收集花瓣,做些草药用,别忘了留一些给自己欣赏。

采收时小心点,别弄伤了根部哦,伤了根可就麻烦了,植物可不像咱们,受伤了可就不好再长了。

赤芍种植技术

赤芍种植技术

赤芍种植技术赤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种植赤芍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赤芍的种植技术,帮助种植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赤芍的种植技术。

一、适宜环境赤芍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喜欢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

种植赤芍时应选择海拔适中、气候温暖、无大风的地方。

土壤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宜,酸碱度在5.5-7.5之间。

二、繁殖方式赤芍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根状茎分株和种子繁殖两种。

根状茎分株是常用的繁殖方式,可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进行分株,每株应保留2-3个芽眼。

种子繁殖则需要将种子进行催芽处理,然后在适宜的季节进行播种。

三、土壤处理在种植赤芍前,应事先进行土壤处理。

首先将土壤进行翻耕,去除杂草和病虫害。

然后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同时,根据土壤的酸碱度进行调整,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四、播种和管理如果选择种子繁殖,可以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

播种前,应将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提高发芽率。

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覆土,保持适当湿度,促进种子的发芽。

发芽后,要及时进行稀苗,保证植株的生长空间。

赤芍的管理主要包括浇水、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赤芍喜湿而怕涝,浇水要适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在生长期间,可以适量施入有机肥料,增加植株的养分供应。

同时要定期除草,保持田间整洁。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可采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五、收获和加工赤芍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秋季,当植株的地上部分枯黄时即可收割。

收获后,将赤芍进行晾晒,使其含水量降低到合适的范围。

然后进行初步加工,去除杂质和不良部分。

最后,将赤芍进行干燥,保持其药用成分的稳定性。

赤芍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掌握赤芍的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种植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赤芍的种植技术,为赤芍的种植和生产提供参考。

赤芍药的种植方法

赤芍药的种植方法

赤芍药的种植方法
1. 赤芍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

种植赤芍药时需要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以保证其生长繁茂。

2. 在春季或秋季,选择健康的赤芍药苗进行种植。

可以选择购买苗木或者用赤芍药种子进行繁殖。

3. 在选择种植地点之前,通过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酸碱度、养分含量和质地。

赤芍药喜欢中性到微酸性的土壤,并且对有机肥料的需求量较高。

4. 在种植之前,对土壤进行耕作和松土,以便改善土壤的结构和通透性。

可以添加腐熟的堆肥或有机肥料来提高土壤的肥力。

5. 在种植赤芍药时,需要为每株植物预留足够的空间,一般建议株距为30厘米至50厘米。

6. 在种植之前,可以将赤芍药苗浸泡在水中约30分钟,这将有助于提高其存活率。

7. 将赤芍药苗种植在准备好的沟槽或坑洞中,并用土壤轻轻填埋。

注意不要将苗木埋得太深,以免影响其生长。

8. 种植完成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但要注意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9. 在花期结束后,赤芍药会进入休眠期。

可以将枯黄的部分修剪掉,以保持植株整洁,并为下一季的生长做好准备。

10. 在春季或秋季,可以给赤芍药施上一定量的复合肥料,以补充所需的养分,并促进其生长。

科技成果——赤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科技成果——赤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科技成果——赤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种子和种苗的选择1、选种和选苗:赤芍种子应选择籽粒饱满、无畸形、无霉变、无虫蛀、适宜当地种植的新种子;种苗选择包括实生苗和秋季采收的芽头两种,实生苗选择芽苞完整、苗势壮、无药害和无病虫害,根径10-15mm,2-3年生苗,芽头选择形状粗大、不空心、芽苞饱满、无病虫害的健壮芍头,用刀切成块状,每块留芽苞3-4个。

2、种子处理:将新种子置入45℃左右温水中浸泡24小时,取出沥水,播种。

(二)选地与整地1、选地种植地应选择光照充足、土质疏松、表层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宜为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缓坡地。

2、整地①育苗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和透水性良好的地块,深翻30cm左右,宽80-120cm,长度按实际情况确定作畦。

②栽植整地:清除田间石块、杂物和草根,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2500kg/667m2,旋耕30cm左右打垄。

如透水好的砂质地块,宜采用平垄,行距60-80cm,垄高10cm左右;土质较粘透水不良的地块,宜采用高垄,行距70-90cm,垄高15-20cm。

(三)种植方式赤芍种植宜选择播种育苗和移栽的两种生产方式。

1、播种育苗:赤芍种子播种时间在8-9月,顺向开浅沟,沟深5cm-6cm,条播。

将温水浸泡过的种子均匀撒入沟中,覆土4-5cm,稍镇压,播种量20kg/667m2左右。

2、移栽育苗:种苗移栽定植时间9-10月或4-5月,将选好的种苗按株距30-45cm定植,芽朝上,覆土5-8cm,稍压。

(四)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栽后第2年红芽露出后,应立即中耕除草,此时的赤芍根纤细,扎根不深,不宜深锄;5-6月各中耕除草一次;以后每年视情况,中耕除草2-3次。

2、追肥:一、二年生幼苗,因根系不发达,常采用株间穴施或行间沟施的方法,穴与沟的深度约15cm,将肥料施于其中,后覆土;每亩可施用腐熟的有机肥1500kg。

三年生以上的植株,多采用普施法,将肥料撒匀后,结合中耕除草,深锄松土,使之与土壤混匀;每亩可施用腐熟的有机肥2000-2500kg。

赤芍怎么种植,赤芍种植方法与栽培管理.doc

赤芍怎么种植,赤芍种植方法与栽培管理.doc

赤芍怎么种植,赤芍种植方法与栽培管理赤芍为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为清热凉血,散瘀之佳品,深为医家所喜用。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野生品)的根。

多为野生。

前者主产内蒙古、东北三省及河北、山西等地。

川赤芍主产四川、甘肃、云南、贵州等地。

那赤芍怎么种植,赤芍种植方法与栽培管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赤芍生长环境野生芍药多集中生长于北方海拔500~1500m的山地和草原。

土壤为棕色或暗棕色森林土,常见于山坡、沟旁、阔叶杂木林下,林缘和灌木丛。

川赤芍集中生长在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的山原和峡谷地,土壤多为高原棕壤和暗棕壤。

具有喜光、抗旱及耐寒的特性。

赤芍种植技术1、选地整地:赤芍以壤土及沙壤土最适宜,沙土次之,黏重的土壤侧较差。

秋后作物收获后,进行秋翻,以利驱除病虫害。

翌年春整地,犁后用耙耙平,然后做畦,畦的大小长短,可根据地的形势具体决定。

2、育种栽培:秋后收获时即可分选种根,种根必须是具有芽苞,完整无疵、健壮的宿根。

栽种时,先于畦间打穴,行间及株间距离40~50cm,然后将种根分植于穴中,芽向上,每穴栽1株,平均每667㎡可栽种3000株左右。

赤芍分栽后,第1~第2年,可于畦边间作包谷、黄豆,但在第3年则不能再问种其他作物。

赤芍忌连作,种过赤芍的土地,最好能换土或改种其他作物,以免发生病虫害。

赤芍栽培管理1、施肥及除草:肥料一般用厩肥及豆饼,在分栽的同时随即施用。

第1次施肥可于春初出苗后,在株间用锄掘穴施用,然后培土覆盖,每年春、秋施肥1~2次,施肥时再锄1次草,以防杂草蔓延。

2、摘蕾:芍药种植后,每年结蕾开花,为了保证赤芍的根部养分充足,在其结花蕾时,即行摘除。

3、病虫害防治:(1)病害:①芍药灰霉病:病菌引起的病害,叶、茎、花等部位均会被害。

一般在开花以后发病,阴雨连绵时最严重。

防治方法:发病后清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采取轮作或选用无病种芽,平时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保持通风、透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芍高产种植技术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赤芍高产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缓坡,耕翻30厘米左右,清除田间石块、杂草和草根,然后打垅或作畦。

如砂质较重透水好的地块,宜采用平畦,土质较粘透水不良的地块,宜采用高畦。

畦高15厘米左右,畦宽100-140厘米,整地地时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000-4000斤和腐植酸型复合肥或硫酸钾型复合肥20斤,没有农家肥的用腐植酸型复合肥或硫酸钾型复合肥40-50斤,同时施入土壤杀虫药和杀菌药。

如土壤菌虫双杀.掘地龙.地虫丹等按说明使用。

二、种植方法
1、开沟,沟深5-7厘米,条播,将种子均匀撒入沟中,覆土5厘米左右,稍镇压。

最好上盖厩肥。

东北根据各地气温不同于9月10日至9月25日之前播种,各地具体播种期限请咨询研究赤芍育苗的专业人士,这样保证第二年5月出苗,如果秋季播种过晚第二年不出苗.要延迟到第三年出苗。

如果采收的种子第二年春季播种的话,要第三年才出苗。

每年5-6月追施农家肥1次,冬季在畦面铺圈肥或土杂肥,以保安全越冬。

培育2年后作种苗进行移栽,一般移栽3-4年才能收获,亩产干品在1500-2000公斤。

2、移栽方法:可采用大垄栽培。

在垄上开沟,将赤芍苗按株距30厘米栽种,芽朝上,用少量土固定芽头,再用腐熟饼肥或有机肥料施入沟内,覆土3厘米后稍压即可。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栽种后,头两年幼苗矮小,最好在畦面铺上圈肥,不仅增加肥力,并抑制杂草的生长。

栽后第2年红芽露出后,应立即中耕除草,此时的根纤细,扎根不深,不宜深锄。

5,6月各中耕除草一次。

播种盖土后可喷施乙草胺封闭除草剂,播种第一年不出苗,所以有草时候可以喷施百草枯,农达等,但是喷施百草枯一定要在表土稍干,喷施后24小时不下雨条件下使用。

2、培土、灌溉:每年冬季在清理枯枝残叶的同时,应培土1次,以防止越冬芽露出地面枯死。

在夏季高温干燥时期,也应适当培土抗旱。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灌溉。

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

3、摘蕾:现蕾时,选晴天将花蕾全部摘除,以利根部生长。

留种的植株,可适当去掉部分花蕾,使种子充实饱满。

4、间作:栽后当年和第2年,也可适当在赤芍空间栽种玉米、大豆,以降低夏季地表温度,又能收获粮食。

5、追肥:第一年施基肥以外,在7月份每亩追施复合肥20公斤。

每年春季清明前赤芍没有出芽时和7月中旬各追施冲施型复合肥一次,每年喷根茎施药材专用叶面肥和专用增产剂4-5次,这样确保增产30以上,增加收益。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芍药灰霉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叶、茎、花等部位均会被害。

病菌主要以菌核随病叶脱落,在土中越冬。

一般在开花以后发病,阴雨连绵时最重。

防治方法:发病后,清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采取轮作或选用无病种芽,平时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保持通风透光。

易发病期和发病初期用1∶1∶100波尔多液喷晒植株,每隔10-14天喷1次,连续进行3-4次。

芍药锈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危害叶片。

7、8月病情加重。

防治方法:芍药收获时将残株病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

在发病初期喷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400倍液效果良好。

以上病害可以预防为主最好,可以在芍药3到4叶期开始.每隔15-20天喷施粉锈宁,药材专用杀菌剂等,2到3种专用杀菌药间隔使用,然后7月份每隔20天喷施药材专用叶面肥。

2、害虫:有蛴螬、地老虎、等危害根部。

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在防治期间进行地面喷洒,或者90%敌百虫6-8倍液喷到炒香的麸皮或玉米粉上拌匀制成毒饵,亩施。

有人发现敌杀死防治地老虎效果神奇,具体方法:按每亩用%敌杀死乳油30-40毫升,加水75公斤于日落后对农作物的幼苗作常规喷洒,做到茎叶都要叶湿。

只要地老虎出来采食,就能使其中毒致死,如有对整块地全面喷洒,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用此方法防治地老虎,日落前不可施药,这是因为植株上的药液一但被
蒸发掉,防效就大大降低了。

日落后施药,由于受大雾或者田间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药液不蒸发害虫在夜间出土采食,正与未干的药物相遇。

因此,其杀虫效果好,这也是防除地老虎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该法不但对小龄幼虫有特效,对具有一定抗性的大龄幼虫也具有神奇效果。

一般当天日落后施药,第二天一早就会出现大量死虫,一夜之间就能杀死掉田里80%以上的害虫。

如一次铲除不了,可再喷一遍,做到彻底扫除残余害虫。

由于在一夜之间就可杀死大部分害虫,为保苗赢得了时间,这也是敌杀死防治地老虎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关键。

五、采收加工
本品于春、秋二季采收,以秋季产者质佳,此时浆汁饱满,干后粉性强。

将根挖出后,去掉根茎及须根,洗净泥土。

弯曲者用手理直,晾晒至半干,扎成小捆,以免干后弯曲,再勤翻勤晒,至足干时即可。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为“赤芍片”。

取生赤芍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偶有焦斑,取出放凉,为“炒赤芍”。

【规格等级】
1、一般商品通常分2等及统货。

一等:长16cm以上,两端粗细均匀,中部直径1.2cm以上,无疙瘩头、空心、须根。

二等;长15.9cm以下,中部直径5mm以上,其余同一等。

2、出口品分3等。

一等:长30cm以上,中部直径1.2cm以上,允许有直径够、长度不够,但长度低于15cm者不超过6%。

二等:长20cm以上,中部直径1-1.2cm,允许有直径够、长度不够,但长度低于15cm者不超过6%。

三等:长30cm以上,中部直径-1cm,允许有直径够、长度不够,但长度低于15cm者不超过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