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PPT课件

组织手术
润
法
麻
骨膜上浸
醉
润法
上颌或下前牙区牙
牙周膜注
槽突区域小手术
射法
精选ppt课件
21
1.软组织浸润麻醉法 适应症:软组织内的手术行皮下或黏膜下浸润。
设计切口,避免 注药后组织变形
注射少量麻药, 麻药在组织内
形成小皮丘
产生张力
减少出血,术 野清楚,易于 分离组织
沿切口线由浅 至深分层注射
麻药扩散渗透 至神经末梢
精选ppt课件
4
局麻适 用范围
局麻特点
口外门诊手术
牙髓病的治疗
固定义齿修复
➢不需要特殊设备 ➢不需要麻醉医师参与 ➢不需要特别护理 ➢不适于不合作的病人
精选ppt课件
5
第一节 概述
二、常用局麻药物 酯类
局麻药 酰胺类
普鲁卡因
丁卡因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阿替卡因 甲哌卡因 丙胺卡因
精选ppt课件
6
1.利多卡因(Lidocaine ) Ø 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可用于表麻。 Ø 临床常用:2%利多卡因行阻滞和浸润麻醉。 Ø 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心律失常病人首选。 Ø 临床最常用。
精选ppt课件
19
三、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定义: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 经末梢,使其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
适用范围: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手术。 上颌或下前牙区牙槽突区域小手术。
常用药物:2%利多卡因,碧兰麻
精选ppt课件
20
软组织浸
口腔颌面部软
浸
润麻醉
第八章
口腔局部麻醉
(Oral Local Anaethesia) 医药系 张少芳
第10章局麻药1

09.02.2021
21
1.普鲁卡因不宜用于
A.表面麻醉 B.浸润麻醉 C.腰麻
D.硬外麻 E.传导麻醉
2.使用麻醉药物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是
A.利多卡因 B.氯胺酮 C.普鲁卡因
D.布比卡因 E.硫贲妥钠
3.为了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减少吸收常在局麻药 中加入
3.本品毒性大,安全范围小,毒性 比普鲁卡因大10-20倍。因药物穿 透力强,易吸收,而且代谢慢,易 发生毒性反应。
09.02.2021
18
利多卡因(赛罗卡因) 特点: 1.与普鲁卡因比,作用快、强、持久,
粘膜穿透力较强,局麻时间、效应及毒 性与药物浓度有关。 2.全能麻醉药,表面、浸润、传导、腰麻及
A.麻黄碱 B.阿托品 C.去甲肾上腺素
D.肾上腺素 E.间羟胺
4.丁卡因不宜用于
A.表面麻醉 B.浸润麻醉 C.传导麻醉
D.腰麻 E.硬脊膜外麻
5为防止腰麻时引起低血压,首选用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麻黄碱
D.阿托品 09.02.2021 E.多巴胺
22
感谢观赏
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硬膜外麻均有效。
09.02.2021
19
3.本品毒性较小,安全范围较大,对 组织无刺激,无局部血管扩张作用。
4.无过敏反应,对普鲁卡因过敏者可 选用此药。
5.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09.02.2021
20
布比卡因(麻卡因)
特点: 1.麻醉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局麻作用比利
多卡因强4-5倍,可维持5-10小时。 2.主要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和硬膜外
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主要危险是呼吸麻痹和血 压下降。血压下降用麻黄碱预防。
诊断学(第9版)第八篇 临床常用诊断技术 第九章 腰椎穿刺术

诊断学(第9版)
方法
5.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测定压力时须嘱病人放松,并缓慢将双下肢伸直,以免因病人腹 压增高而导致脑脊液压力测量值高于真实水平。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80~180mmH2O。若继续作 Queckenstedt试验(又称压颈试验或梗阻试验),可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即在测初压后,由助 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秒,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正常时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 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秒,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为梗阻试验阴性,示蛛网 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颈静脉后,不能使脑脊液压升高,则为梗阻试验阳性,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 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但是,对颅内压增高或怀疑后颅窝肿瘤病 人,禁作此试验,以免发生脑疝。
诊断学(第9版)
腰椎穿刺术(lumbar puncture)常用于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膜炎、脑炎等颅内 感染,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肿瘤、脱髓鞘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也可测 定颅内压力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等,有时也用于鞘内注射药物。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3.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逐层局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针尖稍斜向头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 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约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时可 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可见脑脊液流出。
2.穿刺时病人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 3.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置换性药液注入。
药理学(A)第2次

第三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一、单项选择题1.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是( E )A.年龄和性别B.体重C.给药时间D.病理状态E.以上都是2.吸收较快的给药途径是( A )A.肌肉注射B.皮下注射C.口服D.经肛E.贴皮3.联合用药难解决的问题是( D )A.协同作用B.拮抗作用C.配伍禁忌D.个体差异E.多种用药目的4.对药物吸收影响不大的因素是( C )A.食物 B.空腹服药 C.饭后服药 D.促胃排空药 E.胃易破坏药5.服麻黄碱2~3天后对哮喘不再有效的原因是( E )A.致敏性 B.耐受性 C.抗药性 D.耐药性 E.快速耐受性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给药途径药物吸收较为完全( ABCDE )A.肌内注射B.直肠给药C.吸入给药D.舌下含服E.皮下注射2.药效学相互作用包括( CDE )A.药酶诱导作用B.药酶抑制作用C.协同作用D.拮抗作用E.敏化作用3.在机体方面影响药物的作用的因素( ABCDE )A.年龄B.性别C.病理状态D.精神因素E.遗传因素4.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包括( ABCD )A.药物间的吸附与络合B.消化液的分泌C.消化道pH值改变D.胃排空改变E.同服药酶诱导剂5.可引起特异质反应的药物有( ABCDE )A.琥珀胆碱B.磺胺类药物C.对乙酰氨基酚D.伯氨喹啉E.阿司匹林第四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种效应是通过激动M胆碱受体实现的( D )A膀胱括约肌收缩 B.瞳孔开大肌收缩 C.骨骼肌收缩 D.唾液腺分泌 E.胰岛素分泌A.心脏B.支气管和骨骼肌血管平滑肌C.瞳孔开大肌D.胃肠道平滑肌E.膈肌3.以下哪种效应不是M受体激动效应( B )A.心率减慢B.腺体分泌减少C.支气管平滑肌收缩D.胃肠道平滑肌收缩E.睫状肌收缩4.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上的受体是( D )A. α1受体B.N受体C. ß受体D.M受体E.α2受体5.N2受体激动时( C )A.支气管平滑肌收缩B.肠蠕动加强C.骨骼肌收缩D.心肌收缩力加强E.肠蠕动减弱6.β1受体激动时( B )A.血管收缩B.心跳加快C. .肠蠕动加强D. 骨骼肌收缩E. 支气管收缩7.N1受体位于( B )A.骨骼肌运动终板上B.神经节细胞上C.心肌细胞上D.血管平滑肌细胞上E.肝细胞上8.通过影响递质转化而发挥作用的药物是( C )A.毒扁豆碱B.麻黄碱C.阿托品D.氨茶碱E.肾上腺素9.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C )A.多巴胺B. 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乙酰胆碱E.异丙肾上腺素10.ß2受体激动时( E )A.肠蠕动加强B. 心肌收缩力加强C.骨骼肌收缩D.血管收缩E. 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二、多项选择题1.胆碱能神经兴奋时引起( ABCE )A.心率减慢B.汗腺分泌增加C.骨骼肌收缩D.瞳孔扩大E.胃肠道平滑肌收缩2.胆碱能神经包括( ABCE )A.运动神经B.全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C.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D.全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E.汗腺分泌神经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神经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引起( ACDE )A.心脏兴奋B.瞳孔缩小C.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收缩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E. 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4.N1受体主要分布在( BD )A.运动神经支配的效应器B.肾上腺髓质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D.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E.子宫平滑肌A.小血管平滑肌B.瞳孔开大肌C.汗腺和唾液腺D.胆道平滑肌E.膀胱平滑肌三、简答题1.简要说明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分类及其各类的代表药物。
《有机化学》第九章

第九章
水溶液直接提取法不利于那些碱性较弱不能直接溶解于水的生
物碱提取,因此可采用偏酸性的水溶液,使生物碱与酸作用生成盐
进行生. 物碱提取。具有碱性的生物碱在植物体中多以盐的形式存在, 而弱碱性或中性生物碱则以不稳定的盐或游离碱的形式存在,故常
用0.5%~2%的乙酸、盐酸等为溶剂。
29 第二节 生物碱
二 、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二)醇类溶剂提取法
游离生物碱及其盐一般都能溶于甲醇和乙醇,因此用它 们作为生物碱的提取溶剂,应用较为普遍。甲醇的极性比乙 醇的极性大,对生物碱的溶解性比乙醇好,甲醇的沸点也比 乙醇低,但对视神经的毒性很大,所以除实验室有时将甲醇 作为生物碱提取溶剂外,多数用乙醇作为溶剂,有时也用稀 乙醇(60%~80%)作溶剂。通常采用醇提—酸水—碱化— 亲脂性溶剂萃取的方法反复进行。
N
-
N
CH3
33 第二节 生物碱
三 、 重要的生物碱
(三) 麻黄碱
第九章
麻黄碱俗称麻黄素,分子中有两个手性碳(用*标记),麻黄碱的分子结构式如下:
糠醛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 于制造酚醛树脂、农药、医药(如 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等。
O2N- O
O -CH=N-N-C = O
CH2-CH2
- -
-
呋喃唑酮(痢特灵)
19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四、 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二) 吡咯衍生物——叶绿素、血红素和维生素B12
第九章
20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
第九章 杂环化合物、生物碱
【知识目标】 理解杂环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分类。 掌握五元单杂环、六元单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了解几种重要的生物碱(麻黄素、烟碱、小檗碱、鸦片制剂)。 【技能目标】 掌握常见杂环化合物、生物碱的鉴别方法。
医学实验动物学06第九章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 经口给药 1. 拌入饲料或饮水中自由摄取
优点:省人力 缺点:因个体差异,摄入量不等 2. 灌胃
优点:能准确定量 缺点:给动物造成一定的痛苦,
需熟练掌握技术
大小鼠灌胃注意点
1. 用灌胃针。
2. 从嘴角处插入,到达咽部后改变灌胃针 的方向,使其与食管的走向一致,然后 顺利插入。
3. 成年大鼠由于体型较大,不易保定。办 法:
1)一人保定、灌胃
2)操作者抓取后,将大鼠尾部按 在自己的胸部,达到固定尾部的目的, 然后灌胃。
兔灌胃法
采用两人操作法。
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和中指挤压家 兔两颊,将下颌挤开使兔被动张口, 右手将开口器从一侧口角插入口腔 并固定,用泡在水中的14号细导尿 管,经开口器的孔插入,向前推进 约15cm,可达胃内,确认泡在水中 的导管另一端没有冒气泡,说明没 有误入气管,即可注入药液。灌胃 量为每只每次80-150mL。
4. 兔抓取的注意点 • 最好戴人造革围裙和袖套,以免爪子抓伤。 • 采用正确地抓取方法。 • 可采用兔固定器固定进行实验操作,或一人抓取固
定,一人实验操作。
5. 犬抓取注意点
• 实验用犬有专用的比格犬和农村收购来的随意 来源犬。
• 犬是通人性的,随意来源犬购入后,饲养人员 和实验人员要经常亲近它们,使它放松对你的 警惕,容易直接抓取它们。
障碍,引起呼吸、心跳停止。 抢救方法: 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对症治疗的措施。
1.立即停止供给麻醉剂 2.人工呼吸,吸氧 3.苏醒剂 4.呼吸中枢兴奋剂如可拉明等和心脏和呼吸兴奋剂, 如0.1%肾上腺素适量作心内或静脉注射,静脉滴注 50%葡萄糖溶液等。 (half)
五、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
• 一、经口给药法 • 二、注射法 • 三、其它途径给药方法 1. 呼吸道给药 2. 皮肤给药 3. 脊髓腔内给药 4. 脑内给药 5. 直肠内给药 6. 关节腔内给药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

外科学总论习题集第八章麻醉学习要求掌握麻醉前的准备事项,掌握各种麻醉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熟悉各种麻醉方法的操作方法,了解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的使用。
一、选择题A型题1.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重,功能减低,尚在代偿范围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稍差,ASA分级为A.Ⅰ级B.Ⅱ级C.Ⅲ级D.Ⅳ级E.Ⅴ级2.男患,20岁,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经检查无其他并存疾病,其ASA分级应为A.第1级B.第2级C.E 第1级D.E 第2级E.E 第3级3.不属于麻醉前用药目的的是A.镇静B.镇痛C.肌松驰D.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E.调整自主神经功能4.下列哪种手术不宜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A.左尺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前臂动静脉造瘘术C.左斜颈胸锁乳突肌离断术D.肱骨软骨瘤切除术E.肩关节脱臼手法复位术5.下列哪项不属于颈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A.局麻药毒性反应B.膈神经阻滞C.全脊麻D.霍纳综合征E.脊髓前动脉综合征6.颈神经丛的神经组成是A.颈1~3脊神经B.颈2~4脊神经C.颈1~4脊神经D.颈2~5脊神经E.颈1~5脊神经7.臂神经丛的神经组成是A.C5~8脊神经前支B.C6~8脊神经前支C.C6~8及T1脊神经前支D.C5~7及T1脊神经前支E.C5~8及T1脊神经前支8.直入法行T11~12硬膜外穿刺时,穿刺径路为A.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B.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C.皮肤-皮下组织-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D.皮肤-皮下组织-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E.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9.下列哪项不适合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A.阑尾切除术B.肛瘘切除术C.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D.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E.子宫肌瘤切除术10.下列哪项适合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A.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病灶清除术B.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C.巨大卵巢囊肿切除术D.子宫肌瘤伴贫血,血红蛋白89g/LE.胫骨骨折伴腰椎寒性脓肿11.下列哪项不是硬膜外麻醉的并发症A.局麻药毒性反应B.硬膜外血肿C.头痛D.硬膜外感染E.全脊髓麻醉12.一般认为当血液中F-浓度高于多少时,肯定产生肾毒性A.30μmol/LB.50μmol/LC.70μmol/LD.80μmol/LE.100μmol/L13.可产生顺行性遗忘,无术中记忆的静脉药物是A.丙泊酚B.咪达唑仑C.氯胺酮D.依托咪酯E.硫喷妥钠14.与吸入麻醉药诱导与苏醒快慢相关的是A.MACB.分子量C.油/气分配系数D.血/气分配系数E.蒸气压15.全麻诱导迅速,连续注射后无体内蓄积,清醒完全彻底的静脉药物是A.丙泊酚B.咪达唑仑C.氯胺酮D.依托咪酯E.硫喷妥钠16.无明显呼吸和循环抑制,下颌松驰,能耐受气管插管的静脉药物是A.丙泊酚B.咪达唑仑C.氯胺酮D.依托咪酯E.γ-羟基丁酸钠17.对循环系统几无影响的静脉药物是A.丙泊酚B.咪达唑仑C.氯胺酮D.依托咪酯E.硫喷妥钠18.具有镇痛作用,易保留自主呼吸且可产生意识与感觉分离现象的静脉药物是A.丙泊酚B.咪达唑仑C.氯胺酮D.依托咪酯E.硫喷妥钠19.可导致血压下降,反复注射产生体内蓄积,并可能诱发喉和支气管痉挛的静脉药物是A.丙泊酚B.咪达唑仑C.氯胺酮D.依托咪酯E.硫喷妥钠20.术中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A.10%B.15%C.20%D.25%E.30%21.术中高血压一般是指舒张压高于()mmHg或收缩压高于基础值的()A.90 20%B.95 25%C.100 20%D.100 25%E.100 30%22.MAC是用来表示吸入麻醉药作用强度的A.LD50B.LD95C.ED5D.ED50E.ED9523.使用高浓度时易发生缺氧的吸入麻醉药是A.恩氟烷B.异氟烷C.七氟烷D.地氟烷E.氧化亚氮24.与吸入麻醉药强度相关的是A.MACB.分子量C.油/气分配系数D.血/气分配系数E.蒸气压25.下列属于超短效镇痛药的是A.吗啡B.曲马朵C.哌替啶D.芬太尼E.瑞芬太尼26.主要通过霍夫曼降解的肌松药是A.琥珀胆碱B.泮库溴铵C.维库溴铵D.罗库溴铵E.阿曲库铵27.在非麻醉状态下,MAP低于()mmHg时,即有发生脑缺血缺氧的危险A.80B.70C.65D.60E.55B型题(1~5题)对于ASA分级A.Ⅰ级B.Ⅱ级C.Ⅲ级D.Ⅳ级E.Ⅴ级1.病人的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的威胁,麻醉和手术非常危险2.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虽然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健全,能耐受一般麻醉和手术3.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重,功能减低,尚在代偿范围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稍差4.病人无器质性疾病,发育、营养良好,能耐受麻醉和手术5.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威胁着生命安全,施行麻醉和手术需冒很大风险(6~10题)行神经干(丛)阻滞时的麻醉选择A.颈深丛阻滞B.颈浅丛阻滞C.腋路臂丛神经阻滞D.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E.指神经阻滞6.左手无名指第二指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7.斜颈行左侧胸锁乳突肌离断8.右尺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9.甲状腺腺瘤切除10.右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11~16题)脊神经对躯干皮肤支配解剖标志A.C2B.T2C.T4D.T6E.T10F.T1211.耻骨联合水平12.甲状软骨部位13.双乳头连线14.平脐15.胸骨上缘16.剑突下(17~21题)A.恩氟烷B.异氟烷C.七氟烷D.地氟烷E.氧化亚氮17.在钠石灰中不稳定18.麻醉作用弱,使用高浓度时易发生缺氧,增加体腔的积气19.高浓度可诱发心肌窃血20.呼吸道刺激性强,兴奋交感神经21.可能诱发癫痫,对肾功能有潜在损害二、填空题1.在两类局麻药中,易出现局麻药过敏反应的是()类局麻药。
《临床麻醉学》教案

《临床麻醉学》教案第一章:麻醉前评估与准备1.1 教学目标了解麻醉前评估的重要性,掌握患者一般情况及特殊病史的询问方法,熟悉麻醉前检查及准备。
1.2 教学内容1.2.1 麻醉前评估的意义及目的1.2.2 患者一般情况及特殊病史的询问1.2.3 麻醉前检查的项目及重要性1.2.4 麻醉前的准备工作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及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麻醉前评估与准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局部麻醉2.1 教学目标掌握局部麻醉的原理、方法及应用,了解常见局部麻醉药物的特点及不良反应。
2.2 教学内容2.2.1 局部麻醉的原理及分类2.2.2 常用局部麻醉方法及操作技巧2.2.3 局部麻醉药物的选择及用法2.2.4 局部麻醉的不良反应及处理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评估通过实践操作、课堂提问及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局部麻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全身麻醉3.1 教学目标熟悉全身麻醉的原理、方法及管理,掌握常见全身麻醉药物的特点及不良反应。
3.2 教学内容3.2.1 全身麻醉的原理及分类3.2.2 常用全身麻醉方法及操作技巧3.2.3 全身麻醉药物的选择及用法3.2.4 全身麻醉的管理及注意事项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评估通过实践操作、课堂提问及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全身麻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四章:椎管内麻醉4.1 教学目标掌握椎管内麻醉的原理、方法及应用,了解常见椎管内麻醉药物的特点及不良反应。
4.2 教学内容4.2.1 椎管内麻醉的原理及分类4.2.2 常用椎管内麻醉方法及操作技巧4.2.3 椎管内麻醉药物的选择及用法4.2.4 椎管内麻醉的不良反应及处理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4.4 教学评估通过实践操作、课堂提问及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椎管内麻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局部麻醉一、选择题A型题1.粘膜吸收局麻药的速度与哪种途径给药相等A.皮下浸润B.静脉注射C.肌肉注射D.硬膜外注射E.神经丛血管旁阻滞2.哪种局麻药最常用于静脉局部麻醉A.普鲁卡因B.利多卡因C.丁卡因D.布比卡因E.氯普鲁卡因3.利多卡因在神经阻滞中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阈剂量是A.5.0mg/ kgB.7.0mg/kgC.10.0mg/kgD.12.5mg/kgE.15mg/kg4.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一次最大剂量是A.200mgB.300mgC.400mgD.500mgE.600mg5.0.5%普鲁卡因(不含肾上腺素)行局部浸润麻醉一次最大剂量为A.100m1B.140m1C.160mlD.200m1E.250m16.利多卡因(含肾上腺素)行局部浸润麻醉,作用时间最长可达A.60minB.90minC.120minD.240minE.360min7.通常用普鲁卡因作为局部浸润麻醉是因其A.毒性小B.毒性小,作用时间长C.毒性小,作用发挥迅速D.毒性小,麻醉效果强E.以上都不对8.作局部浸润,利多卡因100m1中加0. 5m1的肾上腺素,其浓度将为A.1:200B.1:2000C.1:20 000D.1:200 000E.1:2 000 0009.局麻时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烦躁不安,首先考虑A.局麻药中毒反应B.过敏反应C.肾上腺素反应D.高敏反应E.疼痛反应10.C4支配的皮肤区域与以下哪一神经支配的区域相邻A.枕下神经B.C6神经C.T1神经D.T2神经E.面神经11.颈椎横突最突出者为A.颈2横突B.颈3横突C.颈4横突D.颈6横突E.颈7横突12.颈部神经丛是由哪些神经构成的A.颈1~4脊神经B.颈2~4脊神经C.颈3~4脊神经D.颈1~5脊神经E.颈5~胸1脊神经13.哪一神经主要为运动神经A.枕下神经B.颈前神经C.耳大神经D.枕小神经E.锁骨下神经14.骶神经丛组成A.L4前支一部分,L5前支,骶尾神经前支B.L5前支,骶尾神经前支C.骶神经前支D.尾神经前支E.骶尾神经前支15.腋入臂丛阻滞最易阻滞的神经是A.挠神经B.正中神经C.尺神经D.前臂外侧皮神经E.肌皮神经16.腋入臂丛阻滞为防止止血带疼痛,主要要阻滞A.正中神经B.肋间臂神经C.肌皮神经D.上臂内侧皮神经E.桡神经17.下列局麻药中,酯类局麻药是A.利多卡因B.丁卡因C.布比卡因D.依替卡因E.甲哌卡因18.下列哪种局麻药只能用于表面麻醉A.利多卡因B.丁卡因C.可卡因D.达克罗宁E.布比卡因19.行指或趾N阻滞时局部麻醉药液中,不应加肾上腺素是因为A.可引起指或趾缺血坏死B.局麻药用量少不需要另加肾上腺素C.可使药物吸收增加D.可增加药物毒性E.要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20.臂丛神经,下列哪组神经组成正确A.颈5、颈6、颈7、颈8、胸1的前支B.颈5、颈6、颈7、颈8、胸1的后支C.颈5、颈6、颈7、颈8的前支D.颈5、颈6、颈7、颈8的前支和后支E.颈2、颈3、颈4、颈5的前支21.颈丛神经,下列哪组神经组成正确A.C1~4B.C2~C5C.C3~C6D.C4~7E.C5~822.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其穿刺点定位是指A.胸锁乳突肌与前斜角肌之间B.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C.中斜角肌与后斜角肌之间D.颈阔肌之间E.斜方肌与中斜角肌之间23.采用肌间沟途径作臂丛神经阻滞时,最常见阻滞不全A.桡神经B.正中神经C.尺神经D.正中神经和桡神经E.桡神经和尺神经24.经腋窝行臂丛阻滞时,出现阻滞不全哪项多见A.尺神经B.正中神经C.桡神经和正中神经D.尺神经和桡神经E.桡神经和肌皮神经25.颈丛阻滞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或失音,最可能的原因是A.药液误入硬脊膜外腔间隙B.局麻药的毒性作用C.膈神经阻滞D.迷走神经阻滞E.颈交感神经阻滞26.哪种臂丛神经阻滞法血、气胸并发症发生率最高A.腋路臂丛阻滞法B.锁骨上臂丛阻滞法C.肌间沟阻滞法D.喙突下臂丛阻滞法E.经颈路臂丛阻滞法27.拇指基底部手术,神经阻滞应首选A.腋路臂丛神经阻滞B.锁骨上路及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C.尺神经阻滞D.桡神经阻滞E.正中神经+肌皮神经阻滞28.如果根动脉血流障碍,易引起哪些节段的脊髓缺血坏死而发生截瘫A.T4或L1B.T6或L5C.T10或L2D.C6或T12E.C7或L529.腰椎旁交感神经阻滞的一个危险的并发症是A.腹膜内麻醉B.周围神经阻滞C.腹膜后出血D.低血压E.高血压30.对甲状腺切除术施行颈深神经丛阻滞,应阻滞的神经是A.C1一3B.C1一4C.C3一5D.C4一6E.C5一731.臂丛神经阻滞,下列哪种神经可以被锁骨上入路阻滞而不能被腋入路阻滞A.正中神经B.肌皮神经C.前臂内侧皮神经D.桡神经E.尺神经32.在第2骶后孔阻滞骶神经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损伤脊髓B.硬膜外阻滞C.穿刺针刺入盆腔D.注药入血管E.脊麻33.静脉注射局麻药后最易发生的即刻并发症是A.神经炎B.组织坏死C.血栓性静脉炎D.心肌抑制E.通气过度34.血液中局麻药的浓度达到或超过足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临床症状,为局麻药的A.高敏反应B.毒性反应C.特异质反应D.变态反应E.中枢神经毒性反应35.变态反应的发生率占局麻药不良反应的A.1.2%B.1.8%C.2%D.2.2%E.2.5%36.咽喉气管表面麻醉,哪项不正确A.麻醉前须注射阿托品B.可用2%利多卡因做环甲膜穿刺C.局麻药吸收速度与静脉注射相似D.表面麻醉要控制局麻药用量E.咽喉表面麻醉,病人可吞下局麻药37.静脉局部麻醉,哪项不正确A.适用成人四肢手术B.注射部位与成功率无关C.避免注药后15分钟内放止血带D.放止血带应采取间歇放气法E.放气后作用常在2~3分钟内消失38.利多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总剂量不应超过A.2mg/kgB.3mg/kgC.0.5mg/kgD.1 mg/ kgE.1.5mg/kg39.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出现的症状中,哪个是错的A.眼睑下垂B.瞳孔缩小C.眼球凹陷D.出汗E.球结膜充血40.哪一神经不属于颈浅丛A.颈前神经B.耳大神经C.枕下神经D.枕小神经E.锁骨下神经41.颈丛阻滞常用的体表标志除外A.乳突B.胸锁乳突肌C.横突D,棘突E.颈外静脉42.哪一神经不是骶神经丛分支A.臀上神经B.臀下神经C.阴部神经D.坐骨神经E.闭孔神经43.肌沟法臂丛阻滞哪一项不正确A.易于掌握B.肥胖病人或不合作小儿较适用C.上臂、肩部阻滞完全D.高位阻滞不引起气胸E.不易阻滞喉返神经44.臂丛神经阻滞穿刺点定位哪一项不正确A.腋路法以腋动脉搏动定位B.锁骨上法以锁骨中点定位C.锁骨下血管旁法以锁骨下动脉搏动定位D.肌间沟法主要以颈6横突定位E.喙突下法以喙突定位45.在臂丛神经阻滞中,哪种方法最不会引起气胸A.腋路臂丛阻滞法B.锁骨上臂丛阻滞法C.锁骨下血管旁阻滞法D.肌间沟阻滞法E.喙突下臂丛阻滞法46.哪一项不是腰神经丛的分支A.髂腹股沟神经B.股外侧皮神经C.股神经D.坐骨神经E.闭孔神经47.哪一项不符合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法特点A.用较小剂量可得到较高水平的阻滞B.误入血管的可能性较小C.无误入椎管的可能D.起效较其他法快E.对C5一T1阻滞均较好48.腋入臂丛阻滞哪一项不正确A.针随腋动脉搏动而摆动B.入腋鞘突破感C.注药有外溢D.注药后呈梭形扩散E.针刺有坚实骨质感49.哪一项不是腋入臂丛阻滞的优点A.不会引起气胸B.不会阻滞膈神经C.不会误入椎管D.位置表浅,易于阻滞E.桡神经阻滞完全50.腋入臂丛阻滞不易阻滞的神经是A.桡神经B.正中神经C.尺神经D.肌皮神经E.前臂内侧皮神经51.下列哪种局麻药用作表面麻醉是错误的A.卡波卡因B.可卡因C.丁卡因D.利多卡因E.普鲁卡因52.关于颈丛阻滞,哪项错误A.颈深丛与颈浅丛均属感觉神经丛B.C2一4神经构成颈丛C.颈丛阻滞其骨性标志为C4横突D.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应同时阻滞颈浅丛,颈深丛E.颈丛阻滞最易发生喉上神经阻滞53.关于臂丛神经阻滞错误的说法是A.由C4~8 + T1~2脊神经前支构成B.腋路臂丛阻滞穿刺成功标志:针随动脉搏动而摆动C.肌间沟臂丛阻滞常发生尺神经阻滞不全D.腋路臂丛阻滞时肌皮神经不易被阻滞E.臂丛阻滞成功可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54.关于肋间神经阻滞,哪项不对A.穿刺点应在脊柱旁开8~10 cmB.局麻后进针滑过肋骨上缘后注药C.穿刺中应保持呼吸平稳,避免深吸气D.肋间神经阻滞主要并发症为肺损伤E.肋间神经与动脉伴行,阻滞时可能注入血管,引起毒性反应55.关于颈丛阻滞,哪项叙述不正确A.颈丛为感觉神经,臂丛为混合神经B.肌间沟内注射局麻药,可同时阻滞颈丛及臂丛神经C.颈丛阻滞时C4横突定位方法为乳头与胸锁乳头肌胸骨头连线中点D.颈深丛阻滞时局麻药应注射在横突附近,颈浅丛阻滞注射于皮下、颈阔肌筋膜下E.颈丛阻滞可出现阻滞侧面红无汗现象56.关于局麻药液加肾上腺素的问题,下列哪种说法是不对的A.可延缓局麻药吸收,增快起效时间B.可加强阻滞效能,延长作用时间C.可减轻局麻药毒性反应D.局部麻醉中,局麻药液均应加入1:20万单位的肾上腺素E.偶可引起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悸等57.为预防局麻药中毒反应,以下哪项错误A.一次用药不超过最大剂量B.使用最低有效浓度C.避免注入血管内D.凡局麻药内都必须加入肾上腺素E.术前给予巴比妥类或地西泮58.局麻药中毒致抽搐或惊厥,下列处理哪项错误A.立即停止使用局麻药B.立即静注苯妥英钠C.立即静注硫喷妥钠D.用肌肉松弛剂,同时作气管插管行人工呼吸E.各种支持疗法维持呼吸与循环59.表面麻醉易产生逾量中毒,采取防治措施中哪项错误A.严格控制剂量B.粘膜有损伤者忌用C.于咽喉部喷雾后,不可将局麻药咽下D.作气管内喷雾时,应加肾上腺素E.麻醉前给予巴比妥钠或地西泮60.局麻药引起惊厥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A.PaC02B.酸碱度C.温度D.药物相互作用E.贫血61.下列关于局麻药叙述中,哪项不正确A.酯类局麻药在体内分解迅速,分解产物的毒性不强B.酰胺类局麻药分解较慢,分解产物毒性较大,容易发生延迟毒性反应C.对酯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可改用酰胺类药物D.先用酯类药,后用酰胺类药物,可减少其毒性E.将酯类药物与酰胺类药物混合使用可减轻其毒性62.下列哪一项不是局麻药的不良反应A.高敏反应B.特异质反应C.变态反应D.胃肠道反应E.毒性反应问题63~64某女27岁,诊断为甲状腺瘤。
行右侧颈丛麻醉,于C3、C4横突部分别注1%利多卡因5ml,阻滞深丛,麻醉后10分钟左右病人出现右侧瞳孔缩小、颜面潮红、上睑下垂、球结膜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