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2019.11)一、积累(16分)1.(4分)(1)B(2)沐胜(3)B2.(6分)(1)影入平羌江水流(2)学而不思则罔(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评分标准:一个错别字扣1分,扣完为止)3.(2分)B4.(4分)(1)期:约定(2)信:诚信(3)省:自我检查、反省(4)差:大体二、阅读(41分)(一)名著阅读(8分)5.(4分)①藤野先生②阿长③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藤野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

(写出一点给1分)④阿长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阿长为“我”买《山海经》;阿长难看的睡相;阿长讲“长毛”的故事给“我”听。

(写出一点给1分)6.(4分)温馨的回忆:【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呲呲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

理性的批判:【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爆乏味的书。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写出任何一方面得2分)(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7.(2分)①“我”同意去“看花”,说明“我”消沉的情绪有所好转。

②让“我”能够重新感受生活的美好,是母亲的心愿,这一愿望终于要实现了,所以母亲高兴。

(或“我”同意去看花点燃了母亲心中的希望火花,看到了儿子坚强活下去的希望)一点一分。

8.(4分)每题2分,写出两个方面得2分。

2019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语文

2019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语文

2019年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
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下来我们一起练习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9年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穹窿(qióng) 隧道(suì) 酝酿(liàng ) 索然无味
(suǒ)
B.濡湿( rú) 澄清(chéng) 蓦地(mò) 乐以教和(lè)
C.扁箪(dān) 发髻(jí) 憧憬(chōng) 盛气凌人
(líng)
D.山岚(lán) 黄晕(yùn) 造孽(niè) 风尘仆仆(pú)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若有所失猝不急防乳臭未干怨天尤人
B.崭露头角名幅其实言简意赅趋之如归
C .含辛茹苦头晕目眩恍然大悟汗马功劳
D.花枝招展趾高气昂明正言顺销声匿迹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
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卷有益。

B.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是我国举世闻名的四大发
第 1 页。

2019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9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9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时限:120分钟总分:15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一、(15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B.在中国,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C.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D.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2.填入横线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3分)树,是上苍赏赐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汽水,,,。

①泻进山脚下的洼地②凝结在树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③汇成一泓清莹的静湖④跌落岩缝汇聚成“叮咚”作响的山泉A. ①③④②B. ④③①②C. ②④①③D. ②③④①3.下列各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加点的“仿佛”、“已经”、“满”都是副词。

B.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不必注意各项之间的排列顺序。

C.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一句采用了“互文”的手法。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撰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

B.《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本文以女性特有的笔触,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刻画了一个很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C.《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他的《归田录》。

D.杨绛的丈夫是钱锺书,字默存,他的代表作是小说《围城》。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2019-10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2019-10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2分。

共24分)1.C【解析】A.酝酿(niàng)B.枉然(wǎng)自卑(bēi) 莅临(lì)D.搓捻(niǎn)澄清(chéng)踉跄(liàng)A【解析】B“杳无音信”是指“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

”并不能用来形容物体被遮掩得看不清了。

C“巧夺天工”是“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而桂林的山原本就是天然形成,所以不能用“巧夺天工”。

D“不耻下问”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都不及自己的人请教。

”而此处是同学们向老师请教,所以用“不耻下问”不恰当。

C【解析】A.句式杂糅。

“苏州”不可为“季节”。

B.句子前后不一致。

前半句是“能否”杜绝不文明现象,而后半句是“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能否”是两面性的,而“关键在于”、”提升”是一面性的,二者不相一致,造成句意逻辑错误。

D.成分赘余,“大约”和“左右”造成重复啰嗦句子重复。

B【解析】 A.运用了“排比”的修辞;C.运用了“拟人”的修辞;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A【解析】B.“三、四里外”之间是概说,不应该用“、”;C.“桃树,杏树,梨树”之间是名词的并列,应该用“、”;D选项是一个选择问句,句中的几个问题之间应该用“,”。

A【解析】 A选项中的“次”应该是“停宿”的意思。

D【解析】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夏;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冬;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春;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秋A【解析】 B.第②段落运用了引用的修辞,写出了作者对这首诗歌的喜爱。

C.第③段没有“拟人”手法,且,表现的不是对夏季的喜爱,是对这首诗歌的喜欢。

D.第④段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化身”不可做喻体。

B【解析】仔细阅读全文便可得知,“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2019年初一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2019年初一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流淌洒脱绚丽(3分)2. B……(1分)3.A 玲珑剔透(2分)4.C句将“仿佛”一词调至“让我”之前或之后(2分)5.(1)闻道龙标过五溪(2)回乐烽前沙似雪(3)蟋蟀们在这里弹琴(4)秋风萧瑟(5)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6)影入平羌江水流(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8)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每句1分,共10分)6.(4分)略(内容摘要包括情节、中心)7. “乱”字一语双关,既写出了山的错落有致,又烘托出诗人的烦乱心绪。

(2分)8. 诗人通过对溪水的描写表现出自己绵绵无尽的离愁别恨,以抒发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

(2分)(扣住“愁苦”)9. (1) 人不知/而不愠(1分)(2)三军∕可夺帅也(1分)10.(1)竭尽自己的心力(1分)(2)坚定(1分)(3)同“悦”,愉快(1分)(4)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分)11.(1)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2分)(2)用不正当的手段去求得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2分)1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分)13.他是一个居于陋巷而不改其乐的勤奋好学、安贫乐道之人。

(2分)14.文章记叙了一家四口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2分)(点出时间、地点、中心事件)15.环境描写(1分);突出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1分)渲染了一家人散步时温馨、和睦、愉悦的气氛,(1分)是对生命的赞歌,是对生命的礼赞,是对生命的热爱。

(1分)16.“我”:尊老(或孝顺或善良)(1分);母亲:爱幼(或慈爱或亲切)(1分)17.我和妻子正值人生的中年,既要担负起赡养老人的责任,又要抚养下一代,担负着扶老携幼的责任;(2分)一个家庭由老年人、中年人和孩子组成,世界也是如此,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2分)18.(1)母亲翻找螃蟹 (2)母亲发现螃蟹 (3) 母亲放下螃蟹(3分)19.久病初愈的“我”想吃螃蟹;(1分)物质条件很差又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蟹;(1分);母亲爱子心切。

2019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答案)

2019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监测卷语文1.本试卷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此卷为试题卷....,非选择...,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书写。

一(27分)根据语境完成1—4题。

(13分)朱自清先生说:“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

”这不,当下的南京城似乎正酝niàng(▲)在古色古香的秋韵中:明城墙将zhù(▲)蓄多年的历史沧桑投映在玄武湖的秋波里,栖霞山把悠远的古寺钟声播撒在辽阔的苍穹中。

读一读总统府的风云巨变,尝一尝老门东的玉食醇香,聊一聊阅江楼下的滚滚东逝之水……徘.(▲)徊.(▲)在今日的山林小道,感受着往昔的人文情味。

这浓浓的金陵秋韵啊,浸染了一代一代石城儿女的家国情思。

三更有梦书当枕,六朝遗韵秋为魂!1.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3分)六朝遗韵秋为魂2.给加点字注音,看拼音写汉字。

(4分)(1)酝niàng(▲) (2)zhù(▲)蓄(3)徘.(▲)徊.(▲)3.对语段中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醇香”在语境中是“气味滋味纯正芳香”的意思。

B. “风云”在句中用的是本义,指自然界的风与云。

C.“播撒”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栖霞山人格化。

D. 语段中“浸染”是动词,“情思”是名词。

4.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B. 聊一聊/阅江楼下的/滚滚东逝之水C. 这/浓浓的/金陵秋韵啊D. 三更有梦/书当枕5.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3)还需填写诗的题目。

(10分)(1)温故而知新, ▲。

(《论语》)(2)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3)乡书何处达?▲。

(王湾《▲》)(4)▲,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桃花潭水深千尺,▲。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I)卷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I)卷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而且环保经济,一时间成为大众热捧的出行方式。

B.2014年12月21日,恩施大峡谷景区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及湖北旅游的新亮点,被授予2014国际“最佳山地旅游度假地”。

C.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是改进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实现农村均衡发展。

D.炎帝故里,已成为随州最闪亮的名片,成为炎黄子孙心中抹不去的印记;寻根节已成为随州走向世界的第一窗口,对展示随州形象、集聚发展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2 .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一袭青衣燕归来张辉①三月的春风绿了江南岸畔,第一抹阳光暖暖地照在乌衣巷口,江北,城市廊檐下,村庄老房内,一袭青衣的燕子,虽满身尘埃,却依然气宇轩昂立在春光里。

翻山越海,千万里,由南到北迁徙,燕尾的双剪裁出了春冬的界限。

双翅凌空一摆,一个俯冲,划开冰封的长河,春潮萌动,河堤上虫鸣唧唧;老人在老屋阳光下脱下棉袄,嘴里念叨着,燕子不来,青丝变白。

是的,燕子归来时,春天就到了。

②铁犁划开沉睡一冬的土地,村主任站在河岸上,扯起嗓子喊,各家各户,播种下谷,时不等人,种不了好庄稼一季子,娶不到好媳妇一辈子。

也没人搭话,旷野里只有风在耳语,流水哗哗流向干枯的麦田。

③城里小区楼下有一家倒闭已久的咖啡屋,荒草沿门缝疯长,儿子神神秘秘地拉我过来;不知何时,咖啡屋门前廊檐下新添了燕子窝,燕子时而飞进飞出,一帮孩童坐地托腮仰望,衰败的咖啡屋前似乎有了一丝生机。

④旧时堂前双飞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是村里家家都有燕窝,且多筑巢于家中客厅正梁之上,抬头可见。

2019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测试含答案

2019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测试含答案

2019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测试含答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2)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3)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

(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 , 闻道龙标过五溪 ”。

(7)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白描手法勾画漂泊羁旅图的句子是“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分)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

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

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

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齐备之意),人马称娖①而行。

……”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②一同消灭了。

[注]①称娖(chuò):行列整齐的样子。

②明社:明王朝。

社,社稷。

(1)以上文段选自散文集《 朝花夕拾 》,作者是 鲁迅 。

(2分)(2)“奇拔”在文中的意思是: 奇特出众 。

(2分)(3)请把文中画线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都会动一看的雅兴。

 (2分)(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那时的赛会”具体指什么赛会的情况?②文段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①祈雨赛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3题每句1分,第4,5,6,7,8题每题2分)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九个名词构成九幅画面,渲染游子思乡之情的三句:,,。

4.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签赏轻捷抖擞人声鼎沸B.和蔼盔甲淋漓人迹罕至C.博学分岐憔悴翻来覆去D.絮叨晰沥吝啬拙拙逼人5.选出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名词:屋檐粗犷铃铛花苞B.敬辞:惠赠令尊贵庚奉陪C.谦辞:寒舍敝校垂询家父D.褒义词:花枝招展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咄咄逼人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D.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7.将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2分)( )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侯,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A.④②①⑤③B.①②③⑤④C.④①②③⑤D.①②⑤③④8.小成爷爷过六十岁生日,家人聚餐,为老人祝寿。

下列对联适合小成送给爷爷的是( )A.耳顺年体健身康花甲岁神清气朗B.花甲岁神清气朗耳顺年体健身康C.庆古稀福如东海贺生辰寿比南山D.贺生辰寿比南山庆古稀福如东海二、阅读(45分)㈠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

(10分)《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9.下列有关孔子及《论语》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论语》共20篇。

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C.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D.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并称“孔孟”。

10.选出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2分) ( )A.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时习之B.寒雪日.内集吾日.三省吾身C.不舍.昼夜太丘舍.去D.博学而笃志.匹夫不可夺志.也11.从上文划线句子中概括出一个成语并解释含义。

(2分)12.请找出两则关于学习态度的论述?(2分)13.在个人修养方面你最喜欢哪一则?抄下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分)(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

(5分)苛政猛于虎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而听之。

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①式:通”轼“,指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扶着轼。

②壹似:壹:确实。

壹似:确实像,很像。

③重有忧: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

重:重叠。

④舅:当时称丈夫的父亲为舅,即公公。

⑤小子:古时长者称晚辈为小子。

这里指孔子称他徒弟。

14、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分)(1)去:(2)于: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吾夫又死焉:16、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分)(二)现代文阅读(25分)偶遇①小城有家卖饰品的小店,店名极有意思,叫“偶遇”。

小店开在一条古旧的街道上。

店里卖的都是小饰品:精美的钥匙扣,拙朴的香水瓶,会唱歌的玻璃小人,五颜六色的发圈……每一样,都是精致小巧的。

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小屋,被装点得像童话。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店主是个六十开外的老妇人,穿大红的衫,戴贝壳串成的手链,笑容灿烂,举手投足间,自有一段风情。

年轻时,她迷恋小饰物,一直没有机会开这样的店。

退休了,她重拾旧梦,天天守着一堆“宝贝”,把日子过得如.花似玉...。

②那条街道我不常去,自然不知道这间“偶遇”。

那天突然撞见,欢喜莫名。

这样的偶遇,不特意,不约定,带来惊喜。

后来的一些天,我脑子里不时会蹦出那家小店来,一屋的小饰品,丁丁当当,丁丁当当。

与老妇人的优雅,竟十分的般配。

我不由自主地微笑,岁月里,我们会渐渐老去,梦想却不会。

③也是这样的偶遇,在武汉。

文友拉我去逛光谷步行街。

天桥之上,我被一朵一朵怒放的玫瑰花牵住了脚步。

确切地说,那不是花,那是一堆橡皮泥。

可它分明又是花,瓣瓣舒展,鲜艳欲滴。

④捏橡皮泥的,是个矮个子男人。

眼睛细小,皮肤黝黑,满脸沧桑。

沧桑中却有种淡定的平和。

他在眨眼之间,把一小坨橡皮泥,捏成一朵盛开的玫瑰。

我蹲下去,看他捏。

他十指扭曲,严重残疾,却灵活。

手像被施了魔法似的,在橡皮泥上轻轻一按,一瓣花开了。

再轻轻一按,一朵花开了。

⑤我挑起一枝,紫色,典雅大方。

想买。

他说,这个不卖,人家预定好了的,你要买,我再给你捏。

我惊讶了,我说,你可以重捏一个给预定的人啊。

他却坚持不卖,说他答应过给人家留着的,就一定得留着。

一会儿,他给我捏出另一朵来,洒上荧光粉。

他关照:你回去对着灯光照上十来分钟,它会发光的,很美,很温暖的。

⑥从武汉回来,别的东西没带,我只带了那枝花回来。

看见它,我总要想一想花后的那个人,生活对他或许有诸多不公,他却能够做到心境澄清,让花常开不败!⑦夜晚的广场上,一群人围着篝火在跳舞。

不断有人加入进去,天南地北,并不熟识。

不要紧的,笑容是一样的,快乐是一样的,心灵因一团篝火,在瞬间洞开。

我站在圈外看,有人跟我招手,来呀,一起来跳啊。

我笑着摇摇头。

手突然被一女子牵了,她不由分说把我牵进那欢乐的人群中。

灯光暗影里,她脸上的笑容明明暗暗,如星星闪烁。

她说,跳吧,一起跳吧,很好玩的呀。

她很快踩上音乐的节奏,身体像条灵活的鱼,看得我眼热,跟在她后面跳起来。

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跳舞,完全不得章法,欢乐却像燃着的篝火,把人整个点燃。

曲终,转身寻她,不见。

满场的欢声笑语,经久不散。

⑧人生还有多少这样的偶遇?在时间无垠的荒野里,我们都是跋涉的旅人,却因这偶然的相遇和眷顾,布下温暖的种子。

日后,于某一时刻,不经意地想起,那些温暖的种子,早已在记忆深处,生根发芽,抽枝长叶,人生因此变得丰盈。

(选自丁立梅精品十年精选集《遇见》,金城出版社)1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1)玫瑰.(2)黝.黑(3)澄.清(4)眷.顾18.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⑧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日后,于某一时刻,不经意地想起,那些温暖的种子,早已在记忆深处,生根发芽,抽枝长叶,人生因此变得丰盈。

1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矮个子男人作为一个手艺人,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4分)20.第⑥段中加点的“花常开不败”有什么深层含义?“我”为什么会认为矮个子男人能“让花常开不败”?(4分)21.文章第②段中,有一句话说出了三次偶遇的共同特点,请找到并写出。

(3分)22. “还是这样的偶遇,在云南。

”这句话是从文中哪个自然段的开头抽取出来的?请说明理由。

(4分)23.请写出你阅读本文后的两条启示。

(要求:两条启示合理且不重复)(4分)(三)名著阅读(5分)2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⑴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文中描写的人物是。

(1分)⑵这篇文章叙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2分)⑶关于这部散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狗·猫·鼠》述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一)综合实践(10分)2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墨香书法展示”是教育部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之一。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材料探究】材料1:汉字书法是汉民族独创的,它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材料2:汉字书法以“文房四宝”为工具书写情感,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

颜真卿作品的“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潇洒飘逸之美”和毛泽东书作的“大气磅礴之美”都是例证。

材料3:三幅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颜真卿楷书王羲之行书张旭草书(1)请概括以上三则材科的主要信息。

(3分)(2)“文房四宝”指的是:。

(2分)【活动二•观点交流】(3)根据设置的情境,完成下面对话。

(3分)王明:马上就考试了!哪有时间练习书法?还不如多背几个英语单词!李华:张亮:李华说得对!时间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应该参加这项有益身心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