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口赛打不开怎么办

合集下载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正文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正文

化验员安全守则1.分析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分析规程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了解设备性能及操作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

2.进行有关危险性的工作,如危险物料的现场取样、易燃易爆物品的处理、焚烧废液等应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应处于能清楚看到工作地点的地方并观察操作的全过程。

3.玻璃管与胶管、胶塞等拆装时,应先用水润湿,手上垫棉布,以免玻璃管折断扎伤。

4.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瓶塞时应带防护用具,在通风柜中进行。

5.夏季打开易挥发溶剂瓶塞时前,应先用冷水冷却,瓶口不要对着人。

6.稀释浓硫酸的容器,烧杯或锥形瓶要放在塑料盆中,只能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不能相反!必要时用水冷却。

7.蒸馏易燃液体严禁用明火。

蒸馏过程不得离人,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8.化验室内每瓶试剂必须贴有明显的与内容物相符的标签。

严禁将用完的原装试剂空瓶不更新标签而装入别种试剂。

9.操作中不得离开岗位,必须离开时要委托能负责任者看管。

10.化验室内禁止吸烟、进食,不能用实验器皿处理食物。

离室前用肥皂洗手。

11.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长发要扎起,不应在食堂等公共场所穿工作服。

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要加戴防护用具。

最好能做到做实验时都戴上防护眼镜。

12.每日工作完毕检查水、电、气、窗,进行安全登记后方可锁门。

对检验记录的认识一、概念GB/T6583为记录所作的定义是:为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

有三个注解:1.为证据满足要求的程度(如产品的质量)或为生产过程控制有效性提供客观证据(如过程控制记录)2.记录的某些目的是证实、可追溯性、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

3.记录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储存在任何媒体上。

从定义可看出:1.记录是个“文件”,与其他文件的区别对待在于,记录是对当时客观事实的陈述,不能进行修改。

2.记录不仅要为记录者本人使用,而且要提供给别人(如管理者、客户、评定机构以及相关人员)使用。

3.记录包括产品质量记录和质量体系运行记录。

小孔堵住了简单疏通方法

小孔堵住了简单疏通方法

小孔堵住了简单疏通方法引言小孔堵住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之一。

而当小孔堵住时,我们往往需要采取一些简单的疏通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简单疏通方法,帮助大家尽快解决小孔堵住的问题。

1. 使用物理力量最简单的疏通方法之一是使用物理力量,例如使用针、小棍等工具将小孔堵住的物体取出。

首先,我们可以用针尖或者小棍轻轻地插入小孔,然后轻轻松松将堵住的物体取出。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孔比较浅,且物体较容易取出的情况。

2. 温水冲洗对于一些水不易渗透的小孔堵住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温水来进行冲洗。

首先,将温水倒入小孔,然后用力冲洗几次。

由于温水的热胀冷缩原理,小孔中的物体往往能够被冲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冲洗时要用适量的温水,避免过多的水流进入小孔,造成其他问题。

3. 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也是一种有效的疏通方法。

我们可以使用气泵或者喷气罐来产生高压气体,将其喷入小孔。

高压气体的喷射会产生冲力,从而将堵住的物体推出小孔。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压缩空气时要保持正确的角度和距离,避免气流伤到自己或者造成其他损坏。

4. 化学溶解对于一些可以溶解物质的小孔堵住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化学溶解的方法来解决。

根据小孔堵住物质的不同,可以选择适当的化学物质。

例如,苏打粉可以溶解油脂;漂白粉可以溶解污渍等。

首先,将适量的化学物质倒入小孔,然后等待一段时间,让化学物质起作用,随后再用水冲洗小孔。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物质的选择和使用要遵循正确的方法和安全操作。

5. 拆卸清洁若上述简单方法都无效,或者小孔附近存在其他问题导致无法疏通,我们可以考虑拆卸清洁的方法。

首先,根据小孔的附近结构,选择合适的工具将其拆卸,然后进行彻底清洁。

清洁完成后,将拆卸的部件重新装回原位。

需要注意的是,拆卸清洁的方法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安全意识,不建议在没有相应经验的情况下进行。

结语小孔堵住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简单疏通方法,包括使用物理力量、温水冲洗、压缩空气、化学溶解和拆卸清洁。

拧盖子的技巧

拧盖子的技巧

拧盖子的技巧拧开瓶盖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比如瓶盖太紧,无论如何用力都无法打开。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些技巧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就来分享一些拧盖子的技巧,让你轻松应对各种情况。

1. 用热水浸泡法:将瓶子底部放入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热水的热度可以让瓶盖膨胀,从而减少拧开的难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金属或塑料瓶盖。

2. 使用橡胶手套:戴上橡胶手套可以增加手部的摩擦力,提高拧开瓶盖的效率。

如果没有橡胶手套,可以试试用橡皮圈或者橡皮布代替。

3. 用橡皮圈增加握力:将橡皮圈套在瓶盖上,然后用力拧开,橡皮圈的弹性可以增加握力,让你更容易打开瓶盖。

4. 敲击瓶盖:用一把匙或者其他坚硬物体轻轻敲击瓶盖,有时候可以打破瓶盖和瓶口之间的密封,让瓶盖更容易拧开。

5. 用开瓶器:如果实在无法拧开瓶盖,可以使用专门的开瓶器。

有些开瓶器设计得非常巧妙,可以轻松打开各种瓶盖,是一种很实用的工具。

6. 不要用力过猛:有时候用力过猛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瓶盖更加紧固。

要学会控制力度,找到一个适当的角度和力度来拧开瓶盖。

7. 保持瓶子稳定:在拧开瓶盖的时候,要保持瓶子稳定,避免瓶子滑动或者摇晃,这样可以更容易地将力量集中在瓶盖上,提高成功率。

8. 检查瓶盖:有时候瓶盖可能会被包装得太紧,导致无法拧开。

可以先检查一下瓶盖是否有损坏或者变形,如果有,可以尝试用其他方法打开。

拧开瓶盖虽然是一个小事,但在生活中却经常会遇到。

掌握一些拧盖子的技巧,可以让我们更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不至于为了一个瓶盖费尽周折。

希望以上的技巧能够帮助到大家,让拧开瓶盖变得简单而容易。

愿大家在面对各种难题时都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享受生活的乐趣。

实验室器皿清洗贮存程序

实验室器皿清洗贮存程序

干燥器
垂熔玻 璃漏 斗 垂熔玻 璃坩 埚
过滤
重量分析中烘干需称量的 沉淀
同上
标准磨 口组 合仪 器
有机化学及有机半微量分 析中制备及分离
磨口处勿需涂润滑剂;安装时不可受歪 斜压力;要按所需装置配齐购置
普通干燥器
真空干燥器
垂熔玻璃漏斗
垂熔玻璃坩埚
第二部分
实验室器皿清洗
实验室器皿的清洗和存储规范:
《实验室皿清洗储存操作程序》
移液管 刻度吸管
称量瓶
矮形用作测定干燥失重或在烘 箱中烘干基准物;高形用于 称量基准物、样品
不可盖紧磨口塞烘烤,磨口塞要原配
试剂瓶:细口 瓶、广口瓶、 下口瓶
细口瓶用于存放液体试剂;广 口瓶用于装固体试剂;棕色 瓶用于存放见光易分解的试 剂
不能加热;不能在瓶内配制在操作过程放 出大量热量的溶液;磨口塞要保持原配; 放碱液的瓶子应使用橡皮塞,以免日久 打不开
(ZDS ZJ0869-2013)
第二部分
实验室器皿清洗
1.

总则
必须确保实验室所用器皿的洁净,规范实验器皿
的清洗及储存,保障实验的顺利开展及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 ② 洁净的实验器皿应根据具体用途分类储存,防尘 防化学污染等。
第二部分
实验室器皿清洗
2. 人员要求
① 实验人员及洗涤员均应了解常用实验器皿的用途及洗涤 要求。
5、淋洗 将刷洗干净的 器皿用蒸馏水 淋洗2~3遍。
6、干燥注4 1、晾干 不急 用的器皿可分 类倒置在器皿 柜中自然晾干。 2、烘干 急用 的器皿可在干 燥箱中105~ 120℃烘干。 3、吹干 急需 使用但不便烘 干的器皿可用 电吹风机吹干 。可以用少量 乙醇、丙酮润 洗器皿,再用 电吹风吹干。 先用冷风,再 用热风,最后 用冷风吹去残 留的溶剂蒸气 。须在通风柜 中操作。

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热、浓硫酸
热KClO3溶液与HCl混合液
使用方法 浸泡、蒸煮、抽洗
浸泡、抽洗 浸泡、抽洗
常用砂芯滤器的洗液
污物类别 有机物 脂肪
宜选用的洗液
使用方法
热铬酸洗液
浸泡、抽洗
四氯化碳或其它相宜的有机溶剂 浸泡、抽洗、并需更换几次洁净的
溶剂,最后再用可互溶的醚、醇等 溶剂抽洗。
第二节常用玻璃仪器洗涤和干燥
试管: 普通试管、离心试管
定性分析检验离子; 离心试管可在离心 机中借离心作用分 离溶液和沉淀 硬质玻璃制的试管 可直接在火焰上加 热, 但不能骤冷; 离心管只能水浴加 热
(纳氏)比色管
比色、比浊分析 不可直火加热;非 标准磨口塞必须原 配;注意保持管壁 透明, 不可用去污 粉刷洗 分具塞和不具塞
用于玻璃仪器的洗液
洗液名称
纯酸洗液 工业盐酸
配制方法
用途用法
注意事项
V(HCL)︰V(H2O)= 1︰1 V(HCL)︰V(HNO3)= 1︰2
洗碱性污物及 用过的洗液可回收使用 大多数无机物;
浸泡24小时; 除去Hg、Pb重 金属杂质。
用于玻璃仪器的洗液
洗液名称 碱性洗液
配制方法 w(NaOH)=10%
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修。筑权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救的亡强图烈存愿望。 (2)成果: 1909年 京建张成铁通路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 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 正轨。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1)1872年,
滴瓶
装需滴加的试剂 不能加热;不能在瓶内配 制在操作过程放出大量热 量的溶液;磨口塞要保持 原配;放碱液的瓶子应使 用橡皮塞, 以免日久打不 开 勿将溶液吸入橡皮头内

如何打开玻璃磨口

如何打开玻璃磨口

如何打开玻璃磨口当玻璃仪器的磨口部分,因固着而打不开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处理1.敲击用木器敵击固着的磨口部件的一方,使固着部位因受震而逐渐松动脱离。

对于固着的试剂瓶、分液漏斗的盖子等,可将仪器的塞子与瓶口卡在实验台或木桌的棱角处,用术锤或木块沿与仪器轴线成的70°角的方向,进行轻轻敲击,同时间歇地转动仪器。

当转过一、二圈后,可试试能否打开。

如不成功,此操作可重复几次,对于固着程度不严重的磨口,一般可以打开。

2.加热对于不便敲击或敲击无效的固着磨口,可采取加热固着部位外层的方法。

让外层先受热膨胀较大,而内层受热较少膨胀较小,使固着处相互脱离。

加热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用浸过沸水的布对固着处进行“热敷”。

(2) 用电吹风加热固着部位。

(3) 用内径3- 4 mm的玻璃管,导出水蒸气流,喷射固着部位。

(4) 用小的游动火焰(不供空气,有黑烟的火焰)燎烤固着部位。

游动火焰可由酒精灯或关闭空气门的煤气烁产生,也可由一端拉细的玻璃管作灯管来提供。

后者更适用于处理内部盛有物料,不便于横放和倾斜的固着磨口。

用游动火焰燎烤磨口部位时,须不断转动瓶体,使之受热均匀,以免仪器炸裂。

当受热部位附上一层烟黑时,就可以尝试扭转磨口(烫手!最好戴手套操作),看是否能打开,如不行,可再烤几次。

(5) 当有较多的固着磨口仪器(如滴瓶、分液漏斗等),要同时处理时,可把这些仪器一起放入佛水中煮一会儿,并轮番尝试能否打开,打不开的再煮,最终绝大部分都能打开,个别打不开的再用其他方法处理。

但也有经过敲击和燎烤处理无效,放在沸水中煮一段时间后打开的。

3.漫渗由于碱、磷酸或水蒸气长时间对磨口处的作用,可形成类似水玻璃状的物质,使磨口固着。

这种情况下受热可能会固着得更加牢周。

还有些不宜敲击和加热的固着磨口,如结构较复杂或贵重的,内部盛有易挥发、易燃、剧毒物质的容器等。

此时最好采用溶剂浸渗的办法,就是在固着的两部分的缝隙间,滴加几滴渗,透力强的液体,使之渗透浸润到固着的部位而便于脱离。

化验室理论培训资料

化验室理论培训资料一、 基本常识(一) 允许差1、准确度和误差1)准确度 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2)误差 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之差。

2、精密度和偏差1)精密度 系指在同一实验中,每次测得的结果与它们的平均值接近的程度。

2)偏差 系指测得的结果与平均值之差。

3、误差和偏差 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无法计算误差。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计算偏差(或用平均值代替真实值计算误差,其结果仍然是偏差)。

4、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绝对偏差 = 测得值-平均值绝对偏差相对偏差 = ×100% 平均值若两份平行操作,设A 、B 为两次测得值,则其相对偏差如下式计算:A -平均值 A -(A +B)/2 A -B相对偏差(%)= ×100% = ×100% = ×100% 平均值 (A +B)/2 A +B5、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1)标准偏差 是反映一组供试品测定值的离散的统计指标。

若设供试品的测定值为Xi ,则其平均值为X ,且有n 个测定值,那么标准偏差为:2)标准偏差(SD )S X =4)相对标准偏差(RSD )S XRSD = ×100%6、最大相对偏差相对偏差 是用来表示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根据对分析工作的要求不同而制定的最大值(也称允许差)。

1)(2--∑n x x x7、误差限度误差限度系指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情况,通过大量实践而制定的测定结果的最大允许相对偏差。

(二)有效数字的处理1、有效数字2)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就称为有效数字。

3)在记录有效数字时,规定只允许数的末位欠准,而且只能上下差1。

2、有效数字修约规则用“四舍六入五成双”规则舍去过多的数字。

即当尾数≤4时,则舍;尾数≥6时,则入;尾数等于5时,若5前面为偶数则舍,为奇数时则入。

当5后面还有不是零的任何数时,无论5前面是偶或奇皆入。

例如:将下面左边的数字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2.324→2.32 2.325→2.32 2.326→2.33 2.335→2.34 2.32501→2.333、有效数字运算法则1)在加减法运算中,每数及它们的和或差的有效数字的保留,以小数点后面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为标准。

磁扣打不开的解决方法

磁扣打不开的解决方法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大家可能都遇到过的小烦恼,那就是磁扣打不开的事情。

想象一下,正准备出门,突然发现包包的磁扣跟你过不去,简直让人抓狂啊!这时候,心里千万种不爽涌上来,你的包包就像是个叛徒,非得在关键时刻给你添堵。

别急,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问题怎么解决,保证让你轻松应对!首先啊,你得仔细看看这个磁扣,仔细观察一下。

是不是脏了?我说你是不是一个月没清理过了?唉,生活太忙,谁还在乎这些小细节呀?但是,有时候就是这些细节把我们给整得心烦意乱。

用湿布把它擦擦,嘿,或许它就能乖乖听话。

别小看这一步,有时候看似微不足道的清洁,竟然能让你的磁扣焕发新生,像是给它穿上了新衣服,精神抖擞地回到你的生活中。

如果擦完了还是不行,那你就得考虑一下这个磁扣是不是太紧了。

咱们放东西放得太满,包包像个鼓一样,磁扣也跟着受了委屈。

想想你平时是不是总把一大堆东西往包里塞?别忘了,包包不是无底洞!可以试着减轻一点负担,看看能不能让这个磁扣松动松动。

这样一来,包包的负担减轻了,磁扣也可能乖乖地开了,哈哈,谁说包包不能有个轻松的心情?再来啊,假如磁扣就是死活不听话,那你可能需要一些小工具。

小刀、尖嘴钳、甚至牙签,统统拿出来!别担心,听起来像是在搞什么手术,其实就是为了把磁扣的结构调整一下。

包包的磁扣就是个顽皮的小家伙,非得让你费点劲。

用小刀轻轻撬撬,不要用力过猛,别把包包给拆了,那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小心点,慢慢来,耐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如果你对这玩意儿不太在行,那不妨请教一下朋友。

找个会修包的朋友,或者专业的手工艺人,听听他们的意见。

说不定他们能给你一些意想不到的建议。

像我有个朋友,动手能力特别强,之前我家的家具坏了,都是她一手搞定的。

和这样的人交流,总能找到解决方案。

不然自己在这儿纠结,简直浪费时间,跟石头上磨蹭一样,真是没意思。

话说回来,要是磁扣还是不行,心里别急,反正生活中总有更大的挑战等着你去应对。

磨口赛打不开怎么办

磨口塞打不开原因有三种1.负压造成的:造成的原因配溶液时容量瓶内温度高就盖上磨口塞,在室温高时盖上磨口塞,在室温低时打开磨口塞。

打开方法:用温水缓慢加热容量瓶(三角瓶)使瓶内产生正压.2.磨口处粘住:粘度大的液体造成:用热水浇磨口处。

易结晶物质造成:用水浇磨口处使结晶溶掉。

酸式滴定管活塞属于密封酯干固,用热水快速浇活塞外部,不要把活塞也加热同样温度,靠外部膨胀打开活塞。

3.碱性物质粘结:用稀酸泡将碱溶掉。

总之当打不开时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经验,仅供参考化验室网站站长lyj补充一下:对于不易加热的药品,可以在塞子边上滴加少量蒸馏水或者纯水等,待水渗入塞子和瓶口处后,用手握住瓶子一会,然后就可以打开了。

若还打不开,可以用布将塞子和瓶口处包好,在实验台上轻轻的敲几下。

另外,有些比色管的塞子质量不好,在消解加热时会碎裂,也是导致塞子打不开的原因,建议更换质量好的比色管。

挑选方法是:比色管塞子的玻璃越薄越好,而不是越厚越好。

1.打开粘固的玻璃磨口当玻璃仪器的磨口部位因粘固而打不开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处理。

(1)敲击用木器轻轻敲击磨口部位的一方,使其因受震动而逐渐松动脱离。

对于粘固着的试剂瓶、分液漏斗的磨口塞等,可将仪器的塞子与瓶口卡在实验台或木桌的棱角处,再用木器沿与仪器轴线成约70°角的方向轻轻敲击,同时间歇地旋转仪器,如此反复操作几次,一般便可打开粘固不严重的磨口。

(2)加热有些粘固着的磨口,不便敲击或敲击无效,可对粘固部位的外层进行加热,使其受热膨胀而与内层脱离。

如用热的湿布对粘固处进行“热敷”、用电吹风或游动火焰烘烤磨口处等等。

(3)浸润有些磨口因药品侵蚀而粘固较牢,或属结构复杂的贵重仪器,不宜敲击和加热,可用水或稀盐酸浸泡数小时后将其打开。

如急用仪器,也可采用渗透力较强的有机溶剂(如苯、乙酸乙酯、石油醚及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等)滴加到磨口的缝隙间,使之渗透浸润到粘固着的部位,从而相互脱离。

实验一玻璃仪器的使用与洗涤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生态学专业使用)钱伟编2007年7月实验二氯化钠的提纯实验三分析天平的使用和称量实验四容量器皿的校准实验五滴定操作练习实验六盐酸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七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实验八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九过氧化钙的制备与含量分析实验十铁的比色测定实验十一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实验内容:基本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和注意事项前言:实验室安全第一部分:实验室安全一、实验室安全准则。

1)、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安全用具2)、实验室分析人员应认真遵守实验操作规范、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

知道事故的处理方法。

3)、实验人员进行危险性操作时,例:易燃易爆品的处理、危险废液的处理、危险品的取样分析等,应穿有防护服并有第二人员陪伴,陪伴者应能清晰并完整地观察操作的全过程。

4)、玻璃管与胶管、胶塞拆离时,应先用水润湿,戴上工作手套,以免玻璃管折断扎伤。

5)、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瓶时应带防护用具,开前用冷水冷却,瓶口不得对人。

6)、稀释浓硫酸、浓硝酸时是放热的过程,必要时应及时用冷水冷却。

只能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不能倒反。

倒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7)、蒸馏易燃液体时严禁明火。

蒸馏过程人不得离开,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8)、每个试剂瓶内应贴有与内容物相符的显著的标签,严禁标签乱贴。

9)、操作中不可擅自离开教室,必须离开时应有有处理能力的人负责看管。

10)、实验室严禁进食,不可用实验器皿放置、处理食物。

离室前应用洗手液(洗洁精)洗手。

11)、上课时应穿实验服,长发不可披肩,应扎起。

进行危险性工作时应穿戴防护用具。

实验操作时建议戴上眼镜。

12)、微生物检验室操作人员在开紫外灯杀菌前,应确认无菌室无人后方可开紫外灯杀菌,开紫外灯顺序为:先打开操作台紫外灯后立即离开无菌室缓冲间,再打开无菌室紫外灯。

在紫外灯杀菌灯关闭半小时后方可进入缓冲无菌室。

13)、使用高压杀菌锅杀菌前,应查看杀菌锅内的水是否充分(应至少没过杀菌锅底的几个棱角1cm),在确认杀菌锅各组件安装正确后,方可开始杀菌,杀菌完成后,应关闭电源开关、安全阀、放气阀,待其压力自然下降至压力表指至零位后,方可打开杀菌锅,切勿打开放汽阀及强行打开杀菌锅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磨口塞打不开原因有三种
1.负压造成的:
造成的原因配溶液时容量瓶内温度高就盖上磨口塞,在室温高时盖上磨口塞,在室温低时打开磨口塞。

打开方法:用温水缓慢加热容量瓶(三角瓶)使瓶内产生正压.
2.磨口处粘住:
粘度大的液体造成:用热水浇磨口处。

易结晶物质造成:用水浇磨口处使结晶溶掉。

酸式滴定管活塞属于密封酯干固,用热水快速浇活塞外部,不要把活塞也加热同样温度,靠外部膨胀打开活塞。

3.碱性物质粘结:用稀酸泡将碱溶掉。

总之当打不开时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经验,仅供参考化验室网站站长lyj
补充一下:
对于不易加热的药品,可以在塞子边上滴加少量蒸馏水或者纯水等,待水渗入塞子和瓶口处后,用手握住瓶子一会,然后就可以打开了。

若还打不开,可以用布将塞子和瓶口处包好,在实验台上轻轻的敲几下。

另外,有些比色管的塞子质量不好,在消解加热时会碎裂,也是导致塞子打不开的原因,建议更换质量好的比色管。

挑选方法是:比色管塞子的玻璃越薄越好,而不是越厚越好。

1.打开粘固的玻璃磨口
当玻璃仪器的磨口部位因粘固而打不开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处理。

(1)敲击用木器轻轻敲击磨口部位的一方,使其因受震动而逐渐松动脱离。

对于粘固着的试剂瓶、分液漏斗的磨口塞等,可将仪器的塞子与瓶口卡在实验台或木桌的棱角处,再用木器沿与仪器轴线成约70°角的方向轻轻敲击,同时间歇地旋转仪器,如此反复操作几次,一般便可打开粘固不严重的磨口。

(2)加热有些粘固着的磨口,不便敲击或敲击无效,可对粘固部位的外层进行加热,使其受热膨胀而与内层
脱离。

如用热的湿布对粘固处进行“热敷”、用电吹风或游动火焰烘烤磨口处等等。

(3)浸润有些磨口因药品侵蚀而粘固较牢,或属结构复杂的贵重仪器,不宜敲击和加热,可用水或稀盐酸浸泡数小时后将其打开。

如急用仪器,也可采用渗透力较强的有机溶剂(如苯、乙酸乙酯、石油醚及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等)滴加到磨口的缝隙间,使之渗透浸润到粘固着的部位,从而相互脱离。

2.打开紧固的螺旋瓶盖
当螺旋瓶盖拧不开时,可用电吹风或小火焰烘烤瓶盖周围,使其受热膨胀,再用于布包住瓶盖用力将其旋开。

如果瓶内装有不宜受热或易燃物质时,可取一段结实的绳子,一端拴在固定的物体上(如门窗把手),再把绳子按顺时针方向在瓶盖上绕一圈,然后一手拉紧绳子的另一端,一手握住瓶体用力向前推动,就能使瓶盖打开。

我这儿有两个方法,屡试不爽,一是在水浴锅中加热,温度在90度左右。

二是放在冰箱内冷冻,再拿出有橡胶棒轻轻敲打。

以上两种方法是针对特别难打开的玻璃塞而言的,一般的情况下用橡胶棒轻轻敲打就能解决问题了。

1.若瓶内是腐蚀性试剂,如浓硫酸,要在瓶外放好塑料圆桶,以防瓶破裂,操作者要戴有机玻璃面罩,操作时不要使脸部离瓶口太近。

2.打开有毒蒸气的瓶口要在通风橱内操作。

3.准备好后,可用木棒轻敲瓶盖,也可洗净瓶口,用洗瓶吹洗一点蒸馏水润湿磨口,再轻敲瓶盖
1.用木器敲击固着的磨口部件一方,使固着部位因震动而渐渐松动脱离。

2.加热磨口塞外层,间以敲击。

3.在磨口固着的缝隙滴加几滴渗透力很强的液体,如石油醚等溶剂或稀表面活性剂溶液等。

4.将活塞部位放在超声波清洗机的盛水清洗槽中,通过超声波的震动,打开活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