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价值判断与表现》的读后感
新闻思辨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传播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
新闻传播事业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闻工作者肩负着传递正能量、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使命。
为了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新闻思辨课程。
本人有幸参加了这门课程,通过学习,我对新闻传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对新闻思辨课程的心得体会。
一、新闻思辨课程的价值1. 提高新闻敏感度新闻思辨课程旨在培养学员的新闻敏感度,使其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迅速捕捉到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线索。
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如何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提高了自己的新闻敏感度。
2. 增强新闻判断力新闻思辨课程要求学员具备较强的新闻判断力,能够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评价。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从而提高自己的新闻判断力。
3. 培养新闻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肩负着传播真善美、揭露假恶丑的重要责任。
新闻思辨课程通过讲述新闻史上的典型案例,使学员认识到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培养学员的职业操守。
4. 提升新闻写作能力新闻思辨课程注重学员的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讲解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技巧和方法,使学员掌握新闻写作的规律,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
二、新闻思辨课程的学习体会1. 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新闻思辨课程让我深刻认识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观点、言论层出不穷,我们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才能在众多信息中筛选出真实、有价值的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高自己的新闻判断力。
2. 新闻职业道德的培养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的灵魂。
新闻思辨课程通过讲述新闻史上的典型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新闻职业道德,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3. 新闻写作能力的提升新闻思辨课程让我掌握了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我对电视新闻价值判断的思考

我对电视新闻价值判断的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许多媒体受众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条新闻意义不大或这条新闻不同凡响。
对此,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受众凭什么发出这样的感叹,他们评价新闻价值的标准是什么呢?其实新闻价值不是什么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特定的内含的。
从本质上说,新闻价值是指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
这种需求,在现阶段的中国来说,是由国家(政党),传播者和受传者三个方面组成的。
这里所讲的“社会需求”,也就是最大多数人的需求。
而“需求”也可以理解为生活、思想、知识、娱乐、信息等多方面需求。
近年来,国家领导人李长春在调研中多次强调,要求改进宣传方法,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做到入情入理,入脑入心,可亲可信。
再一次将“新闻价值”这一关键问题提了出来。
那么,构成新闻价值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尽管国内外有关新闻价值内涵的界定各有说法,但我还是倾向于时效性、重要性、公效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六大要素。
首先是新闻的时效性。
新,是新闻的基本属性。
不新就不叫新闻。
因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今天的新鲜明天可能就不会再引起读者的注意。
新闻是“易碎品”,新闻信息讲究的是快,随着电视直播和网络新闻的出现,一些正在发生的事件也成为新闻被“零距离”的直播出来。
像NBA比赛,英超联赛,你要知道结果,以前都在赛后,通过记者报道让你了解,但是,现在就能让你零距离地观看事件的全过程。
新闻价值与时效成正比,时效越快,价值越高。
我们常讲新闻由头,主要指新闻的时效性。
好的记者为抢时效、增加新闻价值而不惜代价,不择手段。
但是,也有些记者、编辑不注重时效,不讲究方法、技巧,业务基础差,“不久前”“日前”“近年来”“今年以来”屡见于新闻导语中,作为新闻由头。
其次是新闻的重要性。
这是新闻价值的核心。
主要包括:一是人物重要。
比如邓小平南巡讲话。
他不是一般的退休老人,不同一般人去旅游休闲。
一次出巡,一次谈话。
迎来东方风来满眼春,掀起第二次思想解放;二是事件重要。
新闻学中的新闻价值判断

新闻学中的新闻价值判断新闻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报道事实、传递信息和引导舆论,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在新闻学中,新闻价值判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新闻报道的选择、定位和呈现方式。
本文将探讨新闻学中的新闻价值判断,并分析其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首先,新闻的新闻价值是指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和吸引力。
新闻价值判断的核心是确定哪些事件值得报道,以及如何将这些事件呈现给受众。
在新闻学中,有一些通用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如时效性、地域性、重要性、冲突性、人物性等。
这些标准有助于新闻从众多事件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报道对象。
其次,新闻价值判断是一个主观的过程。
不同的新闻机构和新闻从业者可能会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利益和立场来进行新闻价值判断。
这就导致了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在某个重大事件中,一些媒体可能更关注事件的政治影响,而另一些媒体可能更关注事件对社会的影响。
这种差异性不仅反映了新闻机构的特点,也反映了新闻从业者的个人观点。
然而,新闻价值判断也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例如,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新闻机构需要更快地获取和发布新闻。
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在新闻价值判断中更加注重时效性,以便及时抢占报道的先机。
此外,新闻报道的地域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不同地区的读者对不同事件的关注度和需求也存在差异,新闻机构需要根据地域特点来确定新闻的地域性。
除了时效性和地域性,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也是新闻价值判断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闻从业者需要根据事件的社会影响、公众关注度和潜在影响来确定新闻的重要性。
例如,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和政治事件往往具有较高的新闻重要性,因为它们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然而,新闻从业者也需要注意平衡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和其他因素,以避免过度渲染某些事件,导致社会恐慌或不必要的关注。
此外,新闻报道的冲突性和人物性也是新闻价值判断的重要考虑因素。
对新闻价值判断的认识

对新闻价值判断的认识福建广电集团电视综合频道强北林2007.11.6新闻价值的规范定义: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
关于新闻价值的定义,学术界曾有不同主张。
素质论者认为,新闻价值的定义: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需要的素质。
功能论者认为,新闻价值的定义: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在群众中受到重视的程度。
笔者以为:无论那种主张,都不应否认“非常”或者“反常”才是新闻价值所在。
正确认识社会上的“非常现象”与“反常现象”,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
在新闻工作者的视野中,哪些社会现象应该被视作是正常现象?笔者以为:普遍存在着的、常见的社会现象,均属于正常现象,不具备新闻价值。
例如:在反映时代主流的积极因素中,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绝大多数积极因素,应被新闻工作者客观地视为“正常现象”。
再如:多数群众还不觉悟、缺乏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其保守的言行,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消极因素,也应被新闻工作者客观地视为“正常现象”。
首先从概念上谈谈个人的两点思考。
一、非常,是正常基础上的提炼与升华。
事物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非常现象总代表着正常现象的未来发展,它的存在价值、典型意义,都需要人们努力提高认识。
例如:一批批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其中有少数人又重新犯罪被收监,这一事实就属于正常现象。
正像病人旧病复发一样,司空见惯,没有新闻价值。
假如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不仅重新做人,还见义勇为,制止他人犯罪,那就是一种非常现象,它以生动、鲜活的事实向全社会证明,悔过自新的人群中,也能涌现出时代的先锋战士,极具新闻价值。
又如:新时代,全社会同情、帮助弱势群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其中捐钱、捐物者不计其数,一般说来,这些事实均属于正常现象。
因为社会风气正,弱者得到四面八方的救助,是常见的事,没有多少新闻价值。
而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的事实,或者变帮助“输血”为帮助“造血”的事实等,就属于一种非常现象。
新闻价值的判断与选择

新闻价值的判断与选择新闻价值是指一则新闻所具有的吸引力和重要性,是新闻媒体评判和选择新闻报道的重要标准。
新闻价值的判断与选择直接关系到媒体报道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价值的判断与选择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时效性、新颖性、权威性、趣味性、社会影响力等。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分析新闻价值的判断与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时效性指的是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即新闻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首先要关注的是最新的新闻事件,及时报道。
在新闻行业中,有一个著名的口号“新闻是立即的”,由此可见时效性在新闻价值中的重要性。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要提高时效性的新闻判断能力,首先要善于关注时事热点,及时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
其次要具备辨别新闻事件是否有报道价值的能力,判断一个事件是否适合报道的标准是看这个事件对社会公众有何影响,是否引起广泛的关注。
新闻工作者还要善于利用各种信息获取渠道,包括社交媒体、新闻网站、通讯社等,及时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
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时效性新闻判断能力,及时报道最新的新闻事件。
趣味性是新闻价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趣味性指的是新闻事件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即这个事件是不是具有趣味性、引人入胜、易于引起读者的兴趣。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要提高趣味性的新闻判断能力,首先要加强新闻策划的能力,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报道,塑造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新闻故事。
其次要善于运用文字和图片的艺术手法,增加新闻事件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新闻工作者还要善于利用各种语言表达形式,包括文字报道、图片报道、视频报道等,使新闻事件更加生动有趣。
趣味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趣味性新闻判断能力,创造富有趣味性的新闻报道。
社会影响力是新闻价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影响力指的是新闻事件对社会公众的重大影响,即这个事件是不是对公众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闻的价值》读书笔记

一.新闻的价值与新闻价值甘斯在正文之前便指出,决定新闻之所以为新闻的不应是新闻价值。
因为这种“以事件为中心”的判断标准遮蔽了新闻从业者的自主性。
甘斯认为,新闻不局限于显示判断,还暗含了价值,或者是偏向性的陈述。
由此,新闻所反映的,应该是国家与社会的“应然”的图景(p48)。
肯耐特·博尔丁说,那些诊治和国家行动的决策者往往会回避客观世界,而去“建构”他们想象的世界,并希望得到民众的认同。
媒体的功能部分在于强化这种想象,也就是以暗含价值判断的方式让其受众认同这幅“应然”的图景。
新闻中的价值与新闻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如果说新闻价值定义的是事件之所以能成为新闻所需要满足的条件,新闻中的价值则体现为各种利郎的相互制衡。
甘斯将新闻中的价值分为两种:话题性(topical)价值与恒久(enduring)价值。
二.恒久价值话题性价值与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类似,这种价值是适用于各个国家挑选事件进行报道所依据的标准的。
恒久价值则具有特殊性,也就是指的一个国家、民族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对任何一个群体来说,只有符合群体的价值观的新闻,才能为群体成员所接受。
在本书中,甘斯的恒久价值更多的指的是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也就是民族优越感、利他的民主、负责任的资本主义、小城镇的田园主义、个人主义、温和主义、社会秩序和国家领导权。
其实可以看出,民族优越感、社会秩序与国家领导权应该是适用于任何国家的普适性恒久价值。
首先,民族优越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观。
博尔丁曾说,国家形象虽然充满着矫饰罪恶的谎言,但它至少让成员直面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超越时间与空间地连结在一起。
民族优越感的形成既有文化基因,也有社会化因素。
甘斯觉得,民族优越感在战争新闻当中的作用十分明显。
其实在任何时代,民族优越感的强化倾向都无处不在。
第二,在“利他的民主”中,甘斯提出这样的观点,即新闻所捍卫的是民主的理论而非“几乎必然处于等而下之位置的民主的实践”。
新闻价值的判断与选择

新闻价值的判断与选择新闻是一种以客观、及时、公正的方式呈现报导事实的形式。
在社会生活中,新闻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能够让公众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各个领域的动态,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具有重要作用。
新闻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在新闻价值的判断和选择中,首先需要考虑新闻的客观性。
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新闻传播的基石。
新闻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事实,不应夸大、歪曲和捏造。
作为消费者,我们在选择新闻时,应该选择那些能够提供真实和准确信息的新闻稿件,而不是那些充斥着不实消息和夸大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时效性也是新闻价值判断和选择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新闻稿件尽可能及时地报道事件,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在选择新闻时,我们应该选择那些最新、最及时的新闻报道,以便及时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
新闻的公正性也是新闻价值判断和选择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新闻的公正性要求新闻稿件对事件的报道不能带有个人或机构的偏见,应当保持客观中立。
在选择新闻时,我们应该关注那些能够提供公正客观报道的新闻媒体和记者,而不是那些存在偏见和不公正报道的媒体。
新闻的价值还与其报道的主题相关。
一些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往往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因为它们直接涉及到公众的利益和福祉,并且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选择新闻时,我们应该关注那些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并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新闻。
新闻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还需要考虑新闻的社会责任。
新闻媒体应当承担起正确引导舆论、传递积极正能量的社会责任。
在选择新闻时,我们应该关注那些能够传递积极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的新闻报道,而不是那些充斥着负面信息和情绪的报道。
新闻价值的判断和选择需要考虑新闻的客观性、时效性、公正性、主题相关性和社会责任等因素。
作为新闻的消费者,我们应该选择那些能够提供真实准确、及时更新、公正客观、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传递积极正能量的新闻,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实,参与社会事务,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的新闻价值判断

我的新闻价值判断
王烁
今年秋天,我在上海第一财经作关于新闻价值判断的演讲。
时长近三小时,效果不好。
我曾对胡舒立说,别说新闻了,我所了解的世界上的全部道理,15分钟肯定说完了。
三小时讲什么?尽力而为而已。
一财同行普遍表示更想听操作案例。
这非我所长,是我的同事们所长;我还怀疑同事们的案例轰炸真能让他们满意。
消费者是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直到想要的东西降临在面前。
我只能讲自己想过,有体会,自认有价值的东西。
也许对同行过于抽象,但对我自己非常实用。
下面是演讲keynote转的图片。
也许它是你的那杯茶。
很长,慢慢喝。
如无另外注明,所有图片均来自波士顿环球报专栏The Big Pictu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闻价值判断与表现》的读后感
书名:《新闻价值判断与表现》作者:刘刚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年月:2003年1月本书提纲:
第一章:新闻“度量衡”
第二章:新闻价值的发现:从事实到新闻
第三章:采访方法论
第四章:采访领域中的新闻价值判断
第五章:特殊形态的新闻价值判断
第六章:编辑策划中的新闻价值判断
第七章:新闻价值的表现
本书读后感:
读《新闻价值判断与表现》有感
新闻反映的是“真实”和“新鲜”的事实,但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并不一定是新闻,只有当新近发生的真实事件具有新闻价值时,它才上升为“新闻”。
吸引受众、影响舆论是新闻力量的体现,而构成这种力量的核心就是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的核心力量。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价值仿佛是点石成金的催化剂,一些司空见惯了的现象因此具备了新闻报道的基础,产生出吸引受众和影响受众的力量。
作为一个新闻爱好者,初入新闻的大门,首先需要掌握的就是捕捉新闻价值的能力,思考怎样才能吸引受众的目光,只有在吸引受众之后,记者才能传达观点,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舆论。
如果你所采写的稿件不具备新闻价值,就不能称得上是新闻作品,即便这些文章在行文结构上如何精巧,但由于缺乏受众的第一需要,也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有经验的记者总能从社会各个方面发现层出不穷的有价值的新闻,而经验不足的记者却哀叹无新闻可写。
记者自身的素质不同,决定了他的眼界和新闻发现力的差异。
我们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如何把握新闻价值,培养新闻发现力和表现力?
首先,新闻是靠两条腿跑出来的,在香港,记者被称为“跑街的”,许多新闻事实就是在跑动中发现的。
“跑出去是记者采访的第一要务,也是寻找新闻的最好突破口。
呆在办公室里,接触到的永远是二手资料,新闻记者不是经院式学者,新闻记者一定要接地气,要走出书斋,走向受众,到新闻现场去,才能不带偏见地发现事实真相。
其次,事实真相是新闻的生命力,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最重要的是要要注重事实。
物质决定意识,没有什么比事实真相更重要的了。
受众最关心的是事实,新闻中如果有太多的完形填空,这样会使简单的事情变得扑朔迷离,不少事件总是有意无意留下空白,给民众留下广泛的想象空间,比如说刚开始曝光的微笑局长的手表门,可以是五块、十块,一直往上猜,
员工打空姐的罗生门,也有多个说法。
新闻工作者要挖掘事实,发现真相,给读者一个最佳答案。
新闻是记者选择的结果,记者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事实,但并不是每一件事实都是新闻,只有经过记者提炼、发现出新闻价值的事实才构成新闻。
记者是读者与事实之间的桥梁,对读者来说,记者就是他们的眼睛,这双眼睛的职责就是把事实分出主次,突出新闻价值的所在。
新闻工作者要学会选择,善于挖掘,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要不仅仅要提高理论素养,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能将知识融会贯通。
最后,新闻业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事业,公众对媒体有着特殊的信任感,有人把它成为社会良心,把记者当成“无冕之王”,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价值观必须体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这也是确保新闻事实、导向正确的基础。
最近放映的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搜索》中,叶蓝秋拒绝给车上的一位老大爷让座,陈若兮凭着新闻主编的敏锐嗅觉,将此新闻恶心放大,引发了社会的一场大搜索,使叶蓝秋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光中饱受指责。
所以记者一定要下笔谨慎。
对新闻价值很好地把握是新闻工作者素质和能力的体现,在平常生活中,我们要逐步培养新闻发现力和新闻表现力。
第二本书
书名《新闻评论》作者:薛中军
新闻评论在发挥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功能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闻评论要为人民说话,拉近与人民的距离,要说实话,与时俱进,解决问题,还要“民主”,不仅评论发言要民主,还要通过评论宣传“民主”。
新闻评论是“易碎品”,不求不朽,但求及时有效。
我觉得新闻评论的难度比新闻报道的难度要大,它不像新闻报道那样就事论事,强调真实性,它需要我们有宽广的视野和与时俱进的思想,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思考和认识问题。
第三本书
书名:《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
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静静体味的书。
跟随作者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他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苦苦思索,莫高窟、天一阁、西湖等等,每读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息亚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的感动、喟叹。
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
第四本书
书名:《痛并快乐着》作者:白岩松
白岩松从他走出校园开始写起,写了他遇到的一些困境和自己当时的一些处理方法,让我感到他其实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只是他的机遇和心态等多种因素合在一起才造就了一个白岩松,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品尝白岩松的生命过程,更多的是让我有了面对未来,面对世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