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的远程管理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合集下载

服务器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走向

服务器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走向

服务器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走向服务器作为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承载和处理数据的关键角色。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器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进,不断提升性能和功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本文将从服务器的发展历程出发,探讨其未来的走向。

一、服务器的发展历程1. 第一代服务器:主机早期的服务器主要是大型主机,体积庞大,功耗高,性能较低。

这些主机通常由大型企业或机构使用,用于处理基本的数据存储和计算任务。

主机服务器的特点是稳定可靠,但成本昂贵,维护困难。

2. 第二代服务器:小型服务器随着技术的进步,小型服务器逐渐兴起。

这些服务器体积较小,功耗低,性能逐渐提升。

小型服务器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和个人用户,价格相对亲民,功能也更加多样化。

小型服务器的出现使得更多的用户能够享受到服务器带来的便利。

3. 第三代服务器:云服务器云计算的兴起带动了云服务器的发展。

云服务器基于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弹性扩展,大大提高了服务器的利用率和灵活性。

云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不同规模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成为了当前主流的服务器形态。

4. 第四代服务器:边缘服务器随着物联网和5G技术的快速发展,边缘计算逐渐兴起。

边缘服务器部署在网络边缘,可以更快地响应用户请求,降低网络延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边缘服务器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服务器的未来走向1. 异构计算未来的服务器将更加注重异构计算,即结合CPU、GPU、FPGA等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实现更加高效的计算。

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各有优势,可以根据任务的特点进行灵活调度,提高计算性能和能效比。

2. 边缘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服务器将更加注重边缘智能。

边缘服务器可以在本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减少数据传输量,降低能耗和延迟,提高响应速度和隐私保护。

3. 安全可信未来的服务器将更加注重安全可信,加强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安全机制,保护用户数据不被泄露和篡改。

远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远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远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专业: 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队别 : 二队学生班级: 八班姓名: 张明月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员: 丁志芳内容摘要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网络科技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远程科技和有关的软件的发展,为大家的生活以及很多的活动都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性,大家对于电脑控制体系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在现代家居中,人们希望能通过办公室电脑或手机实现对家中电源、各类电器等设备的远程控制,在主人到家前打开相应设备,譬如说提前20分钟打开洗衣机洗衣服、提前5分钟打开空调、开门时电视机自动打开。

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软件开发者结合大家的需求,探索出了优秀的控制科技和有关的软件内容。

本文论述了远程控制的原理、远程控制的分类、远程控制技术发展经历。

分析了用远程控制传输文件、远程控制的安全问题及防范、远程控制的应用及远程技术趋势问题。

重点介绍了硬件、远程控制软件、远程控制在校园网方面的应用、远程控制在家庭自动化方面的应用、远程协助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has i nfluenced every aspect of our lives. The development of remote technologyand related software has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to people’s everyday life and social activities, and at the same time, more demands for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are asked for. In contemporary household, it is hoped that remote control of various equipments, such as home power supply and all kinds of electrical appliances through office computers or mobile phones can be achieved. In that case,corresponding equipments can be opened before the master’s arriving home. For example, open washing laundry 20 minutes ahead, turn on air conditioning5 minutes in advance and turn on the television automatically when the door opens. In order to meet everyone’s needs , software developers haveexplored the excellent control technology and related softwa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 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remote control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remote control technology .Besides,it analyzes the transfer files with remote control, remote control of the se curity and prote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control and remote technology trends. It mainly introduces hardware, remote control software,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control in campus network and home autom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remote assistance in the library.关键词:远程控制技术,远程控制软件,校园网,家庭自动化,图书馆Key words:Remote Control Technology,remote control software,Campus Network,Home Automation,Library.目录内容摘要 (2)Abstract (3)第一章远程控制技术概述 (6)1.1 引言 (6)1.2远程控制的原理 (6)1.3远程控制的分类 (7)1.4远程控制技术发展历程 (8)1.4.1 TCP协议 (8)1.4.2 UDP协议远程控制 (9)第二章远程控制的使用 (10)2.1远程控制访问 (10)2.2配置远程桌面主机 (11)2.3客户端软件的安装 (11)2.4访问远程桌面 (12)2.5远程桌面的Web连接 (12)2.6设置 (13)2.7使用 (14)2.8终端服务的实现 (14)2.9客户端的实现 (15)2.10实现远程协助 (15)2.11注意事项 (16)2.12远程协助的改进 (16)2.13远程控制的安全问题及防范 (17)第三章远程控制的应用 (20)3.1远程控制的应用领域 (20)3.2硬件介绍 (23)3.3远程控制软件的介绍 (27)3.3.1远程控制软件的原理: (27)3.3.2现在主要的远程控制软件 (29)3.4远程控制在校园网方面的应用 (42)3.4.1校园网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42)3.4.2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的远程控制系统的构建原则 (42)3.5远程控制在家庭自动化方面的应用 (44)3.5.1家庭自动化与安防向高集成度和全面数字化发展 (44)3.5.2更高集成的家庭自动化系统: (45)3.5.3家居监控是数字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45)3.5.4安防设备:数字化、无线化 (47)3.5.5远程协助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 (48)第四章远程控制技术趋势 (55)4.1Windows 系统中的远程控制 (55)4.2功能强大的远程控制软件 (55)4.3集中管理多台远程计算机 (55)4.4用IE浏览器进行远程控制 (55)4.5访问代码连接进行远程控制 (56)第五章总结: (57)致谢 (58)参考文献: (59)第一章远程控制技术概述1.1 引言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一些前人无法想象的事变成现实,而远程控制技术就是其一。

远程运维_精品文档

远程运维_精品文档

远程运维远程运维:现代管理的新趋势引言远程运维是指通过网络和远程技术手段来对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以及软件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一种运维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远程运维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趋势。

本文将探讨远程运维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优势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远程运维的重要性1. 提高效率远程运维通过将运维工作转移到远程进行,可以大幅提高运维工作的效率。

传统的运维模式需要现场人员进行现场操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而远程运维不仅可以省去往返的时间成本,还可以实时定位问题,并远程解决,大大加快故障排除的速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2. 降低成本传统的运维模式需要企业雇佣大量的运维人员,构建独立的运维团队,需要支付高昂的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

而远程运维可以将运维工作集中在一处,节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设备投资。

在远程运维模式下,企业只需要雇佣少量的运维人员,并利用远程技术手段来控制和管理多个终端设备,从而降低了运维成本。

3. 提升安全性远程运维在运维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系统和设备的状态,并且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安全性的保护。

远程运维可以设置多层次的安全措施,比如用户登录验证、访问权限控制等,确保只有合法的人员可以进行运维操作,避免了非法入侵和数据泄露的风险,提升了运维工作的安全性。

二、远程运维的优势1. 实时响应问题传统的运维模式中,当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现场人员到达现场才能进行故障排除。

而远程运维可以实现实时监测系统,发现问题并迅速做出相应的响应。

远程运维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迅速定位问题,并通过远程操作解决问题,减少了系统故障造成的停机时间,提高了业务的连续性。

2. 减少维护时间远程运维不需要现场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操作,因此可以大大减少维护时间。

一旦发现问题,远程运维人员可以迅速通过远程技术手段进行维护和修复,无需等待现场人员到达现场,从而大大缩短了维护时间,保证了系统和设备的高可用性。

服务器远程管理技术分享

服务器远程管理技术分享

服务器远程管理技术分享服务器是现代信息技术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通过远程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地管理服务器设备,提高运维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将分享一些常见的服务器远程管理技术,包括远程访问、KVM over IP、IPMI、iLO和iDRAC等。

一、远程访问远程访问是最基本的服务器远程管理技术之一,它允许管理员通过网络远程登录服务器进行操作和管理。

通过远程访问,管理员可以在任何地点,使用任何设备,只要有网络连接就可以实现对服务器的操作。

远程访问技术有多种实现方式,包括SSH(Secure Shell)、RDP (Remote Desktop Protocol)和VNC(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等。

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远程访问技术。

二、KVM over IPKVM over IP(Keyboard, Video, Mouse over IP)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服务器控制技术,通过将服务器的键盘、视频和鼠标信号转换成数据包,传输到远程管理终端,实现对服务器的远程控制。

KVM over IP可以在服务器出现故障或无法正常启动时,提供一种可靠的远程管理方式。

通过KVM over IP,管理员可以远程重启服务器、进入BIOS设置、安装操作系统等。

三、IPMIIPMI(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是一种独立于操作系统的远程服务器管理接口,它提供了一套标准的硬件接口和协议,用于服务器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通过IPMI,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测服务器硬件状态,例如温度、风扇转速和电源供电情况等。

同时,管理员还可以通过IPMI远程启动和关闭服务器,进行远程重启和BIOS设置等操作。

四、iLO和iDRACiLO(Integrated Lights-Out)是惠普服务器上的一种远程管理技术,而iDRAC(Integrated Dell Remote Access Controller)则是戴尔服务器上的类似技术。

服务器带外管理

服务器带外管理

服务器带外管理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服务器已成为企业运营的关键基础设施。

然而,服务器的管理并不只是限于服务器内部,而是涵盖了服务器之外的各个方面。

这就是所谓的服务器带外管理。

服务器带外管理是一种超越服务器物理限制的管理方法,它包括了服务器的远程监控、管理和维护。

这种管理方式使得IT管理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服务器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

远程监控是服务器带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远程监控,管理员可以在任何时间对服务器的运行状态进行查看和监控,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磁盘空间等。

如果服务器出现任何异常或故障,管理员可以立即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问题扩大。

服务器带外管理也包括远程管理。

管理员可以通过远程管理工具对服务器进行配置、安装和更新等操作。

这样,管理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服务器进行全面的管理,而不需要亲自到现场。

服务器带外管理还包括远程维护。

这意味着管理员可以远程对服务器进行修复和排错,而不需要在现场进行维修。

这大大提高了维护的效率和便利性。

服务器带外管理是一种高效、便利的管理方式。

它可以帮助IT管理员更好地监控、管理和维护服务器,从而提高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未来,随着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服务器带外管理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本文档旨在为公司的文件服务器管理提供一个规范化的操作指南,以确保文件服务器的稳定、安全、高效运行,同时保障公司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使用文件服务器的部门和团队。

文件服务器由IT部门统一管理和维护,各部门和团队需指定一名管理员负责本部门或团队的文件服务器管理工作。

管理员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经验,并经过IT部门的培训和认证后方能胜任。

(1)各部门和团队在使用文件服务器时,需严格遵守公司制定的相关规定和制度,不得私自更改服务器配置或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

(2)各部门和团队需对本部门或团队的文件服务器进行定期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管理系统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备受关注,对于提升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一、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1. 数据驱动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数据驱动。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管理系统将更加注重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管理系统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信息支持,帮助其做出科学决策。

2. 云端化另一个发展趋势是管理系统的云端化。

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办公,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

同时,云端化还可以降低系统部署和维护成本,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 智能化智能化是管理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管理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未来的管理系统将具备更强的智能识别、推荐和决策能力,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习惯提供个性化的管理服务,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

4. 移动化移动化是管理系统发展的又一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于随时随地获取管理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

未来的管理系统将更加注重移动端的开发和优化,提供更为便捷和灵活的管理服务,满足用户的移动办公需求。

二、管理系统的未来展望1. 个性化定制未来的管理系统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

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管理系统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偏好提供定制化的管理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个性化定制将成为管理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2. 跨平台整合未来的管理系统将更加注重跨平台整合。

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普及和多样化,管理系统需要实现不同平台之间的无缝对接和数据共享,提升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协同能力。

跨平台整合将成为管理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

3. 智能决策未来的管理系统将更加注重智能决策。

2024年网络管理软件服务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网络管理软件服务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网络管理软件服务市场分析现状引言网络管理软件服务市场是指为企业、组织和个人提供网络管理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市场。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对网络安全、性能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网络管理软件服务市场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机遇。

本文将对网络管理软件服务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市场。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网络管理软件服务市场在过去五年内取得了持续增长的势头。

预计到2025年,全球网络管理软件服务市场的规模将达到X万亿美元。

网络管理软件服务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企业网络规模扩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分布式办公的趋势,企业对于网络管理需求的增长迅猛。

网络管理软件服务能够帮助企业监控和管理网络设备、优化网络性能、实时监测和预警网络安全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网络效率和安全性。

2. 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兴起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为网络管理软件服务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企业将自己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转移到云端,对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要求更高。

网络管理软件服务提供商能够通过提供云端监控和管理解决方案来满足企业的需求。

3. 网络安全问题的威胁日益严峻网络安全问题的威胁日益严峻,企业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度不断增加。

网络管理软件服务市场的增长主要受益于企业对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需求。

网络管理软件服务提供商通过提供网络安全监控、入侵检测和防御等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保护网络安全。

主要参与方网络管理软件服务市场涉及多个参与方,包括网络管理软件服务提供商、企业用户和政府监管机构等。

1. 网络管理软件服务提供商网络管理软件服务提供商是市场的主要参与方,他们通过开发和提供网络管理软件和解决方案来满足企业用户的需求。

市场上的主要提供商包括Cisco、IBM、HPE 等。

2. 企业用户企业用户是网络管理软件服务市场的主要需求方,他们通过购买和使用网络管理软件服务来监控和管理自己的网络。

企业用户对于网络安全、性能和稳定性的要求较高,对网络管理软件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远程控制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远程控制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远程控制技术的现状与趋势远程控制技术是一种能够远程控制其他设备或系统的技术,包括远程监控、远程调试、远程控制等,它在信息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远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从工业到医疗,从教育到金融,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普遍。

远程控制技术的现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控制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技术来实现远程控制,如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

在工业领域,远程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工厂的自动化生产,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医疗领域,远程控制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医院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对医疗设备进行监控和维护,以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医生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对患者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和费用。

在教育领域,远程控制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远程控制技术,教育机构可以实现线上的教学和辅导,使学生可以在家中或远程地区接受到与传统教学相当的教育。

在金融领域,远程控制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对客户账户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金融服务的稳定和安全。

远程控制技术的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远程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未来,远程控制技术将在以下方面得到更多的应用和发展:1. 智能化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的远程控制技术将更加智能化、自主性更强。

通过智能化技术,设备和系统将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行控制和调试。

2. 多样化应用。

未来的远程控制技术将在不同领域得到更多的应用。

比如,在交通领域,远程控制技术将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和调度。

3. 多功能集成。

未来的远程控制技术将具有更多的功能和特点,比如,大数据的集成和分析,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和管理。

4. 安全保障。

未来的远程控制技术将更加注重安全保障,通过加密技术、身份认证等手段,确保远程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器的远程管理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OPMA连接器提供了管理组件之间的接口。

这些组件包括基板管理控制器设备(BMC)、网络接口控制器(NIC),以及传感器设备和系统微处理器之间的标准化系统总线。

OPMA功能卡所包含的BMC固件能够与BIOS、驱动程序、管理套装软件、服务器管理框架和操作系统等软件通信。

这样服务器厂商以及OEM厂商仅需要在主板上留出该接口,由第三方进行提供基于IPMI接口协议的OPMA管理卡,大大增加管理系统的统一性,同时更加有利于这种管理标准的推广。

2.3 KVM-OVER-IPKVM是键盘、显示器、鼠标的英文缩写,其技术原理是用一套或数套KVM在多个不同操作系统的多台主机之间切换,实现一个用户使用一套键盘、鼠标、显示器去访问和操作一台至数千台以上主机的功能。

KVM-OVER-IP技术在服务器远程管理中以控制为主,具体是实现把服务器所有控制器权通过网络从远程移到本地,使管理员可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像身在机房一样去管理服务器,利用KVM-OVER-IP技术可以解决以下服务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2.3.1 执行紧急故障排除,解决系统无法响应的问题如果系统停止响应且相关支持人员无法对其进行现场操作,就会为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

这时管理者无法利用传统工具来排除该故障,因为只有当操作系统正在运行的时候才能使用那些工具,因此无法查看控制台,对您无法查看控制台,对当前状态也就一无所知。

最终,服务器管理员只能亲自或者指定某人到现场对服务器进行故障排除,尽管有时候只需要执行强制重启(power recycle)即可解决问题。

另外,即使当地的非IT员工有时间,向他们求助也并不可取。

而且,要求提供现场支持可能会增加IT预算。

若使用传统的管理工具,管理员需要通过系统控制台来查看当前的状态,并使用键盘和鼠标来控制电源,以及进行必要的更改。

这些都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如延缓响应速度,增加差旅成本,包括穿越城区或者赶到办公室的交通费以及加班费。

这对于服务供应商来说同样如此,如果不能即时访问和全面控制自己的系统,便会给客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利用KVM-OVER-IP技术,不论服务器的状态如何,管理员都能够对其进行全面控制。

可以通过访问系统控制台(键盘、视频和鼠标)和电源按钮来进行故障排除,修复无法响应的服务器。

这样,即使操作系统无法运行,也能够在控制台上执行操作,而使用传统工具却无法实现这一点。

借助独立于操作系统的远程控制台,管理者能够做到以下的操作1)检查操作系统是否出现故障:通过虚拟KVM看到蓝屏,然后执行强制重启。

2)在系统启动时检测故障:通过虚拟KVM查看该故障,然后执行相应操作,继续启动系统。

3)查看BIOS界面,与其进行交互,并在服务器启动时进行开机自检:4)查看记录的故障及启动画面顺序:使用记录的画面视频,自动或手动诊断故障。

5)更改启动顺序,忽略留在服务器内的启动光盘或者软盘:使用远程控制台更改BIOS设置,打开服务器的UID,以便具有数据中心访问权限的员工稍后取出遗留介质。

6)检查已断开网络连接的系统的网络配置:从远程控制台运行ipconfig,然后使用操作系统工具进行相应操作。

2.3.2 部署和还原远程服务器远程部署或者重新部署调试中心(staging centers)、整体生产数据中心或者远程站点中的服务器。

这些操作通常要求服务器中安装有启动镜像、光盘或软盘。

而且还需要能够启动服务器,利用KVM技术则能够而完成上述操作,并能够在必要时更改BIOS设置或者与安装程序软件进行交互。

此外,还应该能够验证安装流程,排除故障。

2.3.3 更新固件或软件在服务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必须有计划地更新系统BIOS和选件ROM、驱动程序、操作系统和应用,以提高性能并排除各种故障。

而且需要在服务器被关闭后能重新启动服务器,以便能够通过远程控制台监控整个安装流程。

但是,使用基于软件的远程控制产品无法执行这些操作。

由于大部分KVM-OVER-IP的集成控制台都实现了虚拟KVM、虚拟电源、虚拟介质,虚拟文件等工具,利用KVM-OVER-IP技术,管理员就能够轻松地对系统电源、附带的可拆卸存储设备和KVM进行全面的远程控制。

在控制端电脑上装入光盘,使用虚拟电源重启服务器并安装固件,或者直接从硬盘拷贝文件,通过远程控制台执行安装程序,并从显示器中进行监控,确保各项操作成功进行。

3 产品实现目前流行的服务器远程管理产品大多是内置插卡式,或者SOC的解决方法。

3.1 内置插卡式内置插卡式的服务器管理方式,将视频压缩管理控制以及外围设备的接口等功能实现在一块集成电路板的上,并且以插卡形式实现,然后将该插卡直接安插到服务器主板的专用接口上,服务器主板在该接口上实现了IPMI的标准,提供各种信号的信号输入,并提供了网口的连接输出。

这种卡优点是研究成本低,接线固定,不占用服务器主板的板上空间,缺点就是通用性较差,因为插卡的接口和服务器主板的接口是固定的,只能用于符合相关电气规范以及机械规范的提供相关接口的服务器。

3.2 SOC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有服务器厂商实现了SOC的服务器管理的解决方案,即在同一颗芯片就实现视频的压缩传输,键盘鼠标的数据包打包及网络传输以及一些安全认证的工作。

这种方式是相对于之前的利用通用CPU进行控制,利用FPGA实现数据压缩的技术实现起来要复杂,灵活性差,但是易于产品化的形成。

在以后的设计中,还可以把服务器上的VGA芯片,SuperIO芯片,百兆管理MAC芯片集成到该soc中,可以降低主板的成本,增加功能并提供集成度。

4 结束语机房内服务器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得采用传统的服务器管理手段的人员不堪重负,因此新的服务器管理技术的发明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本文对这些手段进行了介绍,并且指出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和实现的产品形式。

参考文献:[1] 鲁常红,郭黎利.KVM服务器监控管理系统[J].计算机与应用,2003(9).[2] 张帆,姬春燕.KVM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J].中州煤炭,2007(3).摘要:该文介绍了目前服务器远程管理的现状,引出了二种比较流行的远程管理技术手段,BMC、KVM-OVER-IP、最后介绍了目前的服务器管理产品的实现形式以及优缺点。

关键词:服务器远程管理;IPMI;BMC;KVM-OVER-IP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0-7367-03The Remote Server Manag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FENG Zhan, WU Xin-jun(Jiangnan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Wuxi 214128,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mote server management, leads to atwo popular remote management of technical means, BMC, KVM-OVER-IP, at las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erver management of product realization form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Key words: the server remote management; IPMI; BMC; KVM-OVER-IP传统的服务器管理是机房管理员在机房内进行管理操作,服务商在机房内调试系统,甚至第三方软件厂商调试人员也进入机房,使得机房内的人机管理变得混乱,服务器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证。

同时由于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型IT公司机房内的服务器的总数也是成几何式增长,有限的网络管理人员将面临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维护。

传统的服务器管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服务器管理着的需求,这样就迫切的需要一种高效,安全的服务器管理手段。

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大型的IT架构也面临着异地管理的问题。

如果IT管理员有一套集成的远程管理系统,则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实现人机隔离,使IT管理员从机房中解放出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可以对机房内服务器进行管理。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使得服务器远程管理成为了可能,不论服务器的运行情况如何,管理者都能够在本地执行各种系统管理任务,管理人员不必亲临服务器所在的机房,而是使用本地的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到远程服务器上进行维护操作,远程管理的优点是1)有利于机房内人员和机器的管理,加强了机房的安全性;2)管理员可以随时随地的对服务器进行维护操作,减轻了管理员的劳动量;3)节省差旅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延长系统的正常运行时间。

1 基于操作系统的管理方式实现服务器远程管理的最初的解决方案是基于操作系统的远程控制。

例如windows系统中的远程桌面,linux系统中的SSH等。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远程网络管理。

但是这种控制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对远程服务器的种种操作是基于操作系统的,不支持BIOS级别的操作,必须等待服务器相应软件或进程正常启动后,才能进行操作。

一旦电脑宕机,或者软件进程结束,就失去了对目标服务器的控制,这对管理方是非常不方便的。

而且这种方式一般都是软件形式,而众多的服务器厂商都有自己的一套软件操作标准,因此也对服务器的统一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 基于IPMI的硬件管理方式2.1 IPMI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大型企业机房内的网络服务器数量众多,同时企业对服务器的应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使得数据中心的管理和费用占用了很大的开销,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业界的几家大公司(英特尔、惠普、NEC、美国戴尔电脑和SuperMicro等)从1997年开始合作,共同开发了针对服务器管理智能化的标准,于1998年9月推出了IPMI 智能平台管理界面标准。

迄今为止经历了3次主要的改版v1.0:1998.09v1.5:2001.03v2.0:2004.02IPMI是致力于解决服务器硬件管理能力低的问题,它是管理服务器主板上基于Intel结构的企业系统中所使用外围设备时采用的一种工业标准。

用户可以实现IPMI制定的标准来监视服务器的物理健康特征,如温度、电压、电扇工作状态、电源供应以及机箱入侵等,为系统管理、恢复以及资源管理提供信息。

IPMI 的主要特征是,资源清册、日志记录及恢复控制功能均独立于主处理器、BIOS 和操作系统。

IPMI技术有三大优点:首先,IPMI标准把系统管理软件从系统的硬件平台管理任务中分离出来,并且把底层的服务器管理功能与高层软件分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