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优质课比赛用)
合集下载
年最新高中生物精品教学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人教版必修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第6页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
呼吸
呼吸
呼吸 呼吸
太阳
生产者 (植物)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植食动物 ) (肉食动物) (肉食动物)
分解者
呼吸
去路:本身呼吸消耗(热能散失,本身生长发育、繁 殖等等);分解者所利用;被下一个营养及所同化; 未被利用。
第7页
第8页
( 三)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
流入某一营养级能量主要有下列去向:一部分通过 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排出物、遗体 或残枝败叶不能进入下一个营养级,而为分解者利 用;尚有一部分未能进入(未被捕食)下一个营养 级。因此,流入某一营养级能量不也许百分之百地 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第11页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
单向流动: 不循环,不可逆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温故而知新
1.生态系统结构包括哪两方面? 生态系统成份,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成份有哪些?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3.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是什么? 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1页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第2页
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一)能量流动概念: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 统中能量输入、传递和散失过程。
第36页
3.(多选题)下列相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叙述中正确是(
A) BD
A.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可逆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取得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能量越多
第37页
4.森林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 构成一条食物链。假如黄雀增长体重 10克,按理论计算,最多需要蝉( C )
第3页
(二)能量流动过程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
呼吸
呼吸
呼吸 呼吸
太阳
生产者 (植物)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植食动物 ) (肉食动物) (肉食动物)
分解者
呼吸
去路:本身呼吸消耗(热能散失,本身生长发育、繁 殖等等);分解者所利用;被下一个营养及所同化; 未被利用。
第7页
第8页
( 三)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
流入某一营养级能量主要有下列去向:一部分通过 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排出物、遗体 或残枝败叶不能进入下一个营养级,而为分解者利 用;尚有一部分未能进入(未被捕食)下一个营养 级。因此,流入某一营养级能量不也许百分之百地 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第11页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
单向流动: 不循环,不可逆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温故而知新
1.生态系统结构包括哪两方面? 生态系统成份,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成份有哪些?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3.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是什么? 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1页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第2页
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一)能量流动概念: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 统中能量输入、传递和散失过程。
第36页
3.(多选题)下列相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叙述中正确是(
A) BD
A.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可逆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取得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能量越多
第37页
4.森林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 构成一条食物链。假如黄雀增长体重 10克,按理论计算,最多需要蝉( C )
第3页
(二)能量流动过程
人教版教学生态系统能流物循一轮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第8页
突破考点提炼方法
考点 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 1.能量的来源及去向图解
第9页
(1)消费者摄入能量(a)=消费者同化能量(b)+粪便中能 量(c),即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 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
(2)消费者同化能量(b)=呼吸消耗(d)+生长、发育和繁 殖(e)
5.意义: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生态系统中的构成成份紧
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练一练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 C 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A.食物中的碳 C.燃料中的碳
B.大气中的 CO2 D.生物环境中的碳
()
答案 B
第7页
2.在碳循环中,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理作用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化能合成作用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答案 B
第26页
• (1)食物链中,除生产者外其它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 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2)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能量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 间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
在被同化能量中,有一部分用于动物呼 吸代谢和生命维持,这一部分能最后将以 热形式消散掉,剩余那部分才干用于动物 生长和繁殖,这就是我们所说次级生产量。
次级生产量普通过程能够概括为:
第16页
• 图9-2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个动物,包括植 食动物和食肉动物。对植食动物来说,食物种群是指植物 (净初级生产量),对食肉动物来说,食物种群是指动物(净次 级生产量)。食肉动物捕到猎物后往往不是所有吃掉,还剩 余毛皮、骨头和内脏等。
突破考点提炼方法
考点 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 1.能量的来源及去向图解
第9页
(1)消费者摄入能量(a)=消费者同化能量(b)+粪便中能 量(c),即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 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
(2)消费者同化能量(b)=呼吸消耗(d)+生长、发育和繁 殖(e)
5.意义: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生态系统中的构成成份紧
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练一练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 C 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A.食物中的碳 C.燃料中的碳
B.大气中的 CO2 D.生物环境中的碳
()
答案 B
第7页
2.在碳循环中,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理作用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化能合成作用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答案 B
第26页
• (1)食物链中,除生产者外其它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 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2)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能量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 间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
在被同化能量中,有一部分用于动物呼 吸代谢和生命维持,这一部分能最后将以 热形式消散掉,剩余那部分才干用于动物 生长和繁殖,这就是我们所说次级生产量。
次级生产量普通过程能够概括为:
第16页
• 图9-2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个动物,包括植 食动物和食肉动物。对植食动物来说,食物种群是指植物 (净初级生产量),对食肉动物来说,食物种群是指动物(净次 级生产量)。食肉动物捕到猎物后往往不是所有吃掉,还剩 余毛皮、骨头和内脏等。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优质课课件)

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
能量流动驱动着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从而维持 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能量流动的概念及意义
促进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密切相关,分解 者通过分解动植物残体等有机物,将 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并转化为无 机物,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人类活动对能量流动路径的改变
食物链简化
人类活动如过度捕捞、狩猎等导致食物链中某些环节缺失 或弱化,使能量流动路径简化,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多样性。
营养级联效应
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级联效应如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 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和能量传递效率。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如生物多样性丧失、 水源涵养能力减弱等,影响生态系统的整体能量平衡和可 持续性。
能量流动的终点
在食物链中,能量沿着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的顺序流动。分 解者作为食物链的终点,将动植 物残体中的能量转化为热能释放 到环境中,完成能量的流动过程。
PART 05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路 径与特点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能量流动的路径
01
02
03
04
太阳能输入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初来源于 太阳,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吸
调节生态系统中的种 群数量
能量流动对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数量具 有调节作用。当某个种群数量过多时 ,其获取的能量也会相应增加,从而 导致其他相关种群数量的减少;反之 亦然。这种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生态 系统的平衡。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
能量流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于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当能量流动 受到干扰或破坏时,生态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 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保护和维护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对于维护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能量流动驱动着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从而维持 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能量流动的概念及意义
促进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密切相关,分解 者通过分解动植物残体等有机物,将 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并转化为无 机物,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人类活动对能量流动路径的改变
食物链简化
人类活动如过度捕捞、狩猎等导致食物链中某些环节缺失 或弱化,使能量流动路径简化,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多样性。
营养级联效应
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级联效应如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 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和能量传递效率。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如生物多样性丧失、 水源涵养能力减弱等,影响生态系统的整体能量平衡和可 持续性。
能量流动的终点
在食物链中,能量沿着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的顺序流动。分 解者作为食物链的终点,将动植 物残体中的能量转化为热能释放 到环境中,完成能量的流动过程。
PART 05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路 径与特点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能量流动的路径
01
02
03
04
太阳能输入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初来源于 太阳,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吸
调节生态系统中的种 群数量
能量流动对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数量具 有调节作用。当某个种群数量过多时 ,其获取的能量也会相应增加,从而 导致其他相关种群数量的减少;反之 亦然。这种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生态 系统的平衡。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
能量流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于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当能量流动 受到干扰或破坏时,生态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 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保护和维护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对于维护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优质课课件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虞城高中生物组 岳玮
教学目标: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 2、构建能量流动过程的模型 3、提倡素食,缓解我国粮食不足的困境
情感目标:
1、构建能量流动过程的模型,培养理性思维 2、提倡素食,建立社会责任感,体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假设 你像 鲁滨逊 那样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
293 13.5% 29.3 20.1%
5.0
21、、植生食产传动者递物中效中的率的能能=量下量流本一流入营入营植肉养食养食动级级动物同同物的化化的比量量比例例是×是多10多少0少%??
13.5% 20.1%
能量流动特点:1 、单向流动
•自身呼吸作用呼2吸消、耗 逐级递减
•分解者利用122.6
96.•3暂未能利量用传递效率10%~72.05%
能量输入
个种体群2 储能存量在储体存内的能量
呼能吸量作散用失散失的能量
个体3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能量在食物链中是怎样流动的?
草
兔鹰
1、从个体水平分析能量流动的情况
(1)阅读课本第94页,思考以下问题: (1)照射在草上的太阳能都被草吸收了吗? 以什么方式吸收? (2)草固定能量的去向?
(3)兔子吃草,摄入量和同化量之间有何关系? (4)兔子同化能量的去向?
(5)鹰同化能量的去向?
(2)小组讨论分析,合作尝试构建草、兔、鹰的 能量来源和去路模型。
随机分组
(2)小组讨论分析,合作尝试构建草、兔、鹰的 能量来源和去路模型。
成果展示
2、从营养级水平分析能量流动的情况
我们刚构建的示意图应怎样修改?
分解者 单位(焦/厘米2 ·年) 14.6
虞城高中生物组 岳玮
教学目标: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 2、构建能量流动过程的模型 3、提倡素食,缓解我国粮食不足的困境
情感目标:
1、构建能量流动过程的模型,培养理性思维 2、提倡素食,建立社会责任感,体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假设 你像 鲁滨逊 那样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
293 13.5% 29.3 20.1%
5.0
21、、植生食产传动者递物中效中的率的能能=量下量流本一流入营入营植肉养食养食动级级动物同同物的化化的比量量比例例是×是多10多少0少%??
13.5% 20.1%
能量流动特点:1 、单向流动
•自身呼吸作用呼2吸消、耗 逐级递减
•分解者利用122.6
96.•3暂未能利量用传递效率10%~72.05%
能量输入
个种体群2 储能存量在储体存内的能量
呼能吸量作散用失散失的能量
个体3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能量在食物链中是怎样流动的?
草
兔鹰
1、从个体水平分析能量流动的情况
(1)阅读课本第94页,思考以下问题: (1)照射在草上的太阳能都被草吸收了吗? 以什么方式吸收? (2)草固定能量的去向?
(3)兔子吃草,摄入量和同化量之间有何关系? (4)兔子同化能量的去向?
(5)鹰同化能量的去向?
(2)小组讨论分析,合作尝试构建草、兔、鹰的 能量来源和去路模型。
随机分组
(2)小组讨论分析,合作尝试构建草、兔、鹰的 能量来源和去路模型。
成果展示
2、从营养级水平分析能量流动的情况
我们刚构建的示意图应怎样修改?
分解者 单位(焦/厘米2 ·年) 14.6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比赛课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
成果展示
问题3:能量能否再从植食性动物流向生产者?为什 么?从中推理出什么结论?
单向流动: 原因: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 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而各个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不 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即必须源源不断地输 入,又不断地散失。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
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 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 最后吃鸡。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任务1: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93-94页,完成:
导学案47页自主学习部分
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
草
兔子
老鹰
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
1、小草的能量来自哪里? 2、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如何被小草吸 收?这些能量都被小草吸收了吗? 3 、小草吸收了太阳能后 , 这些能量有哪 些去向?
分
解
者
输入: 呼吸 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传递: 沿着食物链(网)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能量传递的形式: 传递 转化: 太阳光能 光合作用 化学能 呼吸作用 热能 散失: 能量散失的途径和形式: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典例巩固
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羌螂专以大象粪为 食。如果在某段时间大象所同化的能量为m, 则这部分能量中可以流入羌螂体内的约为 ( A ) A. 0 B. 10%m C. 10~20%m D.m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呼吸作用
散失(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产者
残枝败叶级
传递
消费者
残骸
次级
分解者 分解者 散失(分解者呼吸作用)
小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输入、传递、转化、散失
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能量流动的特点
营养级
生产者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流入能量
464.6 62.8 12.6 14.6
流出能量
62.8 12.6
出入比
13.52% 20.06%
分解者
1、单向流动 2、逐级递减
能量传递的效率:10%—20%
五、能量金字塔
思考
1、为什么生态 系统中食物链的营 养级一般不超过5 个? 2、如果将右图 中的能量参数换成 生物个体数量,那 么绘制的图是不是 一样呢?
假设你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只有一些玉米
和鸡可以食用,那么使自己活的最长的办法 是?
A.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B.先吃玉米,然后吃鸡 C.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 D.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能量流动的概念
概念:包括能量的输入 、传递 、转化 和散失 的过程。 生态系统 无机环境
5.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野兔、狐和狼,它们共 同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经测定其各种生物 所含能量如表5-1。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生物种类 草 兔 狐 狼 所含能量/KG 9.5×109 1.5×109 0.08×109 0.05×109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太阳能 光合作用 _______________,它由草的________________所固定,经 四 逐级流动,到第__________营养级能量最少。
a. 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 b. 流向下一营养级。
呼 吸
散 失
次级消费者 摄入
散失 c. 未被利用部分(石油、煤炭等)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呼吸 呼吸
散失
呼吸 次级消 费者 呼吸
输入
生产者
初级消 费者
三级消 费者
… 传递
分
解
呼吸
者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 能总量为流经这个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以有机物的形 式沿食物链向下 一营养级传递
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不包括各营养级的呼
吸量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课堂练习
2.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 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和分解者(微生 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 正确的是( ) B A.a=b+d B.a>b+d C. a<b+d D.a<c+d
① 15.91 2.81 13.23
②
③ ④ ⑤
871.27
0.88 141.20 211.85
369.69
0.34 62.07 19.26
501.58
0.54 79.13 192.59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3.某地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个体平均重量分别 是M1和M2,个体数目分别是N1和N2,则下列关系式中 正确的是( C ) A.N1×M1= N2×M2 C. N1×M1>N2×M2 B. N1×M1<N2×M2 D.N1×M1≥N2×M2
课堂练习
4.在能量金字塔中,构成基层的营养级总是( A )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2、帮助人们合理调 整生态系统能量流 动的关系,使能量 持续高效流向对人 类最有益的部分
假如给你一个池塘,你会怎样经营,从而获得更 大的收益?
例如:桑基鱼塘 (取泥覆四周为基, 中凹下为塘,基种桑 ,塘畜鱼,桑叶饲蚕 ,蚕砂饲鱼)
生态农业——桑基鱼塘 从人类所需出发,通过能 量多级利用,充分利用流 经各营养级的能量,提高 生产效应。
植物 5kg
人 0.5kg
植物 25kg
植物
羊 人 2.5kg 0.25kg
羊
食肉动物
人
250kg 25kg
2.5kg
0.25kg
能量传递效率的有关计算
选取最短食物链
消费 者获 得的 能量 最多 最大的传递效率20%
选取最长食物链
最少 最小的传递效率10%
六、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地 规划、设计人工生 态系统,使能量得 到最有效的利用
及时巩固
2、若鹿的进食能量为100%,其粪尿能量为36%, 呼吸能量为48%,则鹿的同化量为( A ) A.64% B.84% C.16% D.52%
3、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羌螂专以大象粪 为食。如果在某段时间大象所同化的能量为m, 则这部分能量中可以流入羌螂体内的约为 ( ) A A. 0 B. 10%m C. 10~20%m D. 不知道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思考与讨论: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是否遵循能 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2、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否再回到这个生 态系统中来?
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
思考与讨论: 1、每一个营养级输入和输出的能量是否相等? 2、计算“流出”该营养级的能量占“流入”该营养 级能量的百分比? 3、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为什么不会百分之百地 流到下一营养级?
及时巩固
1、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将A、B、C、D各营养级的成分依次写在图中: 三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C. 次级消费者 D. A.生产者 B. 。 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2)图中a1代表 , 图中a2代表 。 从第一营养级流动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
摄入的能量:
粪便
粪便中的能量(未被同化的能量) 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 该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 属于本营养级的同化量
分 同化量的去向: 解 ⑴ 本营养级个体自身呼吸消耗(散失); 者 利 遗体 ⑵ 本营养级个体自身生长、发育 用 繁殖的积累(储存)。 残骸
初级消费者 摄入
初级消费者 同化
呼 吸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
2、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 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 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 示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 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单位:102千焦/m2/年 GP NP R
(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的最合理的食物网。
狐
草
兔 狼
传递效率为10% 传递效率为20%
(3)如果草的总固定量为G,则狼最多获得0.04 G, 最少可以获得 0.001 G。如果狼的总固定量为g,则 消耗的草最少为 25 g,最多为 1000 g。
.
课堂练习
6.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 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 人每增加1 kg体重,约消耗植物( D ) A.10 kg B.28 kg C.100 kg D.280 kg
输入 光能
生物群落
传递和转化 散失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热量
热量
热量
二、能量流动的研究方法
方法一: 个体水平
方法二: 群体水平
能量在第一营养级中的变化(教材P94
第二段)
三
能 量 流 动 的 过 程
呼吸作用
生产者
(植物)
遗体
初级消费者
(植食性动物)
残骸
分 解 者
被下一营养级 的生物所利用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
大力倡导农村 使用洁净能源 ——沼气
本课总结
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 能量流动的数量 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的途径:太阳能→第一营养级→第二营 养级→‥‥‥ → 第五营养级 单向流动不循环 能量流动的特点
逐级递减传递率为10%~20%
能量金字塔 生态 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
思考与讨论:
1、 “一山不能容二虎”,请用生态系 统的能量流动原理来解释分析。
2、菜市场里,肉类食品的价格相比蔬菜 要贵得多,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B )。 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绿色植物所固定的 太阳能的总量
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 研究的目的
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跟踪反馈:
1、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 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B )
A.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 量流动具单向性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