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纪念白求恩》基础训练(原卷版)

《纪念白求恩》基础训练【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广大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B.所谓“爱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不能见异思迁....,站在这山望那山高。
C.这里人迹罕至....,连草坪都被踩坏了。
D.小李是外科医生,他对手术技术精益求精....,患者送他个绰号“李一刀”。
2.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A.péi wéi yì wèiB.pèi wèi yì wèiC.pèi wèi jì wéiD.pèi wéi jì wéi3.本文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四种精神,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B.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C.文章赞扬白求恩的四种精神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没有主次之分。
D.文章主要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个人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才算是具有共产主义精神。
E. 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4.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狂妄自大....的表情。
C.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D.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_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及练习题

12.《纪念白求恩》知识点一、作品梗概诺尔曼·白求恩(1888 - 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受到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4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浓源摩天岭前线医院治疗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 - 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有《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沁园春·雪》等。
三、字音词义派遣qiǎn:(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殉xùn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狭隘ài: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极端duān:表示程度极深。
热忱chén:热情。
纯粹cuì:不掺杂别的成分的。
鄙薄bǐ bó:轻视。
拈niān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漠mò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四、主题概述作者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把白求恩精神提升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且把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分解为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赋予了白求恩精神丰富的内涵,并且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纪念白求恩》基础知识课时练(含答案)

1 / 3 第四单元
13 纪念白求恩
一、基础知识
1.白求恩,________(国家)共产党员,他于1938年初来中国,支援中国的________
战争。
________写的这篇文章在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词语按感情色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易错字词
4.多音字、形近字
(1)⎩⎨⎧解
.放( )押解.( )解.
数( ) (2)⎩⎨⎧狭ài yì 出shì 号 (3)⎩⎨⎧热chén shěn 阳dān 误 (4)⎩⎨⎧纯cuì
cuì
火荟cuì
(5)⎩⎨⎧zhān zhān 自喜d .iàn 污niān 轻怕重 (6)⎩⎨⎧xùn 职xùn 私枉法xún 问 5.重点词语
(1)________: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2)________: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3)________:(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4)________:肢体麻痹,没有感觉,形容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5)________: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
强。
二、日积月累。
纪念白求恩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纪念白求恩基础知识、练习、拓展纪念白求恩一字音字形:(一)字音:派遣(qiǎn)狭隘(ài)满腔热忱(chén )拈轻怕重(niān)以身殉职(xùn)鄙视(bǐ) 冀(jì) (二)形近的字:殉(xùn)殉职粹(cuì)纯粹徇(xùn)徇私枉法萃(cuì)荟萃询(xùn)询问瘁(cuì)鞠躬尽瘁二词语解释: [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派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狭隘]原意为窄小,不宽阔。
常用来比喻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开阔。
[满腔热忱]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
忱:情意。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漠:冷淡。
[纯粹]不含杂质,不掺杂其他成分。
本课指真正、名副其实。
[低级趣味]无聊而不高尚的情趣。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拈:用两三个手指夹取东西。
[冷冷清清]冷寂而凄凉。
文章中是冷淡的意思。
[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
这里指不关心别人,缺乏热情。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迁:变动。
[鄙薄]轻视。
[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矛盾论》、《实践论》等等。
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例如:《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长征七律》等。
2写作背景:本文是在白求恩逝世一周年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的一次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已经两年多。
我晋察冀部队在粉碎日军冬季大“扫荡”中取得了胜利。
《纪念白求恩》自主学习 练习题 含答案

《纪念白求恩》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
2.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3.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
【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狭隘.()殉.职()热忱.()拈.轻怕重()纯粹.()趣.味()鄙.薄()漠.不关心()2、请选出每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将其改正过来(1)A.殖民B.不足到 C.趣味误:____________ 正:____________(2)A.晋察冀B.拥护C.姿本误:____________ 正:____________(3)A.精溢求精B.解放C.悲痛误:____________ 正:____________(4)A.付责 B.医疗 C.佩服误:____________ 正:____________3、根据意思写成语。
(1)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2)指不关心别人,缺乏热情。
()(3)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4)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4.请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5.《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题目中“纪念”二字揭示了文章的()A写作目的与文章主旨B.文章内容与论述重点C.写作动机与论述缘由D.表达方式与论述方式6.分析下列句子,回答问题(1)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这句话中的“生怕”能否换成“很怕”、“害怕”,为什么?(2)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这句话中的“没有一个不”能不能改为肯定句,为什么?(3)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句话中“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能否去掉,为什么?【内容理解】7.用文中的话回答。
【河北】《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一、课内积累[2024原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白求恩医生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毫无保留地投身医疗事业。
他不仅满腔热忱.地地致力于医疗技术的改进提高,而且对病患一视同仁。
他反对自私自利的行为民拈.轻怕重、见异思迁的思想以及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他认为医生的职责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
他对工作精益求精、麻木不仁的态度,高尚的品质,使他不仅赢得了中国人的尊敬和爱戴,也成为全世界学习的榜样。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chén zhān àiB.chén niān àiC.zhěn zhān àiD.zhěn niān yì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毫不利己B.见异思迁C.精益求精D.麻木不仁3.下列和“专门利人”“满腔热忱”“高尚”感情色彩一致的一项是()A.狭隘毫无保留B.榜样见异思迁C.尊敬自私自利D.爱戴毫不利己4.语段中方框内的标点符号应为__________。
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6.[2023河南平项山期末]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弯下腰来,火红满眼。
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
②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白求恩故居的房屋,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
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⑥这就是白求恩诞生的地方。
A.④②①⑤③⑥B.④②①③⑤⑥C.②①③④⑤⑥D.④①③②⑤⑥7.[2024河南周口调研改编]默写。
(1)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强调“现在大家纪念他,_________。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_________”,给予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以高度评价。
七年级纪念白求恩练习题

七年级纪念白求恩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派遣()殉职()狭隘()热忱()纯粹()鄙薄()2、解释下列词语。
(1)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
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2)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3)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4)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
(5)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3、文学常识填空。
《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_____,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论点是: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文章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既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又批评了党内的不良倾向。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选文第一段的论点是什么?答:选文第一段的论点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纪念白求恩》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纪念白求恩》练习题一、基础积累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派遣.(qiǎn)纯粹.(cuì)拈.轻怕重(niān)B.担.子(dàn) 狭隘.(yì) 满腔热忱.(chén)C.殉.职(xùn) 教训.(xùn) 漠.不关心(mò)D.殖.民(zhí) 鄙薄.(bó) 见异思迁.(qiā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B.美菱在服务上精益求精,打通了冰箱行业在转型升级上的所有环节,将产品、销售和服务完美地结合起来了。
C.我们不能对弱势群体漠不关心,因为全社会的关心才能使他们战胜困难。
D.现如今,一些大学生找工作拈轻怕重,认为工作压力小、工作强度低的岗位才是好岗位。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大家要学习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________的人,一个________的人,一个________的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2)作者把对白求恩精神的分析提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度,并且把白求恩精神分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从而赋予了白求恩精神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表达效果有何不同?(1)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2)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字音字形:(一)字音:派遣(qiǎn)狭隘(ài)满腔热忱(chén )拈轻怕重(niān)以身殉职(xùn)鄙视(bǐ) 冀(jì)(二)形近的字:殉(xùn)殉职粹(cuì)纯粹徇(xùn)徇私枉法萃(cuì)荟萃询(x ùn)询问瘁(cuì)鞠躬尽瘁二词语解释:[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派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狭隘]原意为窄小,不宽阔。
常用来比喻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开阔。
[满腔热忱]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
忱:情意。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漠:冷淡。
[纯粹]不含杂质,不掺杂其他成分。
本课指真正、名副其实。
[低级趣味]无聊而不高尚的情趣。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拈:用两三个手指夹取东西。
[冷冷清清]冷寂而凄凉。
文章中是冷淡的意思。
[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
这里指不关心别人,缺乏热情。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迁:变动。
[鄙薄]轻视。
[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
三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矛盾论》、《实践论》等等。
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例如:《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长征七律》等。
2写作背景:本文是在白求恩逝世一周年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的一次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已经两年多。
我晋察冀部队在粉碎日军冬季大“扫荡”中取得了胜利。
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诱降和英美劝降之下发动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四课文内容分析:(一)题目解说: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诺尔曼?白求恩(1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牵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二).结构分析: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要点是: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自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三)整体感知:主题:《纪念白求恩》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写作特点:(1) 夹叙夹议的写法。
第一段首先以叙述的方式交待了白求恩的国籍、年龄、来华目的肩负的使命以及牺牲状况。
根据这些展开议论,概括出他的精神实质,号召人们学习他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
第二段前二句是议论概括出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以下四句列举事实批评了对工作不负责,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别人,自己挑轻的和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两类人。
接着又列举从前线回来的人和察冀边区的军民对白求恩的高度评价,合乎情理地得出结论: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所以这一部分采用了议论——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
第三段仅有两句话,先概述了他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及他的医术的高明,然而对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提出批评,运用了先记叙后议论的形式。
第四段的两层的也是如此。
(2) 运用对比,增强说理性。
第二、三两段里面都有对比。
第二段里的对比明显,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与“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相对比,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与不少的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相对比,一正一反,分外鲜明。
第三段运用对比的手法,笔法又显得灵活。
把批评那一班人的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内容组织到一个议论性的句子里去。
这种对比的写法能够更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
本文不仅是为了颂扬白求恩,而且是为了教育全党学习白求恩,所以既评述白求恩,又批评党内不良倾向。
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本文目的既然在于号召全体党员学习白求恩,那么,作两方面的对比,更便于学习者对照检查,比比白求恩,可以发觉自身的差距;看看“不少的人”,镜子一照就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了。
(3) 语言鲜明有力,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文章,其语言简练、鲜明、有力,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表现在句式上,文章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且句式整齐中有变化,富于节奏感。
例如第二段的“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
再如结尾部分,作者运用“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一组排比句,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感情真挚,句式流畅,极富号召力。
另外,文中多处运用整齐的句式增强说理力量。
如第一段论述列宁主义原理,进而强调世界无产阶级要互相支援,才能“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样的句子都让人感到气势宏大,富有感染力。
此外,文章在用词方面也极其讲究,因而非常准确、生动、凝练。
例如在解说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运用两个“极端”,这个副词从程度上深刻地体现了白求恩对工作对同志的态度,而在批评一些人时,运用了“拈轻怕重”“喜欢自吹”“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词语,寥寥数语,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些人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与白求恩的两个“极端”形成鲜明对照。
这些词和成语言简意赅,非常生动形象地表现中心。
5.体验拓展个性的思考有人说,白求恩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一心为中国人着想,的确令人深受感动;但是现在是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已毫无意义,“毫不利己”是傻子,“专门利人”更傻。
你认为他说得对吗?在新的时期,我们还需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吗?友情提示:“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阐释起来就包含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意思。
而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青少年应该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答案示例:白求恩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领医疗队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抗日战场。
他在远离战争、富庶的自己的国家,有着丰厚的收入,这是我们今天好多人追求的生活。
在中国处在和平发展时期、改革开放逐渐富裕起来的今天,我们身边还经常发生着包括把移居到加拿大这样的富庶国家引以为美谈的事情。
对比之下,我们不能不为当年白求恩的举动深感震撼,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我的看法:6.课后练习答案:第一题略第二题文章中的句子都是B句,第一组B句突出表明“我们的国际主义”是“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有着鲜明的针对性;第二组B句突出了晋察冀边区的军民中“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工作的”这一部分人,既显得合理,又突出表明白求恩医生“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三题略第四题略《纪念白求恩》同步训练:(100分 90分钟)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8分)狭隘()拈轻怕重()晋察冀()热忱()殉职()鄙薄()漠不关心()纯粹()2.先解释加点的字,再解释整个词语。
(6分)(1)不远万里:(2)拈轻怕重:(3)精益求精:(4)漠不关心:(5)见异思迁:(6)微不足道: 3.填空。
(11分)(1)《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_________。
白求恩是_________(国籍)医生,他是_________战争爆发后来到中国的。
(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它是议论文的中心;_________,就是提出论点的理由或根据,有_________论据和_________论据;_________,是指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方式。
4.选出和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2分)()梅尧臣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_________。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5.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3分)(1)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删掉“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删掉“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行不行?)(3)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句话采取排比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五中考题(12分)(2013南京中考卷)1.钟山龙蟠,石城虎踞。
屹立在长江之畔的南京,是一座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名城。
她具备山川形胜之妖绕,饱含兴衰荣辱之沦桑,是自然和历史恩锡给人类的礼物。
她的一草一木都是风景,一诗一赋都是绝唱,她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哺育了世世代代淳朴、博爱、智慧的南京人民。
(1)文中两个加点的字容易读错,请你注音。
(2分)龙蟠()哺()育(2)文中画线的两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改正。
(2分)“妖绕”改成“恩锡”改成2.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2分)、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你将下联改为: 3.材料探究材料一:时下,经典作品稍路不佳,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专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