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网渔业技术1

合集下载

第五节围网生产技术

第五节围网生产技术

2024年5月3日
23
限制噪音
在灯诱过程中,任何突发的声响都可能 影响鱼群的稳定。如起、抛锚和开启主、 副机都可能引起鱼群的逸散,因此要求 主、副机的噪音要小。
2024年5月3日
24
灯光设备
水上灯:设置在灯船甲板之上,离水面 有固定的高度,并有一定的入射角,在 水面近表层形成光场,对表层趋光性鱼 类诱集能力较强。按组装形式有散射灯 和聚射灯。
2024年5月3日
17
锚机兼网头绳绞机 利用锚机的摩擦鼓 轮绞收网头绳(拖缆),将前网头绞进 船首甲板并固定。绞拉力29.4kN,绞收 速度35m/min的机械能满足要求。
2024年5月3日
18
变幅吊杆绞机 是具备变幅吊杆围网船 的专有设备,其作用是改变吊杆的仰角, 使通过动力滑车的网束降落在需要的位 置,从而减少理网的体力劳动。其绞拉 力68.6kN,绞收速度10m/min。
国外也有使飞机和卫星上的遥感设备进 行侦察。
2024年5月3日
40
1 3
2
210.2垂4年直5月探3鱼日 仪侦察
2.单波束水平探鱼仪侦察 3.多波束水
41
探测方法: 在中型围网渔船上,大多装 有水平探鱼仪,该仪器在瞄准捕捞作业 方式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水平探鱼仪与 垂直探鱼仪配合探测鱼群的方法有直线 航测、曲线航测和折线航测。
2024年5月3日
30
我国:沿海中上层鱼类品种繁多,资源 较丰富,渔场遍及沿海,机轮围网主要 渔场有:1)黄海中西部渔场,主捕鲐鱼, 渔期在9月到次年1月;2)东海中南部渔 场,主捕鲐鲹鱼,渔期8月到次年1月;3) 对马渔场,主捕远东拟沙丁鱼,渔期为 3~5月。
2024年5月3日
31
(二)鱼群侦察技术

渔业技术学 第一章 渔具分类和渔具图

渔业技术学 第一章 渔具分类和渔具图

第一章渔具分类和渔具图第一节渔具分类从广义上讲,凡在水域(包括内陆和海洋)中直接捕捞水产经济动物的工具统称为渔具。

由于结构、捕捞对象、作业方式等不同,渔具的种类和型式繁多。

又由于地区、习惯等关系,性质相同或相似的渔具,其名称也各异,无疑对渔具、渔法的科学研究,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以及技术交流和改革,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理应有统一的渔具分类和命名。

过去也有些学者,提出了各自的分类方法,但迄今为止尚未有统一的国际标准,我国已于1985年颁布了《渔具分类、命名及代号》国家标准。

一、国内外研究渔具分类概述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渔业最早的国家之一。

在《易经》、《诗经》、《尔雅》等古代文献中,已有关于捕鱼工具的记载。

唐朝陆龟蒙(公元736年)的《渔具诗并序》,系统地描述和区分了当时的渔具、渔法,其中包含了网具、钓具、投刺渔具、定置渔具和药渔法等我国渔具分类的最早文献。

宋朝邵雍(公元1122年)在其《渔樵问对》文中,对竿钓渔具作了完整的叙述。

至于灯火诱鱼、音响驱鱼等渔法,也散见于历代文献中。

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渔业生产和科技进展缓慢,渔具分类研究工作尚未开展。

通常在渔业专业书籍中,将渔具分为镭(銛)猎、钓具、拖具、爬具、网具5类。

其中钓具又分竿钓、手钓、延绳钓、曳绳约4小类、网具又分为抄网、掩网、刺网、敷网、旋网、建网、拖曳网7小类。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先后在沿海省市的重点渔区作了调查,1958~1959年,对全国海洋渔船渔具进行了普查,1962年以后又对内陆水域的渔具和渔法进行了调查。

先后出版了《中国海洋渔具调查报告》和《长江流域渔具渔法调查报告》,把我国的海洋渔具分为部—类—小类—种,即网渔具、钓渔具、猎捕渔具和杂渔具4个部,网渔具和钓渔具中,分别列出8个网具“类”和4个钓具“类”,大多数类分若干“小类”,最后是“种”,这个分类系统统一了我国的渔具分类,并延续至1985年新的《渔具分类、命名及代号》标准的颁布。

低潮位围网养殖梭子蟹技术

低潮位围网养殖梭子蟹技术

鱼 为辅,充分满足梭子蟹的营养需求 ,抓好梭 子蟹停食
葑的育肥 。 同时 防止残 饵 污染 池底 ,做 好 保底 工作 。 2 台风对低 坝 高网养 殖影 响很大 。所 以要选 择 能抗 . 风 的港湾 型海 区 ,海区风 浪要 小 。围 网的 高度 设 计都
2 放 养准备 与 苗种放 养 .
2 0年我 站 开展 了南 美 白对虾 健康 养殖 技术 09
取得 了显著成效,现将20年有关技术研究情况 O9 1
下:


材 料 与方 法
2 0 0 8
2 30 0 0
l00 8 0
41 0 00
100 3 0 80 0
4 0 9 00 0 80
1 养 殖 塘 条 件 . () 验 塘 条件 :试 验 塘位 于 椒江 农 场 二分± 1试
ll匦 墨雪
拦 壑堡 旦塑
根 据 市场 价 格 来 定 的 , 一般 选 择 在 春 节 过 后 与 清 明 节
前。因为这段时问市场上水产品数量少,价格高。捕蟹 时将水 闸拉起排放塘水,塘水放下后捕捉 ,用橡皮筋将 梭子蟹大螯扎紧。收获后将蟹放在海水中浸洗,让蟹将 泥浆吐出。在低坝高网养殖过程中,塘内有青蟹 、脊尾
到盐度1 与虾塘水盐度相同,每次放苗前虾苗均绍 后再放养 ,防止因塘水不适发生虾苗意外死亡 。{ 日,从玉环海山购入平均体长1 厘米左右健康南
浙江奉化 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周锡瑞
电 话 ( 5 4 8 8 3 0 ) 8 8 0 7 5 3
地 内。试目 积2 0 ,共 1 口塘 ,单 口塘 面积1 ~2 亩不 0亩 0 5 5 底 ,经清淤 固坝后 ,能蓄水 1 8 。进水 口安 .米 网,排水 口处安装防逃网,进排水靠水泵进排。1

围网渔业介绍

围网渔业介绍

围网渔业介绍核心提示:围网渔业:(seine fisheries)渔船以长带形或一囊两长翼形网具围捕密集鱼群的产业。

有双船和单船两种作业方式,前者适于近海作业,后者可围网渔业:(seine fisheries)渔船以长带形或一囊两长翼形网具围捕密集鱼群的产业。

有双船和单船两种作业方式,前者适于近海作业,后者可达外海和远洋作业,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

世界围网渔业的年渔获量约占海洋总渔获量的20%-30%,中国1979-1984年围网渔业平均渔获量约占海洋总渔获量的20%,世界围网渔业的捕捞对象主要有金枪鱼、沙丁鱼、鲐、鲱等。

大多数沿海国家都有此种作业,以美国、日本、挪威、法国、西班牙和秘鲁等国家较发达。

简史:中国早在17世纪中期已在广东沿海使用双船有环围网作业,比欧洲的环网早200余年。

19世纪末已在渤海使用非机动单船围网作业。

而机动单船围网作精干1948年夏季在烟台近海试验成功后,1950年开始推广,1950年机动双船围网试验成功后,因不及机动单船围网作业方便一度停业作业。

早在19世纪,欧洲和美国已开始使用非机动渔船进行双船围网作业,依靠人力起网,网具无底环装置,19世纪末,美国东部沿海采用蒸汽机母船带两艘放网小船进行母船式双船油鲱围网作业。

该和业约于1900年传入欧洲,成为挪威和冰岛围捕鲱的重要作业方式,20世纪初,欧洲的伦巴拉网下纲中部开始装配少量底环和引扬纲(用短索间隔地结附于下纲),形成环网,与此同时,围网开始使用机动渔船作业,装备起网机械,增加了底环数量,采用括纲代替引扬纲,形成现代围网的结构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机动单船围网作业得到了发展,尤其是1954年美国创造动力滑轮起网机后,围网渔业得到迅速发展。

分类:现代围网渔业按捕捞对象分,主要有金枪鱼围网渔业,沙丁鱼围网渔业,鲱围网渔业,鲐、鯵、围网渔业,鯷围网渔业和鲑鳟围网渔业。

(1)金枪鱼围网渔业:用500总吨以上的大型单船围网作业,渔航仪器和捕捞设备完善,有的还配有侦察鱼群的确良直升飞机,经济效益较高。

围网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围网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围网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围网类型1. 根据用途不同,围网可以分为拖网、刺网、刺拖网和围网等几种类型。

2. 拖网是一种利用渔船行进时产生的水流将鱼类推拢,并借助渔网的自重,将鱼类围捕在网中的捕鱼工具。

3. 刺网是一种用来搜集和抓捕游弋在水中的各种鱼类的渔具,是一种主要用来围捕大型鱼类的渔网。

4. 刺拖网则是将刺网和拖网相结合的一种捕鱼工具,通常用于捕捞较大的鱼类。

5. 围网则是一种用来将鱼类、虾类等水生动物集中围捕的渔具,通常包括围网和拦网两种类型。

二、围网的用途围网广泛应用于海洋、湖泊和水库等水域,它可以捕捞各种鲜活的水生动物,包括鱼类、虾类、蟹类等。

围网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还可以为渔民提供经济效益。

三、围网的制作材料1. 编织材料方面,围网通常采用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两种材料。

2. 天然纤维主要包括麻、棉、荞麦、丝、麻、大麻、蚕丝和黄麻等。

3. 合成纤维主要包括尼龙、聚酯、聚丙烯等。

四、围网的结构1. 围网的结构包括网层、网口和网眼大小等部分。

2. 网层是指整个围网的网幕,网口则是指围网打开的地方,网眼大小则是指每个网口的大小。

3. 围网的结构对捕获鱼类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同的网层和网眼大小适用于不同的水生动物。

五、围网的使用方法1. 在使用围网时,通常需要渔民们悉心操作,包括选择合适的水域、船只、围网类型和使用技巧等。

2. 渔民们还需要注意围网的维护和保养,定期对围网进行清理、修补和防腐处理,以延长围网的使用寿命。

六、围网的优缺点1. 围网的优点包括捕捞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应性强等。

2. 围网的缺点包括所捕获的鱼类不能选择、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过度捕捞可能导致资源枯竭等问题。

七、围网的应用现状1. 在现代渔业中,围网仍然是一种常用的捕鱼工具,尤其适用于大型鱼类和集成型鱼类的捕捞。

2. 随着渔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围网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提高捕鱼效率、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渔业捕捞技术与方法

渔业捕捞技术与方法

渔业捕捞技术与方法渔业是人们利用水域内的渔业资源进行捕捞、养殖和加工的一项经济活动。

渔业捕捞技术与方法的发展对于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满足人们对于海鲜食品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渔业捕捞技术与方法进行探讨。

一、渔业捕捞技术的分类1. 传统捕捞技术传统捕捞技术是指利用传统的渔具和设备进行捕捞的方法。

例如,刺网、拖网以及围网等都属于传统捕捞技术。

这些技术在传统渔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经过不断改进和优化,仍然广泛应用于现代渔业。

2. 现代捕捞技术现代捕捞技术是指利用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进行捕捞的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捕捞技术不断涌现,例如声纳渔具、渔捞无人机以及自动定位系统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捕捞效率大幅提高,同时减少了对渔业资源的损害。

二、渔业捕捞方法的选择1. 传统捕捞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传统捕捞方法通常适用于海域较浅且稳定的捕捞区域。

这些方法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适合小规模的渔业捕捞活动。

然而,由于传统捕捞技术较为粗放,捕捞效率较低,对渔业资源的损害较大,因此在大规模渔业捕捞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2. 现代捕捞方法的创新与应用现代捕捞方法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渔业产品的需求,并且能够实现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例如,利用声纳渔具可以精确掌握捕捞区域的渔群分布情况,从而提高捕捞效率。

另外,渔捞无人机的使用可以实现对远离岸边的渔区的监测和管理,减少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三、渔业捕捞技术与方法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渔业资源的稀缺化和全球渔业市场的竞争加剧,渔业捕捞技术与方法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避免过度捕捞,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1. 设立渔业保护区通过设立渔业保护区,限制捕捞活动的范围和强度,可以有效保护渔业资源。

2. 推广渔业养殖渔业养殖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水生动物进行集约化养殖的方法。

推广渔业养殖可以降低对自然渔业资源的依赖,同时也可以提高渔业生产的稳定性。

海洋渔业技术学_孙满昌_第三章 围网渔业技术(1)

海洋渔业技术学_孙满昌_第三章 围网渔业技术(1)

2011年12月1日
13
一、我国围网渔业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围网早在200多年以前,已在山东、 我国围网早在200多年以前,已在山东、广 200多年以前 东等省沿海使用结构先进的有环围网捕捞 鲐鱼,较欧洲早100多年。 100多年 鲐鱼,较欧洲早100多年。 我国机轮单船围网是在机帆船有环围网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于1948 1948年在烟台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于1948年在烟台 近海试捕鲐鱼、竹筴鱼等获得成功, 近海试捕鲐鱼、竹筴鱼等获得成功,但当 时未受到重视。 时未受到重视。
海洋学院专业课程
2011年12月1日
1
第一节 围网作业原理与特点
一、围网作业原理
围网作业是根据捕捞对象集群的特性, 围网作业是根据捕捞对象集群的特性, 利用长带形或一囊两翼的网具包围鱼群, 利用长带形或一囊两翼的网具包围鱼群, 采用围捕或结合围张、围拖等方式, 采用围捕或结合围张、围拖等方式,迫使 鱼群集中于取鱼部或网囊, 鱼群集中于取鱼部或网囊,从而达到捕捞 目的。 目的。 围网捕捞对象主要是集群性的中、 围网捕捞对象主要是集群性的中、上层 如鲐鱼、 鱼类 (如鲐鱼、沙丁鱼等 。 如鲐鱼 沙丁鱼等)
5
第二节 围网渔具分类
根据我国渔具分类标准, 根据我国渔具分类标准,围网类按网 具结构可分为:有囊 无囊型 按作业方 有囊和 具结构可分为 有囊和无囊型;按作业方 式可分为:单船 双船和多船三个式 单船、 三个式。 式可分为 单船、双船和多船三个式。
2011年12月1日
6
1、有囊围网 、
形似拖网,具有一囊两翼, 形似拖网,具有一囊两翼,它与拖网的区别在于 网囊较短而网翼很长,网口大, 网囊较短而网翼很长,网口大,左右对称的网翼 长度各40-200m,网身和网囊的长度约为网翼长 长度各 , 度的1/3~1/4。 度的 。 作业中一般浮子漂浮在水面, 作业中一般浮子漂浮在水面,沉子沉降至海底或 近海底,用两翼包围鱼群,驱鱼入网囊。 近海底,用两翼包围鱼群,驱鱼入网囊。 可常年作业,是一种捕捞多种鱼类的高产网具。 可常年作业,是一种捕捞多种鱼类的高产网具。 由于各地的捕捞对象、网具结构、 由于各地的捕捞对象、网具结构、作业方式略有 差异,因此,网具的名称也有所不同。 差异,因此,网具的名称也有所不同。如福建 (大围缯 ,浙江 机帆船对网 ,江苏 大洋网 。 大围缯), 机帆船对网), 大洋网) 大围缯 浙江(机帆船对网 江苏(大洋网

围网类渔具概述

围网类渔具概述
无囊围网为长带形网具,一般中间高两端低。取鱼部在 一端的用于单船作业,取鱼部在中间的用于双船作业。现代 机轮围网一般为有环无囊单船作业方式。下面以有环无囊围 网(单翼)为例介绍无囊围网。
每块5~15公斤,用吊绳缚在网具下纲上。 (4)大沉石:使网具在水中下稳定拖曳,同时增加沉力,减短
曳 纲 长 度 。 每 块 大 沉 石 重 75 公 斤 左 右 , 用 吊 绳 扣 在 离 翼 端 15~22m的曳纲部位上。 (5)铅锤:用铅或铸铁制造,用以增加网口下纲沉降力。铅锤 大小不等,每个5~15kg,用吊绳缚在网口的下纲上。
4、网口周目数
网口周目数1612×2(3224目)。网囊起编 目数为1612目,逐渐增目至3200目,由第1 到第13节组成为增目段。由第14到第40为无 增减目段,起编目数为3200目,终目仍为 3200目。第41至47节为减目段,起编目数为 3200目,逐渐减目为946目。
5、三角网衣
起编为35目,终目为6目,直边长29目,斜边 减目为2r-1,循环29次。
29N
35T
300
6T
2r- 1
6T
P E 42tex6 × 3-123
P E 42tex12 × 3-123(6T × 2090N )
Pø2E0
7 0 0 (6 r+ 4 )
61 .5
2-2 4 9 . 2 1 r-9
ø2 0 2-2 4 9 . 6 1 P E
123.5 12.46
1630 62.37
(一)国外围网渔业概况
70年代以来,各渔业国家都十分重视开发利用中上层 鱼类资源,围网渔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是世界主要渔业种类 之一,世界围网年渔获量约占海洋总渔获量的20-30%。 围网渔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有挪威、日本、秘鲁、美国、前苏 联、智利、丹麦以及冰岛等国。美国、挪威、丹麦、冰岛、 智利和秘鲁是以围网渔业为主的国家,在捕捞技术上以日本、 美国、挪威较为先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7-3 23
我国围网目前形势

围网船组产量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渔场调查、鱼群侦察技术水平、灯诱设备和灯诱 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常年作业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大洋性金枪鱼围网渔业起步晚,目前只有17艘, 与先进国家尚有很大差距。

2002-7-3
24
二、国外围网渔业发展概况
埃及早在公元前13世纪时已出现了围网渔具。 1900年左右,小型机动双船围网作业方式由美国传入冰 岛和挪威,并逐渐盛行于欧洲其他沿海国家。 此后,随着捕捞对象的变动和机动渔船的发展,在外海进 行的单船围网作业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和北欧的一些国家 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围网作业渐占主要地位。 50年代日本结合光诱鱼群进行围网作业。
渔具渔法学
第三章 围网渔业技术
2002-7-3
US purse seine vessel (1200 ton class) operating in the western 1 Pacific with a 200+ ton "foamer" school of tuna in the net.
第一节
2002-7-3
5
二、围网作业特点

生产规模大,网次产量高


捕捞对象集群性
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作业渔船良好的操纵性能和
高效捕鱼机械设备
瞄准捕捞
2002-7-3 6
第二节 围网渔具分类

类:围网 按网具结构(型):有囊和无囊 按作业方式(式):单船、双船、多船
2002-7-3
7
一、渔具结构-型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围网渔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围网渔业 比较发达的国家有挪威、日本、秘鲁、美国、前苏联、智利、 丹麦、冰岛等国。在捕捞技术上以日本、美国、挪威较为先 进。
25
2002-7-3
世界主要围网渔场
围网作业渔场应具有大而密集稳定的鱼群,渔场要风浪较 小,潮流较缓,且无二重潮,水底无障碍物。 鲣、金枪鱼的渔场 主要分布于赤道两侧,位于巴布亚新 几内亚、菲律宾、美国西南部沿海以及几内亚湾等。 沙丁鱼渔场 主要分布于非洲西北部、摩洛哥西部和塞内 加尔沿海,日本沿海亦有分布。 鲱类渔场 主要分布于欧洲的北海和冰岛周围海域等;美 国东部沿海和墨西哥湾是油鲱的主要渔场。 鯷类渔场 主要分布于秘鲁和智利北部沿海。 鲐、鯵类渔场 主要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中国沿海。
1、有囊围网

具有一囊两翼,网囊短而网翼 长,网口大,网身和网囊的长 度约为网翼长度的1/3-1/4。 作业中一般浮子漂浮在水面, 沉子沉降至海底或近海底,用 两翼包围鱼群,驱鱼入网囊
代表渔具:大围缯 (福建),
对网(浙江),大洋网(江苏)

2002-7-3
8
有囊围网捕鱼
具有围、拖、张的特征
捕捞对象和渔场环境不同,操作方式各有侧重


以围为主:集群的中上层鱼类
围、拖结合:主要用于捕捞大黄鱼 以张为主:主要用于捕捞带鱼
2002-7-3
9
2、无囊围网

网具结构形状呈长带形,一般是中间高,两端低,由 取鱼部和网翼等部分组成。 依其取鱼部位臵的不同:单翼围网、双翼围网
单翼围网取鱼部位于网具的一端,其余部分为网翼

双翼围网取鱼部位于网具中间,两边左右对称
2002-7-3 26
日本
日本的围网渔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在日本近海、中国东海、黄海、北太平洋北部和中部等 海区作业的主要是大中型围网;
在日本沿岸或近海作业的为中小型围网;


远洋围网渔业以鲣、金枪鱼为主要捕捞对象,采用200t 以上的大型渔船,主要作业渔场为东部太平洋海区、南太 平洋、非洲西岸的沿岸200海里范围内。
鯷鱼
带鱼 金色沙丁鱼 鮸鱼
2002-7-3
脂眼鲱
Hale Waihona Puke 圆腹鲱大黄鱼4
Turkish fishermen fishing with a purse seine net transfer live bluefin tuna from the fishing net to a transport cage before transporting the fish back to fish farms in Turkey. There the tuna are fattened before being sold to the Japanese market
2002-7-3
27
美国

自1963年开始发展远洋围网渔业并很快取得成功,70 年代初建造了许多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以金枪鱼围 网和油鲱围网渔业为主,偏重于捕捞金枪鱼等价值较 高的鱼类。 美国金枪鱼围网捕捞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朝自动 化方向发展,并采用高空侦察鱼群技术,大大减少了 侦察鱼群的时间,提高了捕捞效率。 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金枪鱼围网捕杀海豚,遭 美国国内的反对,金枪鱼围网渔业开始走下坡路。
机动船围网作业
小机动船对网作业, 由小对作业发展而来的,12~13人操作, 以捕捞大黄鱼和带鱼为主,始于1968年。 大机动船对网作业,是由大对作业发展起来的,26~32人操作, 以捕捞“四大鱼产”为主,但船型、网具、渔法有较大改进, 网船为主船,偎船为随船,因航速快,抗风、抗浪能力强,续航 时间长,可常年生产。此作业始于1954年冬汛。
2、双船围网

船组组成:两艘网船,同时 进行起放网操作。 特点:两船围捕,有利于包 围鱼群,较单船围网快,两 船必须协调一致,紧密配合。 使用网具:双翼无囊围网、 有囊围网


2002-7-3
13
3、多船围网

船组组成:3艘以上的网船组成。 作业船只多,操作指挥不方便, 已经基本被淘汰
2002-7-3
21
2002-7-3

80年代之后围网渔业的规模开始逐渐萎缩,机轮围网船只 数量从当初最多时的60余组下降到2004年只有17组左 右。
舟山市2005秋汛灯围生产简况
2005年我市秋汛灯围生产喜忧参半,喜的是投产规模不断扩大,灯 围总产值再创新高。忧的是鲐鯵鱼资源、海况条件并不理想,灯围单产 同比去年出现了较大滑坡,单位效益明显下降。 全市共有灯围570组,实际投产567组,其中新增298 组。
浙江
大对 木帆船大对作业,15~16人操作,偎船为主船,网船为随 船,在近海各渔场生产,是捕捞小黄鱼的主要作业。(60年代 中期因机动船发展被淘汰) 中对 10~12人操作, (1956年淘汰)。 小对 木帆船小对作业,8~9人操作,适于在水深30米以内距岛 较近的渔场生产。早出晚归,主捕夏汛大黄鱼和冬汛带鱼。 (60年代逐年减少,1980年淘汰) 背对( “双背对”、“三背对”)用一艘大对船或大捕船 作母船,随带2只舢舨,至渔场后,放下小船,操作似小对,母船 在旁护卫,供食宿,装载网具及渔获物。母船4人,小船8人,主 2002-7-3 18 捕冬汛带鱼。(始于20年代, 60年代后渐被淘汰)

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中有“……罛,下海水深 多用之,其深八九丈,其长五六十丈,以一大为上 纲,一为下纲,上纲间五寸一藤圈,下纲间五寸一铁 圈,为圈甚众,贯以以为收放”的记载,说明当时 中国已使用有环围网进行捕捞生产。
2002-7-3
(一)帆船围网
17
民国时期—解放初
山东 50年代中期,开始在烟台至长岛一带出现机帆船围网
嵊泗、中街山列岛等地渔民用小型有囊围网,于夏秋之交 在各岛岙口围捕幼鳀鱼,延续至今。
2002-7-3 16
一、我国围网渔业的历史和现状
明嘉靖《浙江通志》载:“大黄鱼春月生子,声如群蛙,渔 人听声下网,听法以竹筒测之,知其头向上,则用网如布疋, 两头收合,无不就擒”,------浙江石浦爵溪独捞---单囊 围网作业
2002-7-3
20
灯光围网
在60年代前期,我国机轮围网渔船在广东群众渔船 光诱围网的基础上,进行光诱围网试验。
70年代是我国灯光围网发展的 鼎盛时期,我国自行设计制造 中型围网船和配套灯船及运输 船约300艘,灯光围网作业遍 布全国各渔业公司。 机轮灯光围网白天探察 鱼群,围捕起水鱼,夜 间在选定渔区开启集鱼 灯,把鱼诱集在灯周围, 然后下网围捕,起网时 用抄网或吸鱼泵将鱼从 取鱼部捞(或吸)入船 舱。

依下纲有无底环:无环围网、有环围网
2002-7-3
10
无囊围网结构示意图
无囊围网作业示意图
2002-7-3 11
二、作业方式-式
1、单船围网

船组组成:一艘网船和几艘 辅助船(或艇)
特点:操作灵活,行动方便
使用网具:单翼无囊围网

典型作业:机轮鲐鲹鱼围网、 金枪鱼围网
2002-7-3
12
2002-7-3
19
机轮单船围网

在机帆船有环围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48年在烟台近海试捕鲐鱼、竹筴鱼等获得成功, 1951年单船围网投入生产, 1953年又开始利用对拖式渔轮进行围、拖兼作。 1959年围网渔轮总数增加到200艘左右。作业渔场 由烟台、威海、海洋岛近海发展到外海生产。

2002-7-3 15

一、我国围网渔业的历史和现状 末
风网(山东省掖县),由高28.5~36.7米的网衣52片组成。 15~20吨的大帆船借风力行进,主要捕捞小黄鱼。原为双船 作业,30年代传入长岛改为单船,另配备1只4~5吨的舢板 辅助作业。 (60年代中期以后,此网逐渐减少)
圆网(日照至乳山沿海),主要捕捞带鱼,兼捕鲅、鳓、 鲳,对虾。全网由22幅高30~44.3米的网衣构成。作业时 用3~4吨木帆船1只,5~10人操作。(70年代初,因黄海 带鱼资源衰竭,逐渐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