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行业类)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乳酸菌的微生物学检验

合集下载

乳酸菌的检验(9-10)

乳酸菌的检验(9-10)

基座
能污染的细菌;也经常应用于食品加工、包装、
橡皮塞
发酵等生产过程中环境空气的除菌,而且本法 也最为经济、效率亦高。
3

乳酸菌的检验操作
• 莫匹罗星锂盐(抗生素)如何灭菌?
漏斗
在实验室,过滤除菌主要用于一些不耐高 温灭菌的物质如血清、酶溶液、维生素、抗生
素及药液的除菌。实验室中用于除菌的微孔滤
滤膜
膜孔径一般为0.22µm或0.45µm。 在食品工业,过滤除菌广泛应用于饮料厂、
多孔玻璃板 糖厂、酒厂,以除去水质、粗糖液、贮酒中可
----干热灭菌160-170℃ 1-2h
平皿可以用牛皮纸或 双层报纸包扎成捆, 或放入金属筒内再灭 菌。
在吸管粗头顶端约 0.5cm处,塞上一 小段棉花,后用45cm宽的报纸将其 包好。
内部框架 带盖外筒
电热恒温干燥箱
3
乳酸菌的检验操作
培养基、生理盐水
-----湿热灭菌121 ℃ 15-30min
乳酸菌的检验
专业名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课程名称: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
3
乳酸菌的检验操作
任务一 仪器试剂准备 • 小组内讨论 根据检验流程,小组确定准备的试剂种类
和量,所需仪器名称及用量。(20min小组内完成) • 小组间讨论确定
任务二 仪器试剂灭菌 实施,仪器试剂准备灭菌
器皿3
乳酸菌的检验操作

乳酸菌的检验(7-8)

乳酸菌的检验(7-8)
菌落偏小,白色,湿润, 菌落中等偏小,边缘整齐光滑的红色
边缘整齐,直径为 1 mm+1mm,菌落背
菌落,可有淡淡的晕,直径为 2
面为黄色
mm+1mm,菌落背面为粉红色
萄糖为可发酵糖类;磷酸氢二钾为酸碱缓冲剂;柠檬酸氢三
铵、硫酸镁、硫酸锰、和醋酸钠为培养各种乳酸菌
提供各种无机盐;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2
乳酸菌国家标准的解读
• 改良MRS培养基
将莫匹罗星锂盐(Li-Mupirocin)储备液加入到熔化MRS琼 脂培养基中,使培养基中莫匹罗星锂盐的浓度为50μg/mL。
乳酸菌发酵糖产酸使菌落周围碳酸钙溶解,以辨别乳酸菌; 中性红为pH指示剂。
2
乳酸菌国家标准的解读
菌属 乳杆菌

双歧杆 菌属
嗜热链 球菌
乳酸菌在 MRS 和 MC 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
MRS 琼脂
MC 琼脂
菌落呈圆形,中等大小,凸起,微白 菌落较小,白色或淡粉色,边缘不太
色,湿润,边缘整齐,直径为
整齐,可有淡淡的晕,直径
选择性抑制剂-------抗生素
2
乳酸菌国家标准的解读
• MC培养基
大豆蛋白胨 5.0 g,牛肉粉 3.0 g,酵母粉 3.0 g,葡萄糖 20.0 g,乳糖 20.0 g,碳酸钙 10.0 g,琼脂 15.0 g,蒸馏水 1 000 mL,1%中性红溶液5.0 mL,pH6.0,蒸馏水1000mL
3mm+1mm,菌落背面为黄色
2mm+1mm,菌落背面为粉红色
兼性厌氧条件下不生长。在厌氧条件下 兼性厌氧条件下不生长。在厌氧条件
生长,菌落呈圆形,菌落中等大小,瓷 下生长,菌落较小,克有淡淡的晕,

微生物的常规检验技术--乳酸菌的检验

微生物的常规检验技术--乳酸菌的检验
量为0.1g)、均质器、振荡器、吸管(1mL 和 10mL)、锥形瓶(容量250mL、500mL)、培 养皿(直径90mm)、试管(18mm × 180mm、15mm × 100mm)。
四、乳酸菌的检验
4 检验程序
四、乳酸菌的检验
5 操作步骤--样品制备 ➢ 样品制备无菌操作程序: ➢ 第一步:冷冻样品 可先使其在2~5℃条件下解冻,时间不超过18h,也可在温度不超 过45℃的条件下解冻,解冻时间不超过15min; ➢ 第二步:固体和半固体食品 以无菌操作称取25g样品,置于装有225mL生理盐水的 无菌均质杯内,8000 ~ 10 000 r/min均质1 ~ 2min,制成1:10样品匀液; ➢ 第三步:液体样品 应先将其充分摇匀后以无菌吸管吸取样品25mL放入装有225mL生 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振摇,制成1:10的样 品匀液; ➢ 第四步: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装有9mL生理盐水 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 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 第五步:另取1mL无菌吸管,按上述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 即换用1次1mL灭菌吸管。
➢ 双歧杆菌培养:根据待检样品双歧杆菌含量的估计,选择2~3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每个稀
释度吸取0.1mL样品匀液于莫匹罗星锂盐改良 MRS琼脂平板,表面涂布,每稀释度做
两个平板。36℃±1℃,厌氧培养48h ±2h后计数平板上的所有菌落数。从样品稀释
到平板涂布要求在15min内完成;
➢ 嗜热链球菌培养:根据待检样品嗜热链球菌活菌数的估计,选择2~3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每
培养皿1 培养皿2 平均数

乳酸菌的鉴定

乳酸菌的鉴定

乳酸菌的鉴定吲哚试验1).试管标记:取装有蛋白胨水培养基的试管2支,分别标记乳酸菌和空白对照。

2).接种培养:以无菌操作分别接种少量菌苔到标记乳酸菌的试管中,标记有空白对照的不接种,置37摄氏度恒温箱中培养24~48小时。

3).观察记录:在培养基中加入乙醚1~2 ml ,经充分振荡,使吲哚萃取至乙醚中,静置片刻后乙醚层浮于培养液的上面,此时沿管壁缓慢加入5~10滴吲哚试剂,如有吲哚存在,乙醚层呈玫瑰色,此为吲哚试验阳性反应,否则为阴性反应。

糖发酵试验1).试管标记:取分别装有葡萄糖,蔗糖发酵培养液试管各2支,每种糖发酵试管中分别标记乳酸菌和空白对照。

2).接种培养:以无菌操作分别接种少量菌苔至以上各相应试管中,每种糖发酵培养液的空白对照均不接菌。

将装有培养液的杜氏小管倒置试管中,置37摄氏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

3).观察记录:与对照管比较,若接种培养液保持原由颜色,其反映结果为阴性;如果培养液呈黄色,反映结果为阳性。

培养液中的杜氏小管内有气泡为阳性反应,杜氏小管内没有气泡为阴性反应。

1.2.3 乳酸的检测选用已经分离的菌种做小型发酵实验,取发酵液的上清液约10 ml于试管中,加入10%硫酸1 ml ,再加2%高锰酸钾 1 ml ,此时乳酸转化为乙醛,把事先在含氨的硝酸银溶液中侵泡的滤纸条搭在试管口中,微火加热试管至沸,观察滤纸变化。

1.结果和分析2.1 乳酸菌的分离提纯在平板上出现了圆形稍扁平的黄色菌落,周围培养基变为黄色,初步定为乳酸菌⑴,取出少量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链球状和杆状两种形状(如图一2.2乳酸菌的鉴定该菌种的菌落为圆形稍扁平的黄色菌落,有杆状和链球状两种形状。

在吲哚试验中,加入菌种的试管无任何变化,证明为阴性反应(如图二)。

说明该菌不具有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的能力。

也说明此菌种不是大肠杆菌,因为大肠杆菌的吲哚试验证明为阳性。

在糖发酵试验中,在加入葡萄糖的发酵培养液中加入菌种后,培养液变为黄色,反应结果为阳性,且杜氏小管内无气泡(如图三);加入蔗糖的发酵培养液中加入菌种后的反应结果也为阳性且杜氏小管内无气泡(如图四)。

GB-T 16347-1996 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的微生物学检验

GB-T 16347-1996 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的微生物学检验

GB-T 16347-1996 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的微生物学检验GB/T 16347-1996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的微生物学检验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lactic acid bacteria in yoghurt beverage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本标准规定了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检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鲜乳、乳粉或辅以大豆等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加工制成的具有相应风味的活性乳酸菌饮料。

2 引用标准GB 4789.2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3 术语乳酸菌:一群能分解葡萄糖或乳糖产生乳酸,需氧和兼性厌氧,多数无动力,过氧化氢酶阴性,革兰氏阳性的无芽胞杆菌和球菌。

乳酸菌菌落总数:检样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mL检样中所含乳酸菌菌落的总数。

4 设备和材料4.3 恒温水浴:46±1℃。

4.4 电炉:可调式。

4.5 吸管:容量为1,10和25mL。

4.6 广口瓶或三角瓶:容量为500mL。

4.7 平皿:直径为9cm。

4.8 试管:18 ×180mm。

4.9 显微镜。

5 培养基和试剂5.1 改良TJA培养基(改良番茄汁琼脂培养基)。

5.2 改良MC培养基(Modified Chalmers培养基)5.3 0.1%美兰牛乳培养基。

5.46.5%氯化钠肉汤。

5.5 pH9.6葡萄糖肉汤。

5.6 40%胆汁肉汤。

5.7 淀粉水解培养基。

5.8 精氨酸水解培养基。

5.9 乳酸杆菌糖发酵管。

5.10 七叶苷培养基。

5.11 革兰氏染色液:按GB 4789.28规定执行。

5.12 3%过氧化氢溶液:按GB 4789.28规定执行。

5.13 蛋白胨水、靛基质试剂:按GB 4789.28规定执行。

5.14 明胶培养基:按GB 4789.28规定执行。

5.15 硝酸盐培养基、硝酸盐试剂:按GB 4789.28规定执行。

5.16 生理盐水:定量分装于三角瓶和试剂管内灭菌。

乳酸菌的检验

乳酸菌的检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乳杆菌
双歧杆菌
链球菌
明串珠菌
片球菌
二、乳酸菌饮料的概念及生产工艺流程
1、概念: 即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乳酸菌类培养发 酵制得得乳液中加入水、糖液等调制而成得 制品。成品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7g/l的称为 乳酸菌饮料。
2、生产工艺流程:
糖和稳定剂干粉混合→搅拌溶 解→杀菌→加入山梨酸钾和甜 味剂→加入酸奶→加入酸味剂 →加入香精→高压均质→灌装 →(杀菌)→成品
三、乳酸菌饮料的两种类型:
一种是具有活性的乳酸菌饮料,简 称活性乳,就是在乳酸菌饮料中含有 活的乳酸菌。按要求,每毫升活性乳 中活乳酸菌的数量不应少于100万个。 当人们饮用了这种饮料后,乳酸菌便 沿着消化道到大肠,由于它具有活性, 乳酸菌在人体的大肠内迅速繁殖,同 时产酸,从而有效抑制腐败菌和致病 菌的繁殖和成活,而乳酸菌则对人体 无害。
五、检验程序
检样 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度
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各取1mL加入灭菌平皿内
每皿内加入适量改良TJA或改良MC培养基
培养(36 土1)℃ (48+2)h
菌落计数 报告
六、操作方法
1、检样处理
2、样品稀释 3、选择适宜稀释样液 4、制检样倾注平板 5、制空白对照平板
6、培养
7、菌落计数 8、革兰氏染色 9、过氧化氢酶试验 10、报告
一、生物学特性 1:含义 乳酸菌不是分类学上的名称、是指一 群能分解葡萄糖或乳糖产生乳糖产生 乳酸、需氧和兼性厌氧、多数无动力、 过氧化氢酶阴性、革兰氏阳性的无芽 孢杆菌和球菌。
2、特点
(1)乳酸菌具有强抗酸能力
(2)大部分乳酸菌具有很强的抗盐性 (3)常见的乳酸菌都不具有细胞色素氧化酶 (4)乳酸菌也不具有氨基酸脱羧酶 (5)一般乳酸菌不分泌蛋白酶、只有肽酶、 不能分解利用蛋白质而仅能利用蛋白胨、肽和 氨基酸 (6)合成氨基酸、核酸、维生素的能力极低

实验一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的微生物检验

实验一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的微生物检验

引言概述:乳酸菌饮料是一种富含乳酸菌的食品,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于酸奶、乳饮料等产品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正文内容:一、样品采集和制备1.确定样品采集时机:乳酸菌饮料中的乳酸菌数量会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或减少,因此需要在存储时间稳定的情况下进行采集。

2.采集样品方法:使用无菌技术采集样品,避免外部微生物的污染。

3.样品制备: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均匀搅拌,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

二、总菌数检验方法1.琼脂平板法:将样品制备成一定稀释倍数的悬浮液,在琼脂平板上涂布,经过一定孵育时间后,根据菌落的数量计算总菌数。

2.膜过滤法:将样品通过膜过滤器过滤,将过滤后的膜放置在琼脂平板上孵育,根据菌落的数量计算总菌数。

三、乳酸菌检验方法1.培养基选择:根据乳酸菌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常见的培养基有MRS培养基、LBS培养基等。

2.乳酸菌的分离:将样品制备成一定稀释倍数的悬浮液,均匀涂布在选定的培养基上。

经过一定孵育时间后,可以观察到乳酸菌形成的菌落。

3.鉴定乳酸菌:使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进行乳酸菌的鉴定。

四、活菌数检验方法1.孵育培养基法:将样品制备成一定稀释倍数的悬浮液,均匀涂布在含有乳酸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经过一定孵育时间后,观察活菌的生长情况,计算活菌数。

2.阻碍培养基法:将样品制备成一定稀释倍数的悬浮液,与含有抑制剂的培养基混合。

通过观察生长情况,计算活菌数。

五、质量指标评价方法1.pH值测定:使用pH计或试纸对乳酸菌饮料中的pH值进行测定,根据标准范围评价产品的质量。

2.乳酸浓度测定:使用乳酸测定仪器或化学试剂对乳酸菌饮料中的乳酸浓度进行测定,根据标准范围评价产品的质量。

3.品尝评价:通过专业的品尝人员进行品尝评价,评估乳酸菌饮料的口感和风味。

总结: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和制备、总菌数检验、乳酸菌检验、活菌数检验和质量指标评价方法。

乳酸菌检验方法

乳酸菌检验方法

河北世翔生物有限公司乳酸菌检验方法前言1.本检验方法针对公司各种形式(固态、液态)的乳酸菌菌微生物添加剂;2.本标准的制定依据GBT 23181-2008 、SNT 1941.1-2007、GB 478935-2010等国家标准制定;3.本标准由研发部起草,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布之日起实施。

一、检验前的准备1.培养基及其试剂1.1盛有若干玻璃珠的无菌水225ml,1.2MRS琼脂培养基:牛肉膏10g蛋白胨10g酵母膏5g121℃,灭菌15-20min1.3培养皿12个,试管12个,涂布棒1个,用报纸包扎后灭菌1.4打开超净工作台,用消毒水或者酒精喷洒,工作台台面,打开紫外灯杀菌30分钟,打开风机,5分钟后,打开照明二、取样按照GB/T14699.1进行取样:用灭菌的铲子,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适量放入取样袋中,标注好取样日期,批次备用;液体取样使用灭菌的试管,在火焰保护下进行,完成后放入低温冰箱储藏。

三、检测步骤1. 以无菌操作称取试样25g(ml),加入225ml有玻璃珠的无菌水中,放在摇床上,200r/min,摇动30min,制成1:10的初始菌悬浮液。

取1:10的初始菌悬浮液0.5ml,加入4.5ml无菌水,经充分混匀后,制成1:100的稀释液。

依次方法依次稀释到1:1082.选择107 、108 二个稀释度,用移液枪分别吸取0.1ml,接种到3个营养琼脂平板上,使用涂布棒尽可能小心快速地涂布接种液于琼脂表面,涂布棒不得接触平皿边缘,涂布好的平皿改好,置室温中放置15min使接种物完全被琼脂吸收。

翻转上述平皿置于36±1℃培养箱中培养48±2h。

从样品稀释到涂布完成要求在15分钟内完成。

3.培养后,选取菌落数在30到300个之间的平板计数,低于30 CFU 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 CFU 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

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

若平板中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计数;若片状菌落步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乳酸菌的微生物学检验
一、概述
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

乳酸细菌主要包括23个属,通常在饲料中用作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乳酸乳杆菌(Lactococcus Lactis)、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等。

乳杆菌常用MRS琼脂作半选择培养基。

APT培养基通常用于分离绿色乳杆菌和其他乳杆菌及肉食杆菌。

当乳杆菌仅是复杂区系中的部分菌类时,SL培养基常用作为选择性培养基。

对于芽孢乳杆菌常用GYP培养基,链球菌有TYC培养基、MS培养基,还有利用磺胺二甲恶唑、制大肠菌素和结晶紫等作为选择因子。

M17培养基被用作乳球菌的分离培养基。

此外还有如溴甲酚紫培养基、CHALMERS培养基等也常用于乳酸菌的分离。

以下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乳酸菌的作用及特性。

嗜酸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一个种。

其特性为:杆菌,两端圆,不运动,无鞭毛,接触酶阴性,和苦杏仁苷、纤维二糖、七叶灵、果糖、半乳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糖、水杨苷、蔗糖反应为阴性,阿拉伯糖、葡糖酸盐、甘露醇、松三糖、鼠李糖、核糖、山梨糖、木糖反应为阴性。

由于嗜酸乳杆菌在生长中可以产生一些抑菌物质,如有机酸、细菌素及类细菌素,可以抑制肠道中有害微生物生长繁殖,起到平衡肠道菌群的作用。

并能产生B族维生素,包括各种叶酸、生物素、维生素B6和维生素K等,分泌各种有益物质,如乳酸、乙酸等,降低肠道pH值。

粪肠球菌主要存在于人类或动物肠道,是人类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等。

粪肠球菌为革兰氏
阳性,圆形或椭圆形,能在胆汁七叶苷琼脂上生长,不产生色素。

乳酸片球菌细胞呈球状,直径0.6~1.0μm,在直角两个平面交替形成四联状,一般细胞成对生,单生者罕见,不成链状排列。

革兰氏阳性,不运动,兼性厌氧。

在MRS培养基上菌落小,呈白色。

沿洋菜穿刺线的生长物呈丝状,接触酶阴性,不产细胞色素,在不加啤酒花的麦芽汁中生长,能利用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和海藻糖产酸,不分解蛋白质,不产吲哚,不水解马尿酸盐。

某些菌株能利用蔗糖和乳糖产微量的酸。

不能利用麦芽糖、甘露醇、糊精等产酸,能产丁二酮。

二、检测方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微生物饲料中各乳酸菌(包括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嗜酸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及其总数的测定及鉴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微生物饲料中乳酸菌的检测。

2 术语:
乳酸菌:一群能分解葡萄糖或乳糖产生乳酸,需氧和兼性厌氧,多数无动力,过氧化氢酶阴性,革兰氏阳性的无芽胞杆菌和球菌。

乳酸菌菌数总数:试料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 mL试料中所含乳酸菌菌落的总数。

3 设备和材料
3.1 恒温培养箱:36±1℃。

3.2 冰箱:0~4℃。

3.3 恒温水浴:46±1℃
3.4 电炉:可调式。

3.5 吸管:容量为1、10、25 mL。

3.6 广口瓶或三角瓶:容量为500 mL。

3.7 平皿:直径为9 cm。

3.8 试管:18×180 mm。

3.9 显微镜。

3.10高压灭菌锅。

3.11烘箱。

4 培养基和试剂
4.1 改良TJA培养基(改良番茄汁琼脂培养基)。

4.2 改良MC培养基(Modified Chalmers培养基)。

4.3 0.1%美兰牛乳培养基。

4.4 6.5%氯化钠肉汤。

4.5 pH9.6葡萄糖肉汤。

4.6 40%胆汁肉汤。

4.7 淀粉水解培养基。

4.8 精氨酸水解培养基。

4.9 乳酸杆菌糖发酵管。

4.10 七叶苷培养基。

4.11 革兰氏染色液。

4.12 3%过氧化氢溶液。

4.13 蛋白胨水、靛基质试剂。

4.14 明胶培养基。

4.15 硝酸盐培养基、硝酸盐试剂。

4.16 生理盐水:将蒸馏水加入8.5 g的食盐中做成1000 mL的溶液。

在121℃下灭菌15min。

5 乳酸菌菌落总数的测定
5.1 检验程序
乳酸菌菌落总数检验程序如下:
图:乳酸菌检测程序图
5.2 操作步骤
5.2.1 以无菌操作将经过充分摇匀的试料25 mL (或25 g )放入含有225 mL 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广口瓶内作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5.2.2 用1mL 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 mL ,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 mL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

5.2.3 另取1 mL 灭菌吸管,按上述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一次,即换用1支1 mL 灭菌吸管。

5.2.4 选择2~3个以上适宜稀释度,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 mL 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平皿。

5.2.5 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即时将冷至50℃的乳酸菌计数培养基(改良TJA 或改良MC )注入平皿约15 mL ,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

同时将乳酸菌计数培养基倾入加有1 mL 稀释液试料用的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以上整个操作自培养物加入培养皿开始至接种结束须在20 min 内完成。

5.2.6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恒温培养箱内培养72±1 h 取出,观察乳酸菌菌落特征(见表1),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5.3 乳酸菌在改良TJA 和改良MC 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形态特征见表1。

表1 乳酸菌菌落特征
36
±1℃ 72±1℃
注:干酪乳杆菌在改良TJA培养基上为圆形光滑,边缘整齐,侧面呈菱形状,
6 乳酸菌的鉴定
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检查,并做过氧化氢酶试验。

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无芽胞的球菌或杆菌可定为乳酸菌。

对上述分离到的乳酸菌需进行菌种鉴定,则作以下试验。

6.1 菌种制备:自平板上挑取菌落,接种于改良TJA或改良MC琼脂斜面,于36±1℃,24~48 h培养,刮取菌苔,分别进行下列试验。

6.2 乳酸杆菌鉴定试验:极少见还原硝酸盐,不液化明胶,不产生靛基质和硫化氢。

6.3几种乳杆菌属内种的碳水化合物反应,见表2。

6.4肠球菌的鉴别试验,见表3。

6.5 肠球菌属与片球菌属容易混淆,其鉴别可见表4。

表2 常见乳杆菌属内种的碳水化合物反应
注:d──有些菌株阳性,有些菌株阴性;#──弱、慢或阴性。

表3 肠球菌的鉴别表
注:D+,通常阳性;D-,通常阴性;V,不同或可变。

表4 链球属与片球菌属的鉴别特征
注:d ──有些菌株阳性,有些菌株阴性。

7 结果计算及表述 7.1 乳酸菌总数
菌落计数后,随机挑取5个菌落进行鉴定。

根据证实为乳酸菌菌落计算出该皿内的乳酸菌数,然后乘其稀释倍数即得每毫升样品中乳酸菌数。

7.2 各乳酸菌数
菌落计数后,随机挑取5个菌落进行鉴定,根据证实为某乳酸菌菌落计算出该皿内的此乳酸菌数,然后乘其稀释倍数即得每毫升样品中此乳酸菌数。

如含有屎肠球菌的试料中10-6稀释液在改良TJA 琼脂平板上,生成的屎肠球菌可疑菌落为100个,取5个鉴定,证实为屎肠球菌的是4个,由1克试料中含屎肠球菌数为:76100.8105
4
10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