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的有机物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挥发性有机物

⽣活饮⽤⽔标准检验⽅法—吹扫捕集⽓相⾊谱质谱法测定挥发性有机物吹脱捕集/⽓相⾊谱-质谱法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1范围本⽅法适⽤于测定⽣活饮⽤⽔中的可吹脱有机化合物, 本⽅法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种类(见表1)和检出限随仪器和操作条件⽽变,⽔样为25mL时的⽅法检出限见表2。
2 原理将被测⽔样⽤注射器注⼊吹脱捕集装置的吹脱管中,于室温下通以惰性⽓体(氦⽓),把⽔样中低⽔溶性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加⼊的内标和标记化合物吹脱出来,捕集在装有适当吸附剂的捕集管内。
吹脱程序完成后,捕集管被瞬间加热并以氦⽓反吹,将所吸附的组分解吸⼊⽑细管⽓相⾊谱仪(GC)中,组分经程序升温⾊谱分离后,⽤质谱仪(MS)检测。
通过⽬标组分的质谱图和保留时间与计算机谱库中的质谱图和保留时间作对照进⾏定性;每个定性出来的组分的浓度取决于其定量离⼦与内标物定量离⼦的质谱响应之⽐。
每个样品中含已知浓度的内标化合物,⽤内标校正程序测定。
3 ⼲扰及消除主要的污染源是吹脱⽓体及捕集管路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不要使⽤⾮聚四氟⼄烯的塑料管和密封圈,吹脱装置中的流量计不应含橡胶元件;每天在操作条件下分析纯⽔空⽩,检查系统中是否有污染(不准从样品检测结果中扣除空⽩值);仪器实验室不应有溶剂污染,特别是⼆氯甲烷和甲基叔丁基醚(MTBE)。
⾼、低浓度的样品交替分析时会产⽣残留性污染。
为避免此类污染,在测定样品之间要⽤纯⽔将吹脱管和进样器冲洗两次。
在分析特别⾼浓度的样品后要分析⼀个实验室纯⽔空⽩。
若样品中含有⼤量⽔溶性物质、悬浮固体、⾼沸点物质或⾼浓度的有机物,会污染吹脱管,此时要⽤洗涤液清洗吹脱管,再⽤⼆次⽔淋洗⼲净后于105℃烘箱中烘⼲后使⽤。
吹脱系统的捕集管和其他部位也易被污染,要经常烘烤、吹脱整个系统样品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可能会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尤其是氟代烃和⼆氯甲烷)渗透过密封垫⽽受到污染。
在采样、加固定剂和运输的全过程中携带纯⽔作为现场试剂空⽩来检查此类污染。
水中的多环芳烃的测定

水中的多环芳烃的测定
多环芳烃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由若干个苯环组成,具有较高的毒性
和致癌性。
它们广泛存在于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中,也会通过工业
废水、农药、汽车尾气等途径进入水体中,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对水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显得尤为重要。
一、测定方法
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其中,气相色谱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样
品中的多环芳烃进行分离和检测,具有分离效果好、检测灵敏度高等
优点。
液相色谱法则是利用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分离和检测,适用
于水中多环芳烃浓度较低的情况。
质谱法则是将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
与质谱联用,可以对多环芳烃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样品处理
在进行多环芳烃的测定前,需要对水样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将水样
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杂质。
其次,需要将水样进行萃取,将其中的多环芳烃提取出来。
萃取方法有多种,如固相萃取、液液萃
取等。
最后,需要对提取出来的多环芳烃进行纯化和浓缩,以提高检
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三、测定结果
通过对水样中多环芳烃的测定,可以得到其浓度和种类等信息。
根据测定结果,可以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同时,也可以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结论
水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监测工作。
通过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和样品处理方法,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
这对于保护水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气相色谱仪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仪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 GC)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水质检测领域。
其优点包括高分辨率、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可定量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水质分析工具。
下面将详细介绍气相色谱仪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1.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物含量气相色谱仪可以用于测定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如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农药残留、药物残留等。
首先,将水样前处理,例如提取或浓缩等,然后采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分析。
气相色谱仪高分辨率的特点能够使复杂的水样中的有机物得以有效分离,并且通过检测其峰面积或峰高度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有机物含量。
2.气相色谱法测定无机物含量除了有机物,气相色谱仪还可以用于测定水中的无机物含量,如卤代物、硫代物等。
在测定无机物时,通常需要采用衍生化反应将无机物转化为可以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的有机化合物。
例如,可将卤代物转化为相应的烷基卤化物,或者将硫代物转化为二硫化碳。
通过衍生化反应后,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3.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酸碱等性质气相色谱仪在水质检测中还可以用于测定水中的酸碱性质,例如酸度、碱度和pH值等。
通过使用酸碱指示剂和气相色谱仪的分流器系统,可以实现对水样中酸碱指示剂信号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通过测定水样的酸碱性质,可以判断水体的酸碱度,从而进行水质评价。
4.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气体气相色谱仪也可以用于测定水中的气体含量。
例如,可以用于测定水中的溶解氧(DO)、二氧化碳(CO2)等气体的含量。
通过采用适当的提取和分析方法,可以将水样中的气体分离并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相应的测定。
5.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微量元素气相色谱法还可以用于测定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例如,通过将水样中的微量元素离子化,并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测定。
通过气相色谱仪的高分辨率和灵敏度,可以对水样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多种有机物分析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多种有机物分析摘要:本文采用溶剂解吸收的气相色谱法,对水中多种有机物进行测量,测得水中的五种醇类化合物的具体含量,分别为异丙醇、异丁醇、丁醇、异戊醇以及异辛醇。
采用活性炭进行采样处理,2%甲醇二氧化硫溶液进行吸收。
根据检测结果显示,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0.3μg/mL—1.3μg/mL之间,以1.5L 采样量计算水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2mg/L—0.8mg/L之间,平均吸收率为91.5%—97.5%,相对标准偏差在0.4%—3.4%之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采用气相色谱法能够同时对水中超过多种有机物进行测量,且测定速率较快,测定结果准确性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各有机物测定结果之间不存在干扰性。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有机物;溴氰菊酯;氯苯类化合物根据国家对饮用水的标准规定,饮用水必须达到标准后才能够使用,但是随着饮用水新标准的出台,饮用水中有机物测定工作难度不断增加,为了快速得到饮用水中各有机物的测定结果,需要采用科学的测定方法。
其中气相色谱法具有良好的测定效率,能够快速测定出水中多种有机物的具体情况。
在饮用水标准规定中,对异丙醇、异丁醇、丁醇、异戊醇以及异辛醇等多种化合物有着明确规定,采用气相色谱法能够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对于我国饮用水检测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实验分析1.1仪器设备本文选择某企业所生产型号为7820A气相色谱仪,异丙醇、异丁醇、丁醇、异戊醇(色谱批号为20130618)以及异辛醇(色谱批号为F2007—0301)、甲醇(色谱纯,批号为70240)、二氧化碳(CNW低苯,批号为OCZ00240);溶解液为2%甲醇二氧化碳溶液,吸收瓶容量为2mL,活性炭管为100mg/50mg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1]。
1.2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采用DB-WAX气相毛细管色谱柱,30mX0.25mm,0.25μm;样本进入区域温度为200摄氏度,分流比为10:1,柱温条件为:(1)40摄氏度条件保持3分钟。
水质 烷基汞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烷基汞是一种有机汞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水中磷酸盐的含量对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气相色谱法在水质烷基汞测定中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原理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测定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样品化合物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来实现分离。
在水质烷基汞测定中,首先需要将水样中的烷基汞转化为挥发性化合物,然后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测定。
二、方法1. 样品前处理首先,将水样中的烷基汞转化为具有挥发性的化合物。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加入适量的硫化钠,使烷基汞与硫化钠反应生成二烷基汞,再加入酸性溶液使其转化为挥发性的有机烷基汞化合物。
2. 色谱分析条件采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测定。
常见的色谱柱为具有非极性固定相的柱,如十八烷基硅胶柱等。
移动相通常是惰性气体,如氮气或氦气。
3. 检测器选择对于水质烷基汞测定,常用的检测器是原子荧光检测器(AFD)。
原子荧光检测器对烷基汞具有高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能够准确地测定烷基汞的含量。
4. 定量方法可以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
首先制备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标准溶液,在相同的分析条件下进行测定,据此建立标准曲线。
然后,对待测样品进行测定,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烷基汞的浓度。
三、应用气相色谱法在水质烷基汞测定中具有以下优点:1. 高分离能力:气相色谱法能够有效分离样品中的烷基汞,并实现高灵敏度的测定。
2. 快速分析:相比其他方法,气相色谱法的分析时间短,能够提高分析效率。
3. 高灵敏度和选择性:采用原子荧光检测器可以实现对烷基汞的高灵敏度检测,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4. 宽线性范围:气相色谱法对烷基汞的线性范围广,适用于不同浓度水样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在水质烷基汞测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在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中,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同时,在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中,水质烷基汞的测定对于了解水体中有机汞的污染水平、制定污染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甲醛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甲醛
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在环境中的存在被广泛应用,其中包括用于建筑材料中的粘合剂、固体分散剂、涂料溶剂和填料。
甲醛体内可具有有毒性和易引起过敏反应,如果甲醛浓度超过许多国家和地区规定的安全限值,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定期监测其含量。
气相色谱法是目前最常用和有效的甲醛测定方法,用于分析水中的微量甲醛浓度。
在气相
色谱法中,样品溶液被通过柱进行分离,然后用检测器进行检测。
方法的特点是起效快,
灵敏度高,准确度高,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水中少量甲醛。
要进行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甲醛,首先需要进行样品的准备,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一种
是直接将沉淀物建状的固相加到样品中,另一种是先将水中甲醛分离,然后加入固体体系,再将其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
样品准备完成后,将样品通过柱将甲醛分离,最后用检测器检测甲醛浓度,从而完成对水中甲醛的分析和测定。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有效的、可靠的甲醛测量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水中痕量甲醛,是
水中甲醛含量检测的理想方法。
水质异莰醇,土嗅素测定方法

水质异莰醇,土嗅素测定方法
水质异莰醇和土嗅素是两种常见的水质指标物质,它们通常用于评估水质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介绍它们的测定方法。
首先,水质异莰醇的测定方法。
异莰醇是一种有机物,通常用于评估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含量。
常见的测定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质谱法等。
气相色谱法是通过将水样中的异莰醇提取后,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则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质谱法则是通过质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
这些方法都能够准确测定水中异莰醇的含量,从而评估水质的安全性。
其次,土嗅素的测定方法。
土嗅素是一种用于评估水体中腐植质含量的指标物质。
常见的测定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和光谱扫描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土嗅素在紫外或可见光波段的吸光度来定量分析;光谱扫描法则是通过光谱仪对样品进行扫描,并分析土嗅素的吸收特性。
这些方法都能够准确测定水中土嗅素的含量,帮助评估水质的适用性。
除了上述常见的分析方法,还可以结合色度法、荧光法等方法来测定水中异莰醇和土嗅素的含量。
同时,为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注意样品的采集、处理和保存过程,以及实验室操作的规范性和精确性。
总的来说,水质异莰醇和土嗅素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通过准确测定水中异莰醇和土嗅素的含量,可以更好地评估水质的情况,为水质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气相色谱法分析水质中有机污染物

气相色谱法分析水质中有机污染物发布时间:2023-07-12T02:20:14.349Z 来源:《科技潮》2023年13期作者:郭雄赵佳[导读] 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生活水质质量的高标准要求,迫使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对社会水质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提出预防或降低水质污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内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省包头市 014100摘要:为了探讨水质有机污染物检测现状,从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及现状进行简要概述,水质有机污染物来源复杂,具有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生物富集等特点,通过综述常见主要有机污染物检测方法及现状,表明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需要切实提高才能满足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质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水质保护一、概述1.1水质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及现状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生活水质质量的高标准要求,迫使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对社会水质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提出预防或降低水质污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众多水质污染因素中,有机物污染不容忽视,表现为有机物污染的危害程度,污染范围,难以处理等因素。
在发达国家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发展较为成熟,这与重视程度是密不可分的,早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环保署以检出率、毒性、水质经济效益等方面从众多化合物中筛选出129中水中优先控制的污染物,有机物种类高达114种;我国公布的68种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中有机污染物为58种,占总数的85.3%。
工业文明在发达国家发展较为迅速,有机污染物造成水质问题愈发严重,发达国家对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入实质研究阶段,更多新型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有机污染物研究检测技术发展较为缓慢,这与当时社会水质人们的重视程度、认知水平及科学技术水平落后有很大关系,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对于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大,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检测技术,学习国外先进的检测工艺,引进先进检测设备,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目前众多部门或高校可对有机污染进行检测分析,比如生态水质部、质检、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科学院、高等院校等,这与国家重视程度是密不可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C测定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李磊************,李先江************(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根据水体现状,我们怀疑是农药厂排放的有毒废水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针对可能存在的剧毒有机污染物,我们对重铬酸钾氧化法、恒电流库仑滴定法、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以及气相色谱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选择气相色谱法对水体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关键词:GC;有机污染物;色谱柱;化学需氧量中图分类号:X131.21.前言:通过文献介绍水体中的鱼大量死亡,由此我们猜测可能是由于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有害物质所致。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池塘所傍河流的上游有三个工厂,水污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游工厂排放的废水不达标造成的。
大部分工厂排放的废水中都含有有机物,而有机污染物含量超标将严重影响水体中生物的生命活动,而且有些难以降解的物质的存在也会通过生物链最终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常情况下,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均含有有机物,下表则罗列了不同类型的污水中BOD5和COD的含量以及不同类型的工厂所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图一污水类型及BOD和COD含量农药行业是化学工业中的污染大户,也是治理污染难度最大的行业。
农药生产废水历来以毒性大、浓度高、治理难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由于农药种类多,生产历程长、反应步骤多,因此产生的有毒污染物很多,极有可能是罪魁祸首,我们以农药中合成最多,应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的乐果、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对硫磷四种有机磷农药为分析对象。
同时,它们也是国家环保重点监测对象。
我们将就假设对水样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从而找出最终的结果。
在测定过程中我们将分别对重铬酸钾氧化法、恒电流库仑滴定法、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以及气相色谱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2.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相关简介: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有许多,包括以下这些种类:酚类化合物、苯胺类化合物、硝基苯类、总有机卤化物、石油类、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苯系物、挥发性卤代烃、氯苯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类、甲醛、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三氯乙醛、多环芳烃、二恶英类、多氯联苯。
酚类化合物酚类为原生质毒,属高毒物质。
人体摄入一定量时,可出现急性中毒症状;长期饮用被酚污染的水,可引起头晕、出疹、瘙痒、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
水中含低浓度(0.1~0.2mg/L)酚类时,可使生长鱼的鱼肉有异味,高浓度(>5mg/L)时则造成中毒死亡。
含酚浓度高的废水不宜用于农田灌溉,否则,会使农作物枯死或减产。
水中含微量酚类,在加氯消毒时,可产生特异的氯酚臭。
苯胺类化合物苯胺及其衍生物可以通过吸入、食入或透过皮肤吸收而导致中毒,能通过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造成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损害,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引起中毒性损害。
这类化合物进入肌体后易通过血脑屏障而与大量类脂质的神经系统发生作用,引起神经系统的损害。
另外,苯胺类化合物还具有致癌和致突变的作用。
硝酸苯类常见硝酸苯类化合物有硝基苯、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及二硝基氯苯。
硝基苯类化合物排入水体后,可影响水的感官性状。
人体可通过呼吸道吸入或皮肤吸收而产生毒性作用,硝基苯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贫血和肝脏疾患。
总有机卤化物(TOX)总有机卤化物是指卤代烃、卤苯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全部有机卤化物中卤元素的总量。
总有机卤化物是以卤元素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卤化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石油类水环境中石油类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
石油类碳氢化合物漂浮于水面,并能在水层表面结成一层薄膜,隔绝空气,影响空气与水体界面氧的交换;分散于水中以及吸附于悬浮微粒上或以乳化状态存在于水中的油,它们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将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存活。
石油类中所含的芳类虽较烷烃类少,但其毒性要大得多。
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都具有较易地从溶解态转入气相的能力。
其挥发的速率依赖于有毒物质的性质和水体特征。
在一般条件下,根据有机污染物的挥发速率可将其分为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由于它们一般都具有毒性而且都具有挥发性,因此,它们不仅会破坏水生生态环境而且还会给周围的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挥发性有机物包括挥发性的醚类、酮类、硝基类有机物、卤化有机化合物、烃类等。
半挥发性有机物包括有机氯农药、PCBs、有机磷农药、多环芳烃类、氯苯类、硝基苯类、苯胺类、苯酚类等。
苯系物苯系物通常包括苯,甲苯、乙苯,邻、间、对二甲苯,异丙苯、苯异烯八种化合物。
除苯是已知的致癌物以外,其它七种化合物对人体和水生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挥发性卤代烃挥发性卤代烃主要指三卤甲烷(即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及三溴甲烷)及四氯甲烷等挥发性卤代烃。
这些化合物沸点较低,易挥发。
微溶于水,易溶于醇、苯、醚及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各种卤代烃均有特殊气味并具有毒性。
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或饮水进入人体。
氯苯类化合物氯苯类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易溶于有机溶剂中。
这类化合物具有强烈气味,对人体的皮肤、结膜和呼吸器官产生刺激,进入人体内有蓄积作用,抑制神经中枢,严重中毒时,会损害肝脏和肾脏。
我国制定的地表水卫生标准中,一氯苯、二氯苯、三氯苯、四氯苯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2mg/L,六氯苯是0.05mg/L.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也增加了氯苯类项目。
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又称肽酸酯。
一般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可通过呼吸、饮食和皮肤接触直接进入人和动物体内。
其毒性随着分子中醇基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弱。
甲醛甲醛为具有刺激性臭味的无色可燃液体,易溶于水、醇和醚,其35%~40%的水溶液被称为“福尔马林”。
甲醛的还原性很强,易与多种物质结合,且易于聚合。
甲醛对人体的皮肤和粘膜具有刺激作用,进入人体后易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及视网膜造成损害。
含甲醛的废水排入水体后,能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响水的自净能力。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六六六、滴滴涕(DDT)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残留期长,难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并在其中蓄积。
因此,有机氯农药及其降解产物对水环境污染会十分严重。
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的特点是毒性剧烈,但在环境中较易分解,在水体中会随温度、pH值的增高,微生物的数量、光照等增加而加快降解速度。
因此,有机磷农药成为农药中品种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杀虫剂。
但是有些有机磷农药对人和动物毒性较大,易发生急性中毒,有些品种在水环境中仍有一定的残留期。
有机磷农药生产厂排放的废水常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机磷农药原体和中间产物、降解产物等,当排入水体或渗入地下后,极易造成环境污染。
有机磷农药大多不容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中。
三氯乙醛三氯乙醛为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
易吸收水分形成固体水合物,能与乙醇、乙醚等混溶。
环境中的三氯乙醛在微生物和化学作用下可以转化为三氯乙酸或分解。
三氯乙醛影响植物细胞的正常分裂,使植物生长畸形,尤其对小麦等农作物的危害最为严重,轻则导致减产,重则毁苗绝产。
鱼类长期生活在受三氯乙醛污染的水中,轻则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作用,重则导致死亡。
多环芳烃(PAH)多环芳烃是石油、煤等燃料及木材,可燃气体在不完全燃烧或在高温处理条件下所产生的。
环境中重要致癌物质之一。
已证实,在多环芳烃化合物中许多种类具有致癌或致突变作用。
致癌物有苯并芘,苯并蒽、蒽、二苯并蒽、二苯并芘等,还有多种是属助促癌剂如萤蒽、芘、苯并芘等。
二恶英类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通常被称为二恶英类化合物。
它们都是三环氯代芳香化合物,并且侧位(2,3,7,8)被氯取代的那些化合物具有很强毒性,其中2,3,7,8-四氯代二苯并恶英(TCDD)是目前已发现的最毒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有“世纪之毒“之称。
世界各国科学家们通过对动物的暴露实验一致认为:二恶英类化合物有很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和生殖毒性,已被列入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类物质。
二恶英的来源极为广泛,氯碱工业的电解废渣、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纸浆漂白的废水、有机氯生产及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恶英。
多氯联苯(PCBs)多氯联苯体(PCBs)是一组化学稳定性极高的氯代烃类化合物。
由于其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其进入生物体内也相当稳定,故一旦通过食物链富集而侵入肌体就不易排泄,而易聚集在脂肪组织、肝和脑中,引起皮肤和肝脏损害。
随着水体水分循环,PCBs 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影响最具有代表性的物质,不仅污染地表水而且可污染海洋。
多氯联苯在环境中很难降解,在水和土壤中存在,且容易在生物体内蓄积产生中毒,人体摄入0.5~2g/kg时即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头晕、肝肿大等中毒现象。
目前,多氯联苯属于世界银行规定的“需要进行评价的有害物质”,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干扰物。
这几大类都是剧毒物质,也是环保重点监测物质,它们都能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而我们要测得四种农药,也是高毒物质。
[6]乐果:结构式为无色樟脑气味的结晶,是一种接触性和内吸性杀虫剂和杀螨剂 。
中等毒杀虫剂.杀虫范围广,对害虫和螨类有强烈的触杀和一定的胃毒作用。
适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粉虱、潜叶性害虫及某些蚧类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螨也有一定的防效。
甲基对硫磷:结构式又称甲基-1605,一种高效、剧毒、广谱有机磷杀虫剂。
(学名O,O-二甲基-O-(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工业产品为带蒜臭的黄棕色油状液体,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36~36.5℃,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加热会异构化,高温或遇碱易分解。
甲基对硫磷具触杀和胃毒作用,能抑制害虫神经系统中胆碱酯酶的活力而致死,杀虫谱广,常加工成乳油或粉剂对硫磷:结构式又名一六零五;E-605;硫代磷酸-O,O-二乙基-O-对硝基苯基酯;乙基对硫磷;一种有机磷杀虫剂,用于防治棉蚜虫、棉红蜘蛛、稻螟虫、蝽象、介壳虫、蝗虫、叶跳虫、菜青虫、象鼻虫等。
杀虫力强,对植物安全,但对人畜有剧毒,。
具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无内吸输导作用,但能渗入植物体内,对昆虫作用很快,高温时杀虫作用显著增快。
可用于防治苹果、棉花、柑桔、梨、桃等害虫,地下害虫化麦红蜘蛛等。
马拉硫磷:结构式别名:马拉松;四零四九;马拉赛昂。
低毒杀虫剂。
马拉硫磷具有良好的触杀和一定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
进入虫体后氧化成马拉氧磷,从而更能发挥毒杀作用,而进入温血动物时,则被在昆虫体内所没有的羧酸酯酶水解,因而失去毒性。
马拉硫磷毒性低,残效期短,对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的害虫都有效。
适用范围适用于防治烟草、茶和桑树等作物上的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