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起源

合集下载

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人文主义是指一种重视人类自身的尊严、价值和意义的思想流派,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兴起,并对人类文化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以下是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人文主义的发展起源于14世纪末的意大利。

当时,欧洲正处于黑暗中世纪的末期,知识的统治被修道院的学院哲学所主导。

然而,意大利费罗宾奥修道院内的聚会却成为了一股新的思想潮流的孕育之地。

这个修道院的学者们开始研究并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遗产,重新发掘人类之前的辉煌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为人文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

在15世纪,一批崇尚人权和人的尊严的知识分子在欧洲大陆各地兴起。

他们深化了人文主义的理念,并通过创作艺术、文学和哲学作品来传播人文主义的观念。

例如,著名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彼得拉克在其著作《人文主义的真质》中强调人的尊严、能动性和创造力。

此外,人们开始阅读古代作品,如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录。

16世纪,人文主义在欧洲继续蓬勃发展。

宗教改革的爆发使人们对信仰和权威的质疑达到了新的高度。

人文主义者开始研究圣经原文,并对宗教教义进行独立思考。

同时,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学科得到了广泛发展,人们对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的研究变得更加深入。

著名的法国人文主义者蒙田在其《随笔集》中探讨了人类行为和思想的多样性。

17世纪的启蒙运动进一步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启蒙思想家强调理性和科学的重要性,反对传统权威和迷信。

他们提倡人们使用自己的理性思考问题,追求真理和进步。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以其捍卫言论自由和平等的观点而著名。

20世纪以后,人文主义通过各个学科的发展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中,人文主义的价值观被广泛接受。

人们开始关注个体的需求和情感,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性。

人文主义也成为人权和社会正义的基础,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尽管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起伏,但其核心价值观始终贯穿其中:强调人类的尊严、自由和平等,推崇人的智慧、创造力和自主性。

论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论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论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人文主义思想是指一种以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推崇人类智慧和文化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它的诞生和发展是一段长期而又曲折的历史过程。

本文将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探讨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是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发现并重视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传统,反对中世纪时期教会的开倒车,开始强调人类的自由和尊严。

这些思想的代表人物有莱昂纳多 ·达 ·芬奇、米开朗基罗、莎士比亚等,他们通过研究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发现了人类的无限可能性。

这种强调人类能力和尊严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人文主义思想。

二、启蒙运动中的人文主义启蒙运动是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宗教崇拜和传统权威提出质疑,强调理性、自由和平等,反对专制主义和压迫。

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他们的作品和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欧洲国家和后来的世界。

启蒙运动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为现代社会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现代人文主义现代人文主义是在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潮。

它强调个人的能力和自由,反对集体主义和压迫。

现代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杰恩·保罗·萨特、艾利斯·福克纳、欧内斯特·海明威等,他们的思想对人类自由和尊严的维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现代人文主义通过对人的真正意义和目的的探寻,推进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发展是一段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刻内涵的过程。

它的影响力不仅贯穿了欧洲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而且持续至今。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文主义思想将继续影响和塑造人类的未来。

第5课 人文主义的起源

第5课 人文主义的起源

4、柏拉图的主要贡献:
柏拉图创立了理性哲学,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 1.生平简介 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
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师承柏拉图,同 时是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他是 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 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 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 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 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 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 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 《政治学》、《诗学》等。他还创立了 亚里士多德 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 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前384—前322年) 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10广东卷19题)“我们不把任何未 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 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 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 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 了恐惧” D.“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己”是 认识人的外表, 即身体和行为。
要认识人的灵魂, 特别是灵魂的理 性部分
宇宙观
对神持怀疑态度, 认为万物的生死 部分学者否定神 由神决定 的存在
孔子和苏格拉底 人文思想比较


孔子
时代特征 奴隶社会瓦解, 诸侯争霸 “仁”“礼”— —强调人际和谐 和等级秩序
苏格拉底之死
作者:法国画家——雅克· 路易· 大卫
2. 时代背景:
①雅典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②雅典民主政治极端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
3.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关注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

人文主义发展历程

人文主义发展历程

人文主义发展历程人文主义是一种思潮和文化运动,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虽然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思想家,但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兴起推动了其深入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文化和学术界开始关注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知识。

当时的学者们开始研究古代经典文学、哲学和历史文献,并试图恢复古老的学术传统。

这种对古代文化的热情在意大利得到了特别的推动,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成为人文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

人文主义强调人类的尊严和价值,并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类应该以自由和理性为指导,并通过教育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他们反对中世纪的信仰至上和教条主义,主张通过理性和观察来获得真理。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和理念通过书籍和印刷术的普及迅速传播。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们撰写了大量的作品,讨论了政治、伦理、教育等课题,并提出了对社会改革和政治制度的建议。

其中最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包括但不限于达·芬奇、伽利略、马基雅维利等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文主义的影响逐渐扩展到整个欧洲。

在16世纪和17世纪,人文主义者们致力于推动教育和知识普及的改革,以提高人们的素质和才能。

人文主义的价值观也渗透到政治和社会领域,对民主、人权和社会公正的理念产生了积极影响。

到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科学的重要性,提倡自由、平等和民主。

人文主义的思想与启蒙理念相互融合,对欧洲和世界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种由古代文化复兴开始的思想转变。

它的理念和价值观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始终强调人类的尊严和价值,并倡导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上课——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上课——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可见,本课的引言介绍了由神学向人学的过渡,为本课 内容的展开做一个铺垫。关于“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即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个命题无疑是错误的,但它毕竟说
明人类已经在思考世界万物的起源,不再盲目地用神创
说解释一切,表明人们开始从对神的敬畏和崇拜中挣脱
出来,开始关注人和人周围的世界。在此基础上,导出
古源地代这希一腊结—论—,欧引洲入文本明课的的中学心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
本课引言(续)
• “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这是公元前6世纪希 腊思想家泰勒斯提出来的命题。泰勒斯的命题 是错误的,但是,他用自然界的水来解释世上 万物,表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周围的世界。
• 泰勒斯——古希腊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 又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爱奥尼亚学派的 创始人。几乎涉猎了当时人类的全部思想和活 动领域,获得崇高的声誉,被尊为“希腊七贤 之首” ,被西方世界誉为“科学之父” 。其 名言是:“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他否定了神创造一切的观点,开创了从世界本 身来认识世界的正确道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 观点就是“万物有灵”。
第5课
◎“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新课导入
本课引言
• 公元前6世纪以前,希腊人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一 样,认为世界是由神创造的,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动听 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的敬畏与崇 拜,也表达了人们借助神话解释疑惑的愿望。
雅典卫城
众神之神——宙斯
什么是智者、智者学派?
智者——“教授智慧的教师”
在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发表 意见,要和自己的对手辩论,雅典法庭规定每个 公民须替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由于社会的 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智 者”。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艺术——修辞学,争 辩的艺术——雄辩术,据理论证的艺术——辩证 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③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客观的, 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 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了 一笔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 (2)内涵:以人为本,洞察宇宙, 探索人生,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 定作用。
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异同
( 1 )相同点:都注重探索人与人类社 会;都将道德看作政治的基础,认为 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繁荣的根本。(2) 不同点:①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 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②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 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古希腊哲学中人文主义的表现和内含 (1)表现:①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 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 调人的价值,主张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 体,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 会和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②苏 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强调“美德即知 识”,他进一步提出要加强人的精神修养, 改造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 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 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 远影响。
( 3 )重要影响:①进步性:苏格拉底 把美德与认识、知识与行为结合起来, 这一方面把道德行为知识化和科学化, 另一方面又把知识判断和价值判断相 联系。这种从认识论上、从科学上来 了解道德本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做法,是积极的,很 有启发意义。②局限性:苏格拉底把 美德绝对化、永恒化,当他完全排斥 道德的具体性、历史性和现实性时, 就走向了唯心主义。
我们如何认识“美德即知识”? (1)产生背景:在苏格拉底的时代,智者运 动使得传统的道德观念面临全面的崩溃, 道德沦丧,世风日下。重建人们的道德价 值观,成为时代的需要。 (2)基本含义:①人的现实的、具体的道德 行为是有矛盾的,具有相对性,也就是说 既有善又有恶。但是道德作为知识,却是 绝对的、永恒的。②人们只有认识了美德 的含义,也就是真正懂得了美德,才可以 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通过教育可以使人 具备美德的知识,从而成为有道德的人。

人文主义的起源 ppt课件

人文主义的起源 ppt课件
异: 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 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 有利于个性发展。
• 相同点:都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内在联系, 强调教化人民。
• 不同点:苏主张“知识即美德”,应承认无知, 并改造灵魂,追求智慧与真理,成为真正完善 的人因此,促成希腊平民政治的形成。
人文主义的涵义
humanism,人文主义,也称人本主义、人文精 神。
广义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 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 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 为:1、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 学对人性的压抑;2、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 性的贬低;3、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 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 否定尘世生活。
学派
观点
自然哲学家 研究自然界和神,忽略人类
智者学派 研究人类社会(注重人与人的关系,社
会组织、伦理规范、政治和法律)
苏格拉底 柏拉图
研究人类社会(注重人的伦理道德) 提倡善良的道德,伦理思想是“知 德合一”,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研究人类社会(把人分等)
亚里士多德 研究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人类是自 然界记智者学派、苏格 拉底等人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比较智者学派、苏格拉
底不同。
激情投入,认识人文主义对人类 情感与价值观 社会产生的影响。
一、人文主义的涵义 二、人文主义出现的背景 三、人文主义的出现及发展
1、智者学派 2、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四、人文主义的影响
位日益突出)
地 理
4.三面环海,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自主意识的出现 ——岳麓版“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材料3:根据《柏拉图全集》(第一卷)整理:
时间
事件
公元前5世纪中叶 伯利克里改革
公元前431—前404年 伯罗奔尼撒战争
备注 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 民主制度曾被颠覆后走向衰落
雅典城邦制与直接民主政治的推动。
归纳:古希腊人文精神产生的背景: (1)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繁荣(在广大奴隶劳动的基础上,古希 腊文化迅速发展起来)(根本); (2)民主政治的发展,人在社会中地位的提高(公元前5世纪中 叶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每个公民参政意识的加强, 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提高)(前提); (3)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三面环海,海岛众多)(根源); (4)早期自然哲学的兴起(标志人文精神觉醒),奠定了基础。(思想)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
(1)同: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很相似,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①重视道德、知识与教育。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重视教育, 主张有教无类;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美德”。 ②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孔子提出“仁”及为政以德 的民本思想;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名言。
(2)异: 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 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
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
谓冷热。
人的感觉是判断标准 ——普罗泰格拉
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
克雷洛夫评论道:“殷勤过分 的蠢才比任何敌人还要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1、公元前7世纪以前希腊人的自然观:
2、公元前7世纪,最早的哲学诞生了。

哲学本意就是“爱智慧”。

哲学家是“热爱智慧的人”。

(拓展: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是知道客观事件的方法论。

)哲学集中体现了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成为西方哲学的源头。

(理性:一词有多种解释,一般指看待社会与自然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谦虚务实;也指认识事物所应坚持的逻辑思维方法。


代表人物:泰勒斯(第一位自然哲学家)——西方哲学之父
主要观点:万物皆由水而生成。

(用自己观察得到的经验来解释自然现象,创立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意义:这是古希腊人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探究】古代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
二、智者学派(公元前5世纪)
1、什么是智者?什么是智者学派?(书P22)产生背景是什么?
2、研究重点:转移到社会(社会问题)。

3、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论真理》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论神》
“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普罗泰格拉《论真理》
4、评价:三、苏格拉底(约前469年—前399年)
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人,德尔菲神谕说他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1、主要观点: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

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要认识你自己。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

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

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

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

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的演讲
归纳:
2、评价:
四、柏拉图(前427—前347)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代表作是《理想国》。

1、观点:
2、评价
(“柏拉图式的行为”:追求纯精神的行为。


五、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1、主要观点:
2、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哲学名著《形而上学》中批评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念论,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

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

他的研究都是从大量收集材料开始,经过严密的分析、概括、推理,最后才得出结论。

(逻辑学(英文logic)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把它看做哲学的一部分,提出归纳与演绎两种方法。

前者由个别到一般,后者由一般到个别,逻辑思维的重点在于后者。

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自终贯穿于他的研究之中。

)
3、地位和影响:
①学识渊博,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②不仅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③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流下了一笔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

六: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
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系统论述人“生而平等”的是产生于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的斯多亚学派。

它的创始人是塞浦路斯岛的芝诺(约前336—前264年)。

因他在一个斯多亚画廊里讲学,所以他所开创的哲学流派被称为斯多亚学派,罗马的法学家西塞罗以及哲学家塞内卡都是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

斯多亚学派认为: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

世界既然从逻各斯中产生,就必然携带者理性。

像自然界表现出普遍规律一样,所有的人也都同样具有理性,理性是与生俱来的。

这样,斯多亚学派就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二是人生而平等。

正如罗马的斯多亚学派哲学家塞内卡说:“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

”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1.斯多亚学派与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关系吗?
2、【材料阅读与思考】
古代哲学的各种流派,可以看做是一种宗教。

其中没有一个流派的道义比斯多亚派的道义更有益于人类,更适宜于培养善人了。

只有这个学派懂得如何培养公民,只有它培养了伟大的人物,只有它培养了伟大的帝王。

但他们却埋头苦干,为人类谋幸福,履行社会的义务。

他们相信有一种精神居住在他们心中。

他们似乎把这种精神看做一个仁慈的神明,看护着人类。

他们为社会而生;他们全都相信他们命里注定要为社会劳动;他们的酬报就在他们的心里,所以更不致感到这种劳动是一种负担。

他们单凭自己的哲学而感到快乐,好像只有别人的幸福能够增加自己的幸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根据斯多亚学派的主张和这段文献,你如何理解斯多亚学派的人类平等思想?
3.斯多亚学派的人类平等理论与中国儒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思想有何区别?
4、这种崇尚智慧的倾向与后来西方科学的发达有关系吗?
训练:1、“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展现了作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核心和灵魂的人文奥运所蕴含的和谐的价值观。

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我们的梦想和追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在缓和阶级矛盾方面的思想主张。

(2)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观点产生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3)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同时代东西方两位思想家。

两者在对人的认识上有何异同点。

(4)从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后世社会产生的影响。

2、[探究]为什么说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对于这个问题,主要从希腊先哲的哲学观点来考虑作答。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