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方法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方法包括:观察、科学实验、分类、测量、与科学游

戏等。

(一)观察

1.概念

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是指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2.类型

(1)个别物体和现象的观察:如观察水果、菊花、小兔。

个别物体和现象观察是指幼儿对特定的某一自然物、自然现象或科技产品进行观察,而有目的地运用多种感官与周围某一事物或现象直接接触,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属性和习性。一般通过这种观察,要求幼儿获得有关个别物体和现象的以下信息:

①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

②观察个别物体的外部结构和功能及两者关系。

③观察个别物体相对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

④观察个别物体的存在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2)比较观察:如自行车与摩托车

比较观察指幼儿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科技产品进行观察和比较,使幼儿在观察中更正确的认识自然物,并进行分析和比较,为概括分类奠定基础。

通过观察,要求幼儿:

①在比较观察中发现自然物和科技产品的相似处与不同处。

②要求幼儿学会以两样物体的相应部分和整体性进行比较观察。

③要求幼儿以一种认识过的物体与新的观察对象进行比较观察。

④对两种新的自然物或科技产品进行比较观察。

(3)长期系统观察:

长期系统观察是指幼儿对某一自然物或自然现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它的特点是观察的时间长,对幼儿观察的持久性要求高。一般在引导幼儿观察、探索事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时运用。

(二)分类

1.概念

分类是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的过程,即抽取同类事物中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和概括。幼儿的分类是指帮助幼儿把具有某一个或几个共同特征的物体聚集在一起的活动过程。

2.内容

(1)植物类,如树木、花草、蔬菜、水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

(2)动物类,如家禽、家畜、野生动物、鸟类、鱼类、昆虫等。

(3)常见物品,如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玩具、服装、食品等。

3.类型

(1)挑选分类

这是一种简单的分类活动,根据某种要求,让幼儿从各类物体中选出所需的物品。一般用于小班。如在许多花中挑选出红色的花或黄色的花,在许多鞋子中挑选出雨天穿的鞋子。

(2)根据特定的标准分类

这是指幼儿根据活动的特定要求学习分类。这种形式的分类练习可根据一个或几个特征进行,是幼儿园中运用较多的分类形式,一般可根据:

①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如按颜色、形状、大小、长短等分类。

②按物体的用途分类。如玩具用品、学习用品、交通工具等。

③按物体的材料分类。如木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等。

④按事物之间的联系分类。如兔子和萝卜、鱼和猫、狗和骨头等。

⑤按物体的基本特征分类。如鱼类、鸟类、兽类、家禽、家畜等。

(3)根据自己确定的标准分类

这是指幼儿自己根据自然物的各种特征和自然属性进行分类,是一种运用较多的形式。如提供给幼儿多种树叶,让幼儿自己确定按大小分、按颜色分、按形状分或按落叶树和常绿树分,但每种分法都必须把所提供的材料分完。

(三)测量

1.概念

测量是指幼儿运用目测或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初级的测定活动。幼儿的测量包括大小、长短、高矮、粗细、轻重等内容。如用绳子、尺测量树干的粗细、高矮;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以比较物体的轻重等。

2.内容

(1)测量物体的个别特征

①用目测感知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等。

②用手感觉不同水杯中水的温度(冷、热)

③用手掂量物体的轻重、如比较哪只装沙的桶重些。

④学习使用简单的非正式量具,用小棒、绳子或布条测量并比较树的高矮、粗细;用小棒测量物体的长短;用走步或长绳测量距离的远近等。

⑤学习使用正式量具,如尺、台秤、天平、温度计,用以测量物体的长短、宽窄、粗细、轻重、温度、厚薄等。

(2)观察与测量动、植物生长情况

指导幼儿在种植园地、饲养角测量动植物生长过程中各个主要阶段,这种方法既能增加幼儿对种植和饲养的兴趣和情感,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又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帮助幼儿学习了测量的技能。可用尺量一量植物比前一周长高了多少?用秤称一称动物长重了多少?并在《自然角记录本》和《动植物生长记录本》上作记录。

(3)观察与测量天气情况,如放置“小小气象角”。

(四)科学实验

1.概念

科学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利用一定的仪器或设备,通过操纵变量来观

测相应的现象和变化的方法。它能够排除干扰因素,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

2.种类

幼儿科学实验的种类一般有幼儿操作实验、教师演示实验两种。

(1)幼儿操作实验

幼儿操作实验是指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参加全过程的实验,实验的性质比较

简单,常带有游戏性。幼儿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熟悉实验材料的性质和使用方法,充分观察实验过程中现象的变化,并可以重复操作,多次尝试,进行科学探索。在幼儿操作实验中,选用的设备材料要齐全、够用,时间要充裕,以便每个幼儿有反复尝试的机会,并具有安全性。

(2)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是指由教师操作实验的全过程,幼儿观察实验的过程、现象、变化和结果的一种形式。主要用于难度大,较为复杂的实验。

教师在演示时,必须注意操作的动作要正确、熟练,速度要慢,不做不必要的动作,同时结合简洁、明了的语言说明,边演示边讲解,演示的进行程序要清楚。实验结束时,教师要对实验过程进行小结,帮助幼儿理解科学现象。

演示实验要考虑幼儿的观察角度,使用的设备大小、材料的代表性等问题。老师应先做预备性实验,以确保实验的成功。

3.幼儿科学实验的内容举例

(1)植物生长实验:如种子发芽试验,让幼儿知道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和

阳光,适宜

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2)动物实验:如“蚂蚁喜欢吃什么”的实验,可以让幼儿通过实验探寻蚂

蚁的生活习性。

(3)物理实验:如沉浮实验、磁铁实验、摩擦起电实验、小电珠实验等。

(4)化学实验:米汤遇碘酒变蓝。

(五)科学游戏

幼儿的科学游戏是借助于自然界的物质材料,包括水、石、砂、土、竹、木、树叶、贝壳等以及科技产品、玩具、图片等物,把科学的道理寓于游戏之中,通过幼儿参与有一定规则的、有趣的玩耍、操作活动,达到某一科学教育的要求,促进幼儿的发展,它是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在组织这一类的活动时,应该着重培养幼儿的观察技能,启蒙科学方法培养幼儿的表达技能,促进合作意识的养成;获取对观察对象的科学认识,积累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情感,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