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读片简介

合集下载

《正常胸部ct读》课件

《正常胸部ct读》课件

THANK YOU
支气管
观察支气管是否通畅,有无狭 窄、扩张等异常现象。
纵隔和胸膜
观察纵隔和胸膜有无异常增厚 、结节等病变,以及病变的位
置、形态等情况。
图像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
将胸部CT图像与之前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 观察肺部结构和病变的变化情况。
分层观察
将胸部CT图像分为不同的层次,逐层观察肺 部结构和病变的细节。
定量分析
肿块或结节。
胸膜和胸膜腔
胸膜是覆盖在胸壁内面和肺表面 的薄膜,分为壁胸膜和脏胸膜两 部分。壁胸膜覆盖在胸壁内面和 膈上面,脏胸膜覆盖在肺表面。
胸膜腔是由胸膜围成的潜在腔隙 ,内有少量的浆液润滑,使得呼
吸时两层胸膜可以相互滑动。
在CT上,正常的胸膜表现为光滑 、连续,没有异常的增厚或粘连

03
正常胸部CT影像表现
《正常胸部CT读片》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胸部CT扫描基础 • 正常胸部解剖结构 • 正常胸部CT影像表现 • 胸部CT读片技巧 • 病例分析
01
胸部CT扫描基础
CT扫描原理
01
02
03
横断面成像
CT通过X射线束对胸部进 行多角度扫描,获取多个 层面的图像。
计算机重建
扫描得到的原始数据通过 计算机进行重建,生成三 维图像。
胸壁的骨骼主要是肋骨和胸椎 ,它们共同支撑着胸腔,并保 护胸腔内的脏器。
肺和支气管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肺由肺实质和肺间质组成,肺实 质包括肺泡和支气管,肺间质则包括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管等。
支气管是连接气管和肺泡之间的管道,分为左、右支气管,左支气管较细长,右支 气管较短粗。

CT读片-胸部-64页精选文档

CT读片-胸部-64页精选文档

26.11.2019
50
FMMU
肺间质异常 -蜂窝肺 间质纤维化晚
期表现
• 成团或成 束分布的 大小1cm 左右的多 囊样含气 结构。
26.11.2019
51
FMMU
肺间质异常 -间质结节
• 指分布于小 叶间隔,支 气管血管束, 胸膜下间质 等部位的结 节灶。表现 为串珠状改 变。
26.11.2019
14
FMMU
3 左主支,右中间。上静下动绕左边。
• 左主支气管前为左上肺静脉,
•26.11.2019
后为左下肺动脉
15
4 左上固有与舌段,分叉平于右中FMM间U
• 右下肺动脉位于前,左下肺动脉位于后
26.11.2019
16
5 右中叶,右下叶,中间夹着肺动F脉MM(U右
肺下A)。左舌叶,左下叶,下面存在肺动脉(左 肺下A)。
52
FMMU
肺间质异常 -磨玻璃样改变
• 肺内大小范 围不定的轻 度密度增高。 外观磨玻璃 状。
• 其内肺纹理 隐约可见
26.11.2019
53
纤维化: FMMU 炎症肉芽肿及损伤性病变的转归
• 索条状
• 星芒状
• 不规 则斑 块状
26.11.2019
54
钙化-为变性.坏死及代谢异常导致的钙盐沉积F。MMU
26.11.2019
17
FMMU
右中叶支气管及下叶基底段支气管
26.11.2019
18
肺段分层
• 1第一胸肋关节层面分界标志为段间静脉 • 2 气管分杈层面 • 3 中间支气管层面 • 4 下叶支气管起始层面 • 5 基底段支气管起始层面 • 6 基底段支气管末端层面

《胸部ct阅片》ppt课件

《胸部ct阅片》ppt课件
29
4R/L、5、6组淋巴结
图22-4R、6组淋巴结
位于主动脉弓上缘以下,升 主动脉、主动脉弓前方及两 侧的淋巴结-为升主动脉旁组 (6组)
图25-7组淋巴结
位于隆突下3cm范围以 内的淋巴结-为隆突下组 (7组 )
32
Sub-carinal Para-esophageal
7区.隆突下淋巴结,位于气管隆突下,与肺 内下叶支气管、动脉无关。在右侧向下延伸 至中间段支气管,左侧延伸至下叶上界。 8区.食管旁淋巴结 位于隆突下延伸至横膈。
如何描述病变
从CT上看
肺叶及肺段
肺段
右肺
上叶 S1:尖段 S2:后段 S3:前段 中叶 S4:外段 S5:内段 下叶 S6:背段 S7:内基底段 S8:前基底段 S9:外基底段 S10:后基底段
左肺
上叶 S1+2:尖后段 S3:前段
S4:舌叶上段 S5:舌叶下段 下叶 S6:背段 S7+8:前内基底段 S9:外基底段 S10:后基底段
25
3区:血管前(3A)与气管后(3P)淋巴结, 位于血管前或食管后椎体前。
2626
3A/P组淋巴结
27
Lower Para-tracheal
4R ( L )区:右(左)侧下气 管旁。上界:主动脉弓上缘, 下界:右(左)上叶支气管。
Sub-aortic Para-aortic
5区,主动脉弓下淋巴结,位于纵隔胸膜内,主动脉 弓下或主肺动脉窗淋巴结位于动脉韧带或主动脉、左 肺动脉外侧,并且接近左肺动脉第一分支。 6区 .主动脉旁淋巴结,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无 名动脉的前方或外侧。
1.
7. 隆突下 8. 食道旁 9. 肺韧带
N1淋巴结: 主动脉淋巴结: 10. 肺门 5. 主动脉下(包括奇静

《CT读片胸部》课件

《CT读片胸部》课件

常见的胸部CT病变
肺癌
T图像上的特点。
肺结核
讨论肺结核在CT扫描中的显现。
典型的胸部CT病例分析
肺癌病例分析
肺炎病例分析
详细解读一例肺癌患者的CT图像, 提供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分析一例肺炎患者的CT图像,解 释不同类型肺炎的CT表现。
肺结核病例分析
探讨一例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 讲解诊断和治疗的要点。
结论和要点
总结本课件所介绍的胸部CT读片相关知识,强调解读技巧和临床应用。
1
扫描参数设置
2
选择适当的扫描层厚和间隔,优化图像
质量。
3
扫描准备
患者安排、饮食禁忌等准备工作。
图像重建
将原始数据重建为具有解剖结构的图像。
CT读片胸部的解读要点
1 正常解剖
了解胸部器官的解剖结构 和正常变异。
2 病变鉴别
学会判断肿块、结节和炎 症等常见病变。
3 测量和评价
掌握测量肺实质、内胸径 和支气管等指标的方法和 意义。
《CT读片胸部》PPT课件
欢迎来到《CT读片胸部》PPT课件!我们将通过精彩图片和详细解读,带你领 略胸部CT扫描的精彩世界。
CT读片胸部的目的
了解胸部CT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掌握其临床意义和价值。
CT扫描原理
介绍胸部CT扫描的基本原理,如X射线的产生、扫描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CT读片胸部的步骤

胸部CT读片指南

胸部CT读片指南

穿刺引流、抗感染等。
05
胸部CT读片注意事项
注意辐射防护
1 2 3
避免重复检查
在短时间内不必要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重复进行 胸部CT检查,以减少辐射暴露。
保护敏感区域
对于婴幼儿、孕妇和育龄期妇女等敏感人群,应 采取适当的辐射防护措施,如穿戴铅围裙、铅眼 镜等。
告知风险
在检查前,医生应向患者充分告知胸部CT检查的 风险和必要性,以便患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注意具有 重要意义,高密度病变可能为钙化、 出血等,低密度病变可能为囊肿、脓 肿等。
形态
病变的形态、大小、边缘是否清晰等 特征对于判断其良恶性具有参考价值 。
分析病变的边缘和周围结构
边缘
病变的边缘是否清晰、光滑或毛糙对于判断其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边缘清晰、 光滑的病变良性可能性较大。
胸壁病变
肋骨骨折
表现为肋骨连续性中断,可单发 或多发。
胸壁肿瘤
表现为胸壁软组织肿块,可伴有 钙化、骨化等征象。
胸壁结核
表现为胸壁软组织肿块,可伴有 钙化、溃疡等征象。
03
胸部CT读片技巧
观察肺窗和纵隔窗
肺窗
观察肺部是否存在异常阴影、结 节、肿块等,注意阴影的大小、 形态、边缘和密度。
纵隔窗
观察纵隔区域是否存在淋巴结肿 大、肿瘤等异常,注意病变与血 管、气管等周围结构的关系。
探测器接收信号
探测器接收穿过人体的X射线,将其 转换为电信号,再转换为图像数据。
胸部CT扫描技术
01
02
03
轴位扫描
最常见的扫描方式,从头 顶至脚底,逐层扫描。
螺旋扫描
扫描过程中,X射线管和 探测器同时移动,以获得 连续的图像数据。

《CT读片胸部》课件

《CT读片胸部》课件
公共卫生措施
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肺部疾病的认知和预防
意识。
健康宣教
普及胸部CT影像知识
向公众普及胸部CT影像的基本知识 和检查目的,提高公众对胸部CT影 像的认知和理解。
提高健康素养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肺部健康的重要性 ,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 力。
倡导健康行为
鼓励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 烟、适量运动、合理饮食等,降低肺 部疾病的发生风险。
肺纹理清晰
肺纹理是由肺动脉、肺静脉和支气管 等组成的结构,在正常胸部CT影像中 ,肺纹理清晰,无增粗或模糊。
正常胸部CT影像的解剖结构
胸膜
胸膜是覆盖在肺和胸壁表面的薄 膜,在正常胸部CT影像中,胸膜
光滑,无增厚或粘连。
支气管
支气管是输送空气到肺部的管道, 在正常胸部CT影像中,支气管通 畅,无狭窄或扩张。
纵隔肿瘤、淋巴结肿大等。
异常胸部CT影像的鉴别诊断
感染与肿瘤的鉴别
原发与转移瘤的鉴别
根据病变形态、边缘、强化方式等特点进 行鉴别。
根据病变部位、形态、密度等特点进行鉴 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血管性与非血管性病变的鉴别
根据病变生长方式、强化方式、病变周围 浸润等特点进行鉴别。
根据病变部位、形态、密度、强化方式等 特点进行鉴别。
避免职业暴露
对于从事可能暴露于有害物质职业的人群,应加强职业防 护,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
控制策略
科学治疗
一旦发现肺部病变,应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科学治疗,包括药
物治疗、手术和放疗等。
规范管理
对已确诊的肺部疾病患者进行 规范管理,定期随访复查,确 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疫苗接种

胸部正常CT读片

胸部正常CT读片
常。
正常的肺窗图像上不应出现异常的密度增高或减 03 低影,以及占位性病变。
纵隔窗图像
01 纵隔窗是观察胸部纵隔结构和血管的窗口,其特 点是窗宽较小、窗位较高,能够清晰显示纵隔内 的血管和软组织结构。
02 在纵隔窗图像上,纵隔内的血管和软组织结构应 呈现为正常的密度和形态,没有异常的密度增高 或减低影。
窗宽和窗距是调节图像对比度和亮度的参数,合适的窗宽和窗距有助于更好地观察 病变。
窗宽太窄,病变与背景对比度不够,难以观察;窗宽太宽,背景噪声增加,影响观 察。
窗距太小,图像整体偏暗,难以观察;窗距太大,图像整体偏亮,背景噪声增加。
注意病变的密度和边缘
密度是病变在CT图像上的黑白 程度,不同密度的病变可能提 示不同的病理性质。
05
胸部正常CT读片案例分析
健康人的胸部CT
肺部纹理清晰
健康人的肺部纹理呈现清 晰、规则的树枝状结构, 无异常密度增高或减低。
纵隔无肿大淋巴结
健康人的纵隔内淋巴结无 肿大,形态规则,边缘清 晰。
无胸腔积液
健康人的胸腔内无积液, 胸膜无增厚或粘连。
心脏大小正常
健康人的心脏大小与形态 均在正常范围内,心壁无 增厚或变薄。
长期吸烟者的胸部CT
肺纹理增粗
长期吸烟者的肺部纹 理可能呈现增粗、紊 乱的现象,这是由于 烟雾对肺部组织的慢 性刺激所致。
肺气肿
长期吸烟可能导致肺 气肿,表现为肺组织 透亮度增加,肺纹理 稀疏。
支气管扩张பைடு நூலகம்
长期吸烟还可能引起 支气管扩张,表现为 支气管增粗、扩张, 有时可见痰栓阻塞。
胸膜增厚
长期吸烟者胸膜增厚 的现象也较为常见, 这可能与烟雾刺激有 关。
THANKS

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

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

肺叶分段
S4:中叶外段
谢谢!
FOR WATCHING
肺不张 增强后显著强化,向肺门移位
较大范围 肋间变小,膈升高,纵隔移位。临近肺组织代偿性充气膨胀
圆性肺不张 胸水吸收后因胸膜粘连而不能膨胀所致。 半圆性基底贴附于胸壁,纵隔窗可见胸膜肥厚粘连。 肺窗可见肺门侧可见支气管血管分支聚拢,并进入肿块,称症。
临床医生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CT图像
CT图像在显示屏上用由黑到白的不同
灰阶度表示,黑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
脑室;白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颅骨。
这与X线照片图像一致。
CT的密度分辨力高,人体软组织的密度
差别很小时,也能形成对比而成像。这是CT的
突出优点。所以CT能更好的显示由软组织构成
肺间质异常 -磨玻璃样改变
肺内大小范围不定的轻度密度增高。外观磨玻璃状。 其内肺纹理隐约可见
纤维化:炎症肉芽肿及损伤性病变的转归
索条状 星芒状 不规则斑块状
钙化-为变性.坏死及代谢异常导致的钙盐沉积。边缘锐利,CT值>120. 斑点状 斑片状 结节状 斑块状
肺气肿
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远侧含气腔隙过度充气膨胀,伴有肺泡壁不可逆性破坏。 肺气肿 肺大泡
主动脉弓层面(第3~4 胸椎水平) CT 像
1 上腔静脉 2 胸骨 3 前纵隔脂肪(前纵隔淋巴结组) 4 主动脉弓 5 前肋骨 6 左肺上叶 7 气管 8 食管 9 左肋间静脉 10 第3 肋骨11 第4 肋骨 12 第4 胸椎 13 脊椎管(脊髓) 14 右肋间静脉 15 右肺上叶
7
常用的方法有:脊髓造影CT、脑池造影CT、
8
胆囊造影CT、膝关节造影CT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扫描需要确定扫描时球管发出的X线束的宽度, 称为层厚。扫描所取层厚越大,所显示病变的影像受部分 容积效应的影响越大,因为CT断面影像是通过计算该层 面全部像素的平均CT值确认的。 胸部CT扫描,常规采用 8~10 mm层厚及8~10 mm间隔,肺门区采用5 mm层厚 及5 mm间隔扫描。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描图的比较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正常CT表现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正常CT表现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右上叶
右中叶 右下叶
肺的分段分层
左上叶
左下叶 斜裂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气管与支气管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斜裂
肺叶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水平裂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肺的分段
段支气管(右肺)
上叶
B1:尖段 B2:后段 B3:前段
中叶
B4:外段 B5:内段
下叶
B6:背段 B7:内基底段 B8:前基底段 B9:外基底段 B10:后基底段
相关概念
CT值、窗宽和窗位
1. CT值代表X线穿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量。 不同组织的CT值各异,各自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空气至骨路之间的X线衰减系数划分为2000~3095个单 位,以HU表示。以2000等分为例,骨骼CT值为+1000 HU,空气为-1000 HU;软组织为 20~70 HU,水为 0 (±10 HU),脂肪-50~-100 HU以下。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胸部CT扫描方法
2. 造影增强 增强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 组织及血管之间的密度差异,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分析病 灶的性质,如纵隔内肿块性质的鉴别、肿大淋巴结的检出、 异位血管与动脉瘤的识别。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胸部CT扫描方法
3. 高分辨率CT HRCT是指较常规CT具有更清晰的空间和密度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相关概念
图象的后处理技术
1. 多平面重建 在断面扫描基础上,对某些标线指定的组织进行不
同方位的重组,以得到包括冠状、矢状、斜位、曲线等任 意解剖方位的二维图像。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图象的后处理技术
2. CT三维重建 是在X、Y轴的二维图像上对Z轴进行投影转换和负
影显示处理。在兴趣区内标记所要成像的器官及层面, 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立体重建。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支气管肺段(肺段) (Bronchopulmonary segment)
是指使用常规CT扫描技术,每相邻两个横断层面间 有停顿的扫描方法。任何一种CT机型都可以进行这种常 规方法的扫描。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胸部CT扫描方法
(2) 螺旋CT平扫 胸部螺旋 CT是指在整个胸部扫描过程 中,球管不停顿地发出X射线,扫描床持续同步前移的方 法。患者在一次较长的憋气时间内可以完成 全胸部扫描;层面 间理论上没有间隔, 避免了呼吸不匀造 成的微细病变的丢 失,有利于肺内小 结节病变的检出。
分辨力的CT扫描技术,可以显示正常的小叶间隔、 小叶中心小动脉和细支气管的形态,主要用于弥漫性 肺间质病变、支气管扩张及孤立小病灶的诊断。一般 的做法是在常规CT扫描的基础上,只对感兴趣区的 小范围进行HRCT扫描,主要用来观察肺内病变,不 用造影剂增强。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相关概念
层厚及间隔
主讲人姓名及职务
目录
1
胸部CT的相关概念
2 肺的分段分层及正常胸部CT
3
胸部CT读片技巧
4
常见肺部病变CT表现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胸部CT的相关概念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相关概念
胸部CT扫描方法
1. 平扫 胸部的骨骼、软组织、空气、液体及脂肪在CT 图
像上有良好的自然对比度,利用组织的自然密度差可以对 胸部的许多生理、病理改变作出诊断。 (1) 常规CT平扫
支气管狭窄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3、 CT内窥镜
图象的后处理技术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图象的后处理技术
4. CT血管造影 CT扫描结束后划定兴趣区,删除骨骼等高密度
组织,留下靶血管的高密度影像,然后进行单支或多 支血管重建。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肺的分段分层及正常胸部CT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CT值、窗宽和窗位
2. CT值的范围称为窗宽,窗宽的中心称为窗位。 现代CT机的窗宽范围设定在l~3095 HU之间,
窗位范围设定在-1000~+3095 HU。窗宽越大,组 织间的灰度差越大,对比度越小,适于分辨密度差别 较大的结构,如肺;而窄的窗宽缩小图像的灰度差, 增加对比度,适于观察纵隔的结构。设定窗位的原则 是以被观察组织的CT值为中心选取,窗位影响图像 的亮度。
1. 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 2. 含肺段支气管,肺段动脉和支气管血管支 3. 呈锥形,尖朝向肺门,底向肺表面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支气管肺段(左肺)
上叶
S1+2:尖后段 S3:前段
S4:舌叶上段 S5:舌叶下段
肺的分段
下叶
S6:背段 S7+8:前内基底段
S9:外基底段 S10:后基底段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肺的分段
段支气管(左肺)
上叶
B1+2:尖后段 B3:前段
中叶
B4:舌叶上段 B5:舌叶下段
下叶
B6:背段 B7+8:前内基底段
B9:外基底段 B10:后基底段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以段支气管来读CT片—肺脏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支气管肺段(右肺)
肺的分段
上叶
S1:尖段 S2:后段 S3:前段
中叶
S4:外段 S5:内段
下叶
S6:背段 S7:内基底段 S8:前基底段 S9:外基底段 S10:后基底段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以支气管肺段来读CT片—肺脏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呼吸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