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浙江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医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代码:100205 )
(一级学科:临床医学)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在观念上坚持真理、献身科学、团结协作、学风正派、力反腐败,在业务上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博学多才,在本领域内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要求具备良好道德修养、心身健康,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临床技能和创新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精通英文,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并有在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SCI/SSCI/AHCI高水平英文期刊上发表论著的能力。
二、学制:3.5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1)爱情相关的认知心理学;(2)音乐、色彩相关的认知心理学;(3)人格障碍的精神病学。
四、课程学习要求
最低总学分14学分,其中公共课4学分,专业学位课7学分,专业选修课1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
1、课程学习:一般要求在一年内完成。
2、读书报告:读书报告或seminar 6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做读书报告2次。
完成累计6次计2学分。
3、开题报告:不迟于第2学年冬学期(12月底前),应在本学科公开、集中进行。
4、中期综合考核:第1学年夏学期(6月底前)。
5、预答辩、论文答辩:第4学年冬学期。
6、专业外语:能熟练阅读外文资料并能用外文书写论文或摘要,指定选修1学分。
7、发表论文:详见《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有关规定》。
六、其他
专业选修课经导师和学院同意,可在培养方案外选择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课程1-2门。
课程设置。
神经外科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神经外科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思想政治与品德: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医德高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服务。
专业知识与能力:扎实、系统地掌握神经外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勤奋好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进行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的能力,既有独立的见解,又有严谨的作风。
能够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书刊,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以临床技能为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应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或初级主治医师水平。
身体与军事素质: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军人素质。
二、研究方向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以颅内血管病的介入和手术治疗、微电极引导定向治疗帕金森病、颅底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技术作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一)颅内血管病1.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研究2.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二)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1.立体定向技术毁损或刺激脑内靶点治疗吗啡类药物依赖的基础研究。
2.帕金森病Parkin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研究(三)显微颅底外科1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巧的训练;2 外侧裂、蝶鞍、小脑桥脑角,斜坡岩骨尖、松果体区,延髓、枕大孔区显微解剖及手术应用的研究;3 颅底各部位肿瘤及脑中线部位肿瘤手术入路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学习年限为三年,时间安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学年:1年,基础理论学习。
完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的学习;第二学年:1年,参加本专业临床实践和教学工作,轮转有关科室,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和选题;第三学年:1年,定向专业培养。
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工作,完成学位论文及毕业答辩。
临床技能型研究生可在第一及第二学年进行相应的缩短或延长,缩短或延长期一般为半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学分要求(一)公共学位必修课(13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学分);外语(含公共外语与专业外语,6学分);医学统计学(3学分);自然辩证法(3学分)(二)专业课与专业基础必修课(≥10学分):专业课:微创神经外科学(2学分)专业基础课:分子生物学实验(3学分);蛋白质研究技术(3学分);临床流行病学(3学分);影像医学新进展(1学分);实验动物学(2学分)(三)选修课(≧5学分):外科临床诊治新进展(1学分);高等医学教育(1学分);单克隆抗体技术(1学分);医学文献检索(2学分);电子计算机及应用(3学分)(四)学术活动(3学分)(五)教学或临床实践(5学分)科学学位修满36以上学分方可申请答辩;其中公共学位必修课13学分,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10学分,选修课≧5学分;教学或临床实践≧5学分;学术活动≧3学分。
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0204)第一条培养目标为了适应卫生事业发展与科学研究需要,培养热爱祖国、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神经病学专业教学与科研人才。
业务上要求掌握神经病学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最新进展,具备科研的基本素能及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神经病学的教学、科学研究的能力。
第二条研究方向本专业有以下研究方向:1. 老年神经病学2. 脑血管疾病3. 认知神经心理学4. 睡眠障碍第三条学习年限1.脱产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所有课程学习,查阅文献,为选题作准备。
第二学期:进入学科学习,完成选题、开题,书写综述。
第二学年第三学期:专业课学习,进行课题研究第四学期:参加教学工作,进一步查阅文献,进行课题研究。
第三学年第五学期:参加临床学习,继续进行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及投稿。
第六学期:完成课题研究,进行资料整理、撰写论文及答辩。
2.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4年具体安排除需参加临床工作和一定的教学工作外,余则与脱产研究生同,只是课题研究时间XX一年,从第二学年起同教研室其它同志一样参加临床工作。
第四条课程设置见附表,其中专业必修课不能改动,专业选修课可以在导师指导下选择。
第五条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严格按照《XX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暂行规定》执行。
1)选题与开题:各导师指导研究生选题后由学科统一组织开题,开题之前应阅读相关文献,掌握实验方法,完成预实验。
开题时间为在第二学期末。
2)课题研究工作:开题后在研究进行阶段,要求研究生向导师小组作论文工作阶段报告和论文工作结束报告。
必要的情况下调整实验方法,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有步骤地进行科研工作,以达到预期目的。
课题进行时间为第三学期至第五学期末。
各阶段分别填写《XX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归入本学科研究生后期培养档案。
神经病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在本学科本人至少完成 1 次。通过阅读文献、书写文献综述,掌
握选题思路方法,学会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等科学研
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在导师指导下进
行课题工作,完成一篇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的学位论文,并在统计
源期刊上至少发表一篇(含文献综述)病例分析报告。临床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原则上不安排脱产时间做学位论文。 六、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及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六).2 神经内科 ICU 或急诊室(3 个月)
1.轮转目的
熟悉:神经内科 ICu 或急诊室常见疾病的诊疗规程,着重掌握多
脏器功能衰竭、癫痫持续状态、高颅压及脑疝的诊断与急救;
了解: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例数(≥)
高颅内压及脑疝
10
心脏电复律
2次
掌握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处理;高血压病及抗心律失常的用药原
则;掌握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书写病历 10 份。
(二)呼吸内科(2 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呼吸内科常见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熟悉常见呼吸系
统疾病的影像学改变;能正确解读血气分析、痰培养等检查结果;
熟悉抗生素的应用。书写病历 10 份。
神经病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一、 培养时间:三年
二、学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具体要求见总则)
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由研究生处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统
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外语、专业课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在第
二学年内由各学院或附院统一组织考核。
三、临床技能训练
总轮转时间至少 7 个月。完成相关学科的轮转后,参加本学
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保证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依据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校发【2011】3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专业实际,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科学严谨,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发展而奋斗。
(二)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临床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进行临床应用研究和一定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层次医疗人才。
(三)掌握神经病学专业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神经病学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先进方法和手段;了解神经病学专业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临床综合分析和思维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神经病学专业领域的科技资料与文献;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二、学制与培养阶段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
其中,基础理论课学习时间半年,神经病学相关临床专业理论及诊疗技能训练为一年半,培养方向专门研修(含论文工作)为一年。
三、研究方向(一)脑血管病的诊疗与基础(二)神经修复与再生四、课程设置:(一)公共必修课: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单位1.自然辩证法18 1.5 社会科学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3 社会科学部3.英语144 12 外国语言学系4.统计学及SPSS软件应用70 5 公共卫生学系(二)核心课程: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单位1. 神经解剖学30 2 基础医学院2.神经病学 30 2 第一临床学院(三)专门课程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单位1.神经放射影像学 30 2 第一临床学院2. 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30 2 第一临床学院(四)公共选修课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单位1.科研方法 15 1 公共卫生学系2.文献检索 15 1 图书馆3.医学行为学 15 1 心理学系五、培养要求(一)临床专业理论与诊疗技能训练(一年半)1.核心课程、专业英语学习及要求神经病学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英语学习,由本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实施。
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时间:三年二、培训目标: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了解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基本掌握神经内科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正确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和急症.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能独立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
三、学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具体要求见总则)公共学位课与专业基础课由研究生处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限选课、专业外语和专业课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在第二学年内由各学院或附院统一组织考核。
具体安排见下表:全日制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备注公共学位课(14学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 32 1 社会科学部学校统一安排2.自然辩证法 1 16 1 社会科学部3.公共英语 3 48 1 外国语学院4.医学统计学 3 48 1公共卫生学院5.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3 48 1公共卫生学院6.医学文献检索 2 32 1 图书馆专业基础课(4学分)1.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1 16 1各附属医院2.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 1 16 13.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1 16 14.医学法律法规 1 16 1专业课(4学分)1.神经病学(第八版) 3 48 3神经病学教研室开课学期各专业确定2.专业外语 1 16 3专业选修课(4学分) 1.临床神经解剖(第七版)2 32 2神经病学教研室开课学期各专业确定2.Duus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第八版)2 32 2临床能力训练(8学分)临床技能实践 633个月1~6 各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实践 2 32 1~6必修环节(5学分)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 1 3各附属医院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1 5发表学术论文 1 1~6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2 1~6四、培训时间及方法(一)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神经内科及相关学科轮转时间33个月。
神经病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神经病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为了更好的安排神经科临床型硕士研究的学习及培训工作,参照《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2005年8月)》等文件、通知及我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神经科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培训计划:一、课程学习()1.必修课:基础英语(含专业英语)、医学统计学、政治理论2.专业基础课(任选一门):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药理、神经病理3.专业理论课:神经病学4.选修课(任选一门):神经药理(临床药理)、临床科研设计5.参加本科室的进修生理论培训及神经科本科生教学的大课二、临床能力训练与轮科计划1.呼吸科:2月2.心血管内科:2月3.麻醉科:1月4.放射科(CT/MRI室):1月5.脑外科:1月6.精神科;2月7.神经电生理:3月8.神经科病房:14月三、教学训练: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协助指导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工作四、科研训练:1.完成读书报告一份2.完成1-2篇综述3.完成开题报告4.发表1-2篇论著(核心期刊)五、考核1.本专业10份完整病历(选5份分析)2.临床能力与技能考核(最后一学期):熟练神经科体格检查与书写病历、熟悉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熟练腰椎穿刺术3.研究生论文:临床应用型4.临床考核小组成员:詹国华、曾进胜、王丽娟六、文献阅读:1.必读:1)王维治主编. 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史玉泉主编.实用神经病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黄如训,梁秀龄,刘焯霖主编临床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选读:1)Duus P.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刘宗惠,胡威夷译.第1版.北京:海洋出版社2)沈渔屯阝主编. 精神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解学孔,主编.癫痫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王笑中,焦守恕.神经系统疾病症候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9.5)胡维铭,王维治主编. 神经内科主治医生699问.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3.专业主要学术期刊: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Neurology、Stroke七、毕业条件:1.发表1-2篇论著(核心期刊)2.完成临床应用型研究生论文并通过答辩(不少于2万字)3.通过临床能力与技能考核。
神经病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神经病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神经病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深耕神经病学的多维发展神经病学作为医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分支之一,一直以来都扮演着发现、诊断和治疗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角色。
为了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对高水平神经病学临床医师的需求,神经病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应运而生。
该计划旨在为学员打造一个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平台,以提升学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首先,神经病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将以系统的课程学习为基础,为学员提供坚实的理论知识。
在课程设置上,该计划将涵盖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等多个领域,帮助学员全面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还将开设相关疾病的课程,深入研究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方法,为学员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其次,实践教学将成为神经病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教学,学员将有机会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学员将跟随资深神经病学专家的指导,参与真实病例的诊治过程,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诊断和治疗策略,并亲身体验专业医生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这种近距离接触实践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员更加深入地了解神经病学的实践操作,还能培养学员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神经病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还将注重学员的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员将接受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学习如何设计和执行科学实验,解读实验结果的意义,并能合理发表研究成果。
同时,学员还将参与科研项目的策划和管理,培养科研团队合作的能力。
这种科研训练的加入,将有助于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他们在神经病学领域的竞争力。
最后,神经病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还将重视学员的职业素养培养和人文关怀的注入。
在培养过程中,学员将接受专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培训,学习如何与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及如何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下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时间:三年
二、培训目标:
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了解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基本掌握神经内科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正确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和急症.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
人际沟通能力,能独立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
三、学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具体要求见总则)
公共学位课与专业基础课由研究生处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限选课、专业外语和专业课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在第二学年内由各学院或附院统一组织考核。
具体安排见下表:
全日制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
学期
开课单位备注
公共学位课(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
社会科学部
学校统
一安排.自然辩证法社会科学部
.公共英语外国语学院
.医学统计学
公共卫生学
院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
学
公共卫生学
院
.医学文献检索图书馆
专业基础课(学分).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各附属医院.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医学法律法规
专业课(学分).神经病学(第八版)
神经病学教
研室
开课学
期各专
业确定.专业外语
专业选修课(学分) .临床神经解剖(第七版)
神经病学教
研室
开课学
期各专
业确定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学(第八版)
临床能力训练(学分)临床技能实践个月~各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实践~
必修环节(学分)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
各附属医院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发表学术论文~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四、培训时间及方法
(一)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
神经内科及相关学科轮转时间个月。
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训练时间不少于个月。
轮转科室
时间(月)
本学科(二级学科)临床技能
训练时间不少于个月
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
神经内科急诊及重症监护病房 心血管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与代谢病 神经外科 精神医学
神经功能检查室(神经病理、电生理) 医学影像科 合计
(二) 培训方法
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疑难病例、教学病例讨论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神经内科的专业理论知识.研究生除完成自己的临床科研课题外,还要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所有内容,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第一、二年硕士研究生要参与见习实习医生的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工作,第三年硕士研究生要指导第一、二年研究生的临床工作。
五、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个月) .轮转目的
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定位、定性)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能进行正规、系统的神经系统检查;腰穿适应证、禁忌证及正确操作步骤;能识别正常头部、神经影像学定位,辨别脑血管病影像学改变。
了解:神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肌电图、视频脑电等操作技术,诱发电位、、
肌肉活检、脑脊液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基本要求
()学习病种及例数:
病种例数
最低例数 病种 最低例数
脑梗死 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例 结核性脑膜炎或脑炎 例 偏头痛 例 多发性硬化 例 单发或多发性神经病 例 痴呆 例 周期性麻痹 例 脑出血 例 病毒性脑炎或脑膜脑炎 例 癫痫 例 帕金森综合征 例 吉兰巴雷综合征 例 重症肌无力 例 脊髓病变 例 静脉窦血栓形成 例
()基本技能要求:
.较高要求:
掌握神经系统炎性疾患、神经退行性疾患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以及影像学表现; 掌握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熟悉脑炎、癫痫等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脑电图表现。
()学习病种及例数:
病种例数 最低例数 病种 最低例数
阿尔茨海默病 例 多系统萎缩 例 多发性肌炎 例 代谢性脑病 例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 例 运动神经元病 例 免疫性脑炎 例 视神经脊髓炎 例 线粒体脑肌病 例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例
()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 能阅读专业英文文献和进行简单的医学英语对话;能对实习和见习医师进行专业理论指导;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从事一定的教学、科研工作。
(二)神经内科急诊及重症监护病房(个月) .轮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