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考酮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羟考酮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have compared it with morphine or other opioidsꎬpointing out its advantages in analgesic effect and adverse effects.
术后镇痛、癌性疼痛等方面的应用已经有一定的研
早日出院
[1]
ꎮ 目前阿片类药物是临床工作中最常
究成果ꎬ现就羟考酮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ꎮ
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药物ꎬ而羟考酮作为强效阿片
1 羟考酮药理学
DOI:10 3969 / j issn 1006 ̄2084 2020 09 028
Key words:Oxycodoneꎻ Postoperative analgesiaꎻ Pharmacologyꎻ Clinical application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ꎬ伴随着组织损
类药物ꎬ是临床中应用较多、止痛效果较好的药物ꎬ
反应ꎮ 术后疼痛多为很强的急性疼痛ꎬ不仅引起患
1819
医学综述 2020 年 5 月第 26 卷第 9 期 Medical RecapitulateꎬMay 2020ꎬVol 26ꎬNo 9
麻醉医学
羟考酮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刘颖ꎬ朱丽洁ꎬ张中军
(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ꎬ广东 深圳 518020)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2084(2020)09 ̄1819 ̄05
羟考酮的临床应用

20
奥诺美®注射液用法用量
给药途径
静脉推注 静脉输注 静脉(PCA泵)
是否稀释
是* 是* 是*
起始剂量及给药间隔
在1~2分钟内缓慢推注给药1~10mg,给药频率不应短于 每4小时一次 推荐起始给药剂量为每小时2mg
每次给药量为0.03mg/kg,给药间隔不应短于5分钟
皮下推注
使用浓度为10mg/ml息时VAS评分(mm) 咳嗽时VAS评分(mm)
*
*P=0.037
*
*
*
* *
*P=0.006
术后时间(小时)
术后时间(小时)
VAS:视觉模拟评分,0-100mm
• 研究设计:一项随机、双盲研究,纳入91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评估患者通过PCA泵方式静脉给予盐酸羟考酮 注射液(N=46)和吗啡(N=45)对子宫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镇痛效果。
P>0.05
满意患者比例(%)
许幸, 等.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3;33(3):269-274.
(N=107)
(N=114)
18
目录
1
公司介绍
2
术后疼痛现状
3
产品概述
Conclusion
4 奥诺美®注射液术后镇痛新选择
5 奥诺美®注射液用法用量
6
总结
19
奥诺美®注射液优选术型
• 羟考酮用于术后中至重度疼痛的治疗1
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佑和社会功能未进行有效控制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使患者无法参不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动术后急性疼痛管理目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奥诺美®注射液 双重激动* 、全面镇痛
.
术后疼痛普遍存在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疼痛刺激大,术后苏醒期病人易烦躁。
良好的镇痛有利于病人安全度过围术期,避免血流动力学的剧烈变化。
羟考酮是半合成阿片类药物,属于阿片受体激动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μ、κ受体[1],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急性疼痛,包括手术后引起的中度至重度疼痛。
本文旨在研究盐酸羟考酮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全麻手术60例,无全麻禁忌症,年龄40~65岁,ASA1或2级,男女不限,无呼吸系统疾病,无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和水、电解质紊乱,无精神疾病和滥用麻醉镇痛药物史。
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强考酮组A组(30例)和生理盐水组B组(30例)。
1.2 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路,监测血压(MAP)、心率、脉搏氧饱和度,麻醉诱导时按顺序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3~4μg/kg、丙泊酚1.5~2.5mg/kg、顺式阿曲库铵0.2mg/kg,面罩吸氧3min后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
维持麻醉应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持续输注。
手术结束前10min,A组给予强考酮5mg,B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
待患者自主呼吸良好,呼吸空气5min后SPO2维持在95%以上,咳嗽、吞咽反射恢复,握手有力,呼之能应,抬头时间>5s,将气道内分泌物吸引干净后拔出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手术结束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5min(T3)、拔管后15min(T4)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变化。
记录患者苏醒时有无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观察患者拔管后0.5h、2h、4h、6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x?或连续性校正x?检验。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吴桃云【摘要】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全麻下行骨科手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50 mg+0.9%氯化钠液稀释至100 ml,对照组给予硫酸吗啡注射液50 mg+0.9%氯化钠液稀释至100 ml,2组均采用负荷量+持续背景剂量+PCIA的给药模式.比较2组术后48 h内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后4、8、24、48 h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镇痛效果满意率、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无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观察组和对照组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5.0%和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骨科手术术后PCIA的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沈阳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7)002【总页数】3页(P83-85)【关键词】盐酸羟考酮注射液;骨科手术;术后镇痛;临床效果【作者】吴桃云【作者单位】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麻醉科,广州5106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疼痛是手术后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的患者。
术后镇痛是临床治疗中容易被人们接受的治疗方式,从病因和机制上来讲,其是有别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炎性疼痛的特殊性疼痛。
手术疼痛的产生机制复杂,包括手术对机体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同时也包括心理、社会等因素[1]。
如何更有效缓解手术患者疼痛症状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2]。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全麻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全麻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作者:韩丽丽来源:《医学信息》2019年第13期摘要:目的; 研究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全麻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全麻手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
对照组术后采用硫酸吗啡注射液镇痛,观察组术后采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度(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术后5、8、12、24 h各时间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盐酸羟考酮;全麻术;镇痛效果;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614.2;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3.045文章编号:1006-1959(2019)13-0145-02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n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Methods; 8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general anesthes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rphine sulfate injection for analgesia.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for analgesia. The pain score (VAS)score, adverse reaction rat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VA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5, 8,12 and 24 h after operation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88%, which was lower than 17.07%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6%. In the control group, 87.8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is effective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n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 high safety and high satisfaction.Key words:Oxycodone hydrochloride;General anesthesia;Analgesic effect;Safety术后疼痛一直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症状,其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可能誘发不良情绪和并发症,特别是耐受性较差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1]。
盐酸羟考酮防治瑞芬太尼全身麻醉爆发痛的临床观察

盐酸羟考酮防治瑞芬太尼全身麻醉爆发痛的临床观察目的觀察盐酸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防治瑞芬太尼术后爆发痛的比较研究。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羟考酮组(Q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0例。
冲洗止血时停用七氟烷和顺式阿曲库铵,缝皮时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同时对Q组患者静脉注射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对S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对C组患者静脉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
观察三组患者缝皮结束(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15 min(T3)、30 min(T4)的MAP、HR以及T1至T4时间的视觉模拟评(V AS)评分,记录患者恶心呕吐、嗜睡、烦躁、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及追加的镇痛药量。
结果Q组与S组的MAP值,HR值及V AS评分在T1至T4四个时间点均低于C组,Q组MAP值及HR值在T2及T3时间低于S组,Q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组及S组在镇痛追加及烦躁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0.1 mg/kg 羟考酮能够有效防治瑞芬太尼麻醉后的术后爆发痛和痛觉过敏,羟考酮镇痛效果良好且不影响苏醒质量,无呼吸抑制发生,是用于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但要注意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发生,临床应用需提前预防。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and sufentanil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breakthrough pain after using remifentanil in 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 Methods 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Oxycodone group(Q group),sufentanil group (S group)and saline control group(C group),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 Sevoflurane and cisatracurium were discontinued during hemostasis by washing. Propofol and remifentanil were discontinued when suturing the skin,and meanwhile,patients in group Q,group S and group C were given oxycodone of 0.1 mg/kg,sufentanil of 0.1 μg/kg,and the same amount of 0.9% normal saline through intravenous injection,respectively. At the end of the skin suture(T0),at the time of extubation(T1),5 min(T2),15 min(T3)and 30 min(T4)after extubation,we observed MAP,HR and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from T1 to T4 of the three groups,and recorded nausea and vomiting,somnolence,dysphoria,respiratory depress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and additional dose of analgesics. Results The MAP,HR and V AS scores from T1 to T4 of group Q and group 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C;the MAP and HR values at T2 and T3 of group Q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S,and the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of group Q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roup S(P<0.05). The additional dose of analgesics and dysphoria of group Q and 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C(P<0.01). Conclusion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oxycodone with 0.1 mg/kg at the end of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postoperative breakthrough pain and hyperalgesia after remifentanil anesthesia. Oxycodone has good analgesic effect without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reviving and with no respiratory depression. I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analgesia after 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However,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nausea and vomiting and should be prevented in advance.本研究比较了羟考酮和舒芬太尼在妇科恶性肿瘤腔镜术后防止瑞芬太尼爆发痛的镇痛优势和临床副作用。
羟考酮在围术期镇痛的临床应用

羟考酮在围术期镇痛中的疗效评价
疼痛评分
羟考酮组患者术后疼痛评 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 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镇痛药物用量
羟考酮组患者术后镇痛药 物用量明显减少,表明羟 考酮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
患者满意度
羟考酮组患者对围术期镇 痛的满意度较高,生活质 量得到改善。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
不良反应
羟考酮组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轻度不良反应,但发生率较低且多为 暂时性。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羟考酮在围术期镇痛的研究起 步较早,已经开展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和 基础研究,证实了羟考酮在围术期镇痛 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羟考酮在围术期镇痛的研究相 对较少,但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 和患者对镇痛治疗的需求增加,相关研 究也逐渐增多。
3
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对羟考酮药理作用和临床应 用研究的深入,其在围术期镇痛中的应 用将更加广泛和规范化,同时还将探索 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以及个体化治疗 方案等。
羟考酮与非阿片类药物的联合应用
0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炎症介质合成,与羟考酮联合应用可增
强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和相关副作用。
02
α2受体激动剂
α2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和右美托咪定具有镇静、镇痛作用,与羟考酮
联合应用可实现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减少术后躁动和疼痛。
镇痛机制探讨
阿片受体激活
羟考酮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阿 片受体,特别是μ受体,抑制疼痛信 号的传递,从而产生镇痛作用。
炎症反应抑制
羟考酮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 介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从而缓解疼 痛。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腹部全麻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以及 吗啡注射 液应用 于腹部 全麻患者 术后 的镇痛 效果及 安全 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 ( ±s)表示 ,组 间 比较 采用 t检
性 ,现 报 道 如 下 。
验 ,计 数资料 以率 (%)表示 ,组 问 比较采用 xz检验 ,P<0.05,差
1 资料 与方 法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吸进含氨溴索药物 的空气增加药物的有效 表面积 ,以此进入 呼 射 液 治 疗 新 生 儿 肺 炎 临床 疗 效 的 Meta分析 [J1.实 用 心 脑 肺 血 管
吸道 l 5l,有 效改善临床症状 ,减少治疗 时间 。但单一 的雾化吸人 病 杂 志 ,2015,23(10):6—10.
不易控制药用量 ,同时新生儿机体组织器官 尚未发育完全 ,长期 [2]李洁 ,陈赫 军,何 芳 ,等.盐酸氨 溴索静脉 滴注联合 雾化吸入 治
1.1一 般 资 料 :选 择 我 院 2016年 3月 ~2017年 9月 收 治 的 行 全 2 结 果
麻下腹 部手术 的患者 116例 ,随机分 为观察 组和对 照组 ,每 组 2.1两组术后不 同时 间点 VAS评分 比较 :如表 1所示 ,观察组 术
58例 ,ASA I-II级 。观察组男性 31例 ,女性 27例 ,年龄 19~79 后 4h、8h、12h、24h以及 48h的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
焦 虑 、烦躁 ,还会 发生一 系列的病理生 理变化 ,比如血 压升 高 、 药 ,直至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 4分。然后 ,接 PCIA镇痛泵进
心率 加快 、低氧血症等并 发症 ,严 重影响术后康 复l 2l。临床上一 行镇痛 ,维持剂量为 0.5mg/h,锁定 时间为 8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羟考酮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7-09-13T10:44:31.87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作者:王冠刘洁(通讯作者)[导读] 对于全麻手术患者应用羟考酮,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大连 116023
摘要:目的探讨羟考酮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在全麻下行手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
对照组术中采用舒芬太尼麻醉,术后采用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术中采用羟考酮麻醉,术后采用羟考酮镇痛。
比较两组的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
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12、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使用羟考酮,可有效缩短麻醉恢复的时间,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临床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舒芬太尼;羟考酮;麻醉;镇痛
对患者进行手术时,患者体内炎性介质、组胺、缓激肽等物质会被释放出来,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疼痛感,从而增加外科手术的难度。
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对其给予麻醉及术后镇痛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临床常用的麻醉及镇痛药物有阿片类和非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和羟考酮是鸦片类药物,具有镇静、镇痛的效果。
本文中我院采用羟考酮应用于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现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常规检查均正常。
排除标准:术前检查有心肺功能异常和肝肾功能异常者;有高血压病史、严重窦缓病史或精神疾病史等;对麻醉及术后镇痛药物过敏者。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45.7±7.1)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46.3±7.0)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中采用舒芬太尼麻醉,术后采用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术中采用羟考酮麻醉,术后采用羟考酮镇痛。
具体方法如下:(1)麻醉方法:所有患者手术前30分钟,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如无异常再进行麻醉诱导,分别给予咪达唑仑0.1mg/kg和维库溴铵0.12mg/kg。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0.5μg/kg 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给予100μg/kg羟考酮进行麻醉。
两组患者麻醉完成后均给予气管插管。
(2)术后镇痛方法:术后对照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镇痛,具体用法:将100μg舒芬太尼加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输注速度控制在0.02μg/(kg?h),时间控制在9分钟。
观察组患者采用羟考酮镇痛,具体用法:将40mg羟考酮加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输注速度分别控制在0.4μg/(kg?h)-0.8μg/(kg?h),时间控制在9分钟。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患者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
②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进行评定(分别在术后2h、12h、24h),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强烈。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恢复时间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比较
2.2 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2、12、24h的VAS评分分别为(2.5±1.2)、(2.2±1.2)、(1.4±0.9),对照组术后2、12、24h的VAS评分分别为(3.6±1.5)、(3.3±0.9)、(2.4±1.1)。
观察组术后2、12、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镇痛效果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舒芬太尼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手术麻醉药物,属于吗啡类镇静药。
羟考酮是半合成的蒂巴因衍生物。
两种药物相比,羟考酮的血脑屏障通透性、脂溶性都较舒芬太尼强,起效时间也明显短于舒芬太尼。
另外,将舒芬太尼用在术后镇痛上,会出现阿片类药物常见的恶心呕吐、寒颤等不良反应。
羟考酮是半合成的纯阿片受体激动药对于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具有非常好的效果[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12、24h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应用羟考酮镇痛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对于全麻手术患者应用羟考酮,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文智,王东信.羟考酮在全身麻醉诱导中的临床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4):341-343.
作者简介:王冠(1982.01),男,汉族,辽宁大连,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从事临床麻醉。
通讯作者简介:刘洁(1980.02),女,汉族,辽宁大连,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博士在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从事临床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