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学教育的行政化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小学教育的行政化现象

摘要:我国教育领域目前主要以行政管理制度为主要领导制度,它使得教育被作为行政机构来进行管理。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源于决策者没有意识到教育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观念和文化目标、独特原则和活动规律的专门性事业,没有规范的教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教育的理性方向,成为简单化、片面化的教育。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提出了教育的“去行政化”,希望行政的归行政,教育的归教育,真正将行政与教育分开。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育行政化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在回答网友关于教育的提问时说: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最好大学不要设立行政级别。教育的行政化现象在我国是尤为突出的普遍现象,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存在,中国欲求可持续发展道路,必先求教育之发展,而教育欲有大发展,必先去其行政化。因此,教育的去行政化现象是我国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行政化的概念

教育行政化,就是指教育官化、教育权力化。教育中的一切,不是教育自己说了算,而是由教育之外握有掌管教育资源权力的行政官员说了算。

教育行政化包含两种有联系而不同的含义:一是指政府部门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二是指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

造成教育行政化的原因是教育工作没有反映教育的本质性要求

和特征,没有体现教育的专业性、自主性品质和精神主旨,现行教育制度缺乏内在的合法性及相应的权威。以其规范的教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教育的理性方向,成为简单化、片面化的教育。教育制度层面的危机,主要集中在教育与外部关系的领导体制和处理教育内部关系的管理制度方面。

二、我国小学教育行政化的表现

1、地方教育局对小学的过度干预

在我国,地方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是上下级,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教育局对中小学的权利和责任过大,以至于它们常常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对学校施加各种压力,忽略了学校的主要职责。教育局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本职是做好自己的行政工作,而不该过多的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这毫无疑问是外行领导内行,结果可想而知。

2、量化的教育目标

在我国,长期存在教育政绩的问题,教育工作数字化,量化,将成绩量化,升学量化,按升学率的高低决定奖惩的制度已经成为体系,教育局将升学的指标制定好分配到各个学校,各个学校再将其分配到各个班,升学率直接决定着老师的奖金,决定着学校的教育经费。此外,教师的职称评定也需要量化的论文量,获奖量,学校和老师都围着数字打转,由此造成了一系列不好的后果,让学生,教师和家长都苦不堪言。

3、应试性的教育方式

我国的考试最终目的是选拔少数成绩优异者,教育的结果严重偏离了其原本的宗旨和目的,虽然现在时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仍然摆脱不了这个套路。我国的小学生压力过大,据调查,我国小学的课程难度和深度是世界之最,大约高于发达国家一、二个年级,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学习压力大,百分之三十甚至四五十的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另外,我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高智力、训练记忆力、培训概况抽象、加强逻辑思维的锻炼,却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艺术、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训练,这直接导致了我国教育的功利化。

4、小学的行政级别划分

在我国,公立小学都是有行政级别划分的,我国城市区目前普遍实行中小学行政规格制和校长行政级别制。一般地市级完全中学为正处级规格,校长、书记为正处行政级别,小学为正科级规格,校长、书记为正科级行政级别。中小学校长、书记分别由地市级和县区级组织人事部门任命。长期以来,中小学干部任命管理体制不畅成为困扰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有的地市和县区任命校长、书记随意性很大,有的甚至把不懂教育、不懂教学的非教育系统的干部任命为校长、书记和幼儿园园长,而教育行政部门无能为力又无权过问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中小学正科副科处室干部不征求校长、书记意见就任命下去,学校教职工意见纷纷,消极情绪很大,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挫伤,造成学校工作难以开展,教育教学质量长期低下,不稳定

因素不断发生,有的甚至联名请愿和上访。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行政级别与中学相同,有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级别比中学还低一级,与小学相同,管事的管不了校长,而管了校长的却不去管事,责权不统一,造成对学校的管理“真空”。

5、小学教育的“马太效应”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一般都是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而一些私立、民办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小学教育的不公正和不平衡,这就是教育的“马太效应”:学校和学校之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种情况造成了学校之间的竞争,家长之间的竞争,学校的“赞助费”,“择校生”,“高价生”比比皆是,由此对社会也产生了不良影响,这种习气已经蔓延到了幼儿园,是很严重的教育问题。

三、去行政化

1、取消行政级别划分,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需要有另外一种新的制度设计,能够让学校能更好地与外界交流对接,以利于争取到更好的制度环境和办学条件。”目前,在我国山东,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取消了学校行政级别的划分,可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也有一个好的结果。

2、改革领导关系,目前是我国地方教育局领导地方中小学,教育局管的过多,直接干预了中小学的教育工作,所以,要削减教育局的部分权利,再单独成立一个教育委员会,这样可以行政教育局

与教育委员会的权利均衡,各司其职,互相监督,互相制衡。

3、教育回归理性化,我国教育长期以来数字化,政绩化,致使教育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学校教育应一改以往不良之习气,回归理性,科学决策,做到科学化、理性化、人性化。

温家宝说过:“学校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要以教学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教育的行政化倾向。”少年强则国强,因此要改变行政化扭曲教育本质和宗旨的现状,使教育不再成为行政的附庸,恢复教育本身的精神和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