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立政策演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的中立政策及其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很多美国人都觉得美国以外特别是欧洲的是是非非太多,不愿置身其中而被卷入战争,应该

着重搞好国内经济,增加就业。1935年8月底,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第

一个中立法,规定“在两个或若干个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时或在战争过程

中,总统将此事宣布,嗣后凡美国或其属地的任何地点把武器、弹药及军事装备输往交战国港口,或输往中立国以转运至交战国者,均属违法。”

同时,禁止美国船舶运载军用品至交战国,美国公民也不能搭乘交战国船

只旅行。但是,该法并不禁止其他物资包括战略物资出口。该法出台不久,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罗斯福总统援引中立法。1936年2月,第一个

中立法期满,美国国会通过第二个中立法,将第一个中立法的有效期延长

至1937年5月,并补充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的条款。1937年4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三个中立法,除前两个中立法规定的内容以外,又规定

中立法适用于发生内战的国家,该法授权总统可以判定战争状态是否存

在,一旦确定处于战争状态,就可以禁止武器和任何货物输往交战国。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后,罗斯福总统认为德国的行为对美国有巨大威胁,力争

修改中立法。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修正的中立法,废除武器禁运的条款,允许交战国在美国购买军火,但要用现金购买,而且要自己运输。

由于当时英法的海上力量和和海运能力远远超过德国,实际上是允许向英法出售武器和物资,支持英法抵抗德国;但是,在东方,中国的海军和海

运都远不如日本,而且,中国的港口基本上已被日军占领,无法去美国运回购买的军用物资,这样,实际上对日本有利。法国沦亡以后,英国岌岌

可危,为了帮助英国抵抗德国,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罗斯福总统提出的《租借法案》,允许美国可以以租借或贷款的方式向某些被认为其国防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和各种方便。从此,中立法名存实亡。珍珠港事件以后,美国正式参加第二

次世界大战,中立法正式废除,中立政策结束。

美国推行中立主义政策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在世界各地肆意的侵略,美国政府推行了一种表面上看起来不偏不倚的中立主义政策。这种政策同英法的绥靖政策如出一辙,实际是鼓励和支持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助长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的进程。那么自诩为“和平主义者”、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代表”的美国为什么会采取这种姑息养奸、纵容侵略的中立主义政策呢?

首先美国推行中立主义政策是由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情绪的影响。美国地理位置特殊,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因为历史地理等诸方面的因素,美

国国内一直流行一种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情绪。不为欧洲人打仗、“坐视狂热的、堕落的欧洲人自相残杀”的观念在普通老百姓中根深蒂固。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证实:是罗斯福总统一手“导演”了珍珠港事件这场悲剧。总统事先已知道日本舰队的动向,却故意让日本人进攻夏威夷基地的阴谋得逞,目的只是换取美国大多数公众对美国参战的理解和支持。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就曾说过:“没有珍珠港事件,我们——包括罗斯福总统——决不可能把我国推进战争中。去。”当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观念的顽固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美国此时奉行中立主义政策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20世纪3O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把美国从“柯立芝繁荣”的发展高峰一下子抛到了谷底:国内工业生产下降46.2%,进出口总额下降70%,失业人数达到1700万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以美国损失最大。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人民不满情绪高涨,许多美国人要求政府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国内事务,以迅速改善经济状况,扭转经济颓势。此时绝大多数美国人只关心一项外交政策:即如何向昔日的欧洲盟国收回战争贷款。至于谁充当了强盗角色,谁是无辜受害者,对不起,美国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此外,美国和主要法西斯国家德国经济联系密切。“一战”后,大量的美国资本涌入德国,仅1924--1931年间,美国就向德国提供了约22.5亿美元的贷款;美国的洛克菲勒财团、福特财团还为德国生产汽车、摩托车、发动机以及其他产品。德国的疯狂扩军使一些美国大财团大发横财。中立主义的旗号可以给美国与法西斯国家之间维持密切的经济关系进行肮脏交易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

第三,欧美国家“一战”后流行的“和平主义”思潮、高涨的畏战、反战情绪是美国推行中立主义政策的又一重要原因。现代战争的空前残酷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暴露无遗:交战国军民大量伤亡、社会财富的巨大消耗都严重影响交战国人民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因此“一战”后无论英法还是美国都出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它模糊了战争的正义和非正义的界限,不加区分地反对一切战争。美国统治者受到这一思潮的影响和制约井积极推动这一思潮。可以说这一思潮是“一战”的产物,是战后一种消极反思的结果。

它竭力避免战争,却加速了战争的到来,这也正是应该引起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深思的问题。

最后,美国推行中立主义政策与当时世界上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和对立这一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同英法一样美国统治集团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对苏联怀有一种本能的敌意和仇视。这种敌意和仇视甚至超过了英法,在二三十年代,英法均已承认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并与之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的时候,美国依然无视最起码的客观现实,迟迟不肯承认苏联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成为当时唯一不承认苏联的资本主义大国。美国一部分统治者想指望借助法西斯国家来平衡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苏联的力量。为了削弱苏联社会主义对本国以及世界的影响,他们一直企图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苏联。对此洞若观火的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势力也竭力制造一种似乎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法西斯国家敌人的假象,并迷感住了美国国内的一些反共反苏的统治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