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

合集下载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说明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说明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与说明一.计算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J55-20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二.材料来源:1.水泥:采用萍乡中材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材”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碎石:采用上栗县金山镇南华采石场生产的碎石。

碎石按19~31.5mm :9.5~19mm :4.75~9.5mm = 30% :55% :15%比例掺配成符合规范的连续级配碎石。

3.砂:采用湖南平江砂场中砂,细度模数为2.72。

4.水:饮用水。

5.坍落度为30~50mm,砂率为39%三.计算步骤:1、确定5.0Mpa配制强度F cf,o=K F cf,o,K=1.15×5.0=5.75Mpa2、计算水灰比(w/c)W/C=1.5684/( F cf,o+1.0079-0.3987F CEf)=1.5684/(5.75+1.0079-0.3987×7.4)=1.5684/(6.7579-2.95038)=0.41 取W/C=0.393、计算单位用水量(Mwo)Mwo=104.97+3.09H+11.27×C/W+0.61ßS=104.97+3.09×3+11.27/0.39+0.61×30=161 kg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o)Mco=Mw0/(W/C)=161/0.39=413kg5、计算砂石材料单位用量(Mso,Mgo)采用重量法计算:假定砼2420kg/m3Mso+Mgo=2420-161-413=1846砂率为39%Mso=1846×39%=720kg/m3Mgo=1846-720=1126 kg/m36、确定理论配合比为:水:161kg、水泥:413kg、砂:720kg、碎石:1126kg7、确定调试后的配合比采用理论配合比配制砼,调试坍落度、和易性,得最佳每立方米砼配合比为:1:0.39:1.74:2.73比例为:水泥用量砂用量碎石用量水用量413 720 1126 161比例: 1 :1.74 :2.73 :0.39四.以上计算的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分别按增加和减小水灰比0.03及保持砂率基本不变进行试拌,对其拌和物和易性分别进行检测,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并分别将拌和物制做试块,标准养护,进行7天和28天的抗弯拉强度检验,详见下表:五.根据经济合理,保证工程质量,方便施工的原则,拟定用试验编号为2的配合比为路面用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经28天强度检测符合设计要求。

铁路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过渡段%水泥)

铁路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过渡段%水泥)

过渡段3%水泥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2、《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
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
4、新建青连铁路设计图纸要求
二.设计图纸及规范相关要求
掺入3%水泥级配碎石,碎石要求颗粒中针片状碎石含量不应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应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应超过2%。

三、设计步骤
3.1原材料选定及检验
水泥:采用青岛山水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Mpa,经检验各项
技术指标均满足有关规范和图纸设计的要求,可以采用。

其主要技术指标试验
结果列入下表中。

水泥材料试验结果汇总表
3.2 骨料:采用诸城瓦店生产的碎石,规格为:16~31.5(mm)、5~16(mm)和石粉;
对三种碎石材料进行筛分试验结果如下表。

四、确定生产配合比:
水泥:骨料=3:97,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为4.9%,最大干密度为2.42g/cm3,按照设计图纸要求。

过渡段采用双控指标孔隙率小于28%,k30≥150MPa。

增加检测项目颗粒密度2.56kg/cm3。

附注:最佳含水量为现场压实时含水量,考虑到运输及摊铺时水分散失,级配碎石生
产时含水量可在规范规定值范围内(最佳含水量+2、-3)取上限。

中铁十局青连项目部中心试验室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原材料密度级配碎石水稳层混凝土及沥青砼配合比大全

原材料密度级配碎石水稳层混凝土及沥青砼配合比大全

原材料密度、级配碎石、水稳碎石、混凝土及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大全一、原材料堆积密度1、砂:1300~1600Kg/m3 (中粗砂1550Kg/m3,细砂1400Kg/m3)2、碎石:1500~1800Kg/m3(一般取值1500Kg/m3)3、砂石:1550Kg/m34、砼:2400Kg/m35、沥青砼:2500Kg/m3二、级配碎石配合比19~碎石:~19mm碎石:~碎石:石屑=19:27:22:32最大干密度:cm3 最佳含水量:% 压实度: 96%三、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一)、集料比例:19~碎石:~19mm碎石:~碎石:石屑=25:25:10:401、4%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4:100最大干密度:cm3 最佳含水量:%2、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5:100最大干密度:cm3 最佳含水量:%3、6%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6:100最大干密度:cm3 最佳含水量:%(二)、集料比例:19~碎石:~19mm碎石:~碎石:石屑=20:22:28:301、%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100最大干密度:cm3 最佳含水量:%2、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5:100最大干密度:cm3 最佳含水量:%3、%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100最大干密度:cm3 最佳含水量:%(三)、集料比例:~碎石:~碎石:石屑=30:38:321、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100):水泥:~碎石:~碎石:石屑:水=1::::最大干密度:cm3 最佳含水量:%2、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5:100):水泥:~碎石:~碎石:石屑:水=1::::最大干密度:cm3 最佳含水量:%3、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100):水泥:~碎石:~碎石:石屑:水=1::::最大干密度:cm3 最佳含水量:%四、砼配合比。

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

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

级配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情况
2、《公路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二、材料说明
1、碎石压碎值19.3%,针片状平均含量为7.9%,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2、粗石粉液限26.6%,塑性指数为7.6,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三、设计步骤
1、确定各种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采用图解法,确定集料比例为10-4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38:30:32,按此比例混合料经筛分后级配符合规范及要求。

2、确定最大干密度及含水量,根据以上确定的配合比将三种材料掺配,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为2.07g/cm3,最佳含水量为6.1%。

四、根据上表结果及现场施工情况确定:
级配碎石配合比:
10-4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
=38:30:32
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2.07g/cm3
级配碎石最佳含水量:6.1%。

级配碎石底基层配合比报告试验单位:
日期: 2011年6月20日。

混凝土用碎石级配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用碎石级配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用碎石级配配合比设计摘要:耐久性混凝土中粗骨料颗粒级配的合理,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而施工现场往往是采用二级或三级级配,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遇到现场工期紧,施工单位往往要求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配合比设计结果。

如何能快速准确的得到级配配比,试配法太过费时费力,规划求解法过于强调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而通过图解法,并借助计算机则能快速得出满足配比要求的连续级配碎石配比。

关键词:二级或三级级配碎石,合成级配,图解法Abstract: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coarse aggregate particle gradation of reasonable, its performance has very big effect. And construction site is often the level 2 or 3 gradation, grading purchasing, grading transportation, grading piled up, grading measurement, meet the tight time limit, construction units often required 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 get the mix design. How to quickly and accurately get gradation ratio, try with law too time-consuming, planning method to put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knowledge of computer to grasp, but through the graphic method, and with computer is 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ast draw ratio for gradation gravel ratio.Keywords: level 2 or 3 graded gravel, synthetic gradation, graphic method0 前言根据铁路混凝土用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三级级配,并应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的要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工程设计图纸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4.水泥及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5.通用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6.公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7.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二、设计步骤: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的确定1.1材料的选用(1)水泥:P.C32.5,技术指标见表1:表1 水泥试验结果汇总表(2)俊源石场压碎值:22.5%;针片状:18.4%;液限:22.4% 塑限指数:3.6 表2 石料筛分和集料级配合成计算结果表料级配率碎石4.75~31.5m40% 100 99.2 59.0 13.9 4.2 3.4 3.1 2.3 0碎石9.5~19mm 15% 100 100 98.2 23.2 3.0 8.2 6.4 4.3 0石屑0~9.5mm 45% 100 100 100 99.1 73.1 48.5 31.0 6.7 0合成级配100 99.7 83.3 53.6 35.0 24.4 16.2 4.60 规范要求级配中值 100 95 80.5 57 39 26 15 3.5 0 规范要求级配下限 100 90 72 47 29 17 8 0 0 规范要求级配上限100100 89 67 49 35 227 0级配曲线图30405060708090100通过百分率(%)1.2确定水泥剂量掺配范围依据隆三线设计图纸要求,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设计要求7d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为3.0~4.0MPa,最大不能超过上限,水泥掺量为4.0~5.5%,最大不能超过上限,所以本次设计7d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取中值,即3.5MPa为设计值,根据经验水泥剂量按3.5%、4.0%、4.5%、5.0%、5.5%五种比例配置混合料,即水泥比碎石为3.5:100、4.0:100、4.5:100、5.0:100、5.5:100。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强度详解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强度详解

【干货推送】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强度详解,历年都会考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施工图纸等相关标准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

三、组成材料1、水泥:P.042.5,28d抗压强度47MPa;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7;3、碎石:5~25mm合成级配碎石(5~10mm;10~25mm=30%:70%);4、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II级粉煤灰;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cu,0)根据公式fcu,0≥fcu,k+1.645δ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设计强度(MPa)δ——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 fcu,k+1.645σ=30+1.645×5=38.2(MPa)2、混凝土水胶比(W/B)W/B=ɑa×fb/(fcu,0+ɑa×ɑb×fb)式中:ɑa,ɑ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b——胶凝材料强度。

已知,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为47.0MPa,方案一:粉煤灰掺量为30%,影响系数取0.75,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75=35.3MPa;方案二:矿粉、粉煤灰双掺,各掺20%,影响系数:粉煤灰取0.8矿粉取0.98。

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8×0.98=36.8MPa;由水胶比公式求得:方案一:W/B=0.53×35.3/(38.2+0.53×0.20×35.3)=0.45。

方案二:W/B=0.53×36.8/(38.2+0.53×0.20×36.8)=0.46。

3、确定用水量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75~90mm时,查表用水量取210kg,未掺外加剂、坍落度18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80-90)/20×5+210=232.5kg/m3。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最新版】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最新版】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施工图纸等相关标准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

三、组成材料1、水泥:P.042.5,28d抗压强度47MPa;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7;3、碎石:5~25mm合成级配碎石(5~10mm;10~25mm=30%:70%);4、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II级粉煤灰;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cu,0)根据公式fcu,0≥fcu,k+1.645δ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设计强度(MPa)δ--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 fcu,k+1.645σ=30+1.645×5=38.2(MPa)2、混凝土水胶比(W/B)W/B=ɑa×fb/(fcu,0+ɑa×ɑb×fb)式中:ɑa,ɑ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b--胶凝材料强度。

已知,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为47.0MPa,方案一:粉煤灰掺量为30%,影响系数取0.75,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75=35.3MPa;方案二:矿粉、粉煤灰双掺,各掺20%,影响系数:粉煤灰取0.8矿粉取0.98。

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8×0.98=36.8MPa;由水胶比公式求得:方案一:W/B=0.53×35.3/(38.2+0.53×0.20×35.3)=0.45。

方案二:W/B=0.53×36.8/(38.2+0.53×0.20×36.8)=0.46。

3、确定用水量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75~90mm时,查表用水量取210kg,未掺外加剂、坍落度18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80-90)/20×5+210=232.5kg/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1、根据筛分确定掺配比例, 根据掺配比例做击实试验 5个,取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无水泥的级配碎石 1、例:0~5mm : 5~10mm : 10~20mm : 16~31.5mm =40 : 30 : 15 : 15最大干密度为2.3kg/m i 级配碎石单方用量为: 最优含水率为5.2%0~5mm2300 X 0.40=920 kg 5~10mm 2300 X 0.30=690 kg10~20mm 2300X 0.15=345 kg 16~31.5mm 2300 X 0.15=345 kg 水 2300X 0.052=120 kg 有水泥的级配碎石2、例:0~5mm : 5~10mm : 10~20mm : 16~31.5mm =40 : 30 : 15 : 15 最大干密度为2.3kg/m i 最优含水率为5.2%水泥掺量为5% 级配碎石单方用量为:粗骨料总质量为: 2300 -( 1+0.05 ) =2190 kg 水泥2300-2190=110 kg 2190 X 0.40=876kg 2190 X 0.30=657kg 2190 X 0.15=328kg 2190 X 0.15=328 kg 、基准配合比设计步骤: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 例题:已知假定容重为 2400kg/m 3,碎石为5~20mm 、单掺粉煤灰20%、减水剂掺量为 1.0%时的减水率为22%、以塌落度为180mm 、砂率以33%为基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 f cu,o 》f cu,k+1.6546=40+ 1.654 X 5.0=48.2 Mpa2、 查表5.2.1-2用水量为:基准用水量=215+ (180 — 90)十 20 X 5=238 kg 掺外加剂用水量=238X( 1 — 0.22 ) =186 kg3、 查表5.4.2砂率为:33 +(180— 60)十 20=39 %4、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水胶比计算公式为:人UM +©廊f hW/B=(0.53 X 0.85 X 1.16 X 42.5) - (48.2 X 0.53 X 0.85 X 0.20 X 1.16 X 42.5)=22.21 - 52.64=0.425、 根据水胶比计算胶凝材料用量:B=186 - 0.42=443 kg单掺粉煤灰 20% F=443 X 0.20=89 kgC=443 — 89=354 kg6、 砂石总质量等于:2400— 443 — 186=1771 kg 根据表计算得砂率:39%S=1771 X 0.39=691 kgG=1771 — 69仁 1080 kg7、 外加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 1.0% W 外=443X 0.01=4.43 kg0~5mm5~10mm10~20mm16~31.5mm水2300 X 0.052=120 kg C40.8、基准配合比比例C:F:S:G:W 夕卜:W=354 89: 691 : 1080:4.43:186=1:0.25:1.95:3.05:0.012:0.534- °・1混凝上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fcu.o M «Au・k + 1・ 645b (4・ 0. 1-1)式中:/cu.o -------- 混凝丄配制强度(MPm卄•/■".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強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 R)5。

-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2当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空呼 A • 15/cu・k (4. 0. 1-2)4- °- 2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当具有近1个月〜3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艇土的強度资料・II 试件组数不小于30时.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b应按下式计算:式中:,——混凝土强度标准差$fz——第,组的试件强度(MPa);加3 ------ w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试件组数。

对于强度等级不大于C30的混凝土,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不小于3. OMPa时’应按式(4.0.2)计算结果取值;当混瓏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 OMPa时,应取3. 0MPa o对于强度等级大于C30且小于C60的混凝土・当混凝t•强度标准星计算值不小于4.OMPa时・应按式(4.0.2)计算结果取值;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4. OMPa时,应取4. OMPa。

2当没有近期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资料时.其强度标准差/可按表4・0・2取值。

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5・1水胶比5.1.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混凝土水胶比宜按下式计算:W/B = 7—••(5.1.1)Jcu.O 十式中:W/B—混凝土水胶比;5、心回归系数,按本规程第5.1.2条的规定取值;A 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MPa),可实测,且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执行;也可按本规程第5. 1.3条确定。

5. 1.2回归系数(%、%)宜按下列规定确定:1根据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通过试验建立的水胶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来确定;2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可按表5.1.2选用。

表5.1.2回归系数 a.、)取值表5.1.3当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值(/Q,无实测值时,可按下式计算:上二电厶(5.1.3)式中:彳、\ 粉煤灰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 川按1.3选用;人——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MPa),可实测,也可按本规程第5.1.4条确定。

表5.1.3注:1采用1级、II级粉煤灰宜取上限值!2艮用S75级粒化庇炉矿林爪取下限值・采用35级粒化奇炉矿渣粉宜取t限值,采用S105级粒化高炉矿濟粉可取上限借加0.05;3当趙岀表中的掺唯时,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够响系数应经试脸确定。

5.1.4当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人)无实测他时,可按下式J _ ——一 _ _ ~ i I _ ~计算:fa — X f iv.g (5・1・4)式中:人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当缺乏实际统计资料时,也可按表5.1.4 选用;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表5.1.4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兀)5.2用水量和外加剂用量5.2.1每立方米干硬性或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仏J 应符合 下列规定:1混凝土水胶比在0・40〜0・80范围时,可按表5.2.1-1和 表5・2・卜2选取;2混凝土水胶比小于0・40时,可通过试验确定。

表5.2.1-1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t (kg/m 3)*5.11-2IJkg/m 3)注:1本表用水就系采用中砂时的取值,采用细砂时•毎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駅可增加5kg^l0kgi 采用粗砂时•可减少5kg-10kg»2新矿物廳料和外加刑时「用水植应相应调他5.2.2掺外加剂时.每立方米流动性或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 ft (%o )可按下式计算:加诫=加爲(1 一® (5.2.2)式中:弘。

一计算配合比毎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n?); 加I —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毎立 方米混凝土用水tt*(kg/m 3),以本规程表5二2:卜 2_^_90mm W 落度的用水量为基础,按每增大 2$!!巴期落度相应增加5 kg/m 3用水輦来计算, 呂坍落度增大到180mm 以上就随坍落度相应 增加的用水地可滅少。

■B—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混凝土试验确定。

5.2.3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讪)应按下式计算:m韵二「(5. 2.3)式中:加汁算配合比每立方亲混凝上中外加剂用呈(W);皿计傅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址(kg/irf), 计算应符合本规程第5・3・1条的规定;A 外加剂掺量(%bJ^混疑上试验确定。

5.3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5.3.1毎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心)应按式(5・3・1)计算,并应进行试拌调整.在拌合物性能满足的情况下,取经洗合理的胶凝材料用量。

(5.3.1)m^ = w7B式中:〃加——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就(kg/m3);叫计算配合比毎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W/B——混凝土水胶比。

5.3.2毎立方米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用量(〃细)应按下式计算:zwfo =皿件(5.3.2)式中:〃细一计算配合比毎立方米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愷(kg/m3);A—矿物掺合料掺量(%),可结合木规程第3.0.5条和第5・1・1条的规定确定。

5.3.3每立方米混凝上的水泥用量(加J应按下式计算:加心=加to—(5.3.3)式中:加c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擬土中水泥用童(kg/rrf)。

5.4砂率5.4.1砂率£)应根据骨料的技术指标、混擬土拌合物性能和施工要求,参考既有历史资料确定。

5.4.2当缺乏砂率的历史资料时,混凝土砂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坍落度小于10mm的混凝土,其砂率应经试验确定;2坍落度为10mm〜60mm的混凝土,其砂率可根据粗骨料品种、最大公称粒径及水胶比按表5.4.2选取;3坍落度大于60mm的混凝土.其砂率可经试验确定,也可在表5.4.2的基础上,按坍落度毎增大20mm、砂率增大1% 的幅度予以调整。

表5.4.2混凝土的砂率(%)注:1本表数値系中砂的选用砂率.对细砂或粗砂,可相应地减少或增大砂率; 2采用人工砂配制混凝土时.砂率可适当增大;3只用一个单粒级粗骨料配制混凝土时.砂塞应适当增大.5.5粗、细骨料用量5.5.1当采用质量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时,粗、细骨料用量应按式(5.5.1-1)计算;砂率应按式(5.5.1-2)计算。

加io+加①+加於+加⑷+加吨=叫(5.5.1-1)A = 一晋一X 100% (5.5.1-2)加go十加4式中:7%——计算配合比毎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址(W);〃心一-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蚩(kg/m3);—砂率(%);叫P—-毎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kg),可取2350kg/m J〜2450kg/n? 04 5.5.2当釆用体枳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时,砂率应按公式(5・5•卜2)计算,粗、细骨料用量应按公式(5.5.2)计算。

处+ 〃他+如+处+处!+0・弘=](5.5.2)化Pi«化化式中:化水泥密度(kg/m3),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测定,也可取2900kg/m3〜3100kg/m3;&矿物掺合料密度(kg/n?),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冰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测定;仕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旌》JGJ 52测定;代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nr),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士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测定;Pw——水的密度(kg/n?)9可取1000kg/m\—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剂或引气型外加剂时,a可取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