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对化工行业的认知

对化工行业的认知

石油化工行业需求潜力巨大,发展前景乐观一、石油化工是我国的跨世纪支柱产业石油化工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它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和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氨和其他化工产品。

从世界各国的产业发展史看,无一例外的是,石化工业一经形成马上就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部门。

从产品性能看,石油化学工业既是能源工业,也是原材料工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

石化工业不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而且还具极强的产业发展关联效应。

它的发展能引导和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发展,推动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支撑、辐射的作用。

石化工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几乎和所有的产业部门有着极强的技术经济联系。

交通运输行业离开了炼油工业生产的汽、柴、煤油和润滑油就开动不起来。

汽车制造中,汽车内外饰件、车身、发动机、油箱等逐步被塑料件所取代,生产汽车轮胎的合成橡胶和帘子布也出自石化。

农业生产中所用的化肥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石油化工生产的,对农业增产发挥重大作用的农用地膜的原料也来自石化。

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纺织业所用的纤维天然纤维的比例正逐渐减少,以优越的性能和低廉的成本取胜的合成纤维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建筑业中以塑料为原料的门窗、隔断用材、排水管道、室内外装饰材料以及各种涂料迅速流行起来,成为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总之,石化行业对整个产业体系有着广泛的技术经济幅射功能。

石化行业的另一特点是资金技术密集度高,是高新技术的吸收器和技术进步的强大推动杠杆。

石化行业经常要求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强腐蚀的环境下进行,连续化生产对自动控制的要求十分高,因此,机械、电子、冶金、化学等高科技在石化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石化工业的发展又直接促进了这些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相应前沿科学的发展,带动整个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

正由于石化行业的强高新技术吸收效应,也使石化行业的产品具有附加值高、效益好的特点。

从产业效益比较的角度看,石化行业效益在全国主要行业中处于前位,石化工业的利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化工行业调研情况报告

化工行业调研情况报告

化工行业调研情况报告化工行业调研情况报告(一)、专业内容及特色方向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学、化学工程学和化工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

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工艺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并在煤化工与洁净煤技术、高分子化工和工业催化等某一方面有所特长。

①煤化工与洁净煤技术掌握煤化学、煤化工和洁净煤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煤炭转化的国际国内研究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特别是在煤制油和一碳化学等方面有所特长。

②高分子化工掌握高分子科学、高分子合成和聚合物改性技术等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高分子加工的基本工艺和设备,并在高分子化工新产品研发方面具有较强实力。

(二)、课程设置①主要专业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与统计力学基础;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学、化学工艺学、化工设计、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机械基础、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计算机在化学与化工中的应用;煤化学、洁净煤技术概论、煤化工工艺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等课程。

②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军事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设计或综合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

二、国内大学该专业排名前十的学校 1 天津大学2 清华大学3 华东理工大学4 浙江大学5 大连理工大学6 北京化工大学7 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9 华南理工大学10 南京工业大学三、201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主题:化学工程排名排名标题国家学术雇主的参考文献分数 1 麻省理工学院(MIT)技术美国 100.0 84.9 82.2 90.1 2 剑桥大学英国 85.4 93.8 56.8 79.3 3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美国 87.9 64.4 77.5 77.7 4 牛津大学英国 71.5 94.1 60.3 74.9 5 斯坦福大学美国 73.3 73.9 75.1 74.0 6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美国 55.1 63.7 83.1 66.1 7 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美国 72.6 43.8 67.8 62.5 8 伦敦帝国学院英国 69.9 65.7 47.8 62.0 9 耶鲁大学美国 48.9 62.0 77.3 61.4 排名标题国家学术雇主的参考文献分数10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新加坡 51.5 57.4 68.2 58.3四、就业求职作为大一新生,也许可以说我们距离求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对于我们来说,四年之后求职将会是一件非常现实与残酷的事情。

关于辽宁省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辽宁省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辽宁省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的调研报告2019年10月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是辽宁省的支柱产业,是全省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是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抓手。

经过调查研究,形成报告如下:一、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精细化工产业包括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和传统精细化学品三大产业,具有高技术密集性、小批量、多品种、垄断性强、工艺精细、分离提纯精密、附加值高的特点。

化工新材料包含硅氟材料、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特种橡胶和弹性体、生物材料、功能性膜材料、有机光电材料;专用化学品包含新型催化剂、电子化学品、油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橡胶助剂、油田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塑料助剂、水处理剂、胶粘剂;传统精细化学品包含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化学药品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兽用药品、生物药品、农药、涂料、油墨、颜料、日用化学产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电子、机械工业、汽车、建筑新材料、新型环保材料、新能源、医药化学品、电子与信息化学品、表面工程化学品的需求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发达国家不断地根据经济效益、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环境、资源的导向,进行化学工业产品结构的调整,着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向“多元化”及“精细化”方向发展。

全球范围内精细化学品产业规模持续保持高于传统化工行业的速度快速增长。

精细化工产业和能源、信息、生物化工以及材料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精细化工产品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产品进一步高档化、功能化、精细化、复合化,向高新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高新精细化工的发展方向包括各类新型化工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电子化学品、新能源、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包括发酵技术、生物酶技术、细胞融合技术、基因重组技术等)、航空航天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等。

精细化率也叫精细化工率,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精细化工行业的产值占化工行业总产值的比例。

精细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化工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2023年石油化工设备检维修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石油化工设备检维修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石油化工设备检维修行业市场需求分析石油化工设备检维修行业(下称“检维修行业”)是石化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和成熟,该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在石化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从产业链、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检维修行业在石化产业链中的地位石化产业链包括采油、中间体生产、精细化工等环节。

在各个环节中,石油化工设备的使用相当普遍,因此,在整个产业链中,检维修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没有人能够确保设备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因此,当设备需要维护或修理时,检维修行业提供的服务会变得尤为重要。

在石油化工设备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设备故障或损坏所需的维修服务涉及到各个领域,如机械、电气、液压、气动隔离、仪表等方面。

因此,检维修行业在石化产业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二、市场需求1. 石化产业的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石化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为检维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按照经济领域的相关数据,我国石化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2019年全国石油化工行业产值达到10万亿元。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推行,海外石化能源需求量逐渐增大,也为我国检维修企业在海外市场上拓展开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石化设备老化和关键设备安全性的提升许多石化设备已经运行了多年,存在老化等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设备的设备检修,大多数企业会寻求专业的检维修企业提供支持。

因此,石化设备的检修和维护需求将随着这些老化设备的增多而不断增长。

3. 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一直在推出政策,为石化产业提供支持,并促进检维修服务行业的发展。

2019年,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鼓励石化企业对检维修行业的使用,从而提高石化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4. 企业重视设备安全和经济效益一些大型企业开始将设备安全作为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这意味着检维修服务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企业重视经济效益的提升,也致使企业大量采取开展设备检维修服务的工作模式,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023年石化泵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石化泵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石化泵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石化泵行业是指用于输送和提升石油、化工和石化工业流体的泵类产品和服务。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石化行业的发展也日益迅猛,因此石化泵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下面将对石化泵行业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目前,全球石化泵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十亿美元,而且还在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未来几年内,全球石化泵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5%左右。

而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石化泵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其增长速度将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二、行业竞争格局石化泵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存在许多不同规模的企业。

在大型国际公司方面,美国和德国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包括斯瓦尔曼、霍伊格、博能等。

此外,中国企业也在石化泵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上海东方电机、江苏凯普森等。

三、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随着石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石化泵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市场调研,石化泵主要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冶金、矿山等行业,如输送原油、石油产品、化工液体、气体等。

因此,石化泵的产品特点包括耐腐蚀、高温、高压、高效等。

四、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石化泵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目前,石化泵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密封、磁力密封、波纹管密封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石化泵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此外,新型材料的应用和液晶显示屏等智能功能的加入也成为石化泵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总结来说,石化泵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不断扩大,未来几年内将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国际和国内企业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对石化泵产品的性能要求也日益提高。

随着技术的进步,石化泵行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机械行业分析报告

机械行业分析报告

机械行业分析报告1. 引言机械行业是指以机械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领域,广泛涵盖了机械设备生产、加工制造、装备安装、技术服务等各个环节。

机械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对机械行业的发展状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行业概况2.1 行业定义机械行业是指以机械设备制造和相关技术服务为主导的产业领域。

该行业广泛涵盖了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航空航天设备、电力设备、石油化工设备、环保设备等多个细分领域。

2.2 行业发展历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可追溯到人类使用工具开始的时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械制造工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在二十世纪,机械行业成为各个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支撑。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融合和新材料的应用,机械行业进入了智能化、高效化的新阶段。

2.3 行业特点机械行业具有技术门槛高、资金密集型、市场竞争激烈等特点。

由于机械设备的生命周期较长,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因此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上。

3. 市场分析3.1 市场规模机械行业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之一,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国际数据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机械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近几年逐步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3.2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机械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机械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领域,市场需求增长较为迅猛。

3.3 市场竞争格局机械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复杂。

在国内市场,机械行业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竞争激烈。

在国际市场,一些外资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同时,技术创新和品质服务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的重要因素。

4. 技术创新4.1 数字化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机械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完整word版)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完整word版)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及前景摘要:石油化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行业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行业发展现状,最后阐述了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石油化工发展现状发展趋势0 前言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指化学工业中以石油为原料生产化学品的领域,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广义上也包括天然气化工。

石油化学工业是基础性产业,它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石油化工作为一个新兴工业,是20世纪20年代随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长起来的。

战后,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使大量化学品的生产从传统的以煤及农林产品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及天然气为原料的基础上来.伴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该产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和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柱。

石油化工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石油石化市场将走向全面开放、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逐步形成.未来几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加大,石化行业将成为投资热点,以炼油和乙烯为龙头和核心的石化工业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化肥行业优化结构,农用化工、精细化工前景广阔,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现状1.1 我国石油石化产业已具备较强的发展实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石油石化工业规模实力也在不断地增强,已跻身于世界石化大国行列。

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工、化学矿山、化学肥料、无机化学品、纯碱、氯碱、基本有机原料、农药、染料、涂料、精细化学品、橡胶加工、新型材料等主要行业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体系。

机电一体化发展石油化工方向及就业现状

机电一体化发展石油化工方向及就业现状

机电一体化是指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大学科的交叉领域。

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本文将从石油化工方向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机电一体化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并探讨在该领域的就业现状。

一、机电一体化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1. 自动化生产: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繁杂,需要大量的设备和工艺控制。

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人为操作对环境和人身的影响。

2. 智能设备:石油化工行业需要大量的各类设备进行原油提炼、化工反应等工艺过程。

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使这些设备具备自动诊断、自我调节和自适应功能,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降低维护成本。

3. 信息化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各个环节的信息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帮助管理者制定科学决策,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机电一体化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生产: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行业对设备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

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更多地融入到生产设备中,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个性化定制: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石油化工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线的快速转换,满足不同产品的定制化生产需求。

3. 绿色化生产:环保和节能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石油化工行业也在不断探索绿色化生产的道路。

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细化控制,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机电一体化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就业现状1. 就业岗位: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相关的就业岗位包括机电一体化工程师、自动化设备维护工程师、信息化管理人员等。

2. 就业竞争: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跨学科性和专业性,对求职者的技能要求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mmcyb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石油化工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石油化工设备是勘探、开发、集输及加工石油、天然气的装备、它包括石油勘探开 发设备和炼油、石化设备。

石油勘探开发设备是指石油、天然气的勘探、钻采、开发、储运 等专用设备,包括各类物探与测井设备、钻井设备、采油采气设备、井下作业设备、油气集 输设备、 海洋钻采平台设备等及相关的配件和工具; 炼油、 石化设备是指石油、 天然气加工、 转化全过程中所需要的成套设备,包括通用设备(如各类工艺压缩机、膨胀机、泵和阀门等) 和专用设备(如反应器、塔器、换热设备、工业炉、储运设备、专用机械等)。

炼油、石化工 业装备规格、参数由炼油和石化工业的工艺决定,炼油和石化工业是流程工业,因此,这类 设备的特点是:成套、专用;设备的品种、规格多;整个系统的自动化要求高,要求能常周 期连续稳定运行,因此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高,因为这两类设备各有特点,下面分类加以说 明: 1、石油勘探开发设备 我国的石油勘探开发设备是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门类比较,规格、品种基本能满足了我国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的需要。

自 1980 年以后,还有 少量石油开发设备出。

1980 年我国开始开发海上石油,实行国内外合作开发的方式,按国 际标准开发海上石油,开始几年,海上平台的国产设备只占 5%以下,九十年代上升到 20% 左右,至今仍在 20-30%之间徘徊。

从我国石油勘探开发设备的生产能力、产量、产值、生 产的品种规格和从业人员等方面来看, 我国已经是一个生产石油勘探开发设备的大国, 但设 备的高新科技含量少,某些特殊设备(如海上石油开发设备)还需要进口,应变能力不强,因 此,我国还不是制造石油勘探开发设备的强国。

 据国家统计局 2003 年统计,我国石油勘探开发设备制造业共有规模以上生产企 业 188 家, 从业人员 4.7 万人, 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89.7 亿元, 产品销售收入 91.4 亿元, 利润总额 7.4 亿元。

 1)勘探设备 20 世纪末期,特别是“九五”以来,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公司投入大量资 金研制勘探关键设备, 并取得较大成果。

 中石油所属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 的地球物理勘探服务工程集团公司。

探勘作业量占全国勘探量的 70%,并在国外建立 20 多 个办事处,30 多支作业队伍进入国际勘探市场。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以及国内其他物探工程 服务公司都认为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必须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探设备, 需要联合国 内有实力的物探装备制造和研制单位, 共同研制先进的物探设备, 并研制成功了一些关键物 探设备。

 国内研制和生产勘探设备的主力单位是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

作为“九五”国 家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研制的 GYZ4000 型 24 位遥测地震仪在 1999 年通过了技术鉴定和国家 验收,获 2001 年“九五”国家重大攻关优秀成果奖。

2001 年西安厂又研制成功 SKC2000 增强型数控测井系统, 2002 年研制成功 ERA2000 成像测井系统。

 这些重要设备的研制成功, 使我国的物探装备接近国外同类装备水平。

 2)钻井设备 石油钻机是指石油钻井所使用的成套钻井装备,它包括钻机的主要部件如天车、 游车、水龙头、泥浆泵、转盘、井架、底盘等,还包括动力装置、泥浆净化系统、电驱动钻 机中的电驱动系统等。

按用户需要,还可包括顶部驱动装置、防喷器系统等。

 我国目前已能成套生产钻深 1000 米-7000 米的系列钻机。

驱动方式有机械驱动、 直流电驱动、交流变频电驱动、电动加机械复合驱动等。

可用于陆上钻井、沙漠钻井、近海 钻井。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我国基本上只能生产钻深 5000 米以内的钻机。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由兰州石油化工机械总厂研制了第一台 6000 米电驱动钻机,其中电驱动系统是 进口的。

90 年代以后,我国加大了钻机的更新改造和发展步伐,研制了机械驱动和电驱动 6000 钻机、沙漠钻机、顶部驱动装置等,其中电驱动系统可以国产化。

 3)采油设备 为了适应不同复杂程度的油井,不同的油质,不同的开采期等,发展了很多种类 的采油设备,通常分为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三次采油设备,一次采油难度较小,三次采油 难度较大。

常用的采油设备有采油树、抽有机(包括抽油泵、抽油杆、合称三抽设备)、电潜 泵、螺杆泵、人力活塞泵、气举设备等。

我国用量较多的是采油树、抽油机、电潜泵等。

此 外,为采油所需要的注水泵、压裂泵、修井机等也属于采油设备范畴。

 原上海第二石油机械厂是生产采油树的主导厂,在 80 年代引进美国 McVEOY 公司技术,在 90 年代研制成功 105Mpa 单油管采油树和 70Mpa 的
双油管采油树,使用于沙 漠油田,并率先通过竞争中标进入我国海上采油领域。

企业改制、重组时,上海第二石油机 械厂被上海神开石油设备公司收购。

 而江苏金湖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从一个较小的企业发展成 为目前国内生产采油树等采油设备的主导厂之一。

2003 年产品销售收入 13234 万元,利润 3207 万元,新产品产值 5422 万元,出口 6494 万元,已列在我国钻采专用设备行业销售收 入和利润总额排名前 15 名之内。

 三抽设备也是成熟产品,抽油机已形成年产 1 万台生产能力,抽油杆年产 3000 万米的能力,从 1981 年开始,我国的抽油机和抽油杆开始出口到美国、后又出口到印度、 拉美等地,是较早出口的产品。

80 年代抽油机主要生产厂家只有兰州通用机器厂和兰石厂 等,其后上海、山东、东北、华北、江苏等地都涌现出一批抽油机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已过 剩。

 电潜泵是一个机组,包括潜油电机、多级离心泵、井下电缆、保护器、油水分离 器等,技术难度相对较大。

电潜泵适合于中后期注水强采,在老油田大量使用电潜泵。

电潜 泵一般处于千米以深的井下工作,温度达到 50-150 摄氏度,压力高达 10Mpa,井内含酸、 碱、沙、盐等化合物,工作条件比较恶劣,因为电潜泵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一直处于 不断的研究改进中。

1977 年天津电机厂与有关配套件厂和科研单位合作研制出功率 40kw、 排量 200 米 3/日的电潜泵。

80 年代以来电潜泵生产厂家逐渐增多,广东韶关、重庆虎溪、 山东淄博、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所属工厂等约有 10 多个电潜泵生产厂,年产能力可达 2000 套,已完全恩能满足国内需要。

天津电机厂引进美国雷达公司的制造技术,1993 年根据塔 里木油田的需要,研制成功耐 150 摄氏度的电潜泵,又根据出口需要,研制满足俄罗斯寒冷 地区油田的电潜泵, 已出口 500 套以上。

 总之, 我国的电潜泵可满足国内陆上、 海上的需要, 并已打开出口大门。

但技术上还需要改进提高,增强市场竞争力。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