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华教授简介
董振华运用温清饮治疗风湿免疫病病案举隅

月经提前 2 周 ,痛经 ;颜面散在痤疮样皮疹 。舌淡 胖齿 痕 ,脉 沉 细 。 中 医诊 断 :狐 惑 ;辨 证 为 阴 虚
内热 ,湿热 蕴 毒 ;治 以 滋 阴 清 热 ,祛 湿 解 毒 。方
用温清饮合二至丸加减 :黄芩 1 O g ,黄柏 1 0 g ,栀 子1 0 g ,生地 黄 1 0 g ,当归 1 0 g ,川 芎 1 0 g ,丹 皮 1 0 g ,苦参 1 0 g ,女贞子 1 0 g ,旱莲草 1 O g ,皂角 刺1 O g ,黄连 6 g ,赤芍 1 5 g ,野菊花 3 O g ,地 丁 3 0 g ,炙 甘 草 5 g 。1 4剂 ,每 日 1剂 ,水 煎 ,早 晚
意 。然平 素调 畅情 志 、忌 辛辣 厚 味亦 不 可少 。
2 白塞 病
复面部丘疹、脓疱、囊 肿 1年 ”就诊 。患者 患寻 常型银屑病 2年 ,1年前因气候 潮湿及饮食辛辣 , 致皮肤 油脂 分 泌多 ,出现 面 部脓 疱疹 ,或 黑 头、 白头粉刺 ,严 重时伴囊 肿 ,疼 痛剧烈 ,破溃后 结 痂。曾服中药月余 ,并予林 可霉 素利 多卡 因凝 胶 外用未效。就诊时患者头部 、腿部散 在红斑脱 屑 , 面部有 丘疹 、脓 疱 ,较 大 囊 肿 大小 约 0 . 5 c m× 0 . 5 C l T I ,按之硬、压痛且瘙 痒 ;经血块多 ,痛经 ; 大 便不 畅 , 日行 1~2次 ;舌 红胖 大 有 齿痕 ,脉 滑
京 中 医药 2 0 1 4年 5月第 3 3卷 第 5期
B e i i i n g J o u r n e d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Ma y , 2 0 1 4 。 V o 1 . 3 3 ,N o . 5
董振华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酸中毒的经验

等 代谢 性骨病 。脾 胃为 后 天 之 本 , 主 肌 肉 四肢 而 司
运化 , 脾 胃受 邪 则健 运 失 常 , 水 谷 精 微 不 能 达 于 肌 肉 四肢 故 而 阵 发 性 全 身 无 力 。 肾 阴 不 足 , 不 能 制 火, 胃热 亢 盛 则 见 尿 频 量 多 、 口干 多 饮 、 燥热心烦 、
其治疗 大法 。
肝 损伤 、 肺损伤 、 高免 疫 球 蛋 白等 多 系 统 损 害并 不
鲜见。 二、 辨 证论 治
董振华 教 授 认 为 p S S合 并 R T A 的基 本 病 机 在
1 . 肾气 不 固 , 封藏失职 : 证 见发 作 性无 力 , 腰 膝
于肾气不固 , 封藏失职。《 素问 ・ 六节藏象论》 云: “ 肾者主蛰 , 封藏之 本 , 精 之处也 ” 。《 灵枢 ・ 本神 篇5 5 还说 : “ 肾藏精 , 精舍志, 肾气虚则厥 , 实则胀 , 五
筋, 为 罢 极 之 本 。肝 肾 同 源 , 精血 充盛 , 则 筋 骨 坚 强, 活动 有 力 ; 肝 肾不 足 , 精血 亏虚 , 筋 骨 经 脉 不 得 精 血灌 溉 , 故 见肢 体 软 瘫 或 见 手 足搐 搦 等 症 。 肾虚 则精 髓 不充 , 故 R T A往 往 伴 有 骨 软 化 、 自发 性 骨 折
【 关键 词】 干燥 综合征 ; 肾小管酸 中毒 ; 辨证 论治 ; 名 医经验 【 中图分类 号】R 2 4 9 ; R 5 9 3 .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3 — 6 6 1 3 ( 2 0 1 3 ) 0 8 — 0 7 7 2 — 0 3
干燥综合症

主编“风湿免疫病个怎么办?”“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和“风湿免疫科医师效率手册”“抗核抗体谱的研究与推广”和“干燥综合征系列研究”作为主要参加者分别于年和年同时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血清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获年中华医学奖三等奖获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年度北京市医药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和年度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年度北京协和医院优秀员工称号
近年来会议主要进行分会“结缔妇产组织病相关抗原的蛋白质组学”和“类风湿关节炎建立的早期学会诊断同时基因小组治疗的实验” 研究发表多次论著综述译文共余篇开始参与编写“风湿病学”“临床现为风湿病学”“中华不同风湿病学”“现代长期内科学”“自然中华内科学”“现代胃肠病学”“现代急诊医学”“内科疑难病诊断”“内科实习医师手册”等十余本书籍的编写
董怡大夫简介 科 室: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感谢信3封
职 称: 主任医师 教授
擅 长: 风湿免疫,关节疾病,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小儿脑瘫腹腔镜胆囊切除、纤维胆道镜取石与疑难疾病的诊治 风湿免疫,关节疾病,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
医生简介: 董振华男年生山西省榆次市人年医学毕业于北京医药中医药知名多次大学 年月被人事部成果卫生部影像国家中医药主治管理局遴选为著名浙江中医留学专家祝谌予教授师从的学术引用经验继承人会议从事祝氏医疗晋升等奖经验的
学习整理和研究工作项目受益良多年获出师证书年经过联系推荐和考试被国家长期中医药积累管理局确定为医药全国《科研优秀中医得以临床人才天津研修有着项目》培养临床对象之一科研中医国家基础理论基因和提出专业知识研究员扎实临床上海全国经验基础丰富一直工作分会在文章临床第一线能熟练文章应用中医中西医知名结合硕士技能诊治坚持内科学院常见病医生和中心疑难病症擅长每天于合作治疗风湿合作免疫病(干燥丰富综合征类风湿红斑狼疮等)慢性紧密肝病糖尿病中医妇科病等临床指导疗效好
基于圆运动理论探讨各脏腑气机升降与咳喘的关系

基于圆运动理论探讨各脏腑气机升降与咳喘的关系摘要:气机升降理论是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黄帝内经》开始,经历代医家完善而逐渐成熟。
清代医学家黄元御提出“一气周流理论”,认为气机升降是一个圆运动,并将该理论运用于临床。
肺为娇脏,易受病邪,肺主一身之气,咳喘根本病机在于肺气机失调。
作者从阴阳、五行、气血、藏象等中医经典理论出发,分析咳喘和各脏腑气机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现代相关临床文献,发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喘,其本质是各脏腑气机失调,继而影响肺的宣发肃降。
文章旨在用圆运动理论探讨分析咳喘的病因病机,为咳喘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气机升降;圆运动理论;咳喘;病因病机圆运动理论根植于上古奇书河图洛书[[1],[2]],《周易阐真》一书指出洛书代表着阴阳五行的变化[[3]]。
《黄帝内经》虽未明确提出该理论,但气机圆运动思想却在《黄帝内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4]],明确说出了人体“清、浊”二气的运行规律,如果出现升降失常,就会出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的病理表现,同时也提出了“高者抑之”“下者举之”的治则。
《素问·六微旨大论》也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1]的论述,指出气的升降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元动力,气机升降正常才能有生命的生长壮老已[[5]]。
历代医家将该理论逐渐发展,至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妙悟岐黄,著有《四圣心源》,以气机圆运动解释阴阳、五行、脏腑、生理、病理及疾病治疗等,提出“一气周流理论”,是对气机圆运动理论的升华,该理论至臻成熟并被黄氏运用于临床。
黄元御主张气分阴阳,通过中气升降运动产生“阴阳异位”的结果。
脾胃共居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正如《四圣心源》中所论述:“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纽,所谓土也”[[6]],己土左转阳化而阴升,癸水温升至乙木而达丁火,戊土右旋阴成而阳降,丁火积阴敛降成庚金,进而至壬水封藏。
董振华教授运用经方治疗疑难病验案举隅

g,
钩藤10 g,蝉蜕10 g,浙贝母10 g,桔梗10 g,枳壳10
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06 U・L~、谷 氨酰转肽酶(GGT)75 u・L~、碱性磷酸酶(ALP)
283
g,茯苓15 g,生甘草6 g,大枣5枚,继服14剂。
2006年8月7 Et再诊。流涕明显减少,由原来低头 流涕、只能仰头,变为低头亦可不流涕。原来仰卧
U・L~、白蛋白(Alb)28 g・L~、白蛋白球蛋白
比(A/G)0.8、总胆红素(TBil)29.8¨moL・L~。
血常规:白细胞(WBC)2.0
X
清涕向咽部倒流已经缓解,可以侧卧入睡。偶咳1 ~2声。头沉重不爽,出虚汗仍多。舌红苔黄腻,脉
College,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30) Zhen—hua has been engaged in the clinical work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 thirty years,enriched in clinical experiences,deeply studied Shanghanlun(《伤寒论>)Treaties on Febrile Disease)and Jinguiyaolue(《金匮要略》Synopsis of Prescription of the Golden Chamber),been good cine for
109/L。舌红少苔
干燥,脉沉细。证治同前。守方去防己、柴胡、赤 芍、陈皮、冬瓜皮、抽葫芦,加炒山药15 g,生牡蛎 (先煎)30 g,泽兰10 g。再服20剂,大便成形,每日 2次,尿少而黄,腹胀、牙龈出血仍有。以后基本以上方随证加减治疗半年,2004年10月28日复诊,
论“用学术讲政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0.4摘要:所有的社会科学理论都有一定的价值内涵作为灵魂,也都会以一定的方式讲政治。
只有“用学术”“讲政治”,才能够避免“讲政治”的独断论和经验论两种错误倾向,才能“用学术”的内在逻辑论证价值,确保形成合理的价值追求和广泛的价值认同。
坚持“用学术讲政治”,要确保政治方向、提供学理支撑、把握时代脉搏和运用中国话语。
关键词:用学术讲政治;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91(2020)04-014-008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何毅亭同志在2017年第一次教学工作会上明确提出党校教师要“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要求,中共中央2018年11月印发的《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把“着力提高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水平”作为新时代党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这为新时代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念引领。
作为一个党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者,我认为这不仅是对教学工作的要求,也是党校科研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指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
”[1]无论是教学或者科研,党校教师必须以深厚的学养作为基础,坚持“用学术讲政治”,以理服人,才能说服人,才能够更好地担负起历史使命。
“用学术讲政治”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一定要“讲政治”;另一方面是要“用学术”讲政治。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离开了任何一个方面的要求,就失去了党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一、社会科学理论为什么要“讲政治”这是回答“为什么需要理论工作”的价值理性问题。
社会科学理论,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和经济基础之上的文化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基本内容,它本身反映和代表着一定的阶级利益和政治主张。
理论工作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为所代表的阶级利益进行论证,在更广大的社会范围内进行宣传以达成价值认同。
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

龙源期刊网 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作者:廖吉喆来源:《小康》2018年第19期在密码世界里有一个定律——没有肉眼看得到的东西。
因为密码的真实都深藏在表面之下,破译者如果摆脱不了表面,打不开思路,找不到窍门,就无法恢复密文中隐藏的明文信息,这也就意味着解密失败。
因此,解密的重任必须由那些能直观事物本质、拥有开放心灵、具备敏锐洞见能力的勇者来承担,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首席专家董振华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卓越的“解密者”,《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也正是一本解密中国道路之所以成功的经典著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为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道路”所创造的“中国奇迹”为何举世瞩目,惊羡世人?这不仅是国际社会也是中国人自己渴望破解的谜题。
《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从思想的威力、正义的事业、信仰的力量、文化的基因、制度的优势、务实的态度、实干的精神等视角对这一世界普遍关注和急需解答的时代课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其内容涉及之广、主要议题之重大、观察视角之独特、分析逻辑之缜密,为读者呈现了一部有说服力的、气势恢宏的大国崛起之路。
中国如今取得的耀眼成就绝不是轻而易举更不是无缘无故的,世界上既没有无缘无故的东西,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美事。
在充满艰险与磨难的成功之路上,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那么人们怎么可能不会因为一千个理由而动摇一千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禁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如果说“信仰的力量”为我们揭示了共产党人以何种精神气概带领人民透过层层阴霾而不迷失方向,克服重重困难而不放弃希望;那么“思想的威力”则阐释了共产党人如何运用理性之光来排除万难并照亮前程,作者用“为什么事”、“为什么人”、“怎么办”这三个基本问题引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所注重的三种互为联系的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文中总结并揭示了“中国共产人之所以能”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善于学习哲学并运用哲学。
基于改进YOLOv5_的牧群检测方法

DOI:10.16661/ki.1672-3791.2311-5042-1592基于改进YOLOv5的牧群检测方法董振华 田娟秀*阮志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4摘要:在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精确识别牧群对于管理和监测工作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牧群目标检测方法存在着检测精度低和效率低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5牧群(以羊和牛为检测对象)识别算法。
首先,在网络中嵌入SA注意力机制模块,通过组卷积来减少计算负担,同时采用Channel Shuffle操作来促进不同组之间的信息交流。
其次,引入CoordConv卷积,有助于优化神经网络在包含坐标信息的任务中的表现,同时提升精度和召回率。
最后,用EIOU损失函数替代原模型中的CIOU,在提高模型收敛速度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定位效果。
经过实验证明,优化后的模型在自行制作的数据集上的平均精度达到了92.3%,相较于原始YOLOv5模型提升了1.4%。
改进后的模型在检测精度和速度方面都有明显提升,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进行牧群的检测和识别。
关键词:YOLOv5模型 牧群识别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 损失函数中图分类号:TD61;TM75;TP391.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4)04-0165-06Detection Methods for Herds Based on the Improved YOLOv5ModelDONG Zhenhua TIAN Juanxiu*RUAN ZhiCollege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Hunan Province, 411104ChinaAbstract:Th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herds is essential for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in the fields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Nevertheless, there are issues in the conventional target recognition method of herds, like low detection accuracy and low efficiency.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mproved-YOLOv5 recognition algorithm of herds (sheep and cattle are used as detection objects) to solve these issues. First, group convolution is use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load by embedding the SA attention mechanism module in the network, and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among different groups is facilitated by Channel Shuffle operation. Next, the CoordConv convolution is introduced to help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neural net⁃works in tasks that include coordinate information while enhancing precision and the recall rate. Lastly, the CIOU in the original model is substituted with the EIOU loss function to obtain better localization effects while improv⁃ing the model's rate of convergenc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accuracy of the optimized model on the self-produced dataset reaches 92.3%, which is 1.4%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YOLOv5 model. The improved model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detection accuracy and speed, allowing it to detect and identify herds基金项目: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S202311342049);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21JJ30186);湖南工程学院青年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XJ18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振华教授简介
董振华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致力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党中央国务院布置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课题和《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与改革攻坚研究》《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整体文明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路径及发展趋势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长期承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哲学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0多部,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政策水平。
长期从事中央党校省部级、地厅级领导干部班,中央党校中直机关分校、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的教学工作,长期为中央各部委、各省区中心组理论学习做辅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