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概况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说明标准格式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核心地段,东临商业用地;南侧临路,对面为新建的中低档次的多层集资房和农民自建房; 西侧紧邻新区主干道 ,道路西侧为项目; 北侧路,对面是最大市民休闲广场广场。
区域规划为未来市行政中心,市政府、市政广场、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银行等公共配套齐全。
其中用地面积约为: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为大型城市综合体,含商业、餐饮、电影院、酒店、公寓等功能,建筑高度小于100米。
地下一层为车库、变配电室、冷冻机房、发电机房、电话网络机房,等部分设备房,地下二层为地下车库、联通与移动通信机房、水泵房间等设备房;消防控制室设在一层;商业安保监控机房设置在商业的地下一层;酒店安保监控机房设置在酒店一层;同时在酒店四层分别设置电话、电脑机房专为酒店服务。
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扩初有关批复文件及有关市政条件。
2.国家现行的有关规程、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1GB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11章GB50096-99 《住宅设计规范》(2003年版)GB50368-2005 《住宅建筑规范》(2005年版)JGJ 16-2008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3.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等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三.设计范围及内容: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联动控制系统。
3.消防广播系统。
4.消防电话系统。
5.火灾点亮及消防状态下非消防电源切除。
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1.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为一级保护对象,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2.设置范围: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在地下停车库、商铺、公寓电梯前室、酒店电梯前室、客房、办公室。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目录1工程概况 (3)2系统概述 (3)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4联动控制系统 (3)5消防专用电话系统 (4)6系统安装 (4)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数据中心机房工程。
本工程为丙类厂房建筑。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选用XXX产品进行深化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声光警报器、警铃、放气指示灯、紧急启停按钮、气体灭火控制器、模块箱、总线短路保护器、输入/输出模块、消防广播、手动报警按钮等;2系统概述本工程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集中火灾报警联动控制系统。
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多线联动控制盘、手动控制盘、消防联动系统供电电源、消防电话设备、消防广播设备等均安装在消防机柜内。
消防电源监控设备和防火门监控设备均挂墙安装。
本消防系统采用总线制方式,其中消防给水泵和排烟风机等设备的启、停在消防控制室设手动直接控制(硬线连接)。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在机房、配电室、电池室、柴发机房、油箱间、走廊等易发生火灾房间设置火灾探测器,在各楼层靠近楼梯出口处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每个手动报警按钮上均设有消防电话插孔。
各楼层均设置消防广播,在一楼消防控制室设置火灾显示盘。
本工程气体灭火系统由专用壁挂式气体灭火控制器控制,气体灭火控制器壁挂于气体灭火防护区域外公共部位,气体灭火控制器通过CANbus总线和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通讯。
气体灭火控制器主电为AC220V消防电源,消防电源断电时,可自动转换由24V蓄电池供电。
气体灭火控制器不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直接传送至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气体灭火控制器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的联动触发信号。
气体灭火系统装置启动及喷放各阶段的联动控制及系统的反馈信号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4联动控制系统本设计所有联动指令均可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及有源、无源界面模块输出控制,其中设在园区内的消防水泵房内的消防泵也可通过多线联动控制盘的直接控制线(硬接线)由消防控制室的值班员远程手动控制。
电气消防工程方案

电气消防工程方案一、项目概况电气消防工程是指利用电气设备和装置进行灭火、报警和紧急情况处理的工程。
该工程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火灾逃生通道疏散指示系统、消防电梯及机房空气调节等。
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按照国家建设部门的要求,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一套可靠的电气消防工程系统,确保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报警、防范和控制火灾的蔓延,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工程方案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电气消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准确地报警,以便采取措施进行救援和灭火。
该系统应包括火灾感应器、火灾控制面板、火灾报警器和火灾联动控制设备。
在本项目中,将选择光电感应式火灾探测器,与火灾控制面板联动,一旦检测到火灾,系统将自动触发警报,同时将信息传送到相关部门。
2. 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灭火系统是指在火灾发生后,能够自动启动并进行灭火的系统。
常见的火灾自动灭火系统包括火灾报警联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报警联动自动喷雾灭火系统。
该系统通过检测火灾信号,自动启动灭火设备进行灭火,以减少火灾对建筑物和人员的伤害。
本项目中,将设计采用火灾报警联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结合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系统能够正确、可靠地工作。
3. 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是为了在火灾时提供必要的照明和指引,帮助人员安全疏散。
该系统包括应急照明设备和疏散指示灯,能够在停电时自动启动,并指引人员走向安全的疏散通道。
在本项目中,将设置应急照明设备和疏散指示灯,并确保其与电源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4. 火灾逃生通道疏散指示系统火灾逃生通道疏散指示系统是指在火灾发生时,帮助人员找到最短、最安全的逃生通道的系统。
该系统包括逃生通道标志、路径引导灯和声光报警器,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提供适时的疏散指引。
火灾报警系统工程方案范本

火灾报警系统工程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火灾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有效的火灾报警系统必不可少。
因此,本次工程方案旨在设计和安装一套全面的火灾报警系统,以确保建筑物内部和周边区域的火灾安全。
二、项目概述本次工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总体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特点,设计合适的火灾报警系统。
包括火灾报警器、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
2. 布线系统:对建筑物内部进行布线设计,确保火灾报警系统能够有效覆盖每个区域。
3. 设备安装:安装火灾报警器、感烟探测器等各类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4. 联动控制:设计火灾报警系统与消防设施的联动控制系统,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启动消防设施。
5. 系统调试:对安装完成的火灾报警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6. 系统培训:对使用人员进行系统使用培训,提高火灾报警系统的有效性。
三、设计方案1. 总体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消防安全要求,设计一套全面的火灾报警系统。
系统包括火灾报警器、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能够覆盖建筑物内部和周边区域。
2. 布线系统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面积,设计合适的布线系统,确保火灾报警系统能够有效覆盖每个区域,减少死角。
3. 设备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安装火灾报警器、感烟探测器等各类设备。
安装位置和数量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4. 联动控制设计火灾报警系统与消防设施的联动控制系统,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启动消防设施,如喷淋系统、疏散通道指示灯等。
5. 系统调试对安装完成的火灾报警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包括设备的功能测试、联动控制系统的调试等。
6. 系统培训对使用人员进行系统使用培训,包括系统的操作方法、日常维护和保养等,提高火灾报警系统的有效性。
四、施工进度安排1. 设计阶段:确定火灾报警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设备选择、布线系统、联动控制等。
预计耗时1个月。
2. 设备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所需的所有设备和材料。
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一、项目概况: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是对建筑物进行安全保护的重要工程,其施工组织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质量稳定。
二、项目的目标和任务:1.安全目标:确保施工过程中无人伤亡事故发生。
2.进度目标:按计划完成工程的各项任务,确保工期不延误。
3.质量目标: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工程质量稳定可靠。
4.成本目标:合理控制施工成本,确保工程经济效益。
三、施工组织方案的内容:1.组织机构的建立:建立项目的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安全管理措施: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急预案等,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进度计划和资源配置:编制详细的进度计划,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进行。
4.质量控制措施:制定详细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包括材料选择、工艺要求、施工检验等,确保工程质量稳定可靠。
5.现场施工管理: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流程和施工管理规范,明确各项工作的顺序和要求,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
6.成本控制措施:制定详细的成本控制方案,包括施工成本控制、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等,确保施工成本的合理控制。
四、施工组织方案的实施:1.组织机构的建立:按照施工组织方案中的组织结构,建立相应的施工组织机构,并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根据施工组织方案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实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
3.进度计划和资源配置的实施:按照施工组织方案中的进度计划,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
4.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根据施工组织方案中的质量控制措施,选择合适的材料,按照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施工,进行施工检验等,确保工程质量稳定可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施工单位:XX公司施工日期:XX年XX月XX日工程名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一、工程概况1.工程施工进度情况根据施工合同约定,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进度计划进行工程施工。
经检查,施工单位已经按照计划进行了施工,并且进展顺利。
2.施工质量检查(1)安装位置合理性检查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标准,检查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位置,发现施工单位按照要求合理安排了火灾自动报警器的安装位置,并满足了防护装置和隐蔽工程的要求。
(2)设备材料质量检查对施工单位所使用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了检查,发现施工单位选用的设备和材料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且质量可靠。
(3)接地系统检查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接地系统进行了检查,发现接地电阻合格,接地装置安装牢固,接地电网与建筑物的大地保持良好接触。
3.完成情况检查根据工程进度计划,检查了已完成的施工工作。
发现施工单位按照要求完成了火灾自动报警器的安装、线路的铺设、控制柜的布线等工作,并且已经通过了初步验收。
4.问题与改进方案(1)施工安全问题在施工现场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工人未正确佩戴安全防护装备、施工材料未妥善堆放等问题。
施工单位应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并落实安全措施,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2)施工技术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存在技术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操作能力,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3)施工进度问题部分工程进度滞后,施工单位应调整施工计划,加快施工进度,并与监理单位进行密切沟通,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4)施工材料问题部分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及时处理,并进行材料替换,确保施工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三、改进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正确佩戴安全防护装备,遵守施工安全规范。
2.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调整施工计划,优化施工流程,加快施工进度。
4.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检查和把关,确保施工材料质量可靠。
火灾报警系统施工组织设计

火灾报警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及施工目标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主要工程内容有:⑴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防爆钢管、镀锌钢管敷设及电线穿管、钢管刷防火漆等。
⑵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接线端子箱、模块等外部设备的安装。
⑶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设备接线、线路检测、主机安装及调试等。
⑷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调试。
2、施工目标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安全:采取严格措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0”指标。
文明施工:达到文明工地标准。
二、施工前的准备1、技术准备⑴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及工程管理人员熟悉和了解现场情况、工程特点,制订具体的施工方案;⑵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和审查图纸资料,积极进行设计交底,施工图自审和会审;⑶配备必需的施工用表、施工和验收规范、标准图集等资料;⑷组织施工管理机构,确定施工程序方案,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技术负责制,加强技术交底。
2、施工设备、工具材料准备⑴首先依据设计图纸资料提出材料计划并落实,核查到货情况;⑵根据施工内容配备施工设施和工具,并检修完好,达到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3、施工现场准备⑴根据现场合理布置生产、生活设施,材料堆放场地;⑵作好施工现场的四通一平工作;⑶开工前根据施工需要陆续将施工用具、设施运至施工现场;⑷作好施工组织工作。
三、项目部的设置及劳动力配备计划劳动力配备计划表四、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组织机构: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小组,一手抓管理,一手抓质量,进行质量控制,达到预期的目的。
2、建立岗位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对工程中的材料质量,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并负负责正常施工所需材料设备、劳动力等的组织。
消防自动报警工程施工计划

消防自动报警工程施工计划一、项目概况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工程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通过设备和设施,及时发现可疑火灾情况,实现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确保火灾的及时报警和处置。
本项目的客户是某地产开发公司,工程地点位于新建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约为五万平方米,涉及到住宅楼区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二、施工前准备1. 安全事故预防施工前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参加消防安全培训,了解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工程的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和操作规程。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确保人员,设备和施工材料的安全。
2. 施工准备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确保各种施工材料、设备、工具等的准备工作,以及施工场地和施工通道的清理和整理工作。
3. 项目管理建立项目管理团队,分工明确,确保项目施工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
4. 合规审批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工程的审批手续,确保施工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
三、施工过程1. 基础施工对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工程所需的建筑基础设施进行检查和准备工作,确保施工所需的基础设施完好无损。
2. 管道敷设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消防管道的敷设工作。
确保管道的严密连接和牢固固定。
3. 探测器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对消防自动探测器和报警器进行准确的安装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4. 控制设备安装对控制设备和联动设备进行安装和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响应。
5. 联动控制对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进行联动控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调试与试运行对整个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进行调试和试运行,进行各项参数的调整和详细的性能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验收与交付1. 安全验收在所有施工工序完成后,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验收。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齐全,并符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2. 设备检测对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所使用的各种设备进行检测,确保各项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软管敷设
1.3.1
▲
使用场所及长度
钢管与电器具间的电线保护宜采用金属软管或可桡金属电线保护器,长度不宜大于2m。
观察和尺量检查。
1.3.2
●
完整度
金属软管不应退纹松散,中间不应有接头。
观察检查。
1.3.3
▲
接地
金属软管应可靠接地但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
观察检查。
1.4
塑料管敷设
1.4.1
序号
检测
内容
技术要求
检查方法
检测结果
结论
1.2.3
●
钢管与设备间的连接
钢管与设备间连接对于干燥场所,钢管端部宜采用金属软管或可扰金属电线保护后引入设备的接线盒内,且钢管口应包扎严密;对室外或室内潮湿场所,钢管端部应增设防水弯头,导线应加套防护软管,经弯成滴水弧状后再引入设备的接线盒;与设备连接的钢管管口与地面的距离应大于200mm。
观察检查
1.2.4
★
钢配管卡
明配钢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下表:
观察和尺量检查。
敷钢
设管
方种
式类
钢管直径(mm)
15
25
4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5
—
—
—
以
20
32
50
上
管卡间最大距离(m)
吊
架
支
架
或
沿
墙
敷
设
厚
壁
钢
薄
1.5
2.0
2.5
3.5
壁
钢
管
管
1.0
1.5
2.0
吊杆最小直径不应小于6mm,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500mm。
观察和尺量检查。
1.4.7
★
明配管卡距离
明配硬塑料管固定点间距应均匀,管卡最大间距应符合下表:
数
量
管内经(mm)
方
法
20以下
25-40
50以下
吊
架
支
架
沿
墙
0.5
1.0
1.5
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500mm。
2
布线要求
2.1
★
传输线路规格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
观察检查
2.4
▲
控制通讯报警线路的保护方式
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宜采用穿金属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暗敷在不燃烧体结构层内;其保护措施采用绝缘护套为非延燃性材料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内或封闭线槽内。
观察检查
2.5
★
传输网络
传输网络不应于其它系统的传输网络合同。
观察检查
▲
阻燃标记
保护电线用的塑料管及其配件应采用阻燃处理的材料制造,塑料
观察检查。
序号
检测
内容
技术要求
检查方法
检测结果
结论
管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制造厂标。
1.4.2
●
敷设场所
塑料管敷设不应设在高温或宜受机械损伤的场所。
观察检查。
1.4.3
●
连接方式
塑料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应采用插入阀连接;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密封管与管之间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和长度宜为管外经的3倍,管与管对口应位于套管的中心管与器件连接时,插入深度宜为管外经的1.1—1.8倍。
检查隐蔽纪录。
1.2.2
●
钢管的连接
钢管的连接处应符合下列要求: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小于接头长度1/2,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牙,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损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经的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焊接时焊缝应牢固严密,钢管连接处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暗配的黑色钢管与盒(箱)连接,可采用焊接管口应高出盒(箱)内壁3—5mm,且焊后应补涂防腐漆,薄壁钢管严禁熔焊连接。
横向敷设的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如采用穿管布线时,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宜穿入同一根管内或线槽孔内。
2.6
电缆敷设
2.6.1
▲
不同系统的线路的敷设要求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线路,不应穿在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对照施工图观察检查。
2.6.2
▲
直埋敷设
电缆严禁有绞拧、装压扁护层采用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电缺陷,直埋敷设时,严禁在管道上下平行敷设电缆。
观察检查
2.6.3
▲
不同防火区的线路敷设要求
火灾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
手动报警按钮、
楼层显示器
信号、控制模块
报警控制器联动控制下列系统及设备:
序号
检测
内容
技术要求
检查方法
检测结果
结论
1
配管
1.1
一般要求
1.1.1
●
多尘潮湿场所的配管
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作密封处理。
明敷的观察检查、暗敷的检查隐蔽工程纪录。
1.1.2
●
进入落地框箱的配管
明敷的观察检查、暗敷的检查隐蔽工程纪录。
1.1.5
●
接线盒的设置
电线管遇到下列情况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且设置位置应便于穿线;管长度每超过45m无弯曲;管长度每超过30m有一个弯曲;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二个弯曲;管长度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
观察和尺量检查。
1.2
钢管敷设
1.2.1
●
钢管的防护处理
钢管敷设防护处理,当埋于涂层时应涂两度沥青;采用镀锌管时,镀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
观察检查。
1.4.4
●
与设备连接
塑料管与设备的连接宜采用塑料软管且均应为阻燃型,金属管与塑料管不得混用。
观察检查。
1.4.5
●
温度补偿装置
硬塑料管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敷设时,应按设计规定装设温度补偿装置。
观察和尺量检查。
1.4.6
●
穿楼板处的保护措施
明配硬塑料管在穿过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应采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距楼板表面的距离不小于500mm。
检查所有导线的合格证与导线上的标记是否一致。
序号
检测
内容
技术要求
检查方法
检测结果
结论
2.2
★
导线截面积
绝缘导线、电缆线芯最截面不应小于下表:
检查导线上的线径标记。
类别
线芯的最小截面mm
穿管敷设的绝缘线
1.00
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
0.75
多芯电缆
0.50
2.3
★
导线的保护方式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芯应采用穿金属管、经阻燃处理的因质塑料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概况
建筑物名称
地址
建筑面积(m2)
建筑类别(类)
建筑层数
地下: 地上:
建筑高度(m)
使用单位
联系电话
施工单位
联系电话
设计单位
生产厂家
系统类型
1、控制中心报警; 2、集中报警; 3、区域报警;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集中报警控制器
区域报警控制器
联动控制器
打印机
消防广播主机
消防专用电话
进入落地柜箱的电线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基础面50—80mm。
观察和尺量检查。
1.1.3
●
电线管的弯扁度
电线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观察和尺量检查。
工具:卡尺。
1.1.4
●
电线管的弯曲半径
电线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明配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时不小于4倍;当线路埋于地下或混凝土时不小于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