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解剖及正骨手法

合集下载

【胸椎等图解】

【胸椎等图解】

胸椎、颈椎、腰椎、骨棘突定位(图文学解)胸椎、颈椎、腰椎、骨棘突定位(图文学解)现代人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和伏案工作,弯腰驼背的越来越多(包括许多青少年)。

胸椎的变形,小关节的紊乱,韧带、肌肉劳损是造成胸椎、背部顽固性疼痛的主要原因,并且也可能引起心慌、胸闷、早搏、胃痛等许多疾病。

古人说:“背脊正,不生病。

”就是这个道理。

驼背会导致脊椎神经孔狭窄,即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从而出现许多疾病。

00胸椎01胸椎图片02胸椎图片(侧面看)03胸椎图片(侧面看)04胸椎图片(侧面看)胸椎骨质增生作为人体骨质老化的客观标志,胸椎骨质增生多数时候对人体并无不良影响,而且还在椎关节新的平衡过程中起着维持作用,也是椎体为适应应力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它既是生理的,又可能转变为病理的,只有发生在特殊的位置上,才会产生相应的症状。

胸椎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高成正比例增多,而颈、肩、臂、腰、腿麻木疼痛的症状却不随年龄增高而增多。

60岁以上的老人,胸椎骨质增生率为100%,而临床症状发生率却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还有许多研究资料说明,在50岁以上的男性、60岁以上的女性中,90%的人可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骨质增生。

年满70岁者,几乎在x线片上都有骨关节病的改变,但多数人并不出现症状。

许多患者一见到胸椎骨质“增生”即恐惧,见到“骨刺”即心情紧张,恐怕将来会四肢瘫痪,这是不必要的紧张。

因为骨刺本身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病,而是一种生理性的组织反应,是中老年时期骨关节的生理性老化的表现。

所以,颈椎骨刺并不可怕。

就是发现有骨刺形成,也不等于就可以诊断为颈椎病,需要专科医生的详细检查并作出诊断。

如有疼痛症的状,首先采用消炎止痛药、根据病情,先不要手术,以中药调理或采用药物、姜、艾、火炙、之理疗法,(如活力油、或湛江出的麝香风湿油等之类的药物)效果都很好,达到舒筋活络、活血化淤、疏风理气、松弛肌肉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经络等目的。

干货(胸椎、腰椎)正骨手法

干货(胸椎、腰椎)正骨手法

干货(胸椎、腰椎)正骨手法扩胸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双手十指交叉扣住,置与颈项部,术者站于其身后,用一侧膝部顶住患者第5—7胸椎棘突处,两手托握住其两肘部,使患者身体缓缓地做前俯后仰被动动作,待其放松后,再作后伸运动到有阻力时,术者双手同时向后发力,快速小幅度的将其两肘向后扳动。

[操作要领]1、扳动时,要让患者呼吸自然,切忌闭气。

2、膝部仅起顶按作用,不能在扳动时发力向前顶推。

3、膝部顶按的位置要准确。

4、扳动时用力不可过大,否则容易造成岔气,或损伤肩肱关节。

本法具有整复肋椎关节错缝的功能,临床常用于治疗岔气,胸痛,胸闷,肋椎关节微小错缝等症。

胸椎对抗复位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双手十指交叉置于后颈部,术者站于其后,用一侧膝部顶住上胸段患部,两手分别从患者两掖下前伸,抱住患者两侧肩部前方,然后嘱患者做小幅度前屈后仰活动,待身体放松后伸有阻力时,术者两手向后,向上牵拉扳动。

[操作要领]同扩胸扳法。

此法适用于上胸段肋椎小关节紊乱,微小错缝之病证。

上胸椎后伸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两上肢上举180度,两手掌交叉重叠,术者站在其侧后方,一手拇指面顶住在上胸段正位胸椎的棘突上,一手在前用前臂抱按住患者两上臂下端近肘关节处。

然后让患者挺胸至有阻力时,术者抱按患者上肢之手向后扳动其双上肢。

同时,另一手顶按棘突之拇指向前快速推按患者棘突,使后突的胸椎向前复位。

[操作要领]1、抵按胸椎的拇指定位要准确。

2、在快速扳动时,拇指要用较大的力量向前抵按住着力部位,固定患者上身不向后倾,以保证扳动的力点在患部。

本法对胸椎后凸畸形有整复作用。

常用于治疗青年驼背,青少年姿势不良性胸椎后凸,驼背等病症下胸椎后伸扳法[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于其一侧,一手手掌抵按在下段胸椎棘突处,一手手掌及前臂托住患者胸正中部,将其胸部向上托起至有阻力时,两手协同将其上身在向上托举扳动和向下按压胸椎棘突处,同时瞬间快速发力,使其后伸幅度扩大5至10度。

[VIP专享]【胸椎等图解】

[VIP专享]【胸椎等图解】

胸椎、颈椎、腰椎、骨棘突定位(图文学解)胸椎、颈椎、腰椎、骨棘突定位(图文学解)现代人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和伏案工作,弯腰驼背的越来越多(包括许多青少年)。

胸椎的变形,小关节的紊乱,韧带、肌肉劳损是造成胸椎、背部顽固性疼痛的主要原因,并且也可能引起心慌、胸闷、早搏、胃痛等许多疾病。

古人说:“背脊正,不生病。

”就是这个道理。

驼背会导致脊椎神经孔狭窄,即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从而出现许多疾病。

00胸椎01胸椎图片02胸椎图片(侧面看)03胸椎图片(侧面看)胸椎骨质增生 作为人体骨质老化的客观标志,胸椎骨质增生多数时候对人体并无不良影响,而且还在椎关节新的平衡过程中起着维持作用,也是椎体为适应应力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它既是生理的,又可能转变为病理的,只有发生在特殊的位置上,才会产生相应的症状。

 胸椎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高成正比例增多,而颈、肩、臂、腰、腿麻木疼痛的症状却不随年龄增高而增多。

60岁以上的老人,胸椎骨质增生率为100%,而临床症状发生率却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还有许多研究资料说明,在50岁以上的男性、60岁以上的女性中,90%的人可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骨质增生。

年满70岁者,几乎在x线片上都有骨关节病的改变,但多数人并不出现症状。

 许多患者一见到胸椎骨质“增生”即恐惧,见到“骨刺”即心情紧张,恐怕将来会四肢瘫痪,这是不必要的紧张。

因为骨刺本身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病,而是一种生理性的组织反应,是中老年时期骨关节的生理性老化的表现。

所以,颈椎骨刺并不可怕。

就是发现有骨刺形成,也不等于就可以诊断为颈椎病,需要专科医生的详细检查并作出诊断。

如有疼痛症的状,首先采用消炎止痛药、根据病情,先不要手术,以中药调理或采用药物、姜、艾、火炙、之理疗法,(如活力油、或湛江出的麝香风湿油等之类的药物)效果都很好,达到舒筋活络、活血化淤、疏风理气、松弛肌肉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经络等目的。

胸椎胸椎棘突定位图解2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感觉?(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

龙氏胸椎手法——龙氏正骨文字资料总结

龙氏胸椎手法——龙氏正骨文字资料总结

龙氏正骨胸椎关节纠正术1.立式端牵法操作技巧:患者站立位,双上肢外展上举、屈肘、五指交叉环抱于后颈部,同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医者立其后,双手从患者腋下向前穿出、屈肘、掌心向上握其前臂,下肢外旋呈丁字步态。

随其吸气,顺势向上端推,至呼气最深时,再稍施向上之力,即可听到弹响声,告复位成功。

此法亦可坐位进行,操作技巧同上。

2.上肢提拉法操作技巧:患者坐位,患侧上肢伸直上举,医者立于旁,双手紧握肘部,随患者吸气顺势上提,至吸足气时憋住气,再令其大口快速吐气,与此同时,突然行向上提拉之力,如闻弹响声即可,若未闻及,可同法反复操作数次,至复位为止。

3.端提法操作技巧:患者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医者立其后,两手从腋下穿出,五指交叉,环抱于胸前,随其吸气亦行顺势端提之力,至吸足时憋住气,再令其大口快速吐气之同时,施向上顿错之力,也可以达到解除滑膜嵌顿,使受累关节恢复正常的效果。

4.掌按法操作技巧:患者俯卧位,上肢置龄躯体两侧。

医者立于旁,上肢伸直,腕部背伸,五指并拔,手掌根部按于病变椎体棘突处,另一手叠压于手掌背侧,运力于掌根,沿胸椎棘突排列的方向,向前下方按压,至适度时再稍施旋按之力,可听到清脆的小关节弹响声,告手法复位成功。

5.斜扳法操作技巧:患者体位同上,医者立于旁,一手背伸腕关节,五指微屈,以掌根按于相应胸椎棘突部位,另一手从对侧腋下穿出,朝后内方向拉扳,双手同时交错用力,使病变部位得以康复。

6.推扳法操作技巧:患者仰卧位,患侧上肢内收屈肘,对侧下肢内收并屈钱屈膝,医者立于患侧,一手托推肩关节后方,另一手按压屈位之膝部,双手向相反方向一推一扳,亦可听其小关节复位的弹响声。

7.顶拉法操作技巧:患者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医者立其后,右足踏在坐位上,屈镜屈膝各90度,胫骨结节顶住病变胸椎棘突处,双手从腋下穿出,掌心向后,置于肩前方,上下肢同时一前一后交错施力,听到小关节复位的弹响声,提示手法成功。

8.胸部按压法操作技巧:患者仰卧位,医者立于一侧,双手掌根重叠置于胸骨体部,令其作自然胸式呼吸数次,并随呼吸的节律调整用力的轻重,在呼气至最大限度时,施以突发之力,闻及弹响声,示胸椎小关节已复位。

关于胸椎知识点

关于胸椎知识点

胸椎是人体脊柱的一部分,位于颈椎和腰椎之间。

它由12个椎骨组成,每个椎骨与相邻的椎骨通过椎间盘连接。

胸椎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内脏器官,支撑上半身的重量,并提供稳定的支撑结构。

了解胸椎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脊柱的整体解剖和生理学很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逐步介绍胸椎的知识点。

第一步:胸椎的基本解剖胸椎是由12个椎骨组成,从T1到T12,其中T代表胸椎(Thoracic)。

每个椎骨由一个圆形的体部和两个横形的突出部组成。

这些椎骨通过椎间盘连接,形成一个强大的支撑结构。

第二步:胸椎的功能胸椎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首先,它们支撑着上半身的重量,并将其转移到骨盆。

这使得我们能够保持直立姿势和平衡。

此外,胸椎还保护了内脏器官,如心脏和肺部。

它们形成了胸腔,提供了一种保护性的外壳。

第三步:胸椎的疾病和损伤胸椎可以受到多种疾病和损伤的影响。

常见的疾病包括胸椎骨折、胸椎间盘突出、胸椎侧弯等。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背部疼痛、神经受损和运动功能受限等问题。

第四步:保护和预防为了保护胸椎的健康,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保持正确的体态和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长时间的坐姿和站立姿势,以及长时间的低头和仰头。

其次,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特别是背部肌肉的加强。

此外,定期进行背部按摩和伸展,有助于缓解背部疼痛和紧张。

第五步:寻求医疗帮助如果您遇到胸椎相关的健康问题,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医生会根据症状和体格检查来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并可能建议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

总结:胸椎是人体脊柱的重要部分,它起着支撑上半身、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了解胸椎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保持脊柱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保持正确的体态和姿势,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保持胸椎的健康。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了解胸椎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保护和维护它的健康。

胸椎的健康对于我们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胸椎正骨手法:俯卧叠掌推按法】体位:采...

【胸椎正骨手法:俯卧叠掌推按法】体位:采...

【胸椎正骨手法:俯卧叠掌推按法】体位:采...
【胸椎正骨手法:俯卧叠掌推按法】
体位:采用头端挖有窗洞之治疗床(洞径150mm),患者俯卧位,口鼻置于洞中,以利呼吸。

胸下可垫薄枕,两臂平放于身体两侧,可使全身肌肉放松。

医者站于患者头端(顺式),或尾端一侧(逆式)。

手法:医者双掌重叠,掌根置于胸椎棘突上,与皮肤成60‘角,先令患者吸气,然后屏住‘气,医者趁机短促用力,顿挫地向前下方推按,并沿脊柱有节奏地自上而下(顺式),或自下而上(逆式)地边推按边移动手掌。

对偏歪错位之椎体则应作重点按压。

说明:
1、一些流行手法多令患者吸气后再呼气,或吸气后突然咳嗽呼气,当呼气尽时医者突然用力向下按压。

作者经研究后对此加以改进。

即令患者吸气后憋住气,再按压。

理由是:我们认为,肺吸足气后憋住,犹如轮胎打足了气,才能经受得住外力按压,且内外反向作用力恰好交汇于背部胸壁(犹轮胎壁),才能达到使胸椎复位之目的。

如果呼气尽再用力按压,则此时肺被相对压缩变实,医者按压之外力将很容易沿背部胸壁传导到胸膜及被压缩变实之肺脏,反易造成胸膜肺心等内脏损伤,安全系数较小。

2、掌根与皮肤成60°角时推按较90°垂直下压复位效果要好,因胸椎后关节之关节面呈冠状面,前后重叠排列,且棘突向尾端倾斜互呈叠瓦状覆盖,若垂直下压,反使错位之胸椎小关节面互相紧贴,不利于复位成功。

3、如有牵引床或助手协助,使椎体关节处于拉伸展开状态,则复
位效果更好。

#正骨##头条健康##我要上头条#。

胸腰骶椎正骨手法

胸腰骶椎正骨手法

胸腰骶椎正骨手法胸腰椎正骨手法1,俯卧摇腿揉腰(背)法:适用于全部胸腰椎综合征各骨关节损害者.是胸腰椎后关节左右旋转式错位的常规于法。

尤其适用于胸、腰、骶椎的脊柱侧弯的调正,和老年人的肥大性脊椎炎,是个有效而安全的手法。

此法用力柔和,胸腰椎后关节顺轴心摇动而逐渐复位。

患者俯卧治疗床上,一助手马步,双手分别抓住患者双足部,将患者双小腿抬起屈膝成150°一160°,膝关节以上平置床上,瞩其腰腿部放松,同时将其双足向左右方向成“8”字形往返摆动,使其腰、臀、小腿成波浪式左右弧形摇摆,此时术者站于患椎棘突偏歪方向的床边,以一手掌根部按压于患椎后旋的横突后侧.另手以拇指按压于患椎棘突偏侧至椎板部作“定点”,与助手两人动作要协调,用力相一致。

如无助手时,用枕头将患者足踝部垫起,术者一手“定点”于横突或棘突部,另手摇动其臀部使其左右摇摆活动。

每次约5~8分钟。

此法还可作为放松手法,常配合其他正骨法进行复位。

2,俯卧牵抖冲压法:适用于胸、腰、骶椎的椎间关节各类型错位。

属正骨手法与牵引相结合的术式,对新创伤引起的椎间盘突出症,能促其还纳复位,对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已硬化)、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皱褶等较重患者.并发各类型椎间错位的复位治疗,较单人施术效佳。

实施时,术者根据病情,决定“定点”的方法。

患者俯卧于治疗床的软枕上,嘱其双臂伸直上举(防止牵抖时胸肋骨因擦动而挫伤,引发胸痛),用手抓紧治疗床头边缘(因故不能双手抓床者,由第二助手协助用手抓紧其双侧腋窝部),对T3—10椎间复位者,术者术前指导患者配合做深呼吸(口令1—2时吸气,口令3时呼气),在纠正腰椎滑脱症者,指导他配合咳嗽(口令l一2时吸气,口令3时咳嗽)。

助手站其下方,检查患者双足长度,做好牵抖准备。

术者按复位主要病椎的棘突偏向,决定站其左侧或右侧,面向其对侧肩部站立.以靠床的手掌根部做冲压(棘突偏左站左侧,用右手冲压),另手为辅助: (1)直接冲压法时,重叠在主冲手背上; (2)间接分压法时,按于病椎下方后隆的椎棘突上;(3)旋转分压法时,与主冲手分置“定点”于对应的棘突或横突上。

视频图解:胸椎整复法,您不容错过的传统正骨法!

视频图解:胸椎整复法,您不容错过的传统正骨法!

视频图解:胸椎整复法,您不容错过的传统正骨法!按动疗法的脊柱调整手法源于传统中医推拿中的正骨手法,在数十年的发展中,吸收了现代中外手法治疗的技术经验,逐渐形成以引导患者主动运动、注重呼吸配合为特点的,扳、牵、旋、顶多法并用的脊柱小关节整复技术。

国内目前有数十种整脊技术,手法各有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各技法虽姿势、手形、体位各异,但其起效均通过牵拉、扭转、按压之力作用于脊柱,达到矫正畸形、纠正错缝、消除脊柱小关节紊乱的目的。

按动疗法认为,脊柱整复技术的基础在于对脊柱各节段关节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状态等知识的掌握,其操作要求轻灵短快,强调发力的短促有力、精准可控。

要实现操作中的力合劲整、定位准确。

胸椎整复法胸椎牵提法1.上段胸椎牵提法患者取坐位,双手交叉扣住置于颈后。

医者位于患者身后,右侧上肢从患者上肢之前绕至患者背部,左侧上肢从上臂之前绕至患者后侧并扣住患者左侧前臂,待患者放松后,医者双上肢迅速向后上方提拉,听到弹响即表明复位。

上段胸椎牵提法2.中段胸椎牵提法患者取坐位,双手交叉扣住置于颈后。

医者位于患者身后,双上肢从患肢上臂之前绕至身后,并且分别扣住患者双侧小臂,待患者放松后,医者两上肢迅速向后上方提拉,听到弹响即表明复位。

中段胸椎牵提法3.下段胸椎牵提法患者取坐位,双手平行置于胸前,位于前正中线。

医者位于患者身后,双上肢从患者腋下绕至患者胸前,扣住患者胸前双手腕,待患者放松后,医者双侧上肢迅速向后上方拉起,听到弹响即表明复位。

下段胸椎牵提法4.膝顶臂提法患者取坐位,双手交叉置于颈后。

医者位于患者身后,单足踏于方凳之上,膝部顶住患者偏歪棘突。

医者双手从患者腋下穿过,紧握患者前臂远端,并以前臂背侧托住患者上臂近腋处。

若患者上段胸椎偏歪者,患者上身略后倾;若患者下端胸椎偏歪者,患者上身略向前倾。

嘱患者深呼吸,医者在患者吸气同时,迅速将患者上臂上提,听到弹响即表明复位。

膝顶臂提法胸椎整复法俯卧位胸椎整复法1.俯卧肘压复位法患者俯卧位,头部放平,保持颈部放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禁忌;不可歪斜颈椎椎体。
俯卧分筋搓骨法
• 患者俯卧,术者站与患者一侧,一手鱼际压于患处(椎弓
处),另一手压于对侧下或上一椎弓处,双手同时向掌指
方向发力。本法可解决胸椎旋转性错位。
• 禁忌;不可粗暴发力。
45度冲压法
• 解决t1~4的前后位错位问题。
• 要领;掌握45度的角度,当患者呼气快结时顺势轻轻发力。
胸椎正骨手法
单掌定点牵靠法:
• 可准确解决胸椎椎体的前后移位和旋转错位问题。
• 要领:定点手心和腹部紧贴,另一手置于患者腋下,双手
配合腹部同时发力。
• 禁忌:勿粗暴牵拉发力。
肩胛分推法
• 可解决c6、7至t4椎体的旋转错位,如肩胛岗及肩胛内缘不
适。
• 要领:俯卧颈椎椎体中立位旋转向患侧,一手固定头部, 一手牵推肩胛骨上缘、内缘。
胸骨
• 胸骨,位于胸前壁正中皮下,呈扁长形,分胸
骨柄、胸骨体、和剑突3部分。
• 两侧连接上7对了软骨。135.8401.9959联系我
们,领取相关视频教学课程。 • 胸骨柄上端宽厚而下端薄且较窄。胸骨、肋骨、 胸椎三者为主体,通过肋椎关节及肋软骨的连 结,形成骨性胸廓,具有保护内脏的重要作用。
胸椎部肌肉
顶力。 • 禁忌;不可将患者颈椎压成前屈位。
胸椎保健
• 平时注意不做软沙发,不窝在沙发上睡觉,不靠在床头看 书、看电视。伏案时一定要坐姿端正,保持胸椎中正直立,
多做后仰动作,适当吊单杠等都有利于胸椎保健。养成良
好的生活习惯是一生中很关键的事。
棘突,棘突较长伸向后方、依次相掩,呈叠瓦状。
3;上4个胸椎后关节与水平面呈45°角度,下八个胸
椎后关节与水平面呈60°角度。
胸椎解剖
1.椎体由上到下逐渐增大,横断面 呈心形,其两侧上、下缘分别有上、 下肋凹,与肋头形成关节。 2.横突末端有“横突凹”,与肋结节 形成关节,第九胸椎以下各胸椎的 肋凹不典型。 3胸椎后关节自上向下逐渐由矢状 关节面变化为冠状关节面,上关节 突的关节面朝向后,下关节突的关 节面朝向前。 4.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各相 邻棘突呈叠瓦状排列。
胸椎关节的特点
1、因胸椎上段后关节接近矢状方向,故上胸椎易发生前 后位半脱位。 2、下胸椎的后关节面接近冠状面,故易发生旋转性偏移。 此解剖特性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指导手法操作。胸椎关节 错位极易出现顽固性背痛或呼吸痛,症状重者无法平卧、 吸气和腹压增高时疼痛加重。
肋骨
• 1;与胸椎关系密切的还有胸骨和12对肋骨。 • 2;肋骨属长条形扁骨,弯且扭曲,上7对借软骨和胸骨相 连,称真肋。 • 3;下5对不连于胸骨,称假肋。 • 4;其中第8-10对肋骨,以软骨连于上肋的软骨,形成左 右肋软弓。 • 5;第11、12对肋骨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浮肋。
专注,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
不二法门,让人在做各种事情 的时候,效率成倍提升,心思 越单纯的人,在做一件事情构
胸椎解剖
1 ;胸椎共有12块,椎体在前、椎弓在后,二椎弓 相合形成椎孔,两侧椎板的上下切迹构成椎间孔, 脊神经由此穿过。
2;两侧有上、下关节突各一对。一对横突和一个
• 1;背肌浅层有;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背阔肌,
它们均起于脊柱棘突,止于上肢带或游离上肢骨。
• 2;深层肌肉有;背部两侧长肌和短肌,长肌包括骶棘肌 和夹肌;短肌有横突棘肌、椎枕肌、和阶段性短肌,起着 共同维系背部运动作用。
竖 脊 肌
胸椎对健康的重要性
• 胸椎关节错位,如压迫脊神经根,病变对脏腑影响甚重,会出现
诸多的急、慢性疾病。如t1~4错位会出现心脏功能问题;t8错位
会出现胰腺功能紊乱等。 • 调整好胸椎关节即可解除疾病又对提高免疫力非常有用。 • 胸椎生理特点使胸椎相对稳定。临床偶见胸椎关节出现前后位 移位(主要是胸椎上阶段)和后关节旋转错位(主要是胸椎下 阶段),导致胸肋神经受压,出现一系列反应。
胸椎关节的特点
• 1、胸椎的自然曲度是向后弓起的,连接肋骨和胸骨,形 成一个桶装形。对保护内脏和稳定胸椎作用重大。 • 2、在所有椎体中属相对稳定的椎体。 • 3、胸椎发出12对脊神经发出; • T1—T4主要支配心、肺二脏,此段神经受刺激将造成心慌、 早搏、胸闷、气短、心律失常、肺及支气管病、乳腺增生 等病。
• 禁忌;勿暴力冲压。
60度冲压法
• 解决t5~t10的前后位错位。 • 要领;掌握60度的角度待呼气结束时顺势轻轻发力。
• 禁忌;勿使暴力。
站立扩撑法
• 本手法可解决复合式胸椎关节错位。 • 手法要领;术者站立于患者背后,双手从患者腋下穿过抓
住患者手腕,胸骨紧贴患者背后作为定点,同时发靠、扩、
上胸椎可提高免疫力
• T1—T8胸椎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极为重要,这个理论来自于 “胸腺素”论。刺激T1—T8胸椎段的夹脊有利于胸腺素的
分泌。
• 胸椎错位对健康影响非常重要;会导致脏腑功能失常,造 成诸多慢性疾病生成,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威胁生命。
• 胸椎骨诊歌诀
• 咽喉肿痛胸二三,耸肩仰头后背疼, • 感冒咳嗽甲亢肿,失言难咽它造成。 • 胸五主肺六主心,七为心包八管胃, • 九主肝胆十主脾,小肠大肠往下推。 • 气短憋闷胸五椎,咳嗽感冒源在肺, • 虽是单行也成祸,五脏华盖扰脾胃。 • 咳嗽原因见五相,张嘴短急气管伤, • 脾涎肺脓心出血,肾咳空空在晚上。 • 胸六椎是心之根,血压增高要加肾, • 血质狼疮是其一,癔病抽风头汗因。 • 胸七本来主心包,心悸血压往低跑, • 加上小肠低血糖,头晕缺血是根苗。
胸椎关节的特点
• 4、T5—T8主要控制腹腔脏器,负责肝、胆、胃、脾、十 二指肠及小肠等脏器。如出现故障会引起肝胆病、胃、十 二指肠溃疡、糖尿病、消化不良、腹泻等等。 • 5、T9—T12主要针对肾,如出现问题则出现泌尿生殖系统 问题,如腰部酸痛、浑身无力、精力不集中、嗜睡多梦甚 至出现不孕不育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