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难点突破-地球运动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复习PPT课件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复习PPT课件
(2)根据时间判断: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有两个,两个交点的地方时是确定 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的为晨线,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的为昏 线。
(3)根据昼、夜半球判断 ①昼半球的东界为昏线,西界为晨线 ②夜半球的东界为晨线,西界为昏线 (4)在常见的侧视图中,我们可以利用“左夜为晨,右夜为昏”这一规律来 解题,也就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在左右的位置判断晨线或昏线, 晨线左边一定是夜半球右边一定昼半球,昏线正好相反。
病 原 体 侵 入 机体, 消弱机 体防御 机能, 破坏机 体内环 境的相 对稳定 性,且 在一定 部位生 长繁殖 ,引起 不同程 度的病 理生理 过程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纬度
晨昏线与 经线圈重合
春分日或秋分日
3月21日前后或9 月23日前后
晨 昏 北极圈内 线 为极昼
与 极 圈 北极圈内 相 为极夜 切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为 15°/时(或1°/4分)


线速度
因纬度而异自赤道向两极递 减
平均约1°/天
平均约 30千米/秒
近日点快 (1 月初) 远日点慢(7月初)
关系
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目前存在 23°26′的交角(黄赤交角)
病 原 体 侵 入 机体, 消弱机 体防御 机能, 破坏机 体内环 境的相 对稳定 性,且 在一定 部位生 长繁殖 ,引起 不同程 度的病 理生理 过程
北半球 昼 夜 等 长
化 南半球
→昼越来越长 →最长→越来越短→ →夜越来越短 →最短→越来越长→
→昼越来越短 →最短→越来越长→ →夜越来越长 →最长→越来越短→
昼 夜 等 长
病 原 体 侵 入 机体, 消弱机 体防御 机能, 破坏机 体内环 境的相 对稳定 性,且 在一定 部位生 长繁殖 ,引起 不同程 度的病 理生理 过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共76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共76张PPT)

165ºE 150ºE
东十二区
7.5ºE
东一区 东二区 东三区
22.5ºE 37.5ºE
52.5ºE
东十一区
东十区
172.5ºE
157.5ºE 142.5ºE
地球自转方向
已知某地所在经度,如何推算其所在时区?
“北京时间”
东8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
即东8区的“区时” 北京的时间
116°E的地方时
“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 “昼夜现象”——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2)、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
用太阳高度 表示昼夜情况
昼和夜的表示方法 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 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半夜的太阳高度最小)
直射点上太阳高度=9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
判断晨(昏)线
黄赤交角是多少度?如果没有黄赤交角对地 球有什么影响?
23·5ºN
夏至:6月22日
夏至
0º 春分:
3月21日
秋分: 9月23日
春分
23·5ºS
冬至:12月22日
太阳直射北半球:3月21日——9月23日(夏半年)
············ 南半球:9月23日——次年3月21日(冬半年)
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6月22日——12月22日 ·················往北移动1:2月22日——次年6月22日
N 3.20
B
3.21
A
总结: (二)地球自转的意义 1、昼夜交替 2、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
3、同一时刻,不同经度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公转的规律 (二)地球公转的意义

高考一轮地理复习——地球的公转课件(共56张PPT)

高考一轮地理复习——地球的公转课件(共56张PPT)

温带:年变化幅度均相等,为46°52′
寒带:由极圈向极点逐渐减小, 从46°52′→23°26′↓
对点演练 (2016·周口模拟) 下图中a、b、c、d四条 曲线,分别表示甲、乙、 丙、丁四个地点正午太 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状况。 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丁四个地 点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 确的是( C ) A.丁、乙、丙、甲 B.乙、甲、丁、 丙 C.甲、丙、乙、丁 D.甲、乙、丙、 丁
2.6月22日,乙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 D 图为( )
3月21日,我国某地某同学于北京时间9时测得太阳 高度为20°,北京时间10时测得太阳高度为30°。据 此回答3~4题。 C( 3.该地这天(3月21日)最大太阳高度为 ) A.30° B.50° C.60° D.90° 4.该地所处的经纬度是 ) A( A.30°N,105°E B.40°N,105°E C.30°N,135°E D.40°N,135°E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④最低纬度为22.1°
第二课时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⑴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是指 。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是指 。
天顶
W S
逐渐增大
O

平 E

日落 0°
N
日变化:日出 正午 0° 最大 极点上无日变化,大小为直射点的纬度角

B
C
3、画图说明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春分四个时段,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周期: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闰年的算法:
非世纪年: 1闰/4年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之地球运动新人教版课件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之地球运动新人教版课件

地球公转引起四季交替和不同地 区的温度差异,影响气候、植被 和农作物种植等地理现象。
地球公转导致天文现象,如春分、 秋分、夏至和冬至等时间点。
地轴倾角和地球季节变化
1
地球季节变化的原因和特征
2
地球季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是由地球公转和地轴倾角
共同作用引起的,使得不同季节的温度、
日照时长和植被生长等发生变化。
3
地轴倾角的概念和特征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之地球 运动新人教版课件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件将从地球自转、地球 公转、地轴倾角和地球季节变化、时与经度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概念和特征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沿着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使得地球的各地表面在不同时间上经历白天和 黑夜交替。
地球自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时区的划分和计算方法
时区的划分参考经线和协调世界时,计算时差可以使用经度和时间转换公式。
经度的概念和特征
经度是指地理上度量地球表面东西方向上位置的角度,通过经线来表示,范围为0°~180°。
总结
回顾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影响地理现象和天文现象。
运用地球运动的知识研究地理问题
地球自转引起地球表面的日照变化,从而形成地理现象,如昼夜变化、大气环流和风向等。
地球自转引起的天文现象
地球自转导致天文现象,如星空的移动、日出日落和恒星轨迹的变化。
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的概念和特征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沿椭圆轨道绕 太阳运动的现象,完成一周年约 为365.25天。
地球公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地球公转引起的天文现象
地轴倾角是指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轨 道平面的倾斜角度,约为23.5°,导致地 球季节变化。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课件专题一地球运动PPT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课件专题一地球运动PPT
高 考 地 理 二 轮复习 专题课 件专题 一地球 运动PP T【PPT 实用课 件】
2.区时计算公式: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具体步骤如下:
3.日期变更: (1)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经线有三处并不完全重合。(如上右图) (2)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后日期要加一天。
高 考 地 理 二 轮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课 件专题 一地球 运动PP T【PPT 实用课 件】
高 考 地 理 二 轮复习 专题课 件专题 一地球 运动PP T【PPT 实用课 件】
D 根据材料可知,专列启程时北京时间(120°E)为6点30分,浩勒报吉南站 (109°E)与120°E经度相差11°,则其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44分钟,则专列启程 时浩勒报吉南站(109°E)当地的地方时为5时46分,又知当日为9月28日,秋分刚 过不久,日出大约为6时,所以5时46分为东方欲晓。
高 考 地 理 二 轮复习 专题课 件专题 一地球 运动PP T【PPT 实用课 件】
【命题陷阱】 陷阱1:东西经的判断。恩克斯堡岛的地理位置要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去判定,北极 俯视图为逆时针,南极俯视图为顺时针。 陷阱2:时间计算中的东西方向判断。一定准确判断北京时间的地点是在恩克斯 堡岛的东方还是西方,根据东西方向,判断计算用加法还是减法。
高 考 地 理 二 轮复习 专题课 件专题 一地球 运动PP T【PPT 实用课 件】
高 考 地 理 二 轮复习 专题课 件专题 一地球 运动PP T【PPT 实用课 件】
2020年北京时间7月22日14时12分,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发生7.8级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55.05°N,158.50°W)。这是2020年以来最强的一次 地震。据此回答4、5题。 4.地震发生时,当地区时为( ) A.7月21日21时12分 B.7月21日19时12分 C.7月22日7时12分 D.7月23日19时12分 5.地震发生时,地球上处于7月21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3 B.3/4 C.1/4 D.1/5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地球运动(共21张PPT)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地球运动(共21张PPT)

11.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
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13浙11.A)
A.同时出现日落
B.经过太阳直射点
C.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
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
(2014·浙江卷)11.地球上某点,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
时不断前移,则该点所在地与时间段匹配正确的是:
坐标,并判定两地是否在图示区域内。(3分)
23.5°N
第28题图2
② 5°N 0° 秋分日
① 7°S
23.5°S
同日不同地
正午太阳高度之“牛角” 图
2011年文科综合测试卷
某经线上点F,虚线为过该点的地面垂直线,Q1、Q2是F点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 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完成11题。
17年11月 18年04月 18年11月 19年04月
日落地方时 晨昏线
在光照图(俯视图)中绘制晨昏线
正午太阳高度 时间计算
计算经线长度 计算地理坐标Biblioteka 正午太阳高度 日出日落方位
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 日出地方时、晨线走向
正午太阳高度及应 计算纬度,正午日影朝向及长短变化 用
八次中七次考到正午太阳高度,其中五次涉及方位。
29(4).(19年04月)下图为甲地 (30°N)与我国某中学正午太阳高度 角之差的年变化示意图。
计算该中学的纬度,说出P至Q时段 甲地与该中学直立物正午日影的朝向及 长短变化。(3分)
高度差(°)
3
0
PQ
时间
正午太阳高度之线性图
纵轴法的妙用
11.下图中,当a、c值相差20°时,该地的纬度值为(09浙 B)
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 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 D.不可能出现在1至6月间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地球运动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地球运动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区时的计算以及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运用“运动物体时间计算公式:目的地的到达时间=出发地出 发时间+航行时间±时差”(公式中“±”号,遵循“东加西减” 原则)的公式。出发时,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为 5 月8 日21 时,路上所用的720 小时,即30 天,因为 5 月有31 天,与纽 约(西五区)的区时相差 13 小时,故应为 6 月 7 日 8 时。
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等问题一直是较难的考点。
从考查能力上看,注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等。
编辑ppt
9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意义的比较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轨道 以地轴为中心的正圆轨迹
以太阳为一个焦点的近似正圆的椭圆轨迹
周期 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
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各地的地方时为 6 时日出,根据四地
日出的北京时间(120°E) 可以推出四地的经度分别是 130°E 、
115°E、100°E、85°E,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 105°E 的是丙地。
编辑ppt
2
2.(2011 年广东卷)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 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角速度相 近日点(1 月初)最快,远日点(7 月初)最慢 速度
同,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近快远慢)
其他
地轴倾斜且地球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 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意义
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四季与五带
答案:4.B 5.C

地球运动——难点突破系列3(时间计算问题)(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地球运动——难点突破系列3(时间计算问题)(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特殊情形:如某些国家或地区喜欢用早于自己所在时区的时 间(早1小时)作为自己的时间;或在夏季使用夏令时等。原 因是这样可以早起早睡,夜晚就可以节约电能,利用自然光。 但在进行时间计算时要退回到正常的区时。
难点突破系列3
2 北京时间
时区和区时 美国时间
中国使用统一的北京时间,实际跨5个时 区。美国本土使用四个时间(按时区)。 无论哪种方式都存在弊端,试举例说明。
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A.西二 区 B.西十区C.东十区 D.东 二区 情境类时间计算,计算的障碍来自时间信息隐藏,突破图文信息,获得时间。
难点突破系列3
精练2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超联赛)大结局阶段,巴西实施夏令时(时间提早1小时)。 2018年11月11日中超联赛最后一轮开赛时间是15时,此时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西三区)夏令时为( )A.11月10日4时 B.11月11日3时C.11月11日5时
D.多于2/3
方法:求180°的时间。 110°E地方时12:00,180°为16:40,16:40/24:00>2/3。D正确。
难点突破系列3
5 日出、日落时间与昼夜时长
上午
正午 12:00
下午
例如:某日日出5:00, 求昼长?
根据当地正午12:00, 可知5:00--12:00上 午时长为7小时,上 午和下午等长(以 12:00平分),可知 昼长为2*7=14小时。
180°
90°W A 0°
90°E B
180°
35°W
120°E
2.定点:即将Βιβλιοθήκη 知点和所求点标在轴的相应位置34小.定结差值:(1地)确定方定向时两:计地求算的要经点具度位体差于到。已准如知确上点经图的度中西,A边北、,京B取时两“间地-是的”区经。时度(要差2)先如为转上35换图°+成中1地所20方求°=时的, 133555°°W°W。的某(2地地)确方经定时度时=已间2知0差时,,-时即1间01计小55算时°×与240分纬分钟度钟/无=1°关9=时,642所00分以分钟已钟。知,两转地化时成间为,10一小地时经20度分, 钟求。另一地经度的问题,再复杂的时间计算都会归结为已知三个量,求未知量。 难度在于挖掘(隐性)信息,建立位置关系和复杂事件顺序。 拆分法(更简单):155°=150°+5°,即10小时+20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0°E
20°W a
线
20°W S
例题6:(2007年全国一卷)图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
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 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6~8题。 6.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 地方时是: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7.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55°N B.65°N C.75°N D.85°N 8.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春分 秋分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昼长和夜长都是12小 时),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昼夜长短的解题方法:
1. 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昼长=白昼弧度数/15° 2. 已知的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时求昼夜长短: 昼长=2×(12-日出时间)或昼长=2×(日落时间-12) 3.求日出、日落时刻: 日出时间=正午12时―昼长/2 ;日落时间=正午12时+ 昼长/2 4. 如果两地区纬度相同,那它们的昼长就相等;而分别位于南 北半球但纬度数相同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 5.隐含条件——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时,永远是6:00日出, 18:00日落。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
例题12:(2003年 全国卷)一艘由太平洋
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 (图中左上角)时,一名 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 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 示拍照时间为 9 时 0 分 0 秒(北京时间)。据此 判断下列各题。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4)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 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
重难点突破3、昼夜更替(晨昏线)
1、首先来认识一些基本概念: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根据地球自 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从昼半球进入夜半球 的为昏线。
2、晨昏线特点: (1)晨昏圈所在平面永远都与太阳光线垂直,并且通过地心。 (2)晨线上各点为日出,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在晨昏线上的 各地,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圈与经线圈一年中只有春秋二分重合,大部分时间相 交,交角最大时为6月22日或12月22日(角度为23°26’)
日出 正午 1/2昼长 日落
1/2昼长
例题14:(2008年全国卷)
右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 完成7—9题 7.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 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夏至 A.66.5°N 66°N 40°N 40°S 北半球 B. 66.5°S 66°S 40°S 40°N 秋分 C.66.5°N 66°N 0° 40°S 春分 D. 66.5°S 66°S 0° 40°N 南半球 8.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冬至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9.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 A.0<Pa/Pb<1 B.Pa/Pb=0 C.Pa/Pb=1 D.Pa/Pb>1
应用2:判断日期、季节
例题7:(2008年全国文综卷)图中a是经线,Q
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2~3题 2.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 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3.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 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重难点突破4:太阳直射点及其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方向: 1、太阳直射点固定的运动方向:向西 2、在某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
夏至
北半球 北回归线
秋分 春分
南半球
春分
冬至
南回归线
例题11:(2008年天津卷)下图中X 、Y 分别为晨昏圈与纬
线圈的切点。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 A.向北 B.向南 C.向东 D.向西
3:光照图及其变式图:
(1)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晨昏线与极点相交)
侧视图 极点俯视图 斜视图 圆柱投影图
N
S
(2)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极昼,南极圈内为极夜)
侧视图 极点俯视图 斜视图
N
圆柱投影图
局部图
N
1800
160° 170°
S S
23°26’
135° E 66°34’ N
此回答第4~5题。
4. 此时北京时间为: A. 14:40 B. 9:20 C. 21:20 D. 15:20 5. 若c点为69°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山牧民利 用云杉林以下的牧场放牧 B.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C. 南极大陆终日斜阳 D. 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全年最低
a
. 160 E ° 昏 线 . . c S N 69°N N 昏 c 69°N
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 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 分。当哈尔滨日食结束时,美国阿拉斯 加州某地为13日16时57分。那里人们看 到的日偏食开始于13日17时55分,结束 于13日18时46分。读图3,完成问题。 (1)图中阿拉斯加州的甲地和乙地 A.能够同时看到这次日偏食的全过程 B.乙地先看到日偏食,甲地后看到日偏食 C.乙地能看到日偏食,甲地看不到日偏食 D.乙地只能看到日偏食开始,甲地只能看到日偏食的结束 (2)报道中的阿拉斯加地区使用的时间是 A.地方时 B.西10区的区时 C.西9区的区时 D.西8区的区时 (3)阿拉斯加州能看到这次日偏食结束的地区,其使用的区时与地方 时相差约: A.0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180 ° 纽约 西 0° 北京 东 180 °
方法4、根据时钟计算结果判定时间:
0<结果<24 结果=0 结果=24 结果<0 结果>24 计算的结果为当日的时钟 为当日的0时,或者昨天的24时 为当日的24时,或者明天的0时 加上24后的结果为昨天的时钟 减去24后的结果为次日的时钟
例题1:(2008年重庆卷)一列时速为189km的火车,北京
(3)冬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为极昼,北极圈内为极夜) 侧视图
极点俯视图
斜视图
圆柱投影图
局部图
S
N
23°26’
(4)日照图(或者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自转方向 2、确定半球或南北纬(或南北极点)和东西经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4、确定某地区时或地方时 5、确定日期或节气(季节) 6、确定昼夜长短 7、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8、确定正午太阳高度或其分布规律
应用1:时间的计算
隐含的地方时: 12时—昼半球中央经线;太阳直射点 所在经线上的地方也是12时。 24点(或0点)—夜半球中央经线; 6时 —赤道与晨线相交点(如图), 也是晨线的中点; 18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点,也是昏线 的中点;
0 6
12
例5: 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昏线(线上的数据为经度)。据
重难点突破2、日界线
1、人文日界线(固定不变):为了避免日期的紊 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 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 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 “日界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1天;向 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1天。 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2、自然日界线(动态):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 或者24时所在的经线。 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 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如,0:00是今天的开始, 是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地球运动
重难点突破1、地方时与区时
1、辨析:
(1)地方时和区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即经度不同, 地方时也不同)。经度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越15°,相差1个时区,时间相差 1小时。同一个时区内,即使经度不同,但区时还是相同的。 (2)时间的“早” “晚”:地理上的地方时的“早”与“晚”的 判别标准是:先到为“早”,后到为“晚”。东边比西边早且东时 区比西时区早;今天比昨天早;同一天内,时间越大越早。 (3)北京时间和北京所在的地方时: 北京(116°E)所在的地方时:116°E的地方时。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即东经120°所在的地方时。 我国跨越5个时区,为了方便,统一采用北京时间,即不管我国某 个城市的地方时是多少,统一采用北京时间。
X 赤 道
Y
重难点突破5:昼夜长短的变化
节气 北半球昼夜长短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内是极昼 南半球昼夜长短 昼最短,夜最长; 南极圈内是极夜
夏至
自南向北,昼渐长,夜渐短(除极昼极夜 外) 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内是极夜 昼最长,夜最短; 南极圈内是极昼
冬至
自南向北,昼渐短,夜渐长(除极昼极夜 外)
例题13:右表为我国甲、乙两城
市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 统计表,则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 B.西北方
城 市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5:28 19:00 甲

7:23
D.西南方
20:27
C.东南方
点拨:
由甲地日出日落时间可算出甲地正午的时候北京时间=日出+ 1/2 昼长= 5:28+(19:00—5:28)÷2=12:14, 同理可算出乙地正 午时北京时间是13:55。
a Q
应用3:判断昼夜长短、日出日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