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椎弓根解剖与临床(一)
胸腰段微创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学及临床研究

s e i e t .Re u t Th o t ro a st r u h o tt e it r e t b a o a e ii e i t WO b a c s p cm n s s ls ep s e i rr mu h o g u h n e v re r l r m n d v d n o t r n h .Th d— f e me i
p d c e s r w ,a d a a y e isp s i i t n t d a t g s i p r t n e il c e n n l z o sb l y a d i a v n a e n o e a i .M e h d Th o g n t my,k o n h t i s o fo s r u ha ao n wi g t e
,
,希 尚 福
200) 3 0 1
( 徽 医科 太 学 附 属 省 赢 器 院 骨 科 , 安 安徽 合 肥摘 Nhomakorabea: 目的
为 直 视 经 皮 微 创椎 弓根 螺 钉 内 固定 技 术 提供 解 剖 学 基 础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分 析 经 皮 椎 弓 根 螺 钉 的 可行
性及 其优 点。方法
选用 6具经防腐处 理 的尸体 , 经乳胶灌注 。在解剖显微镜 下对 T 。 ~L 脊柱后部结构进行解 剖
胸 腰 段 脊 神 经 后 支 于 椎 间孔 外 由脊
观察 , 观测肌 肉血供、 神经支配及关节突、 横突间的脊神经后支的走向及分布规律 , 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有适应证的患
者 进 行 直 视 下 微 创 植 入 椎 弓根 螺 钉 , 究 其 可 行性 及 术 中 、 后 的 优 缺 点 。结 果 研 术
Ab ta t sr c :Ob etv To p o ie mii l n a ies ia u g r t h n t mia a i f rp r u a e u jc ie r vd nmal iv sv pn ls r e y wih t ea a o c lb ss o e c t n o s y
椎弓根内部结构的解剖学、影像学研究

T w e n t y h u m a n s p i n e ( C 1 - L 5 ) w e r e g a t h e r e d t o t l e l y f r o m T w e n t y p r e s e r v a t i z e d c o r p u s . C o m p u t e r i z e d T o m o g r a m w a s u s e d - A t f e r s c a n i n g ,
Re s u l t s .
T h e p a r a m e t e r o f t h e p e d i c l e i n t h e r i g h t a n d l e t f s i d e w e r e n o t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结果:
左右两侧的椎弓根各个参数没有显著性差异,男女性别间仅椎弓根
外侧皮质骨厚度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参数没有差异。L C T / P W 平均为
四川 大 学 口 七月‘ 制 学 生 学位 金 仑岁 , 1
2 0 : 7 2 1 5 . 7 7 %,而 I C T / P W 平均达到 3 2 . 8 7 士 7 . 4 7 Y o , U C T / P H 平均为
Mu t i - p l a n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 a s e x e c u t e w i t h t h e s o f t w a r e c o mb i n e d i n t h e C T .
四川大学 七年制 学生 学位论 文
t o mo g r a m
B a c k g r o u n d D a t e
腰椎椎弓根解剖与临床应用

矢状面角(sagital section angle,SSA)植入PS 后,PS与上终板的夹角为椎弓根螺钉矢状面角 (PS-SSa,简称SSa)SS a角为0时,PS系统最稳定。 水平面角(transverse section angle,TSA)植入 PS后PS与椎弓根轴线的夹角为椎弓根螺钉水平面 角(PS-TSa,简称TSa)当TSa角越小时,其位于椎 弓根内的可靠性越高。
腰椎椎弓根的特点:
腰椎椎弓根矢径角(e角)
L1 2.3±1.0 ° L2 4.2±2.0 ° L3 5.3±1.0 ° L4 8.2±2.0 ° L5 16.6±2.0 °
腰椎椎弓根的特点:
“人字嵴”:
解剖学研究发现,在腰椎峡部有一隆起的纵嵴,有人 命名为“峡部嵴”。在上关节突根部的后外侧,也有一隆 起的纵嵴,称副突嵴。该嵴斜行并与峡部嵴汇合,形成了
2000年Panjab等对腰椎椎弓根内部进行研 究,他们采集6个新鲜冰冻人体标本,发现 椎弓根上下壁皮质骨密度相同,而内侧壁
较外侧壁则显著增厚,内侧皮质的平均厚 度为0.2~0.25 cm,外侧皮质为0.1~0.15 cm。
腰椎椎弓根的特点:
腰椎椎弓根高度从L1~L5逐渐变小,而宽 度逐渐增大, 腰椎椎弓根内缘皮质厚度大于外缘皮质厚 度,而上下缘皮质厚度接近, 腰椎椎弓根内松质骨高度从L1~L5逐渐变 小,而宽度逐渐增大。
进钉深度
一般情况下为40~45mm,侧位x 像检查,定位针深度不超过椎体前后径的 80%为宜。 螺钉直径
65mm
手术操作步骤
确定进钉点 预备螺钉钉道
1、去除骨皮质 2、钻孔 3、探查钉道 4、定位 螺钉植入
与PS系统本身有关的并发症
1、内固定系统弯曲、断裂; 2、螺钉松动、滑移; 3、应力遮挡,疲劳骨折; 4、植入物自身干扰效应。
颈椎胸椎应用解剖ppt课件

Husted等于2003年又设计了类似的进钉方法,不 过进钉点比前者更靠头侧,恰位于横突末端肋横 突关节的头侧,经过肋骨和横突之间进入椎体, 角度向尾侧和内侧倾斜。
26
椎弓根一肋骨间的解剖结构:肋椎关 节包含肋头关节 和 肋横突关节。其中,肋 头关节有肋头幅状韧带和关节内韧带加强; 肋横突关节有肋横突韧带、囊韧带、肋横 突上韧带和肋横突外侧韧带等加强。T4 椎 弓根横径小于5 mm,而椎弓根一肋骨间横 径为14.46~14.92 mm,后者的横径约为 前者的3倍。
这一关节在颈椎的稳定性、骨质增生、颈椎病以及在颈椎外科手
术中有着重要意义。
11
寰椎
通常有三个骨化中心,每侧块各一,3~4 岁延伸到后弓直接相连。新生儿的前弓是 纤维软骨,约在1岁末出现一独立的骨化中 心,6~8岁与侧块连接。
寰椎的变异:
寰椎后弓缺如、
寰椎横突后沟(管),内常有静脉,静脉的粗细与沟或管的
1
枕骨大孔的区的结构
2
卵圆孔 棘孔 颈动脉管 颈静脉孔 乳突 髁管
枕外嵴
枕外隆凸
咽结节 舌下神经管
枕髁 茎乳孔
枕骨大孔
下项线 上项线
3
枕骨大孔区的先天性畸形
1.颅底内翻 2.扁平颅底 3.寰枕融合 4.寰枢椎脱位 5.颈椎融合 6.小脑扁桃体及延髓下疝
4
椎骨的发育
环状骺 上关节突
透明软骨板
2个月始龄
15
进化过程中,哺乳类动物膈的发育以 及肋的适应呼吸,完善了肋的形成,并与 椎骨构成关节,但仅限于胸部。而颈、腰、 骶部肋并未完全消失,其遗迹与这些椎骨 横突结合。
16
颈椎椎弓根的应用解剖
自Abumi 等最早报道使用颈椎椎
经椎弓根胸椎内固定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 J ]. 实用预防医学 , 2007, 14 ( 6) . [ 2 ] 田红娟. 发展循证检验医学提高医学检验质量 [ J ]. 医疗装
备 , 2006 ( 9) : 35 - 36. [ 3 ] 郝任堂 ,班俊智 ,仲冬梅 .医 学捡验结果 分析前 和分析 后的
— 34 —
1. 2 手术方法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 ,患者俯卧于手 术台上 ,胸 腹两侧 均用硬质海棉 垫垫 起 。取后 正中 切口 ,切开 皮肤 、皮下 、 筋膜 ,电刀切入至 棘突 , 两侧肌 肉做 骨膜 下剥 离 ,显 露病 椎及上下椎椎板 ,“C”臂 X 光机 透视 下定 位 。选择 上位 椎体下关节突尖部的垂线与横突上缘水平线之交点为进 针点 ,先用 3. 0mm 球 形钻 头 磨去 骨皮 质 ,用 丝 锥或 小刮 匙从此处轻轻钻入 。注意角度上位胸椎与矢状面呈 10 20°,与水平 面呈 10 - 20°,中 下 位 胸 椎 与矢 状 面 呈 0 10°,与水平面呈 20 - 25°, T12 与 水平 面 呈 10 °。选 择椎 弓根钉 T1 - 5直径为 3. 5 - 4. 0mm、长度 为 3. 0 - 3. 5cm; T6 - 10 直径为 4. 0 - 4. 5mm,长 度为 3. 5 - 4. 0cm; T11 12直径为 5. 5 - 6. 0mm ,长 度 为 4. 0 - 4. 2cm ,沿 孔 道置 入。骨折病人根据情况做椎板减压植骨 、椎管前方椎挤 减压植骨 、单侧 270°减压植骨 ,肿瘤及结核病 人做椎体切 除重建 。最后上 椎弓 根连 接杆 复位 固定 ,“C”臂透 视下 位置佳 ,留置引流 ,逐层缝合 。
胸椎椎弓根解剖及临床

探针扩开钉道的过程中,始终要平稳用力,一旦探针有落空感,说明探针突破皮质骨进入了软组
织,需要马上退出探针并改变方向,挽回椎弓根。椎体容易被探针穿透。因椎弓根钉约60%的受力 位于椎弓根,约20%的受力位于椎体后部,因此除了骶骨钉需要双皮质固定以外,其他椎体均要求 保持前侧皮质完整。 3、取出探针后,要确认从钉道内缓慢地流出血液而非脑脊液。用细的椎弓根软探触探椎弓根 的五个壁:底部、内侧、外侧、上壁和下壁,需要特别关注管道10~15 mm处的内侧壁和上壁的连 接处,因为此处是椎弓根和椎管之间的峡部。仔细感觉管道壁是否为骨性,就可以调整钉道的方 向,以挽回椎弓根。
螺钉不超过椎体前后径80%为好。
植入螺钉
沿着攻丝后的钉道轴心缓慢钻入螺钉,
使螺纹匀速进入钉道,均匀地对钉道四壁
产生膨胀压力,使其产生粘弹螺纹
对骨质的抓持力较好。始终保持同心圆状
转动手柄,尽量避免摇晃。植入螺钉后再
次透视,按照前述的标准判断螺钉的位置。
手术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同 腰椎椎弓根
攻丝及再触探
确认钉道壁完整后,则测量钉道的深度
(即螺钉的长度),一般上胸椎为30~35 mm,中胸椎为35~40 mm,下胸椎为40~ 45 mm。攻丝的直径应比预计植入的椎弓根 螺钉直径小1 mm。攻丝时始终沿着钉道的 方向,完成后再探触钉道壁的完整性并测 量螺钉长度。
胸椎椎弓根的的 进钉角度和深度
支及脂肪组织),前方的心脏和大血管,前侧方的肺。 了解椎弓根与上述重要毗邻结构的关系对于准确 植入胸椎椎弓根螺钉、避免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胸椎椎弓根内壁与硬膜囊紧密相贴,几乎无任何间隙,因此螺 钉突破椎弓根内壁造成脊髓损伤的可能性较大,加上胸椎弓根宽度 较小,操作中应掌握好横断面内倾角,极力避免突破椎弓根内壁。 椎弓根外侧的肋横突关节具有一定保护胸膜和肺的作用,在椎 弓根外侧壁破裂时,有助于维持钉道的稳定性。 椎弓根上下缘与相邻椎间孔内的神经根均具有一定距离,分别
腰椎椎弓根解剖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腰椎椎弓根解剖学特点及临床应用椎弓根是连接脊柱前后柱的重要结构,是连接后方附件与椎体的最强点,通过椎弓根进行螺钉固定可为重建脊柱稳定性提供可靠的力学基础。
因此本实验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和分析正常人椎弓根的瓶颈-椎弓根峡部的解剖学特点,更清楚的测量椎弓根峡部的组成结构及相应比重,通过对其详细的认识,可在临床工作中对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正常成人(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1.7岁,骨密度:1.0939/cm2,T值=-O.18。
选择要求各椎体无明显发育异常及骨缺损。
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应用脊柱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共33例(椎弓根定位数目138个),全部采用椎弓根解剖定位技术进行椎弓根螺钉与连接器内固定,取得较好的疗效。
腰椎骨折患者共33例,男性17例,女性16例。
年龄32-68岁,平均40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15例,坠落伤18例。
受伤部位:腰2椎体14例,腰1、2椎体5例,腰3、4椎体12例,腰4、5椎体3例。
受伤程度:椎体爆裂性骨折17例,椎体压缩1/2骨折23例,腰椎骨折后缘骨块突向椎管并不全性截瘫6例。
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
手术效果:3-12个月佩带腰围扶拐下床活动,无腰腿痛及下肢功能运动、感觉障碍。
计算机X线摄影 (CR)片示:骨折脱位纠正,生理力线恢复,椎弓根螺钉及连接器固定准确。
1.2测量方法及相关参数应用螺旋CT扫描标本并行椎体三维重建后,在横断位、矢状位和冠状位上确定椎弓根峡部(PI),即椎弓根横断面最小的部位。
在PACS工作站中,通过调整图灰度、增加对比度等,对图像观察细节进行处理,得到清晰的骨窗断层图像,测量参数骨窗:窗宽1500Hu,窗位450Hu(长度精确到0.01mm,角度精确到10)。
椎弓根峡部的确定及测量均由作者及另两位实验者完成,取其平均值。
在冠状位上图像测量椎弓根高、宽、上、下缘和内外缘皮质骨厚度及内部松质骨高和宽。
胸椎椎弓根解剖及临床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胸椎椎弓根解剖及保 健知识的了解。
提醒及时就医
教育公众在出现胸椎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以免 延误治疗。
ABCD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以降低胸椎疾病风险。
促进康复与预防的结合
强调在胸椎疾病治疗过程中,注重康复与预防的 结合,降低复发风险。
THANKS
胸椎椎弓根解剖及临床
汇报人: 2023-12-25
目录
• 胸椎椎弓根的解剖结构 • 胸椎椎弓根的临床应用 • 胸椎椎弓根相关疾病 • 胸椎椎弓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胸椎椎弓根疾病预防与保健
01
胸椎椎弓根的解剖结构
椎弓根的形态
椎弓根呈长方形,位 于椎骨中部,连接椎 体和椎弓。
椎弓根的形态对于胸 椎的稳定性和运动功 能具有重要意义。
矫正畸形
椎弓根在手术中可以作为支撑点 ,用于矫正脊柱侧弯、后凸等畸 形,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和 序列。
减压作用
在手术中,通过椎弓根切除或撑 开,可以减轻神经根或脊髓受到 的压迫,缓解疼痛和改善神经功 能。
椎弓根在诊断中的应用
X线检查
通过X线检查可以观察椎弓根的形 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 的毗邻关系,辅助诊断脊柱相关 疾病。
非手术治疗
对于轻度胸椎椎弓根疾病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 康复训练等非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胸椎椎弓根疾病,如骨折、肿瘤等,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以恢复胸椎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微创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治疗逐渐成为胸椎椎弓根疾病治疗的新趋 势,如椎间孔镜技术、射频消融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CT扫描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胸椎椎弓根的细 节,包括骨质增生、骨折、肿瘤等,为诊 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椎椎弓根解剖与临床(一)
【关键词】胸椎;椎弓根;解剖;椎弓根螺钉技术;脊柱外科
椎弓根是连接脊柱前后柱的管状骨性结构。
Roy Camille首先应用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 2〕,此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到腰椎、中、上胸椎和颈椎。
胸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在力学强度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使其在脊柱复杂畸形、脊柱创伤和脊柱肿瘤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呈增多趋势〔3 4〕。
然而,同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相比,胸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操作难度较大,目前尚难以普及,主要是因为胸椎椎弓根直径狭小,可允许的操作误差范围小,准确植入的难度大。
作者总结胸椎椎弓根的解剖特点与螺钉植入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1胸椎椎弓根解剖数据
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椎弓根解剖数据包括椎弓根宽度(横断面径线)、高度(矢状面径线)、长度、横断面内倾角和矢状面倾斜角。
Zindrick等〔5〕对2905个成人胸椎和腰椎椎弓根(T1~L5)的解剖数据进行了详细测量。
解剖特点:①个体间差异很大。
②胸椎椎弓根的高度普遍大于宽度。
③T5的椎弓根宽度最小,约5mm,T1和T11最大,约8mm(图1)。
T1至T5椎弓根宽度呈减小趋势,T5至T12椎弓根宽度呈增大趋势,在T11处达到高峰,在T12处有轻度下降。
④T1的椎弓根高度10mm,T1117mm(图2)。
T2至T7椎弓根高度变化不大,约12mm;T7至T11椎弓根高度逐渐增大,T11至T12呈下降趋势,T12约15mm。
⑤T1的椎弓根内倾角最大,T12最小(图3)。
T1至T5的椎弓根内倾角呈减小趋势,由T1的27°下降到T5的10°。
T5至T9变化较小,T9的内倾角约8°;T9至T12的椎弓根内倾角减小较明显,T11约为1°,T12甚至可为负值。
⑥整个胸椎的矢状面中心轴线指向头侧。
从图1中数据可以看出,在胸椎,椎弓根宽度是影响椎弓根螺钉精确植入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影响椎弓根螺钉直径的选择。
在成人骶椎,可以安全植入直径7.5mm的椎弓根螺钉;在下腰椎(L4~L5),对于大部分成人患者,植入直径6.5mm的螺钉是安全的;在胸腰段(T11~L2),大部分成人患者可以耐受直径6.5mm或者6.0mm的螺钉;在中下胸椎(T4~T10),使用直径5.0mm或者4.5mm的椎弓根螺钉是恰当的;在上胸椎(T1~T3),成人患者可以耐受使用直径5.0mm的椎弓根螺钉,青少年和儿童患者的椎弓根内径虽然小,但是由于其骨皮质具有比成人更好的可塑性,植入直径4.5mm甚至5.0mm的螺钉是可行的〔4,6〕。
Zindrick还测量了青少年的椎弓根数据〔7〕,结果提示在下腰椎可以安全使用标准直径的螺钉(6.5mm),椎弓根螺钉的植入对于青少年患者而言是可行的。
Kothe研究椎弓根的内部结构后发现,椎弓根内壁的骨皮质厚度是其外壁厚度的2~3倍,这一结构特点可以解释为何椎弓根骨折以外壁多见,对于术中准备钉道的操作也有指导意义〔8〕。
2胸椎椎弓根毗邻结构
胸椎椎弓根是一个狭长的管状骨性结构,与之毗邻的重要结构包括:内侧的硬膜囊及其内的脊髓;外侧的肋横突关节;上下两侧的椎间孔内容物(胸神经根、节段血管分支及脂肪组织),前方的心脏和大血管;前侧方的肺。
了解椎弓根与上述重要毗邻结构的关系对于准确植入胸椎椎弓根螺钉、避免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胸椎椎弓根内壁与硬膜囊紧密相贴,几乎无任何间隙〔9〕,因此螺钉突破椎弓根内壁造成脊髓损伤的可能性较大,加上胸椎弓根宽度较小,操作中应掌握好横断面内倾角,极力避免突破椎弓根内壁。
椎弓根外侧的肋横突关节具有一定保护胸膜和肺的作用,在椎弓根外侧壁破裂时,有助于维持钉道的稳定性〔10〕。
椎弓根上下缘与相邻椎间孔内的神经根均具有一定距离,分别为1.6~3.8mm和1.6~3.5mm,因此置钉过程中在矢状面允许的误差相对较大。
如果椎弓根螺钉突破椎体前侧骨皮质,可能伤及位于中胸段前方的心脏及胸椎左前侧的胸主动脉。
已有术中的定位克氏针刺伤冠状动脉导致心包填塞的报道〔6〕。
3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
在植入腰椎椎弓根螺钉中常用的“徒手”(freehand)技术同样适用于胸椎椎弓根螺钉〔4〕。
由于胸椎椎弓根个体间差异很大,掌握“个体化原则”对于准确植入椎弓根螺钉显得尤为重要〔11〕。
笔者主要通过术前CT扫描和术中摄片来确定椎弓根在横断面和矢状面上的角度。
3.1显露
拟手术的椎体后方结构均需要显露,最上下端的椎体可以不切除小关节囊,并保持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完整,两侧要显露到横突的尖端。
3.2小关节切除
椎体之间的小关节切除,既是植入螺钉的需要,也是融合的需要。
切除上位椎的下关节突3~5mm(最上端椎体的上位椎不应被切除下关节突),这样可以充分显露拟置钉椎的上关节突基底,这是植入椎弓根钉的重要标志之一。
清除上关节突的关节软骨,为融合做准备。
3.3确定进钉点
每个胸椎椎弓根钉的进钉点稍有不同,取决于横突、上关节突基底和关节突间峡部等后方附件的解剖学位置(图4)。
图4胸椎椎弓根进钉点及说明
3.4去除骨皮质
用3.5mm的锐利钻钻出约5mm深的皮质骨缺口。
在腰椎,缺口处可以看到“出血变红”,说明已经进入了椎弓根的松质骨,而在胸椎,由于椎弓根的松质骨相对较少,“出血变红”的现象不一定会出现。
3.5准备钉道
准备钉道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使用变向椎弓根探针(2mm,钝头,尖端轻度弯曲)向腹侧适当用力,进入椎弓根基底部去找椎弓根松质骨的软点。
开始时探针的尖端指向外侧比较安全,可以避免尖端穿透内壁;探入大约15~20mm之后,退出探针,改变方向,将尖端指向内侧,可以避免穿破椎体外侧壁。
在使用探针扩开钉道的过程中,始终要平稳用力,一旦探针有落空感,说明探针突破皮质骨进入了软组织,需要马上退出探针并改变方向,挽回椎弓根。
椎体容易被探针穿透。
因椎弓根钉约60%的受力位于椎弓根,约20%的受力位于椎体后部,因此除了骶骨钉需要双皮质固定以外,其他椎体均要求保持前侧皮质完整。
取出探针后,要确认从钉道内缓慢地流出血液而非脑脊液。
用细的椎弓根软探触探椎弓根的五个壁:底部、内侧、外侧、上壁和下壁,需要特别关注管道10~15mm处的内侧壁和上壁的连接处,因为此处是椎弓根和椎管之间的峡部。
仔细感觉管道壁是否为骨性,就可以调整钉道的方向,以挽回椎弓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