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椎弓根解剖及临床
胸椎椎弓根进钉通道随外偏角变化的数字解剖学研究

相对较大而通道长度相对较短的区域 ,5 ̄4 。 2  ̄ 0则相反 。 【 关键词】胸椎 ; 骨螺丝 ; 图像处理 , 计算机辅助; 成像 , 三维
中图分类号: 6 73 , 8 3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6 46 6 (0 00 .100 R 8. R 1. 2 A 1 7 .6 X 2 1)20 2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0・ 2
中 国骨 科 临 床 与基 础 研 究杂 志 2 1 年 6 第 2 00 月 卷第 2 期 C i l a/ r o hnJCi B s O t p旦墼 Jn n c h ue
VL , o2 尬
胸椎椎 弓根进钉通道随外偏角变化 的
数字解剖学研究
李严 兵 , 叻 , 声 , 小 兵 , 爱平 , 谢 陆 周 王 张韶 辉 , 陈志 强 , 阳钧 , 世镇 欧 钟
Ch n ,He g a g Hu a 2 0 1 h n . ia n y n , n n 4 1 0 ,C i a
[ s at 0 jc v s T n et a h h n ig rglry o h rcc p dc ce hn e rs ) i Abt c] bef e o i s gt te c agn euai ftoai eil srw can l P c n r i v i e t e
T e dgtla ao c su y o h h n ig rg lr y o h rcc p dce srw c a n l i i ee t h i a n tmi td fte c a gn eua i fto ai e i ce h n e n df rn i t l s
角 参 考 平 面 , 定 左 右 椎 弓根 各 个 方 向进 钉 通 道 的 正 投影 , 得 椎 弓根进 钉通 道 的 正投 影 内边 界 和 内边 界 内切 确 获 圆, 以及 内 切 圆在 正 投 影 方 向 经 椎 板 、 弓根 与 椎 体 的进 钉 通 道 长 度 和 各 内 切 圆 半 径 , 获取 的相 关 数 据 进 行 椎 对 统计学分析和可视化 显示。 结 果 () T 内切圆半径 : 节段之 间T最小 , 1T~ 在 , 内切 圆半 径 23 . mm; 角 -~45 在 度之间, 内切 圆 半 径 23 3 .~ . mm, 中 0~2 。 5 其 。 O内切 圆 半径 分 别 为 : 34 3 左 .~ . mm, 33 . mm, 差 01 5 右 _~35 相 . ~ 02m . m 进钉 通 道 长 度 : 节 段 之 间 , 在 通道 长 度 2 .~4 . m n T 最 小 , 大 ; 角 度 之 间 , 道 长 度 2 . 69 78 r , T最 在 通 31 ~
胸椎经椎弓根-肋骨头复合体螺钉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横径最 窄 , 平均 小于 5mm 。显 然对 于 窄小 椎 弓根 , 尤其存 在 解 剖 变 异 或 大 的 弯 曲 度 以 及 脊 柱 侧 弯 患 者 , 内 固定操 作 困难 且 风 险 、 发 症 更 多 , 时要 根 并 同 求 必须 使 用更小 直径 的螺 钉 以避免 椎 弓根皮 质 的穿 透 。尽管 螺钉 位置 不 当不 一 定 造 成 严 重 并 发 症 , 但 椎 弓根 的穿 透 却 可 导 致 内固 定 稳 定 性 的 下 降, G og 等 提 出 当椎 弓根骨 皮 质 穿 破 时 , 无 神 经 损 e re 虽 伤 , 影 响 了 生 物 力 学 , 出力 减 少 1 %。 为 解 决 却 拔 1 胸 椎椎 弓根 直径太 小导 致椎 弓根 螺钉 使 用受 限制 这 问题 , 必产 生了根 外 固定这 一新 的 内固定方 法 , 势 胸椎 后路 内固定 时对于 椎 弓根较 细或 椎 弓根 变异 较
[ 关键 词 ]脊柱外 科 ; 固定 ; 弓根 一肋 骨 头复合体 内 椎
[ 中图 分 类 号 ]R 8 .2 【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编 号 ]10 9 1 g 1 ) 50 8 —4 673 文 论 0 40 5 (0 10 —5 50
随着 医学 科学 的 发 展 , 柱 内 固定 技 术 在 过 去 脊 的几 十年 中 由 Har go r n tn简单 非 节段 固定 到现 在 节 i 段性椎 弓根 螺钉 固定 , 终 形 成 了经 椎 弓根 后 路 内 最
果 极 为严 重 。胸椎形 态 学 分析 已 证 实 R 的椎 弓根
双侧 椎 弓根 一肋骨 头 复 合体 螺 钉 进 钉 深度 ( 螺 钉 指 经肋 突结 合 区进 钉 的最 大 长 度 , 横 突末 端 后 缘 沿 从 肋横 突结 合 区轴 线, 椎 体 前方 皮 质 后 缘 的 距 离 , 至 P s ; 双侧 肋 横 突 结合 区 中轴 线与 椎 体 矢 状 面 R D) ③ 所成 的夹 角 P A角 ) R 。刘 红光 等经过 对经 胸椎 椎 弓 根 一肋 骨 途 径 置 入 螺 钉 安 全 角度 的 C T测 量 从 T1 T 胸椎 “椎 弓根 一肋骨头 复合 体”的横 径逐 渐减 小,T ~T 。 逐 渐增 大 ;置钉 安 全角 度范 围 T 与 1 又 1
经椎弓根胸椎内固定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 J ]. 实用预防医学 , 2007, 14 ( 6) . [ 2 ] 田红娟. 发展循证检验医学提高医学检验质量 [ J ]. 医疗装
备 , 2006 ( 9) : 35 - 36. [ 3 ] 郝任堂 ,班俊智 ,仲冬梅 .医 学捡验结果 分析前 和分析 后的
— 34 —
1. 2 手术方法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 ,患者俯卧于手 术台上 ,胸 腹两侧 均用硬质海棉 垫垫 起 。取后 正中 切口 ,切开 皮肤 、皮下 、 筋膜 ,电刀切入至 棘突 , 两侧肌 肉做 骨膜 下剥 离 ,显 露病 椎及上下椎椎板 ,“C”臂 X 光机 透视 下定 位 。选择 上位 椎体下关节突尖部的垂线与横突上缘水平线之交点为进 针点 ,先用 3. 0mm 球 形钻 头 磨去 骨皮 质 ,用 丝 锥或 小刮 匙从此处轻轻钻入 。注意角度上位胸椎与矢状面呈 10 20°,与水平 面呈 10 - 20°,中 下 位 胸 椎 与矢 状 面 呈 0 10°,与水平面呈 20 - 25°, T12 与 水平 面 呈 10 °。选 择椎 弓根钉 T1 - 5直径为 3. 5 - 4. 0mm、长度 为 3. 0 - 3. 5cm; T6 - 10 直径为 4. 0 - 4. 5mm,长 度为 3. 5 - 4. 0cm; T11 12直径为 5. 5 - 6. 0mm ,长 度 为 4. 0 - 4. 2cm ,沿 孔 道置 入。骨折病人根据情况做椎板减压植骨 、椎管前方椎挤 减压植骨 、单侧 270°减压植骨 ,肿瘤及结核病 人做椎体切 除重建 。最后上 椎弓 根连 接杆 复位 固定 ,“C”臂透 视下 位置佳 ,留置引流 ,逐层缝合 。
腰椎椎弓根解剖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腰椎椎弓根解剖学特点及临床应用椎弓根是连接脊柱前后柱的重要结构,是连接后方附件与椎体的最强点,通过椎弓根进行螺钉固定可为重建脊柱稳定性提供可靠的力学基础。
因此本实验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和分析正常人椎弓根的瓶颈-椎弓根峡部的解剖学特点,更清楚的测量椎弓根峡部的组成结构及相应比重,通过对其详细的认识,可在临床工作中对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正常成人(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1.7岁,骨密度:1.0939/cm2,T值=-O.18。
选择要求各椎体无明显发育异常及骨缺损。
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应用脊柱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共33例(椎弓根定位数目138个),全部采用椎弓根解剖定位技术进行椎弓根螺钉与连接器内固定,取得较好的疗效。
腰椎骨折患者共33例,男性17例,女性16例。
年龄32-68岁,平均40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15例,坠落伤18例。
受伤部位:腰2椎体14例,腰1、2椎体5例,腰3、4椎体12例,腰4、5椎体3例。
受伤程度:椎体爆裂性骨折17例,椎体压缩1/2骨折23例,腰椎骨折后缘骨块突向椎管并不全性截瘫6例。
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
手术效果:3-12个月佩带腰围扶拐下床活动,无腰腿痛及下肢功能运动、感觉障碍。
计算机X线摄影 (CR)片示:骨折脱位纠正,生理力线恢复,椎弓根螺钉及连接器固定准确。
1.2测量方法及相关参数应用螺旋CT扫描标本并行椎体三维重建后,在横断位、矢状位和冠状位上确定椎弓根峡部(PI),即椎弓根横断面最小的部位。
在PACS工作站中,通过调整图灰度、增加对比度等,对图像观察细节进行处理,得到清晰的骨窗断层图像,测量参数骨窗:窗宽1500Hu,窗位450Hu(长度精确到0.01mm,角度精确到10)。
椎弓根峡部的确定及测量均由作者及另两位实验者完成,取其平均值。
在冠状位上图像测量椎弓根高、宽、上、下缘和内外缘皮质骨厚度及内部松质骨高和宽。
改良椎体成形术治疗椎弓根发育异常胸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改良椎体成形术治疗椎弓根发育异常胸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张嘉男,刘团江,田野,王鹏涛,杨俊松,刘鹏,都金鹏,郝定均*(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腰稚病区,陕西西安 710054)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外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合并椎弓根发育异常 的骨质疏松胸椎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住人院行手术治 疗,合并椎弓根发育异常的骨质疏松胸椎骨折43例。
其中男性16例,女性27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2.40土5.02)岁。
椎弓根发育异常定义为术前X 线片及CT 检查示骨折椎体合并未发育松质骨髓腔,仅皮质骨相连.骨折椎体分别为T 5椎体18例,丁”椎体16例,丁:椎体9例.手术操作采用经椎弓根外穿刺PVP.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骨密度、骨折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人量、随访时间,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1 d 、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 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椎体高度比;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4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随访(17.16土3.79)个月.手术时间(27.65±4.52)min,骨水泥注人量(2.19±0.54)mL 。
术前、术后1 d 、术后3个月及末 次随访的VAS 分别为(6.56土0.54)分、(2..4土0.35)分、(1.74土0.49)分、(1.09土0.29)分;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 访的ODI 分别为(74.07土4.32)%、(22.95土2.73)%、(18.19土2.37)%;VAS 和ODI 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术后1 d 、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椎体高度比分别为(88.56 土 5.48) %、(88.44 土5.50)%、(86.91土5.36)%、(86.21土5.00)%,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神经、血管及重要脏器损伤,4例出现骨水泥椎旁渗漏,1例出现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未发现椎管内骨水泥渗漏及骨水泥渗漏导 致的肺栓塞。
寰椎椎弓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寰椎椎弓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李启华;刘仰斌;罗滨【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2(022)002【摘要】目的:为临床行椎弓切除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03例寰椎前、后弓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前结节与横突孔间距:左:24.83±3.460m,右:25.42±3.346mm;后弓:外侧半距:左:19.60±3.581mm,右19.35±3.135mm;内侧半距:左:11.57±2.997mm,右11.42±2.634mm.结论:前路手术显露前弓范围在21~28mm内,但不能切除前弓.后路手术显露后弓范围在15~23mm内,切除后弓范围在10~11mm内.【总页数】3页(P109-111)【作者】李启华;刘仰斌;罗滨【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南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省赣南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省赣南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相关文献】1.寰椎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J], 张正洪;王军;余明华;郭国荣2.寰椎椎动脉沟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J], 刘仰斌;李启华3.基于三维CT重建的寰椎椎弓根解剖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J], 贺宝荣;许正伟;郝定均;姜永宏;郭华;刘团江;王晓东;郑永宏4.12~14岁青少年第1~10胸椎经椎弓根和肋椎单元固定相关解剖学指标测量及临床意义 [J], 蒋腾霄;李岩;王耀威;胡兆星;程博;和雨洁;李筱贺;齐振平5.12~14岁青少年第1胸椎~第10胸椎经椎弓根和经肋椎单元固定相关解剖学参数测量及临床意义 [J], 蒋腾霄;李筱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胸椎椎弓根解剖及临床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胸椎椎弓根解剖及保 健知识的了解。
提醒及时就医
教育公众在出现胸椎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以免 延误治疗。
ABCD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以降低胸椎疾病风险。
促进康复与预防的结合
强调在胸椎疾病治疗过程中,注重康复与预防的 结合,降低复发风险。
THANKS
胸椎椎弓根解剖及临床
汇报人: 2023-12-25
目录
• 胸椎椎弓根的解剖结构 • 胸椎椎弓根的临床应用 • 胸椎椎弓根相关疾病 • 胸椎椎弓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胸椎椎弓根疾病预防与保健
01
胸椎椎弓根的解剖结构
椎弓根的形态
椎弓根呈长方形,位 于椎骨中部,连接椎 体和椎弓。
椎弓根的形态对于胸 椎的稳定性和运动功 能具有重要意义。
矫正畸形
椎弓根在手术中可以作为支撑点 ,用于矫正脊柱侧弯、后凸等畸 形,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和 序列。
减压作用
在手术中,通过椎弓根切除或撑 开,可以减轻神经根或脊髓受到 的压迫,缓解疼痛和改善神经功 能。
椎弓根在诊断中的应用
X线检查
通过X线检查可以观察椎弓根的形 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 的毗邻关系,辅助诊断脊柱相关 疾病。
非手术治疗
对于轻度胸椎椎弓根疾病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 康复训练等非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胸椎椎弓根疾病,如骨折、肿瘤等,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以恢复胸椎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微创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治疗逐渐成为胸椎椎弓根疾病治疗的新趋 势,如椎间孔镜技术、射频消融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CT扫描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胸椎椎弓根的细 节,包括骨质增生、骨折、肿瘤等,为诊 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胸椎椎弓根置钉技术研究进展

胸椎椎 弓根螺 钉 的置入 主要 涉及 进钉 点位 置 的选 择 、置钉方 向及置入深度 。由于胸椎个 体间差异较大 ,尤 其是遇到脊柱侧弯时置 钉难 度加大 ,因此“个体 化”原则 对提 高 椎 弓根 置 钉 的 准 确 性 和 安 全 性 显 得 尤 为 重 要_1 。综合近年 国内外学者有关椎 弓根解剖学及生物 力学方 面的研究 ,置钉方法主要有徒手法 、经椎弓根一肋 骨 间置钉技术 、“漏斗”技术 以及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 。 2.1 徒 手 法置钉
关键 词 胸椎 椎 弓根 ;椎 弓根 螺钉 ;椎 弓根 一肋 骨 问途 径 ;计 算机 导航 D0I:10.3969/j.issn.1673—7083.2010.02.009
胸椎椎 弓根内固定系统具有 良好 的三柱固定效果及 生物力学性能 ,近年来在脊 柱矫形 及稳定 性重建 方面取 得了满意的临床效 果 。由于胸 椎椎 弓根直 径 细小 ,解 剖 变异较大 ,且 毗邻重要血管 和神 经 ,胸椎椎 弓根置钉技术 的难度和风险加大[1]。本文就胸椎 弓根解剖 特点及置钉 技术 方 法作 一 文 献 综 述 。 1 胸 椎椎 弓根 解 剖特 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针扩开钉道的过程中,始终要平稳用力,一旦探针有落空感,说明探针突破皮质骨进入了软组
织,需要马上退出探针并改变方向,挽回椎弓根。椎体容易被探针穿透。因椎弓根钉约60%的受力 位于椎弓根,约20%的受力位于椎体后部,因此除了骶骨钉需要双皮质固定以外,其他椎体均要求 保持前侧皮质完整。 3、取出探针后,要确认从钉道内缓慢地流出血液而非脑脊液。用细的椎弓根软探触探椎弓根 的五个壁:底部、内侧、外侧、上壁和下壁,需要特别关注管道10~15 mm处的内侧壁和上壁的连 接处,因为此处是椎弓根和椎管之间的峡部。仔细感觉管道壁是否为骨性,就可以调整钉道的方 向,以挽回椎弓根。
螺钉不超过椎体前后径80%为好。
植入螺钉
沿着攻丝后的钉道轴心缓慢钻入螺钉,
使螺纹匀速进入钉道,均匀地对钉道四壁
产生膨胀压力,使其产生粘弹螺纹
对骨质的抓持力较好。始终保持同心圆状
转动手柄,尽量避免摇晃。植入螺钉后再
次透视,按照前述的标准判断螺钉的位置。
手术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同 腰椎椎弓根
攻丝及再触探
确认钉道壁完整后,则测量钉道的深度
(即螺钉的长度),一般上胸椎为30~35 mm,中胸椎为35~40 mm,下胸椎为40~ 45 mm。攻丝的直径应比预计植入的椎弓根 螺钉直径小1 mm。攻丝时始终沿着钉道的 方向,完成后再探触钉道壁的完整性并测 量螺钉长度。
胸椎椎弓根的的 进钉角度和深度
支及脂肪组织),前方的心脏和大血管,前侧方的肺。 了解椎弓根与上述重要毗邻结构的关系对于准确 植入胸椎椎弓根螺钉、避免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胸椎椎弓根内壁与硬膜囊紧密相贴,几乎无任何间隙,因此螺 钉突破椎弓根内壁造成脊髓损伤的可能性较大,加上胸椎弓根宽度 较小,操作中应掌握好横断面内倾角,极力避免突破椎弓根内壁。 椎弓根外侧的肋横突关节具有一定保护胸膜和肺的作用,在椎 弓根外侧壁破裂时,有助于维持钉道的稳定性。 椎弓根上下缘与相邻椎间孔内的神经根均具有一定距离,分别
由于胸椎椎弓根个体间差异很大,掌握“个体
化原则”对于准确植入椎弓根螺钉显得尤为重
要。常常通过术前CT扫描和术中摄片来确定椎
弓根在横断面和矢状面上的角度。
显露、小关节切除
椎体后方结构的显露,上下端应暴露需要上钉的最
上下端椎体,并保持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完整,两侧
需显露到横突的尖端。
椎间小关节切除,既是植入螺钉的需要,也是融合
的需要。切除上位椎的下关节突3~5 mm(最上端椎体
的上位椎不应被切除下关节突),这样可以充分显露 拟置钉椎的上关节突基底,这是植入椎弓根钉的重要 标志之一。清除上关节突的关节软骨,为融合做准备。
确定进钉点
每个胸椎椎弓根钉的进钉点稍有不同,
取决于横突、上关节突基底和关节突间峡
部等后方附件的解剖学位置。
胸椎椎弓根的的进钉点定位 常用的方法:
1、Margel和RoyCamille提倡以横 突中点水平线与上关节突外缘垂 线的交点为进钉点; 2、Ebraheim提出T1~T2椎弓根中 心位于上关节突外缘内7-8mm, 横突中线上3~4mm, T3~T12位于 上关节突外缘内4~5mm,横突中 线上5~8mm。 3、自下关节突中点外侧3mm划 一条垂线,自横突基底部上方1/3 处划一条水平线,两线相较点即 为进钉点。 4、切除椎板直视下植入椎弓根 螺钉更是一种安全的选择。
为1.6~3.8 mm和1.6~3.5 mm,因此置钉过程中在矢状面允许的误
差相对较大。 如果椎弓根螺钉突破椎体前侧骨皮质,可能伤及位于中胸段
前方的心脏及胸椎左前侧的胸主动脉。已有术中的定位克氏针刺伤
冠状动脉导致心包填塞的报道。
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
在植入腰椎椎弓根螺钉中常用的“徒手”
(free hand)技术同样适用于胸椎椎弓根螺钉。
胸椎椎弓根螺钉 技术
胸椎椎弓根解剖
一般来说,从T1到T12椎弓根内倾程度递减。胸
椎的关节面与颈椎和腰椎不同,其方向更偏向冠状位。 胸椎椎弓根的直径明显小于腰椎,横突变异大。椎弓 根植入时穿破皮质的发生率较高,T10以上更甚。对 脊髓损伤的可能性更高。
上面观
下面观
侧面观
后面观
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椎弓根解剖数据包括椎弓根宽度(横断面径线)、 高度(矢状面径线)、长度、横断面内倾角和矢状面倾斜角。 解剖特点:①个体间差异很大。②胸椎椎弓根的高度普遍大于宽度。 ③T5的椎弓根宽度最小,约5 mm,T1和T11最大,约8 mm。T1至T5椎弓根 宽度呈减小趋势,T5至T12椎弓根宽度呈增大趋势,在T11处达到高峰,在 T12处有轻度下降。④T1的椎弓根高度10 mm,T1117 mm。T2至T7椎弓根 高度变化不大,约12 mm;T7至T11椎弓根高度逐渐增大,T11至T12呈下 降趋势,T12约15 mm。⑤T1的椎弓根内倾角最大,T12最小。T1至T5的椎 弓根内倾角呈减小趋势,由T1的27°下降到T5的10°。T5至T9变化较小,T9 的内倾角约8°;T9至T12的椎弓根内倾角减小较明显,T11约为1°,T12甚至 可为负值。⑥整个胸椎的矢状面中心轴线指向头侧。
mm或者6.0 mm的螺钉;在中下胸椎(T4~T10),使用直径5.0
mm或者4.5 mm的椎弓根螺钉是恰当的;在上胸椎(T1~T3),成 人患者可以耐受使用直径5.0 mm的椎弓根螺钉,青少年和儿童患者
的椎弓根内径虽然小,但是由于其骨皮质具有比成人好的可塑性,
植入直径4.5 mm甚至5.0 mm的螺钉是可行的。
椎弓根内壁的骨皮质厚度是其外壁厚度 的2~3倍,结构特点可以解释为何椎弓根
骨折以外壁多见,对于术中准备钉道的操
作也有指导意义。
椎弓根的内侧壁最厚
胸椎椎弓根毗邻结构
胸椎椎弓根是一个狭长的管状骨性结构,与之毗
邻的重要结构包括:
内侧的硬膜囊及其内的脊髓;
外侧的肋横突关节;
上下两侧的椎间孔内容物(胸神经根、节段血管分
注意事项: 1、工具不能穿破椎弓根外壁,否则会损 伤邻近的神经血管; 2、进钉的角度应随着椎弓角度的变化而 变化,螺钉的植入以远离非融合的关节 面为好; 3、除非需要提供特别大的附着力,应避 免穿透前面椎体皮质骨; 4、应避免穿孔次数过多,以免 钉道直径变大,使得螺钉把持 力下降,如果螺钉松动,应更 换直径更大的螺钉; 5、对椎弓根狭窄,骨质较硬的 病例,应预先攻丝; 6、术中透视能准确定位椎体及 椎间隙并准确地植入螺钉, 防止螺钉拧入椎间隙。
透视确认钉道位置
在每个钉道内植入一个长度为40 mm的定位针,用C
形臂透视正侧位,检查钉道的位置。 理想的位置: 在正位上针尖应该位于椎弓根内壁和椎体的假想中 线之间,如果针尖超过中线则提示椎弓根内侧壁破裂,
如果针尖未超过椎弓根内壁,说明钉的位置偏外;
在侧位片上针应该与椎体的上终板平行且不能超过 椎体前缘。
T1至T5的椎弓根内倾角呈减 小趋势,由T1的27°下降到T5的 10°。T5至T9变化较小,T9的内 倾角约8°;T9至T12的椎弓根内 倾角减小较明显,T11约为1°, T12甚至可为负值。 水平面应与上下终板平行。 椎弓根从起点沿椎弓根到椎 体前缘为40-42mm,螺钉一般选 择35~40mm,,以螺钉不超过椎 体前后径80%为好。 螺钉直径一般选择:T1~T5: 3.5-4.0mm,T6~T10:4.05.0mm,T11,12:5.5-6.5mm.
准备钉道
准备钉道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1、用3.5 mm的锐利钻钻出约5 mm深的皮质骨缺口。在腰椎,缺口处可以看到“出血变红”,说 明已经进入了椎弓根的松质骨,而在胸椎,由于椎弓根的松质骨相对较少,“出血变红”的现象不一
定会出现。
2、使用变向椎弓根探针(2 mm,钝头,尖端轻度弯曲)向腹侧适当用力,进入椎弓根基底部 去找椎弓根松质骨的软点。开始时探针的尖端指向外侧比较安全,可以避免尖端穿透内壁;探入 大约15~20 mm之后,退出探针,改变方向,将尖端指向内侧,可以避免穿破椎体外侧壁。在使用
胸椎椎弓根的解剖参数(mm)
在胸椎,椎弓根宽度是影响椎弓根螺钉精确植 入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影响椎弓根螺钉直径的选择。
在成人骶椎,可以安全植入直径7.5 mm的椎弓根螺钉;在下 腰椎(L4~L5),对于大部分成人患者,植入直径6.5 mm的螺钉是 安全的;在胸腰段(T11~L2),大部分成人患者可以耐受直径6.5
标准 椎弓根螺 钉的影像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