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网络信任体系建设的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的思考六篇_什么是公务员

关于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的思考六篇_什么是公务员

关于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的思考六篇_什么是公务员关于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的思考六篇【篇一】从字面上说,“诚信”就是诚实守信。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因而,说到“诚信”与否,很多人都认为是道德方面的问题,只是一个人在社会的安身立命之本。

可是,在市场经济社会,道德和利益往往是相邻而居的。

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地方,重视道德,讲究诚信,往往可以在经济上得到丰厚的收益;反之,不但会在道德上遭至谴责,受到法律的严惩,更难以在经济上获得长久的利益。

就诚信的重要性而言,说“诚信是金”应是不为过的。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近年来,我国在诚信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在某些领域依然存在诚信问题。

构建诚信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构建诚信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保护群众权益、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职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二】诚信是立国之基,立身之本,它不仅是个人守规矩讲原则的体现,更是维系社会有效运行的道德基础。

古语有云“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个体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

只有人人守信用、重承诺,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实现全社会的和谐繁荣和共同发展。

让个体诚信有力推动社会诚信,要立标杆、树典型。

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

在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过程中,各地区、各单位、分部门要善于发掘典型、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带动人,不断培养这一品质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让诚实守信蔚然成风。

让个体诚信有力推动社会诚信,要严要求、明规矩。

诚信自觉需要用制度力量培育,失信行为需要用制度牢笼约束。

全面推进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建立诚信档案、公布诚信红黑榜等,完善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体制机制,营造诚信社会环境。

信任管理视角下的网络安全治理体系

信任管理视角下的网络安全治理体系

信任管理视角下的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当今世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网络安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导致了网络犯罪的频繁发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针对这种情况,建立起一套完整、稳固的网络安全治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信任管理视角入手,综合考虑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性网络安全治理是确保网络安全、保障网络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

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以及网络犯罪活动的日益增多,网络安全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构建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可以让各方完善协同配合机制,增强信息互相共享,从而提高治理水平。

同时,对于个人、企业、政府机构等来说,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可以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防止自身遭受网络攻击,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因此,构建安全、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是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任务。

二、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的现状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网络安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网络技术不断进步和网络犯罪活动的愈演愈烈,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网络安全治理体系还存在着四个问题:1、立法滞后。

我国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仍处于不成熟状态,立法进程滞后于实际需求;2、人才不足。

在网络安全人才急剧缺乏的情况下,缺少一支高素质网络安全队伍;3、信息共享问题。

信息共享不畅,阻碍了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的有效运作;4、理念落后。

在网络对立和敌意等问题上,有着较大困难。

三、信任管理视角下的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当前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的存在问题说明了网络安全之间的信任管理问题,因此,信任管理视角的应用是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信任管理视角下,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强化安全信任链条;二是提升安全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充分性;三是采用更细致、详尽的安全管理建议和信息报告。

关于构建国家信息安全组织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国家信息安全组织体系的思考

作者简介 : 毛明( 1 9 6 3 一) , 山西人 , 北京 电子科技学 院副 院长 , 教授 。

2・
北京电子科 技学院学报
2 0 1 4焦
元。美国政府每天 收到 的秘密情报 , 约有 8 5 %
是N S A提供 的。 中 国历 代 兵 家 十 分 重 视 情 报 工 作 。《 孙 子 兵 法》 中有 句 名 言 “ 知 己知 彼 , 百 战 不殆 ”, 其 核
信号情 报 处和 海 军 通信 保 密 科 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种情 报 人 员
在这 场无 限发展 的信息革命 中, 如何寻找 突破 口, 取得主动权 , 进 而 占据制高点 , 维 护 国家利
培训学校等。其 中, 国家安全总局( N S A ) 是美 国
军事 系统 的 重要 情 报 机 关 。它 名 义 上是 国 防部 的一个 部 门 , 而 实 际上则 是一 个隶 属 于总统 并为
监听站 , 截获世界各 国的无线 电通讯信号 , 侦察
各 国 的军 事动 向 , 破 译 各 国 的密 码 , 搜 集各 国 的 信 息 资料 , 为美 国政 府提 供各 种加 工整 理 的情报
资料等 。其总部大楼里布满 了迄今为止世界上 最先进 的高性能电子装置 , 情报活动每小时耗资 约达 1 0 0万 美元 , 总计每年至少耗 资 1 2 0亿 美
第2 2卷 第 1 期
V0 1 . 2 2 No . 1
北京 电子科 技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B e i j i n g E l e c t r o n i c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s t i t u t e

网络时代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对策思考

网络时代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对策思考

46网络时代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对策思考黄新建( 中共驻马店市委党校,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 要】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政府公信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权威,也关系到政府政策、方针的顺利实施。

文章论述了网络时代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因素,并对网络时代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络时代;政府公信力;提升对策“公信力”的概念源于英文单词“Accountability”,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

政府公信力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面对社会差异和利益分配,通过公正、高效、廉洁、民主、负责等途径获得公众普遍性信任的能力。

公信力是政府执政的根基,政府公信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权威,也关系到政府政策、方针的顺利实施。

近年来,党和国家一直把政府公信力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则明确提出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十三五”规划则提出“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

”由此可见,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提高政府公信力已越来越被提上日程。

一、网络时代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意义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水平和法制建设程度,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特别是在当前网络时代,提高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高政府公信力有利于激发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当前网络条件下,提高政府公信力能够激发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参与国家事务的愿望。

政府信守承诺,敢于负责,就会获得民众的信赖,政府就会具有更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民众也会更愿意参与到政府的公共事务中来。

借助网络,民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可以在网上与政府官员面对面地交流,政府也能广泛地收集民意,形成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3期2019年6月No.3 June,2019政府公信力指的是政府以其权威性资源实施行政活动而形成的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本质上是政府权威的体现与外化,是政府在长期从事行政活动中积累的一种信任资源。

政府一旦陷入“塔西佗陷阱”的泥沼中,行政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便会受到挑战,随之而来的是政令不畅而增加的行政成本。

因此,政府必需加强公信力建设,增强影响力与号召力,以实施行政活动,达成行政目标。

1 互联网时代下政府公信力方面存在的问题1.1 政府对网络媒体的冲击应对不足1.1.1 舆论效力在网络媒体时代被扩大网络媒体、自媒体在网络时代因时而生,并依靠即时性的优点和更为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飞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竞争压力,但也给传统媒体更广阔的成长潜力,不计其数的传统媒体开始创建自身的网媒形式。

因为网络信息传播速度迅雷不及掩耳,许多社会热点信息未经政府证实便不胫而走,被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组织以破竹之势宣扬到千里之外,使得媒体舆论产生庞大的“信息场”,这不光给政府带来了陡然剧增的压力,同时也会使人民对政府逐渐产生不信任感,最终陷入“塔西佗陷阱”的泥沼,不利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1]。

1.1.2 网络媒体监督给政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网络时代,一种不同于人大监督和法律监督的新型监督形式—网络监督粉墨登场。

(1)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家事国事天下事通过网络平台、社交软件都能以更快地速度以及更小的成本扩散,这敲响了传统媒体对表达权一家独大的丧钟,新浪微博、百度贴吧、虎扑社区的诞生令各路热心网友可以路见不平,“键盘”相助,诉求自身利益。

(2)新兴的各类社交软件使民众能够和政府亲切地进行双向交流,这大大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也为他们对政府行政行为实施监督提供了可能性。

不同社会阶层特别是以前不具有话语权的底层群众,现在得利于网络监督的匿名性,都能够诉求自己的利益,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因而网络监督给政府造成了与以前相比更为巨大的回应压力,需要政府对网络影响力重大的公共事件做出快速地反应与回应,制定处理事件的计划。

加强网络诚信建设的思考

加强网络诚信建设的思考

加强网络诚信建设的思考摘要网络诚信危机出现的的表现及原因,之后阐述了解决网络诚信危害的根本性措施,以期为我国网络诚信建立发展提供一些具备引导和鉴戒意旨的思想价值,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部分介绍了网络诚信的内涵与特点,因为其特殊性传统道德规范具有局限性,因此探究新的诚信建设规范更具有必要性。

第二部分简述了如今网络诚信问题的产生及原因,只有分析到问题的实质,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第三部分说明了网络诚信危机所导致的一些危害性后果,以此说明网络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四部分针对上述所讲危害表现提出了相对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网络诚信,网络诚信问题,对策与措施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etwork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eople's life, the network has brought people convenience, but also imperceptibly change people's thoughts, the growth of many such as network fraud, cybercrime, privacy violations and other network issues. Seriously endanger the network participation subject, as well as th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In the face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firstly illustrates thearticle from four aspects to start,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integrity, because its particularity of traditional ethical norms has limitations, so exploring new integrity construction norms more necessary.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emergence and reason of the network honesty problem, only the analysis to the essence of the problem, can propose feasible solution. The third part explains the network credibility crisis caused by some of the harmful consequences,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network credibility. The fourth part puts forward the relative solution to the above-mentioned hazard performance.Keywords: Network integrity,Network integrity problem,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目录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480812767" 摘要IHYPERLINK \l "_Toc480812768" Abstract IIHYPERLINK \l "_Toc480812769" 目录IIIHYPERLINK \l "_Toc480812770" 前言1HYPERLINK \l "_Toc480812771" 一、网络诚信概述2HYPERLINK \l "_Toc480812772" (一)网络诚信的内涵2HYPERLINK \l "_Toc480812773" (二)网络诚信的特点2HYPERLINK \l "_Toc480812774" 二、网络诚信问题的表现及产生原因3 HYPERLINK \l "_Toc480812775" (一)网络世界诚信问题的表现3HYPERLINK \l "_Toc480812776" (二)网络世界中诚信问题出现的原因5 HYPERLINK \l "_Toc480812777" 三、网络诚信危机的后果7HYPERLINK \l "_Toc480812778" (一)、对网络主体产生不良影响7HYPERLINK \l "_Toc480812779" (二)、制约网络社会的有序发展7HYPERLINK \l "_Toc480812780" (三)、加剧整个现实社会的诚信缺失7 HYPERLINK \l "_Toc480812781" (四)、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8HYPERLINK \l "_Toc480812782" 四、网络诚信建设的原则及对策8HYPERLINK \l "_Toc480812783" (一)、网络诚信建设的原则8HYPERLINK \l "_Toc480812784" (二)、进行网络诚信建设的对策9HYPERLINK \l "_Toc480812785" 结语12HYPERLINK \l "_Toc480812786" 参考文献13HYPERLINK \l "_Toc480812787" 致谢14前言技术也难以幸免,因为网络世界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影响人们的诚信意识,使得很多思想和行为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滋生了许多网络失信问题,严重危害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在网络世界中更需要建立严格的制度和道德规范,以此约束人们的行为。

对于PKI建设的思考

对于PKI建设的思考

对于PKI建设的思考作者:蔡超来源:《信息化建设》2009年第02期我们所知道的PKI在当前各地、各部门电子政务的规划和建设中,只要提到信息安全保障,就不能不涉及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领域,PKI依托非对称密码技术特有的保密与抗抵赖机制成为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的基础与核心。

由于PKI的重要地位,我国已经在几年前就开始启动PKI建设,截至目前,金融、政府、电信等部门已经建立了数十家CA认证中心(PKI体系的管理和运行机构),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信息中心于2002年作为全国试点示范单位之一也分别在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建立起了CA认证中心。

PKI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的概念。

简单地说,PKI技术就是利用公开密钥理论和技术建立的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基础设施。

在公开密钥体制中,通信双方的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各不相同,信息发送人利用接收者的公钥加密信息,接收者再利用自己专有的私钥进行解密,这种方式既保证了信息的机密性,发送人用自己的私钥对信息进行签名,接收人用发送人的公钥进行验证,保证了信息具有不可抵赖性。

公开密钥体制的特点决定了PKI能够从技术上解决网上身份认证、信息完整性和抗抵赖等安全问题,而其核心是解决了信息网络空间中的信任问题,确定虚拟网络社会中各种经济、军事和管理行为主体(包括组织和个人)身份的惟一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在现实世界与虚拟网络的主体间建立了可信的对应关系。

目前PKI的应用模式和存在问题对需要信息安全保障的单位而言,依托数字证书认证中心的证书和证书目录服务,通过在服务器端部署密码机,调用各种安全服务器接口,就可以实现应用系统对数字证书的支持,通过数字签名、加解密等基本功能来实现身份认证、数据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等信息安全。

应该说,PKI体系是信任的源点,前所未有的为大规模的信息安全应用开启了道路。

然而,目前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止步于PKI体系的建设,止步于数字证书的发放和使用,这对于信息化主管部门来讲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

加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思考

加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思考
随 着 信 息 化 建 设 进 程 的加 快 , 息 安 信
来 看 , 是 涉 及 到 计 算 机 网 络 上 信 息 的 保 2加强信息安全威胁的几点建 议 凡
密 性 、 整性 、 用性 、 实 性 和 可 控 性 的 完 可 真
相 关 技 术 和理 论 都 是 网络 信 息 安 全 的研 究 全 保 障 工 作 并 不 能 单 靠 某 个 人 或 某 个 部 制 度 , 保 障 信 息 网 络 健 康 发 展 和 运 行 是 领 域 。 本 文 所 指 的是 广 义 上 的 信 息安 全 门 , 应 该 采 用 综 合集 成 的 方 法 , 思 想 教 的 客 观 需 要 。4 而 而 从 lJ 问题 。 国 目前 面 临 的 信 息 安 全 威 胁 主 要 育 、 度 建 立 、 施 建 设 、 术 开 发 、 员管 2 5加 强 国家 之 间及 国 际组 织 的 交 流 合作 我 制 设 技 人 .
安 全 、 会 稳 定 的 重 大 问题 之 一 。 社 因此 , 本 犯 罪 案 件破 获 以 后 , 有 惩 罚罪 犯 的 明 确 事 件 , 专 门 的 安 全 应 急 处 置 机 构 进 行 处 没 由
文 针 对 我 国信 息 安 全 面 临 的 现 状 , 如 何 刑 事法 规 。 就 由于 法律 制 定 的不 完 善 , 导 致 理 。 也
经 济 、 事 、 化 等 各 个 领 域 , 络 互 连 给 诸 多 的 问题 。 是立 法工 作 严 重 滞后 , 能 府 信 息 安 全 与 信 息 资 源 管 理 领 导 小 组 。 军 文 网 一 不 … 人类获取信息及交 流带来极大 的便利 , 但 满 足 社 会发 展 的 需 要 。 律 体 系 没 有 涵 盖 凡 是 和 信 息 安 全 有 关 的事 件 , 由专 门 的 法 都 网 络信 息 安 全 问 题 也 日益 上 升 为 关 系国 家 现 有 各 种信 息 安 全 问 题 , 使 有 些 计 算 机 安 全 管 理 机 构 处 理 。 息安 全 预 警 和 应 急 致 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s s s m c n t c o , n n l, c odn e s e i i ain .usfr ad s g e t n ntec n t cino e n t n l e o k rs r t y t o sr t n a df a y a c r i t t p c cs u t sp t w r u g s o so s u t fh ai a n t r u t u e ui i l go h i f t o o i h o r o t o w t
信任 体系 。加拿 大 、 国 、 德 韩国等 采用 了 “ 自上 而下 ” 式 。 模
澳大 利 亚 采用 的方 式 是建 立 国 家 P 认 可 委员 会 , 国 KI 对
内的 C A颁 发认 可证 书 , 而形 成 自上 而下 的 国家 P 体 系。 从 KI
“ 自下 而上” 式 : 分地 区 、 行业 建立 起地 区性和 行 模 即先 分 业性 的 C 机构 , 后再 由国 家 出面进 行 协 调 , 过 某种 方 式 A 然 通 ( 如桥接 C A技 术)将 各 自独立 的 C , A机 构联结 起来 , 形成 国家
PI K 信任 体系 。 美 国、 日本等 通过 桥接 C 方 式建 立 国家 P 体 系 , 网 A KI 在
络空 间建立 统一 的信 任体 系。 我 国 P I 系建设 的情 况是 : 方面 , 业和 区域 性 C K体 一 行 A
发展 很快 , 电子认 证 服务 机 构规 模逐 步 扩大 。 目前 , 获得 工业
Y anXi f g ao—en
(hn otae e l gC ne B g1 0 4 ) C iaS f r sn e tr e l 0 0 8 w T i n
[ src]T iat l fsyo t e ecn t co f ni ut ytm t o ea da r d te , nl e epo l seii u t r Abt t h r e it, ui s h o sr tno le rsss a m n bo , n aay st rb m x tgi o re k a s i , rl c l t n ui o nt e h a h z h e sn n n wo
( ) K 体 系建设 1 PI
从各 国实际发展情况看 , 了在 网络 空间建立统一 的信任 体 为
系, 通常 会建立起 国家 P 体系 。就一个 国家而言 , K 体系 的 K] PI 建设 , 基本上可分 为 “ 上而 —’ “ 自 F 和 自下而— 两种模式进行 。 .
另 一 方 面 , 国 还未 建 立 起 国 家统 一 的 P 体 系 。工 业和 信 我 KI
息化 部作 为 电子签名 法授 权 的监管 部 门, 行使 服务许 可等 管理 职 能 ; 国家 密 码管 理 部 门则 根 据 政府 相 关 文件 正 在 以根 中 而
“ 自上 而 下” 式 : 国家 在一 开 始就 成 立 了专 门的管 理 模 即
机 构 负责 本 国的 P 建 设 , KI 首先 建 立 国家 根 C 然 后 由国 家 A, 根 C 负责 对 下 级 C 的认 证 , 终 建立 起 层 状 的 国家 P A A 最 KI
s se y tm.
[ e wod ]ntok e ui; sss m;l t n e i ain iili aued il rfaen tokI K y rs e r c r t tyt e cr ic r ct ;gas n tr;it ti t; w r D w s tr e eo c t yu i f o d t g g ac i e c e
技术 探 讨 ・ e h o o ya dS u y T c n l g n td
关 于 国家 网络 信 任 体 系建 设 的思 考
严 霄 凤
( 中国软 件评 测 中心 北 京 10 4 ) 0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要】本 文首 先概 述 了国 内外 网络 信任体 系建设 的情况 . 着分 析 了我 国 目前 网络 信 任体 系 建设 中存 在 的 问题 . 后根 据我 国 摘 接 最
心模 式规划 建设 国家 电子政 务 电子认 证体 系 。
( )网络身份证 2
2 1 年 1 7E, 01 月 l在斯 坦 福 大 学 经济 政 策 研究 院美 国 商 务 部 长骆 家辉 透 露 , 国政 府将 通 过推 出 “ 美 网络 身份 证 ” 构建 网络 生态系 统 , 每个 网络用 户可 以相 互信任 彼 此的 身份 。商 使
和 信息 化 部颁 发 电子认 证服 务 许 可 的 C A机 构 有 3 , 西 O家 除 藏 、 海、 青 宁夏 等 边远 地 区外 , 国大 部 分省 市 均有 C 机构 , 全 A
另 外 还 有很 多 未 获 得 电子认 证 服 务 许 可 的 C 机 构在 运 营 。 A
1 国内外 网络信任体 系建 设的情况 .
的具体情 况对 国家 网络信 任体 系 的建设提 出了建议 。
【 关键 词】网络安全 ; 体 系 i 信任 电子认证 电子签名 ; 字证 书 : 数 网络身份 证
T i i f o su t g h ai a N t rT sS s m h k go nt cn eN t n l e k r t yt nn C r i t o wo u e
O .引 言
随 着 电子政 务 、 电子商 务 、 物联 网、 移动 互 联 时代 的 到来 ,
同时也 带来 了网络 信任 体 系 以及 由此 衍生 的社 会 和谐 稳 定的 重 大挑 战。 网络信任 体系 越来 越成 为保证 电子 政务 、 电子 交易 等安 全 、 可信 的 重要 保 障。对 此 , 国政 府 无不 对此 重 大挑 战 各 高度 重视 并采取 强有力 的措 施进 行干 预和 管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