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筋手法联合功能锻炼对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的治疗价值

合集下载

手腕桡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手腕桡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手腕桡骨骨折即前臂外侧的骨头靠近手腕的一端发生了骨折,对患者的影响不容小觑,而康复训练可加快恢复的速度,包括手指训练、手腕灵活性训练以及手腕力量训练三方面,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手指训练
受到骨折的影响,患者短时间内手腕都是无法活动的,因此一开始的康复训练可以先从手指开始。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活动手指,范围不能过大,出现疼痛感则要马上停止。

这可以促进手部血液循环,加强血运,手腕桡骨的恢复速度也会随之而加快。

2、手腕灵活性训练
当手腕桡骨骨折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医护人员就会把用于固定的石膏拆除。

这时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一定的手腕训练,以增强手腕运动的灵活性,活动范围亦可尽量大一点,这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但如果进行康复训练时疼痛难以忍受,则不要强行训练。

3、手腕力量训练
手腕桡骨骨折恢复的后期,在灵活性已经有明显恢复,这时候则可以通过俯卧撑等力量训练,适当锻炼手腕力量。

桡骨下端骨折保守治疗新方法研究

桡骨下端骨折保守治疗新方法研究
桡 骨 下 端 骨 折 一 般 指 骨折 发 生 在 桡 骨 远 侧 端 2—3厘 米 范 围内, 为松质骨与坚质骨交界处 , 该 处易发生骨折 , 临床上 比较 常 见, 尤 以成 年及老年患者为多 , 占全身骨折 的 6 . 7 5 %, 女性 多 于男性 , 祖国医学 把此 类骨 折归于 “ 脱臼” , 称 之为 “ 手 掌根 出 臼” 、 “ 腕折伤 ” 等 。桡 骨 远 端 骨 折 多 为 间 接 暴 力 所 致 , 根 据 患者受伤机制分为伸直 型( c o l l e s骨折 ) 和屈 曲型 ( s m i t h骨 折 ) 两种 , 我们仅对 较 为常见 的伸 直 型骨折 给予 对 比研究 。现对 2 ( 】 0 9年以来收治的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患者 2 8 3例 , 采用新 的 整复 、 石 膏 固定 方 法 进 行 统 计 研 究 , 现总结如下 :
内蒙 古 中医药
品, 可达气行血活 , 通则不痛之 目的 , 所 以胃脘疼 痛痊愈 。( 4 ) 凡 因热结 胃脘致痛 者 , 其病 因多是 因热 灼伤 胃阴 , 或瘀 久化 热伤 津, 呈现阴虚 阳亢 , 升降失调 , 中焦 阻滞 , 故 胃之 阴 阳不能平 秘 , 气滞血瘀致 胃脘 疼痛 。证 见 胃脘部 灼热急 痛 , 嘈杂善 饥 , 口臭 善饮 , 大便干结 , 小便 黄赤 , 舌 质 红绛 而 干 , 苔黄 而燥 , 脉、 洪. 大、 数等 。治则和 胃养 阴 , 甘平滋润 , 佐 以行气化瘀 。方用一贯 煎加减化裁 。( 沙参、 山 药、 生地 、 女 贞子 、 枸杞子、 川栋 子 、 天 冬、 寸冬 、 元参 、 木香 、 枳壳 ) 煎服 。方 义 : 取 其 滋阴护 津。舒气 化滞 , 使热去瘀解 , 滋 润滞 消, 气 机舒 畅, 胃腑得 通 , 升 降调 顺 , 则疼痛 自愈 。

手术后手腕僵硬的康复方法

手术后手腕僵硬的康复方法

手术后手腕僵硬的康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热敷:可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等热敷于手腕手术处,每天两次,
每次5~10分钟,能促使血液循环加速,有助于缓解僵硬。

2.功能锻炼:在康复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包括主动或被动屈
伸关节,有意识地进行用筷子的动作,均有助于肌肉功能恢复正常,改善僵硬。

•空手抓握:将伸直的双手紧握成拳状,坚持5秒后再缓慢松开,五指用力伸展,根据自身的耐受程度,每天做200-400次。

此训练不仅可以促进腕关节附近的肿胀消退,还可以恢复手腕处的肌肉力量。

•腕关节屈伸:一手托住需要恢复的手腕,向前弯曲腕关节,在弯曲极限处坚持1秒。

还原至中立位后向手背侧弯曲腕关节,同样在弯曲极限处坚持1秒,如此交替重复,动作要轻柔缓慢。

•前臂旋转:由于前臂在旋转过程中也会涉及腕关节,因此患者在手腕手术后也可以尝试每天活动前臂来带动腕关节,进行前臂旋转,防止出现腕关节肌腱粘连。

•交叉运动:向前伸出胳膊抬至与肩膀同高,掌心向外,两只手靠近。

右手伸至左手下方,手指交叉,胳膊用力伸出,两肩下垂。

•木偶运动:保持坐姿,两肩自然下垂,挺直背部,向前伸出胳膊抬至与肩膀同高。

呼气,同时将拳心转动至外侧,保持
胳膊不动,感受手腕内侧的拉伸感。

再呼气,同时将拳心转动至内侧,感受手腕外侧的拉伸感。

3.心理疏导:有时会因恐惧、疼痛而不敢活动,导致僵硬的程
度加重。

此时要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鼓励患者克服恐惧的心理。

请注意,以上康复方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活动导致损伤。

关节松动结合推拿法治疗骨折后腕关节僵硬的临床观察

关节松动结合推拿法治疗骨折后腕关节僵硬的临床观察

关节松动结合推拿法治疗骨折后腕关节僵硬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关节松动结合推拿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骨折后腕关节僵硬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

对照组采用功能锻炼加中药熏洗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关节松动结合推拿法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症状评分比较。

结果:治疗组患者腕关节症状改善评分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常规治疗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中药熏洗及功能锻炼的常规治疗法。

指导患者参照“云手”、“鲤鱼摆尾”、“上翘下钩”等动作[2]进行练功,具体为嘱患者先做主动手指屈伸握拳锻炼,待手腕有松解感后,再作自主腕关节屈伸、旋转锻炼,如单手操作困难,可健肢协助。

每次15~30min,不少于4次/天。

同时配合我院中药制剂熏洗,30~60min/次,1~2次/天。

1.2.2关节松动结合推拿法。

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关节松动结合推拿法治疗。

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坐位(以右腕僵硬为例),①放松:医师左手握患肢前臂下段近腕关节处,右手拇指及其余4指沿肌肉或韧带走行依次推按腕关节周围肌群,松弛关节周围粘连组织,疏通气血。

②理筋:用拇指指腹对腕关节周围各韧带起止点进行弹拨,并对腕关节周围的常见穴位及痛点进行点按。

③关节纵轴牵引:医生左手握患肢腕关节稍上方作固定,右手握住患肢手掌根部,施予纵轴牵拉并对腕关节进行小幅度振动屈伸。

④关节摇摆:医生左手握患肢腕部稍上方作固定,右手握患肢手掌,令腕关节交替作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的环转摇动。

⑤关节屈曲振动:医生右手握患肢前臂远端近腕关节处固定,左手握患肢手掌背侧,作纵轴牵引并缓慢屈曲腕关节,极度屈曲后作小幅度振动,约40~50次,持续2~5min。

⑥关节背伸振动:医生左手握患肢前臂远端近腕关节处固定,右手握患肢手掌掌侧,使其极度背伸,作小幅度振动,次数与时间同上。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术后尺桡骨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期功能锻炼:
- 术后第1-2周,主要是进行被动锻炼,由医生或物理治疗师协助进行。

- 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伸/屈曲和旋前/旋后的被动运动,以保证手腕和指关节的关节活动度。

2. 恢复性功能锻炼:
- 术后第2-4周,逐渐从被动锻炼过渡到主动锻炼。

- 进行手指的弯曲、伸直、握力和肌肉活动,以恢复手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 针对手腕关节进行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负重。

3. 功能恢复和强化:
- 术后第4-8周,继续进行手指、手腕和前臂的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 包括手指磨砂板、手腕灵活性练习、手指绕轴活动和手臂上提等锻炼方法。

4. 日常生活功能锻炼:
- 术后8周后,可以开始进行日常生活功能锻炼,包括握笔、拧开瓶盖、抓握物品等操作。

- 逐渐增加重量和难度,以适应日常活动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功能锻炼时,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和医生
的指导进行适当调整。

如果出现疼痛、肿胀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

同时,定期复查和评估骨折愈合情况,以保证功能锻炼的效果和安全性。

桡骨小头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

桡骨小头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

桡骨小头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桡骨小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会导致手腕功能障碍和疼痛。

正确的康复训练对于恢复手腕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桡骨小头骨折后的康复训练方法,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手腕功能。

一、康复训练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康复训练之前,需要确保桡骨小头骨折已经得到充分治疗并稳定。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手术或保守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遵守医嘱,以避免对骨折部位造成额外的伤害。

应保持手腕周围的肌肉和关节活动,以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二、温和的手腕活动在骨折愈合初期,患者可进行一些轻柔的手腕活动,如手腕伸展、屈曲、旋转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保持手腕关节的活动性,减少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患者应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损伤手腕部位,可以在物理治疗师或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活动。

三、逐渐增加负重训练当桡骨小头骨折渐渐愈合并稳定时,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负重训练,以增强手腕周围的肌肉力量。

这包括手腕屈曲和伸展训练、手腕侧弯训练、手腕旋转训练等。

患者应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这些训练,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四、平衡力训练桡骨小头骨折后,患者常常会出现手腕功能不稳定的情况。

为了恢复手腕的平衡和稳定性,患者可以进行一些平衡力训练,如单手平衡训练、手腕平衡板训练等。

这些训练可以促进手腕肌肉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减少手腕扭伤的风险。

五、功能性训练随着康复训练的进行,患者可以逐渐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如握力训练、抓取训练、抓握球训练等。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恢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手腕功能,提高手腕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患者还可以进行一些日常生活动作的模拟训练,如开关门、搬运物品等,以提高手腕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六、注意事项在进行桡骨小头骨折康复训练时,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1. 遵守医嘱,不要贸然进行训练,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2. 避免过度活动和疲劳,适度休息和调整训练强度;3. 注意保持手腕周围肌肉的柔韧性,定期进行拉伸和放松训练;4. 在训练过程中注意手腕的稳定性和姿势正确性,避免姿势不良和损伤;5. 如有异常疼痛或不适感,应及时停止训练并向医生或康复师咨询。

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治疗与功能锻炼

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治疗与功能锻炼

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治疗与功能锻炼身为一名幼儿相关工作者,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还应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和康复治疗技能。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治疗与功能锻炼。

桡骨远端骨折是儿童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多发生在手腕和前臂部位。

当孩子发生桡骨远端骨折时,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治疗与功能锻炼方法。

一、康复治疗1.固定:在孩子发生桡骨远端骨折后,要进行固定。

固定可以采用石膏固定或绷带固定。

目的是保持骨折部位稳定,防止错位。

2.冷敷:在骨折发生后48小时内,应进行冷敷。

冷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降低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出血。

3.热敷:在骨折发生后48小时后,可进行热敷。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骨折愈合。

4.按摩:在骨折恢复期间,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

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帮助孩子尽快恢复。

5.功能锻炼:在骨折恢复期间,进行功能锻炼是至关重要的。

功能锻炼可以预防关节僵硬,提高关节活动度,帮助孩子恢复手部功能。

二、功能锻炼1.握力锻炼:握力锻炼可以采用握力器、弹力带等工具。

通过握力锻炼,可以增强手部肌肉力量,提高握力。

2.关节活动锻炼:关节活动锻炼包括手腕关节和手指关节的活动。

可以采用手指伸展、手腕旋转等动作进行锻炼。

关节活动锻炼可以预防关节僵硬,提高关节活动度。

3.手腕功能锻炼:手腕功能锻炼包括手腕的弯曲、伸展、旋转等动作。

可以通过练习写毛笔字、画画等手腕活动,提高手腕功能。

4.日常活动:鼓励孩子参与日常活动,如穿衣、吃饭、洗澡等。

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手部功能,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5.功能性锻炼:功能性锻炼是指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活动进行锻炼。

如孩子喜欢玩游戏,可以选择游戏中的手部动作进行锻炼。

功能性锻炼可以提高孩子的手部功能,同时增加他们的兴趣。

桡骨远端骨折,对于孩子们来说,可能是个不小的挑战。

身为幼儿相关工作者,我们要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爱心,帮助他们渡过这个难关。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关节僵硬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关节僵硬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关节僵硬关节僵硬是骨伤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中医骨伤科学在治疗关节僵硬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且疗效显著。

中医认为,关节僵硬的发生多与气血凝滞、经络闭阻、筋骨失养等因素有关。

外伤、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等都可能导致关节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关节失去濡养,从而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僵硬等症状。

在治疗关节僵硬时,中医骨伤科学首先注重的是手法治疗。

通过专业的推拿按摩手法,可以松解关节周围的粘连组织,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

比如,运用揉法、滚法、拿捏法等手法,作用于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能够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的营养供应,减轻疼痛和僵硬感。

中药熏洗也是中医治疗关节僵硬的常用方法之一。

选用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祛风除湿功效的中药,如红花、桃仁、当归、伸筋草、透骨草等,将其煎煮后,利用蒸汽和药液对关节进行熏洗。

这样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通过温热的刺激,扩张血管,促进药物吸收,从而达到消肿止痛、松解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度的目的。

针灸治疗在关节僵硬的康复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

比如,选取阿是穴、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等穴位,通过针刺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激发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同时,艾灸的温热作用还能够温通经络、散寒除湿,对于因寒湿凝滞导致的关节僵硬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骨伤科学还强调患者的自主锻炼。

根据关节僵硬的程度和部位,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方案。

例如,对于膝关节僵硬的患者,可以指导其进行屈伸练习、直腿抬高练习等;对于肩关节僵硬的患者,则可以进行爬墙练习、环转运动等。

适当的锻炼能够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中医骨伤科学还注重整体调理。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辨证论治,开具中药方剂进行内服。

如果是气血亏虚型,常用八珍汤加减,以益气养血;如果是肝肾不足型,多选用六味地黄丸合独活寄生汤,以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筋手法联合功能锻炼对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的治疗
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理筋手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后
期腕关节僵硬的疗效。

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5月符合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诊断的7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中药热敷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运用理筋手法加功能锻炼进行治疗,对比评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37%,对照组仅为7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理筋手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理筋手法;功能锻炼;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b)-0082-02
桡骨下端骨折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腕关节的僵硬,极大地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运用理筋手法和功能锻炼对其进行联合治疗是很多医生学者认为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手段[1]。

为探讨理筋手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的疗效,该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间采用理筋手法联合功能锻炼对76例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外伤病史,均为桡骨下端骨折,复位2~3个月后经x光片确认骨折复位已达到功能复位或解剖复位,但腕关节仍僵硬,活动功能存在障碍。

所有患者屈伸活动复位均无法超过45°,旋后功能均无法超过45°,环转运动基本无法进行[2]。

将7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年龄24~72岁,平均(43.5±4.95)岁;治疗时距离骨折发生时间8~17周,平均(10.56±2.34)周;左腕关节僵硬13例,右腕关节僵硬15例,双腕关节僵硬10例;观察组38例患者,年龄25~76岁,平均(45.5±6.08)岁;治疗时距离骨折发生时间8~21周,平均(11.32±4.02)周;左腕关节僵硬14例,右腕关节僵硬13例,双腕关节僵硬11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中药热敷方法进行治疗,1次/d,2周/疗程。

观察组对患者采取理筋手法和功能锻炼的联合治疗。

理筋手法主要步骤如下(以患肢为右肢为例):①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医者左手握住患肢前臂的下段,右手的拇指与其余4指在患肢腕部及各指间不断揉按,松弛腕关节周围的粘连组织,疏通局部气血,缓解关节疼痛;②医者用拇指的指腹顺着腕关节周围的上下肌腱不断弹拨,松解粘连组织;③医者左手握住患肢腕部,右手分别握住各指实现对抗牵引,不断松弛粘连挛缩的肌腱;④医者左手握腕部固定患肢,右手握手指,以虎口相对,逐个往复行极度的
屈腕和伸腕活动,并顺、逆时针引导环转摇动;⑤医者左手握肘部固定患肢,右手以虎口对大鱼际的姿势握患肢腕部沿着前臂纵轴行来回旋转运动,并着重加强旋后运动[3]。

理筋手法1次/d,2周/疗程。

其手法的重点为松解粘连,以被动的关节屈伸、旋转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并逐步恢复周围软组织的弹性。

在理筋手法治疗的同时,也应鼓励患者多做“鲤鱼摆尾”、“云手”、“拧拳反掌”、“上翘下钩”等功能锻炼,在平时做好督促和指导,通过适当的功能锻炼使劳损痉挛的腕关节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实现
充分的牵拉和放松,利于修复。

1.3 疗效评定
治疗疗程结束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定两组疗效。

治愈:僵硬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各项功能基本恢复,腕关节屈伸复位、旋后功能均可超过80°,环转运动可正常进行[6];显效:僵硬症状基本消失,关节的功能活动大部分得到恢复,腕关节屈伸复位、旋后功能均可超过65°,环转运动基本正常进行;有效:僵硬症状改善,关节功能部分得到恢复,腕关节屈伸复位、旋后功能均可超过55°,环转运动可适当进行;无效:僵硬症状无改善,关节功能完全无恢复,腕关节屈伸复位、旋后功能仍无法超过45°,环转运动无法进行。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运用理筋手法联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痊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高达97.37%;对照组应用中药热敷方法进行治疗,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3 讨论
桡骨下端骨折在临床骨科中非常常见,若治疗不当或者过分强调复位而忽视功能的恢复,导致关节周围筋脉、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受到损害,即便x线或临床检查证实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往往容易造成气滞血瘀、静脉痉挛、筋肉障碍、肌力减弱、周围软组织粘连等不适症状,最终导致腕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极大地影响到上肢关节的灵活运动[4]。

针对此类患者,我们常见的中药热敷,起到镇痛,解除肌筋痉挛和分解粘连组织的作用,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但是这种方法起效较慢,且疗效无保证[5]。

理筋手法联合功能锻炼的运用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

其治疗原理主要是考虑到桡骨下端骨折后腕关节的僵硬的主要原因在于长
期的固定和局部的血肿机化,而采用手法治疗来改善腕关节及其邻近组织的血液供给,加速腕关节渗出物及其周围组织病理产物的吸收,从而加快肌肉关节的气血流通,主要起到活血祛瘀,舒筋活络,解痉止痛和松解粘连等作用[6]。

在应用理筋手法的同时配合一定的功能锻炼,可以更好地松解肌肉和软组织粘连,缓解腕关节附近
肌肉紧张和痉挛,消除局部组织中的非特异性炎症,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极大地提高疗效。

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运用理筋手法联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有效率高达97.37%,对照组患者运用中药热敷方法进行治疗,有效率为7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对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运用理筋手法联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疗效较好,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英杰,张文龙,林晓燕. 功能锻炼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障碍的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8):2891-2892.
[2] 赵颖,孙倩希,代飞. 功能锻炼联合自拟手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58 例[j]. 临床医药,2009, 17(7):60-61.
[3] 孙倩,周萼秋,刘伟,等.综合治疗colles骨折后腕关节僵硬5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9):37-40. [4] 刘裕忠,周秋伟,储文华. 浅析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案[j].吉林医学,2010,31(30):53-54. [5] 黄殷,叶涛,王启琴,等.中药熏洗结合理疗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期关节僵硬[j]. 现代骨科,2009,19(23):113-114.
[6] 许腾,张力华,周小红. 功能锻炼联合传统理筋手法治疗废用性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临床骨科杂志,2010, 11(1):
80-81.
(收稿日期:2012-1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