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中医护理操作理论提问(三甲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火罐理论

一、目的

用灌状器具、借助热力、排出罐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充血或淤血,达到温中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去污的目的。

二、注意事项

1、应选择肌肉较丰富的部位拔罐,骨骼凹凸或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根据拔罐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火罐,并仔细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痕,以防损伤皮肤或漏气。

3、操作应稳准轻快,留罐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并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火罐吸附情况。

4、拔出脓血者,应清除干净,并在局部覆盖敷料或外敷药物,火罐要清洗、消毒后再用。

5、防止烫伤,如局部出现较大的水泡,需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涂以紫甘油或黄连膏并用无菌纱布覆盖。

6、注意防寒保暖。

三、适应症

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胃脘痛、呕吐、腹痛、腹泻、风寒感冒等症状,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

艾灸条操作

常用灸法

一、 常用艾条灸

1、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距离腧穴皮肤2-3,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5-10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可以治疗常见虚寒性慢性疾病如胃痛。

2、雀啄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及施灸部位不固定距离,如同鸟雀啄食一样,—上一下不停地移动,也可均匀的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一般灸5分钟左石。多用于治疗常见急性病、小儿和晕厥急救。

艾炷灸

艾条灸 1、直接灸 2、间接灸

(1)瘢痕灸(化脓灸)

(2)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1)隔姜灸

(2)隔蒜灸

(3)隔盐灸 (4)隔附子饼灸 1、温和灸

2、雀啄灸

3、回旋灸

3、回旋灸:点燃艾条,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约3进行左右来回旋转移动,进行反复熏灸,一般科灸20-30分钟,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痛。

二、注意事项

1、治疗室(病房)要求安静、舒适、光线充足,

室温保持在22℃-25℃之间,必要时关门窗或屏风遮挡病人。

2、采用直接灸或间接灸时,操作者应认真守护

在病人身旁,随时询问病人有无灼热感,以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因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肢体痛苦,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感受。施灸时体位要平而稳,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烧伤衣被。灸时余灰应用弯盘接取。

3、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

象,如灸后起泡,小者可自行吸收,无需处理,大者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按常规消毒,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4、熄灭后的艾灸应装入小口玻璃瓶或铁罐内,

以防复燃而发生火患。

5、病人局部知觉减退或病儿及昏厥病人对局部

皮肤感觉迟钝,操作者可用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以分别测知病人局部皮肤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艾灸的

距离,防止烫伤。

6、艾条施灸的先后顺序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

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7、颜面五官及有大血管处不宜施灸;孕妇腹部

及腰骶部禁灸;实热证不宜施灸。

8、使用过的物品均应浸泡消毒后,清洗备用。

三、适应症

慢性虚弱性疾病、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如眩晕、贫血、湿温疼痛、肢体麻木、呕吐、腹痛、泄泻、脱肛、阴挺、阳痿、遗尿、骶瘘等。

四、禁忌症

凡实证、热证、阴虚内热者禁;传染病一般不宜用灸法;孕妇、高热、急性炎症(肠痈、急腹症)、大饥大饱、

醉酒、大惊、精神病禁灸;面部、眼周、心脏、大血管、黏膜等处及孕妇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耳穴压籽理论

目的

采用清洁的菜籽、药籽、磁石、绿豆等圆形硬粒按压在耳穴上,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注意事项

1、使用中应防止胶布潮湿和污染,以免引起皮

肤炎症,个别对胶布过敏患者禁用。

2、耳廓皮肤有炎症、冻疮者不宜采用,耳穴应

轮流选用,更换耳穴时,应将胶布痕迹清洗干净。

3、双耳交替进行。

二、穴位定位

心:耳甲腔最凹陷处

内分泌:屏间切迹的基底部

神门:对耳轮上角及下角交界处的内上方

三、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凡使用毫针治疗的一切疾病均可用

耳压治疗。

2、禁忌症: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年老体弱、贫

血者慎用或不用,耳廓有炎症或冻疮者禁用。

中药保留灌肠理论提问

一、目的

将中药煎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二、适应症

各种慢性痢疾、结肠炎,以及高温降温。

三、禁忌症

肛门、直肠、结肠手术后的病员,大便失禁患者均不宜做保留灌肠。

四、注意事项

1、灌肠前应了解病人病情及病变部位,以便选择适当的卧位和插管深度(慢性痢疾应选择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病变部位在回盲部应选右侧卧位)。

2、灌肠前需排便、排尿,一般选择晚睡前灌为宜。

3、药液应过滤,温度保持在39-41℃,量部超过200。

4、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25-30 ),液体流速要慢,插管要深(15-20),肛管要细。

5、操作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腹部保暖。中药湿热敷

目的

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

一、适应症

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风湿、关节疼痛、扭搓伤、颈、腰椎痛、各种痛症。

二、禁忌证

热证、皮肤过敏性疾病、疮疡破溃、急性扭挫伤初期不宜使用。

三、注意事项

1、热敷毛巾应折叠平整、绞干,使热量均

匀透入。

2、治疗过程中随时听取病人对热的反应,

观察皮肤颜色。

3、热敷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限,对皮肤知

觉迟钝者尤须防止烫伤。

4、热敷治疗后忌汗出当风。

中药贴敷法

目的

缓解风湿骨痛、骨折肿痛、跌打损伤等病症所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等,达到通经活络、接骨续筋、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