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八年级第一学期全套练习册答案(包括政治历史生命)

合集下载

初二上册历史练习册答案

初二上册历史练习册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二年级〔初二上册历史练习册答案[1]〕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册历史练习册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问题二:移民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共同发展。

(其他回答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问题三: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迁徙到南方,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技术和劳动力,极大地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3课时帝国新政基础训练1. D2. A3. B4. C5. C6. 问题一:唐太宗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让老百姓能生存下去。

因为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唐太宗重视民生的思想。

材料三说明唐太宗把魏征作为镜子,通过魏征来了解自己的得失,反映了唐太宗广开言路的开明思想。

问题三:反映唐太宗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

根本目的在于巩固统治。

拓展与探究问题一:雅典(或古希腊)。

权利:参政议政,或选举权(答具体的权利也可)。

局限性: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并没有任何民主权利。

问题二:秦始皇(嬴政);三省六部制;唐。

共同特点:加强皇权或君主专制(皇权至上、皇帝总揽大权)。

问题三:公民享有民主权利(民主政治)。

第4课时盛唐气象基础训练1. B2. D3. D4. D5. D6. B7. 问题一:唐;唐三彩问题二:胡人、波斯人被作为刻画对象,反映出唐代社会开放的社会气象,当时的中外往来十分频繁。

问题三:说明唐代妇女的生活比较开放自由。

拓展与探究问题一:唐朝开元年间,国家强盛,百姓富足,但是却被杨贵妃一人祸害衰败了。

问题二: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逐渐混乱,爆发了以边防将领安禄山、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问题三:唐朝由盛转衰固然与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并不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唯一原因。

赵翼把唐朝由盛转衰的责任全部强加在杨贵妃一人身上,过大地夸大了杨贵妃的个人作用,是片面的观点。

八上历史练习册答案

八上历史练习册答案

八上历史练习册答案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八上历史练习册答案,仅供大家查阅。

第6课洋务运动答案课前自主预习①师夷长技②李鸿章③清朝④“自强”⑤“求富”⑥北洋⑦京师同文馆⑧甲午中日⑨自救运动⑩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化课堂达标训练1-3:ACB4-6:ACB、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学习技术。

邓世昌。

理由: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为国捐躯。

自强;改革;爱国;等精神。

课后巩固提升8、D9、A10、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军事:创建近代军事工业,建立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经济:创办民用工业。

教育:创办新式学堂。

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政治制度。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第7课戊戌变法答案课前自主预习①《马关条约》②康有为③序幕④强学会《万国公报》⑤光绪帝⑥工矿企业⑦顽固派谭嗣同课堂达标训练1-3:AA:C4-6:BAD、洋务运动。

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三权分立,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君主立宪。

课后巩固提升8、B9、B10、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材料一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材料二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三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我认为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因为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使相当一部分人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接受了资产阶级思想,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第8课辛亥革命答案课前自主预习①同盟会②民权三民主义③1911年10月10日④湖北武昌⑤中华民国⑥封建帝制民主共和⑦袁世凯课堂达标训练1-3:CBC4-6:CDB、③②①。

三民主义。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后答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后答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后答案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1.探究与分享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 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提示】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

如我在暑假里,参加“社会公益宣传”活动,学会了如何与他人交往,提高了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我去北京游览了故宫博物院、颐和园等名胜古迹,让我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等等。

2.探究与分享(1)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身份?(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教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提示】(1)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社会关系也随之拓展,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

(2)如向未曾谋面的亲戚介绍自己:您好!我是某某的儿子(女儿)。

向爸爸的同事介绍自己:叔叔(阿姨),您好!我是您的同事某某的孩子。

向同学的父母介绍自己:叔叔(阿姨),您好!我是您的孩子某某的同学。

向学校的教工介绍自己:老师,您好!我是学校某年级某班的学生某某。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1.探究与分享结合上图,说明食物、学习用品、衣服等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提示】农民通过播种、施肥、浇水、收割得到粮食,将粮食加工成面粉或大米,加工好的粮食在市场出售,饭店师傅或父母购买粮食,经过加工才能变成食物。

我们使用的学习用品通过印刷厂的工人印刷之后,再通过书店发放到我们手中。

纺织工人进行纺纱织布,为服装生产等提供布匹,然后服装厂对布匹进行再加工,生产服装到市场进行出售,我们购买。

2.探究与分享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提示】(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2)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要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1.探究与分享结合上图和生活经历,说说网络给人际交往方式带来的影响。

历史练习册8年级上册答案

历史练习册8年级上册答案

历史练习册8年级上册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答案:A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开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以下哪项不是科举考试的内容?()A. 明经B. 进士C. 武举D. 举人答案:D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物D. 宗教朝圣答案:B5. 清朝末期,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以下哪一项不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事件?()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甲午战争答案:D(甲午战争是中日战争,不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事件)二、填空题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火药、印刷术。

答案:指南针2.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______在国家政治和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答案:儒家思想3. 唐朝时期,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______的中心。

答案:经济和文化4. 明朝时期,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但郑和的下西洋却展示了中国的______。

答案:海上实力5. 清朝末期,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其中包括______条约,割让了香港岛给英国。

答案:南京条约三、简答题1. 请简述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

答案: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局面,以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社会稳定而著称。

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减轻赋税、整顿官吏、选拔贤能等,使得唐朝社会迅速发展,成为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2. 请简述清朝末期的“戊戌变法”。

答案: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1898年清朝末期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

以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为首,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清朝的危机。

改革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改革最终失败,维新派人士遭到追捕。

上海八年级历史练习册答案

上海八年级历史练习册答案

上海八年级历史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时期的文化成就?()A. 诗歌B. 绘画C. 书法D. 小说答案:D3.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B. 展示国威C. 探险D. 传教答案:B4. 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皇帝是()A. 康熙B. 乾隆C. 雍正D. 嘉庆答案:B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议B. 国内政治腐败C. 经济危机D. 文化冲突答案:A二、填空题6.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__、________和印刷术。

答案:火药、指南针7.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__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郡县8. 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9. 清朝末期,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其中________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失败。

答案:鸦片10.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发起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即著名的________。

答案:五四运动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和影响。

答案:唐朝时期,对外交流主要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唐朝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融合和经济发展,增强了唐朝的国际影响力。

12. 请简述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

答案:洋务运动是清朝末年(1861-1894年)的一场自强求富的改革运动。

其主要目的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增强国力。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建立了一些近代化的工厂和学校,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但最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四、论述题13. 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上海八年级第一学期全套练习册答案(包括政治历史生命数学)

上海八年级第一学期全套练习册答案(包括政治历史生命数学)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上海八年级第一学期练习册答案(包政治、历史、生命科学及数学)1.政治练习册答案P22.(华东师大版)历史练习册答案P63.生命科学练习册答案P174.数学练习册答案P29《政治》练习册答案第一课公共生活、注意规范一、填空题1. 政治;文化2. 法律3. 内心信念;人与社会4. 助人为乐;爱护公物5. 强制力6. 常务委员会7. 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8. 电影院、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公园……二、选择题AB,ABC,ABC,C, B , C三、简答题1. 良好的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和谐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生活的纽带。

公共秩序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社会的文明程度,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

2. 爱护公物;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孝顺父母;拾金不昧……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制裁严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制裁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4. (1)A(2)扰乱公共秩序,影响王老师正常的工作生活和消防部门的工作。

(3)B(4)《治安管理处罚法》四、辨一辨1. 不同意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既要依靠道德规范,也需要法律规范的制约。

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法律是维护公共生活的重要准则,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国家制定了众多法律,其中,主要的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做一个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韩某的做法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个人爱好不是无条件的,不受任何约束的。

尊重一些个人的爱好,不能牺牲社会或者他人的利益。

韩某的做法会引起众人围观,造成公共秩序混乱,甚至会吸引他人争相效仿,从而严重影响公共秩序和金茂大厦的营业秩序。

初二上册练习册答案(历史)

初二上册练习册答案(历史)

三一文库()/初中二年级〔初二上册练习册答案(历史)〕第1课:1D 2B 3A 4B 5B 6C 7D 8A 9D 10、鸦片战争 11、林则徐、虎门海滩 12、大量白银外流,造成政府财政紧张,百姓生活困难;严重摧残人体健康,造成军队战斗力下降,国民体质衰弱。

13、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并与毒品犯罪作坚决的斗争。

14、自制地图:一张标出香港岛另一张标出五个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15、(1)林则徐(2)虎门销烟(或领导禁烟斗争)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青少年应学习他热爱祖国,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个人安危。

(4)温总理引用这句诗表达了他及党的领导集体决心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付出自己一切的决心16、割让土地,使中国的领土完整受到破坏;开放通商口岸和英商所缴货物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量使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

17、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主观上:(1)清政府政治腐败(2)中国封建经济落后(3)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4)清朝统治集团军事指挥失当。

客观上: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力量雄厚,科技先进。

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感受:(1)落后就要挨打(2)向西方学习,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

(3)不忘记国耻,奋发图强。

第2课:1A 2C 3B 4D 5B 6A 7D 8A 9D 10、李秀成 11、1856年、1860年12、略13、比如:李秀成在青浦大破“洋枪队”;太平军在浙江慈溪打死洋枪队总头目华尔。

14、(1)圆明园、英法(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3)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它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1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闯进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大肆抢劫,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练习册 电子档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练习册 电子档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练习册电子档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

这位诗人是()[单选题] *A.李白B.杜甫(正确答案)C.白居易D.房玄龄2、“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句西方谚语可以翻译为成语“人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单选题]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暴力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正确答案)3、58.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得到了很大发展,社会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这时期的政权特征是[单选题] *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正确答案)C.经济发展D.科技进步4、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事件是()?[单选题] *A. 禁烟运动B. 鸦片战争C. 太平天国运动D. 洋务运动(正确答案)5、84.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现。

”下列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单选题] *A.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正确答案)B.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C.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D.火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6、82.下图所给材料描述的著作是()[单选题] *A.《史记》(正确答案)B.《贞观政要》C.《汉书》D.《后汉书》7、71.古代某城市为当时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城市之一。

《马可·波罗行纪》曾说:“城市如此美丽,布置如此巧妙,我们竟不能用语言描述它。

”该城市是[单选题] *A.北宋东京B.唐朝长安C.元朝大都(正确答案)D.明朝北京8、12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的一些地区开始出现了“市政官”。

1200年前后的几年中,马赛等地一度建立起意大利式的小型城市“共和国”。

这些新事物动摇了旧的封建结构,还奠定了新的制度形式——市政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八年级第一学期练习册答案(包政治、历史、生命科学及数学)1.政治练习册答案P22.(华东师大版)历史练习册答案P63.生命科学练习册答案P174.数学练习册答案P29《政治》练习册答案第一课公共生活、注意规范一、填空题1. 政治;文化2. 法律3. 内心信念;人与社会4. 助人为乐;爱护公物5. 强制力6. 常务委员会7. 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8. 电影院、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公园……二、选择题AB,ABC,ABC,C, B , C三、简答题1. 良好的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和谐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生活的纽带。

公共秩序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社会的文明程度,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

2. 爱护公物;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孝顺父母;拾金不昧……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制裁严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制裁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4. (1)A(2)扰乱公共秩序,影响王老师正常的工作生活和消防部门的工作。

(3)B(4)《治安管理处罚法》四、辨一辨1. 不同意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既要依靠道德规范,也需要法律规范的制约。

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法律是维护公共生活的重要准则,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国家制定了众多法律,其中,主要的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做一个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韩某的做法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个人爱好不是无条件的,不受任何约束的。

尊重一些个人的爱好,不能牺牲社会或者他人的利益。

韩某的做法会引起众人围观,造成公共秩序混乱,甚至会吸引他人争相效仿,从而严重影响公共秩序和金茂大厦的营业秩序。

因此,韩某的做法应当受到法律相应的惩罚。

第二课生存环境呼吁保护一、填空1.人文2.中国环境保护徽章3.自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自然环境容量是有限的4.物质的、非物质5.历史积淀历史和文化6.生存和发展7.法律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二、选择ABC ,ABC ,AC , A , A ,C。

三、简答题1.(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

人类是在自然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自然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人们的生存活动依赖于自然。

(2)人文环境反映一定社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的历史积淀,对人的素质的提高起培育熏陶的作用,我们的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人文环境。

2.略3.略4.(1)人类生存不仅离不开自然环境,而且也离不开人文环境。

上海石库门这一人文环境,反映了上海的历史与文化,是一部上海生活史,广大民族的风土人情聚集在这里。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传承祖先文化。

文化遗产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不可再生。

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我们,还属于祖先,并将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对于祖先留下的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街道和建筑等,我们应该精心保护,不能随意处置,更不能加以破坏。

(2)略(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四、辨一辨1. 不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摇篮。

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现在我们的生存环境正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保护和治理环境污染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中学生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家园。

2. 不同意。

文化遗产是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传承祖先的文化。

文化遗产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不可再生。

文化遗产是各个时代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载体,是文明古国的实物例证。

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我们,而且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体验与成长2.世界湿地日;植树节;3月22日;4月22日;5月22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中国人口日;防治沙漠化和干旱日;7月11日;世界臭氧层保护日;10月4日;世界粮食日。

第三课公共设施情系大众一、填空1.社会文明2.略3.权利义务4.《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二、选择ABC ABC BC ABC ABC三、简答题1.略。

可参看书本P60—63。

2.(1)健身器、垃圾桶、道路、绿化、草坪(2)社会生活离不开社区的公共设施,社区公共设施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

爱护公共设施是爱护公物的表现,是尊重劳动成果的表现,是公民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3)为了营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想办法减少这些不文明的现象。

可以有礼貌地劝阻、向小区物业提建议请他们加强管理等。

四、辨一辨1.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公共设施是社会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们是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是为每个公民服务的。

爱护公共设施是爱护公物的表现,是公民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各种公共设施。

2.我同意小敏的观点。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和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都离不开社会为我们提供的医疗、教育等设施。

社会还为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开辟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社会的公共设施。

第四课交通安全牵系万家一、填空题1.社会交往;血脉2.三环十射3.大众、强生、巴士……4.社会责任心;畅通5.交通事故二、选择题ABC,ABC,AB,B,ABC,AC三、简答题1. 走路要走人行道;不乱穿马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嬉戏、追跑打闹;不跨越马路的护栏;骑自行车要靠右边行驶、要走非机动车道;不要骑车带人。

2. 开车乘车要相互礼让;行路搭车要乐于助人;乘车发生矛盾要彼此谅解;乘坐公交要主动买票;3. 第六十一条: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第六十二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马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第六十三条: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盲人在道路上通行,应当使用盲杖或者采取其他导盲手段,车辆应当避让行人。

第六十五条:行人通过铁路道口时,应当按照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指挥通行;没有交通信号和管理人员的,应当在确认无火车驶临后迅速通过。

四、辨一辨1. 不同意小李同学的说法交通法规是安全之本。

遵守交通法规,是防止和避免交通事故,维护交通安全和畅通的重要保证。

我们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注意防止麻痹心理、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

交通法规是人们生命安全的可靠保证。

2. 赞同小王的观点乘车主动买票,这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一种社会公共道德的要求。

乘车买不买票看似一件小事,但它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

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我们应该从乘车主动买票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做出贡献。

《历史》练习册答案《生命科学》练习册答案第一部分练习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第一节人体是怎样构成的一、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A代表树突;B代表细胞体;C代表轴突。

神经细胞的功能主要是接受信息、整合信息、传递信息。

2、胃壁的结构由内至外依次是: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它们分别属于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上皮组织。

3、(1)属于上皮组织的是食管管腔面、小肠肠腔面和肺,其细胞排列特点是紧密,细胞单层或多层,细胞间质少,该组织的功能主要是保护、吸收和扩散等。

(2)属于肌组织的是腓肠肌、小肠肌层和心脏,其细胞形态特点是腓肠肌(骨骼肌)细胞圆柱状,有横纹,多核;心脏肌细胞圆柱状,有分支和横纹;小肠肌层细胞梭状,无横纹,该组织的功能主要是收缩、运动。

(3)属于结缔组织的是血液、皮肤中的脂肪和股骨,其细胞排列特点是疏松,细胞间质多,形态多样,该组织的功能主要是支持、绝缘、保护、输送营养物质、防御病原体入侵。

4、如果皮肤不慎被划破,会流血,会感到疼。

当突然受到冷刺激时,皮肤会产生鸡皮疙瘩。

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等组织。

5、现在你对“器官”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器官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由多种不容组织联合构成的结构单位。

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

6、下图是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在图中指示线末端的括号内填入所指器官的名称。

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不吸收的食物残渣。

7、下图是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在图中数字旁边标出该数字代表结构的名称。

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8、下图是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在图中数字的旁的横线上写出该器官的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器官的结构是( BCD )。

A.血液 B.主动脉血管 C.眼 D.皮肤2、当运动员下肢的伸肌群和屈肌群交替收缩或舒张时,身体的这种姿势可能是在(ABC)。

A.行走 B.骑车 C.游泳 D.立正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下列正确的操作步骤是(BCD )。

A.如果要观察的细胞位于视野左上方,可将玻片稍向左上方移动B.转动粗、细准焦螺旋,直到通过目镜看清物像为止C.转动反光镜,直到通过目镜能够看到白亮视野为止D.将玻片标本用压片夹固定于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4、通过化验痰,可以初步诊断出的病变部位是( BCD )。

A.口腔 B.气管 C.支气管 D.肺(四)问答题1、显微镜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工具。

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轻微调节的结构是细准焦螺旋;(2)取显微镜时,手握显微镜的部位应是镜臂;(3)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组织器官的切片时,看到的物像是倒像;(4)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组织器官切片时,所使用的目镜是“8X”,物镜是“15X”,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120 。

2、下图分别是小肠上皮结构示意图(左)和气管上皮结构示意图(右)。

试分析这两种上皮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都有分泌细胞;(2)细胞呈柱状;不同点:(1)气管上皮有纤毛;(2)气管上皮的细胞核离基部的高度不同。

3、试根据下图所示归纳人体的结构层次。

从结构上看,人体可以分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人体五个结构层次。

也就是说,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平滑肌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平滑肌组织;由执行一定功能(贮存尿液)的不同组织(平滑肌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联合在一起构成膀胱(器官);由执行一种生理功能的器官(肾、输尿管、膀胱、尿道)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泌尿系统;由各个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