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钢丝绳张力差的一种监测方法

合集下载

电梯钢丝绳张力不均的因素与检验方法

电梯钢丝绳张力不均的因素与检验方法

电梯钢丝绳张力不均的因素与检验方法摘要:钢丝绳是电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承受电梯运行的全部悬挂重量,并且还会绕着反绳轮、导向轮、曳引轮进行交变弯曲或单向弯曲,电梯检验工作是安全的永恒的主题,以确保电梯的安全检查,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努力避免电梯钢丝绳张力不均匀的情况下,建立安全的概念发展,电梯检验危险的源头控制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电梯钢丝绳;张力不均;检验方法前言电梯安装时,钢丝绳基础静张力不一致,各钢丝绳结构伸长不一致,导致电梯钢丝绳张力不均匀。

钢丝绳张力偏差过大,一方面会影响电梯运行的稳定性,给电梯造成较大的振动;另一方面,由于钢丝绳的应力集中在几根受力较大的钢丝绳上,会加速牵引轮槽和钢丝绳的损耗,降低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对钢丝绳的张力进行测量,找出应力不均匀的钢丝绳。

1、钢丝绳张力不均的原因分析电梯曳引钢丝绳张力不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电梯安装时基础静态张力的不一致。

②电梯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各钢丝绳结构性伸长不一致。

在安装时,各根曳引绳的截绳长度很难做到完全一样,而不同截绳长度必然会引起各绳受力的不均,使得曳引绳的基础张力在静态时就已发生了一定的偏差。

为减少这种偏差,悬挂装置多采用带张力调节弹簧的绳头组合。

通过反复多次调节弹簧的压缩量,使各个弹簧在轿厢、对重两侧相对高度一致,这时钢丝绳的张力达到基本均匀。

此类张力不均问题在安装和检验时可以很容易发觉,通过观察绳头组合的张力调节弹簧高度就显而易见。

一旦电梯投入运行一段时间后,各钢丝绳发生结构性伸长,又会使张力发生变化。

钢丝在生产环节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在捻制成股、成绳后仍然部分存在。

电梯投入运行一段时间后,钢丝绳的弯曲和扭转变形逐步趋于稳定,在钢丝绳自重和电梯运行载荷的双重作用下,绳中的残余应力得于释放、相互作用与平衡。

这种情况下钢丝绳产生结构性伸长。

由于各绳的残余应力不同,所受到的载荷作用也不相同,使得各绳的结构性伸长量不同,因此导致钢丝绳张力的不均匀。

电梯平衡系数平衡差值测量法

电梯平衡系数平衡差值测量法

电梯平衡系数平衡差值测量法
电梯平衡系数是指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各根钢丝绳受力的平衡性能。

电梯平衡差值是指各根钢丝绳承受的张力之间的差异。

电梯平衡系数平衡差值测量法是通过测量各根钢丝绳的张力,来计算电梯平衡系数和平衡差值的一种方法。

具体测量步骤如下:
1. 空载状态下,电梯停在一个固定位置。

2. 分别测量每根钢丝绳的张力,可以使用称量仪器或张线仪进行测量。

3. 记录测得的每根钢丝绳的张力数值。

4. 计算电梯平衡系数,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平衡系数 = (最大钢丝绳张力 - 最小钢丝绳张力) / (最大钢丝绳张力 + 最小钢丝绳张力)
其中,最大钢丝绳张力是指测得的所有钢丝绳张力中的最大值,最小钢丝绳张力是指测得的所有钢丝绳张力中的最小值。

5. 计算平衡差值,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平衡差值 = 平均钢丝绳张力差值 / 最大钢丝绳张力
其中,平均钢丝绳张力差值是指测得的所有钢丝绳张力差值的平均值。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测得电梯的平衡系数和平衡差值,用于评估电梯的平衡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电梯处于静止状态,且测得的张力值准确可靠。

同时,电梯平衡系数和平衡差值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以确保电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钢丝绳测量张力

钢丝绳测量张力

电梯曳引绳张力简易检测——弹簧秤拉伸法电梯曳引绳张力检测是电梯安装验收检测的重要项目。

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第4.3.3条规定:“曳引绳绳头组合应安全可靠,并使每根曳引绳受力相近,其张力与平均值偏差均不大于5%,且每个绳头锁紧螺母均应安装有锁紧销。

”曳引绳张力偏差过大,会导致几根绳受力不均衡,磨损不均匀,使受力大的曳引绳提前报废;同时也加剧了该绳所处的曳引绳提前报废;同时也加剧了该绳绳所处的曳引轮绳槽的不均匀磨损。

此外曳引绳受力不均还会使电梯在运行中发生抖动,影响电梯的舒适感和安全可靠性。

在实际的电梯安装验收检测检验工作中,曳引绳实际张力值与平均值偏差不大于5%的标准是难以量化和把握的。

在以往的检测中,一般都采用手锤击绳法,用手锤击打曳引绳使绳振动,将手按在绳上,记录其五个周期往复振荡时间,若各曳引绳之间的张力平均时,则应符合下式:最大往复时间减去最小往复时间,再除以最小往复时间小于等于0.2。

如超出此范围,需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调整,直至各曳引绳张力平均时为止。

此后电梯运行数次,再验证所测得的数据是否正确无误。

此种方法对额定载荷较大、1:1传动型式的电梯比较适用,但存在着“数值难以量化,反映出来的数据不直接准确,需验证,费时费力”的弊端。

在几年来的检测检验工作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一种电梯曳引绳张力的简易检测法——弹簧秤拉伸法。

一、原理根据力学原理,对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外力,使其产生弹性变形,若对另一个与此完全相同的物体施加一个相同的外力,那么该物体所产生弹性变形量,应与前一个物体所产生的弹性变形量相同。

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我们对电梯的某根曳引绳施加一个与其受力面方向相垂直的、足以使其产生弹性变形的外力,那么它必然产生弹性变形;如果我们对另一根曳引绳施加一个与施加在上一根曳引绳上同样大小的外力,那么,这根曳引绳所发生的弹性变形量应与上一根曳引绳所发生的弹性变形量相同。

若不同,则说明这二根绳在未受外力前所受的张力不同。

基于振动频率测量的电梯钢丝绳张力偏差检测设备的制作技术

基于振动频率测量的电梯钢丝绳张力偏差检测设备的制作技术

本技术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频率测量的电梯钢丝绳张力偏差检测装置,包括:移动电源、ICP加速度传感器、信号采集分析仪和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电源分别为信号采集分析仪和移动终端进行供电,所述ICP加速度传感器分别与信号采集分析仪相连接而输入振动加速度信号,所述信号采集分析仪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或者有线连接,利用移动终端进行数据的处理,将钢丝绳振动频率转化为张力偏差。

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新型所述的基于振动频率测量的电梯钢丝绳张力偏差检测装置,特别利用振动频率测量实现钢丝绳的张力偏差检测,装置的集成度高、测量精度高、便携性好、易操作,且可以长期持续测量,不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

技术要求1.一种基于振动频率测量的电梯钢丝绳张力偏差检测装置,进行电梯的钢丝绳张力偏差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电源、ICP加速度传感器、信号采集分析仪和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电源分别为信号采集分析仪和移动终端进行供电,所述ICP加速度传感器分别与信号采集分析仪相连接而输入振动加速度信号,所述信号采集分析仪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或者有线连接,利用移动终端进行数据的处理,将钢丝绳振动频率转化为张力偏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振动频率测量的电梯钢丝绳张力偏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CP加速度传感器上设置有磁铁而吸附在钢丝绳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振动频率测量的电梯钢丝绳张力偏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信号采集分析仪和移动终端放置在电梯的轿厢顶部进行检测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振动频率测量的电梯钢丝绳张力偏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笔记本电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振动频率测量的电梯钢丝绳张力偏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分析仪和移动终端上设置有对应的无线传输模块或者有线传输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振动频率测量的电梯钢丝绳张力偏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包括但不限于充电式锂电池包。

钢丝绳张力检查和调整

钢丝绳张力检查和调整

钢丝绳的张力不均会造成曳引轮槽不均匀的磨损。

检查均匀的钢丝绳高度:在钢丝绳上放一把直尺观察钢丝绳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从曳引轮顶部开始检查钢丝绳,当钢丝绳的顶部几乎或正好与曳引轮顶部齐平时,更换曳引轮。

检查驱动轮下面是否有铁屑。

铁屑通常表示轮槽不正常磨损,钢丝绳张力不均匀,或润滑方法不正确。

将轿箱置于离进道1/3或梯井的3/4距离,(人站在轿顶)用10到15公斤的弹簧称比较每根钢丝绳张力的差异,其拉力差不得超过5%,并以中间张力为准,调整其松紧程度。

电梯安装检验作业指导-钢丝绳的张力测试方式及计算

电梯安装检验作业指导-钢丝绳的张力测试方式及计算

钢丝绳的张力测试方式及计算
1通用的检测方法
通常用拉力测力计进行检测(见图1)。

其方法是:
(1)人站在轿顶,轿厢停在井道适当的位置,一般在用拉力测力计水平拉对重钢丝绳(机
房导向轮到对重轮的钢丝绳)时.用100N左右的力能拉移100~150mm的距离,也就是轿厢在井道2/3~3/4高度处;
(2)用拉力测力计将对重侧钢丝绳逐一水平拉动,拉动的距离应相同(应把钢丝绳之间的
位置差计入),一般不小于100mm;
(3)记录下测力计对每根绳的拉力并算出平均值:
(4)将每根钢丝绳的拉力与平均值作比较.偏差不大于5%即为合格。

(5)平均张力的计算方法如下:
(F1+F2+F3+F4+F5+F6)/6=平均数
(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平均值
要求:平均值≤5%为合格
2.如何调整张力
分别在对重和轿厢侧,同时松或紧绳头组合器螺母,后反复运行多次,再从新检侧、调整、运行、直至合格为止。

后填写相关记录。

3.安全注意事项:
做好轿顶施工的安全措施两人配合相互监督。

测量实例:
公司办公楼有机房电梯测量,电梯开至3楼至4楼之间,测量导向轮至对重轮钢丝绳,拉钢丝绳距离100mm,6根钢丝绳拉力值:
钢丝绳从左到右测量
平均数:(83.5+82.5+77.5+75+82.5+78)/6=79.83N
平均值:(83.5-75)/79.83=0.1=10%
因10%>5%,所以钢丝绳张力偏差超标。

钢丝绳张力需调整。

结论:不合格。

电梯曳引绳张力测量的简易方法

电梯曳引绳张力测量的简易方法

收稿日期:2002—02—26作者简介:农晋威(1968—),男,工程师,本科,从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电梯曳引绳张力测量的简易方法农晋威(广东省源天工程公司,广东增城 511340)摘 要:简述电梯曳引钢丝绳安装质量的评定标准以及钢丝绳张力的检测和调整方法。

关键词:电梯;曳引钢丝绳;张力;测量中图分类号:T U857 文献标识码:B1 概述电梯曳引钢丝绳是电梯主要的传力构件,承受着电梯全部的悬挂重量,并在运转时绕着曳引轮、导向轮或反绳轮单向或交变弯曲,钢丝绳在绳槽中也承受着较高的挤压应力,运行中的动态拉力对钢丝绳的寿命影响很大,各钢丝绳的载荷不均匀对钢丝绳寿命的影响也很大,如果钢丝绳中的拉伸载荷变化为20%时,则钢丝绳的寿命变化达30%~200%。

国家标准规定,当钢丝绳强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工作负荷时应报废。

因此,在电梯安装工程或曳引钢丝绳长度调整完成后,需要做曳引钢丝绳张力的测量检验和调整,使各钢丝绳的受力均衡,各绳的磨损程度一致,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规定张力应均衡。

各钢丝绳间的张力与全部绳张力的平均值偏差不大于5%。

曳引钢丝绳的两端与轿厢、对重或机房的固定结构相连接是通过绳端接装置实现的。

端接装置可调节张力,使各根钢丝绳的张力均衡。

曳引钢丝绳张力的检测方法通常是:人站在轿顶,将轿厢停在井道中适当的位置(即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对重钢丝绳时,用100N 的力可使钢丝绳产生100mm ~150mm 左右位移),用弹簧测力计将对重侧钢丝绳逐根水平拉动,拉动的距离应相同,一般不小于100mm 。

记录每根绳拉动的力(一般以80N ~100N 为宜),计算其平均值,再将每根绳拉力与平均值比较,偏差应在5%以内。

以4根曳引钢丝绳为例,测得各钢丝绳的张力(弹簧测力计上实际读数)分别为:F 1,F 2,F 3,F 4,则平均值为:F 平=(F 1+F 2+F 3+F 4)/4。

各绳张力相互差值分别为:F 12=|F 1-F 2|,F 13=|F 1-F 3|,F 14=|F 1-F 4|,F 23=|F 2-F 3|,F 24=|F 2-F 4|,F 34=|F 3-F 4|。

基于应变片测试的电梯钢丝绳张力测量方法

基于应变片测试的电梯钢丝绳张力测量方法

基于应变片测试的电梯钢丝绳张力测量方法【摘要】目前在对电梯的检测过程中,是通过用拉力计横向拉开钢丝绳的方式来得到其曳引力的偏差。

这种方法精度低,而且人为操作因素大。

在此引进一种新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应变片随自身伸长而增大电阻值的原理来求得钢丝绳所受张力的变化量,再利用电梯自身曳引的特性导出对钢丝绳所受张力求解的公式。

进而得到钢丝绳张力的大小以及每根钢丝绳所受力的偏差。

【关键词】电梯;应变片;电阻;张力;曳引力Measuring method about the wireropes’tension of the lift based on the test of the fiol gaugeLU Bin(Guangzhou Academy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 Testing GuangdongGuangzhou510700)【Abstract】At present, It uses tensometer to pull the wireropes to get the deviation of the drag force in the detection of the lift. This method has low precision, and also has high artifical operation factors. A new measuring method is imported here. This method uses the fiol gauge’s principle of its resistance’s magnifying along with the elongation itself to get the variation of the wirerope’s tensile. Then uses the life’s draging character to get the formula for solve the wirerope’s tension. And the wirerope’s tension and the deviations of each wirerope’s tension are obtained.【Key words】Lift;Fiol gauge;Electric resistance;Tension;Draging tension0.引言随着我国电梯生产和使用数量日益增加,对保证电梯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的技术监督工作要求也不断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增加 速度 远 远超 过 检验 人 员 的增 加 。所 以 , 应该
寻找一些简便的方法去检测 . 起到既检验到位义简
单 方便 。对 于本文 所讨 论 的 , 是把 钢 丝绳 张 力差 正 的检测简 单化 。 ( 收稿 日期2 0 —2 0 ) 09 0 —3
比较 . 偏差 不大 于5 %即为合 格 。
这 个方 法 在 实 际运 用 时要 注意 以下2 个
问题 :1 由于受轿顶检测环境 的限制 , () 在拉钢 丝绳 至相同距离 的步骤 里 ,基准 的选取 不好 电梯在 运行 中 ,钢 丝 绳之 间 的 载荷 分 布 问题 , 是一 个值 得 引起 注意 的 问题 , 它将 直 接影 响钢 丝 绳 的使用 寿命 。有专家 在专 门研究 多绳 曳引驱 动 的钢 把握 :2 因为测 量 当 中涉 及2 物理 量 ( 离 和力 ) () 个 距 , 而人在受力 的情 况下 ,同时兼 顾2 个数据 的判 断确实 存在一定难度 , 以该 项检测须 F 所 } 人来 配合 完成 1 2
要 对此 项 检测 引 起 足够 的重 视 。 国家 相关 规 范规 定 .每 根 曳引 绳 受 力要 相 近 ,
2 测 试 的 工装 弹簧 测 力 法
其张 力与平 均值 偏差均 不大 于5 对曳 引钢丝绳 张 %。 力差 的检测 正是 以此为 依据 。
支 撑 点

1 检 测 方 法
11 . 通 用 的 检 测 方 法
支撑 点/
通 常用 弹簧 测力 计进 行 检 测 ( 图 1 。其 方 法 见 ) 是 : 1 人站 在 轿 顶 , 厢 停 在 井 道 适 当的位 置 , () 轿 一 般在 用 弹簧测 力计 水平 拉 对重 钢丝 绳 时 . 10 用 0 N的 力能 拉移 10 10 m的距 离 ,也 就 是轿厢 在 井道 2 0~ 5 m / 3 34 度处 ; 2 用 弹 簧测 力计 将 对 重 侧钢 丝 绳 逐 ~ /高 ()
第2 5卷 第 7期
中 国特 种 设 备 安全
・4 ・ l

水 平 拉 动 , 动 的距 离 应 相 同 ( 把 钢 丝 拉 应
绳 之 间 的位 置 差计 入 )一 般 不 小 于 10 m; , 0m
( ) 录下 测 力计 对 每根 绳 的拉 力 并算 出平 3记
Hale Waihona Puke 均 值 :4 ( )将 每根 钢 丝绳 的拉力 与 平均 值 作
力 , 力 的不 均匀 又 会加 剧 曳 引槽 的磨 损 。这 就 影 张 响 了 钢 丝绳 和 曳引 轮 的使 用 寿 命 ,甚 至 于 会 影 响
到 曳 引 传 动系 统 的 曳 引 能力 和 安 全 系 数 。 因此 有 必 要 对 曳 引钢 丝 绳 张 力差 进 行 检 测 .检 验 人 员 也
图 3 弹 簧测 力计 工 装 简
此 方法 的优点 是 : 1 ( )拉 钢 丝绳 的距离 是 不 变
的 ;2 1 人 在很 短 的时 间 就可 以 完成 检测 ; 3 准 ( )个 ()
确 度高 。
国国 国 国
l 测试的弹簧测力计方法
2 结束 语
电梯 作 为要 法 定 年检 的特 种 设 备 , 电梯 数量 而
12 简单 方 法 .
丝 中不均 匀载 荷 分布 问题 后指 出 , 响 钢丝 绳 寿命 影
的 因素 除有钢 丝绳 的材料 、 构 、 造工 艺 、 钢 丝 结 制 与 绳直 接接 触 的部 件直 径与 形状 、运 行 的环境 条件 、 载荷 等 冈素外 , 钢丝绳 之 间 载荷 的不 均 匀 问题 也 是 影响 钢丝 绳寿命 的主要 因素 。另 外 , 丝 绳 直 径 的 钢 减 少 ,或 曳引 槽 的 磨损 都 会 改 变 钢 丝 绳 之 间 的 张
上述 检测方 法 比较麻烦 , 现介 绍 1 比较 简单 的 种
方法 。按 照弹 簧测力 的原理 , 制作 1 简 单的丁装进 种
行 检测 ( 图2 。检测 与 弹簧测 力的方 法相似 , 见 ) 只是 把第 2 点改 了。第2 改为 : 点 把工 装 固定在钢丝 绳上 , 逐 一拉 动弹簧 钩住钢 丝绳 ( 见 3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