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应急预案(最新)

合集下载

2024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2024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2024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范本一、背景与目的2024年是我国的特殊年份,预计将面临严峻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其中包括极端降水和长时间的干旱。

为了确保全国各地区的水资源的安全和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实施,我们制定了这份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旨在提前做好准备,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防汛抗旱应急组织机构1. 领导机构:设立由国家领导小组组成的国家防汛抗旱应急委员会,由国务院负责领导,全国人大代表、政府官员等组成。

2. 指挥机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全国的防汛抗旱工作,设在国家气象总局。

3. 部门组织:各级政府、气象部门、水利部门、农业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依据工作职责成立相应的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实施具体工作。

三、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内容1. 天气预警机制:建立全国联动的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各种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信息,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预警级别和应对措施。

2. 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调度,合理分配各地区的用水量,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加强对重点水源地的保护和监测,确保水质安全。

3. 抗旱救灾工作:建立健全的抗旱救灾工作机制,组织力量进行干旱情况的实时监测和评估,制定抗旱措施并组织实施。

同时,加强对农田灌溉设施的维护和修复,为农民提供灌溉支持。

4. 防汛工作:加强对河道、水库、海堤、排涝设施等防汛工程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建立完善的防汛物资储备和调配机制,确保及时提供救援物资和装备。

5. 紧急救援和安全疏散:建立紧急救援队伍和救援装备,加强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确保其具备应急救援的能力。

同时,建立完善的安全疏散预案,做好人员疏散和转移工作。

6. 社会组织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参与防汛抗旱工作,发挥其在救灾、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同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其活动的有序进行。

7. 信息通信保障:加强信息通信设备的建设和维护,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干旱的应急预案

干旱的应急预案

干旱的应急预案干旱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对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等各个方面都可能造成巨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干旱,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干旱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确保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最大程度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

3、维护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降低干旱对工业经济的损失。

4、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因干旱引发的生态破坏。

(二)原则1、预防为主: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抵御干旱的能力。

2、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城乡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用水需求,合理调配水资源。

3、科学调度:依据气象、水文等信息,科学制定水资源调度方案。

4、公众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和参与抗旱的积极性。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成立干旱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干旱应急处置工作。

(二)各部门职责1、水利部门:负责水资源的监测、评估和调度,组织实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

2、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及时提供干旱气象信息。

3、农业部门:指导农业生产中的抗旱措施,推广耐旱作物和节水灌溉技术。

4、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和安置工作。

5、财政部门:保障抗旱资金的及时拨付和合理使用。

6、环保部门:加强对水资源的环境保护,防止因干旱导致的水污染事件。

三、干旱监测与预警(一)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气象、水文、土壤墒情等监测网络,实时掌握干旱发展动态。

(二)预警级别根据干旱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干旱、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和特大干旱四个级别,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标准。

(三)预警发布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向社会发布干旱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范准备。

四、应急响应措施(一)轻度干旱1、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实行计划用水。

2、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024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3篇)

2024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3篇)

2024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一、背景资料____年我国经历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

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防汛和抗旱问题,制定2024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减少防汛抗旱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原则:(1)科学预测:通过数据分析和实时监测,科学预测可能出现的灾害情况。

(2)协同作战:强化各级政府、救援机构、社会组织和群众的合作,形成协力应对灾害。

(3)及时响应:灾情一旦发生,要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做到及时响应和快速处置。

(4)公开透明:灾情信息要及时公开,向社会公众传递准确、及时的灾情信息,做到公开透明。

三、组织指挥体系1. 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及时分配资源。

2. 救援机构:加强抗旱抢险队伍和防汛救援力量的建设,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

3. 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组织参与防汛抗旱工作,发挥其在信息收集、救援物资供应等方面的作用。

4. 群众参与:加强群众意识教育,提高群众参与抗旱防汛工作的积极性。

四、防汛工作1. 强化监测预警:加强气象、水文、地质等监测力量的建设,及时预警洪水和山洪灾害的发生。

2. 完善排水系统: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确保排水系统畅通。

3. 加强应急抢险队伍:加强防汛抢险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确保抢险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

4. 制定疏散预案:各地要制定城市疏散预案,明确疏散路径和地点,并做好疏散准备工作。

五、抗旱工作1. 水资源管理: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水资源调度机制,合理利用水资源。

2. 提高节水意识: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普及节水技术,提高人民群众的节水意识。

3. 增加抗旱设施:加强抗旱设施建设,包括建设水库、提高水井的建设密度等。

4. 灌溉管理:加强农田灌溉管理,采用科学的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村防汛抗旱工作应急预案5篇

村防汛抗旱工作应急预案5篇

村防汛抗旱工作应急预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活动总结、个人总结、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activity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insigh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村防汛抗旱工作应急预案5篇想要写出优秀的应急预案,就必须认真分析自己的目标,小伙伴们在面对一些危险情况时,肯定要启动应急预案,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村防汛抗旱工作应急预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夏季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3

夏季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3

夏季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3夏季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3【通用5篇】汛期防汛应急预案可以规定必要的巡查和监测措施,及时掌握水文监测数据,洪涝灾情报告等信息,为应急响应提供数据指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夏季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3,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夏季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3【篇1】一、总体要求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认真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各项准备。

确保沟河排水畅通,确保群众房屋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尤其要把确保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二、主要措施今年的防汛工作要继续按照“防大汛、抗大洪”的标准做准备,坚持防洪、除涝并重,确保度汛安全,努力减轻灾害损失,保证城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开展危房普查登记各办事处、行政村要对本辖区内危房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不适宜居住的房屋,要坚决封闭,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保持泄洪沟渠畅通南关沟、北关沟及古蔡河是我镇境内的主要排洪通道,各办事处,行政村要明确专人进行管理,对淤积杂物及时清理,确保河的畅通无阻。

(三)做好农村田间排涝田间排涝工程是我镇防汛排涝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造成局部农作物受灾减产的重要原因。

各行政村要以村组为单位,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强有力的田间突击队,打通地头沟、竹节沟、枕头沟,清除路埂、路坝,做到小沟通大沟、大沟通河流,重点解决地不通沟、沟不通河、田间排水无出路的问题。

(四)搞好城区排水管道清淤各办事处要对本辖区地势低洼,易积水区域搞好排水管网的普查,并抓紧完成管网的清淤,清除阻水障碍,保证排水畅通。

小街小巷下水道清理工作,由各办事处负责组织当地群众实施。

城市主干道排水管道积水问题,由镇党委政府负责向县委县政府写出专题报告,敦促城建部门尽快实施清淤。

(五)组织防汛应急队伍根据县防汛目标责任书要求,由镇政府组织50人的防汛应急分队,各办事处、行政村也要组织不少于20人的防汛队伍,全镇应急防汛力量要达到700人以上。

防汛抗旱应急预案5篇

防汛抗旱应急预案5篇

防汛抗旱应急预案5篇完备的应急预案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防止项目进度受到干扰,我们在遇到一些紧急事故时,务必启动应急预案,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篇1为了切实做好我镇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保障全镇工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确保汛期安全渡汛,根据省、市防汛抗旱会议要求,为把我镇的防汛工作落到实处,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中国防汛条例》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性心理,对大汛,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防汛物料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努力争取防汛抗灾的主动权。

二、应急分队的组成及区域划分(一)防汛常备队的组成及区域划分。

1、荆河防汛分队的组成及区域划分。

荆河防汛分部指挥魏明,副指挥刘志香,成员邱伟、赵斌、马兆利。

主要负责前良大桥至刁庄接壤处河段。

任务分配:前良40人,孙庄20人,韩楼50人,前荆沟50人,宋庄20人,共计 180人,负责荆河区域的防汛,队长赵斌,副队长马兆利。

各村民兵连长担任各村小分队队长。

2、郭河防汛分队的组成及区划划分。

郭河防汛分部指挥邓本义,副指挥朱杰,成员朱正磊、江伟、张志、邱伟、党金水、党相勇、李庆霞、梁子安等,主要负责小宫山至王母殿与南沙河交界处河道。

任务分配:姜桥20人,江楼20人,耿楼20人,马河口30人,小宫山40人,东小宫50人,共计1 80人,负责小宫山至东小宫大桥段,江发华任队长。

西小宫30人,党村30人,东沙河50人,单村20人,史楼30人,周村20人,史村20人,党桥20人,共计220 人,负责从东小宫大桥至史楼与后固堆交界处河段,党金水任队长。

后固堆20人,张街30人,王村30人,康村20人,郭固堆30人,蔡村30人,王母殿50人,高庄50人,颜吉山30人,共计290人,负责史楼至王母殿与南沙河交界处河段,梁子安任队长。

抗旱的应急预案(模板9篇)

抗旱的应急预案(模板9篇)

抗旱的应急预案(模板9篇)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为了迅速妥善处理自然灾害事故,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才能写好应急预案呢?有请驻留片刻,编辑为你推荐抗旱的应急预案,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抗旱的应急预案篇115为提高公司防汛减灾水平,高效有序地做好汛期的抢险救灾工作,最低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对电力设施破坏损失,确保汛期安全生产的防汛目标,根据市公司指示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为加强防汛减灾工作的领导,公司成立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和11个工作组。

1、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晓峰、高正军副组长:刘炳言、孔杰成员:孙家庆孙红军刘剑军曲祖升杨立平王新科李强孙朝阳王新茂孙茂洲杨世柱赵文锋常宗波孙丕锦张国琪陈志斌高虎军于忠东杨先奎张绪发王可夫谭春林孙德建于忠章于涛姚传浩杨贤波杨丛树王劲松孙景光张世久2、工作办公室:平时工作设在生产技术部,应急抢险指挥中心设在调度室。

职责是负责贯彻落实上级领导小组的决策,指导和下达任务;掌握险情及险情动态;拟定抗洪抢险临时条令、命令;协调解决各方面的工作,保证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接待上级和外地来牟抢险人员等项工作。

3、调度组:由调度所人员组成。

职责是负责编制《由于洪灾造成远动设施故障的事故预案》、《所属发输变电设备因洪灾停运预案》、《输变电设施抢险和恢复送电预案》、《防洪抢险救灾现场紧急供电预案》,确保灾后恢复电网运行。

4、通讯组:由信通公司人员组成。

职责是编制《由于洪灾造成通信设施故障的事故预案》。

负责检修、加固现有的通信设施;受灾后迅速恢复破坏的通信设施,优先保证公司指挥系统与上级及各工作组抢险现场的通信线路畅通;当有线通信遭到破坏后,要组织好无线通讯,优先为救灾抢险工作服务。

5、后勤服务组:由物业公司和电业招待所组成,物业公司负责。

职责是做好药品、医疗设备准备和临时治疗点的准备;受灾抢险时按公司指挥系统的统一安排,进行伤员医治、转移和登记工作。

国家防汛防旱应急预案

国家防汛防旱应急预案

国家防汛防旱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防范和应对洪涝干旱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防汛防旱工作。

(四)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涝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

2、预防为主,防抗结合。

加强洪涝干旱灾害的预防和预警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开展防汛防旱工作。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一)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家防总”)是全国防汛防旱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全国的防汛防旱工作。

(二)地方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在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指挥本地区的防汛防旱工作。

(三)其他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有防汛防旱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可根据需要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防汛防旱工作。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一)预防措施1、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排涝和抗旱能力。

2、加强水情、雨情、旱情监测和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制定和完善各类防汛防旱预案,加强预案演练。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汛防旱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预警信息发布预警信息由气象、水利等部门负责制作和发布。

预警信息发布后,相关地区和部门应按照预案要求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应急响应(一)应急响应级别根据洪涝干旱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级(一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旱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最大程度的减少旱灾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县旱灾发生规律及特点,结合我县抗旱能力,制定本预案,以便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抗旱工作的主动性,在干旱发生时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抗旱措施,实现科学抗灾、减灾,减轻旱灾的影响和损失,争取最大程度的抗旱胜利。

1.2编制依据1.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农业旱情旱灾评估标准》等法律法规。

2.依据《旱灾损失与抗旱效益计算方法(试行)》,《报旱制度》、《报旱标准》等。

3.依据《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X”规划纲要》、《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以及我县近期、远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规划,有关水利建设、发展的目标及规划等。

1.3编制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提高我县抗旱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2.抗旱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级分部门负责。

3.抗旱工作以保证城乡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

4.抗旱工作按照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5.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的顺序,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分阶段、分地域,有针对性地采取抗旱措施。

6.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在防洪X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利用洪水资源,以法律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7.坚持科学、合理、实用、便于操作的原则。

1.4适用范围本预案是我县地方总体抗旱预案,适用于全县范围内的旱情预防及应急处置工作。

2基本情况2.1自然地理情况2.1.1地理位置X县位于X省东南边陲,X市东北部,X东段南麓,南X上游,介于东经109°44′10″-110°40′46″,北纬33°52′00″-34°25′58″之间,东临X省的X、X,南依X与X、X毗连,西接X、X,北依X与X、X相邻。

素有X“X门户”之称。

东西长85km,南北宽64km,全县总面积2830平方公里。

2.1.2地形地貌我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似“飞鸽”。

X障其北,X绕其南,伊X横贯中部,县西北部的草链岭高程2645.8米,为县域最高点;东南部X河出境处高程670米,为县域的最低点,平均海拔1200米,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石山区。

地貌骨架与地质构造紧密相连,我县地跨华北准地台和X地槽两大构造单元。

以X-铁炉子-我县X-X一线为界,以北属华北准地台南缘的X台缘褶皱带;以南属X地槽东X褶皱系。

北部X 台缘褶皱带出露有震旦亚界、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

X路街向斜以北属太华下元隆起,以南为X下古凹陷。

南部东X褶皱系主要以寒武-奥陶系地层为主,褶皱复杂,区域变质较深。

X地区有侏罗纪花岗岩分布。

X至X复活断裂带和X至X的深断裂带自西向东横穿县境,两条断裂带之间形成了X至X的古中凹陷盆地。

从岩石组成看,X路街向斜以北主要是片麻岩夹大理岩,混合岩化强烈。

X运动后有多种金属矿产形成,木龙沟铁矿即赋于该断裂带附近。

X、X、X、X、X北部以石灰岩、浅海相泥页岩、碎屑岩为主,并有红色沙岩。

县城至X一带二迭系沙岩中夹有可供开采的煤层。

2.1.3河流概况我县分属长江、X两大流域,全X长在1km以上的大小河流1366条。

其中:10km2以上的河流75条,50km2以上的河流19条,100km2以上的河流14条,分别是X河、X河、X河、X河、X、西X、X河、X河、X河、中X、X河、X、东X和南X,这些河流均为X流域的伊X水系。

而汇入长江流域部分的较大支流为X和X,在X镇境内。

按年径流量的大小统计,年产水量在0.5亿m3以上的河流有6条,分别是:X河(1.09亿m3)、X河(0.56亿m3)、X河(2.04亿m3)、X河(0.58亿m3)、东X(1.09亿m3)、伊X(7.41亿m3)。

0.3~0.5亿m3的有8条,分别是:X河(0.39亿m3)、X河(0.36亿m3)、X(0.43亿m3)、西X(0.34亿m3)、X河(0.36亿m3)、X河(0.49亿m3)、中X(0.48亿m3)、X(0.38亿m3)。

2.1.4气温、降水量及蒸发量我县位于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又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

总的降水特征是X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多年平均气温11.1℃,极端最高气温37.1℃,极端最低气温-X年蒸发量在779.5mm。

X县因受季风的影响,使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依据X县1958-X年的资料统计,历年平均降水量754.8mm,降水量最多的X年为1244.9mm,最少的X年为556.7mm。

因地形不同,降水量也有差异,总的趋势是西北部多于东南部,山区多于平川。

X县自然蒸发量年平均为779.5毫米,冬季蒸发量略大于降雨量,易出现冬干春旱;夏秋季除6月份之外,蒸发量均小于降雨量。

7-10月份易造成涝灾。

2.2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2.1行政区划情况、人口及国内生产总值X县辖16个镇(办),243个村(社区),总人口4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2万人,全县平均人口密度156人/km2,人口地域分布极为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部盆地,人口密度>300人/km2,低中山区人口密度>100人/km2,中山区人口密度在60人/km2左右。

小X及X源头人烟稀少,人口密度在300人/km2以下。

2.2.2耕地面积、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全县耕地总面积为67.6万亩。

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南北的主要粮油作物在这里都可以生长,主要有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等,经济作物有烤烟、杂豆和蔬菜等,初步形成了具有历年特色的畜、烟、果、林、药五大支柱产业。

倾力打造现代材料、绿色特产、生态旅游三大基地,着力培育矿产加工、绿色特产、生态旅游、医药化工、造纸加工五大主导产业,到X年底全县生产总值13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60元。

2.3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54.8毫米,年均降水量为22.5亿立方米,蕴藏量大,全县水力资源藏量为12.3377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4.03万千瓦,开发利用潜力大。

2.4旱灾概况2.4.1旱灾概况及发展规律干旱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由于较长时间内降水偏少,因水分致使气候干燥,土壤失墒严重,对农作物生产和人畜饮水安全造成影响的一种自然现象。

根据干旱发生的时间和危害程度,将干旱划分为:春旱(3月—5月)、春夏连旱(4月—6月)、夏旱(6月—8月)、伏旱(7月中旬—8月中旬)、秋旱(9月—11月)、冬旱(12月—2月)六类。

确定干旱的标准以两次透墒雨之间的日数和降水偏少的百分数为指标。

透墒雨的标准为:春季≥15.0毫米,夏季≥25.0毫米,秋季≥15.0毫米,冬季≥5.0毫米。

两次透墒雨之间,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少60%即为干旱,衡量一个地区气候干湿度的指标用干旱指数表示,其物理意义是指多年平均可能蒸发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比值。

根据X县气象站1958~X年资料统计,60年来我县出现大、中、小不同干旱125次,平均一年2.8次,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最严重的是伏旱,60年中出现31次,占总次数的32.7%,其次是春旱和夏旱,春旱占18.9%,夏旱占15.8%。

主要成灾年有1959、1963、1968、1972、1973、1974、1975、1976、1978、1986、1992、1995、X、X、X、X、X年。

春旱:平均10年7遇,基本呈10年周期性变化。

春夏连旱:基本是每隔1年1次,呈波浪式变化。

伏旱:平均1年1遇,最多1年2遇,几乎年年都有发生,这是对X县的秋粮生产威胁很大,是比较突出的农业自然灾害。

秋旱:60年出现14次,占总次数的14.7%,平均2年一次。

冬旱:60年出现20次,占总次数的17.9%,平均2年一遇。

2.4.2旱灾的危害根据资料分析与我们实际调查,在干旱发生时,兼有大风天气出现,由于干旱所导致土壤水分不能满足农作物需要,造成发育不良或作物枯萎、枯死及播种不能出苗而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因此干旱是危害面积大、区域广的自然灾害。

春旱:高寒区正是春玉米的播种期,一遇到春旱,土壤失水严重,造成播种迟缓、缺苗严重,对生产影响很大;中温区则是间套玉米的出苗期,如遇干旱,造成严重缺苗,影响全年粮食产量;低热区则是小麦的抽穗、扬花期,如遇干旱造成抽穗困难或小花不育而减产。

如X年春旱,全县小麦比X年减产128万斤;X 年春旱,全县小麦比X年减产974万斤。

夏旱:夏季降水量多,但因降水变率大,雨量分配不均,往往由于极峰微弱或由于盛夏时期常受副高压控制,降水稀少,气温高、蒸发量大,几天不下雨就会出现旱象,尤其是X区和浅山区的沙土地更为突出。

6月份的干旱主要影响回茬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播种,在中温区正是小麦的灌浆期,这时的干旱则会造成高温迫熟,使小麦籽粒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

伏旱:此时正是玉米抽穗、灌浆的时期,也是其它秋粮作物生育过程中需水最多的时期,如遇干旱,气温增高,空气干燥,造成玉米抽雄困难而形成群众说的“卡脖子”旱,或玉米雄花虽能抽出,但因气温高,形成“晒花”造成授粉不良而减产,严重时则是玉米颗粒无收。

干旱发生时,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特别对山区农村影响明显,旱灾严重时致使许多群众要到几里甚至几X以外去靠牲畜驮水或用农用车拉水,有的由于喝了不干净的水,还会导致传染病的流行,不仅加重了群众负担,还影响群众生产和生活,影响社会稳定。

旱灾使水资源量减少,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4.3旱灾成因(1)气候影响。

X县属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雨有明显的季节性,6、7、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52%,春、秋降雨稀少,这是我县频繁发生春旱、秋旱的主要原因。

(2)地形影响。

我县是土石山区,坡塬地面积大,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有限降雨不能充分利用,可利用水源较少,这也是我县易形成旱灾的重要原因。

(3)降雨量因素。

境内年平均降雨754.8毫米,且分布不均,变化大,7-9月份降雨占全年的50%左右,在作物生长期的4-6月仅占不到全年降雨量的10%,且经常出现秋、冬、春连季干旱。

(4)水利设施的影响。

我县建设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在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着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工程不配套,浪费水严重,水利用率低下的现象。

同时部分水利工程的供水保证率不高,越到干旱时候可供水量越少,这也是加重旱灾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