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及其西部地区煤炭铁路运输简介
关于煤炭铁路运输建设的探讨

关于煤炭铁路运输建设的探讨【摘要】中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尤其是“三西”地区(即山西、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地区),煤炭消费重心在东部和中南地区,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长期以来,煤炭一直是铁路运输的重点。
加强煤炭运输通道建设,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给,对于增强国民经济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铁路;煤炭;运输通道建设0.前言目前,我国铁路承担了全社会60 %的煤炭运输任务。
全国铁路主要干线承担的货运量中,煤炭运量一直保持相当比重,尤其是京沪、京广、京哈、京九、陇海、浙赣等主要繁忙干线,在完成繁重旅客运输和其他货物运输的同时,还要承担大量煤炭运输。
铁路对于保证煤炭在全国范围的有效供给,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难以替代的关键作用。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占2/3以上。
从环境保护和世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的趋势来看,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的比重会逐步降低,但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改变。
目前,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价格和区域供需平衡等情况变化复杂,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为了增强国民经济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继续加强铁路煤运通道建设,提供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铁路运力支持。
1.铁路煤运通道现状及问题1.1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网络总量初具规模,路网结构有所改善,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与我国自然地理、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相适应的网络形态。
在煤炭运输方面,基本形成符合我国资源分布特点的重载煤炭运输网络,以大秦、朔黄、石太、侯月、陇海、宁西等铁路组成煤炭运输横向通道,以京沪、京九、京广、焦柳等铁路组成煤炭运输纵向通道。
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我国全面加快了各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炭外运通道的建设,煤炭运输能力持续大幅度提高,为国民经济安全、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
煤炭资源分布概况及运输途径

溶性可磨性好、哈氏可磨指数多在80以上,晋城市煤炭质量得天独厚,
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固定炭高,发热量高,热稳定性高,低
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挥发份、粘结性强,其中大同煤
田弱粘结煤以硫分和灰分低、发热量高而享誉中外,河东煤田离石
柳林、乡宁矿区的低硫低灰主焦煤被誉为煤中的“精粉”的水煤田,
晋城矿区的“兰花炭”更是闻名遐迩,省内各地煤炭特征:大同市
所产侏罗纪弱粘煤以“三低一高”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为主,质
量指标如干基全硫一般小于1.0%,干基灰份小于16%,干燥无灰基
煤炭市场分析报告
1、煤炭市场情况分析 2、各省市情况具体分析 3、各省市运输费用分析
2
据全国第二次煤炭预测资料,埋藏深度在1000M 以内的煤炭总资源,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 地区资源量占94%,而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省 份,就占了总资源量的81.3%,以南14个省份,煤炭 资源量反占全国的6%左右,其中云贵川三省又占了 14个省份总储量的90%,全国4个特大型煤田,鄂尔 多斯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华北煤 田,均位于西部和北部地区。
1.8%,全省含煤面积6.48万产方公理,约占全省国土面积40%。煤
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同,宁武,河东,西山沁水,霍西方大煤田和
浑源,繁峙,五台垣曲,芮城,平陆等地,煤种齐全,有9大煤炭
品种,分别为:气煤、肥煤、焦煤、弱粘结煤、无烟煤、贫煤、长
焰煤、瘦煤、褐煤。全省煤炭煤质特征为“三低两高一强”,即:
挥发份在29-34%之间,低位发热量在25.09MJ/KG(6000大卡以上)。
13
阳泉市主要煤种有无烟煤、贫煤、瘦煤、贫瘦煤,其中70%为低
硫低灰高发热量,优质无烟煤。在煤炭洗选加工为易送煤,30%为高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省份:
1. 山西省:山西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
该省的煤炭产业历史悠久,是中国的煤炭基地之一。
2.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是中国北部的一个重要煤炭生产区,尤其以大庆煤田、乌兰察布煤田等为代表。
3. 陕西省:陕西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主要煤炭产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4. 河北省:河北省也是中国的煤炭产区之一,尤其以磁县、邯郸等地的煤田比较富集。
5. 安徽省:安徽省的煤炭产区主要分布在淮北地区。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在西部地区也有一些煤炭产区。
这些省市地区的煤炭资源丰富,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能源基础。
然而,由于煤炭开采和使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中国也在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减缓对煤炭的依赖。
1/ 1。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
根据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程度、矿床数量、分布面积、煤种品种、资源结构及矿业区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将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域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以及陕甘宁、西北和江南地区,其中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
华北地区以山西、内蒙古和河北为主要产煤省份,东北地区则以辽宁、黑龙江和吉林为主要产煤省份。
此外,西南地区以四川、云南和重庆为主要产煤省份,陕甘宁地区以陕西和甘肃为主要产煤省份,西北地区以新疆和宁夏为主要产煤省份,江南地区以湖南和江西为主要产煤省份。
二、煤炭资源分布特征1. 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由于交通条件相对薄弱,煤矿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山区,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
2. 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逐渐减小,但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在我国煤炭资源总储量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但由于该地区的煤矿主要分布在工业城市周边,交通便利,因此其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
3. 华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煤炭开采长期以来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华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乱采滥采、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包括地表破坏、水质污染等问题。
4. 江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煤矿规模较小、开采条件较差。
江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由于地势平缓、水系发达,该地区的煤矿规模较小,开采条件较差。
5. 西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相对较小,但煤种多样化。
西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相对较小,但由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地质条件复杂,煤种种类多样化。
三、煤炭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决定煤炭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构造条件、煤层赋存形式等。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简介
一、概况
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界。
面积118.3平方公里。
区内地势较高,海拔一般在800-1000米间。
铁路有京包、包兰、集二、包白、京通、通霍、平齐、甘武、滨州等线,各主要煤矿皆有铁路、公路直达。
全区1993年末累计探明储量22533490.7万吨,保有储量22445279.4万吨;预测储量总计112252
757万吨,其中可靠级为26963650万吨。
二、构造特征
天山-阴山巨型纬向构造带中的乌兰格尔-凉城隆起带,对华北石炭二叠纪含煤建造起了阻隔作用:其南是一大型聚煤坳陷,从南向北由过渡相渐变为陆相;其北全为陆相含煤建造,在石拐断陷中沉积了栓马桩组与杂怀沟组,在七苏木等断陷中沉积了大红山群。
总之,由由北向南含煤性逐渐变好。
早、中侏罗纪含煤建造:大多发育在相互分隔的内陆坳陷或断陷中。
除陕甘宁地区为大型聚煤坳陷外,其它均属中、小型盆地。
含煤性也是由由北向南逐渐变好。
晚侏罗-早白垩世含煤建造:在锡盟北部新华夏弧型构造的控制下,成煤条件最差。
在其坳陷或断陷内形成的白彦花群,不仅煤层多而厚,且分布广,这些含煤盆地的展布,随弧型构造的变移而变移,由东向西,方向北北东移向北东东,呈有规律的多字型排列。
含煤性由北向南逐渐变差。
三、储量
内蒙古自治区储量表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煤炭资源预测储量表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储量预测表。
关于内蒙煤炭铁路运输市场调查报告

关于内蒙煤炭铁路运输市场调查报告关于内蒙煤炭铁路运输市场调查报告关于内蒙煤炭铁路运输市场调查情况汇报为更好的实施煤炭发展计划,解决运输对煤炭贸易环节上制约。
3月18日,由刘长青副总带领煤炭处相关人员到内蒙煤炭矿区进行深入调查并与呼和浩特铁路局相关企业接洽煤炭运输环节中合作事宜。
3月19日,通过煤炭介绍人带领走访了包西铁路线沿线(包头西安)。
目前,此铁路沿线正在实施大规模煤炭物流项目,必将极大提升陕西北部及内蒙古南部区域内煤炭的外运能力。
其中新街煤炭集运站较为重要,主要是其地理位置优越,现代化设施及管理完善。
周边煤炭矿区较多,产量较大。
通过与新街站(其公司名称为鑫聚源公司,与呼铁局多经公司合资成立的公司)工作人员了解得知,此物流项目正处于初步运营阶段。
现已有内蒙古伊泰集团、乌兰集团、铁鑫公司等10余家大型煤炭生产及贸易企业入驻。
每年每家发运数量定为100万吨,场地租赁费为1370万/年/户。
操作模式上,现有2种。
第一、完全由鑫聚源公司采购煤炭上站,与贸易商车板价交货。
由其承包的温家塔煤矿(5300卡左右)煤炭上站,价格一票430元/吨。
负责经营的张部长强调此种方式将是发展的最主要操作方式,不允许客户自行买煤上站装运火车。
第二、可由客户与煤矿方定煤(价格、煤质),但必须有鑫聚源公司操作买煤环节,在其账面体现,加收部分财务费用(提出约3元左右)。
此两种方式操作,都需要客户有自己铁路运输计划或由铁路多经公司计划运输,并办理新街站增发手续。
费用方面,鑫聚源公司收取35元/吨相关费用(装卸费10.32元/吨,防冻费3.5元/吨,物流服务费14元/吨,其他费用7元/吨)。
铁路方面费用如计划费、运费由火运计划单位收取。
通过对鑫聚源公司的考察,我们认为关于火车运输方式将来将向着统一公司统一操作的集中型模式发展,使其利润渗透到每个环节。
在呼铁局火车计划下批方面,经介绍人关系我们接触到了多经公司的王旭耀(财务)及张叶祥(车皮下批主要负责人)部长。
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概况

[收稿日期] 2001Ο12Ο28;[修订日期] 2002Ο07Ο25[作者简介] 李文光(1952年- ),男,广西贺县人,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情报室高级工程师1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概况李文光(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北涿州 072754)[摘 要]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能源矿产、化工矿产分布相对集中。
该区内的鄂尔多斯能源富集带、陕甘川有色金属矿产富集区、柴达木化工矿产富集区、塔里木油气富集区及阿尔泰有色金属富集区等已成为吸引投资颇有前景的地区。
但目前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正确道路。
[关键词]能源矿产;化工矿产;资源优势;开发[中图分类号]P6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Ο2427(2002)03Ο0106Ο07西部地区地广物丰,特别是各类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成为西部大开发的良好资源条件。
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一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是西部地区的经济优势所在。
1 西部地区各省(区)矿产资源基本特征青海省[1-2]:该省是一个资源型省份,四大支柱产业———盐湖、水电、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中,有3个是矿产资源开发产业。
全省矿产资源较丰富,矿产品种类多,且分布较为集中,具有很高开采价值。
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25种,探明储量的矿产105种。
在入编全国储量表的88种矿产中,有53种矿产在全国名列前10位。
其中位居第一位的有11种矿产;位居第二位有6种;位居第三位有9种。
有大型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矿床,也有非金属和燃料矿产。
特别是盐类资源极为丰富,钾盐、镁盐、锂、溴、碘驰名中外。
青海省矿产中除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矿泉、玉石、碘矿等因各种原因目前尚难以估算其潜在价值外,全省64种矿产的总潜在价值达17125万亿元,居全国第一位。
我国煤炭运输发展现状-2022年学习资料

我国煤炭的供需格局分析-@结合我国煤炭资源赋-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1:15100000-存状况和煤炭的生产-与消费格局进行分析-大体上我国煤炭供需 呈三大区格局,即-煤炭调入区、煤炭供-应区和煤炭后备供应-区。-各地区藻赋存量-3兴%-鲜-5型-甘宁青-01色-本上的中国国界线范按频中地版社1 出板的-输发展现状
我国煤炭生产格局-@我国煤炭的主要生产省区有:东部的山东省和河北省,中部的山西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安徽省、黑龙江省,西部的陕西省和贵州省。这 个省占据全-国煤产量的70%以上。-回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划分,我国煤炭产量从多到少排序依次是中部、西部和东-部。中部是我国的主要产煤区,含内蒙在内 煤炭产量一直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50%左右;西部地区虽然煤炭资源富足,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且距煤炭消费地甚远,运输成本高,致使煤炭 源开发力度受限,长期以-来基本保持自给自足、少量外调的局面;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但煤炭资源贫乏-产消失衡状况一直比较严重。
我国煤炭运输概况-2006年至会箕田东禁产量&增幅-383828-40-■六一增-11.0%-287.871-8.6%-30-191914-7.4 -52-36.6-95.957-37-09-80-2468-26.5-10-274-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煤炭可供量( 吨)■煤炭生产量万吨■进口煤量(万吨)■出口煤量万吨■煤能源消费总量(万吨)-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 年2013年
以晋煤外运为例-晋煤外运主要通道-运煤铁路干线-大秦线-秦皇岛-大同-遵么-北京-神木-朔州-廊天津-黄骅港-神黄线-海-忻州-伦州-新-希-阳泉 离石-衡永6德州-河淄博-邯郸-淮坊-济南-西-临汾-长治-日照-焦日线-城-临沂-焦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及其西部地区货运铁路运输简介
一、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总体情况
1、煤炭资源丰富: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现探明煤炭储量7323亿吨,居全国第1位,远景预测煤炭储量仅次于新疆居全国第2位。
2、煤炭资源分布集中:煤炭资源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以鄂尔多斯市为主的低变质烟煤区域;二是蒙东地区的褐煤区域。
3、煤种以动力煤为主: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探明储量中,低变质烟煤占53%,褐煤占45%。
而炼焦煤仅占2%,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桌子山煤田和乌达煤田。
4、全国尚未探明煤炭预测地质储量统计表:
二、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分布及简介
1、主要煤田的分布图
2、主要煤田简介
煤田探明储量(亿
吨)
主要煤种分布地区
大雁煤田36褐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西南
呼山煤田23褐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和新巴尔虎左旗交界处伊敏煤田48褐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
扎赉诺尔煤田83褐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
白音华煤田140褐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
胜利煤田214褐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
霍林河煤田131褐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
元宝山煤田16褐煤赤峰市
桌子山煤田29肥煤和焦煤为主乌海市与鄂尔多斯市交界处
准格尔煤田253长焰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
神府东胜煤田2236不粘煤为主,低硫低灰,发
热量高,属优质的动力煤
陕北的神木,府谷,榆林,横山,靖边一带向
北延伸到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
三、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简介
1、鄂尔多斯市是我国第一大产煤地区,面积86752平方公里,市域面积70%含煤,现已查明并在国家能源局备案的煤炭探明储量4300
亿吨,约占全国的13%、内蒙古自治区的58%。
2、截止2012年底,鄂尔多斯市已建成矿井306座,核定生产能力48161万吨/年,在建30座,设计能力10990万吨/年。
3、“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煤炭产量从2005年的1.5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5.97亿吨,年均增长约7300万吨,全市煤炭平均外调率约为88%。
4、 2012年,据统计全市共销售煤炭5.9亿吨,煤炭工业发展呈现出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态势。
四、内蒙古西部(蒙西)铁路运输大通道
1、通过京包铁路向西发运至东北以及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
蒙西地区与京包线连接的铁路线路主要有:包神铁路(向北)、包西铁路(向北)、包兰铁路以及呼准铁路。
货物通过以上铁路线路集中至京包线,至集宁站通过集通线发至东北,在大同站通过大秦线发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还有部分通过京包铁路发送至河北、北京、天津等沿线地区。
2、通过大准线向西发运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
大准线西部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站,与准东铁路(东胜-准格尔旗)连接,东部在大同东站接入大秦线,成为鄂尔多斯地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的主要通道之一。
主要运送准东铁路及薛家湾地区煤炭2010年大准线运量为7129万吨。
3、通过神朔铁路向西发运至黄骅港港
神朔铁路由神华集团投资建设,主要针对其公司的黄骅港发运煤
炭。
西部在神木北站连接包神线,承接包神线向南发运的货物。
东部在神池站接入朔黄铁路,发往黄骅港;或往北在朔州站接入北同蒲线,之后经由大秦线发往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
4、通过包西铁路向南接入西安
通过包西铁路向北可经过京包铁路向东外运,向南可直达西安。
全线于2010年11月开通,2011年1-7月发送煤炭184万吨。
预计2015年向北发送量为7000万吨,向南发送量为1200万吨。
5、在建通道
(1)准朔铁路:准朔铁路西起准格尔旗红进塔站,向东接入北同蒲线,之后经由大秦线发往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
主要发送准神铁路、大饭铺至马栅铁路及沿线煤炭。
(2)鄂尔多斯至曹妃甸铁路:该线由呼准鄂铁路、集包铁路、集张铁路、张唐铁路组成,定位作为国家继大秦铁路、朔黄铁路之后第三条能源大通道,设计运输能力2亿吨,主要发往曹妃甸港口。
(3)鄂尔多斯至华中地区铁路:由鄂尔多斯市东乌铁路浩勒报吉车站,向南经乌审旗进入陕西省,经靖边、安塞、延安站折向东南进入山西运城站,进入河南三门峡站再次进入陕西省,经商南站进入湖北省荆门站,进入湖南省,折向东南经岳阳站至江西省吉安站,正线全长约1850公里,设计近期2018年能力1亿吨。
(4)鄂尔多斯至川渝铁路:煤炭经东乌铁路、三新铁路集运至包兰铁路,经过包兰铁路至中卫后经中(卫)宝(鸡)-宝(鸡)成(都)铁路至成都地区,经过包兰铁路至兰州后经兰渝铁路至重庆地区。
五、内蒙古西部铁路运输网路
六、内蒙古西部主要煤炭发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