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胶粘剂》参考答案

《胶粘剂》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BDDC 6-10 BCCDA 11-15 ACBBB 16-20 CDBAD21-25 BBDDB-30 BDDCA 31-35 CDCBA 36-40 DADCB 41-45DDBBC46-50DDCCC 51-55BCADC 56-60CDACB二、填空题1.胶粘剂的组成:胶料、固化剂、增塑剂和增韧剂、稀释剂、偶联剂及填料2.胶粘剂按固化形式分类:冷却冷凝型、溶剂挥发型、化学反应型3.要形成良好的胶接,首先胶粘剂要润湿被交接材料的表面,再通过扩撒作用,形成胶结键。

4.热塑性酚醛树脂合成的条件:酸性介质中、酚必须过量5.热熔胶中增黏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热熔胶的熔融温度、提高胶结面的湿润性和初黏性。

增黏剂的使用要求:与聚合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对被胶结物有良好的黏附性和热稳定性。

6.耐老化性能最好的PF(酚醛树脂),耐老化性能最差的是UF(脲醛树脂)7.聚氨酯胶粘剂分子链上有异氰酸酯基和聚氨基甲酸酯,因而具有高度的极性和活泼性,能胶结多种材料。

8.酚醛树脂最长用的碱性催化剂是氢氧化钠,除了氢氧化钠还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氨水等。

9.脲醛树脂的合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加成反应,第二阶段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

10.判断胶粘剂湿润性指标有:接触角、铺展系数、胶结功11.降低热熔胶的熔融温度可加入:增粘剂、蜡类及增塑剂成分。

12.氯丁橡胶胶粘剂常用的硫化剂有:氧化锌和氧化镁13.脲醛树脂胶合制品释放的甲醛主要来自:游离甲醛释放和固化后树脂分解产生的甲醛14.环氧树脂胶的特性是:胶结强、机械强度高、收缩性小、稳定性好15.胶结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胶头设计、选胶或配胶、表面处理、涂胶、固化、质量检测。

16.机械加固是最普通最常见最有效的强化措施,包括嵌波浪键、金属扣、钢板加固。

17.胶结接头在外力作用下胶层所受到的力可归纳为:正拉、剥离、不均匀扯离、剪切。

粘合剂

粘合剂

粘合剂[填空题]1胶黏剂(adhesive)参考答案:是一种能够把两种同类或不同类材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又称粘合剂、粘接剂,简称胶。

[填空题]2胶接技术参考答案:采用胶黏剂将各种材料或部件连接起来的技术。

[填空题]3简述按用途胶黏剂的分类?参考答案:结构用:能长期承受较大负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油性、耐水性等,如酚醛-缩醛、酚醛-丁腈、环氧-丁腈、环氧-尼龙、环氧-酚醛等。

非结构用:有一定粘接强度,随温度升高粘接力下降,如PVAc、聚丙烯酸酯类、橡胶类、热熔胶、虫胶、沥青等。

特种用:供某些性能和应用特殊场合用,如导电胶、导热胶、光敏胶、应变胶、医用胶、耐超低温胶、耐高温胶、水下粘接胶等。

[填空题]4简述机械结合理论?参考答案:这是一种较早的最直观的宏观理论。

被粘物表面不规则不平整,存在高低不平的峰谷或疏松孔隙结构,利于胶黏剂的渗入,固化后胶黏剂与被粘物表面发生咬合(锚固)而固定。

机械结合的关键:被粘物表面必须有大量的凹穴、槽沟、多孔穴等,当胶黏剂涂布上去时,经润湿、流动、挤压、铺展而渗入这些孔穴内,固化后嵌定在孔隙中而紧密地结合起来,表现出较高的胶接强度。

[填空题]5简述吸附理论?参考答案:吸附理论基本观点:胶接是一种吸附作用。

最早提出并被大多数科学家接受。

吸附理论认为:胶接产生的黏附力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与被粘物之间界面上两种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的液体-固体分子之间都存在这种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包括化学键力、范德华力和氢键力。

[填空题]6简述扩散理论?参考答案:扩散理论认为:高分子材料之间的胶接是由于胶黏剂与被粘物表面分子或链段彼此之间处于不停的热运动引起的相互扩散作用,使胶黏剂与被粘物之间的界面逐步消失,形成相互交织的牢固结合,胶接接头的强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至最大值。

[填空题]7简述化学键理论?参考答案:该理论认为:胶接作用是由于胶黏剂与被粘物之间的化学结合力而产生的,有些胶黏剂能与被粘物表面的分子或基团形成化学键。

国开作业建筑材料(A)-即学即练10.3 建筑胶粘剂06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建筑材料(A)-即学即练10.3 建筑胶粘剂06参考(含答案)

题目:下列关于胶粘剂组成与分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A:按强度特性不同,胶粘剂可分为有机类和无机类
选项B:按固化条件的不同,胶粘剂可分为溶剂型、反应型和热熔型
选项C:胶粘剂是一种多组分的材料
选项D:胶粘剂一般由粘结物质、固化剂、增韧剂、填料、稀释剂和改性剂等组分配制而成答案:按强度特性不同,胶粘剂可分为有机类和无机类
题目:热熔型胶粘剂的黏结原理是()
选项A:由不可逆的化学变化而引起的
选项B:由冰冻凝固而形成的反作用力引起的
选项C:溶剂从粘合端面挥发或者被吸收,形成粘合膜而发挥粘合力
选项D:通过加热熔融粘合,随后冷却、固化,发挥粘合力
答案:通过加热熔融粘合,随后冷却、固化,发挥粘合力
题目:下列关于胶粘剂使用注意事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选项A:胶层越厚越好
选项B:固化要完全
选项C:凉置时间要充分
选项D:粘界面要清洗干净
答案:胶层越厚越好
题目:选择胶粘剂的时应了解胶粘剂的价格和来源难易,其目的是()
选项A:弄清楚胶粘剂组分的毒性
选项B:根据被粘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胶粘剂
选项C:根据粘结结构的类型采用适宜的粘接工艺
选项D:在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选用价廉的、来源容易的、通用性强的胶粘剂
答案:在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选用价廉的、来源容易的、通用性强的胶粘剂。

绿色产品认证实践基础试题参考答案

绿色产品认证实践基础试题参考答案

绿色产品认证实践基础试题参考答案ISO14001:2015标准符合ISO有关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一个高层次的架构,相同的核心文本,以及含有核心定义的通用术语,旨在有利于用户实施()。

1.环境管理2.多个ISO管理体系标准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4.环境管理体系参考答案:2依据GB/T24001-2016标准的术语和定义,以下不属于合规义务的是()。

1.法律法规2.行业GB/T标准3.合同规定4.作业指导书参考答案:4组织应确定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1.能够控制的2.期望控制的3.能够施加影响的4.合理可预见的紧急情况参考答案:3依据GB/T24001-2016标准,以下对“风险”描述正确的是()。

1.是不确定性的影响2.风险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3.风险通常被描述为潜在事件和后果或其组合4.以上答案都正确参考答案:4组织应运用(),确定那些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1.环境管理专业技术2.所建立的准则3.统计分析方法4.组织领导提出的方法参考答案:2污染预防不包括()。

1.更改过程、产品或服务2.污染工序外包3.采用替代能源4.源的减少或消除参考答案:2依据GB/T24001-2016标准,关于生命周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生命周期是指产品(或服务)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即从设计、生产到最终处置的一系列过程2.生命周期是指产品(或服务)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即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使用完成使命报废的过程3.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的处理和最终处置4.产品报废即该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参考答案:3管理体系标准的框架结构(HLS)包括几个部分(章节)的要求?()1.52.73.94.10参考答案:4依据GB/T24001-2016标准的术语和定义,以下对环境因素描述正确的是()。

1.一项环境因素可能产生一种环境影响2.一项环境因素可以产生一种环境影响3.一项环境因素可能产生一种或多种环境影响4.一项环境因素可以产生一种或多种环境影响参考答案:3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是()。

胶粘剂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胶粘剂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胶粘剂基础知识考试试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胶粘剂能将同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同质或异质的制件(或材料)连接在一起,固化后具有足够强度的有机或无机的、天然或合成的一类物质,又称为()。

A. 胶水B. 粘结剂C. 胶黏剂D. 以上都是。

2. 下列哪种不是胶粘剂的组成成分()。

A. 基料B. 溶剂C. 颜料D. 固化剂。

3. 以下属于天然胶粘剂的是()。

A. 酚醛树脂胶粘剂B. 动物胶C. 环氧树脂胶粘剂D. 聚氨酯胶粘剂。

4. 胶粘剂的固化是指()。

A. 胶粘剂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B. 胶粘剂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C. 胶粘剂颜色发生变化的过程。

D. 胶粘剂粘性增加的过程。

5. 在选择胶粘剂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 被粘物的材质B. 使用环境C. 胶粘剂的颜色D. 粘接强度要求。

6. 环氧树脂胶粘剂的优点不包括()。

A. 粘接强度高B. 收缩率小C. 耐化学性好D. 价格低廉。

7. 热熔型胶粘剂的特点是()。

A. 常温下是固态,加热后变为液态进行粘接。

B. 常温下是液态,加热后变为固态进行粘接。

C. 一直保持液态,靠溶剂挥发固化。

D. 一直保持固态,靠压力进行粘接。

8. 对于金属材料的粘接,以下哪种胶粘剂比较合适()。

A. 淀粉胶B. 橡胶型胶粘剂C. 丙烯酸酯胶粘剂D. 以上都不合适。

9. 胶粘剂的储存期是指()。

A. 胶粘剂生产出来到失效的时间。

B. 胶粘剂可以正常储存的时间范围。

C. 胶粘剂从购买到使用的时间。

D. 胶粘剂从开封到不能使用的时间。

10. 以下哪种情况会影响胶粘剂的粘接效果()。

A. 被粘物表面清洁B. 粘接时施加合适的压力。

C. 粘接环境湿度大D. 按照正确比例调配胶粘剂。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30分)1. 胶粘剂的基料按化学结构可分为()。

A. 热塑性树脂B. 热固性树脂C. 橡胶类D. 天然高分子类。

2. 影响胶粘剂粘接强度的因素有()。

A. 被粘物表面粗糙度B. 胶粘剂的厚度C. 固化条件D. 被粘物的极性。

胶粘剂课外思考与作业题参考答案

胶粘剂课外思考与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胶接基础(吸附理论、机械结合理论、扩散理论和化学键理论四种理论的要点;影响胶接强度的因素、胶接破坏的类型与机理;)1各种胶接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胶接过程的作用是什麽答:1.吸附理论:胶接作用是胶黏剂分子与被胶接物分子在界面层上相互吸附产生的,胶接作用是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物理吸附则是胶接作用的普遍原因.机械结合理论:液态胶黏剂充满被胶接物表面的缝隙或凹陷处,固化后在界面产生啮合连接.扩散理论:胶黏剂与被粘物分子通过相互扩散而形成牢固的接头,两种具有相溶性的高聚物相互接触时,分子或链段的布朗运动而相互扩散,在界面上发生互溶,导致胶黏剂和被粘物的界面消失和过渡区的产生,从而形成牢固的接头.静电理论:在胶接头中存在双电层,胶接力主要来自双电层的静电引力.化学键理论:胶接作用主要是化学键力的作用结果2胶接破坏有几种形式如何判断答:1.被胶接物破坏(破坏发生在被胶接物内部)2.内聚破坏(破坏发生在胶粘剂内部)3.界面破坏(破坏发生在胶黏剂与被胶接物接触角)4.混合破坏(破坏既有胶接面又有胶黏剂内部)3影响胶接强度有哪些因素答:1.木材的密度和树种2.湿润及湿润性3.含水率4.胶接面的纹理与纤维方向5.表面粗糙度与加工精度6.抽提物7.木材的生长缺陷与生长特征8.被胶接面的污染4胶粘剂的湿润性对胶接强度有何影响答:胶粘剂在完成胶接作用时,其分子必须对被胶接物体表面有一定的润湿、扩散能力,使胶液形成薄而均匀的胶层,为胶粘剂分子和被胶接物表面分子相互吸引,达到良好胶接而创造必要的条件,润湿性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到胶接的质量.5表面张力、接触角与湿润性的关系答: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表面张力越大6机械胶接理论的要点及其在木材胶接中的作用答:机械胶接理论的要点即液态胶粘剂流入并填满凹凸不平的被胶接材料表面,经过固化,胶粘剂与被胶接物通过表面互相咬合,如钩、锚那样实现牢固连接.木材是多孔性材料,木材表面存在大量的纹孔和暴露在外的细胞腔,这是木材胶接形成胶接力(胶钉作用)的有利条件.第二章:氨基类树脂胶粘剂(脲醛树脂胶粘剂加成与缩聚反应历程;甲醛/尿素摩尔比对脲醛树脂质量的影响;脲醛树脂的改性)1结合脲醛树脂的化学反应式,说明脲醛树脂存在游离甲醛的原因答: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一方面是因为甲醛与尿素的高摩尔比,使甲醛过量;另一方面是在合成过程中有羟甲基生成,而羟甲基与甲醛之间存在平衡关系,因而释放出甲醛.2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对脲醛树脂的质量有何影响答:1.当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增大时,游离甲基含量增加,甲醛释放量增加,使脲醛树脂的耐水性降低2.当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降低时,胶接性能下降,贮存期缩短,树脂水溶性降低,胶接制成品的尺寸稳定性下降,树脂初粘性不好.3甲阶脲醛树脂的反应终点是用什么方法控制甲阶脲醛树脂有什麽特点在人造板生产中如何利用这些特征答:甲阶脲醛树脂的反应终点是用粘度方法控制的.4结合实例分析,说明pH值对脲醛树脂合成过程的影响答:PH值不同直接影响到反应过程生成物的结构,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尿素与甲醛反应生成羟甲基脲,而在酸性介质中,反应生成的羟甲基脲进一步脱水缩聚生成甲基脲和次甲基醚连接的低分子化合物.5在合成工艺中,为提高脲醛树脂固体含量为什麽采用真空脱水,而不用常温脱水答:真空状态可降低沸点,有利于脱水,有利于甲醛挥发,降低游离甲醛含量,提高固体含量,而采用常温脱水所得固体含量低,游离甲醛含量高,胶液粘度小.6通过脲醛树脂合成过程及结构特点,说明脲醛树脂胶接制品耐水性和耐老化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答:耐水差的原因:在固化了的脲醛树脂胶黏剂中尚存在具有亲水性的羟甲基改善措施:在脲醛树脂缩聚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苯酚,间苯二酚或三聚氰胺等使之共聚,产生耐水性的共聚体;或将制得的脲醛树脂与酚醛树脂或三聚氰胺树脂共混;也有在进行胶接前加入三聚氰胺粉末或其他化合物在进行热压,以提高脲醛树脂胶黏剂的耐水性能.耐老化差的原因:1.树脂固化后仍继续进行缩聚脱水反应2.在固化后的产物中仍存在着游离羟甲基,使胶层对于大气中的水分不断地吸收或放出,在反复干湿的情况下,即收缩——膨胀应力的作用下,引起胶层的老化3.在外界因子如大气中的水、热、光等的影响下,树脂分子断裂,导致胶层老化,此外,固化剂的浓度,加压压力、木材表面的粗糙度等都是引起老化的因素.改善措施:1.从工艺方面要求被胶接木材表面平整光滑,尽量减少凹凸不平,以免胶液分布不均而形成过厚的胶层,在表里收缩不均匀的情况下产生开裂.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另外在树脂中加入适量的醇类物质,使树脂醚化,可以提高树脂的柔韧性.在树脂中加入各种填料,如豆粉、小麦粉、木粉、石膏粉等,防止胶层由于应力作用而引起龟裂.适当使用固化剂.7结合化学反应式,论述热固性脲醛树脂的合成原理并通过设计性实验,说明你是如何在配方设计上降低游离甲醛含量的答:热固性脲醛树脂的合成原理:尿素与甲醛的加成反应pH≥7游离甲醛产生的原因:1.合成UF树脂第一步加成反应是可逆反应,原料中的甲醛不能完全参与反应,有一部分处于游离状态.2.羟甲基CH2OH和醚键CH2O CH2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甲醛.针对以上原因,在设计合成工艺时采取以下措施:1.降低F/U的摩尔比,减少甲醛的用量2.采用多次缩聚工艺,将尿素多次加入,在加成反应阶段F/U的摩尔比为2.0,3.保证二羟甲基脲的生成数量,然后在反应后期将第二次U加入反应液中,这样对降低游离甲醛很有利.第三章:酚醛树脂胶粘剂(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原理;酚的种类和结构对酚醛树脂的质量影响;)1合成热固性酚醛树脂为什么先制成甲阶树脂而这种树脂为什么能固化产生强度答:甲阶酚醛树脂为线型结构,分子量较低,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湿润性,能满足胶接和浸渍工艺的要求.因此一般合成热固性酚醛树脂均控制在此阶段.甲阶树脂之所以固化是因为在结构中还存在羟甲基,可以继续进行缩聚反应,当温度升高时,伴随羟甲基与苯环上活性氢的缩合,同时醚键大量裂解失去甲醛而变成次甲基,树脂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左右,聚合度为6—7,此时树脂为乙阶,在温度更高时,进一步固化,最后形成交联的体型网状结构的丙阶树脂,因此能产生强度.2热塑性酚醛树脂能否转变为热固性酚醛树脂为什么答:可以.因为在碱性介质中,在热塑性酚醛树脂中加入甲醛给予体如六次甲基四胺,聚甲醛并加热,甲醛即与酚核上未反应的邻、对位活性点反应,同时失水缩聚形成次甲基键桥,使树脂由热塑性转变为热固性树脂.3热固性甲阶酚醛树脂和热塑性酚醛树脂性能上有何区别为什么答:甲阶酚醛树脂的分子上含有活性羟甲基,加热能引起活性甲阶酚醛树脂分子缩聚生成大分子,不需要加固化剂.而热塑性酚醛树脂在缩聚体链中不存在没有反应的羟甲基,所以在树脂加热时,仅熔化而不发生继续缩聚反应,因而固化过程需要加固化剂.4苯酚与甲醛的摩尔比对树脂质量有何影响答:当苯酚较甲醛少时,合成生成的为热固性酚醛树脂,当酚过量后,合成生成的是热塑性酚醛树脂,而生成物的聚合度大小也与苯酚过量程度直接有关.5酚醛树脂为什么耐热、耐酸而不耐碱如何提高耐碱性答:一般酚醛具有较好的介电性能、耐高温、抗烧蚀、耐酸性、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等优点.但耐碱性差,尤其经不起较大浓度碱溶液的考验.普通酚醛树脂之所以耐碱性差,是因为结构上存在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由于共轭效应,氧原子上未共享电子对移向苯环上而使氢原子易成H~+,它在碱溶液中与OH~-作用,引起水解致使整个分子受破坏. 6降低酚醛树脂成本的方法有哪些答:引入相对廉价的尿素、三聚氰胺、木素、糠醛、单宁等进行共聚.以苯酚为主的PUF树脂胶黏剂,不但降低PF树脂的价格,还降低了游离酚和游离醛的含量.第四章:烯类高聚物胶黏剂PVAc乳液聚合的反应历程1为什么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的耐热性不好答: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为热塑性胶,软化点低.且制造时用亲水性的聚乙烯醇做乳化剂和保护交替,因而使它产生了最大的弱点,耐热性和耐水性差.2影响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反应及产物性质的因素是什么答:1.乳化剂的影响2.引发剂的影响3.搅拌强度的影响4.反应温度的影响5.单体或引发剂的滴加条件、氧等因素的影响.3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的贮存时需注意什么问题答:1宜贮藏在玻璃容器、瓷器及塑料袋内,外用甜筒或木桶保护,也可直接放在塑料桶内. 2贮藏室容器必须密封,乙方自然结皮,浪费胶液3乳液应尽量避免对方在露天,更不能放在严寒场所,以免乳液冻结而影响使用4贮存场所及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仪10-40c为宜.4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的改性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答:1.内加交联剂法:在制造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时,加入一种或几种能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单体,使之反应而得到可交联的热固性共聚物.外加交联剂:在聚乙酸乙烯酯均制乳液中,加入能使大分子进一步交联的物质,使其向热固性转化.5何为‘两液胶’答:指脲醛树脂胶与聚乙酸乙烯乳液胶按一定比例混合的胶.6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原理和固化机理答:合成原理:由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酯或它们与其他烯类单体经聚合反应所得,按胶层特点分两类:一类是非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主要是以热塑性聚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为主体;另一类是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是以各种丙烯酸酯单体或分子末端具有丙烯酰基的聚合物作为主体的胶黏剂.固化机理:1.非反应性胶接时靠溶剂或分散相的挥发及溶剂在被粘物中的扩散和渗透使胶层固化.2.反应性类胶在胶接时靠化学反应而使胶层固化第五章:热熔胶粘剂1热熔胶的主要成分及每种成分的主要作用答:主要成分为基本聚合物、增粘树脂增粘剂、蜡类、填料、增塑剂和抗氧剂等作用:基本聚合物是热熔胶的粘料,它的作用是使胶具有必要的胶接强度和内聚强度增粘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热熔胶的熔融粘度,提高其对被胶接面的湿润性和初粘性,以达到提高胶接强度,改善操作性能及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借以调整胶的耐热温度及晾置时间.蜡类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热熔胶的熔点和熔融粘度,改善胶液的流动性和湿润性,提高胶接强度、防止热熔胶结块、降低成本.填料的作用是降低热熔胶的收缩性,防止对多孔性被胶接物表面的过度渗透,提高热熔胶的耐热性和热容量,延长可操作时间,降低成本.增塑剂的作用是加快熔融速度,降低熔融粘度,改善对被胶接物的湿润性,提高热熔胶的柔韧性和耐寒性.抗氧剂的作用是防止热熔胶在长时间处于高的熔融温度下发生氧化和热分解.2热熔胶有哪些性能指标它们的含义是什么它们对胶的操作和胶接性能各有何影响答:一.1.熔融粘度:体现其流动性能大小的性能指标2.软化点:热熔胶开始流动的温度3.热稳定性:其在长时间下抗氧化和热分解的性能4.晾置时间:从涂胶其,经过一段有效露置至将被胶接物压合的时间.二.1.熔融粘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长2.软化点取决于基本聚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量,软化点高,耐热性能好,晾置时间短3.热稳定性是衡量耐热性,以此确定每次溶胶量的加热熔融时间4.晾置时间的影响是涂胶反应快速压合,尽量缩短晾置时间以保证胶接的质量3热熔胶在什么情况下一定要加抗氧剂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加答:热熔胶加抗氧剂是为了防止热熔胶的氧化和热分解,如果使用热熔胶在180℃—230℃加热10小时以上或者所用的组分热稳定性差就要加抗氧剂,如果使用组分耐热性好,而且并不在高温条件下长时间加热,可以不加抗氧剂.4常用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热熔胶、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树脂热熔胶、聚酰胺树脂热熔胶、聚酯树脂热熔胶四种热熔胶各有何主要优缺点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热熔胶优点:对多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胶层的强度,柔韧性,耐寒性均好,热熔流动性好,它与各种配合组分的混溶性好,有利于通过配合组分的调节,获得多种性能的热熔胶,以适应多种用途.价格相对其他热熔胶比较低廉.缺点:耐热,耐油性较差,强度低.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树脂热熔胶优缺点:具有低熔性,低温性,使用范围较宽,热稳定性好,耐应力开裂比EVA树脂好.对聚丙烯类材料胶接性好;与石蜡相容性好,易搅拌.有良好的低温柔韧性,增塑剂可少用或不用.聚酰胺树脂热熔胶优缺点:软化点范围窄与醇类,非极性溶剂及多种增粘剂相容性好.耐药品性,能抵抗酸碱植物油,矿物油等.聚酯树脂热熔胶优缺点:耐热性,热稳定性好,耐药品性好,耐寒耐介质,和电性能.对柔韧性材料和金属都有很好的胶接能力.第六章:橡胶型胶粘剂橡胶型胶粘剂的组成与作用1橡胶型胶粘剂突出的优点是什么在木材工业中有哪些应用答:优点:1.具有优良的弹性,适用于胶接柔软的或热膨胀系数相差悬殊的材料,并适用于动态下的胶接2.能在常温、低压下进行胶接3.对多种材料有优良的胶接性能应用:在木材工业中,为提高人造板的使用价值及使木制品表面更加美观,常用装饰材料进行表面再加工,而具有低温、低压胶接特性的橡胶型胶黏剂就是一种用于表面胶贴的较理想的胶种.2溶剂型氯丁橡胶胶粘剂是如何配制的,配制时的成分及其作用是什么答:一.混炼法:将氯丁橡胶在炼胶机上进行塑炼,约10-30min,塑炼温度一般不超过40℃.塑炼后的橡胶需加入各种配合剂进行混炼.加料次序为氯丁橡胶、促进剂、防老剂、氧化锌、氧化镁和填料等.混炼温度不宜超过60℃,混炼时间在保证各种配合剂充分混合均匀的条件下应尽量缩短.将混炼好的胶破碎成小块放入带有搅拌的溶解池内,搅拌至溶解.需对氯丁橡胶胶黏剂进行改性时,只需将树脂与氧化镁的预反应树脂加入搅拌均匀,即制得溶剂型氯丁橡胶胶黏剂.浸泡法:先将氯丁橡胶与混合溶剂放入密闭容器内浸泡,一般泡2-3天,这时氯丁橡胶能很好溶胀,然后移至反应釜加热至50℃左右,搅拌至溶解,加入各种配合剂,再充分搅拌均匀即可.成分:硫化剂、防老剂、填料、酚醛树脂和溶剂作用:1.硫化剂是促使橡胶生胶发生硫化反应即交联反应的物质.2.防老剂在胶中起防老化的作用3.填料用于改善操作性能,降低成本和减少体积收缩率,有些还能提高胶的耐热性4.加酚醛树脂是为了增加胶的极性,提高胶接强度和耐热性5.溶剂使胶液具有合适的工作粘度和固体含量3溶剂型与乳液型氯丁橡胶胶粘剂所采用的硫化剂有何不同为什么答:溶剂型氯丁橡胶所用硫化剂是氧化锌和氧化镁,且两者必须并用.氧化镁以轻质氧化镁为好,而氧化锌常使用橡胶专用的3号氧化锌.氧化镁和氧化锌在常温下所起的硫化作用十分缓慢.氧化镁在室温下主要起防焦剂的作用,避免胶料在混炼过程中发生焦烧现象,只有在高温下才起明显的硫化作用.此外,氧化镁和氧化锌都能吸收氯丁橡胶在老化过程中放出的氯化氢气体,而对被胶接物起保护作用.乳液型氯丁橡胶胶黏剂所用的硫化剂一般都用氧化锌,最好是活性氧化锌,避免使用氧化镁,因氧化镁含有较多电解质,对胶乳稳定性有不良影响.第七章:异氰酸酯胶粘剂异氰酸酯胶粘剂的制备与固化1异氰酸酯有哪些重要的化学反应答:1.与活泼氢的加成反应2.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聚合反应3.异氰酸酯的开环加成反应2异氰酸酯胶粘剂在木材工业应用的意义答:常用的异氰酸酯为MDI或PAPI.MDI和木材组分中的羟基反应,在木材和胶层之间生成氨基甲酸酯共价键,同时和木材中的水分反应生成聚脲,因此,制得的胶合板胶接强度高,且能耐湿.与甲醛系胶粘剂相比,该体系用胶量少,热压时间短,而且可用于含水量较高的刨花板生产,无甲醛释放.异氰酸酯的主要缺点是热压时粘金属热板.一直至今,异氰酸酯只限用作中心层胶粘剂,但随着脱膜剂和自脱膜技术的发展,必将运用到整个板材中.第八章:环氧树脂胶粘剂环氧胶粘剂的合成与固化原理1环氧树脂胶的固化原理与脲醛树脂的固化原理是否相同为什么答:环氧树脂胶的固化原理在环氧树脂的结构中有羟基〉CH—OH、醚基—O—和极为活泼的环氧基存在,羟基和醚基有高度的极性,使环氧分子与相邻界面产生了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而环氧基团则与介质表面特别是金属表面的游离键起反应,形成化学键.因而,环氧树脂具有很高的黏合力,用途很广,商业上被称作“万能胶“.此外,环氧树脂还可做涂料、浇铸、浸渍及模具等用途.但是,环氧树脂在未固化前是呈热塑性的线型结构,使用时必须加入固化剂,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环氧基等反应,变成网状结构的大分子,成为不溶且不熔的热固性成品.环氧树脂在固化前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只有通过固化才能形成体形高分子.环氧树脂的固化要借助固化剂,固化剂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多元胺和多元酸,他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活波氢原子,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液态多元胺类,如二亚乙基三胺和三乙胺等.环氧树脂在室温下固化时,还常常需要加些促进剂如多元硫醇,已达到快速固化的效果.固化剂的选择与环氧树脂的固化温度有关,在通常温度下固化一般用多元胺和多元硫胺等,而在较高温度下固化一般选用酸酐和多元酸为固化剂.不同的固化剂,其交联反应也不同.脲醛树脂的固化原理:经典缩聚理论认为,当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大于110时,脲醛树脂的合成与固化反应属于体型缩聚;一般作为胶粘剂使用时,通过控制反应程度低于凝胶点先合成脲醛树脂初期树脂,胶接制品时再进一步缩聚交联成体型结构.经典理论认为,脲醛树脂初期树脂的生成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碱性介质中甲醛与尿素的加成羟甲基化阶段,它取决于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可生成一羟甲基脲、二羟甲基脲、三羟甲基脲.虽然尿素具有4个官能度,但四羟甲基脲却从未被分离出来.第二阶段即酸性介质中羟甲基脲的缩合亚甲基化阶段,生成具有亚甲基键或醚键连接的低聚物,可以是水溶或水不溶的预聚物.粒子聚结形成粒子结构,黏度就会突变.脲醛树脂逐渐变混是粒子由小到大发展过程的表现.所以是不同的2环氧树脂在使用时为什么要加固化剂答:环氧树脂是一种无定形黏稠液体,加热呈塑性,没有明显的熔点,受热变软,逐渐熔化而发黏,不溶于水,本身不会硬化,因此它几乎没有单独的使用价值,只有和固化剂反应生成三维网状结构的不溶不熔聚合物才有应用价值.当加入一定量固化剂后,就逐渐固化,形成性能各异的化学物质,因此,必须加入固化剂,组成配方树脂,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固化反应,生成立体网状结构的产物,才会显现出各种优良的性能,成为具有真正使用价值的环氧材料.工程中常用胺类固化剂:乙二胺、二乙烯多胺、多乙烯多胺等.3为什么环氧树脂胶接力特别强答:因为环氧树脂结构中含有脂肪族羟基,醚基,环氧基.羟基和醚基有强极性,使环氧树脂与临界面产生电磁引力,二环氧基团则能与介质表面的游离键起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4环氧树脂的固化是如何进行的试举例说明答:环氧树脂的固化须借助于固化剂固化.以伯胺为例:第九章:不饱和聚酯树脂胶粘剂不饱和聚酯树脂胶粘剂的固化原理1不饱和聚酯树脂是如何固化的答: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生成性能稳定的体型结果2在不饱和聚酯生产中为什么要用促进剂在使用引发剂和促进剂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答:使用促进剂是为了降低引发剂的分解温度,加速引发剂的分解,从而加速其固化注意:1.不同引发剂使用不同的促进剂2.引发剂与促进剂之间的反应很激烈,不能直接混合3.贮存必须分装保管3不饱和聚酯树脂中苯乙烯的作用是什么答:①稀释剂:使不饱和聚酯具有合适的粘度.②交联剂: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具有线型结构的不饱和聚酯中的-CH=CH-与苯乙烯单体交联固化.即不饱和聚酯的线型分子通过苯乙烯单体发生交联反应而连接起来,形成具有体型结构的热固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第十章:天然胶粘剂1发展天然胶粘剂的意义.答:1,产品本身比较环保,无毒,无害,不对环境造成污染2.生产过程也对环境友好,不使用化学品,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污水,有害气体等3.节能,不浪费能源4.还能产生副产品,废弃物二次利用等2天然胶粘剂与合成胶粘剂相比有哪些不足答:1.胶接强度差2.长期在高湿度下会引起劣化,造成胶接强度下降水溶性分子3简述天然胶黏剂的种类、特点.答:种类:蛋白质胶、碳水化合物胶如淀粉胶、纤维素胶等和其他天然树脂胶特点:蛋白质胶一般是在干燥时具有较高的胶接强度,用于家具制造、木制品生产.但是,由于其耐热性和耐水性差,以被合成树脂胶黏剂如聚醋酸乙烯树脂胶黏剂等所代替,现在只被用于特殊用途乐器等的场合.淀粉胶黏剂一般价格低廉,可用水稀释则使用容易,无污染,虽然不耐水,若胶接失败可以浸湿剥离.纤维素类胶黏剂不溶于一般溶剂,所以不能直接作为胶黏剂使用,但是,经过化学改性的纤维素衍生物可溶于水及有机溶剂.木素胶黏剂变异性较大,反应活性低.无机胶黏剂具有不燃烧、耐高温、无毒性、强度高和耐久性好的特点.补充题目1.结合试验说明脲醛树脂合成中,发生凝胶现象的原因并结合脲醛树脂的合成原理从理论上加以分析答::①酸性缩合阶段的pH过低,致使缩聚反应速率增大以致难以控制,最终形成凝胶.②缩聚阶段的反应时间过长或反应温度过高,使反应程度增大,以至于达到凝胶点.分析:从合成原理看,脲醛树脂树脂的合成分成三个步骤:a)碱性加成:羟甲基化阶段.b)缩聚:脲醛树脂的缩聚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随pH降低,缩聚反应速度增大,生成不含羟甲基的聚次甲脲沉淀,使树脂的溶解度下降,且控制不当而出现凝胶.c)碱性:当脲醛树脂在酸性阶段由于缩聚反应使树脂具有一定的聚合度即达到适当的反应程度后,应即刻将pH调至碱性pH=77.5,使缩聚反应速度降低.若不及时调节pH,使体系冷却下来,缩聚反应时间过长,有可能使反应程度超过对胶要求的反应程度,以至达到凝胶点,出现凝胶现象反应温度过高的影响与反应时间过长的影响相似.因此,在脲醛树脂的合成过程中,为了避免凝胶现象的发生,须注意酸性缩聚反应过程中的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控制.。

胶黏剂与涂料参考答案

胶黏剂与涂料参考答案

胶黏剂与涂料参考答案一、概念题1.热固性胶粘剂:通过加热、催化和紫外线等作用,导致材料处于相对不熔不溶状态的性质。

2.固体含量: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测得胶粘剂中非挥发性物质重量的百分数。

3.适用期:配制后的胶粘剂能维持其可用性能的时间。

4.耐水性:胶接件经水分或湿气作用后,仍能保持其胶接性能的能力。

5.熔融黏度:在测定温度下(一般为热熔胶使用的平均温度190℃±2℃)热熔胶熔融状态时的粘度。

二、填空题1.甲阶脲醛树脂的反应终点是用(粘度)方法控制的。

2.两液胶是指(脲醛树脂)和(白胶)两种组分的胶。

3.降低热熔胶的熔融黏度需加入(增粘剂)、(蜡类)、(增塑剂)成分。

4.氯丁橡胶胶粘剂中常用的硫化剂是(氧化镁)和(氧化锌)。

5.在乳液聚合过程中应用最多的分散介质是(水)。

6.聚氨酯胶粘剂的体系中含有相当数量的(氨基甲酸酯)基和适量的(异氰酸酯)基。

7.涂料是由(成膜物质)、(着色材料)、(溶剂)和(助剂)等成份组成的。

三、简答题1.机械胶接理论的要点及其在木材胶接中的作用?答:机械胶接理论的要点即液态胶粘剂流入并填满凹凸不平的被胶接材料表面,经过固化,胶粘剂与被胶接物通过表面互相咬合,如钩、锚那样实现牢固连接。

(4分)木材是多孔性材料,木材表面存在大量的纹孔和暴露在外的细胞腔,这是木材胶接形成胶接力(胶钉作用)的有利条件。

(1分)2.胶粘剂的润湿性对胶接强度有何影响?答:胶粘剂在完成胶接作用时,其分子必须对被胶接物体表面有一定的润湿、扩散能力,使胶液形成薄而均匀的胶层,为胶粘剂分子和被胶接物表面分子相互吸引,达到良好胶接而创造必要的条件,润湿性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到胶接的质量。

3.热塑性酚醛树脂加热是否可以固化?为什么?答:热塑性酚醛树脂加热不能固化。

因为这种树脂结构中不存在没有反应的羟甲基,所以当树脂加热时,仅熔化而不能继续进行缩聚反应。

因此不能固化。

4.热熔胶在什么情况下一定要加抗氧剂?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加?答:热熔胶加抗氧剂是为了防止热熔胶的氧化和热分解,如果使用热熔胶在180℃—230℃加热10小时以上或者所用的组分热稳定性差就要加抗氧剂,如果使用组分耐热性好,而且并不在高温条件下长时间加热,可以不加抗氧剂。

胶粘剂市场题库

胶粘剂市场题库

胶粘剂市场题库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种不是胶粘剂的常见类型?A. 热熔胶B. 胶水C. 水泥D. 压敏胶。

答案:C。

解析:水泥主要用于建筑材料的粘结,但它不是胶粘剂的常见类型,热熔胶、胶水、压敏胶都是常见的胶粘剂类型。

2. 胶粘剂在哪个行业应用最广泛?A. 电子B. 食品C. 服装D. 建筑。

答案:D。

解析:建筑行业大量使用胶粘剂来粘结各种建筑材料,如瓷砖、木板等,虽然电子、食品、服装行业也会用到,但相比之下建筑行业应用更广泛。

3. 胶粘剂的粘性主要取决于什么?A. 温度B. 化学成分C. 颜色D. 包装。

答案:B。

解析:胶粘剂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它的粘性,不同的化学成分会产生不同的粘结效果,而温度、颜色、包装对粘性没有直接影响。

4. 哪种胶粘剂适合粘结金属?A. 白乳胶B. 环氧胶C. 淀粉胶D. 橡胶胶。

答案:B。

解析:环氧胶具有很强的粘结力,适合粘结金属,白乳胶主要用于木材等,淀粉胶多用于纸张,橡胶胶有特殊用途但不太适合粘结金属。

5. 胶粘剂的储存应该注意什么?A. 高温B. 潮湿C. 干燥通风D. 强光。

答案:C。

解析:干燥通风的环境有利于胶粘剂的储存,高温、潮湿和强光可能会影响胶粘剂的性能。

6. 以下哪种胶粘剂是环保型的?A. 水性胶粘剂B. 溶剂型胶粘剂C. 油性胶粘剂D. 沥青胶粘剂。

答案:A。

解析:水性胶粘剂以水为溶剂,相对环保,溶剂型和油性胶粘剂含有较多有机溶剂,沥青胶粘剂也有一定污染。

7. 胶粘剂的固化方式不包括以下哪种?A. 加热固化B. 光照固化C. 自然固化D. 声音固化。

答案:D。

解析:常见的胶粘剂固化方式有加热、光照和自然固化,目前没有声音固化这种方式。

8. 在家具制造中,常用的胶粘剂是?A. 脲醛胶B. 万能胶C. 502胶D. 玻璃胶。

答案:A。

解析:脲醛胶在家具制造中广泛使用,万能胶、502胶、玻璃胶虽然也可能用到,但脲醛胶是比较常用的。

9. 胶粘剂的保质期一般是多久?A. 1 - 2个月B. 3 - 6个月C. 1 - 2年D. 3 - 5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BDDC 6-10 BCCDA 11-15 ACBBB 16-20 CDBAD21-25 BBDDB-30 BDDCA 31-35 CDCBA 36-40 DADCB 41-45DDBBC46-50DDCCC 51-55BCADC 56-60CDACB二、填空题1.胶粘剂的组成:胶料、固化剂、增塑剂和增韧剂、稀释剂、偶联剂及填料2.胶粘剂按固化形式分类:冷却冷凝型、溶剂挥发型、化学反应型3.要形成良好的胶接,首先胶粘剂要润湿被交接材料的表面,再通过扩撒作用,形成胶结键。

4.热塑性酚醛树脂合成的条件:酸性介质中、酚必须过量5.热熔胶中增黏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热熔胶的熔融温度、提高胶结面的湿润性和初黏性。

增黏剂的使用要求:与聚合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对被胶结物有良好的黏附性和热稳定性。

6.耐老化性能最好的PF(酚醛树脂),耐老化性能最差的是UF(脲醛树脂)7.聚氨酯胶粘剂分子链上有异氰酸酯基和聚氨基甲酸酯,因而具有高度的极性和活泼性,能胶结多种材料。

8.酚醛树脂最长用的碱性催化剂是氢氧化钠,除了氢氧化钠还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氨水等。

9.脲醛树脂的合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加成反应,第二阶段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

10.判断胶粘剂湿润性指标有:接触角、铺展系数、胶结功11.降低热熔胶的熔融温度可加入:增粘剂、蜡类及增塑剂成分。

12.氯丁橡胶胶粘剂常用的硫化剂有:氧化锌和氧化镁13.脲醛树脂胶合制品释放的甲醛主要来自:游离甲醛释放和固化后树脂分解产生的甲醛14.环氧树脂胶的特性是:胶结强、机械强度高、收缩性小、稳定性好15.胶结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胶头设计、选胶或配胶、表面处理、涂胶、固化、质量检测。

16.机械加固是最普通最常见最有效的强化措施,包括嵌波浪键、金属扣、钢板加固。

17.胶结接头在外力作用下胶层所受到的力可归纳为:正拉、剥离、不均匀扯离、剪切。

18.环氧树脂又被称为万能胶19.用于制备丙烯酸压敏胶的单体可分为三类:黏附成分(主单体)、内聚成分(共聚单体)、改性成分(功能单体)作用:主单体:增加润湿性和黏附性;内聚单体:提高内聚性能;功能单体:促进反应速度和提高聚合稳定性。

20.聚氨酯的化学基础是:异氰酸酯基和羟基化合物的反应。

21.聚氨酯的湿固化是利用:异氰酸酯基和水的反应22.天然淀粉含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而糯米只含有支链淀粉,易溶于冷水。

23.无机胶粘剂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硅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硼酸盐及氧化物24.脲醛树脂的主要缺陷是:游离甲醛释放、耐水性、耐老化性能差。

25.白乳胶是以乙酸乙烯酯作为单体常用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通过乳液聚合合成的热塑性胶粘剂,但其耐水性、耐热性较差。

26.氯丁橡胶胶粘剂是橡胶胶粘剂中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胶粘剂。

27.热熔胶的增粘树脂主要类别有:松香及其衍生物、石油树脂、萜烯树脂及其改性树脂。

28.200g E-50 EP树脂固化需要加入乙二胺固化剂15.025gM=60.10 乙二胺活泼氢4个活泼氢当量60.10/4=15.025100g E-50 需要乙二胺固化剂的量为:15.025x0.5=7.5125g200g 7.5125x2=15.025g29.制备氧化淀粉常用的氧化剂有:高碘酸、高锰酸钾、双氧水、次氯酸钠。

能够在淀粉结晶区进行反应的是双氧水30.剪切强度是指粘接件破坏时,单位粘接面受到的剪切力,单位MPa,测试条件影响最大的是环境温度和试验速度。

31.瞬干胶有:501胶、502胶、504胶32.压敏胶的粘料成分有:橡胶和树脂33.直链淀粉是以α(1,4)糖苷键连接的多糖,纤维素是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多糖。

34.胶粘剂胶结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润湿、扩散、形成胶结键35.乳液聚合体系主要由:油溶性单体、引发剂、乳化剂、分散剂组成。

36.核壳乳液聚合主要采用种子聚合方法也叫两步聚合,首先将结构核的单体进行乳液聚合,再加入另一种构成壳层的单体使之与核种共聚。

37.α-氰基丙烯酸酯胶必须与水蒸气隔绝才能发挥其胶结作用。

38.水分散型聚氨酯乳液的制备过程:先合成两端为-NCO的聚氨酯预聚体,然后使其余一定量的二羟甲基丙酸反应扩链,得到含有羧基的两端为-NCO的预聚体。

39.环氧树脂固化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胺类、酸酐类及树脂类。

胺类固化剂最常用。

40.能够用作胶粘剂的物质必须要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和胶结性,主要包括合成树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41.AB胶也叫环氧树脂胶,是两液混合硬化胶的别称,一液是本胶,另一液是硬化剂。

42.脲醛树脂多用于室外,酚醛树脂多用于室内。

(耐水性)43.酚醛树脂常用的碱性催化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氧化镁、醋酸锌等。

44.甲醛官能度为2.三聚氰胺为6,苯酚为345.收缩应力是胶粘剂固化过程中体积收缩产生的应力,热固性树脂中收缩应力最小的是环氧树脂三、判断题正确:6、11、14、16、21、26、27、29、32、33、35、38、40、、44、四、名词解释1、胶黏剂:它是一种能够把两种同类或不同类材料靠界面间作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2、热固性胶黏剂:热固性树脂胶粘剂是以中低分子量、且含有高反应性基团的找来的...)11、胶接强度:指在外力作用下,使胶粘件中的胶粘剂与被粘物界面或其邻近处发生破坏所需要的应力。

粘接强度又称为胶接强度。

12、最低成膜温度(MFT):指能使乳液形成连续透明薄膜的最低温度。

13、晾置时间:是指热熔胶从涂布到冷却失去润湿能力前的时间,即可操作时间。

14、固化时间:是指热熔胶涂布后从两个粘接面压合到粘接牢固的时间。

15、内聚破坏:胶黏剂或被粘物中发生的目视可见的破坏现象。

16、粘附破坏:17、耐水性:指其胶接制品经水分或湿气作用后能保持其胶接性能的能力。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1、如何降低脲醛树脂胶接制品中的甲醛释放量?①降低F/U的摩尔比; ②分次加入尿素; ③使用甲醛捕捉剂;④合理选用固化剂; ⑤对人造板后处理; ⑥利用甲醛具有还原性的特点,将甲醛氧化。

2、热熔胶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是什么?①基本聚合物:使胶具有必要的胶接强度和内聚强度。

②增粘剂:降低热熔胶的熔融粘度,提高对被胶接物的润湿性和初粘性,降低成本。

③蜡类:降低热熔胶的熔点和熔融粘度,改善胶液的流动性、润湿性。

防止结块,降低成本。

④增塑剂:加快熔融速度,提高热熔胶的柔韧性和耐寒性。

⑤填料:降低固化时的体积收缩,防止对多孔性被胶接物的过分渗透,降低成本。

⑥抗氧剂:防止热熔胶在长时间处于高的熔融温度下发生氧化和热分解。

3、胶黏剂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举出至少三个你身边使用胶黏剂的例子,并说明其固化或硬化方式。

(课本44页)例如(1)书籍的装订:热熔胶,固化方式:冷却冷凝型(2)人造板:脲醛树脂胶黏剂,固化方式:化学反应型(3)纸张的粘贴:聚乙烯醇,固化方式:溶剂挥发型注:此题只要例子合理,固化或硬化方式说明正确即可。

4、简述传统三段式脲醛树脂合成工艺特点并予以解释。

(主要要点):传统三段式UF合成工艺为:(弱)碱-(弱)酸-(弱)碱工艺。

特点如下:(1)加成反应:在(弱)碱性性下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羟甲基,为缩聚提供足够的活性基团;(2)缩聚反应: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具有一定分子量(或粘度,或缩聚程度均可)的脲醛树脂聚合物;(3)贮存:最后在弱碱性条件下(或中性条件下)进行贮存,保证脲醛树脂具有一定的贮存期和贮存稳定性。

5、简述无机胶黏剂有何特点。

耐热性、阻燃性、耐光性和耐油性比有机胶粘剂好,抗老化,原料价廉,耐高温(一般耐900-1000?)6、简述高临位酚醛树脂固化速度比普通酚醛树脂固化速度较快的原因。

高邻位酚醛树脂的酚环主要通过酚羟基的邻位连接起来,普通酚醛树脂的酚环主要通过酚羟基的对位相连。

据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酚羟基的对位氢的反应活性高。

因此高邻位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速率较普通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速率快。

7、聚氨酯胶黏剂的结构对性能的影响?①聚酯型PU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粘附力、抗热氧化性;聚醚型PU具有较好的柔顺性,优越的低温性能,较好的耐水性;②聚酯和聚醚中侧基越小、醚键或酯键之间亚甲基数越多、结晶性软段分子量越高,PU结晶性越高,机械强度和胶接强度越大。

③对称性的二异氰酸酯(MDI)制备的PU具有较高的模量和撕裂强度;④芳香族异氰酸酯制备的PU强度较大,抗热氧化性能好;⑤二元胺扩链的PU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模量、粘附性和耐热性,且较好的低温性能。

8、简述脲醛树脂胶黏剂耐水性较差的原因及改性方法。

◆由于脲醛树脂分子中含有亲水性的羟甲基(-CH2OH)、羰基、氨基(-NH2)和亚氨基(-NH-)等基团,所以耐水性差。

◆改进方法主要是通过共混、共聚或加入一些其它增量剂的方法来实现的。

9、胶黏剂按固化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并各举一个具体胶黏剂例子。

➢溶剂挥发型:聚乙烯醇(纸张的黏贴).....➢化学反应型:脲醛树脂(人造板)......➢冷却冷凝型:骨胶、热熔胶(书籍的装订)......10、简述热固性酚醛树脂和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合成机理、树脂结构、树脂应用的差别。

●合成机理的差别:➢热固性酚醛树脂是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苯酚与甲醛以摩尔比小于1的情况下反应制成。

➢热塑性酚醛树脂是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苯酚与甲醛以摩尔比大于1的情况下反应制成的。

●树脂结构的差别:➢热塑性树脂常温下为高分子量固体,是线型或带少量支链的聚合物,分子间无交联,仅借助范德瓦耳斯力或氢键互相吸引。

➢热固性树脂的分子间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因此刚性大、硬度高、耐温高、不易燃、制品尺寸稳定性好,但脆性不好。

●树脂应用的差别:11、简述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原理及特点。

➢ 原理:热固性酚醛树脂的缩聚反应一般是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的,得到的树脂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再交联固化形成热固性的产物,也称为Resol 树脂。

➢ 特点:①热固性树脂的优点是耐热性高,受压不易变形。

其缺点是机械性能较差。

②热固性树脂在固化后,由于分子间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因此刚性大、硬度高、耐温高、不易燃、制品尺寸稳定性好,但性脆。

(因而绝大多数热固性树脂在成型为制品前,都加入各种增强材料,如木粉、矿物粉、纤维或纺织品等使其增强,制成增强塑料。

在热固性树脂中,加入增强材料和其他添加剂,如固化剂、着色剂、润滑剂等,即能制成热固性塑料。

12、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来描述白乳胶的合成原理。

(课本122页)12、简述胶黏剂吸附理论主要观点,并举一例进行验证。

吸附理论认为胶接作用是胶粘剂分子与被胶接物分子在界面上相互吸附产生的。

CH 3C O CH S OOO O NH 3+CH 3C O C H S OO O ONH 4CH 2CH 2SO O O O S O O O O NH 4NH 4SO O O O NH 42举例1:它不能圆满解释胶粘剂与被胶接物之间的胶接力大于胶粘剂本身的强度相关这一事实,胶接力的大小与剥离速度有关等这都是吸附理论无法解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