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大法排寒针法及大叉穴整理篇
强氏疗法学习笔记

高度白酒500ml独头大蒜红皮100g,薄荷脑50g浸泡7天以后使用,用棉签沾酒咬在 患处。蛀牙也有效。
1、同牙痛全息,舌头上的口腔溃疡扎9,舌为心之苗。
2、液门透中渚方向,进针0.2-0.3即可。浅表问题,皮肤问题,以皮治皮。单侧。 行针5-10分钟,可以扎双侧,用舌头添患处。
3、按揉双眼眶,按揉3圈。
1、山天大蓄86+艾灸,多见小孩,老人遗尿。2、尿三针(肚脐下,中极透曲骨方 向下一针,针尖指向生殖器,旁开2寸各下一针,针尖指向尿道,男性指向睾丸方 向。)3、大叉穴平补平泻。4、在小指第二、三指节中点刺血(双侧)5、在双侧 脚趾的小趾的掌趾关节横纹中心下针或刺血。一般脐针男261女861.
盆腔积液
2、肘三针:曲池一针,肘尖两侧凹陷各一针。
3、脐针31;
4、踝关节外侧痛,外踝正下方痛扎对侧养老穴,外踝前下方痛,扎对侧阳池穴 ()无名指向后推,手腕窝处是穴。
减肥,不是减重,是减围度。量腹围,测体重,0.4*75刃针,0.5*75刃针。3寸刃 针扎三寸。1、肚脐,旁开1寸向外散刺,从四正位进针,15度角斜刺,刃针不留 针,拔罐5分钟,肚腹发胖的所有位置拔罐。2、滑肉门、梁丘、刃针松解,直刺。 3、肚脐下2.5寸旁开3寸,肥胖穴,直刺提插几次。丰隆九号针头刺1.5寸深,放 血,量要大,(痰湿穴)4、带脉,肚脐周围刺血拔罐,留针15分钟。5、肚脐旁开 1寸,四正位及四隅位的位置用0.35*75的针或者0.5*100的针向八个方向扎入脂肪 层,留针45分钟后起针。
商阳穴

绝,断绝也。阳,阳气也。绝阳名意亦可释为阴绝而阳,或曰纯阳。如商阳之解,本穴的气血物质由大肠经体内经脉的阴水所化,出体表经脉后化为纯阳之气,穴内无阴性之水,是绝阴化阳的过程,故名绝阳。
而明
而,语气助词,作转折用。明,与暗相对,指可见。而明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可见之物。在中医学中,物质可划分为二大类,一类为阴,一类为阳,阴又为有形之水,阳又为无形之气。有形之水可见,无形之气不可见。穴名冠以而明,它正是对穴内的气态物质处于特殊的可见状态的描述。由于本穴物质由大肠经体内经脉的阴水气化并喷射而出,成为了可见之状,因而明白可见,故名而明。
编辑本段商阳穴的保健作用
商阳穴是男性性功能保健的重要穴位,就位于食指尖端桡侧指甲角旁,刺激该穴具有明显的强精壮阳之效,可延缓性衰老。其按摩方法也简便易行,可在上下班乘公共汽车或地铁时,用食指钩住车内的扶手或吊环,或在闲暇时两手食指相钩反复牵拉,也可利用伞柄等按摩食指
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当左手拇指按压的角度发生内旋变化拇指按弦成半甲半肉状态时经络感传的路线就会发生变化变成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络感传使用食指按弦时也是如此为了突出食指桡侧指甲角桡侧的大肠经感传效果必须使用半甲半肉按弦法此按压琴弦的位点在指侧动脉的手背一侧按中医的阴阳分类属阳故称其为商阳穴
商阳穴
百科名片
编辑本段商阳穴的研究
五弦琴
少商和商阳是两个与古代音乐相关的穴位名称,此二穴的命名与古代的五弦琴有关。古代的五弦琴有五条弦,最粗的叫大弦,最细的叫少弦。在各弦的中点以远(左侧)每条线各有五个乐音。它们的名称记载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和《灵枢五音五味》上。经过整理后排列如下:上徵大羽大宫大商大角上羽左宫釱商釱角右徵上宫左商判角判徵右羽上商左角桎徵桎羽右宫上角少徵少羽少宫少商其中的少商就与少商穴同名。古琴的指法左右不同,其中左手常用拇指(不用小指)桡侧的少商穴部位按压琴弦,而右手除小指外都用于拨弦。当用左手拇指桡侧指甲角桡侧的指肉按压在第五弦(少弦)上的少商音位(只用肉按弦不用指甲按弦)时,右手拨弦后就会有左侧肺经的经络感传发生。其他弦的商音也都有类是感传,但是商音以外的音则无此经络感传现象发生。可能古人只用了比较方便的第五弦做实验,故将此穴命名为少商穴。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当左手拇指按压的角度发生内旋变化(拇指按弦成半甲半肉状态)时,经络感传的路线就会发生变化,变成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络感传了。使用食指按弦时也是如此,为了突出食指桡侧指甲角桡侧的大肠经感传效果,必须使用半甲半肉按弦法,此按压琴弦的位点在(指侧动脉的)手背一侧,按中医的阴阳分类属阳,故称其为商阳穴。研究指端的经络感传发现,手足指趾的经络都是表里两经并行的。所以才会有此现象发生。
升阳大法排寒针法及大叉穴整理篇.

升阳大法排寒针法及大叉穴整理篇.“八关大刺”和内承浆淤络刺血治疗三次后,症状减轻,今天来诉:遇冷后仍有腰酸和右肩部的不舒,诊脉左尺沉细无力,右寸桡侧略弦。
没出现很明显的反应,再试:右手虎口进针,针尖朝向灵骨穴处的小动脉搏动处,进针后配合病人呼吸捻针,吸气时顺时针捻转一周,呼气时逆时针捻转一周,约捻转十来周;又针脐针的巽位(针尖朝向右侧肩关节),找到“如鱼吞钩”的深度后留针。
约七八分钟后,病人自述:小腹部有一个气团旋转,有几分钟非常明显,然后觉得气从小腹往右肩部冲击,像水波的涟漪一样一圈圈向右肩荡去,力量很大,右肩有跳动感,并且有气感往右臂走,之后气感又从右臂沿着右侧躯干一直下到右腘窝上面约两寸处,同时这个地方也有跳动感。
以上的针感交替出现约四十分钟,之后针感基本消失后起针。
病人觉全身舒适感,腰部和右肩部的不适完全消失,没有汗出,诊脉小臂皮肤发热,右寸桡侧弦边消失,左尺比针之前有力。
大叉穴的体内反应及巡行路线1.针刺大叉穴后,进针瞬间第一反应点在同侧的耳部。
耳部及耳后部可有明显的胀感。
由此可见,宗脉的确会于耳。
2.之后气感往往从同侧肩胛骨附近徘徊,然后从肩胛部转至同侧上肢内侧桡侧缘,大致相当于手太阴肺经,向下传导至手指末端,整个手掌瞬间发热,随后再继续沿同侧上肢尺侧缘,大致相当于手太阳小肠经(有时又有点像手少阴心经),上升到肩部后,转至胁肋部,大致相当于足少阳胆经,(有时又有些像足厥阴肝经)巡行到足部,又从足部沿下肢内侧面,大致相当于足太阴脾经(有时又有些像足厥阴肝经),回归到会阴及小腹部。
此时部分人任督二脉较敏感的人,腰部命门处也有发热,沿督脉上至颠顶百会穴,再从百会穴经过印堂穴,此时可有印堂及双眼部不停跳动,然后经任脉再回归到小腹部,完成小周天巡行。
由此看来,用当下时髦的话来讲,大叉穴是不是可以打通任督二脉呢?3.个别人除此之外,还有从肩胛部分两路,一路和上述一致,另一路直接达到颠顶部。
其他相同。
道家养生巧用后溪穴提升阳气

道家养生巧用后溪穴提升阳气阳气不足,人就会未老先衰,这是当今生活中多数人面临的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
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容易变弯,人的精神也差了。
人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
这一系列问题,都出于同一原因。
现在,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后溪穴。
后溪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把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这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
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
用这个穴位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坚持。
我们坐在桌子旁,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的效果。
当我们坐在电脑旁阅读文件的时候,手是怎么放的?肯定是一手不离鼠标,一手仍在键盘上吧,保持这个姿势不动,人都变僵了。
这时,不妨灵活一点,把手解放出来,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
这是毫不耽误时间的,因为这时候,眼睛该看什么还可以看什么。
大家可以试一下,坚持一天这样做下来,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脖子不会累,眼睛在很大程度上能得到缓解。
每天坚持这么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颈椎轻松挺直,同时,你会发现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
如果因为忙,总是忘记怎么办呢?我建议,甚至可以定个闹钟,每隔一个小时提醒我们揉动一下后溪穴。
不管忙到什么程度,我想这么一点时间还是能抽出来的。
因为,这是能真正拯救我们健康的好方法。
要养成揉后溪的习惯,随时随地,有空就揉一揉。
比如,开车的时候,如果碰见路上堵车,或是红灯亮了,把后溪放在方向盘上来回滚揉几次,特别舒服。
「中医九针系列」阴阳九针第三针——导龙入海

「中医九针系列」阴阳九针第三针——导龙入海【阴阳九针】和大多数针灸疗法一样,是调理人体无形的能量世界,通过调整能量的分布,改善人体的不适。
那么为什么阴阳九针起效很快呢?阴阳九针第三针——导龙入海:本针的目的是疏通膀胱经。
进针部位:本针目的是疏通膀胱经,所以进针顺着大拇指背侧,从指端扎向指根,两根针,分别位于正中线两侧,进针点在指甲下缘和指关节之间的区域,越靠近指甲下缘,效果越好,但进针难度稍大,在这个区域的中间就可以了。
进针方法:沿大拇指背侧,平刺即可。
此针法相对于通天彻地而言,疼痛轻很多。
功效:此针法疏通膀胱经,凡上述经络所过,经络不通所致症状,运用此针法,均可以缓解。
膀胱经为人体排泄的大通道,人体内的水湿之邪可以通过膀胱经,下行至膀胱,排出体外。
主治病症:☆疏通膀胱经,治疗各种相应的痛症。
☆解表散寒,化解背部所受的风寒湿。
☆引水液下行,治疗背部湿邪过重导致的各种病症。
注意事项:由于皮下脂肪层很薄,所以进针后要找到感觉,不可盲目硬推,遇到阻力,进不去的时候,一定要退回来,调整角度,再进针。
湿邪位于上焦,从指甲下缘进针;湿邪位于下焦,从指根部,掌指关节近端进针。
另外此针法配合飞龙在天,效果更佳!【导龙入海发微】熊春锦老师的《道医学》中谈到,人体的骶骨为北海,储藏人体的先天之精,同房过度的人常常会感到骶骨空虚,腰酸乏力,这是先天之精消耗太过的表现。
农村的老人都知道,娶儿媳妇,看儿媳妇的生育能力,就看看屁股大不大。
一般屁股大的,先天之精充足,生育能力强,当然这不是绝对的。
导龙入海,就是将浮散的阳气,向北海收。
海为北海,道家将人的骶骨称为北海,藏先天之精。
肾中虚火随肝阳上升,常夹下焦水湿之邪,导致患者项背僵痛不舒。
此针沿着膀胱经从第一颈椎开始,向下直刺,抵达骶骨附件,疏通膀胱经,水邪则可以经洲都之官,排出体外,同时龙随水降,先天之精则回归北海。
故而称为:导龙入海。
所以此针能扶肾气、除水湿,见效很快,对于体内湿气重,颈椎僵痛的患者,立竿见影,而且用针后,脉象趋于平和,也就是说扎完针,体内的水湿之气很快消散。
扶阳四穴

扶阳四穴+手法
先扎中渚,腰疼穴(手背上二三指骨中间)、后溪、再手三里,即是扶阳四针。
敲击健侧董氏肩中穴,全身发热啦,头前出汗嘻嘻。
所以-顺序-手法很重要,
思想最重要。
扶阳,阳上来了自然就排寒了!效果的好坏就看能否排寒。
治疗各种疾病先用这四穴,让全身发热,再加上你原来的扎的穴位,会事半功倍!相当于开四关吧。
治癌症很好,或果配合其他针法,如消瘤针,治癌最棒了,素问的“举痛论中”列举了一些疼痛的例子,一共举了十四个,可在十四个痛疼的里边却有十三个都是寒引起的,只有一个例子是热引起的。
说个比喻,我们要把一批东西运到某处,如果路没打通就前进,很多地方会走不了。
如果路先打通了,再运东西的花,很快就到了。
下针有讲究,先扎中渚,腰疼穴、后溪、再手三里,手三里如同加油站,那是一侧还是双侧啊?做一侧即可,一侧就让人热得受不了。
可以做到让人热得受不了,这才真正的学到家。
热也可以灸,以热引热,但是灸只能做到局部,而这个针法可以做到全身。
现代病都是因为阳受伤而起的,可见扶阳的重要性。
提插、捻转、探捣就是这些动的,静的就是留针。
提插、捻转、探捣这些都没有,就是几个手法,但是这儿只能让大家自己悟。
悟出所已然。
针尖的方向是单侧取穴直刺(直扎),扎下去有针感即可。
正指直刺无分左右浅以留之,独出其邪;深以留之,尽出其邪。
三伏天艾灸哪里去寒气除湿速览

三伏天艾灸哪里去寒气除湿速览三伏天艾灸哪里去寒气除湿丰隆穴丰隆穴属胃经,又联络脾经。
丰隆穴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有很好的除湿、祛痰效果。
丰隆,丰者大也,隆即盛意。
这样看来,丰隆穴似乎是使人丰满隆盛,其实恰恰相反,这个穴位有减肥消脂的功效。
取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
手法: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曲池穴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
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解溪穴解溪穴属足阳明胃经。
经(火)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
取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
手法:艾条灸5-20分钟。
三伏天怎么养生喝姜枣茶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此时人体腠理都是开放的,很容易引起阳虚,此时喝一杯姜枣茶是可以养护身体,同时将身体内部多余的寒气排出,养生又保健。
做汗蒸人吃五谷杂粮,身体里面难免会沉淀一些毒素,时间长了容易引起身体疾病,三伏天的时候身体毛孔是打开的,这个时候去汗蒸可以加速身体的代谢速度,将毛孔深处的脏东西都排出来。
做艾灸艾叶是温热型药材,三伏天的时候做一个艾灸可以将身体里面淤积的湿寒之气给排出体外,同时清除人在夏季身体苦夏不耐的暑热,故此有消暑祛湿的养生作用。
贴三伏贴三伏贴采用传统中药精制而成,三伏天的时候贴一个三伏贴可以帮助身体积蓄阳气,避免冬天寒冷的时候身体阳气不足而被寒气所伤,因此有预防疾病的作用。
食补养生红豆炖鹌鹑,功能是补益气血,利水健乳。
绿豆汤,功效是清热解毒、去烦消暑。
泡脚冬天的时候,人体血液循环变慢,脚部位于身体的最末端,血液流通到脚部是比较缓慢的,所以,脚部的微循环常常不是很充分,三伏天泡脚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并且带走身体内的废物,起到治疗和预防冬病的作用。
大叉穴

• 通过针法调气,既可以影响到精,又可以 影响到神。精气神这三个层次,气是中间 一个非常重要的枢纽。我们把气调节好了, 就可以转化精、转化气、转化神。调气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可绕过去的枢纽。 • 针灸非常讲究治神,气机层面调节好后, 就可以把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调节好。
气化现象
• 可以这样去理解,气化的状态是有序化和 格式化。在整个气化现象自然发生的过程 中,有两个方向的转化。一个是同化,一 个是异化。在针灸过程中发生的很多排病 反应,就是异化。 • 比如排寒反应:有的病人针灸时感到丹田 发热,但是脚底感到凉风。有的甚至盖着 被子都感觉脚底冰凉,冻得发抖;
• 如果胃脘有问题没解决,中焦气机阻碍,吸气无 法入丹田,久而久之丹田元气越来越虚,阳气虚 浮在上,出现下寒上热的很多症状。这是虚假的 发热,不是真正的发热。我在具体操作的时候, 也会发现有一个导气的过程,整个中脉的问题也 会解决。留针的时候是浅层留针,不超过半寸, 这也是引气归元的作用,病人的丹田会慢慢暖起 来。就这样的一个单穴,也能发生很大的作用。 经常会看到一些阴寒体质的女性,单纯用大叉穴, 在很短时间内,可能用不了十几次,病人很长时 间的阴寒体质就会发生改变。
• 临床上这样进退的过程可以重复2-3次。在第二次 由浅入深进入时,会发现第一次的关键点可能变 得和缓从容了很多,所以第二次的进针会快很多。 有些很顽固的疾病可以做3次,不需要做太多。最 后都是要浅层留针,针尖在体内的深度不会超过 半寸以上(第二三次留針位置)。最后这个退的 过程,也是一个引气归元、以退为守的过程。内 经中也讲到“静以久留,微以养气”。在这个层 次留针时,可以留得久一点。
• 这就是大叉穴的导气通滞作用,导气后使 气机通畅,生生不息地运转,一气周流, 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涵养积蓄——所谓的 温阳。真正的补法是气血流通即为补,能 通过微微的针法操作,导气通滞,让气机 生生不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周流不息,这个过程自然会产 生温补的作用。 • 这个导气温阳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有 的时候比附子来得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阳大法——排寒针法及大叉穴整理篇吕氏三才中医秘方绝技总计有298 个秘方和手法绝技,这些秘方绝技有些是吕即来老师多年的经验方、秘方,如吕即来老师通调百病的“三才方” 、治疗各种色斑、粉刺的验方。
有些是吕即来老师在全国各地花重金在一些名老中医那里购买的,如在安徽名医马天法那里重金购买的治疗颈肩腰腿痛外用秘方、三次治愈痛经的秘方、六次治愈宫颈糜烂的秘方等。
有些是吕即来老师在他的医道好友那里得来的。
如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的秘方、治疗痔疮的秘方等。
还有一些是多年来吕即来老师参加各地学术交流会的时候和一些中医老师分享得来的。
如生男孩的秘方、治疗癌症的秘方、治疗乳腺增生的秘方等。
还有花重金在史氏神效疗法工作室、吕院长门诊特效专科秘方等处购买的秘方和技术等。
由于吕即来老师已经皈依佛门。
对这些珍贵的秘方绝技不敢私留。
故通过空间展示给有缘之人,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便告欣慰。
但需注意的是:1、不能将这些方子拿来谋取暴利;2、有些方子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方可应用;3;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排寒针法及大叉穴整理篇大叉,大白,灵骨 提阳,治阳萎, 单取,热力十足《奇绝神针特色疗法之一》1,男右支沟,左公孙。
女左支沟,右公孙。
缓解肢体寒凉。
45 分,但要记住,左升右降的运作程序,不要刻意去追求。
2,立即针法。
为排寒针法。
针时。
有寒气排除。
逐渐转热 感,双太白。
双支沟, 0.18或。
16 的针,轻轻进针,支沟捻 针。
要四肢或双下肢出来排寒的感觉。
停止3,男左女右,女先扎 1右火主,2左火主进针, 一个个捻转, , 客人会告诉你热哪里了, 然后 3 左大叉针灸, 4 右大叉捻转, 4,四正位艾灸 1 支5,先喝一点姜糖茶,或者艾叶茶上面都是排寒针法面讲讲我临床上使用的方法,绝对的效果,,男左女右,女先扎 1 右火主, 2 左火主进针,一个个捻 转,,客人会告诉你热哪里了,然后 3 左大叉针灸, 4右大叉捻转 15-20 分钟,,脐针四正位用艾条 1 支标准定位】手背腕横纹上 3 寸,尺骨与桡骨之间,阳池与 肘尖的连线上。
取法】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中点直上 3 寸,尺骨与桡 骨之/二 A行针间,与间使穴相对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拇长伸肌、前臂骨间膜。
皮肤由前臂后皮伸经分布。
皮下组织内有贵要静脉和头静脉的属支。
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前臂深筋膜,入小指伸肌,深抵其下面的拇长伸肌。
前臂后区的血管神经束由桡神经深支(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背侧动脉及两条静脉组成。
在前臂后区的下段,拇长伸肌的深面,有骨间掌侧动脉的穿支,穿过骨间膜的下缘,进入前臂前区。
特异性】五输穴之一,本经经穴,五行属火。
功用】清利三焦,通腑降逆。
主治病症】针麻常用穴之一。
多用于治疗胁痛,习惯性便秘等头面五官疾病:暴喑,咽肿,耳聋耳鸣,目赤目痛。
消化系统疾病:习惯性便秘,呕吐泄泻。
妇科疾病:经闭,产后血晕不省人事,产后乳汁分泌不足。
运动系统疾病:上肢麻痹瘫痪,肩背部软组织损伤,急性腰扭伤。
其他疾病: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肺炎,心绞痛,心肌炎,急性舌骨肌麻痹。
刺灸法】刺法;直刺0.5-1.0 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上扩散至肘部,有时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 壮,艾条灸10-20 分钟公孙穴足太阴络脉,是十五络脉之一,亦是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名曰公孙。
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主治呕吐,胃痛腹痛,泄泻痢疾。
配中脘穴、内关穴治胃酸过多、胃痛。
中文名公孙穴所属足太阴络脉,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出处最早《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通于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功效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除痞疾定位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方,赤白肉处解剖有跗内侧动脉分支及足背静脉网近人报道头晕,胸痛,心悸,下腹部痉挛操作直刺0.6〜1.2寸。
可灸方例足趾麻痛:公孙、束骨、八风【火主穴】部位:在火硬穴上解剖:(心脏支神经)主治:难产、骨骼胀大,心脏病而引起之头痛、肝病、胃病、神经衰弱、心脏麻痹、手脚痛、子宫炎、子宫瘤。
取穴:当第一蹠骨与第二蹠骨连接部之直前陷中取之,即距火硬穴后一寸处取之。
手术:针深五分至寸半。
注意:禁灸、孕妇禁针。
说明及发挥:※火主穴位置在肝经之太冲穴后之骨陷中,(有些经穴学将太冲定在紧贴骨陷前,则本穴与太冲相符,参见拙著《针灸经穴学》521 页之取穴。
※火硬、水主两穴以火命名,皆能治心脏有关病变。
※太冲穴古诀认为能治喉痛,本穴效果更胜一筹。
※太冲穴古诀认为能治口歪眼斜,本穴效果更佳。
※肝经环绕阴部,火硬、火主两穴夹太冲,(肝之俞原)故又能治阴部淋痛及妇科之病有显效。
※本穴治手脚痛,配灵骨穴,作用较开四关(合谷、太冲)效果更好。
大叉穴临床应用。
大叉穴是在虎口,食指与拇指的中间赤白肉际上.不过针刺的时候要向灵骨的方位刺入。
我到时看到有左先生的视频手法,尽量贴向灵骨,针深半寸到寸半。
个偶然的机会接触了董氏奇穴,并有幸遇到了左师,其独特的授课风格令各位学友久久回味。
说实在的我虽然初步学习了董氏奇穴但是对于奇穴的多数穴位使用并不多,唯独大叉穴例外。
近几个月来使用人次不少于50 人,点滴体会希望和大家分享。
我个人认为大叉穴是左师送给大家送给患者最好的礼物,也是左师对针灸最大的贡献。
大叉穴的位置、大叉穴的作用、温阳补气,通调全身气血。
适应症、治疗百病。
选针、寸半毫针越细越好。
选穴、健侧的大叉穴,特殊疾病男取左女取右或者交替针刺。
6 、环境时间要求、最好选择上午8 至14 点的晴天为佳,光线以暗室内以静为宜。
7、进针方法、找准部位快速刺入皮下,进入皮下后轻轻缓 慢捻转进针,根据所治疗疾病选择进针深度,上部的病进入催气、进入相应深度后缓慢运针,一呼一吸运针一次, 幅度以 180 度为佳,运针时间不限,以患者有反应的时候可 以暂停,但是最好每隔 5到 10分钟运针一次,留针时间大 于 1 个小时效果最好。
、治疗心得头痛、畏寒、尺神经损伤、颈椎病、末梢神经炎、胃病、郁 证、经常感冒。
穴位配合、可以选择经穴或者董氏奇穴随病随证搭配。
3 、运针期间要注意体会针下的感觉,也就是针下辨气,针 下辩气我最早看到的是德会说的,他说的很有道理,大家可 以慢慢体会,如果暂时做不到千万不要否定他,这是针灸的 境界不是瞎说的。
如果针下空空的感觉就像扎在海绵上是不 容易达到我们想看到的效果的。
4 、治疗间隔、我一般是隔日使用大叉穴一次,中 用其他穴位。
5 、找到气后要守气,不要让他丢了,就是德会说的勾气, 运针幅度千万不要太大,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经验,有一次我 运针的时候病人说他的患侧腿部有发麻发凉的感觉,但是患 者同时说大叉穴的部位疼,我考虑是有肌纤维缠绕也就是滞 针了,按以往滞针的经验我在针丙上弹了几下,病人马上说 患肢的感觉没有了,后来我又试验了几次都是这样,看来我 之前虽然抓住了气但是这一弹气竟然跟着针散了,再运针的 时候针下的感觉就没有了,只好重新找气,董氏天部就可以了, 中部的病进入人部,下部的病进入地部。
1 、我所治疗的病种 、中 风后遗症、腰疼、腿疼、肩周炎、间的一天针灸虽然没有强调手法但是任何针法都是以调气血来治疗疾病的,这个很重要。
6 、用传统手法可以做出大叉穴应该出现的效果吗?答案是我不能。
我曾经在熟识的患者身上做过试验,强刺激手法没有任何效果,后来我在大叉穴做烧山火手法,病人说我扎大叉穴的胳膊非常热,我摸着比对侧温度明显升高,但是患病的部位依然没有感觉。
所以左师说的要慢轻轻的运针是有根据的。
7、针刺大叉穴出现的反应、开始几次80%的患者表现患病部位发凉,少部分患者表现发热或者发麻发胀,也有患者说患处跳动。
后来多针几次就开始发热了。
但是必须说明患者最早出现反应的部位不一定就是患者来找你治疗的病变部位,这个起治疗作用的正气他自己会找病的,他会去找人体发病最严重的部位或者脏器,他不会以医生或者患者的意念而改变。
8 、阳虚的患者同时配合神阙艾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都是用艾灸盒直接放在肚脐上,很方便。
说到这个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看大部分的病有几个是因为患者受热而引起的?尤其是各种颈肩腰腿疼的病有哪个患者找你治疗的时候说医生我受热后这里疼了?曾经认真拜读过火神派的一些文章,感觉他们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现在的病人阳虚的患者及因寒邪引起的疾病还是占很大比例的,我在临床接触的火热性病人就很少,当然外感病一般是没有几个人找我看的。
、这次济南之行收获很大,左师很实在啊!他讲的都是干货都是经得起反复验证的,现在经济时代这样无私的人已经不多了,我是打心眼里敬重他,新年了祝愿他好运连连心想事成。
德会对内径的理解确实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有机会还要向他讨教点问题,他这个人智商高啊!这次本来打算好的要单独请教他没有想到反而被他的学生缠住了,气的我的血压把血压计的水银柱都顶坏了,本来打算在他讲课的时候给他出两个刁钻的问题的,后来发现这老弟确实有水平咱还真的拿他没有办法,下次到济南一定去找他,让他好好招待咱消消气。
上次的学习班认识了一个很年轻帅气的学友,当时感觉他很有水平,可惜那次感冒提前回来了没有深入交流,这回又遇到了,泰安中医院的,高手啊,后来一打听原来和德会是同学!抓住他给我扎了一针,手法很独到很利索,针下辩气不是吹的,烧山火做的更好。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个腿有点残疾的医师了吗?他可是身残志不残,对针灸有很深的造诣,人品也好,我和他聊了一个晚上受益匪浅,有时间我会去拜访他的。
这几天还接触了几位医师,都很厉害,都可以做我的老师的,希望什么时候我到你们那里去学习的时候别保守啊。
我这个人有点懒,不喜欢写什么,关键是肚子里没有什么学问,写出来怕被大家笑话,看到左师都这么无私的把这么好的东西交给大家,我怎么能不为大家做点贡献呢。
对错慢慢验证,关键是我如实的把自己做到的体会到的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典型病例:景枝,女,40 岁,两周前来诊,因“月子”期间出门遇大雪着凉引起右半侧身体疼痛,遇冷加剧,多年治疗不愈。
开始用左常波老师的“八关大刺”和内承浆淤络刺血治疗三次后,症状减轻,今天来诉:遇冷后仍有腰酸和右肩部的不舒,诊脉左尺沉细无力,右寸桡侧略弦。
前段时间给几个病人针过大叉穴,没出现很明显的反应,再试:右手虎口进针,针尖朝向灵骨穴处的小动脉搏动处,进针后配合病人呼吸捻针,吸气时顺时针捻转一周,呼气时逆时针捻转一周,约捻转十来周;又针脐针的巽位(针尖朝向右侧肩关节),找到“如鱼吞钩”的深度后留针。
约七八分钟后,病人自述:小腹部有一个气团旋转,有几分钟非常明显,然后觉得气从小腹往右肩部冲击,像水波的涟漪一样圈圈向右肩荡去,力量很大,右肩有跳动感,并且有气感往 右臂走,之后气感又从右臂沿着右侧躯干一直下到右腘窝上 面约两寸处,同时这个地方也有跳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