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社会工作与传统戒毒工作的区别(2017)

合集下载

社工禁毒工作心得体会分享

社工禁毒工作心得体会分享

社工禁毒工作心得体会分享转眼间,从事社工工作已有六年,而成为一名禁毒社工有四年多的时间,从禁毒项目启动之初持续到现在,经历过挫败,但更多的是成长,每一个点滴都值得被记住,在经历中去总结,在总结中不断成长。

从临时支援到树立志向,开启我的禁毒之路初到支援街道,因办公室仍在安排当中,在领导的安排下,先拿着手提电脑坐在街道综治办的沙发上看着街道提供的吸戒毒人员名册,初步熟悉吸戒毒人员的情况。

在之中也开始逐步与综治办工作人员结伴走访名单上的吸戒毒人员,然而在走访中,却发现困难重重,一是地址问题,名单上的地址很多都是老房子的地址,里面没有人居住的痕迹,周围也没有邻居,同时也有很多是出租楼,房主一家也是住在最高的楼层,而且电话也打不通,也没能联系得了;二是服务对象直接拒见,如何也不肯开门;三是见面了,但服务对象存在抗拒心理,不是一言不发就是机械性的回答两三句话,对我们的工作充满疑惑和抗拒等等。

总得来说,当时信息资料的完善度较低,联系电话空号、住址变更、各类信息缺失等情况普遍存在。

但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我和一名禁毒专职及一名社工搭档,通过各种渠道逐一查找脱管、漏管人员,建立台账,并对高、中、低风险人员进行评估。

仅这项工作,就耗尽了最初定下的三个月工作期限,但在接触戒毒人员后,加之项目负责人的指导和支持,最终决定留下来。

随着工作的一步步推开,对于与服务对象见面聊什么又是一个问题,在迷茫中,与督导、同工探讨,逐步总结出来,初次的见面,先说明自己的禁毒社工身份、角色,再跟进现场的情况,逐步与服务对象交流,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个人情况等。

工作也在这之中有了一丝突破。

而与服务对象戒毒情况最为密切的是相关的zf职能部门,禁毒戒毒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服务对象能否认真对待戒毒事件,相关zf职能部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方面,加强与街道综治办、禁毒办、各社区居委及社区民警等的联系是必要的,而所在街道的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借力于相关的职能部门,逐步打破了与吸毒人员联系难、见面难等难题。

《禁毒法》背景下的社区戒毒工作与社会工作介入

《禁毒法》背景下的社区戒毒工作与社会工作介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o mm u iy Re a i t t n W o k a d S ca o k I t r e to nt h bl ai i o r n o i lW r n e v n in
u e he Ba k r u fAnt — r g w nd r t c g o nd o i—d u La
第4 4卷第 3期
21 0 1年 6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u a o a gi om l nvrt(oi c ne) or l f i x N r a U ie i Sca Si cs n Jn sy l e
Vo . 4 N . 14 o 3
Jn .0 1 u e 2 1
2 0 adte fu d t n p s ino c mmu i e a i tt n” mo ei h r gs s m n C ia 0 8 li h o n ai o io f“ o o t nt rh bl ai y i o d nt ed u yt i hn 。 e
题 。全 面引入社会 工作机制是解 决这 些问题 的关键所在 , 内容 主要 包括树 立社会工作 专业价值理念 、 其 建设
戒毒社会 工作人 才队伍 、 培育专 门化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等。 关键词 : 区戒毒 ; 业化服务 ; 社 专 社会 工作
中图分类号 :9 6 C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0— 7 ( 0 1 0 00 0 10 5 9 2 1 )3— 19— 5
t e e ae s c u s n i g p o lmsa c f r f sin l d a lc f rf s in ls r ie o g n z — h r r u h o t a d n r b e sl k o oe so a e ,a k o oe so a ev c r a ia t a p i p t n , h ra e o r f si n l , r . n t e c re tc mmu i e a i tt n wo k I t d c n o i s s o tg f oe s as ee i h u r n o o p o n t r h b l ai r . nr u i g a c m— y i o o p e e sv y tm fs ca r s t e k y t ov h b v r b e ,h i o t n s i cu e r h n ie s se o o il wo k i h e o s l e t e a o e p o lms t e man c n e t n l d e tb ih n o c p in o o ilw r a u s b i ig r h b l a in s ca r e s n e , u t a sa l i g c n e t f s ca o k v l e . u l n e i tt o ilwok p r o n l c l v — s o d a i o i t n o p ca i d s ca r e vc r a iain . . i f e il e o i wo k s r ie o g n z t s e o s z l o Ke r s c mmu i e a i tt n; p caie e v c ; o ilw r y wo d : o n t rh b l ai s e i z d s r ie s ca o k y i o l

禁毒社会工作的社会化、职业化与专业化

禁毒社会工作的社会化、职业化与专业化

禁毒社会工作的社会化、职业化与专业化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作者 | 付益强《关于加强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禁毒社会工作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基础薄弱、保障不足,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不完善,专业化人才队伍数量缺口大、能力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与禁毒工作总体水平不相匹配,与提升毒品问题治理能力要求不相适应,与中央加强禁毒工作系列决策部署还有较大差距。

第一节禁毒社会化作为禁毒与社会工作领域新融合,应当了解当前禁毒工作现状与困境,理解禁毒社会化的必要,明确禁毒社会化的方向。

一、什么是禁毒社会化禁毒社会化,是指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下,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社会各方积极协作,培养全民禁毒意识,提高防毒拒毒能力,参与毒品打击和治理的社会服务过程。

二、禁毒工作社会化的必要(一)我国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长期以来,禁毒工作主要依靠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职能部门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打击、治理措施,行之有效地控制了毒品违法犯罪,维护了社会秩序。

然而,毒品问题没有得根治,出现了新的制毒贩毒网络,不断有新的吸毒人群加入,不断有戒毒人员反复吸毒。

实践证明,遏制毒品泛滥,消灭制毒贩毒,关键在于建立长治久效的全民禁毒机制,与时俱进地提高人民群众“识毒、防毒、拒毒”的能力水平。

(二)禁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禁毒工作不能只是依靠国家行政力量,更需要从基层开始将预防和治理水平提高,在预防、打击和治理的过程中形成协同机制,广泛联动,健全禁毒社会服务体系、创新禁毒社会服务方式、提升禁毒社会服务水平的有力手段,推进毒品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照《禁毒法》的规定履行禁毒职责或义务。

让禁毒工作深入各行各业,才能在社会每一个角落实现预防和减轻毒品危害,促进吸毒人员戒毒康复,保护公民身心健康,共建“无毒”社会。

2017戒毒工作总结

2017戒毒工作总结

2017戒毒工作总结
2017年,我国戒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这一年里,戒毒工作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
2017年的戒毒工作。

首先,2017年,我国加大了对毒品的打击力度,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

各级公安机关加大了对毒品的打击力度,取缔了一大批制毒窝点,破获了一大批毒品案件,有效地遏制了毒品的蔓延。

同时,社会各界也加大了对毒品的宣传力度,提高了人们对毒品的警惕性,减少了毒品的滥用。

其次,2017年,我国在戒毒康复工作上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戒毒康复机构的扶持力度,提高了戒毒康复机构的服务水平,为戒毒人员提供了更好的康复环境和服务。

同时,社会各界也加大了对戒毒康复工作的支持力度,为戒毒人员提供了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然而,2017年的戒毒工作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的毒品治理工作还存在一些漏洞,毒品的走私和贩卖依然存在,对毒品的打击力度还不够大。

其次,我国的戒毒康复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戒毒康复机构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对戒毒人员的社会支持还不够。

综上所述,2017年的戒毒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毒品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戒毒康复工作的支持,为实现全面禁毒和戒毒康复工作的目标而努力。

希望在2018年,我们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建设
一个禁毒的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当前禁毒斗争中的社区戒毒

论当前禁毒斗争中的社区戒毒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已于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

这是我国在总结多年禁毒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第一部全面综合规范禁毒工作的法律。

《禁毒法》对禁毒工作涉及的禁毒宣传教育、毒品管制、戒毒措施、禁毒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在戒毒措施中,改变了过去的以强制戒毒、劳教戒毒为主的戒毒体系,形成了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为一体的新的戒毒模式,戒毒时间由原来的最多3年延长到9年,对帮助吸毒人员彻底摆脱毒瘾进行新的尝试。

戒毒模式的改变是我国顺应禁毒斗争形势的需要,在不断吸取国外戒毒经验和我国戒毒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所做的积极应对。

一、当前我国禁吸毒斗争的严峻形势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全球毒品问题的日益严重化,我国的毒品问题死灰复燃,并成蔓延之势。

近30年来,我们不遗余力的开展禁吸戒毒工作,但就其效果而言不甚理想。

21世纪是个全球经济、科技、文化一体化的时代,与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等问题一样,处于这个开放环境和一体化世界里的毒品问题来势汹汹。

(一)吸毒人数不断增长,毒品消费群体多层次化随着境内外制贩毒活动的猖獗,我国涉毒地域及吸毒人数正在不断扩大。

截至2004年底,全国涉毒县(市、区)2331个,吸毒千人以上县(市、区)251个。

[1]1988年中国首次公布全国登记在册吸毒人数为5万余人,此后每年全国登记在册吸毒人数以不低于10%的速度持续增长。

[2]1991年为14.8万,1995年为52万,1999年为68.1万,2003年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105万人(其中滥用海洛因人员为74万),[3]据2009年中国禁毒报告资料表明,截至2008年12月底,全国上网入库的吸毒人员为112.67万人,再加上每个显性吸毒者背后的隐性吸毒者,数量就更为庞大。

在吸毒人数不断增多的同时,吸毒者分布范围和所涉人员的行业和层次成分也在发生变化,吸毒者由原来的社会无业青年逐步的向公司员工、娱乐界人员、大学生、国家公务员等阶层扩大,国内已然形成了一个大的毒品消费市场。

戒毒社会工作 ppt课件

戒毒社会工作 ppt课件

PPT课件
27
生态系统:指的是个人与之相互“交流”、相互“调适”的周 围环境,使个人赖以生存并满足需要的社会系统。人的社会生 态系统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微观系统 (Micro system ) 、 中观系统 (Mezzo system) 、宏观系统(Macro system) (师 海玲、范燕宁,2005)。针对戒毒人员来分析,微观系统是指 处在戒毒人员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个人,如对其影响很大的父母 或子女、居委工作人员等重要他人。中观系统是指小规模的群 体,如戒毒人员的家庭、工作群体等。宏观系统则是指比小规 模群体更大一些的社会系统 ,如戒毒人员所在的社区、机构、 组织和文化等。
PPT课件
28
运用生态系统理论进行戒毒个案工作
PPT课件
29
PPT课件
30
PPT课件
31
第二,运用生态图工具,描绘和表述出吸毒个人自身及其与所 在系统环境交流的互动和关系情况,并针对两者交流的调和度 进行研究和分析、决策。在评估过程中,一方面要评估戒毒人 员的现状和需求,另一方面要确定生态系统环境满足戒毒人员 需求资源的提供状况,而最重要的在于找出调适不能成功的关 键点,找出戒毒人员个人需求和资源之间的失衡或障碍,再进 一步寻求有效调适的资源连接、协调沟通行动策略,促进案主 戒毒问题的解决。
PPT课件
24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戒毒社会工作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定义戒毒人员的问题为“生活中的问 题”,就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失衡,是与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 引起的,而非戒毒人员本身的行为病态或品德的瑕疵。戒毒人 员对其所处社会生态系统的无法适应,才导致不能彻底戒除毒 瘾。
PPT课件
25
PPT课件
26
PPT课件

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的区别

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的区别

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的区别社区戒毒(康复)都是指吸毒人员在社区的牵头、监管下,整合家庭、社区、公安以及卫生、民政、司法、人社等力量的资源,使吸毒人员在社区里实现戒毒,但在实际的戒毒操作中还是有一些差别。

社区戒毒含义《禁毒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社区戒毒期限为三年。

根据《禁毒法》的规定,社区戒毒是指吸毒成瘾人员经发现并检测确认后,县级公安机关判定其符合社区戒毒规定的,责令吸毒人员在其生活的社区,由有关基层组织和机构对其进行戒毒治疗、辅导和帮扶的一种戒毒措施。

内涵1. 社区戒毒是一种不影响工作、学习和正常生产生活的人性化戒毒措施。

2. 社区戒毒是被责令的,带有一定强制性质,戒毒人员必须遵守规定和受到监督。

3. 在操守良好的情况下,社区戒毒是有期限的,时间为三年。

但未明确三年社区戒毒后是否责令其进入社区康复的后续跟进服务范围,其后续跟进服务可参照《禁毒法》其他条款以及由社会公益组织实施。

展开剩余71%4. 执行主体是基层乡镇政府和城市街道办,执行主体可以自行设置专职队伍执行服务、可以购买社会专业服务机构、可以给予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介入服务、海可以三种形式综合实施。

社区康复含义《禁毒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三年的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参照本法关于社区戒毒的规定实施。

社区康复是我国法律规定的戒毒后续跟进服务措施,采用带有强制性的责令手段进行后续照顾,以期防止复吸。

社区康复定义的延伸戒毒社区康复与残疾人社区康复、精神病人社区康复、脑卒中等疾病社区康复一样,是社会经济发展乃至战略性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纳入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范畴之列。

实施社区康复的目的是使所有的社区内戒毒康复人员,无论是经过了强制隔离戒毒还是在社区实施社区戒毒后,都能得到后续跟进服务,是戒毒人员身体、精神、心理以及社会功能得到康复,从而回归社会。

社区戒毒的心得体会

社区戒毒的心得体会

社区戒毒的心得体会社区戒毒的心得体会社区戒毒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通过帮助戒毒者走出毒瘾,重新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我参与社区戒毒工作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了戒毒工作的意义和困难,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我学会了理解戒毒者的心理状况。

戒毒者在停药初期会出现各种戒断症状,如焦虑、抑郁、易怒等,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同时,戒毒者在长期滥用毒品的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家庭和社交关系的破裂,自卑感和失落感较为强烈。

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爱和关怀,帮助他们重建自尊和自信。

其次,我认识到戒毒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戒毒者需要经历身体戒断、心理治疗和社会适应等多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可能出现困难和挫折。

许多戒毒者在戒毒的初期会遇到种种诱惑,他们很容易因为一时的冲动重新滑回毒海。

因此,我们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帮助他们战胜困难和诱惑,给予他们持续的关怀与支持。

再次,我深刻体悟到戒毒工作需要团队配合。

由于戒毒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一个人很难完成全部的工作。

在社区戒毒工作中,我与心理医生、社工人员、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为戒毒者提供良好的治疗与康复环境。

成功的戒毒工作需要大家手牵手,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最后,我意识到预防和宣传的重要性。

戒毒是一项持久的战斗,只有将社会公众、家庭和个人都纳入到戒毒工作中,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毒品问题。

我们要加强对公众的毒品知识普及,提高他们的毒品意识和防范意识。

同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预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他们抵御毒品的能力。

通过参与社区戒毒工作,我深刻认识到戒毒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支持。

戒毒工作的意义重大,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戒毒者摆脱毒品的依赖,更重要的是为了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我将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守在这条戒毒道路上,为戒毒者的康复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戒毒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传统戒毒工作与戒毒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都是涉毒对象,但
是在价值理念上有区别: 戒毒社会工作价值导向:更多采用人道主义色彩:尊重、平
等、接纳、真诚作为戒毒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 在服务过程的真诚与保密、与你同行的鼓励和支持,能够让
服务对象产生信任,鼓励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重生。
他进过强戒所,但是出来之后几个月又故态重萌,“我已经没有 救了”。
C是学业不良的青少年,家境不好,父亲在外打工,母亲体弱多 病,家庭负担重。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在学校C被边缘化,经常逃学 旷课,老师批评家访都没有效果,家里没有人管得了他。
慢慢地C结交了一群小混混,跟着“大佬”打架斗殴,由于出手 狠,“大哥”很重用他,奖励摇头丸。之后无法遏制,要继续获得毒 品,就必须跟着“大哥”混,甚至被百姓称为“恶少”,继而辍学。
我国禁毒戒毒的任务严峻
二、戒毒社会工作与传统戒毒工作的区别 (一)任务目标的区别 (二) 价值理念的区别 (三)基础理论的区别 (四)介入方法的区别
(一)戒毒社会工作的任务目标 戒毒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 传统戒毒目标:毒瘾戒断 戒毒社会工作:配合司法、医疗、社区介入戒毒工作的过程中强
毒品滥用种类不断增多。国内合成毒品滥用规模居首位,其 次是阿片类、大麻、可卡因等其他毒品。涉毒县(市、区)吸毒 人员规模普遍扩大,全国涉毒县(市、区)达3087个。查获吸毒 人数大幅增加。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查获有吸毒行为人员106.2 万人次,同比增加17.7万人次,增幅20%。新登记吸毒人员53.1 万名,同比增加6.7万人,增长14.6%。
的不良因素就会对他产生重大影响。 分析案例:“人在情境中”,人的问题是与环境互动中有障碍导
致适应不良产生的,也要在与环境互动中才能得到改善。
案例分析:
A有经济优越的家庭环境,但是没有充满爱和规范的家庭环境,父 母只会用金钱表达爱,所以A挥金如土奢侈无极,有飙车爱好。
在学业上、心理健康成长上,家庭并不具备满足他成长的环境,所 以进入青少年期之后,寻求刺激使他涉入毒海。
C家境不好,父打工母多病,学习成绩不好被边缘化,经常逃学 旷课,老师批评家访都没有效果,家里没有人管得了他。(分析家庭 环境)
结交社区混混,跟着“大佬”打架斗殴,由于出手狠,“大哥” 很重用他,奖励摇头丸。之后无法遏制,要继续获得毒品,就必须跟 着“大哥”混,甚至被百姓称为“恶少”,继而辍学。多次强戒无效
全社会禁毒的系统工程
借鉴:
(1)社会工作引进禁毒领域,要引导政策、制度支持社会组织和 社工,明确机构与社工的权利职责,提高社工的积极性。 (2)对于机构的管理方式、组织结构、财务状况等具体事务,由 机构按照专业服务要求来开展,政府在原则等大的方面进行引导。 (3)在戒毒康复工作当中,社工机构与政府部门合作互动,权责 分明,在社区管控、心理辅导、社会观护等各方面开展工作,扮 演不同的角色。
吸毒者90%以上有疾病,恶性传染病占1/6以上。当前的 主要措施和做法是加强医疗设施投入
2015年底统计:全国司法行政机关共有医疗机构369个, 医院93个,一级医院52个,二级医院7个,专业人员3700余 人。97.9%的戒毒人员参加了各类康复训练,合格率达到 98.9%。全系统培训了9100余名心理咨询师,配备比例 3.64%。
2015年中国毒品滥用问题发生新变化: (1)滥用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人员比例下降,滥用合成毒品人员 比例上升(一增一降带来的问题不仅是数字) (2)吸毒人群覆盖各个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各个社会职业群 体“一降一增”和“三个全覆盖”的特点。 (3)吸毒人员低龄化特征突出,现有吸毒人员中,18岁以下的 有4.3万名,占1.8%;18岁到35岁的有142.2万名,占60.6%。
主要问题: (1)戒毒场所专业力量和戒治手段不足,社会支持系统 不足,影响戒毒工作成效。 (2)传统戒毒四个环节只形成了点。没有在线和面上形 成系统 (3)缺乏戒毒环境的社区治理理念,都在单打独斗,没 有形成禁毒的“人民战争”
香港毒品预防层次分明:
一级预防是使滥用药物行为不会发生(社会媒体实物 宣传教育,有效控制);
A出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阿虫要冰毒。原来在强制戒毒所,他 不仅没有彻底改邪归正,反而结交了更多的毒友,知道了更多的毒品。
B是一夜暴富的典型。几年前他的村子里拆迁,获得了好几套商 品房和店铺的赔偿。光收房租和门面租金一年就有100多万。一夜暴 富的他却不知怎么花钱,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先买了辆价值100多万的 宝马车开,刚开始只是天天泡酒吧,去KTV,结果,“朋友”唆使他 认识了“冰毒”,自此之后,他跟冰毒“交友”了。一次两次不过瘾,三 次四次还是没劲,从去年7月起,B索性在郊区租了套别墅,然后他就 经常跟那群毒友在里头吸毒了。
日子一久A父自然知了儿子吸毒的情况。A父将儿子强行关进自家建 设的别墅,并聘请专门的保安和医生帮助他戒毒。几个月后A“戒断”了, 但又碰上了带他入道的阿虫。A又重新吸食上了冰毒。
为了从阿虫那里获得冰毒,A偷偷将名下的财产、公司股份抵给 阿虫。“后来才知道这是阿虫一伙人彻头彻尾的阴谋。”A说。A父为 了让儿子吸取教训,毅然让公安局的朋友出面将儿子收归了强制戒毒 所,强制戒毒了1年,但情况并不乐观。
化以人为本,关注协助服务对象在戒毒过程不断完成自我觉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自我 重建和自我完善,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贯穿戒毒服务全过程
区别: 戒毒社会工作任务目标是“人”而不是“问题”,
从“问题”出发最终要达成“人”的改善和成长,最终 促进服务对象实现社会融入、家庭融入。
生理戒毒——心理脱瘾——家庭与社会回归
我国司法行政机关收治戒毒人员数量在25万人以上 每年治疗吸毒病患260万人次 广州市有数十个强制戒毒所,2016年1-5月,解除 强戒3100多人,送强戒3400多人 强戒所有效,100%戒除,并可以维持。 解除强戒后,三个月复吸率高达80%
二级预防是使滥用药物行为不会继续(打击贩毒阻止 毒品泛滥);
三级预防是使滥用药物行为不会导致伤害(治疗康复)
大力持续长期打击毒贩: 供应降低使滥用药物行为无法发生;
大力社会宣传公民教育: 需求降低使滥用药物行为不会继续;
强制戒毒结合医疗康复: 伤害减低使滥用药物行为不会导致伤害,或减
至最低伤害。
普遍性预防——全社区预防教育,包括司法和执法人员; 选择性预防——针对有危机行为人士,临界预防有效; 指标性预防——精准服务滥用药物人士。
从个人行为与社会环境(家人、“大佬”)的互动中,可以分 析出C的涉毒轨迹
戒毒社会工作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服务对象的“栖息地”(生 存环境)状况,将直接治疗与间接治疗结合起来,强调对服务对象的综 合介入。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从“全人观”的出发,从生理、心理、 社会三层面的分析入手进行分析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的协助介 入也是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在协助服务对象矫正的过程也关注 移除环境障碍,促进成长。因此戒毒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协助服务对象回 归正常社会生活,服务目标就是配合司法、医院和社区协助服务对象生 理康复、心理脱毒,重建自我和融入社会正常生活。
戒毒社会工作与传统戒毒工作的 区别
主 讲:朱静君
一、传统戒毒工作的特点
禁毒戒毒:国际社会问题 我国传统戒毒系统化: (1)预防药物滥用的普及社会教育 (2)司法为主的强制劳教戒毒 (3)治疗为主替代治疗 (4)社区康复与就业帮扶
形成了比较完 整的戒毒路径,目 的就是通过这些路 径帮助吸毒人员戒 除毒瘾回归社会, 目标清晰明确,持 久有效。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冰毒已经严重影响了B的身体抵抗力,他身 型消瘦,接近皮包骨,而且身体上长了好多脓包经常体力不支,这一 年多的时间都瞒着妻儿老小,基本都不跟他们联系,他害怕孩子看到 自己这幅模样会吓坏,B有时会感到绝望,他开始恨这拆迁带来的噩 梦。也开始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他心里非常的清楚,如果再这样下去 他必死无疑
(1)苯丙胺引发的精神障碍可达12.7%-23%,被害妄 想最常见,其次是视听幻觉(社会危害增加)。
(2)合成毒品独特的药理学特性,决定了其治疗原则 方案与传统毒品治疗存在较大差异(替代疗法效果差)。
(3)国外的病理学、心理学研究已有较大突破。我国 应当推行“精准医疗”,利用当前的大数据和智能设备,对 合成毒品滥用者进行有效治疗。
戒毒社会工作服务:“问题取向”+“优势视角取向” 关注不仅是问题,去“标签化”: 服务对象: 环境适应不良、寻求减除压力的方式不当; 社会规范和支持不足 ——导致问题发生,服务对象具有巨大潜能 戒毒社工在配合司法、医院、社区矫正中协助服务对象,启
发潜能促进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重建,最终达成服务对象回归 正常生活。戒毒社会工作采取的“优势视角”积极取向与传统戒 毒方法的病理取向和罪错取向有区别。
案例:A是富二代,家里唯一的儿子,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A一直
挥金如土,奢侈无极的享受和飙车爱好。午夜在c市的城市快速线上,A 与阿虫一起飙车后,停在路边休息。“有种东西比飙车过瘾,吃了开车更 爽,敢不敢吃?”,“有什么不敢,是什么?”阿虫从口袋中摸出一包东西, 随手一抛,“嗯?冰。”试一试又怎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演员个人要承受未成名前和成名后的各种压力和纠结,当压力纾 解渠道不顺,环境适应不良,就希望找到方法解压。(如某位长期受 到睡眠困扰的演员)
演艺圈的环境并不净化,涉毒的人数不少,也有认为吸食毒品就 是“潮”,互相影响。
(三)戒毒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 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强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 服务对象当出现环境适应不良,找不到适当的解压方法,环境中
(2)身边都有损友 A碰到的阿虫,B碰到的“朋友”,C碰到的“大佬”,用心都在
于毒品引诱后面的目的,不是把AB拉下水成为摇钱树,就是把C当做 违法犯罪的马前卒。
(3)对毒品毫无认知 他们初次接触毒品,都没有药物滥用后果的任何常识,一旦沾上, 欲罢不能,甚至强戒所,也是进进出出,无法根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