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设计公差累积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公差计算公式范文

公差计算公式范文

公差计算公式范文公差是指在工程设计或制造过程中容许的误差范围,它与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密切相关。

合理的公差设计能够确保产品的功能与性能要求,并避免制造过程中的不良影响。

公差计算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用于确定公差大小和位置的常见公式有以下几个:1.间隙配合公差计算公式:间隙配合是指零件之间在组装时留下的间隙,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公差=上公差-下公差2.规则表面的尺寸公差计算公式:规则表面如平面、直线、圆柱等的尺寸公差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公差=∑(上公差i-下公差i)/n3.非规则表面的尺寸公差计算公式:非规则表面如曲面、多边形等的尺寸公差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公差=((Σ上公差i)^2+(Σ下公差i)^2)^0.54.基本公差的公差计算公式:基本公差是指在工程设计中经过统一规定的一系列公差。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公差=高级公差-低级公差5.过盈配合公差计算公式:过盈配合是指一个零件装配到另一个零件时,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小于零件尺寸。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公差=上公差+下公差6.圆柱度公差计算公式:圆柱度是指圆柱表面的任意横截面与其两端的直径的差值。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公差=上公差-下公差7.平面度公差计算公式:平面度是指平面表面的任意点到平面的法线之间的距离。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公差=上公差-下公差8.焊缝尺寸公差计算公式:焊缝尺寸是指焊接结构中焊缝的尺寸公差。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公差=∑(上公差i-下公差i)/n以上是公差计算的几个常见公式,根据需要和不同的工程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特殊情况或复杂的公差计算,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计算方法。

在进行公差计算时,需要准确了解相关尺寸要求和公差规范,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公差累加计算的原理

公差累加计算的原理

公差累加计算的原理公差累加计算就像是搭积木,一块一块往上加,但是呢,这可不是随便乱加的,这里面可有不少门道。

咱们先来说说啥是公差。

简单来讲,公差就是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值,而且这个差值是固定不变的哟。

比如说,1,3,5,7,9 这个数列,每相邻两个数的差值都是2,这个 2 就是公差啦。

那公差累加计算又是咋回事呢?其实就是从第一个数开始,每次都加上公差,得到下一个数,然后再把这些数都加起来。

比如说有个等差数列 2,5,8,11,14 ,公差是 3 。

咱们要算从 2 加到 14 这几个数的总和。

咱们可以这样想呀,先把这几个数倒过来排一排,变成 14,11,8,5,2 。

然后把原来的数列和倒过来的数列上下对应相加,你看哈,2 + 14 = 16 ,5 + 11 =16 ,8 + 8 = 16 ,是不是很神奇?这样上下相加得到的每一组和都是一样的,都是 16 。

那一共有多少组呢?原来的数列有 5 个数,那上下相加就有 5 组。

所以总和就是 16×5÷2 = 40 。

为啥要除以 2 呢?因为咱们把这个数列加了两遍呀。

你看,这公差累加计算是不是有点意思?再比如说,有个等差数列 3,7,11,15,19 ,公差是 4 。

咱们还是按照刚才的方法,先把它倒过来 19,15,11,7,3 。

然后对应相加,3 + 19 = 22 ,7 + 15 = 22 ,11 + 11 = 22 ,15 + 7 = 22 ,19 + 3 = 22 。

一共有 5 组 22 ,那总和就是 22×5÷2 = 55 。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有点开窍啦?其实公差累加计算在生活中也有不少用处呢!比如说,你要计算一堆有规律摆放的物品的总数,或者计算按照一定规律增长的费用啥的,都能用上这个方法。

想象一下,你每个月存的钱都比上个月多 100 块,这就是一个公差为 100 的等差数列呀。

要是想知道一年能存多少钱,不就得用到公差累加计算嘛。

累积公差计算公式

累积公差计算公式

累积公差计算公式是一种常见的精度计算方法,它是将量具的精度值用累积的方式表
示的。

它的计算公式为:
累积公差= ∑(公差i × 次数i)
其中公差i表示第i次测量的公差,次数i表示第i次测量的次数。

累积公差的计算可以用来衡量某个量具的精度,用来判断量具的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累积公差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精度标准来计算,另一种是按照实际测量结果来计算。

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结果。

通过累积公差计算,可以精确地了解量具的精度情况,从而为后续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累积公差计算是精度计算的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制造车间等场合。

公差累积计算.pdf

公差累积计算.pdf

七、尺寸链计算的基本公式
1.极值法 (1) 各环基本尺寸之间的关系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A0等于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即
m
n1
A A A 0基
i基
i基
i 1
i m1
(2)各环极限尺寸之间的关系
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A0max等于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减去减环的最小 极限尺寸之和,即
T
Ai
2
EI
Ai
Ai
T
Ai
2
八.尺寸链计算的几种情况
(1)正计算——已知各组成环,求封闭环。正计算主要用于验算所设 计的产品能否满足性能要求及零件加工后能否满足零件的技术要求。 (2)反计算——已知封闭环,求各组成环。反计算主要用于产品设计、 加工和装配工艺计算等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反计算的解不 是唯一的。如何将封闭环的公差正确地分配给各组成环,这里有一个 优化的问题。 (3)中间计算——已知封闭环和部分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及公差,求 其余的一个或几个组成环基本尺寸及公差(或偏差)。
中间计算可用于设计计算与工艺计算,也可用于验算。
极值法与概率法特点: 极值法考虑的是极端情况下,尺寸也能符合要求。这个对于零件的加工 带来了困难。而实际上零件处于极端的临界尺寸,是很少的,大多数零 件是处于尺寸的中间位置。 概率法就根据统计原理,考虑零件尺寸是正态分布的。
九. 尺寸链的应用案例
图中有两封闭环尺寸K、M,其中封闭环K的增环有A、D、E 、G,减环有C、H、L、J;封闭环M的增环有C、F、L、J, 减环有A、B。
之和,即
m
n1
ES (A0 ) ES (Ai ) EI (AI )
i 1
i m 1

高三复习-公差的计算公式

高三复习-公差的计算公式

公差的计算公式
公差的计算公式:尺寸公差δ=最大极限尺寸D(d)max-最小极限尺寸D(d)min=ES(es)-EI(ei)。

公差的计算方法 1.极值法
这种方法是在考虑零件尺寸最不利的情况下,通过尺寸链中尺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来计算目标尺寸的值。

2.均方根法
这种方法是一种统计分析法,其实就是把尺寸链中的各个尺寸公差的平方之和再开根而得到目标尺寸的值。

公差就是零件尺寸允许的变动范围,合理分配零件的公差,优化产品设计,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和最高的质量制造产品。

尺寸公差计算方法

尺寸公差计算方法

尺寸公差计算方法尺寸公差是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对零件尺寸进行的一种控制方式。

尺寸公差的计算是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尺寸公差计算方法。

一、最大材料条件下的尺寸公差计算最大材料条件是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零件的尺寸达到允许的最大值。

在最大材料条件下,尺寸公差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零件的最大尺寸: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确定零件在最大材料条件下的尺寸。

2. 确定零件的最小尺寸: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确定零件在最小材料条件下的尺寸。

3. 计算公差:最大材料条件下的尺寸公差等于最大尺寸减去最小尺寸。

二、配合公差计算方法配合公差是指在装配过程中,零件之间的配合要求。

配合公差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基本尺寸: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和装配要求,确定零件的基本尺寸。

2. 确定上偏差和下偏差:根据零件的配合要求,确定零件的上偏差和下偏差。

3. 计算公差:配合公差等于上偏差减去下偏差。

三、累积公差计算方法累积公差是指在装配过程中,多个零件之间的尺寸公差的累积效应。

累积公差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零件的基本尺寸和公差: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确定零件的基本尺寸和公差。

2. 确定零件的装配顺序:根据零件的装配顺序,确定每个零件的装配位置。

3. 计算公差累积:根据零件的装配顺序,计算每个零件之间尺寸公差的累积效应。

四、统计公差计算方法统计公差是指根据实际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公差。

统计公差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进行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对零件进行测量,得到实际测量数据。

2. 统计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3. 计算公差:根据统计指标,计算出适用于该零件的公差范围。

尺寸公差的计算方法因不同的应用场景而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最大材料条件、配合公差、累积公差和统计公差是常用的计算方法。

公差计算方法

公差计算方法

公差计算方法在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公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公差是指零件尺寸和形状的允许偏差范围,它能够确保零件在装配时能够正常工作。

因此,正确的公差设计和计算对于产品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公差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公差计算方法。

一、公差的基本概念。

1. 公差的定义。

公差是指零件尺寸和形状允许的最大偏差范围,通常用上下偏差表示。

上偏差是指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大值,下偏差是指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小值。

公差一般由基本尺寸、上偏差和下偏差三部分组成。

2. 公差的作用。

公差的作用是确保零件在装配时能够正常工作。

合理的公差设计能够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和装配性,避免因尺寸偏差过大而导致的装配困难或功能失效。

二、公差计算方法。

1. 最大材料条件法。

最大材料条件法是一种常用的公差计算方法。

它是根据零件的最大材料条件来确定公差的上下偏差。

最大材料条件是指零件尺寸取最大值时的状态,通常用最大实体尺寸表示。

2. 最小材料条件法。

最小材料条件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公差计算方法。

它是根据零件的最小材料条件来确定公差的上下偏差。

最小材料条件是指零件尺寸取最小值时的状态,通常用最小实体尺寸表示。

3. 统计公差法。

统计公差法是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的公差计算方法。

它通过对零件尺寸的统计分析,确定公差的上下偏差,以确保在一定的概率范围内零件能够正常工作。

4. 累积公差法。

累积公差法是一种考虑多个零件装配后公差叠加影响的公差计算方法。

它通过对多个零件公差的叠加影响进行分析,确定装配后零件的总公差范围。

三、公差计算的注意事项。

1. 根据零件的功能和装配要求确定合理的公差范围。

2. 考虑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公差计算方法。

3. 在公差设计和计算中,应充分考虑装配误差和使用环境的影响。

4. 对于关键零件和高精度零件,应进行严格的公差控制和检验。

结语。

公差的正确设计和计算对于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公差范围能够确保零件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工作,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公差计算方法

公差计算方法

公差计算方法在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公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公差是指允许的尺寸偏差范围,它可以确保零件在装配时能够正常工作。

因此,正确的公差计算方法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一、确定公差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公差计算时,首先需要确定公差的基本原则,这包括以下几点:1. 功能要求,根据零件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公差范围,确保零件在使用时能够正常工作。

2. 制造成本,公差范围不宜过大,以免增加制造成本;同时也不宜过小,以免增加制造难度。

3. 统一标准,在进行公差计算时,应尽量采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公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公差的计算方法。

1. 最大材料条件法,最大材料条件法是指在公差计算时,以零件尺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为基准,确定公差范围。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零件的功能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情况。

2. 最小间隙法,最小间隙法是指在公差计算时,以零件尺寸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间隙为基准,确定公差范围。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零件的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

3. 统计公差法,统计公差法是指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的实际情况,采用统计方法确定公差范围。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情况。

三、公差的影响因素。

在进行公差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影响因素:1. 材料特性,不同材料的热胀冷缩系数、弹性模量等物理特性不同,会对公差范围产生影响。

2. 制造工艺,不同的制造工艺对零件尺寸和形状的影响不同,会对公差范围产生影响。

3. 使用环境,零件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对公差范围的要求也会不同。

四、公差的控制方法。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为了确保零件的质量和性能,需要采用一定的控制方法来控制公差范围,包括以下几点:1. 合理的设计,在零件的设计阶段,应尽量合理地确定公差范围,以确保零件在使用时能够正常工作。

2. 严格的加工工艺,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加工工艺,确保零件尺寸和形状的精度。

3. 有效的检测手段,在零件的检测过程中,需要采用有效的检测手段,确保零件的公差范围符合设计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构设计公差累积计算方法
发行单位:图管中心文件编号版本第一版管理番号承认检印作成虢登科2005/08/20编号发行章番号页次版次日期变更理由变更内容承认检印作成第一版05 08 20虢登科文件名:机构对策报告的整理格式改订变更履历表1 / 1改订前页次改订后页次文件名:编号发行章番号页次1 / 2适用於信泰影像技术中心规范累积公差计算方法以快捷准确的计算累积公差3.1 基本尺寸----------------指一尺寸中不含公差的数值如200.05-0.1 其中20为基本尺寸 3.2 上下偏差ESEI-------指尺寸中公差上限值如200.05-0.1 其中0.05为上偏差ES -0.1为下偏差EI3.3 形状尺寸----------------轴孔配合中轴和孔的尺寸不拘限於圆形轴孔3.4 位置尺寸
----------------尺寸链中除形状尺寸外其它为位置尺寸3.5 封闭环-------------------尺寸链中需计算求得的尺寸3.6 增环减环---------------相对於封闭环来说其尺寸增大导至封闭环增大则此尺寸为增环反之则为减环3.7 一次积上---------------一种积公差计算方法详见计算结果选用说明3.8 二次积上
--------------一种积公差计算方法详见计算结果选用说明3.9 尺寸链-----------------决定某一尺寸大小的所有尺寸番号编号页次2 / 2以需求累积公差的尺寸为封闭环建立尺寸链求得一次、二次公差累积结果计算结果选用说明一次公差累积计算方法适用场合二次公差累积见LCD显示范围与lcdcover印刷范围间隙公差计算将各增环减环轴孔的尺寸公
差输入轴孔轮入时需将基本尺寸换算成一样如中
轴:∮9.1±0.03 孔:∮9.23±0.03 需换算成: 轴:∮9.1±0.03 孔:∮9.10.16/0.1再输入封闭环公差等於各组成环公差的和即T0∑ Tii1.2.3…封闭环尺寸的实测公差100在此公差范围内当良品率要求为100时用此方法计算公差如中要求LCD COVER100不遮住LCD显示范围时选用一次公差累积结果即印刷范围与显示范围的间隙0.935mm封闭环公差等於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开方即T0√∑Ti2 i1.2.3…封闭环尺寸的实测公差99.7在此公差范围内当良品率要求为99.7时用此方法计算公差如中要求LCD COVER99.7不遮住LCD显示范围时选用二次公差累积结果即印刷范围与显示范围的间隙0.366mm 番号编号页次3 / 4番号编号页次4 / 41- 1- 1- 4(R反之则为减环lcd瓜钩陪ボ绦瞅lcdcoverぃ§�0�6绦瞅LCD陪ボ绦瞅籔lcdcv绦瞅へ渺ボ种瓜lcd陪ボ绦瞅籔lcdcv°¨绦瞅猭0.45砞璸�0�0猭减Ω縩衡Ω縩衡
3.85±0.20.05±0.05丁回3.27±0.050.085±0.085丁回
15.59±0.058.99±0.0522.45±0.0510.1±0.0539.25±0.05电池室:9.1±0.03LENSFIX:9.23±0.03电池室与后盖孔轴配
合:LENSFIX:1.2±0.03电池室:1.25±0.03lensfix与电池室孔轴配合:镜头:40.07±0.03LENSFIX:40.20±0.03镜头与lensfix孔轴配合:LCD FRAME:1.25±0.03镜头:1.2±0.02LCD franme与镜头孔轴配合:LCD frame0.445±0.935 0.445±0.366 LCD显示
范围与lcdcover印刷范围尺寸链示意图LCD陪ボ绦瞅籔lcdcv绦瞅へ渺ボ种瓜0.445±0.3660.445±0.935
3.85±0.23.27±0.0515.59±0.058.99±0.0522.45±0.0510.1±0.0539 .25±0.05电池室:9.1±0.03LENSFIX:9.23±0.03电池室与后盖
孔轴配合:LENSFIX:1.2±0.03电池室:1.25±0.03lensfix与电池室孔轴配合:镜头:40.07±0.03LENSFIX:40.20±0.03镜头与lensfix孔轴配合:LCD FRAME:1.25±0.03镜头:1.2±0.02LCD frame与镜头孔轴配合:LCD framelcd显示范围与lcdcv印刷范围寸法0.45设计寸法)二次积算)行次积算)lcd图像显示范围lcdcover不印刷范围0.05±0.05间隙0.085±0.085间隙)LCD显示范围与lcdcover印刷范围尺寸链示意图lcd瓜钩陪ボ绦瞅lcdcoverぃ-绦瞅LCD陪ボ绦瞅籔lcdcv绦瞅へ渺ボ种瓜lcd陪ボ绦瞅籔lcdcvpó绦瞅猭0.45砞璸猭为Ω縩衡为Ω縩衡3.85±0.20.05±0.05丁回3.27±0.050.085±0.085丁回
15.59±0.058.99±0.0522.45±0.0510.1±0.0539.25±0.05电池
室:9.1±0.03LENSFIX:9.23±0.03电池室与后盖孔轴配
合:LENSFIX:1.2±0.03电池室:1.25±0.03lensfix与电池室孔轴配合:镜头:40.07±0.03LENSFIX:40.20±0.03镜头与lensfix孔轴配合:LCD FRAME:1.25±0.03镜头:1.2±0.02LCD franme与镜头孔轴配合:LCD frame0.445±0.935 0.445±0.366LCD陪ボ绦瞅籔lcdcv绦瞅へ渺ボ种瓜0.445±0.3660.445±0.935
3.85±0.23.27±0.0515.59±0.058.99±0.0522.45±0.0510.1±0.0539
.25±0.05电池室:9.1±0.03LENSFIX:9.23±0.03电池室与后盖
孔轴配合:LENSFIX:1.2±0.03电池室:1.25±0.03lensfix与电池室孔轴配合:镜头:40.07±0.03LENSFIX:40.20±0.03镜头与lensfix孔轴配合:LCD FRAME:1.25±0.03镜头:1.2±0.02LCD frame与镜头孔轴配合:LCD framelcd显示范围与lcdcv印刷范围寸法0.45设计寸法)二次积算)行次积算)lcd图像显示范围lcdcover不印刷范围0.05±0.05间隙0.085±0.085间隙)相关部品相关尺寸位置尺寸形状尺寸设计值实测值基本尺
寸3.85±0.23.850.2-0.2孔
0.05±0.050.050.05-0.0515.59±0.0515.590.05-0.0522.45±0.0522 .450.05-0.0510.1±0.0510.10.05-0.050.160.080.160.083.27±0.05 3.270.05-0.05轴
0.085±0.0850.090.09-0.098.99±0.058.990.05-0.0539.25±0.0539 .250.05-0.050.030.030.030.030.45TFT PROTECTOR印刷范围与LCD显示范围间隙的公差积算ES上偏差EI下偏差ES上偏差增环减环形状尺寸0.10.020.10.02-0.03-0.03-0.03-0.03封闭环基本尺寸0.45一次绩上二次绩上
0.9400.940.370.370-0.94-0.37显示范围间隙的公差积算EI下偏差ES0封闭环上偏差EI0封闭环下偏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