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制作工艺流程共25页
布洛芬的化学合成路线

布洛芬的化学合成路线
布洛芬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抗炎和退热的作用。
布洛芬的化学名为2-苯基丙酸,其化学式为C13H18O2,分子量为206.28。
布洛芬的化学合成路线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以苯乙烯为原料,通过氧化反应制备苯乙酸。
2. 将苯乙酸与乙酰氯反应,得到苯乙酸乙酯。
3. 将苯乙酸乙酯与丙酮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布洛芬前体2-(4-异丙基苯基)丙酸乙酯。
4. 将布洛芬前体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钙等碱催化剂反应,水解得到布洛芬。
布洛芬的化学合成路线简单明了,但在实际生产中需要考虑到反应条件、反应物质的纯度和催化剂的选择等因素,以确保合成的产品质量和产量。
同时,在使用布洛芬时也需注意其药理作用和副作用,遵照医嘱使用。
- 1 -。
布洛芬合成工艺

HF (CH 3CO)2O
H2
OH
COOH
PbCl2(PPh 3)2 CO
参考文献
[1] 郑土才.布洛芬、右旋布洛芬及其衍生物的合 成进展[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0,40(3):1-7. [2] 于凤丽,赵玉亮,金子林. 布洛芬合成绿色化进 展[J].有机化学,2003,23(11):1198-1204. [3] 汪家华、郑土才、王平.布洛芬、右旋布洛芬 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进展[J].化工生产与技术 ,2010,17(2):22-28. [4] 陈芬儿,尤彩芬,顾小曼,等.布洛芬的重排法合 成工艺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志,1992,23(1):12.
缺点:① 合成步骤较多,分6步进行。② 反应过程中需要异丙醇钠,若用金属钠, 存在安全隐患;若用NaOH,反应周期长, 需要16h。③ 用原子的经济性原则来衡量, 原子利用率为40.03% 。存在着原料消耗 大、成本高、收率低、三废多等
确定合成工艺路线(BHC)
BHC 工艺是一个典型的原子经济性反应, 不但 合成简单, 原料利用率高, 而且无需使用大量溶 剂和避免产生大量废物,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 如果考虑副产物乙酸的回收, BHC 合成布洛芬 工艺的原子有效利用率则高达99%.
COOH
以异丁基苯为原料切断(一)
COOH
C O
O O
O
Cl
rearr
FGA
O O
FGA
Cl
Cl
酰化
以异丁基苯为原料合成(一)
1.转位重排法
O
O Cl
Cl OH
OH
AlCl3
Cl
O
Cl O
O
O
Cl
(1)NaOH (2)H+
2布洛芬的生产实用工艺规程

2布洛芬的生产实用工艺规程二、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ZSL NO:991-01-21 布洛芬生产工艺规程目录一、产品概述:1.1产品特点二、产品的包装及规格2.1包装2.2包装规格三、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3.1原辅料质量标准3.2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四、合成路线及工艺流程图4.1合成路线4.2简易流程图五、工艺过程5.1原料配比5.2重点工艺控制5.3异常现象的处理和有关注意事项六、停水、停电、汽、漏七、质量问题八、中间体和半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8.1安全防护制度8.2危化品防护救治九、综合治理与“三废”治理十、注意事项10.1 防中毒、防火、防爆10.2 防中毒10.3 防火、防爆十一、三废处理十三、设备一览表十四、物料横算十五、附录一、产品概述:1.1产品特点【中文名称】布洛芬【英文名称】 Ibuprofen【其他名称】拔怒风,异丁苯丙酸,异丁洛芬,Brufen ,Emodin ,Motrin ,【结构式】【分子式】 C 13H 18O 2 【分子量】 206.27 【CAS 编号】15687-27-1 在乙醇、丙酮、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试液中易溶。
【化学名】α-甲基-4-(2-甲基丙基)苯乙酸【质量标准】BP(2000)/USP25/EP Ⅲ/CHP2005 【包装】25Kg/桶。
纸桶20Kg Φ38.5×47cm 【包装】贮存于密封性好的容器中。
【用途】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药。
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
治产品名称布洛芬化学名布洛芬用途其他原料药规格 99% 质量标准 USP BP CP外观性状白色粉末含量 99(%)保质期 24(月) CAS15687-27-15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稍逊于乙酰水酸和保泰松。
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神经炎二、产品的包装及规格2.1包装:纸板桶/铝罐/复合膜2.2产品规格:20Kg/桶2.3规格:药用2.4存储:密闭保存。
布洛芬合成方法

布洛芬(aspirin)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消炎药,它具有抗炎、止痛和镇痛作用。
布洛芬的主要成分是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它是一种药物中间体,通常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合成才能制成药物。
布洛芬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将苯甲酸(phenol)和乙酰氯(acetic anhydride)反应,得到乙酰苯甲酸(acetylphenol),再将乙酰苯甲酸和硫酸(sulfuric acid)反应,得到阿司匹林。
这种方法称为“阿司匹林合成法”,是目前布洛芬合成的主要方法。
布洛芬合成的具体流程如下:1 苯甲酸和乙酰氯在乙醇溶液中反应,得到乙酰苯甲酸。
这一步需要加热和加压,常见的反应条件是温度在80-100℃,压力在5-10MPa。
2 将乙酰苯甲酸和硫酸在氢氧化钠(sodium hydroxide)的存在下反应,得到阿司匹林。
这一步的反应条件常见的是温度在70-80℃,pH值在7-8。
3 将阿司匹林经过精制、提纯和干燥等工艺后,即可制成布洛芬药物。
布洛芬合成是一个经过优化的化学过程,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和使用合适的药物中间体和反应剂。
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保证生产过程的环保。
布洛芬的合成方法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
布洛芬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药物,它的生产和使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布洛芬的合成方法也受到了许多方面的关注,包括技术、环境、经济和政治等。
目前,布洛芬的合成方法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优化,使得布洛芬的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这些改进主要是通过改进反应条件、开发新型反应催化剂和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实现的。
布洛芬的合成方法也是不断发展的,新的合成方法和技术不断出现,使得布洛芬的生产更加安全、高效、环保。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技术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布洛芬的生产效率,同时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布洛芬混悬液工艺

布洛芬混悬液工艺1. 引言布洛芬混悬液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物,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消炎。
本文档将介绍布洛芬混悬液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方、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
2. 配方布洛芬混悬液的主要配方包括以下成分:•布洛芬:作为药物的主要成分,用于缓解疼痛和消炎。
•辅料:包括甘油、聚山梨酯80、苯酚和蔗糖,用于调整药物的性状和保护药物稳定性。
具体的配方比例根据不同的生产厂家和产品要求而有所差异。
3. 生产流程3.1 原料准备在生产布洛芬混悬液之前,需要准备各种原料。
这些原料需要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并经过严格的检验与验收。
3.2 混悬液制备下面是布洛芬混悬液的制备流程:1.材料称量:按照配方比例,精确称量布洛芬和辅料。
2.混合:将称量好的布洛芬和辅料加入一个合适大小的容器中。
3.搅拌:使用搅拌机将混合物搅拌均匀,直到溶解完全。
4.过滤: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通过滤网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
5.灌装:将过滤后的混悬液进行灌装,用适当的容器密封保存。
3.3 后续处理经过灌装后,布洛芬混悬液还需要进行以下处理:1.标签贴附:在容器上贴上标签,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和批号等信息。
2.外包装:将包装好的布洛芬混悬液装入适当的外包装盒中,以保护产品安全性。
3.存储:按照药品储存条件要求,储存布洛芬混悬液,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4. 质量控制为确保布洛芬混悬液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外观检查:检查混悬液的外观是否均匀、无明显颗粒或沉淀等。
•pH测定:测量混悬液的pH值,确保其在规定范围内。
•溶解度测试:测试混悬液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以评估其溶解性。
•含量测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仪器,测定布洛芬的含量,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
•微生物检验:进行微生物检测,以确保布洛芬混悬液符合无菌要求。
5.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布洛芬混悬液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方、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
通过严格按照这些工艺要求进行生产,可以确保布洛芬混悬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布洛芬合成工艺

布洛芬合成工艺布洛芬合成工艺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反应,它主要用于合成苯乙酸布洛芬(ibuprofen)和其他衍生物。
它是一种经典的研究反应,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布洛芬合成工艺首先将吡啶和丙酮经过异丙基氯化反应转化为异丙基氯化物。
然后在此反应中加入碳酸亚胺,将异丙基氯化物反应为异丙基氯酸,再将异丙基氯酸通过羟基化反应与乙二醇反应生成异丙基乙酸。
最后,将异丙基乙酸通过汞(II)氰化反应转化为苯乙酸布洛芬(ibuprofen)。
整个工艺从吡啶到苯乙酸布洛芬(ibuprofen)的转化,一共需要7步反应,其中每一步反应都需要准备当量的试剂,并且有关反应温度、时间、pH值等都要精确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反应的高效率和成活率。
第一步:吡啶和丙酮反应,在氯仿存在下由异丙基氯化反应产生异丙基氯化物。
第二步:将异丙基氯化物和碳酸亚胺反应,生成异丙基氯酸。
第三步:将异丙基氯酸反应与乙二醇,经羟基化反应生成异丙基乙酸。
第四步:将异丙基乙酸与汞(II)氰化反应,生成苯乙酸布洛芬(ibuprofen)。
布洛芬合成工艺不但要求反应条件准确,而且还要求良好的操作技巧。
在反应的过程中,使用的盐和有机溶剂必须严格控制浓度,以保证反应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并尽可能减少浪费和污染。
此外,为了避免反应中的有机溶剂污染,在反应过程中可以采用蒸馏、萃取、分离等多种方法,以达到净化的目的。
另外,布洛芬合成工艺还要求在反应的过程中,要经常对反应溶液进行检测,以便于检验反应是否发生,并判断反应的效率和收率。
这些检测可以通过原子吸收光谱(AAS)等实验技术来进行,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总之,布洛芬合成工艺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反应,它主要用于合成苯乙酸布洛芬(ibuprofen)和其他衍生物。
它要求反应条件准确,并且操作技巧要熟练,在反应过程中要控制好反应温度和时间,并且进行定期的检测,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布洛芬制作工艺流程

小组成员:江和宣、秦凯、陈液丽、高燕
目录
1.产品概述 2.产品的包装及规格 3.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4.化学反应式及工艺流程图 5.工艺流程 6.中间体、半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7.回收利用及三废处理 8.设备一览表与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 9.物料衡算
一、产品概述
返回
通用名称:布洛芬
反应。反应需无水操作。
(2) 2-(4-异丁苯基)丙醛的合成
第一步反应为Darzenes缩合,产物经水解,脱羧和重排得2(4-异丁苯基)丙醛。
(3)布洛芬的合成
:先使羟胺与2-(4-异丁苯基)丙醛反应,得中 间体,再经消除和水解反应制的布洛芬
简易流程图
返回
五、工艺流程
(一)、过程概述
原料配比 异丁苯:乙酰氯:石油醚:三氯化铝:5%稀盐酸
酸化脱羧
将3-(4-异丁苯基)-2,3-环氧丁酸钠压入脱羧釜中, 慢慢滴加计量的盐酸,控制釜内的温度60 ℃ ,加毕,物 料温度升至100 ℃以上,回流脱羧3h后降温,静置2h分层, 有机层吸入蒸馏釜,减压蒸馏,收集120~128 ℃每2kpa 馏分,即得2-(4-异丁苯基)丙醛,收率77~80%.
九、物料衡算
Y=产出+损耗/投入量×100%
90% ≤ Y ≤ 100% 原料利用率=(产品产量+回收产品量+副产品量)/原料投料比×100% 转化率:XA=反应消耗A组分的量/投入反应A组分的量×100% 收率:Y=产物实际得量/按某一主要原料计算的理论产量×100%
谢谢观影
ppt制作人:江和宣 文献查找与归纳:陈液丽、高燕、秦凯
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神经炎等。
二、产品的包装及规格
处方生产工艺(布洛芬片)

处方生产工艺一、产品名称及剂型:名称:布洛芬片规格:0.1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1020215剂型:片剂二、产品概述:本品成份主要为布洛芬,含布洛芬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本品白色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包装规格:0.1g×100片三、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
四、处方:五、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1.生产操作过程:1.1粉碎、过筛:取布洛芬、淀粉均为100目筛。
1.2称量:按处方规定分别称取布洛芬、淀粉备用。
1.3 配制干燥:取已称量好的布洛芬、淀粉投入湿法制粒机内混合5分钟,加10%的淀粉浆制软材,14目尼龙筛制粒,50~60℃干燥,14目尼龙筛整粒。
1.4总混:干颗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掺淀粉(80℃干燥8小时)置三维混合机内混合5分钟后,放置于套有塑料袋的不绣钢桶内交中转站。
1.5中间体检验:化验室取样化验合格后,计算片重交压片。
1.6压片、包衣:合格颗粒用Φ8mm深冲压片,每天15分钟检查一次片重差异。
包白色糖衣。
1.7包装:用聚乙烯塑料瓶按包装规格0.1mg×100片进行包装。
1.8质量检验:按质量标准进行全检,检验合格后入库。
2、工艺条件:2.1布洛芬、淀粉、硬脂酸镁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
2.2计量器具经校验,并在使用有效期内,称量准确值达到处方投料量规定。
2.3原铺料必须过100目筛。
2.4淀粉桨使用时温度低于30℃。
2.5片子的重量差异及溶出度应符合规定。
2.6内外包装材料应符合质量标准。
2.7原铺料的粉碎、过筛、配制、干燥、混合、压片、包衣、分装均在30万级区进行,装箱、捆扎在一般生产区进行。
六、工序质量控制点:七、工艺流程图:称 量 淀粉混 合配 制 10% 淀粉桨干 燥整 粒总 混压 片包 衣 滑石粉、糖桨分 装包 装质量全检入 库中间体质量检验 聚已烯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