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汇总题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练习题附答案.pptx

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儒家主张“天下为公”,人们应该共担社会责任。“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原文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意思是当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为人们所共有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构想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反映 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讲的 就是士人的志向抱负。正如钱穆所说:“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建本于一己,而直达于天下。只求一种人与人相处之道 来融通解决人类间一切问题,而期求达于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大同太平的大理想。”由此可见,平天下的天下观” 体现着“和合”精神,以公治世的理念。期望能够消除一切分别,人人共同承担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达到大 同世界的理想。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和谐、和陛的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同中国当 代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B.疆域、地域 C.国都 D.都邑 .《说文》指出:“木下日本”,本指的是。 A.本质 B.根本 C.树根 D.纸张 .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和谐、和睡的民族,历来讲求。 A.天下一家 B.公平正义 C.互助共赢 D.立己达人 .()是“天下观”的基本目标
A.和平 B.发展 C.共赢 D.合作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君子文化的概括?。 A.意 .志 C.行 D.仁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君子之道一意”的含义?。 A.仁爱 .正义 C.意念 D.恭敬
.“义”,即人际关系以及人类活动期间应该追求的最高道德价值以及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 .经商为求利,但在明清时期,很多徽州商人经商却非义不取,甚至宁可失利,不可失义。 .“诚”“信”相通。古人有诚信相通的论述,“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这里指出诚信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信是 人道的法则。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四部作品?A.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B.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C. 《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D. 《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水浒传》答案:A2.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春节C. 感恩节D. 情人节答案:B3.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A. 牡丹B. 玫瑰C. 菊花D. 荷花答案:A二、填空题4. 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______。
答案:火药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______朝。
答案:隋6.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音是指宫、商、角、徵、______。
答案:羽三、简答题7. 简述中国春节的主要习俗。
答案: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给红包等,象征着辞旧迎新,祈求来年吉祥如意。
8. 描述中国传统婚礼中的“三拜九叩”仪式。
答案:“三拜九叩”是中国传统婚礼中的重要环节,新人需向天地、高堂(双方父母)及彼此三拜,每拜三次,共九次,以示对天地、长辈及配偶的尊重和敬意。
四、论述题9. 论述中国京剧的艺术特点。
答案: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其艺术特点包括脸谱化的角色分类、夸张的表演手法、丰富的唱腔和音乐、以及高度程式化的动作和舞台设计。
京剧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分析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
答案:中国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意境美著称。
线条流畅自然,结构均衡和谐,通过不同的笔法和墨色变化,展现出书法家的个性和情感。
书法作品不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春节C. 感恩节D. 万圣节答案:B. 春节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不包括以下哪部?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答案:D. 《史记》3.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什么?A. 五种不同的戏剧情节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C. 五种不同的戏剧音乐D. 五种不同的戏剧道具答案: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4.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艺术?A. 书法B. 京剧C. 茶艺D. 油画答案:D. 油画5.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包括哪项?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所有以上答案: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1. 请写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种主要哲学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儒家、道家、法家2. 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__________。
答案:农历新年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是指通过诗词歌赋等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艺术。
答案:文学4.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以其精美的图案和色彩而闻名。
答案:刺绣5.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棋类游戏,有着超过3000年的历史。
答案:围棋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答:中国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仅是关于饮茶的行为,还包括了茶道、茶艺、茶宴等多种形式。
茶文化强调的是一种以茶为媒介的礼仪、交际和修身养性的活动。
在中国,茶被视为一种社交媒介,通过品茶、赏茶、交流茶艺,人们可以增进友谊、陶冶情操。
2. 描述中国春节的主要习俗。
答: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主要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通常用红纸写上吉祥的话语,然后贴在门框上,以期带来好运。
放鞭炮则是用来驱邪避凶,迎接新年的到来。
拜年是亲友间互相拜访,祝福对方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传统文化考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传统戏曲中,被誉为“国剧”的是哪一种?A. 京剧B. 越剧C. 黄梅戏D. 豫剧答案:A2.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端午节C. 中秋节D. 万圣节答案:D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属于其中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望远镜答案:E4. 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唐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辛弃疾答案:D5. 中国传统建筑中,屋顶的“飞檐”设计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 装饰B. 排水C. 遮阳D. 防风答案:B6. 以下哪一项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A. 针灸B. 瑜伽C. 按摩D. 物理治疗答案:A7.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院试答案:C8.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的传统乐器?A. 古筝B. 琵琶C. 吉他D. 二胡答案:C9. 中国传统绘画中,以墨色为主,强调意境的画派是?A. 工笔画B. 写意画C. 油画D. 水彩画答案:B10. 以下哪一位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米开朗基罗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中国传统服饰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服饰类型?A. 汉服B. 旗袍C. 唐装D. 西装答案:A, B, C12. 以下哪些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A. 贴春联B. 吃月饼C. 赏月D. 送圣诞卡答案:A, B, C13.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中,以下哪些属于“四书”?A. 《大学》B. 《中庸》C. 《诗经》D. 《论语》答案:A, B, D14. 以下哪些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A. 京剧B. 皮影戏C. 油画D. 相声答案:A, B, D1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学作品?A. 《诗经》B. 《红楼梦》C. 《哈姆雷特》D. 《史记》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6. 简述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部著作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答案:B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屈原B.伍子胥C.曹娥D.介子推答案:A解析:端午节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曹娥是东汉时期的孝女,介子推与寒食节有关。
3.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针灸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不属于四大发明。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答案:B5. 京剧的主要唱腔有()A.西皮和二黄B.高腔和昆腔C.吹腔和拨子D.南梆子和四平调答案:A解析:京剧的主要唱腔为西皮和二黄。
西皮的曲调比较明快亮丽,二黄的曲调则较为深沉舒缓。
高腔是弋阳腔等戏曲的唱腔,昆腔是昆曲的唱腔,吹腔和拨子是徽剧等的唱腔,南梆子和四平调是京剧的辅助唱腔。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______。
答案:数解析:“六艺”是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2. 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吃年夜饭、______等。
答案:守岁(或拜年等合理答案)解析:春节有很多习俗,守岁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拜年是春节期间走访亲友互相祝贺新年等。
4. 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是______结构。
答案:木构架解析:木构架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这种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5. 书法中的“颜筋柳骨”,“颜”指的是颜真卿,“柳”指的是______。
2024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80题)

2024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80题)1、《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A、忠义;B、孝悌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出现。
3、“实事求是”一词出自哪部典籍?(D)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C)A、陆游;B、岳飞;C、辛弃疾;D、李清照。
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B)A、楷书;B、小篆;C、鸟虫文;D、行书。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B)A、妻子;B、兄弟;C、朋友;D、父亲。
7、宣纸得名于它的:(C)A、用途;B、材质;C、产地;D、使用人群。
8、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C)A、杏月;B、桃月C、榴月D、荷月。
9、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C)A、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B、北风历兮肃冷冷,胡笳动兮边马鸣;C、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0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什么?(B)A、农耕;B、军政;C、养马;D、水利。
11、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
旗袍是:(八)A、左襟压右襟;B、右襟压左襟。
12、《三国演义》中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八)A、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3、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八)A、一位画家;B、八位画家。
14、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八)A、菊;B、梅;C、竹。
15、、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着金、木、水、火、土。
后来又增加了两根弦,这两根弦代表:(D)A、天、地;B、南、北;C、阴、阳;D、文、武。
16、下面哪个诗句描写的不是古琴?(B)A、欲把心事付瑶琴;B、一弦一柱思华年;C、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D、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中国传统文化题库.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320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26题)(一)民风民俗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2.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B)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4.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意义?(C)A.纪念屈原B.纪念伍子胥C.纪念范蠡D.纪念秋瑾5.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D)A.浴兰节B.女儿节C.地腊D.中天节6.三冥节指的是(B)A.鬼节五月节下元节B.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C.鬼节端午节中元节D.重阳节冥节下元节7.重阳节的传说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A)A.恒景B.后羿C.王维D.张衡8.我国传统图案里以石榴象征(A)A.多子B.多福C.多寿 D.多财9.重阳节,人们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和喝(A)的风俗。
A.菊花酒B.雄黄酒C.葡萄酒D.黄酒10.真正意义上的春联出现在(D)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1.下列哪一项不是“年初一,不吃稀”的意思(A)A.为了过好年B.为转变贫穷命运C.为避免下一年犯糊涂D.祈求来年新气象12.清明、中元、寒衣被称为三大鬼节,清明扫墓在(A)已成习俗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13.新娘出嫁时蒙上红盖头,最早的原因是(A)A.碍于兄妹身份B.红色彰显喜庆C.用于比魔驱邪D.遮挡新娘羞涩14.妈祖是中国海洋的保护神,对她的崇拜始于(C)A.隋代B.唐代C.宋代D.元代(二)民间艺术15.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A)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铜鼎16.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17.全部是浙江省的瓷窑是(A)A.瓯窑余杭窑婺州窑龙泉窑B.武义窑龙泉窑余杭窑临汝窑C.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德化窑D.余杭窑龙泉窑临汝窑德清窑(三)中华地理18.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19.“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2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21.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22.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23.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A河南B甘肃C陕西D山东24.在中国名山中,五岳位置显著,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25.我国古代元明时期的地图是(A)A.朱思本的《舆地图》B.《五岳真形图》与等高线的运用C.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D.贾耽及其《海内华夷图》26.古代地理中划分阴阳有一套理论,其中表述山川河流的“阴”是指(B)A.山南水北B.山北水南C.山南水南D.山北水北(四)汉子汉语27.“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28.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B)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29.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3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A.60--70岁B.70—80岁C.80---100岁D.100岁以上31、“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32.“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33.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34.成语“偃旗息鼓”中的“偃”是指什么(C)A.摘下B.收起C.放倒D.转移3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之口(A)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36.“三折肱而成良医”,其中的“三”并非是实际数目,下列何种不是此用法?(D)A.三思而行B.九死一生C.百炼成钢D.二八佳人37.下列成语中,哪个不适应用来形容“美女”?(B)A.闭月羞花B.春花秋月C.沉鱼落雁D.国色天香38.“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是哪位人物的名言?(A)A.陈廷焯B.苏轼C.葛洪D.杜甫39.迄今所知,我国较成熟的最古老文字是(B)。
中华传统文化复习题

一. 单选题(共9题)1.【单选题】中国历史文化形成的主要地理环境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降雨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农业区域与牧业区域有明显分界C、人口分布的总格局是东南稠密,西北稀疏D、中国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正确答案:D2.【单选题】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如果人们长期被束缚在固定的区域和土地上,很容易形成的心理特征是A、崇尚科学B、因循守旧C、冒险创新D、锐意改革正确答案:B3.【单选题】中国封建时代历代统治阶级的基本政策是A、重视工业B、重视商业C、重视农业D、重视服务业正确答案:C4.【单选题】“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的“文”是指A、占星术B、祭祀上天的文字C、文字D、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正确答案:D5.【单选题】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文化的主导地位的是A、儒家学说B、法家学说C、佛教D、道教正确答案:A6.【单选题】在关于文化的定义中,认为文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这是对( )的定义A、广义文化B、狭义文化C、文化现象D、文化成果正确答案:A7.【单选题】狭义的文化侧重指的( )A、物质财富B、行为方式C、能力习惯D、人类的意识形态和精神创造正确答案:D8.【单选题】人类生存发展和人类文化发展的最基本的环境是( )A、地理环境B、政治环境C、经济环境D、人文环境正确答案:A9.【单选题】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正确答案:B二. 多选题(共4题)10【多选题】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是( )A、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B、有助于继承优秀传统,创造美好未来C、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文素质D、有助于发掘传统文化的底蕴,促进经济发展E、有助于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正确答案:ABCDE11.【多选题】古人所理解的“文化”这个概念中,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进而“文”字又有许多引申意义( )A、引申为文字、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绪论单元测试•名称中国传统文化•对应章节绪论•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2-17 23:59•题目数5•总分数5•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5•第1部分•总题数:5•1【单选题】(1分)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A.以人为本B.崇德重义C.载道化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 《周易.贲》B.《周易.艮》C.《周易.震》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文”不包括()A.天文B.地文C.物文D.人文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儒道互补B.儒、释、道三家并列C.“易”、“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A.中和为美B.中庸之道C.阴阳五行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第一章单元测试•名称中国传统文化•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2-17 23:59•题目数4•总分数4•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4•第1部分•总题数:4•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B.以民为贵C.以仁为本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C.夫妇有别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C.辩证逻辑D.天人合一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第二章单元测试•名称中国传统文化•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2-17 23:59•题目数9•总分数9•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9•第1部分•总题数:10•1【单选题】(1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A.仁B.义C.礼D.知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颜渊问仁,子曰:()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为仁C.仁者其言也讱D.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A.博学B.审问C.明辨D.自我修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中寻找共性B.个性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天的涵义包括:()A.神性义B.道德义C.自然义D.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董仲舒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A.人与自然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C.人的身心和谐D.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A.尽心B.慎独C.仁礼的统一D.穷理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荀子提出过:()A.天人交相胜B.制天命而用之C.尽心、知性、知天D.不以人灭天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第三章单元测试•名称中国传统文化•对应章节第三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2-17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第1部分•总题数:10•1【单选题】(1分)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史官B.祭司C.司马D.礼官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A.和静清寂B.清虚卑弱,.C.仁义礼智D.恭宽敏惠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A.祭神如神在B.未知生,焉知死C.无神论D.怀疑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A.善利万物而不争B.,. 推己及人C.居善地D.处众人之所恶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A.治人事天莫若啬B.圣人无常心C.上善若水D.物壮则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多选题】(1分)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B.《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C.《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D.《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多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相反相成B.反向思维C.道法自然D.祸福相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多选题】(1分)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A.,. 不妄为B.不作为C.不多为D.有所不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多选题】(1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C.“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多选题】(1分)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A.忠恕之道B.弱者,道之用C.天之道,利而不害D.天道酬勤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第四章单元测试•名称中国传统文化•对应章节第四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2-17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第1部分•总题数:10•1【单选题】(1分)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A.辁才讽说之徒,.B.任公子C.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D.万物之一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A.老子B.孔子C.庄子D.惠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述了几遍?()A.,. 一遍B.二遍C.三遍D.四遍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A.孰知正处B.孰知正色C.孰知正味D.孰知正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天籁B.地籁C.人籁D.道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地籁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A.大地B.百围之木C.水面D.天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之人无己B.神人无功C.圣人无名D.以自为是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A.养形为主B.养性为主C.养气为主D.养情为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A.厨师B.屠户C.治国者D.尸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单选题】(1分)下面四者中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A.遁天背情B.遁天之刑C.帝之悬D.悬解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第五章单元测试•名称中国传统文化•对应章节第五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2-17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第1部分•总题数:10•1【单选题】(1分)“佛”意思是什么?A.智者、觉者B.神仙C.庙里的塑像D.传说中的人物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A.尼泊尔B.古印度C.中国D.泰国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A.公元前6世纪B.秦代C.三国时期D.西汉末、东汉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A.普救寺白马寺C.少林寺D.南华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是哪位高僧所言?A.玄奘B.迦叶摩腾C.鸠摩罗什D.不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神光B.迦叶摩腾C.法兰D.梁武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A.《大菩提藏经》B.《大唐西域记》C.《大乘起信论》D.《瑜伽师地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谁的言论?释迦牟尼B.慧能C.弘忍D.慧远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谁的诗句?A.陶渊明B.慧能C.慧远D.王维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单选题】(1分)佛祖“灵山拈花微笑”,确立了什么样的说法方式?禅宗公案,佛教故事B.当头棒喝,单刀直入C.不立文字,教外别传D.语语机锋,步步莲花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第六章单元测试•名称中国传统文化•对应章节第六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2-17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第1部分•总题数:10•1【单选题】(1分)根据音乐的不同,“风”是《诗经》中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下列不属于“风”的是()A.《七月》《生民》C.《东山》D.《硕鼠》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诗经》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艺术手法是()A.赋B.比C.兴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中国戏剧臻于成熟的标志是()A.京剧B.,. 秦腔C.梆子D.元杂剧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高峰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厢记》D.《红楼梦》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红楼梦》中被称为“混世魔王”的人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