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中南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三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合集下载
中南大学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演示文档

肾功能减退
酸性产物↑
乳酸血症 AG ↑见于
酮血症
外源性阴离子存积:
甲醇中毒、水杨酸中毒
例题:患者,女,45岁,因高血压病史5年,蛋白尿 3年,恶心、呕吐、厌食2天就诊. 检查有水肿,高 血压。 化验结果 : 7.30, 2 20, 3 - 9 L, 127, 6.7, 88 , 1.5。
pH ∝ HCO3-
第一节 酸碱的自稳态 ()
Acid-base balance: 酸碱平衡,指生理情况下,机体能自觉维
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的过程。
Acid-base disturbance: 酸碱平衡紊乱,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
酸碱超量负荷或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 而导致体液内环境酸碱度稳定性的破坏.
What is Acid ? What is Base ?
0
+3.0
正常
代碱
四、阴离子间隙( , )
1. 定义: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 , )与未测定的阳 离子( , )的差值,即。
2. 正常值:12±2
根据电中性定律: (3)
(3) =12±2
3. 意义 ↓ 临床意义不大,见于↓或↑,如 低蛋白血症。 ↑ 很有临床意义,可帮助区分代谢性酸中 毒的类型。 (>16, 代酸)
|33~46mmHg| (4.39~6.25kPa)
CO2呼出过多
正常
呼碱或代偿后的代酸
CO2潴留 呼酸或代偿后的代碱
三、代谢指标 (一) 3-
实际碳酸氢盐( , ) 标准碳酸氢盐( , )
1. 定义 :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2, 实际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所测得的 血浆3-浓度。 (反映呼吸,代谢两因素)
1. 定义:血浆中物理溶解状态的CO2分子产生的张力。 2. 正常值:33 ~ 46 mmHg (平均:40mmHg)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紊乱

维持 HCO3浓度
发生时间
立即
数分钟
数小时
骨骼组织代偿(慢性代酸): Ca3(PO4)2 + 4H+ 3Ca2+ + 2H2PO4后果:骨质脱钙、骨质软化。
正常体液中的H+主要来自: 答案:E
A.食物摄入的H+ B.含硫氨基酸氧化产生的H+ C.磷酸分解代谢产生的H+ D.酮体和乳酸 E.碳酸释出的H+
pH ∝ HCO3-
PaCO3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失调
一、代谢性酸中毒 二、呼吸性酸中毒 三、代谢性碱中毒 四、呼吸性碱中毒
一、代谢性酸中毒——临床上最常见
• 概念★: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pH下降。
(一)原因和机制★:
H+ HCO3-
HCO3-
(一)原因 和机制★ :
HCO3 –丢失 或H+增多
吐、厌食就诊,检查有水肿,高血压,化验结果 :
pH 7.30, PaCO2 20mmHg,HCO3- 9mmol/ L, Na+ 127mmol/L,K+6.7mmol/L,Cl- 88mmol/L ,
BUN 1.5g/L。
AG
问: ①有无酸碱失衡?属于哪一型?
②如果不看病史,能不能分析?怎么看?
③为什么PaCO2也会下降? ④有无AG的改变?说明了什么问题?
意义:
pH∝
HCO3PaCO2
✓反映代谢因素; ✓BE正值增加,碱过多; ✓BE负值增加,碱不足。
(六)阴离子间隙(AG)
• 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 离子的差值。
ClNa+
HCO3-
AG UC UA
AG =UA - UC =Na +- (Cl- + HCO3- ) =140 -( 104 + 24 )
发生时间
立即
数分钟
数小时
骨骼组织代偿(慢性代酸): Ca3(PO4)2 + 4H+ 3Ca2+ + 2H2PO4后果:骨质脱钙、骨质软化。
正常体液中的H+主要来自: 答案:E
A.食物摄入的H+ B.含硫氨基酸氧化产生的H+ C.磷酸分解代谢产生的H+ D.酮体和乳酸 E.碳酸释出的H+
pH ∝ HCO3-
PaCO3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失调
一、代谢性酸中毒 二、呼吸性酸中毒 三、代谢性碱中毒 四、呼吸性碱中毒
一、代谢性酸中毒——临床上最常见
• 概念★: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pH下降。
(一)原因和机制★:
H+ HCO3-
HCO3-
(一)原因 和机制★ :
HCO3 –丢失 或H+增多
吐、厌食就诊,检查有水肿,高血压,化验结果 :
pH 7.30, PaCO2 20mmHg,HCO3- 9mmol/ L, Na+ 127mmol/L,K+6.7mmol/L,Cl- 88mmol/L ,
BUN 1.5g/L。
AG
问: ①有无酸碱失衡?属于哪一型?
②如果不看病史,能不能分析?怎么看?
③为什么PaCO2也会下降? ④有无AG的改变?说明了什么问题?
意义:
pH∝
HCO3PaCO2
✓反映代谢因素; ✓BE正值增加,碱过多; ✓BE负值增加,碱不足。
(六)阴离子间隙(AG)
• 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 离子的差值。
ClNa+
HCO3-
AG UC UA
AG =UA - UC =Na +- (Cl- + HCO3- ) =140 -( 104 + 24 )
病理生理学习题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A畅谷氨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酶活性↑
B畅碳酸酐酶活性↑
C畅丙酮酸脱氢酶活性↓
D畅γ-氨基丁酸转氨酶活性↓ E畅谷氨酸脱羧酶活性↓
41畅某溃疡病并 发 幽 门 梗 阻 患 者, 因 反 复 呕 吐 入 院, 血 气 分 析 结 果 如 下: pH 7畅49, PaCO2
48 mmHg,[ HCO3-]36 mmol /L,该患者酸碱失衡的类型是( ) 。
C畅细胞外 K +内移,肾近曲小管 H + -Na +交换↓
D畅细胞内 K +释出,肾近曲小管 H + -Na +交换↑
E畅细胞内 K +释出,肾近曲小管 H + -Na +交换↓
38畅低钾血症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是( ) 。
血
浆
[
HC
O- 3
]
血浆[H +]
细胞内[H +]
尿液[H +]
A畅
D畅皮质集合管 E畅髓质集合管
9畅肾小管酸化尿液的部位与方式是( ) 。
A畅近曲小管 H + -ATP 酶泵分泌 H + B畅近曲小管 H + -Na +交换
C畅远曲小管 H + -Na +交换
D畅集合管 H + -K +交换
第三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21
E畅集合管 H +泵泌 H +
E畅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33畅严重呼吸 性 酸 中 毒 患 者 出 现 精 神 错 乱 和 谵 妄 时, 下 列 治 疗 措 施 哪 一 项 是 错 误 的?
第三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23
( )
A畅治疗原发病
B畅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C畅使用中枢镇静剂
D畅改善肺通气功能
E畅使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C畅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SB ✓SB正常, AB< SB, 表示CO2排出过多,PaCO2 ↓(呼碱,代偿后的代酸)
34
4.Buffer base(BB)
反映酸碱平衡常用的指标及意义
血浆中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
负离子:HCO3-、Hb-、Pr- 等。 Normal range:45~55mmol/L
调节迅速,数分钟达高峰
1.中枢调节为主 PaCO2
PaCO2↑ →脑脊液 [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 延髓腹外侧表面,对H+有极高反应性)→兴奋呼吸中枢 →肺通气量↑↑ → PaCO2 ↓ 。
PaO2、pH、PaCO2
PaO2 ↓ (敏感,<60mmHg) 、pH↓和PaCO2 ↑ →刺激外周化 学感受器(主动脉体、颈动脉体感受器)→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 →肺泡通气量↑。
【Significance】
区分不同类型代谢性酸中毒;
AG
分析某些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AG↑血[Cl-]正常;AG正常血[Cl-]↑。
37
主要就是HCO3-,还有BB、BE。
反应呼吸的指标
有PaCO2、AB-SB
例题:患者,女,45岁,有高血压病史5年,蛋白尿3年,一年 多前医生告诉她有肾损害,病人因恶心、呕吐、厌食就诊,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单纯型 混合型
26
pH值
动脉血CO2分压(PaCO2)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缓冲碱 碱剩余 阴离子间隙
27
1. pH 概念: 溶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
正常值:动脉血pH 7.35~7.45
意义: pH↓:失代偿性酸中毒
pH↑:失代偿性碱中毒
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血浆pH 明显与
34
4.Buffer base(BB)
反映酸碱平衡常用的指标及意义
血浆中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
负离子:HCO3-、Hb-、Pr- 等。 Normal range:45~55mmol/L
调节迅速,数分钟达高峰
1.中枢调节为主 PaCO2
PaCO2↑ →脑脊液 [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 延髓腹外侧表面,对H+有极高反应性)→兴奋呼吸中枢 →肺通气量↑↑ → PaCO2 ↓ 。
PaO2、pH、PaCO2
PaO2 ↓ (敏感,<60mmHg) 、pH↓和PaCO2 ↑ →刺激外周化 学感受器(主动脉体、颈动脉体感受器)→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 →肺泡通气量↑。
【Significance】
区分不同类型代谢性酸中毒;
AG
分析某些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AG↑血[Cl-]正常;AG正常血[Cl-]↑。
37
主要就是HCO3-,还有BB、BE。
反应呼吸的指标
有PaCO2、AB-SB
例题:患者,女,45岁,有高血压病史5年,蛋白尿3年,一年 多前医生告诉她有肾损害,病人因恶心、呕吐、厌食就诊,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单纯型 混合型
26
pH值
动脉血CO2分压(PaCO2)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缓冲碱 碱剩余 阴离子间隙
27
1. pH 概念: 溶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
正常值:动脉血pH 7.35~7.45
意义: pH↓:失代偿性酸中毒
pH↑:失代偿性碱中毒
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血浆pH 明显与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紊乱

奋性等。
03
酸碱平衡紊乱的实例分 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总结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常 见的酸碱平衡紊乱,主要表 现为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 。
详细描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见于1 型糖尿病患者,也可由2型 糖尿病急性加重引起。其主 要原因是胰岛素不足或胰岛 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脂 肪动员增加,产生大量酮体 ,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酸碱平衡的重要性
酸碱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酸碱平衡紊乱可能导致许多疾病 和并发症。
酸中毒和碱中毒都会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酸中毒可导致心肌收缩力减 弱、心率失常、血管扩张、肺水肿等,而碱中毒则可能导致低钾、低钙等电解质 紊乱以及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等。
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体内存在多种缓冲物质,如碳酸氢盐、磷酸盐、血红蛋白等,它们可以 中和多余的酸或碱,维持血液pH值的稳定。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 学》酸碱平衡紊乱
2023-11-10
目录
• 酸碱平衡概述 •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 酸碱平衡紊乱的实例分析 • 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酸碱平衡概述
酸碱平衡的定义
酸碱平衡是指体内各种缓冲物质通过调节酸性和碱性物质的 产生和排出,维持血液pH值在正常范围内的过程。
正常血液pH值范围为7.35-7.45,当pH值低于7.35时为酸中 毒,高于7.45时为碱中毒。
感谢观看
04
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 影响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律失常
酸中毒或碱中毒可导致 心律失常,因为酸碱平 衡紊乱会影响心肌细胞 的正常功能。
血压变化
酸碱平衡紊乱可导致血 压变化,因为酸中毒或 碱中毒会影响血管收缩 和舒张功能。
03
酸碱平衡紊乱的实例分 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总结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常 见的酸碱平衡紊乱,主要表 现为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 。
详细描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见于1 型糖尿病患者,也可由2型 糖尿病急性加重引起。其主 要原因是胰岛素不足或胰岛 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脂 肪动员增加,产生大量酮体 ,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酸碱平衡的重要性
酸碱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酸碱平衡紊乱可能导致许多疾病 和并发症。
酸中毒和碱中毒都会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酸中毒可导致心肌收缩力减 弱、心率失常、血管扩张、肺水肿等,而碱中毒则可能导致低钾、低钙等电解质 紊乱以及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等。
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体内存在多种缓冲物质,如碳酸氢盐、磷酸盐、血红蛋白等,它们可以 中和多余的酸或碱,维持血液pH值的稳定。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 学》酸碱平衡紊乱
2023-11-10
目录
• 酸碱平衡概述 •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 酸碱平衡紊乱的实例分析 • 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酸碱平衡概述
酸碱平衡的定义
酸碱平衡是指体内各种缓冲物质通过调节酸性和碱性物质的 产生和排出,维持血液pH值在正常范围内的过程。
正常血液pH值范围为7.35-7.45,当pH值低于7.35时为酸中 毒,高于7.45时为碱中毒。
感谢观看
04
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 影响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律失常
酸中毒或碱中毒可导致 心律失常,因为酸碱平 衡紊乱会影响心肌细胞 的正常功能。
血压变化
酸碱平衡紊乱可导致血 压变化,因为酸中毒或 碱中毒会影响血管收缩 和舒张功能。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方法与步骤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了解患者症状、体征、用药史、家族史等信 息。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频率、节律 及深度。
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测定血液pH、HCO₃⁻ 、PCO₂及血浆H⁺浓 度等指标。
如肺功能检查、心电图监测及影像学检查等 。
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原则与措施
去除病因
包括酸中毒、碱中毒和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或相互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的病因与病理生理过程
病因: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多个系统 的疾病。
病理生理过程
1. 代谢性酸中毒:由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物 质代谢障碍,导致酸性代谢产物增多或HCO₃⁻丢失过多 。
缓冲系统调节
通过缓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是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主要由于固定酸过多、碱性物质缺乏或利用
障碍引起。
代谢性酸中毒典型表现为:高血钾、低血钙 、呼吸加深加快、血压下降等。
总结词:由固定酸过多、碱性物质缺乏或利 用障碍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
针对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发病因 进行干预,如停止使用引起酸中毒 的药物等。
纠正电解质紊乱
根据患者血电解质水平,适当补充 缺乏的电解质,如钾、钠、镁等。
调整酸碱平衡
根据患者血液pH值,适当补充碱性 药物或酸性药物,使血液pH值维持 在正常范围。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症治 疗,如纠正休克、抗感染等。
病例三:呼吸性酸中毒的诊治
总结词
呼吸性酸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 主要由呼吸道阻塞或呼吸中枢受抑制引起。
详细描述
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

尿比重和渗透压
反映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可间接判断肾脏对酸 碱平衡的调节能力。
尿蛋白和尿糖
异常情况下可能提示肾脏损害或糖尿病等代谢性 疾病,影响酸碱平衡。
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项目
血清电解质
包括Na+、K+、Cl-等离子浓度, 对判断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有重要作用。
肾功能检查
包括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反映 肾脏排泄废物和调节酸碱平衡的 能力。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介绍酸碱平衡紊乱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 鉴别诊断要点。
ABCD
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机制
详细阐述各种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机制。
治疗原则与措施
根据不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提出相应的治疗 原则和具体措施。
新型检测技术和治疗方法介绍
新型检测技术
如血气分析、电解质检测等,能够更准确地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和严重程 度。
腹泻
大量丢失肠液,导致HCO3-丢失 过多,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呕吐
大量丢失胃液,导致H+丢失过 多,引发代谢性碱中毒。
肠梗阻
肠道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导致 肠腔内压力升高和肠壁血液循环
障碍,可能引发酸碱失衡。
其他系统疾病导致酸碱失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由于胰岛素缺乏和升糖激素过多,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 乱,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可引发呼吸性酸中毒。
泌尿系统疾病导致酸碱失衡
肾功能衰竭
肾脏排泄H+和重吸收 HCO3-功能障碍,导致代 谢性酸中毒。
肾小管酸中毒
肾小管重吸收HCO3-障碍 或H+分泌障碍,导致代谢 性酸中毒。
肾盂肾炎
感染导致肾脏炎症反应, 影响肾脏酸碱调节功能, 可能引发代谢性酸中毒或 碱中毒。
反映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可间接判断肾脏对酸 碱平衡的调节能力。
尿蛋白和尿糖
异常情况下可能提示肾脏损害或糖尿病等代谢性 疾病,影响酸碱平衡。
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项目
血清电解质
包括Na+、K+、Cl-等离子浓度, 对判断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有重要作用。
肾功能检查
包括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反映 肾脏排泄废物和调节酸碱平衡的 能力。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介绍酸碱平衡紊乱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 鉴别诊断要点。
ABCD
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机制
详细阐述各种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机制。
治疗原则与措施
根据不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提出相应的治疗 原则和具体措施。
新型检测技术和治疗方法介绍
新型检测技术
如血气分析、电解质检测等,能够更准确地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和严重程 度。
腹泻
大量丢失肠液,导致HCO3-丢失 过多,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呕吐
大量丢失胃液,导致H+丢失过 多,引发代谢性碱中毒。
肠梗阻
肠道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导致 肠腔内压力升高和肠壁血液循环
障碍,可能引发酸碱失衡。
其他系统疾病导致酸碱失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由于胰岛素缺乏和升糖激素过多,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 乱,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可引发呼吸性酸中毒。
泌尿系统疾病导致酸碱失衡
肾功能衰竭
肾脏排泄H+和重吸收 HCO3-功能障碍,导致代 谢性酸中毒。
肾小管酸中毒
肾小管重吸收HCO3-障碍 或H+分泌障碍,导致代谢 性酸中毒。
肾盂肾炎
感染导致肾脏炎症反应, 影响肾脏酸碱调节功能, 可能引发代谢性酸中毒或 碱中毒。
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2024)

酸性药物
如氯化铵,可用于治疗代谢性 碱中毒,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
的副作用。
利尿剂
对于部分酸碱平衡紊乱患者, 可通过使用利尿剂促进肾脏排
酸或保碱功能。
其他药物
如钾盐、钙盐等,可根据患者 具体病情进行选择和使用。
2024/1/29
22
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
呼吸调整
对于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患者,可通 过调整呼吸频率、深度等方式进行改 善。
8
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体内酸性物质产生过多或碱性物质丢失过多,引起血浆HCO3-原发性降低 ,进而引发代谢性酸中毒。常见原因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尿 毒症等。
代谢性碱中毒
由于体内碱性物质产生过多或酸性物质丢失过多,引起血浆HCO3-原发性升高 ,进而引发代谢性碱中毒。常见原因包括呕吐、长期胃吸引术、幽门梗阻等。
2024/1/29
常规体检
01
定期进行尿常规、血常规、生化等常规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
酸碱平衡紊乱等问题。
专业咨询
02
如出现疑似酸碱平衡紊乱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
的意见。
积极治疗
03
一旦确诊为酸碱平衡紊乱,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及时
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
27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损。
19
血气全套分析
包括动脉血和静脉血的 多项指标,可全面评估 患者的酸碱平衡和气体
交换状况。
05
治疗原则与措施选择
2024/1/29
20
针对不同类型酸碱平衡紊乱治疗原则
呼吸性酸中毒
治疗重点在于改善通气功能, 排出体内潴留的二氧化碳,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 ∝ HCO3-
1.有无酸碱失衡?属于哪一型?
PaCO2
2.如果不看病史,能不能分析?怎么看?
3.为什么PaCO2也会下降? 4.有无AG的改变?有什么意义?
5.除了代酸外,还有没有其他酸碱失衡?
分析酸碱失衡病例的基本思路和规律 一看pH, 定酸中毒or碱中毒 二看病史, 定HCO3 –和PaCO2谁为原发or继发改变
(一) 定义(Concept)
原发性HCO3- ↓ , 而导致pH↓。
(二) 原因(Causes)
酸多, 碱少
1、 酸多(消耗HCO3-):
1)固定酸产生↑: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
2)酸的排出↓:严重肾衰 体内固定酸排出↓
RTA І型 集合管泌氢减少
3)外源性酸摄入过多:
H+在体内蓄积
水杨酸中毒
第一节 酸碱的自稳态 (Acid-base homeostasis)
Acid-base balance: 酸碱平衡,指生理情况下,机体能自觉维
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的过程。
Acid-base disturbance: 酸碱平衡紊乱,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
酸碱超量负荷或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 而导致体液内环境酸碱度稳定性的破坏.
正常
AG正常型代酸 AG增高型代酸
(四) 机体的代偿(Compensation)
1. 血液的缓冲代偿调节作用
2. 肺的代偿调节作用(主要的代偿调节方式)
呼吸加深加快
CO2
3.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H+K+交换↑
高血钾
4. 肾的代偿调节作用 CA和谷氨酰胺酶活性↑ 泌H+↑, 泌 NH4+↑,重吸收HCO3-↑
|33~46mmHg| (4.39~6.25kPa)
CO2呼出过多
正常
呼碱或代偿后的代酸
CO2潴留 呼酸或代偿后的代碱
三、代谢指标 (一) HCO3-
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 AB) 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 SB)
1. 定义 AB: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aCO2, 实际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所测得的 血浆HCO3-浓度。 (反映呼吸,代谢两因素)
实际PaCO2 =37, 超过预测最高值34,为代酸合并呼酸
例 1.3 肾炎发热患者: pH 7.39,HCO3-14mmol/L,PaCO2 24mmHg;
预测PaCO2 =1.5×14+8±2=29±2=27~31 实际PaCO2 =24,低于预测最低值27,为代酸合并呼碱
(五) 血气参数(Blood-gas parameters)
HCO3TCO2 BE SBC SAT O2CT
23.1mm/L 24.3mm/L - 0.9 mm/L 23.5 mm/L 98.1% 20.7ml%
1.什么是酸碱平衡紊乱,机体对酸碱平衡是怎样进行调节的? 2.一个病人的pH等于7.4,他有不有酸碱失衡? 为什么? 3.一个病人的pH、PaCO2、HCO3-均正常,他有不有酸碱失衡? 为什么? 4.怎样分析一个酸碱平衡紊乱的病例? 5.代谢性酸中毒有哪些特点?对机体有何影响? 6.呼吸性酸中毒有哪些特点?对机体有何影响? 7.代谢性碱中毒有哪些特点?对机体有何影响? 8.呼吸性碱中毒有哪些特点?对机体有何影响? 9.怎样判断一个病例是单纯型还是混合型酸碱失衡? 10.混合型酸碱失衡有哪些类型? 各有何特点?
3) 血液稀释性HCO3-↓:大量输入G.S或N.S。
肾小管性酸中毒:
(renal tubular acidosis, RTA)
是指一种以肾小管排酸障碍为主的疾病, 而 肾小球功能一般正常。严重酸中毒时,尿液却呈碱 性或中性。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І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集合管主动泌H+功能 , 造成H+在体内蓄积,导致血浆HCO3- ↓。
组织细胞的缓冲: 作用强,3-4h起作用,但易造成电解质紊乱
肺的调节: 效能最大,30min达高峰;但仅对CO2有作用
肾的调节: 对排固定酸及保碱作用大;但起效慢(3-5)
第二节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 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Acid-base parameters)
血气分析仪:
判断酸碱状态的主要工具. 它能自动 测出pH(或H+)和PaCO2,并根据Henderson— Hassalbalch公式计算出HCO3-及其他酸碱参数
What is Acid ? What is Base ?
表3-1 全血中的缓冲系统
表3-2 全血中各缓冲系统的含量与分布
缓冲系统
占全血缓冲系统%
血浆HCO3-
35
红细胞HCO3-
18
Hb-及HbO2-
35
Pr-
7
HPO42-
5
2. 组织细胞的缓冲作用( Role of cell)
离子交换: H+ K+和Cl细胞内缓冲体系:
第三章 酸碱平衡和 酸碱平衡紊乱
(Acid-base balance and Acid-base disturbance)
中南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涂自智
TIME DATE TYPE PTID OPID TEMP HB pH PaCO2 PO2
15:09 FEB 04, 2004 PRTERIAL 0261 123 37.0oC 14.9 G% 7.401 37.7mmHg 111.1mmHg
Ⅱ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碳酸酐酶活性↓, 使近曲 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HCO3-而随尿排出。
(三) 分类 (Classification)
1. AG增高型:除氯以外的任何固定酸的血浆浓度↑ 所致的代酸;因AG↑,Cl-正常,又称 血氯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2. AG正常型:由于HCO3-浓度↓,引起血Cl-代偿性升 高所致的代酸;因Cl-代偿性升高, 又称血氯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磷酸、蛋白
HCO3-的交换 H+
K+
3. 脑脊液的缓冲: CO2
4. H+ Na+交换与K+ Na+交换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在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管腔侧有此两种交换: 当K+ Na+时,则H+ Na+; 反向变化.
H+ Na+
K+ Na+
血管 细胞 管腔
血液缓冲系统: 反应迅速;但缓冲作用不持久。
SB:全血在标准条件下(温度38℃,血红 蛋白氧饱和度为100%,PaCO2 40mmHg 的气体平衡)所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排除了呼吸因素,仅反映代谢因素)
2. 正常值 SB:22 ~ 27 mmol/L(平均: 24mmol/L)
AB=SB
3. 意义
|22~27mmol/L|
代酸
正常
含氯的成酸性药物摄入过多
4)高血钾:使细胞外H+ ↑ , HCO3- ↓
2、碱少:
1) HCO3-丢失↑:腹泻、肠瘘、肠道引流等含 HCO3-的碱性肠液大量丢失。
2) HCO3-回收↓:RTA Ⅱ型 碳酸酐酶 活性↓, 近端肾小管对HCO3-重吸收↓; 使用碳酸酐酶(CA)抑制剂 肾重吸收HCO3- ↓
|45~52mmol/L|
代酸
正常
代碱
(三)碱剩余(base exess, BE)
1. 定义:标准条件下(PaCO2为5.32kPa,血温为 38℃,血氧饱和度为100%),用酸 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0时所需的 酸或碱的量(mmol/L)。
2. 正常值:-3.0 ~ +3.0 mmol/L
预测PaCO2 =1.5×15+8±2=30.5±2=28.5~32.5
实际PaCO2 =30,在(28.5~32.5)范围内,单纯型代酸
pH ∝ HCO3PaCO2
例 1.2 肺炎休克患者: pH 7.26,HCO3-16mmol/L,PaCO2 37mmHg;
预测PaCO2 =1.5×16+8±2=32±2=30~34
一、代谢性酸中毒
(Metabolic Acidosis)
(一) 定义(concept) (二) 原因(causes) (三) 分类 (classification)* (四) 机体的代偿 (compensation) * (五) 血气参数 (blood-gas parameters) (六) 对机体的影响 (effects on organism) (七) 防治原则(principle of treatment )
(or/and根据H-H公式) 三看原发改变, 定代谢性or呼吸性酸硷失衡
如果原发HCO3 - or , 定代谢性硷or酸中毒 如果原发PaCO2 or , 定呼吸性酸or硷中毒 四看AG, 定代酸类型 五看代偿公式, 定单纯型or混合型酸硷失衡
第三节 单 纯 型酸 碱 平 衡 紊 乱
(Simple acid-base disorders)
根据电中性定律: Na+ +UC= (HCO3-+Cl-) +UA
AG=UA-UC =Na+-(HCO3-+Cl-) =12±2 mmol/L
3. 意义 AG↓ 临床意义不大,见于UA↓或UC↑,如 低蛋白血症。 AG↑ 很有临床意义,可帮助区分代谢性酸中 毒的类型。 (AG>16, 代酸)
肾功能减退
1. 定义:血浆中物理溶解状态的CO2分子产生的张力。 2. 正常值:33 ~ 46 mmHg (平均:40mmHg)
(4.39~6.25kPa) (平均5.32kPa)
3. 意义:唯一的呼吸性指标。 PaCO2原发性变化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 称呼吸性酸碱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