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谦辞与敬辞荟萃

合集下载

常见谦辞与敬辞

常见谦辞与敬辞

5.下面是一则留言,其中有两处用得不够妥当,请将其序号填在 横线上,并进行修改。 小李同学: 您好! 今天,我于百忙之中①,到你的班级致谢,不巧的是你不在,真是 遗憾②。那天,我丢失了钱包,十分着急,多亏你拾金不昧,使我 的钱包得以璧还③。我万分感谢。今略备薄礼④——笔记本,聊表 谢意,望笑纳⑤。 祝:学业有成! 高三十二班 王超 应该修改的是 改为 ① 删去 改为 ③物归原主
“敬”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 贺——祝贺;敬候——等候;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 敬请——请;敬佩——敬重佩服;敬谢 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 事。 “请”字一族。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如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 答问题;请坐——请求对方坐下;请进——请对方进来。 “屈”字一族。如屈驾(多用于邀请人)——委屈大驾;屈就(多用于 请人担任职务)——委屈就任;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光”字一族。表示光荣,用于对方光临。如光顾(多用于商家欢 迎顾客)——称客人来到;光临——称宾客到来。 “俯”字一族。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 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俯 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2.敬辞 “令”字一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尊称对 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 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令阃——尊称 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 “拜”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时。如拜读——指阅 读对方的文章 ;拜辞——指向对方告辞;拜访——指访问对方; 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字一族。用于自 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奉达(多用于书 信)——告诉,表达;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奉告——告诉; 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 送;奉迎——迎接;奉托——拜托。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 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 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 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文化常识|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大全

文化常识|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大全

文化常识|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大全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勿送说“留步”未及远迎说“失迎”等候客人说“恭候”无暇陪客说“失陪”陪伴朋友说“奉陪”问人干吗说“贵干”问人姓氏说“贵姓”欢迎购买说“惠顾”贵宾来到说“莅临”请人告诉说“见告”欢迎询问说“垂询”谢人爱护说“错爱”称人爱护说“垂爱”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题“惠存”请人收礼说“笑纳”归还原物说“璧还”称人之家说“贵府”称己之家说“寒舍”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已见解说“拙见”称人父亲说“令尊”称己父亲说“家父”称人母亲说“令堂”称己母亲说“家母”称人儿子说“令郎”称己儿子说“犬子”称人女儿说“令爱”称己女儿说“小女”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看稿说“斧正”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请人勿送用“留步”归还原物叫“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老人年龄叫“高寿”成语中的谦辞敬辞【谦辞】1、蓬荜生辉:也说蓬荜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2、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的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常见敬辞谦辞

常见敬辞谦辞

常见常用敬辞谦辞荟萃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勿送说“留步”未及远迎说“失迎” 等候客人说“恭候”无暇陪客说“失陪”陪伴朋友说“奉陪”问人干吗说“贵干” 问人姓氏说“贵姓”欢迎购买说“惠顾”贵宾来到说“莅临”请人告诉说“见告” 欢迎询问说“垂询”谢人爱护说“错爱”称人爱护说“垂爱”称人赠予说“惠赠” 请人保存题“惠存”请人收礼说“笑纳”归还原物说“璧还” 称人之家说“贵府” 称己之家说“寒舍”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已见解说“拙见” 称人儿子说“令郎” 称己儿子说“犬子”称人女儿说“令爱”称己女儿说“小女”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看稿说“斧正”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看望别人用“拜访” 宾客来到用“光临”请人勿送用“留步”归还原物叫“奉还” 对方来信叫“惠书” 老人年龄叫“高寿”请人原谅说“包涵” 祝人健康说“保重” 求人帮忙说“劳驾” 无暇陪同说“失陪”向人提问说“请教”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

“鄙”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鄙薄:谦称自己的浅陋微薄。

谦辞和敬辞大全归纳

谦辞和敬辞大全归纳

谦辞和敬辞大全归纳光临:称宾客来到。

如:欢迎光临。

莅临:一般用于贵宾,来到,亲临。

如:敬请莅临指导。

惠临:表示别人至自己这里去,敬辞。

例如日前惠临,失迎为歉。

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如:家具展销,敬请惠顾。

惠存:获赠人相片、书籍、纪念品时用的敬辞,恳请对方留存。

惠书:表示别人加惠于自己。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送给财物,则表示对别人施予的敬佩、敬重。

惠然肯来:敬辞,表示欢迎客人来临。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赠人,在加所刻时用的客气话,存有求教的意思。

期望对方缅齐意见予以废止。

斧正:请人改文章,敬辞。

读到:敬辞,写作。

例如:读到大作,得益不深。

赐教:敬辞,给予指教。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

例如:有何见教。

祺:吉祥,书信末尾的套语。

如:敬颂近祺。

教导祺:用作给老师写信给,信末祝语。

敬候:敬辞,等候。

如:敬候回音,敬候光临。

敬贺:敬辞,祝贺别人。

恭候:敬辞,等候。

如:恭候光临。

忝列于:Monestier,则表示假使他人,自己自绝。

例如:忝列于门墙。

汗颜:因羞愧而出汗,泛指惭愧。

如:深感汗颜。

可致电(问):敬辞,则表示别人(多就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查问。

例如:有关录取具体情况,可以说道“咨询”,也可以说道“可致电”。

垂爱:敬辞,称对方(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良苦用心:书面语,给下级或晚辈示范点,搞榜样。

例如:良苦用心后世。

海涵(包涵):大度包容(用于请人特别原谅)。

如: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伏惟:下对上(皇上)陈述自己的见解时用的敬辞。

例如:伏惟陛下年甫弱冠。

为荷:承受恩惠(多用于书信里表示客气)如:请给予帮助为荷。

钧裁:敬辞,用作晚辈对上辈,下级对上级。

足下:书信中称呼朋友的敬辞。

常见谦辞和敬辞

常见谦辞和敬辞

常见的谦辞、敬辞、雅语生活雅语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问人干嘛说“贵干”,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平辈年龄问“贵庚”,送人远行说“平安”,迎接客人说“欢迎”,未及迎接说“失迎”,宾客来到说“光临”,贵宾来到说“莅临”,看望别人用“拜访”,等候别人说“恭候”,陪伴朋友说“奉陪”,无暇陪客说“失陪”,临分别时说“保重”,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原谅说“包涵”,托人办事说“拜托”,求人帮忙说“劳驾”,求给方便说“借光”,得人惠顾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希望照顾说“关照”,请人解答说“请教”,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指点说“赐教”,请人告诉说“见告”,求人看稿说“斧正”,请人赴约说“赏光”,请人协助说“费心”,请人收礼说“笑纳”,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请人决定说“钧裁”,得人帮助说“谢谢”,谢人爱意说“错爱”,称人爱护说“垂爱”,接受教益说“领教”,接受好意说“领情”,送礼给人说“笑纳”,称人赠予说“惠赠”,送人物品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欢迎询问说“垂询”,归还物品说“奉还”,归还原物说“璧还”,需要考虑说“斟酌”,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向人祝贺说“恭喜”,身体不适说“欠安”,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受人夸奖说“过奖”,交友结亲说“高攀”,祝人健康说“安康”,书信结尾说“敬礼”,对方来信叫“惠书”,致意编辑说“编安”,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已见解说“拙见”,称人之家说“贵府”,称己之家说“寒舍”,称人父亲说“令尊”,称己父亲说“家父”,称人母亲说“令堂”,称己母亲说“家母”,称人儿子说“令郎”,称己儿子说“犬子”,称人女儿说“令爱”,称人女儿为“千金”,称己女儿说“小女”,女士年龄称“芳龄”,称人夫妇为“伉俪”,尊称老师为“恩师”,问候教师说“教祺”,称人学生人“高足”,老人年龄叫“高寿”。

敬辞与谦辞大全

敬辞与谦辞大全

敬辞与谦辞大全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

“令”字一族。

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拜”字一族。

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

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辞:指告辞对方;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字一族。

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如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逢迎:迎接;奉托:拜托。

“惠”字一族。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誉(财物)。

“恭”字一族。

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垂”字一族。

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贵”字一族。

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趁对方学校。

“高”字一族。

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大”字一族。

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大驾:称对方;大师傅:尊称和尚;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常见谦辞和敬辞

常见谦辞和敬辞

常见的谦辞、敬辞、雅语生活雅语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问人干嘛说“贵干”,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平辈年龄问“贵庚”,送人远行说“平安”,迎接客人说“欢迎”,未及迎接说“失迎”,宾客来到说“光临”,贵宾来到说“莅临”,看望别人用“拜访”,等候别人说“恭候”,陪伴朋友说“奉陪”,无暇陪客说“失陪”,临分别时说“保重”,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原谅说“包涵”,托人办事说“拜托”,求人帮忙说“劳驾”,求给方便说“借光”,得人惠顾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希望照顾说“关照”,请人解答说“请教”,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指点说“赐教”,请人告诉说“见告”,求人看稿说“斧正”,请人赴约说“赏光”,请人协助说“费心”,请人收礼说“笑纳”,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请人决定说“钧裁”,得人帮助说“谢谢”,谢人爱意说“错爱”,称人爱护说“垂爱”,接受教益说“领教”,接受好意说“领情”,送礼给人说“笑纳”,称人赠予说“惠赠”,送人物品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欢迎询问说“垂询”,归还物品说“奉还”,归还原物说“璧还”,需要考虑说“斟酌”,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向人祝贺说“恭喜”,身体不适说“欠安”,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受人夸奖说“过奖”,交友结亲说“高攀”,祝人健康说“安康”,书信结尾说“敬礼”,对方来信叫“惠书”,致意编辑说“编安”,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已见解说“拙见”,称人之家说“贵府”,称己之家说“寒舍”,称人父亲说“令尊”,称己父亲说“家父”,称人母亲说“令堂”,称己母亲说“家母”,称人儿子说“令郎”,称己儿子说“犬子”,称人女儿说“令爱”,称人女儿为“千金”,称己女儿说“小女”,女士年龄称“芳龄”,称人夫妇为“伉俪”,尊称老师为“恩师”,问候教师说“教祺”,称人学生人“高足”,老人年龄叫“高寿”。

考试常考成语之谦辞敬辞类

考试常考成语之谦辞敬辞类

考试常考成语之谦辞敬辞类【六】谦辞敬辞类一、敬辞1、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2、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

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3、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4、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

形容宾客很多。

5、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6、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

7、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

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

(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8、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

形容非常谦虚。

9、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

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

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二、谦辞1、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

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2、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3、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

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4、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

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

5、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6、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

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7、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8、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

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9、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10、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11、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

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12、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

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

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

13、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14、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15、挂一漏万:挂,列举;漏,遗漏。

提到一个,漏掉上万。

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完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谦辞与敬辞荟萃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

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尤其全国卷,比较注重对谦辞敬辞的考查,今作一小结。

一.谦辞1.“家”字族: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有:家父(家严、家君、家尊)家母(家慈)家叔、家兄、家姐。

2.“舍”字族: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

(有人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

“令”字族放在“敬辞”专项中讲述)有:舍弟、舍妹、舍侄、舍亲(谦称自己的亲戚)、舍间/舍下(谦称自己的家)。

3.“小”字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小儿(自己儿子),小女(自己女儿),小人、小可(地位低的人谦称自己),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店(自己的商店),小老儿(老年人自称)。

4.“老”字族:用于老年人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主要有:老朽(老年男子谦称自己),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衲(老和尚谦称自己,如言“老叫花子”“老要饭的”),老尼(老年尼姑谦称自己),老脸(老年人指自己的面子),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5.“愚”字族:用于自己的谦辞。

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6.“拙”字族:拙作、拙著(谦称自己的文章、著作),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书画),拙见(同“愚见”),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7.“鄙/敝”字族: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鄙人/敝人(谦称自己),鄙意、鄙见(谦称自己的意见、见解),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8.“敢”字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敢问(问对方问题),敢烦(麻烦对方做某事),敢请(请求对方做某事)。

9.其他有谦辞意味的词(成)语。

寒舍(谦称自己的家)/犬子(自己的儿子)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谨悉(恭敬地知道)/谨启(恭敬地陈述)/过誉(谦辞,过分称赞)/进言:向人提意见,有尊敬或客气的意味),常说“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卑职(①旧制州县以下的官对上司的自称②低微的职位谦称)/寡人(①寡德之人②古代王侯自称的谦称③古代王侯夫人的自称)笨鸟先飞蓬荜生辉抛砖引玉敝帚自珍无功受禄贻笑大方才疏学浅忝列门墙雕虫小技区区此心东涂西抹绠短汲深班门弄斧避让贤路姑妄言之德薄才疏挂一漏万望尘莫及不情之请聊表寸心一孔之见一得之愚尸位素餐不足挂齿信笔涂鸦一枝之栖二.敬辞1.“令”字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与对方有关系的人。

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令兄、令弟、令姊、令妹、令侄、令坦(尊称别人女婿)、令亲。

2.“拜”字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

如:拜望(探望对方),拜辞(告辞对方),拜访(访问对方),拜读(阅读对方的文章),拜托(托对方办事),拜识(结识对方),拜贺(祝贺对方),拜服(佩服对方)。

3.“奉”字族:用法同上。

常见的有:奉告(告诉),奉劝(劝告),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送(赠送),奉托(拜托),奉达(告诉),奉复(回复)。

后二者多用于书信。

4.“恭”字族:表恭敬地对待对方。

常用的有:恭贺(恭敬地祝贺),恭请(恭敬地邀请),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5.“贵”字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氏),贵恙(婉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萨迪儿子),贵国(对方国家),贵校(对方学校)。

6.“高”字族:称别人的事物。

有: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寿(问老人年龄),高堂(指父母),高足(别人的学生),高论(别人的议论),高龄(六十岁以上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认较高的职位,也用以探问别人就职的单位)。

7.“大”字族:尊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大伯、大爷、大娘、大妈、大哥、大姐、大人(书信中称长辈)、大师傅(尊称和尚)、大驾(称对方)、大名、大作、大札(对方的书信)、大庆(老年人的寿辰)。

8.“敬”字族: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

例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请(请),敬礼(用于书信结尾),敬佩(敬重佩服),敬谢不敏(推辞做某事)。

9.“请”字族:希望对方做某事。

如:请问(请求对方回答问题),请进(请对方进来),请坐(请对方坐下)。

10.“惠”字族:对方对自己的行为动作。

有:惠存(请保存。

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惠顾(来临。

多用于商家对顾客),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赠(对方赠送财物),惠允(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11.“垂”字族: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询/垂问(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爱(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念(别人对自己的思念),垂青(别人对自己的重视)。

12.“屈”字族:请求别人做某事。

如:屈驾(委屈大驾。

用于邀请人),屈尊(降低身份俯就),屈就(委屈就认,请人担任职务),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

13.“俯”字族: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14.“光”字族:有“对方来临自己感到光荣”之意。

如:光顾(用于商家欢迎顾客),光临(称宾客到来)。

15.“老”字族:用作敬辞时,“老”字可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

如:老爷爷、老大爷、老伯、老兄、老弟、老前辈(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老总(与姓连用,尊称军队某些高级领导人)。

16.“华”字族:尊称对方的有关事物。

如:华诞(对方的生日),华堂(对方的房屋),华章(华美的诗文,多用于称颂),华宗(称与自己同姓的人,如言“本家”。

《西游记》第27回:唐僧吃了斋饭之后,才问:“老施主,高姓?”老者回答:“姓陈。

”唐僧合掌说:“这是我贫僧华宗了。

”),华翰(对方的书信),华胄(贵族的后裔)。

17.“雅”字族:称对方的情意或举动。

常用: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别人批评指正),雅教(称对方对自己的指教),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

18.“芳”字族:称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芳名(年轻女子的名字),芳龄(年轻女子的年龄),芳邻(①称对方的邻居②好邻居。

王勃《滕王阁序》:“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19.“玉”字族:称对方(多指女性)身体或行动。

如:玉体(对方身体),玉照(对方的照片),玉音(对方的书信、言辞。

常说“恭候玉音”),玉成(成全。

常说“深望玉成此事”)。

20.“贤”字族: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贤侄(称侄子),贤郎(对方的儿子。

宋·范公偁《过庭录》:“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贤婿(自己的女婿),贤内助(自己的妻子)。

21.“宝”字族:用于用于称对方的家眷、铺子等。

如:宝地(称对方所在的地方),宝方(同“宝地”。

唐僧有句口头禅:“贫僧是东土大唐派往西天取经的和尚,路过宝方,天色已晚……”),宝眷(称对方的家眷),宝号(①称对方的店铺②称对方的名字),宝刹(称僧尼所在的寺庙)。

22.“台”字族: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动作。

如:兄台(对朋辈的敬称。

兄在台上,我在台下,恭维对方在台上),台端(旧时称对方。

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台甫(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台驾(旧称对方,多说“敬候台驾光临”),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23.其他具有敬辞意味的词(成)语。

有: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陛下(对国王或皇帝的敬称),当轴(dāngzhóu,旧时指政府领导者。

《宋史·苏轼传》:“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恨。

”——要员,后喻官居要职),麾下(将帅的部下,也作敬辞,称将帅),阁下(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足下(称对方。

在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意为“您”),父执(父亲的朋友),昆玉(对别人弟兄的敬称),海涵/包涵(请人原谅),卓夺(高明的决断),斧正(请人改文章),笑纳(请接纳收下礼物),赏脸(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赐教(请人指教),府上(称对方房屋),璧还(归还物品),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劳步(用于感谢别人来访),驾临(称对方到来),挡驾(谢绝来客访问),候光(等候光临),候教(等候指教),垂问(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鼎力相助(恭维别人有扛鼎之力),高抬贵手(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不吝赐教(请人指教的客气话,意思是不要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

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于小处。

既可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尽其才,也可以用作敬辞,表示让某人做某事,委屈了他的才华),虚左以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率先垂范(长辈给晚辈、上级给下级带头做好表率)。

三.具体用法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勿送说“留步”;未及远迎说“失迎”,等候客人说“恭候”;陪伴朋友说“奉陪”,无暇陪客说“失陪”;问人干嘛说“贵干”,问人姓氏说“贵姓”;欢迎购买说“惠顾”,贵宾来到说“莅临”;请人告诉说“见告”,欢迎询问说“垂询”;谢人爱护说“错爱”,称人爱护说“垂爱”;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题“惠存”;请人收礼说“笑纳”,归还原物说“璧还”;称人之家说“贵府”,称己之家说“寒舍”;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已见解说“拙见”;称人父亲说“令尊”,称己父亲说“家父”;称人母亲说“令堂”,称己母亲说“家母”;称人儿子说“令郎”,称己儿子说“犬子”;称人女儿说“令爱”,称己女儿说“小女”;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看稿说“斧正”;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请人勿送用“留步”,归还原物叫“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老人年龄叫“高寿”。

四.古文、书信及媒体中常用的谦敬词语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桂冠:光荣的称号。

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

斧正:请人修改诗文。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待字(闺中):女子尚示定亲。

伉丽(之情):(书)夫妻。

合卺(jǐn):成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